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F常用生态护岸技术详解
提高水体净化和景观效果的生态护岸技术
![提高水体净化和景观效果的生态护岸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0f87d7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7.png)
提高水体净化和景观效果的生态护岸技术水2009.21中国水利作为人工水系的一部分,护岸影响着水体的清洁度。
在奥林匹克公园水系建设中,主要采取生态护岸形式,以生态防护为目的,采取自然形态的水岸处理方式,只在少部分为大量人群游憩活动提供服务的区域内采取硬质材料砌筑护岸。
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提高水系统的水体质量,也可以保证水体的景观效果达到最优,使游人更加贴近自然;同时,利用水中释放的负氧离子净化场地的空气,可以为游人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一、生态护岸技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系采用的生态护岸技术,是在总结北京河道生态治理的基础上,对既有生态护岸技术的改进,更考虑了作为公园高标准的景观效果,使护岸做到里刚外美,很好地解决了防洪与生态的矛盾。
通常采用的生态护岸形式有:植物护岸、卵石缓坡护岸、山石护岸、覆土石笼护岸、块石护岸、生态砖护岸、生态袋护岸、仿木桩护岸等。
在清洋河管理中心,设置了生态护岸展示区。
1.植物护岸中心区水系与奥运湖水系护岸设计充分体现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以平缓的植被护坡入水形式为主,以植物为主要材料,大量加强水生植物、亲水植物以及喜水植物的应用。
这一做法主要是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物净化功能,达到全面净化水体的作用。
种植不同植物可形成变化着的滨水景观。
2.卵石缓坡护岸在缓坡护岸上点缀铺设卵石、景石等,卵石缓坡护岸为理想的生态护岸,其横断面俗称“碟形”断面,有利于安全,有利于两栖动物的出行,更有利于冬季防冰。
结合水生植物种植,凸现自然生态感。
3.山石护岸山石护岸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景观水系特色,即利用就地取材的乡土天然山石,不经人工整形,顺其自然。
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隙不要求用胶凝材料填塞饱满,而是巧妙地用碎石和土填充,尽量形成孔穴,使这种小空间成为水生动物和植物的乐园,并使土体与水汽互相交换和循环。
块石背后做砾料反滤层,用泥土填实筑紧,使山石与岸土结合于一体。
山石缝隙间栽植植物,点缀岸坡,展示自然美景。
4.覆土石笼护岸清洋河是排洪河道,行洪时河水流速快,对河岸冲刷破坏作用强,因此在水位变动区采用了铅丝石笼及卵石覆土植被护岸,保证岸坡稳定,并与周边绿化景观协调。
2.8.1生态护岸技术
![2.8.1生态护岸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d3230ba011ca300a6c390d7.png)
海绵城市建设概论
水系生态修复技术
水系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护岸技术
径流污染处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
01
02
03
2.8.1 水系生态修复技术
水系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功能安全、生态优先、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突出对径流污染的治理、水域水质和生态功能的提升。
常用水域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护岸技术
全自然护岸半自然护岸多功能护岸径流污染处理技术
前置库技术物理过滤技术
化学过滤技术生物过滤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生态浮床(岛)
沉水植物底泥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类别
技术名称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采用种植植被保护河岸、保持自然堤岸特性的护岸。
乔灌混交最佳郁闭效果
植物舒展而发达的根系稳固堤岸
优点:纯天然,无任何污染,投资较省,且施工方便。
缺点:抵抗洪水的能力较差,抗冲刷能力不足。
全自然护岸
半自然护岸
一般利用工程措施,采用植物与自然材料相结合
(石材、木材),在坡面构建一个利于植物生长的
防护系统。
由于使用了部分自然材料起到了加固作
用,大幅度提高了岸坡的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
一般施工完成即可起到护岸作用,当植
物生长后,通过根系加筋纠结作用,能
有效抑制暴雨径流的冲刷作用。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以绿色植物为主,灰色设施为的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的生态护岸,非常适合河湖的护岸工程。
多功能护岸。
堤防工程新型护岸技术
![堤防工程新型护岸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fb50e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b.png)
堤防工程新型护岸技术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堤防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用于防止河流、海洋等水体泛滥,保护周边地区的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护岸技术不断涌现,为堤防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更多选择。
本文将就堤防工程新型护岸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态护岸技术1.1 基于生态原理设计生态护岸技术是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设计并建造具有生态功能的护岸。
这种护岸能够提供生态栖息地,改善水质,减少波浪侵蚀,同时还能够起到防护作用。
1.2 植被覆盖生态护岸通常会覆盖植被,这种植被可以有效减缓波浪冲击力,减少岸线侵蚀,同时还能够吸收有害物质,改善水质。
1.3 生态修复功能生态护岸技术还具有生态修复功能,可以修复受污染的水体,改善水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二、混凝土护岸技术2.1 高强度混凝土混凝土护岸技术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和耐久性,能够有效抵御波浪冲击和水流侵蚀。
2.2 预制构件混凝土护岸通常采用预制构件进行施工,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2.3 防腐处理为了延长混凝土护岸的使用寿命,通常会对混凝土进行防腐处理,提高其耐候性和耐久性。
三、岩石护岸技术3.1 坚固稳定岩石护岸技术是利用大块岩石或石块进行护岸构筑,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和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岸线侵蚀。
3.2 自然美观岩石护岸技术可以保留自然的岩石形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3.3 施工简便岩石护岸技术施工简便,不需要复杂的施工工艺,通常可以利用当地现有的岩石资源进行施工,降低成本。
四、海绵城市护岸技术4.1 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护岸技术是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护岸设计中,通过设计多功能护岸,实现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4.2 雨水管理海绵城市护岸技术可以将雨水收集、净化后用于灌溉、景观水体补给等用途,减少城市雨洪对环境的影响。
4.3 生态环境改善海绵城市护岸技术能够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常用河道生态护岸的几种类型
![常用河道生态护岸的几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9c196c3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6.png)
生态护坡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1生态护坡的功能(1)护坡功能:植被有深根锚固、浅根加筋的作用;(2)防止水土流失:能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3)改善环境功能:植被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
2生态护坡的形式常用的生态护坡形式有植物型护坡、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生态石笼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多孔结构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护坡等。
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需采取一定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
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有:(1)重力式挡墙;(2)扶壁式挡墙;(3)悬臂式挡墙;(4)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5)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6)锚喷支护;这些传统的边坡工程,对边坡的处理主要是强调其强度功效,却往往忽视了其对环境的破坏;生态护坡作为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它兼顾了防护与环境两方面的功效,是一种很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2.1.植物型护坡通过在岸坡种植植被,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深根锚固和浅根加筋)和水文效应(降低孔压、削弱溅蚀和控制径流)进行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在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的同时进行景观造景。
优点:主要应用于水流条件平缓的中小河流和湖泊港湾处。
固土植物一般应选择耐酸碱性、耐高温干旱,同时应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快、绿期长、成活率高、价格经济、管理粗放、抗病虫害的特点。
缺点:抗冲刷能力较弱。
2.2.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1)土工网垫固土种植基护坡主要由网垫、种植土和草籽3部分组成。
生态护岸介绍
![生态护岸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70739b2770bf78a65295469.png)
1.生态护岸生态护岸不仅能起到防冲促淤的目的,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1.创造生物栖息地的滨水区生态护岸此类护岸技术通过对萤火虫、蜻蜓等昆虫类和鱼类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的研究,为其专门设计护岸。
该护岸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人类休憩、亲近大自然提供良好的场所。
(l)萤火虫护岸设计通过对萤火虫“成虫一卵一幼虫一蛹”各生长阶段生活习性的连续性研究,可以构建最适宜萤火虫生存的护岸环境条件。
例如:在靠近水流的石缝间种植萤火虫喜爱的水芹、艾篙、垂柳等水生植物;在河岸打桩以确保其产卵所用苔鲜的生长;在护岸构建时采用蛇行低水护岸,减缓水流流速,保护幼虫不被冲走;河底铺设卵石,为幼虫提供藏身之处和食物来源;建造多种岸坡形式,尽量多在岸坡留缝隙,以确保作茧场所。
图5.13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考虑方式.根据萤火虫一生的变化和生态习性,成年的萤火虫在靠近水边,潮湿而柔软的苔鲜里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在水中以水中小生物为食,九个月后幼虫上岸,钻入土中成蛹、做茧。
40天后,羽化成虫。
(2)鱼巢护岸设计鱼巢护岸结构是以营造鱼类的栖息环境为护岸构建的主要考虑因素,选用鱼类喜欢的木材、自然石等天然材料为鱼类建造的庇护场所。
木头、残彻石头鱼巢护岸是将由木头、残枝、石头组成的构造物安置在河岸底部,可在河岸就近寻找适合的材料迅速构筑而成。
以改善鱼类栖地环境、吸引昆虫等生物栖息、增进食物网络、避免河岸冲蚀及提供阴影。
1.护岸通过增加植物覆盖,与河流边的植物一起形成河流植物网络,增加了绿地面积,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加固堤岸,高覆盖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几率,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2.增加水体的净化作用。
河流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过程消减有机污染物,从而增强水体自净作用,改善河流水质;3.生态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起到关键的作用。
生态河岸把滨水区植物与堤内植物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4.生态护岸的坡脚护底具有高孔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5.生态河堤繁茂的绿树草丛不久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而且侵入水中的柳枝、根系还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提供了场所,形成一个水路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河道生态护岸材料选择与施工技术
![河道生态护岸材料选择与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893457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a.png)
河道生态护岸材料选择与施工技术一、河道生态护岸材料的选择河道生态护岸材料的选择是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合适的材料不仅能够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还能够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河道生态护岸材料及其特点:1.1 植物材料植物材料是河道生态护岸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包括各种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植物材料可以提供生物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根系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植物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当地气候、土壤类型和水文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的植物。
1.2 石材材料石材材料,如块石、鹅卵石等,因其耐久性和稳定性,在河道护岸工程中被广泛使用。
石材材料可以有效地抵抗水流的冲刷,保护河岸不受侵蚀。
在选择石材材料时,应考虑其粒径、形状、重量和颜色,以确保其与周围环境协调。
1.3 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因其高强度和可塑性,在河道护岸工程中也得到了应用。
预制混凝土块、混凝土桩等可以快速施工,提高工程效率。
然而,混凝土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时应尽量减少其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1.4 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如土工布、土工格栅等,因其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性,在河道生态护岸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合成材料可以与其他材料结合使用,提高护岸结构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1.5 土壤生物工程材料土壤生物工程材料,如微生物菌剂、有机肥料等,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条件,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河道生态护岸的生态效果。
这类材料的使用可以增强河道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二、河道生态护岸施工技术河道生态护岸施工技术是实现材料功能和生态目标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河道生态护岸施工技术:2.1 植物种植技术植物种植技术包括直接播种、扦插、苗木移植等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河道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和时间。
同时,应注意植物的密度和搭配,以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
2.2 干砌石技术干砌石技术是一种传统的河道护岸施工技术,通过将石材干砌在河岸上,形成稳定的护岸结构。
生态护岸技术在我国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生态护岸技术在我国护岸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0a3a522f111f18583d05a35.png)
生态护岸技术在我国护岸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重点介绍扦插——抛石联合技术护岸、固化技术护岸、自嵌式植生挡土墙护岸、直立式生态护岸和格宾柔性护岸5种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岸。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生态护岸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
它具备防洪、生态、景观、自净等几大功能。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护岸工程,尤其是对沿江城市护岸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在逐步恢复河流自然生态系统,重建自然型河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生态护岸技术的探讨1.1扦插——抛石联合技术护岸扦插——抛石联合技术就是在抛石施工的基础上,截取植物的枝条随即扦插入抛石空隙之中的一种土壤生物工程方法。
扦插——抛石联合技术是由扦插和抛石两部分构成的,在抛石护岸中铺放交错的平砌石块可以对下层土质、沙质等易受侵蚀的河岸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因土堤自身要满足稳定的要求,岸坡就不宜过陡,坡度应在1:1.5以下。
在抛石与岸坡的土壤之间应铺设一层碎石级配料加以隔离,在施工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抛石的大小和铺设的厚度等。
当抛石施工完成后,便可进行植物枝条扦插施工,所选枝条的长度一般要超过抛石层的厚度。
在坡面上,枝条可以采取随机配置的方式,以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的方法插入抛石之间的缝隙中,枝条应尽量垂直于坡面,前端露出抛石表面3cm~5cm。
同时在施工前削平枝条露出的部分,加水浸泡枝条,除去柳桩旁侧的枝条,桩底削尖以便于插入土层,注意保持树皮的完整性以提高扦插成活率。
1.2固化技术护岸固化技术主要是采用无机或有机固化剂、胶结材料和特殊的工艺把那些松散的土壤或其他固体物质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体材料。
其中,固化桩插桩(+植被)是将由建筑垃圾固化而成的固化桩垂直插入河岸常水位带或按一定角度插入河底,按一定的间距排成堤状形式,桩间距可根据土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在桩顶处种植植物,植物长成后的根系便会蔓延到河堤土壤中,植物根系将坡岸土壤颗粒联固在一起,避免土壤流失,同时吸收多余的土壤水分,促进土质河岸与河道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流。
生态护岸技术研究综述
![生态护岸技术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8ed213de2bd960590c67714.png)
设置 多孔 性构造 , 为水 生动物 、 在箱状框 架内埋入柳枝 、 环境奖” 。 大连 、 两安 、 天津 、 成都 、 深圳 环境 ; 水 杨枝等 , 并 于 繁殖环境 ; 邻水侧种芦 苇 、 等城 市进行 了城镇河 流生态建设 , 取 两柄动物提供 良好 的栖息 、 菖蒲等 水生 植物 , 使其在 得 了美化城市 、 改善 居住环境 、 提高城 因地制 宜保 留 自然植物形态 ,充分保 缝 中生长出繁茂 、 葱绿的草木。 市 品位等 良好效果。 目前 , 我国各地中 证 河流 生态 系统与陆域生态系统之 间 格宾护 岸。采J { j 高强度镀锌低碳钢
二、 生 态 护 岸 技 术 的 发展
然型护岸投资较高 , 工程量加大 , 且干砌 块石与土体 的结 合并非 十分紧密 ,整体
稳 定 性 能 较 差 ,适 用 于 各种 有较 大 流 速
当前,世界各 国都十分注重生态 河道建设与周边环境和居 民的风俗等
豳
三、 生 态 护 岸 技 术 1 . 生 态 护 岸设 计 原 则
节 功能 , 同时 具 有 一 定 的 抗 洪 强 度 。 生
保护河堤的能力。 其优点是纯 天然 , 无污 染、 投资省 、 施 T方便 。缺点是抵抗洪水 的能力较差 , 抗 冲刷能 力不足。适用于流 速不快 、 流量较小 、 冲刷能力较弱 的乡镇
级河道 , 河床过水断面较小 。
态护岸 在洪水来 临时 ,可 以起到延滞 径 流的作用 , 当枯水季节到来时 , 储存
在 大 堤 中 的水 反 渗 入 河 流 。 同时 , 生 态
飘
术 研
究
( 2 ) 自然型护岸 自然型护岸不 仅种植植被 ,还采用
石材 、 木 材等天然材料 , 以增强堤岸的抗
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护岸工程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369ee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7.png)
护岸工程施工技术护岸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项目,旨在保护水域岸边的土地和建筑物免受水流侵蚀和坍塌的危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变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护岸工程施工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1. 筑块护岸技术筑块护岸技术是一种常见且经济有效的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它基于以下原理:通过将不同材质的块状材料(如石块、混凝土块等)堆叠起来,形成一道固定的护岸结构,以抵御水流的冲击和侵蚀。
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护岸区域进行清理和平整,然后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和布置合适的筑块。
最后,使用专业设备将筑块一层一层地堆叠起来,并通过填充材料将其巩固。
筑块护岸技术具有施工简捷、成本低廉和维护便利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水体环境。
2. 框架护岸技术框架护岸技术是一种更为复杂和耐久的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岸边区域内建造一个框架结构,然后填充和固定一定材料以形成坚固的护岸。
框架护岸可采用不同的材料,如钢筋、木材和混凝土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框架结构的设计和建造,并在其中加入防护层以增加护岸的稳定性。
框架护岸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冲刷性能和长寿命的特点,适用于需要更高护岸要求的地区。
3. 草包护岸技术草包护岸技术是一种环保和生态友好的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将天然或人工种植的草类植物打包并固定在岸边,以形成一道活体护岸。
草包护岸不仅能够有效抵御水流侵蚀,还能起到吸附土壤和净化水体的作用。
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草类植物,并将其根部固定在岸边,形成一道均匀且坚固的护岸。
草包护岸技术具有生命周期长、成本低廉和对生态环境无害的特点,适用于生态恢复和环境改善的护岸工程。
总之,护岸工程施工技术是保护岸边土地和建筑物的重要手段。
在选择施工技术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来确定合适的方法。
筑块护岸、框架护岸和草包护岸是常见且有效的施工技术,它们在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和挑战。
生态护岸创新技术及应用
![生态护岸创新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f68df136137ee06eef91839.png)
箱型生态框
阶梯施 工中植 物绿化
排 水 管
护坡断面形式
护坡之间的连接
2.生态框护岸结构
鱼槽、卵石、植草型生态框
2.生态框护岸结构
鱼槽、卵石、植草型生态框
1.基础做法:基础分两层,下层的毛石混凝土基础高度正常 情况不小于500 mm。上次打C20厚度100mm的混凝土垫层,基 础做成与坡面垂直的角度。 2.连接:产品横向用防腐螺栓连接产品,在一侧使用橡胶垫 ,其螺帽不宜拧的太紧。纵向用 3.回填:在汛期水位以上宜填充施工现场挖掘出来的泥土, 在汛期水位以下填充碎石,以防止水流来回冲刷,造成水土 流失。 5.转角:根据不同的坡度要求在产品上面设置连接销控,安 装既迅速又准确。
施工后
3.波浪桩护岸结构
波浪桩案例二
2. 黑龙江省黑龙江干流堤防波浪桩护岸工程 项目为黑龙江省黑龙江干流堤防工程第七标段,位于黑龙 江省黑河市邮政路临江处,总修建长度1080米防洪堤坝,与俄 罗斯海兰泡市隔江相望,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一 级。 由于工程项目位于中国北端,冬季时间长、温度低,工期 要求时间紧,采用现浇的方式无法按工期完成护岸结构,故设 计采用波浪桩作为护岸结构。设置一排15m长的波浪桩,波浪 桩宽度为600mm,高度为300mm,壁厚110mm,内配7根 Φ12.6PC钢棒+6根Φ12HRB400螺纹钢。波浪桩采用离心成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采用搅拌引孔的方式施工。最终工程按 期完成,获得甲方、总包等单位一致好评。
仿石型生态框
基础做 法
坡面 排水
转角
绿化桶 绿化
回填40mm的碎石,做 柔性连接
2.生态框护岸结构
阶梯型生态框
2.生态框护岸结构
阶梯型生态框
生态护岸典型设计及说明
![生态护岸典型设计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452848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d.png)
生态护岸典型设计及说明要说起生态护岸的设计,说实话,很多人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都觉得有点儿陌生,甚至会想,生态护岸?这又是啥东西?简单来说,生态护岸就是一种结合自然环境的护岸方式。
说白了,就是在河流、湖泊或者海岸线的周围,通过种植植物、使用石块、沙土等自然材料来帮助稳固岸边,同时保护水质、维护生态平衡。
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但仔细一想,这个办法和“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其实有点相似,岸边也是需要“穿”上一层自然的外衣,才能更好地抵御风吹浪打。
咱们都知道,岸边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地方。
水流的冲击、风暴的袭击,都会让岸边变得松软、被侵蚀,严重时,连带着周围的生态环境也会遭殃。
这个时候,咱们就得想办法让岸边更稳固。
不过,别以为只是找几块石头、几根木桩就行了。
生态护岸的设计可不仅仅是为了挡住水流,更是为了与自然相融,避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所以,在做设计的时候,咱们得考虑的可不仅是稳不稳,还得看对周围环境有没有伤害,能不能支持生物的栖息和繁衍。
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像是要给大自然织个“保暖内衣”?好啦,咱们先聊聊这个设计的核心思想。
一般来说,生态护岸设计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顺应自然”。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为了方便或者为了省事去改变自然的形态,比如把河岸一刀切平。
这样做,看着虽然整齐,但水土流失的速度也会加快。
再加上,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植物和动物,也没法适应这种剧烈的变化。
这样一来,反倒是给生态系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所以,生态护岸的设计要做的是“借力打力”,利用自然的力量,增强岸边的稳定性。
比如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像一些根系发达的草本植物或者灌木,帮助固土,减少水流冲刷带来的影响。
咱们还得考虑水体的生态功能。
大家想啊,水流如果过于急促,甚至发生洪水,那不仅是岸边遭殃,连带着周围的植物、动物也都得受苦。
那怎么办呢?这里就需要咱们借助一些天然的材料,比如石块、植被、甚至是人工湿地来进行“软”化处理,分散水流的压力。
生态护岸技术
![生态护岸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e1c67f103d8ce2f0166238d.png)
生态护岸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绿化区域趋于完善,城市边缘地区的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风景园林的工作内容从公园绿地逐渐向生态环境修复倾斜。
生态一词作为一个有效标签被广泛采纳,它是人们在征服自然之后又渴望在自己可控制的舒适环境的自然中放松游憩而产生的。
生态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在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和大自然抗衡的时期,没能致使自然环境严重恶化,人类未曾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破坏也达到一定的积累,然而人们的精神需求却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期望目光所及之处都景色秀美、环境舒适,生态的意义被重新强调。
生态技术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节约资源和能源,又能保护环境的一切手段和方法,与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概念比较,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河道整治在生态修复中是一项主要内容,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而生态护岸研究又是河道治理的主要手段。
生态护岸是河岸防护的新方法,能较好地满足护岸工程的机构要求和环境要求,在旅游区其综合效益更为显著。
1.生态型护岸——土工网复合植被技术(一)复合植被的特点。
复合植被是在纯草皮存在以遭受强降雨或长年被坡面径流的冲蚀而导致边坡失衡、滑塌等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土质边坡上铺一层三维高强土工塑料网并用U型钉固定,然后种植草籽、草皮或者野生花卉,当植物生长茂盛后,高强土工网有使草更均匀地、更紧密地生长在一起,形成牢固的网、草、土整体铺盖,对坡面起到千层加筋的作用,从而防止坡面被暴雨冲刷并阻止坡面表层土体滑动。
由于秘籍植被根系和高强土工网紧密交织、共同作用,加筋草皮能够抵抗4m/s的皮面流速冲刷达50h 之久。
(二)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1)土工网固土种植基:主要由聚乙烯、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网垫和种植土、草籽等组成。
2)土工格珊固土种植基:土工格珊进行土体加固,并在边坡上植草固土。
3)土工单元固土种植基:利用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片状材料经热熔粘接成蜂窝状的网片整体,在蜂窝状单元中填土植草。
城市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岸技术探讨
![城市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岸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01dc0d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0.png)
城市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岸技术探讨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河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还承担着排水、防洪、水资源供应等重要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河道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河岸侵蚀、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护岸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城市河道整治的重要手段。
一、城市河道整治的重要性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它能够调节城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轻热岛效应。
其次,河道可以作为雨水的排放通道,有效地防止城市内涝。
再者,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了城市的生活品质。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许多城市河道遭到了破坏。
河岸被硬化,河道被缩窄,生态系统失衡,水质恶化,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美观,也威胁到了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城市河道进行整治迫在眉睫。
二、传统护岸技术的弊端传统的城市河道护岸技术主要采用混凝土、浆砌石等硬质材料,以达到防洪和稳定河岸的目的。
这种护岸方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够有效地防止河岸坍塌和洪水侵袭,但却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首先,硬质护岸切断了河道与陆地生态系统的联系,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和迁徙通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其次,它使河岸失去了自然的渗透性,阻碍了河水与地下水的交换,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补给。
此外,硬质护岸缺乏生态功能,无法对河水进行净化和过滤,加剧了水质污染。
三、生态护岸技术的概念和特点生态护岸技术是一种将生态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护岸技术。
它强调在保证河岸稳定性和防洪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恢复河岸的自然生态系统,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生态护岸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态性:通过种植植物、营造栖息地等方式,恢复河岸的生态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2、亲水性:为居民提供亲近水体的机会,增强人与水的互动,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3、适应性:能够根据河道的自然条件和水流特点进行灵活设计,适应不同的河岸形态和水文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之生态护岸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之生态护岸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c4fcec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61.png)
1、生态护岸技术河道综合管理包括了截污、治污、引清调水、曝气复氧,底泥疏浚与岸线、河底工程措施以及陆域整治等等。
生态型指少用水泥、石砌护岸2、河岸带的生态功能•生态廊道•缓冲带•护岸3、河道生态护岸建设方法•传统河工学中的生态护岸方法•生态新型材料的应用•非自然生态护岸的改善4、传统河工学中的生态护岸方法•植物整理方法:种植柳树、水杨、芦苇、菖蒲等喜水植物,或者在岸边种植白杨树和榛树•工程管理措施:抛石护岸、沉梢护岸、面坡箱状石笼护岸、填梢护岸;5、生态新型材料的应用•发达根系固土植物•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土壤固化剂6、非自然生态护岸的改善•采用复式断面,尽可能避免一墙到顶的重力式护岸;•在复式断面中,在空间许可下,可将低水位以下断面做成蜿蜒有度的自然型河道;•局部地段可采用倾斜式或者台阶式护岸•凸岸可以采用生态护岸•重力式护岸,常水位以上预留二级平台,平台以下采用常青藤和地锦等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
•局部河面可将较直的河岸人工形成河湾,形成多样化生境建设河岸滨水公园:设置梯田式种植台、铺设临水栈桥、布置水边植物群落.一、前言1、定义生态护岸指的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型式.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代表着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研究动态国外对生态护岸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
日本在10 年前就提出“亲水”的概念,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在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将对5700km 的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管理法进行整治,其主要采用植物堤岸、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河堤。
欧洲许多国家在进行护岸工程设计时,非常注意沿岸的景观与生态系统,尽最大可能地参照采用天然状态下的河海岸型式,避免以建造物的形式去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荷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21 世纪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提出了“给河流提供更多的空间”的口号,试图从河流管理的角度出发,“与自然同在"。
常用生态护岸技术详解(精选.)
![常用生态护岸技术详解(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77bbb83227916888586d738.png)
附录F常用生态护岸技术F.1 一般规定F.1.1生态护岸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既能有效减小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又能美化造景、维护生态环境的新型护岸形式。
F.1.2生态护岸的功能主要包括防洪安全、固土护坡、水土保持、缓冲过滤、净化水质、生态修复、改善环境、美化景观等。
F.1.3生态护岸工程设计目标应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使工程措施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不仅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还要创造适于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微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多样性生境。
F.1.4生态护岸工程设计应遵循岸坡稳定、行洪通畅、材质自然、透气透水、投资节省等原则。
F.1.5常用生态护岸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护岸、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岸、绿化混凝土护岸、格宾石笼护岸、机械化叠石护岸、生态浆砌石护岸、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自嵌式挡墙护岸等。
F.2植物护岸F.2.1植物护岸技术是一种完全依靠植物进行河道岸坡保护的技术,通过有计划地种植植物,利用其根系锚固加筋的力学效应和茎叶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抑制地表径流的水文效应,消浪促淤、减小水土流失、固滩护岸的堤岸防护技术。
F.2.2植物护岸主要优点如下:1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小,有利于维护河流健康,生态环保效果好。
2在固土护岸的同时,兼具景观造景的功能。
3 促进有机物降解,改善水质,净化空气,调解小气候。
4节省工程材料和人力,低碳节能,环境负荷小。
5节省投资,造价低。
6植物护岸具有自我适应、自我修复的能力,管理维护成本低。
F.2.3植物护岸对基土的抗冲刷保护能力较弱,适宜用于河道较缓、流速较小的岸坡。
F.2.4护岸植物设计的总原则是建立符合当地的立地条件、形成适宜立地要求和协调周围环境的植被群落,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考虑河道特点和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植物种类的选择应考虑河道类型、功能、河段和坡位等因素进行,并遵循下列原则:1 确保河道主导功能正常发挥原则。
几种最新形式的生态护岸
![几种最新形式的生态护岸](https://img.taocdn.com/s3/m/e32d205477232f60ddcca14f.png)
请介绍几种最新形式的生态护岸1、扦插——抛石联合技术护岸扦插——抛石联合措施[6]就是在抛石施工的基础上,截取植物的枝条随即扦插人抛石空隙之中的一种土壤生物工程方法。
扦插一抛石联合措施是由扦插和抛石两部分构成的,在抛石护岸中铺放交错的平砌石块可以对下层土质、沙质等易侵蚀河岸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因土堤自身要满足稳定的要求,岸坡就不宜过陡,坡度也应在1.5:l以下。
在抛石与岸坡的土壤之间也应铺设一层碎石级配料加以隔离,在施工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抛石的大小和铺设的厚度等。
当抛石设置完工后,便可进行植物枝条扦插施工,其所选枝条长度一般要超过抛石层的厚度。
在坡面上枝条可以采取随机配置的方式,以“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的方法插入抛石之间的缝隙中。
枝条的设置应尽量垂直于坡面,枝条前端露出抛石表面3~5 cm 即可,同时在施工前对露出的枝条部分进行削平、加水浸泡枝条、除柳桩旁侧的枝条、保证树皮的完整性及桩底削尖以便易于插人土层,以增加成活率。
扦插——抛石联合措施可以防止水流对岸坡的腐蚀,大大加强了抛石坡面的稳定性,减少了水土流失;可降低河岸附近水流的流速;护岸植物可以有效防止太阳辐射,从而对水温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通过植物的覆盖作用可以为河流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植物还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直立式生态护岸直立式生态护岸较适用于老城区的河道,我们知道在许多城市河道整治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河道狭窄、河道两岸建筑密集、拓宽河道有限,并涉及高额的拆迁费用;还有的河道位于历史古镇,为保护古镇原貌,需利用现有老墙等问题。
根据城市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与实践,下面的直立式生态护岸结构方案较适用于老城区河道护岸[7]:(1)绿化砼挡墙结构墙体是采用箱式绿化混凝土预制块叠砌而成的挡墙,箱式绿化混凝土预制块是由砼应力框、无砂混凝土、反滤隔层组成。
墙后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加筋土回填,结构比较稳定和水位降落比较安全,对那些城区拓宽受到限制的河道起到了增加河道过水断面积,同时提高河道蓄洪除涝能力。
护岸施工方法
![护岸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35ae7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6.png)
护岸施工方法摘要:护岸工程是保护沿岸水域和岸线免受侵蚀和损害的重要手段。
正确的护岸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强岸线的稳定性,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平衡。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护岸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护岸、自然护岸、植物护岸等,同时强调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一、混凝土护岸混凝土护岸是一种常用的护岸工程方法,其优点是坚固耐用、可靠性高,适用于各种水文条件和岸线地质条件。
混凝土护岸的施工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岸坡清理:清除岸坡表面的杂草、泥沙等物质,确保施工基底的平整。
2. 基础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基础处理,如加固软弱地层、打桩等,以增强基底的稳定性。
3. 预制构件安装:预制混凝土构件(如护岸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使用专用工具和胶水进行固定。
4. 砼浇筑:将预制构件之间的间隙填充完整,并用混凝土进行浇筑,确保整个护岸结构的完整性。
5. 表面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护岸表面的养护和处理,以防止表面龟裂和脱落。
二、自然护岸自然护岸是以自然材料和生态修复手段进行护岸施工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域。
自然护岸的施工步骤如下:1. 植物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沿岸植物,如芦苇、水生植物等,以增强岸坡的稳定性。
2. 植物种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植物的种植,参考植物栽培要点进行施工,确保植物能够良好生长,扎根巩固岸坡。
3. 生物筑岸:利用生物材料,如生物絮凝剂等,在岸坡上建立生物网,增加岸坡的抗冲刷能力。
4. 生态修复:施工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态修复工作,如种植湿地植物、设置人工落差等,丰富水域生态环境。
三、植物护岸植物护岸是利用植物根系和坚韧的地下茎,增强岸坡的抗冲刷能力的方法。
植物护岸施工的主要步骤如下:1. 植物选择:选择根系发达、抗冲击力强的植物,如杨树、刺槐等,以增加岸坡的稳定性。
2. 植物种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植物的栽植,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栽植密度等进行合理规划。
3. 养护管理:施工完成后,进行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包括浇水、修剪、施肥等,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态护岸技术方法
![生态护岸技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299743011ca300a6c39042.png)
生态护岸技术方法生态护岸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
生态护案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利工程,十分有助于生物多样性、河流水质的改善,以及提供给人们一个见水、近水、亲水的美好环境,重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因此,生态护岸是现代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是水利建设发展到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必然结果。
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河道治理方案。
根据护岸所采用材料的不同,一般生态护岸有以下几种方式:一、自然原型护岸自然原型护岸采用种植植被保护河岸、保持自然堤岸特性的护岸。
主要采用乔灌混交,发挥乔木和灌木的自身生长特性,充分利用高低错落的空间和光照条件,以达到最佳郁闭效果。
同时利用植物舒展而发达的根系稳固堤岸,增强其抵抗洪水、保护河堤的能力。
其优点是纯天然,无任何污染,投资较省,且施工方便。
缺点是抵抗洪水的能力较差,抗冲刷能力不足。
在日常水位线以下种植植物难度较大,品种的选择亦较关键,否则很难保证植物的存活。
因此,适用于流速不快、流量较小、冲刷能力较弱的乡镇级河道。
河床过水断面较小。
二、自然型护岸自然型护岸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以增强堤岸的抗冲刷能力。
如在日常水位线以下采用石笼、木桩或干砌护岸,其上筑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上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采用木桩、块石等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保护坡脚,使整个护岸的抗冲刷能力大大提高。
木桩、块石间的缝隙为水草留下了生长的空间,同时也为鱼、虾等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
与自然原型护岸相比,自然型护岸投资较高,工程量加大,且干砌块石与土体的结合并非十分紧密,整体稳定性能较差,适用于各种有较大流速的区县及乡镇级河道、都市景观河道。
三、复合型护岸是在自然型护岸的基础上采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加强抗冲能力的一种新型生态护岸型式。
复合型护岸常用的技术方法有以下几种:(1)纤维织物袋装土护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F常用生态护岸技术F.1 一般规定F.1.1生态护岸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既能有效减小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又能美化造景、维护生态环境的新型护岸形式。
F.1.2生态护岸的功能主要包括防洪安全、固土护坡、水土保持、缓冲过滤、净化水质、生态修复、改善环境、美化景观等。
F.1.3生态护岸工程设计目标应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使工程措施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不仅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还要创造适于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微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多样性生境。
F.1.4生态护岸工程设计应遵循岸坡稳定、行洪通畅、材质自然、透气透水、投资节省等原则。
F.1.5常用生态护岸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护岸、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岸、绿化混凝土护岸、格宾石笼护岸、机械化叠石护岸、生态浆砌石护岸、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自嵌式挡墙护岸等。
F.2植物护岸F.2.1植物护岸技术是一种完全依靠植物进行河道岸坡保护的技术,通过有计划地种植植物,利用其根系锚固加筋的力学效应和茎叶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抑制地表径流的水文效应,消浪促淤、减小水土流失、固滩护岸的堤岸防护技术。
F.2.2植物护岸主要优点如下:1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小,有利于维护河流健康,生态环保效果好。
2在固土护岸的同时,兼具景观造景的功能。
3 促进有机物降解,改善水质,净化空气,调解小气候。
4节省工程材料和人力,低碳节能,环境负荷小。
5节省投资,造价低。
6植物护岸具有自我适应、自我修复的能力,管理维护成本低。
F.2.3植物护岸对基土的抗冲刷保护能力较弱,适宜用于河道较缓、流速较小的岸坡。
F.2.4护岸植物设计的总原则是建立符合当地的立地条件、形成适宜立地要求和协调周围环境的植被群落,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考虑河道特点和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植物种类的选择应考虑河道类型、功能、河段和坡位等因素进行,并遵循下列原则:1 确保河道主导功能正常发挥原则。
2 生态适应性和生态功能优先原则。
3 物种多样性和乡土植物为主原则。
4 景观性原则。
5 经济适用性原则。
F.2.5植物护岸的效果如图F.2.5。
图F.2.5 植物护岸实景F.3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岸F.3.1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岸由土工合成材料、种植土和植被三部分组成,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固土护坡,并在其中复合种植植物或自然生长形成植物护岸,实现保护河流岸坡的目的。
F.3.2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岸既有植物护岸生态自然、美化造景、节能环保、经济节省、自修复、少维护等优点,土工合成材料又能有效提高土体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尤其是提高工程初期的岸坡防护效果。
F.3.3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岸抗暴雨冲刷能力优于植物护岸,但仍然较弱,适宜用于河道较缓、流速较小的岸坡,且不宜用于常水位以下。
F.3.4 常用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袋、土工隔室、土工网垫、土工格栅和水保植生毯等。
F.3.5 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的效果如图F.3.5。
(a)土工袋复合种植基护岸(左侧为刚施工完成的状况,右侧为植被长成后的状况)(b)土工格室复合种植基护岸(左侧为刚施工完成的状况,右侧为植被长成后的状况)(c)土工网垫复合种植基护岸(d)水保植生毯护岸实景(左侧为刚施工15天的状况,右侧为植被第二年生长的状况)图F.3.5 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岸实景F.4绿化混凝土护岸F.4.1绿化混凝土护岸是一种通过水泥浆体粘结粗骨料,依靠天然成孔或人工预留孔洞得到无砂大孔混凝土,并在孔洞中填充种植土、种子、缓释肥料等,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形成植被的河道护岸技术。
F.4.2绿化混凝土护岸结合了混凝土护岸和植物护岸的特性和优点,既具有混凝土护岸安全可靠和抗冲耐磨等优点,又具有植物护岸的生物适应性好、削污净水、生态友好、美化造景和休闲娱乐等特性。
F.4.3绿化混凝土护岸抗冲刷能力较强,适用于水流速度较快、岸坡较陡、防冲要求较高的河道岸坡。
F.4.4 绿化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5,孔隙率不小于25%、护坡厚度100mm~150mm。
F.4.5绿化混凝土护岸的效果如图F.4.5。
图F.4.5 绿化混凝土护岸实景(左侧为刚施工完成的状况,右侧为植被长成后的状况)F.5格宾石笼护岸F.5.1格宾石笼护岸是一种由高强度、高防腐的钢丝编织成网片,再组合成网箱,然后在网箱内填充块体材料,表面覆土绿化或植物插条而成的新型生态护岸技术。
F.5.2格宾石笼护岸具有柔韧、抗冲耐磨、防锈、抗老化、耐腐蚀等特点,具有以下优点:1 多孔隙,透水透气,环境友好,适合水生动物栖息和植物生长。
2 结构柔韧性好,适应河床变形能力强。
3 具有较好的抗冲护坡能力4 可水下施工,便于施工、修复、加固。
5 就地取材,经济合理。
F.5.3格宾石笼护岸适用于水流速度较高、冲蚀较严重的河道护岸工程,高度不宜高于2m。
F.5.4 格宾石笼护岸以块石或卵石作为主要填充材料,在块石和卵石料源丰富的地区更适用。
F.5.5格宾石笼护岸的效果如图F.5.5。
图F.5.5 格宾石笼护岸实景F.6 机械化叠石护岸F.6.1机械化叠石护岸是一种依靠块石自身重量及交错咬合形成的综合摩擦力来保证自身稳定、抵抗水土压力的新型生态护岸技术。
F.6.2机械化叠石护岸为柔性护岸,变形适应能力强,施工简便快速,投资较少,外观自然,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生态适应性强,景观效果好。
F.6.3护岸叠石单块宜不小于300kg,厚度宜不小于400mm,上下错位,垫砌稳固。
F.6.4 机械化叠石护岸适用于石材资源丰富、水流速度较小、抗冲要求不高的河流护岸及造景。
F.6.5机械化叠石护岸的效果如图F.6.5。
图F.6.5 机械化叠石护岸实景F.7生态浆砌石护岸F.7.1生态浆砌石护岸是一种临河表面干砌内部浆砌块(卵)石,依靠砌筑的块(卵)石交错咬合的摩檫力和内部砂浆的粘结作用保持整体稳定性、抵抗水土压力的新型生态护岸技术。
F.7.2生态浆砌石护岸既具有传统浆砌石抗冲耐磨、整体稳固的护岸能力,又外观自然,存在连通孔洞,可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场所,生态适应性强等优点,但工序较传统浆砌石复杂,造价较高。
F.7.3 生态浆砌石护岸适用于水流速度较快、抗冲要求较高、生态适应性和景观效果要求较高的河道护岸。
F.7.4生态浆砌石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应不小于M7.5,石料应大面朝下,采用座浆法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稳定牢固,严禁出现通缝、叠砌和浮塞。
F.7.5生态浆砌石护岸的效果如图F.7.5。
图F.7.5 生态浆砌石护岸实景F.8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F.8.1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是一种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体干砌,依靠块体之间相互的嵌入自锁或自重咬合等方式形成多孔洞的整体性结构,孔洞中可填土种植或自然生长形成植被的新型生态护岸技术。
F.8.2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结合了混凝土护岸和植物护岸的优点,既抗冲耐磨、稳定牢固,又具有自然绿化、生物适宜、景致怡人的生态特性。
F.8.3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适用于水流速度较大、抗冲要求较高、生态和景观要求较高的河道。
F.8.4 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设计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20。
F.8.5 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的效果如图F.8.5。
图F.8.5 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实景(左侧为刚施工完成的状况,右侧为植被长成后的状况)F.9自嵌式预制混凝土块体挡墙F.9.1自嵌式预制混凝土块体挡墙是一种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体干砌,块体之间相互嵌入形成自锁,依靠墙体重力保持稳定,墙体与墙后填土之间可设置土工格栅提高墙体的稳定性,结构预留孔洞,孔洞中可种植或自然生长形成绿化植被的新型生态护岸技术。
F.9.2自嵌式预制混凝土块体挡墙为柔性护岸,适应地基变形能力较好,便于植物生长,外观自然,生态和视觉效果较好。
F.9.3自嵌式预制混凝土块体挡墙适用于生态和景观要求较高、水流速度较小的河道,造价较高。
F.9.4 自嵌式预制混凝土块体设计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20,墙后应设置土工布反滤。
F.9.5自嵌式预制混凝土块体挡墙的效果如图F.9.5。
图F.9.5 自嵌式预制混凝土块体挡墙护岸实景(左侧为刚施工完成的状况,右侧为植被长成后的状况)F.10水保植生毯护岸F.10.1水保植生毯是将种子、肥料等生长基材与纤维网、生态布三层整体粘合在一起,用专用大头钉固定在土壤或风化岩石边坡表面,先期通过纤维网、生态布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在植物生长后,通过植被和根系起到深层防止冲刷、抑制水土流失的作用,是边坡防止雨水冲刷、抑制水土流失和环境绿化的完美结合。
F.10.2水保植生毯生长基材与纤维网、生态布三层结构使用植物用无毒胶水整体粘合在一起,这样产品质量更轻,草种、肥料粘合均匀,施工中不宜脱漏,施工更方便,可以工厂进行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确保了产品质量同一性,保证了植物发芽率。
F.10.3水保植生毯的草种选择灵活,适应各地区不同的气候生长条件。
含有特殊的土壤改良剂及保水剂,改善了植物生长环境,降低了后期养护费用。
F.10.4 水保植生毯施工简便,比传统护岸、防止水土流失技术节省工期3倍以上。
工程造价低廉,是传统技术的1/3到1/2,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F.10.5水保植生毯护岸的效果如图F.10.5。
图F.10.5 水保植生毯护岸实景(左侧为刚施工15天的状况,右侧为植被第二年生长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