第五章 两维定向井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两维定向井的设计
第一节常规两维定向井井身剖面设计原则
两维定向井是指设计的井眼轴线只是在某一个给定的铅垂面内变化,即设计的井眼轴线只有井斜角的变化,没有方位角的变化。
井身剖面的设计原则
1、应能实现钻定向井的目的
2、应尽可能利用地层的自然造斜规律
3、应有利于采油工艺的要求
4、应有利于安全、优质、快速钻井
这方面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合适的井眼曲率;
(2)选择易钻的井眼形状;
(3)选择适当的造斜点;
(4)设计井身剖面形状应与井身结构同时考虑。
第二节常规两维定向井井身剖面设计
井身剖面设计的条件、内容和步骤
一、设计条件
一般情况下,给定的设计条件有:地面井位坐标、地下目标点坐标和目的层垂直深度和井底位置。根据这些基本数据,通过坐标换算,可计算出设计方位角和设计水平位移。
坐标换算方法如下:
X 地理北
地理东
给定地面井位坐标即井口坐标(X a、Y a),地下目标点坐标(X b、Y b)和目标层垂直深度H
坐标换算公式如下:
S=(ΔX2 +ΔY2)1/2 (4-1) tg-1|ΔY /ΔX | Φ在第Ⅰ象限
Φ= 180º- tg-1|ΔY /ΔX | Φ在第Ⅱ象限(4-2) 180º+ tg-1|ΔY /ΔX | Φ在第Ⅲ象限
360º- tg-1|ΔY /ΔX | Φ在第Ⅳ象限
式中:S —设计水平位移
Φ—设计方位角
ΔX= X b - X a,为目标点地理北坐标与井口地理北坐标的差值
ΔY= Y b–Y a为目标点地理东坐标与井口地理东坐标的差值例:已知某井井口坐标:纵 4293466.8 横 20546701.8
井底坐标:纵 4292770 横 20546510
求其方位角和水平位移?
解:ΔN=N底- N口=4292770-4293466.8=-696.8
ΔE= E底- E口=20546510-20546701.8=-191.8
该井设计方位Φ=180º+ tg-1|ΔY /ΔX |=195.5º
水平位移S=(ΔN2 +ΔE2)1/2 =723m
二、井身剖面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1、选择剖面类型;
2、确定增斜率和降斜率,选择造斜点;
3、求得剖面上的未知参数,一般情况下这个未知参数是全井最大井斜角αm;
4、进行井身计算,包括各井段的井斜角、垂深、水平位移、井斜方位角(三维剖面)及井深;
5、作垂直投影图和水平投影图,必要时绘出控制安全圆柱;
三、常规两维定向井井身剖面设计
常规两维定向井的剖面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增—稳”剖面,在我国现场上称为“三段制剖面”,此种剖面又可分为低造斜点和高造斜点两类,稳斜段的长度也可长可短,甚至可以没有稳斜段,这主要根据设计的条件和要求而定。
另一种是“直—增—稳—降—稳”剖面,现场上称之为“五段制剖面”。
虽然实际所用的剖面类型很多,但它们都只是这两种剖面演变而来的,我们也可以说“三段制”剖面是“五段制剖面”的一种特殊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五段制剖面”作为所有常规两维定向井剖面的代表。如果能设计出“五段制剖面”,其它常规剖面都可以迎刃而解。五段制剖面的设计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作图法、查图法和解析法。下面介绍解析法设计井身剖面。
前面我们讲过,五段制井身剖面可以作为所有常规井身剖面的代表,所以我们就以五段制井身剖面来推导最大井斜角的计算公式。
如下图所示,
在直角三角形Δkfg 中,
fg A O A O tg αm = = =
kg aj-ak-gj H O -( R 1 + R 2 )tg(αm/2)
令R 1 + R 2 =R 0,则经过变换可得:
(2R 0- A O )tg 2
(αm/2) - 2H O *tg(αm/2) + A O =0
αm H O ±√ H O 2+ A O 2 -2R 0*A O
tg( ) = (4-3) 2 2R 0- A O
在定向井的具体条件下,上式根号前的符号应取负号,舍去正号,于是得:
αm H
O
- √H O2+ A O2 -2R0*A O
tg( ) =
2 2R0- A
O
式中:H
O
=H-Hz-ΔHxz + R2*sinα″(4-4)
A
O
=A-ΔAxz + R2(1-cosα″) (4-5) R0 =R1 + R2(4-6)若给定条件ΔHxz,则Δaxz=ΔHxz*tgα″
H
O
—自造斜点至井斜降为0处的垂直长度;
A
O
—自造斜点至井斜降为0处的水平位移;
α″—降斜后稳斜井段的井斜角;
ΔHxz—降斜后稳斜井段的垂增;
H—设计垂深;
A—设计水平位移;
Hz—造斜点的垂深;
R1 、R2—增降斜曲率半径;
180 1 180 1
R1= * ; R2= *
π K1 π K2
对公式(4-3)作如下讨论:
(1)式中的√H O2+ A O2-2R0*A O 恰好等于稳斜段bc的长度,因此我们就可以将
H O 2+ A
O
2 -2R
0*A O看作是一个判别式:
当 H
O 2+ A
O
2 -2R
0*A O > 0时,表示剖面有稳斜段存在;
当 H
O 2+ A
O
2 -2R
0*A O < 0时,表示剖面不存在,这时应修改设计条件;
当 H
O 2+ A
O
2 -2R
0*A O = 0时,说明该剖面没有稳斜段;
(2)对于没有稳斜段的剖面,公式简化为:
αm A
O
tg =
2 H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