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管理工作流程图
关于印发安徽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安徽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8885341be1e650e52ea998e.png)
关于印发安徽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皖安帮办[2008]2号各市、县(市、区)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站:现将《安徽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执行。
二○○八年六月四日附件:一、安置帮教工作台帐、安置帮教对象档案目录二、安置帮教工作台帐、安置帮教对象档案表式(试用)三、安置帮教档案说明抄送:中央综治办、中央安帮办,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省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安徽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科学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档案,加强安置帮教工作档案管理,维护安置帮教工作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识别性,充分发挥安置帮教工作档案服务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档案局《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安置帮教档案工作是安置帮教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安置帮教办公室、各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站(司法所)、村(社居)委会、安置帮教协会、过渡性安置基地与安置实体、企业事业单位安置帮教工作部门等应树立科学建档、严格管理、规范使用、服务发展观念,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安置帮教档案建立管理工作。
第三条安置帮教工作档案是指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在履行职能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工作情况记录,按照载体分为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实物档案,包括文字材料、报表、照片、图书资料、音像制品、证书奖品等。
在建立文字纸质档案的同时,应尽可能建立电子档案。
第四条各安置帮教工作管理机构和工作机构应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探索、丰富安置帮教工作档案内容,完善安置帮教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第五条安置帮教工作档案应按照年度、类别,遵循一人一卷、一卷一号原则建立和归档。
安置帮教协会、安置基地、安置实体、创业典型、重要会议与重大业务活动等应建立专门档案。
--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方案
![--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d0e9ca5ef7ba0d4a733b6d.png)
**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方案XX年,我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zd工作会议”和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力度,建立健全四级安置帮教网络;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大安置力度,积极创建过渡性安置实体,广泛开展创建“无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活动”,全面实现“组织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经费落实”的总体要求,确保帮教率达到100%,安置率达到100%以上,三年内累计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以内。
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实现安帮工作规范化各级安帮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组织领导,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实行齐抓共管的格局。
要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管理,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方法。
镇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安帮工作管理机构的投入和管理,并建立一支由派出所干警、司法助理员、驻村干部与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骨干的帮教队伍,形成区、镇、村、组四级帮教网络,切实开展好安帮活动。
各安帮组织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有序地开展安帮工作。
要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认真做好刑解解教人员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对与安置帮教工作,努力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
二、加强舆论宣传,开展理论研究,形成安帮共识各地要强化舆论宣传,争取全社会各界会人士都能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安置帮教工作。
要广泛利用各种现化宣传媒体,对安置帮教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模范事迹和刑释解教人员中守法、护法、依法勤劳致富的典型,进行深入宣传。
要积极开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安置帮教工作的调查研究,积极撰写理论,及时发现和总结安帮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做法和新经验,特别是如何加强对外出打工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
江西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司法行政机关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江西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司法行政机关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88b49f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5.png)
江西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司法行政机关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10.09.07•【字号】赣司矫正字[2010]19号•【施行日期】2010.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江西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司法行政机关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赣司矫正字[2010]19号)各设区市司法局,省监狱局、省劳教局:为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工作,省厅制定了《江西省司法行政机关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〇年九月七日江西省司法行政机关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根据省综治办、司法厅、公安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民政厅和财政厅《关于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工作的补充意见》(赣综治办[2010]19号)和省司法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刑释解教人员接送工作补助经费和生活补助费及企业安置工作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赣司矫正字[2010]18号)等相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坚持信息共享、密切配合、网络管理、依法依规的原则。
第二章日常信息的衔接第一节服刑在教人员信息核查第三条监狱、劳教所在接收服刑在教人员时,要对其基本信息进行逐项询问核实,并在接收服刑在教人员起1个月内,通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信息数据平台,将协查信息发送至服刑在教人员户籍地(户籍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准,下同)县(市、区)司法局。
第四条县(市、区)司法局接到监狱、劳教所协查信息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通知户籍地乡镇(街道)司法所,由司法所向服刑在教人员户籍地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及其家庭核实基本情况,并由县(市、区)司法局在1个月内向监狱、劳教所反馈。
属假姓名、假身份、假住址的“三假”人员的,监狱、劳教所应与原侦查机关联系,继续核实基本信息。
关于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管理的工作方案(精简篇)
![关于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管理的工作方案(精简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80cc3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4.png)
关于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管理的工作方案关于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管理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市党办〔2016〕44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XX 建设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和国家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及《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力度,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力度,确保对出监(所)人员无缝对接、安置帮教无一遗漏,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依法得到教育和监管,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坚持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职责规范化的工作思路,采取无缝衔接、分类帮教、重点安置的工作模式,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接回工作机制。
乡(镇)司法所必须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信息核查。
在前往监(所)接送到刑释解教人员后,告知其第一时间到所在乡(镇)司法所和派出所报到。
对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建档,掌握其行踪。
(二)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接回工作生活保障机制,确保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接回后每月到司法所报到领取生活补助费。
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当做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来抓,确保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无缝对接工作和就业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监管和帮扶。
(三)坚持每月开展统一巡查工作,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监管,抓紧社区矫正GPS定位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做到档案齐全、监管到位。
乡(镇)司法所要充分利用社区矫正GPS定位信息平台来实行监管,实时监控社区矫正人员动向,积极配合社区矫正监管中心统一巡查工作,对不服从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要严肃处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确保社区矫正监管措施落实到位。
二、工作措施(一)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
加强司法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政策与实施策略
![加强司法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政策与实施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cbb9a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7.png)
加强司法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政策与实施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司法改革方案的实施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安置问题成为了我们应予以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全面而有效的政策与实施策略,以确保刑释解人员能够顺利地回归社会、重新融入社会。
一、政策制定2023年,我们应加强司法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政策制定,为刑释解人员的安置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具体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完善社会跟踪服务制度,建立健全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机制。
加强对刑释解人员的信息收集、管理和分析,确保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被各级司法部门掌握,为制定个性化的安置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
2.建立刑释解人员岗位信息库,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
这需要与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刑释解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工作,为刑释解人员提供公平公正的就业机会。
3.加大对刑释解人员再教育培训的力度,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建立刑释解人员再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及社会适应训练等方式,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提高自身素质,为顺利安置创造良好条件。
4.指导刑释解人员创业就业,提供创业扶持政策。
为那些有创业想法和能力的刑释解人员提供必要的创业培训、贷款支持等政策,降低刑释解人员创业的风险,促进其顺利实施创业计划。
二、实施策略除了政策的制定,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实施策略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实施策略的建议:1.制定刑释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详细实施方案。
明确各级司法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机构和帮教机构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刑释解人员领取社会救助等相应政策的顺利实施。
2.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推动刑释解人员就业。
与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开展现场招聘会、岗位对接活动等,为刑释解人员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3.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和合作,加大社区矫正和帮教力度。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计划.doc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计划.doc](https://img.taocdn.com/s3/m/f51cfe2fbceb19e8b9f6ba71.png)
要继续贯彻落实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衔接工作的意见》敖山派出所、场综治办要加强对刑满解教人员出狱后直接流散于社会,不落户或人户分离以及“三假”(假姓名、假身份、假地址)人员的查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刑释解教人员的监管失控。
进一步完善刑释解教人员报到登记制度、建档立卡制度、签订帮教协议制度、定期走访谈话制度、重点对象管控制度、住处报告制度和跟踪或委托帮
教制度。
四、落实回家有关政策,搞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安置。
我们创造条件,继续在城镇地区建立、扶持一批过渡性安置实体或基础,重点解决“三无”(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刑释解教人员和在监狱劳教所没有改选好,滤布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过渡性安置问题,并以此加强管控,尽可能地减少这些人员给社会治安的危害。
五、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正确对待刑释解教人员,消除偏见和歧视,参与安置帮教工作。
在社区建设和基层中,充分发挥居委会的作用,健全安置帮教网络,落实帮教措施。
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和其它社会团体要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活动,动员职工、团员、青年、妇女、退休人员以“一助一”、“多助一”等形式参与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并将其与青少保持创建文明家庭“四进社区”基层安委会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中,要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把刑释解教人员的道德、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点。
关于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工作的补充意见
![关于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工作的补充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a168e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4.png)
关于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工作的补充意见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司法改革的推进,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工作成为了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加强这一工作提出补充意见,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建议。
首先,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刑释解教人员在刑罚执行期满后,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因此,建立一个信息共享机制非常重要。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起一个庞大而完善的数据库,将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信息、技能特长、岗位需求等信息纳入其中,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和匹配适合的岗位。
同时,为了确保信息安全,应该建立合理的权限设置,仅有相关部门和具备必要权限的人员可以访问这些信息。
其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刑释解教人员在刑罚执行期间往往失去了与社会接轨的机会,职业技能不足成为了他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培训力度,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这些培训可以包括一些常见的就业技能,如电脑操作、市场营销等,也可以根据刑释解教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培训,以满足他们就业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和企业代表,为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实践经验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第三,加强社会支持和帮助。
刑释解教人员在获得自由后,往往要面对社会对其的偏见和歧视,这对他们的心理和就业带来了许多困扰。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加强社会支持和帮助。
首先,可以建立刑释解人员的联谊组织或协会,为他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互相支持的平台。
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界对刑释解教人员持更加宽容和理解的态度,避免形成对其的二次伤害。
同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心理疏导和援助,让他们能够尽快的从刑罚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融入社会。
第四,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工作不是一项短期任务,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机制来保障工作的持续推进。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一个部门间协作和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经常进行工作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和措施。
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
![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https://img.taocdn.com/s3/m/601dbf32964bcf84b9d57b7f.png)
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衔接管理工作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法制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苏安教办[2005]2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公安厅
【发布日期】2005.01.25
【实施日期】2005.01.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衔接管理工作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苏安教办〔2005〕2号)
各市公安局、司法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衔接管理工作的补充规定》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上报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五年一月二十五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
衔接管理工作的补充规定
为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省近年来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工作实际,现就《江苏省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回归社会衔接管理办法》(苏安教[1999]第002号)作以下补充规定。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实施方案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9f6e3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d.png)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实施方案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实施方案我乡在XX年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为主题,以健全和巩固安置帮教为基础,以落实帮教措施为切入点。
我们努力开展“创刑释解教人员无重新违法犯罪乡、村、街、居委会”活动,以及“依法功劳致富”、“扶贫帮困”等活动,提高安置帮教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我们的乡镇创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一、工作目标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集中摸排和清理工作,查清历年以来我乡解教人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
我们将严格落实监管措施,确保始终在工作视线之内,并及时掌握动向。
通过摸排,我们将发现和打击一批重新违法犯罪人员,改进和落实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帮教工作措施和制度。
二、工作内容一)工作对象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历年来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人员,特别是未申报落户和去向不明、脱离管理视线的刑释解教人员。
二)重点对象我们将重点摸排和管理控制历年来刑释解教人员中前科属违法犯罪人员,特别是以下对象:1、曾参与杀人、伤害、强奸、绑架、放火、爆炸、劫持、抢劫的人员;2、曾参与集团犯罪,特别是涉黑、涉恶或有组织犯罪的人员;3、曾经两次或两次以上被处罚或劳教的人员;4、曾参与抢夺、诈骗、盗窃或涉毒、涉黄等其它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
三)需要重点调查的基础信息我们需要重点调查和掌握以下基础信息:1、无正当职业,但经济情况明显反常的原因;2、重新违法犯罪的活动迹象;3、服刑、劳教期间改造情况和关系人;4、交往密切的社会关系;5、从事或参与娱乐场所经管管理活动的情况;6、租借房屋、单身独居或居无定所的情况。
三、工作要点我们的工作要点如下:1、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队伍建设力度;2、积极开展“创无”、“致富”、“帮困”活动;3、争取优惠政策,加快安置基地建设。
安置帮教结束流程
![安置帮教结束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638885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d.png)
安置帮教结束流程一、前期准备。
安置帮教要结束啦,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完成的事儿呢。
在这个阶段呀,得好好回顾一下整个帮教过程。
就像咱们回忆一部超精彩的电影情节一样。
要把被帮教人员从开始接受帮教到现在的所有表现、取得的进步、还有哪些地方可能还存在小问题,都仔仔细细地理清楚。
这就像是整理自己的小宝藏,每一个细节都是闪闪发光的珍珠呢。
然后呢,要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坐下来,像好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些情况都分享出来。
大家一起讨论,看看是不是真的达到了可以结束帮教的标准。
这就好比一群小伙伴商量着一场旅行是不是真的可以完美收官啦。
二、与被帮教人员沟通。
接下来呀,要和被帮教人员好好唠唠嗑啦。
不能很严肃很刻板地说,“帮教结束了啊”。
得用特别温暖、特别有人情味的方式去告诉他们这个消息。
比如说,“亲,你看你这段时间超棒的,我们都看在眼里呢。
现在呀,就像小鸟长大了要自己飞啦,咱们的帮教也快要画上句号啦。
”然后呢,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可能会很开心,觉得自己终于成长了,可以独立面对生活了;也可能会有点小担心,担心没有了帮教,自己会不会又走回老路呢。
这个时候呀,我们就得像知心大姐姐或者大哥哥一样,去安慰他们,给他们加油打气。
告诉他们,“你已经很厉害啦,以后遇到问题就像在帮教期间一样,勇敢去面对,你肯定行的。
”三、评估与审核。
这一步也很重要哦。
要对被帮教人员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
这个评估可不是冰冷冷的数字或者报告,而是像给一个好朋友做一个特别的总结一样。
要从他们的生活态度、社会适应能力、就业情况(如果有的话)等好多方面去看。
就像是看一个小树苗是不是已经茁壮成长为一棵能经受风雨的大树了。
然后把这个评估结果拿给相关的部门或者审核人员看。
这些审核的大人们呀,也要带着一颗温暖的心去看这份评估。
他们要像我们一样,看到被帮教人员的努力和成长,而不是只盯着一些小瑕疵。
如果审核通过了,那就是对被帮教人员最大的肯定啦。
四、交接与后续关注。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档案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76b80ef111f18582d05a0d.png)
安置帮教工作台帐、安置帮教对象档案(试行)目录一、安置帮教工作台帐()安置帮教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站)名册()村、社居、企业事业单位安置帮教机构与工作人员名册(3)安置帮教志愿者名册(4)安置帮教协会会员名册(5)培训中心、安置基地、安置实体名册(6)创业典型名册(7)安置帮教对象名册(8)安置基地、安置实体、培训中心登记表二、安置帮教对象档案()封面()目录()安置帮教通知书(监所填寄的《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帮教通知书》或县(市、区)司法局(安置帮教办公室)寄发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通知书》);()监所填寄的《罪犯出监(所)鉴定表》《劳教人员出所鉴定表》;()转移帮教函及回执()委托帮教函及回执()安置帮教协议书(8)安置帮教责任书(9)《教育改造矫正情况登记表》(10)《安置帮教对象基本情况登记表》(11)《安置帮教工作记录表》(12)《访谈笔录》(3)《解除安置帮教申请表》(4)《解除安置帮教通知书》及存根安置帮教工作台帐、安置帮教对象档案(试行)表式编号安置帮教对象档案(封面)姓名户籍住所帮教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立卷人立卷日期年月日保管期限单位安徽省安置帮教办公室印制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字第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区)司法局(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你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组(路号宿舍、大院、新村、小区幢室)于年月日因犯—罪由人民法院判处。
于年月—日起在监狱服刑,将于年月日刑满释放。
服刑期间,其表现好(较好、一般、差)。
曾受过表扬次,记功次,评为积极分子次,减刑次—年月;警告次,记过次,禁闭次,加刑次—年月。
释放后,建议作为一般(重点)人员帮教。
本人曾获得证书,掌握技术。
请接此通知后,做好帮教工作准备。
(监狱章)年月日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字第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区)司法局(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你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组(路号宿舍、大院、新村、小区幢室)于年月日因犯罪由人民法院判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管理工作流程图
刑释解教人员的相关材料
监狱、劳教、看守所寄发 刑释解教人员本人携带
提前一个月寄发《刑释、解教通知书》、《岀监鉴定表》
每年6月、12月底寄发下半年刑释解教人员预放名单
市安置帮教办公室
(市司法局)5日内下发
区安置帮教办公室 (县司法局)
5日内下发预防名册 一周内下发《通知书》
所属乡镇(街道)司法所
将人员情况进行登记、建档
根据人员具体情况制定帮教方案
落实帮教措施,实施帮教活动
落实重点人员相关监管措施
转交公安局一份
3日内通知村(居)委会及家属
将回执寄回监狱、劳教、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