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理论李珍第二章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救助型(非洲)、保险型(德国、西欧、美国、日本)、福利型(英国、北欧包含瑞典及丹麦)、国家保障型(原苏联)、自助型(新加波、马来西亚)五种模式。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内容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

1)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要求。

、2)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或暂时推动劳动能力从而中断收入后任能享有基本生活。

3)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爱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

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流派:新老自由主义学派、民主社会主义学派、中间道理学派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一、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有:财政拔款、社会保险费(税)、基金运营收入、其他资金(募捐、发行福利彩票、服务收费)。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特征:1)基金的共担性(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

)2)基金的共济性(社会保障制度所提供的物质帮助的对象是最广大的劳动者,包括企业事单位的职工、国家公务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民等)3)基金的公益性: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不以营业为目的,而是为了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福利,为的是社会安定与文明)。

4)基金的强制性:社会保障机构依法强制缴费义务主体参加社会保障,履行法定缴费义务,强化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者给予制裁,这是社会保障基金实现统筹共济目标的关键一环。

5)基金的保值性(社会保障由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投资收益使其价值量增多)。

李珍《社会保障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六章(圣才出品)

李珍《社会保障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六章(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上篇基础理论篇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论一、概念题1.储蓄积累型社会保险模式[武汉大学2007年研]答:储蓄积累型社会保险模式是新加坡等国创立的公积金制度及后来变种的智利养老金私营化模式等,它们实质上都是一种强制储蓄型保险模式。

强制储蓄型模式除具备国家立法规范、政府严格监督等特点外,还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强调自我负责,缺乏互济性;建立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在保险内容上主要是养老保险;政府承担责任的方式特殊。

这种模式在激励劳动者自我负责和限制政府责任方面是有效的,对应付人口老龄化亦具有相当正面的效果,但其缺乏互济性的缺陷,不利于风险的分散,从而并不是值得所有国家仿效的制度安排。

迄今为止,真正实行强制储蓄型模式的国家只有新加坡等小国家,或者类似于智利只在养老保险等个别项目中实施。

2.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以瑞典、英国为代表,是指按照“普遍性”原则,实行“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及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要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一制度按统一标准缴费,统一标准给付,社会保障支出由国家税收解决。

这一制度以政府负责、全民高福利为主要特征。

这些特征伤害了效率,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的大背景下,英国率先进行了减轻国家负担的改革。

二、简答题1.以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为标志,社会保障进入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保障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武汉大学2006年研]答:以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为标志,社会保障进入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保障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1)社会保障繁荣时期的发展有四重含义1948年至l979年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发展时期,这里的发展有四重含义①是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急剧增加;②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③社会保障项目构成趋于网络化;④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社会保障开支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显著增长。

社会保障概论(李珍)要点整理

社会保障概论(李珍)要点整理

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时期(1883-1934 )代表性国家:德国 1、标志: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2、特点: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出台,从保障的对象看尚未实现普遍性,从保障项目看也不具全面性,全国性的整体制度此时尚未形成。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1935-1947)标志:美国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案》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 )标志: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分散个人的风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特征:1目标——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增长2责任主体——国家和政府3通过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4具有强制性5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属性不同2对象不同3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4管理体制不同5保障水平不同。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为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庭成员保持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

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性保险,它从商业性保险的基础上产生。

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残障、遗属、医疗(疾病和生育)、失业、工伤和家庭津贴等保险。

社会救助是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需求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证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广义:一切改善和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中层:等同社会保障;狭义: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

特殊保障(社会优抚)是指国家根据自己的需要专门为某一类人群设立的标准或给付条件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一)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二)社会保障制度管理体系(三)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体系(四)社会保障资金给付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和作用:1从收入看,最终的税负承担者都是资本和劳动力,社会保障税(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本和劳动力供给,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市场菜篮子法2.结构性失业3.凯恩斯主义4.社会优抚5.变额年金6.拉弗曲线7.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8.资产替代效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和功能。

2.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与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区别有哪些主要表现。

3.简述养老基金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

4.简述贝弗里奇报告提出的社会保障原则。

5.试比较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种主要类型。

6.职业福利与社会福利有哪些显著区别?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述英国等“福利国家”的危机及其改革并分析对我国社会保障的启示。

2.评述: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面临哪些新的问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市场菜篮子法答:市场菜篮子法又称生活需求法或“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法”,是指根据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所需的物品和服务列出一张清单,然后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出拥有这些物品和服务需要多少现金,由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即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计算方法。

为了真实反映贫困者所需,在确定菜篮子的内容时,需要由专家和群众共同作出决定。

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参差不齐,生活必需品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界定,因而很难进行国际和地区间比较。

2.结构性失业答: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兴衰转移而导致的劳动力供求的内部结构失衡而出现的失业现象。

这种失业的特点是职位空缺和失业者并存,在一些行业中劳动力稀缺(如一些“朝阳产业”),而在另一些行业中却存在着一定量的失业者(如一些“夕阳产业”),这样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赶不上需求的变化,失业就不可避免。

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一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二是由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引起的,三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

与摩擦性失业相比,结构性失业持续的时间更长,再就业的速率更低,同时,其更多集中在一些低劳动技能的群体中,或者是集中在劳动者居住在经济落后而工作机会缺乏的地区群体中。

《社会保障学》课件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发展

《社会保障学》课件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发展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
1

【教学目的】了解、学习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
会、政治背景,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类型 【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课堂讲授。 【学时分配】4课时

【学习要点】理解并掌握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
几个阶段,熟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类型 【关键概念】济贫法 互助组织 商业保险

社会保障模式
2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条件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 社会保障主要模式 第五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3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条件
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 1、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大规模经济 风险转 移到社会上 2、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优胜劣汰、社会矛盾 3、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周期性 企业破产、工人 失业 4、市场经济是以应用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 高 素质 劳动力 5、社会财富大量增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丰厚,人们的需求 呈现着内容多样化和水平不断上升的趋势。社会财富的增 加不仅为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奠定了物质基础,也规定了 4 必须采取社会性保障的形式来利用这些社会资源。

16

6. 瑞 典 学 派(Swedish School)
(1)理论核心:以国家干预实现“充分就业” 和“收入均等化”,实行“混合经济”下的 “福利国家”。 (2)主张依靠收入再分配,主要利用累进的所 得税和转移性支付,举办社会福利设施,实 现收入平等。 (3)自由社会民主主义思想:政治上保留西方 的民主制度,经济上实行国有化、福利国家 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制度。

社会保障理论 李珍

社会保障理论   李珍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本书的主线:公平与效率,干预与自由的关系本书的灵魂:社保制度的再分配性质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论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简史1、社保的形成时期:1883年—1934年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法。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德国历史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和劳资矛盾政策主张的产物。

德国的社保制度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分散管理的社保制度。

德国历史学派既反对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也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

2、社保的发展时期:1935年—1947年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The Social Security Act),是以1929年—1933年的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为颁布背景。

美国的社保是以全民化和统一管理为特点的。

罗斯福新政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要手段就是刺激总需求。

美国是一个相当强调个人对自己负责的任的国家,最重要的两个制度是老年保险制度和健康保险制度。

3、社保的繁荣时期:1948年—1979年1948年英国宣布进入“福利国家”。

英国和北欧五国是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

福利国家以1942年的“贝弗利奇报告”为依据。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是福利国家模式的理论依据。

福利国家建立了一个为它的国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保障。

4、社保的改革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1979年以后为社保制度的改革时期。

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的两次大幅度上升,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货膨胀和失业都上升到大危机之后的最高水平。

这就是70年代西方所谓的“滞涨”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福利国家的社保制度成为国家的负担,迫切需要改革。

措施:开源节流,削减社保支出,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引入市场机制,去国有化,保险制度私有等。

如智利1981年的社会保障制度私有化。

英国的IPOD一代:(Ipod generation)是指年轻一代承受的没有安全感(insecure)、压力大(pressured),同时承担过重的税负(overtaxed)以及高筑的债务(debt-ridden)四种压力。

社会保障理论—读书报告

社会保障理论—读书报告

社会保障理论—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本书由李珍主编,与其他专家学者共同协作完成,固在此仅对主编作了介绍。

李珍,1956年出生,武汉市人。

现为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武汉市宏观经济学会理事、亚太地区保险与风险管理学会会员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大学劳动就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所特聘教授等。

长期从事经济学、保险学、社会保障、人口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写作背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工作如火如荼。

这一背景提出了社会保障事业相关人才培养的问题。

1998年,教育部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但是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无论如何是需要理论来支撑的。

一个专业如果没有理论的基础是注定得不到良好发展的。

从这一方面来说,并且在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要求下,本书应时运而产生,由此也是为了增强我们的理论素养,拓宽知识面以及避免研究和学习过程中不必要的重复。

更重要的是为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做一些基础工作,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做一些理论的准备。

三、内容概括本书是以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这是基于社会保障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再分配制度,主要介绍、总结和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宏观理论基础极其有效运行的宏观机理及理论。

纵览全书,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共十二个章节。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从社会保障制度演变的过程中,抽象出最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保障的定义,并且在介绍社会保障制度与财政的关系基础上得出财政转移支付是其得以运行的经济基础。

第二部分即第二章,这章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线索,介绍与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的主要理论的演变及实践探索。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社会保障理论与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相结合。

第三章,在福利经济理论基础上,以英国为例分析西方福利国家政策建立、发展、陷入危机的一般过程以及福利国家政策实践的重要内容。

社会保障教案

社会保障教案
重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难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讨论、思考题、作业:
思考:如何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讨论:从基金运行的原则分析中国社保基金“入市”的利弊。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曲祖荫: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状况,改革出版社,1995年。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布置作业等环节所需时间等
1、授新课:75分钟
2、安排讨论:20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讨论√指导□其他□
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一、社会保障概述
二、社会保障产生的思想渊源
三、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历史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了解国内外有关社会保障产生的思想渊源及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一、社会保障概述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讨论□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模型□实物□挂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音像□其他√
第3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10周周一第1、2节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内容、特点及其功能
一、社会保险
讨论、思考题、作业:

第二章《社会保障基本理论》[1]

第二章《社会保障基本理论》[1]
1、宗教思想。西方的宗教都主张慈爱、向善,又被 称为慈善之母。许多宗教团体还直接设立了一些慈 善机构,从事慈善事业。这些思想和实践表达了平 等、博爱、互助的精神,为后来的社会保障理论与 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空想社会主义论
5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学、社会学、 政治学。 一、社会保障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经济学是一种研究各种经济学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发展变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 理论与 实践、甚至社会保障的各种具体措施都会产生 影响和制约。这种相互关联决定了经济学理论对社会保 障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福利经济学
• (1)旧派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庇古。其主要观点认为, 人的主观效用可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任何物品带给人的 效用都是边际递减的;国家应该积极进行干预,调节生产 资源和收入的分配,以使整个国家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 (2)新派福利经济学起源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为英 国的卡尔多、希克斯和美国的勒纳、萨谬尔森等人所倡导。
1、概念:福利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寻求社会经济福利、增 进社会福利的西方经济理论体系。
6
2、内容:福利经济学主要讨论如何进行资源配置才能提高效 率、如何对收入进行合理分配才能实现社会公平以及如何进行 集体选择才能进一步增进社会福利等等。 3、学派:一般分为旧派福利经济学和新派福利经济学两个派 别。
12
(一)自由意志论
自由意志论者提倡给予市场更加重要的角色,对政府则应严 格控制,他们认为政府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实现财富的分配模式, 必然会越来越向极权主义体制靠近,这样的政体不可能使社会 福利达到最大化。
(二)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首先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比其它体制更为有效 的运行体制,它的一部分内容是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认为自 然权利的主要目的就是社会公正,而政府是弥补市场不足、维 护社会公正的首要力量。自由主义者支持福利国家的制度。

【免费下载】社会保障理论李珍博士编著野猫笔记大全

【免费下载】社会保障理论李珍博士编著野猫笔记大全

【免费下载】社会保障理论李珍博士编著野猫笔记大全
- 1 -。

目录
一、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知识1社保的定义与特征§2 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分析?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1社保的发展阶段§2 社会保障的新形式?三、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流派与各国实践§1社保的基础概念§2 社会保障理论依据与流派?四、福利经济学与社会保障实践§1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2 社保制度再分配效应§3 福利国家的实践?五、有效需求管理理论与社会保障实践§1凯恩斯有效需求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现的凯恩斯主义理念?六、社会保障与反贫困§1贫困及其理论§2 中国城乡贫困及其社会经济影响§3 社会保障制度缓解贫困?七、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及其改革?八、社会保障与人口§1社会保障与人口的理论分析§2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九、社会保障与就业问题§1中国失业人口与社会保障§2
中国退休制度改革与就业问题§3 延长退休年龄议题引起的争论
- 2 -。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上篇基础理论篇第1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论1.1复习笔记一、社会保障制度简史1.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883年至1934年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出台,从保障的对象看尚未实现普遍性,从保障的项目看也不具全面性,全国性的整体制度此时尚未形成。

这一时期的发端标志是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继德国之后,其它欧洲国家也纷纷出台单项社会保险立法,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在欧洲大陆的确立。

2.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1935年至1947年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是以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的,在这个法案中第一次出现“社会保障”一词,美国人创造社会保障这个词是以其全民化和统一管理为特点的,区别于德国以与职业相关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社会保险制度。

3.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年至1979年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是以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为标志的。

这阶段社会保障繁荣发展发展有四重含义:(1)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急剧增加;(2)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3)社会保障项目构成趋于网络化;(4)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社会保障开支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显著增长。

4.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1979年以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期。

70年代西方出现“滞涨”现象,曾经是福利国家为之骄傲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于它的经济增长来说已成为国家的负担。

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新经济自由主义批评和攻击社会保障制度,主张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方面,西方福利国家纷纷提高工人和雇主的缴费比例,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及内部结构1.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本质特征(1)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①社会保障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国际劳工组织常称的社会保护制度,它是指一个社会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为它的国民提供的安全保障。

②在较次广泛的意义上,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以再分配为手段而达到社会安定目标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第二章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第二章

当A=B时,当事人感到公平; 当A>B时,当事人会因为觉得吃了亏而感到不公平; 当A<B时,当事人可能会因无功受禄而内疚,这也是
一种不公平感的范围。
30.01.2021
编辑课件
16
有关公平感的理论(二)
1965年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论表达了
影响公平感的各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Op / Ip = Or / Ir
式中O 和I 分别代表有关人的所得和他们的贡献,而 p和 r 分别代表当事人和参照者。所得与贡献的比值 (O / I) 可以称为公平指数。
编辑课件
5
栏2-1 英国住房公共政策
英国住房公共政策说明了公共政策与政府对市场的评价及伦
理观念的关系:
在1914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由私人市场提供。对于
那些经济上负担得起的家庭而言,这一制度大体上动作良好,但
是对于那些低工资的群体来讲,特别是在大城市中,这一制度所
能带来的只不过是拥挤和肮脏的居住环境。从技术上来讲,住房
市场出现了“市场出清”,但是从公共健康、政府法令的贯彻以
及人道主义的角度,政策的制度者发现这种说法难以站得住脚。
1919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住房及城市计划法》,以法律的形式规
定政府对于改善穷人住宅环境的责任。政府合法地介入了住房市 场,将解决住房问题视为一种社会服务。中央政府提供住房补贴,
地方政府来提供服务。这一政策一直影响到上世纪90年代。
——尼古拉斯·巴尔
30.01.2021
编辑课件
6
中国的政策目标演变:
计划经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高度公平的分配 政策,在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上,天平是向公平 倾斜的 ;
市场经济体制:加重了效率的权重,城乡差别 扩大;高度不公平的状态

社会保障概论李珍

社会保障概论李珍

重的税负(overtaxed)及高筑的债务(debt-ridden)
四种压力,有人因而对人生丧失热情。
2024/10/17
9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及内部结构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
1、最广泛的意义上—社会保护制度。
2、较次广泛的意义上—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和 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制度。
3、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
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 《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要求建立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2024/10/17
19
四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及未来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在提供收入保障、 减轻绝对贫困、分散风险方面的作用已被广泛 认识。
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
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
保障、分散个人的风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 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024/10/17
10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特征
1、目标——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和 经济稳定增长
2、责任主体——国家和政府 3、通过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 4、具有强制性 5、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和智利的养老保险为代表。
2024/10/17
14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及作用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
(一)法律体系—关于社会保障基本制度的法律;单 项法律
(二)管理主体—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的机构和部门
(三)资金来源及管理 —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资金的 来源及管理方法是不同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3版题库汇总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3版题库汇总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目录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201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09社会保障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南开大学900社会保障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4社会保障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武汉大学859社会保障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624社会保障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二部分课后习题上篇基础理论篇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论第二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论第三章现代政府与社会保障制度第四章社会保障与资源配置理论第五章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制度第六章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史的演变下篇应用理论篇第七章老年收入保障制度的理论及实践第八章医疗保障的理论与实践第九章失业保险的理论与实践第十章社会救助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一章社会福利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二章住房保障的理论与实践第三部分章节题库上篇基础理论篇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论第二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论第三章现代政府与社会保障制度第四章社会保障与资源配置理论第五章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制度第六章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史的演变下篇应用理论篇第七章老年收入保障制度的理论及实践第八章医疗保障的理论与实践第九章失业保险理论与实践第十章社会救助制度理论与实践第十一章社会福利制度理论与实践第十二章住房保障的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模拟试题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本书是李珍《社会保障理论》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

本书精选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的5套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

本书历年真题的答案及解析由高分考生根据本科目考研的参考教材和相关教师的授课讲义等精心编写而成,解题思路清晰、答案翔实,突出难度分析,对常考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

本书参考大量资料对李珍主编的《社会保障理论》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社会保障》第2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社会保障》第2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第五级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如胜任感、成就感……


第四级需要:尊重需要

如自尊、能力、权威、地位……


第三级需要:社交需要

友谊、情感、归属……


第二级需要:安全需要

如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经济安全……
第一级需要:生理需要
如衣食、住房、基本生活保障……
马斯洛认为,在低层次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之后, 才能发展到较高层次的需要;但高层次的需要 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继续存在。
(一)社会总产品“扣除理论”
马克思关于社会产品再分配的基本原理,明确了社会 保障基金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来建立。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社会产品在分配 给劳动者个人时,应首先扣除以下几项:
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
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的部分;
第三,用来偿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 保险基金。剩下来的社会总产品中的其他部分是用来 作为消费资料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确实反映了绝大多数人的 一般需求规律,这种规律揭示了社会保障的重 要性,在现代社会里,社会成员的需要的满足, 客观上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愈低层次 的需要,就愈是离不开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 度的建立,正是促使社会成员的需要获得满足 并由低级向高级转移的良好的社会机制。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学说
二、西方的社会保障思想渊源
(一)人道主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人道 主义、民主、平等和人权等口号,为社会应对 其成员的生存权利负有责任的观点提供了文化 基础。所谓人道,是指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 的幸福,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

李珍《社会保障学》(第3版)章节题库(社会保障与资源配置理论)【圣才出品】

李珍《社会保障学》(第3版)章节题库(社会保障与资源配置理论)【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保障与资源配置理论一、概念题1.社会保障挤出储蓄[武汉大学2007年研]答:社会保障挤出储蓄是指社会保障的增加会减少私人储蓄。

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要它的目标是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它就有可能促使人们减少为预防此类生活困难的发生而提前进行资产积累的需要,即社会保障“替代”了个人为预防生活困难的发生而进行的资产积累,因而减少了私人储蓄。

2.社会保障的挤出效应[武汉大学2006年研]答:社会保障的挤出效应是指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资产替代效应,所以会大幅度挤出私人储蓄,即社会保障对储蓄具有挤出效应,从而减少经济增长所需的资金积累。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

3.社会保障基金[武汉大学2003年研]答:社会保障基金是指国家和社会从已有的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援助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其功能在于解除受保障对象的后顾之忧,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并不断增进国民的福利。

二、简答题1.社会保障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哪些作用?[武汉大学2006年研]答:社会保障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不仅表现在社会保障基金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而且表现在其对资本形式、资本市场繁荣及基金增长的综合作用。

主要体现在:(1)提供长期稳定的大额资金尽管社会保障资金对总储蓄的影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而且正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基金制的养老金计划会带来长期资金的巨大增长,这将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2)促进机构投资者、金融中介和小公司的发展社会保障基金可以促进其他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例如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

(3)促进资本市场竞争养老基金参与资本市场以及养老基金的发展将带动金融系统的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从而强化金融系统的竞争。

(4)促进金融创新养老基金能够在鼓励金融创新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15
4
三、政府的政策目标与社会保障
政府的目标是多重的: 1、资源配置效率; 2、合理的收入分配; 3、保护个人的自由的目标 不同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不同的文化观
念、不同的经济状况下,政府会有不同权重的 组合。保障型模式VS福利模式
栏2-1 英国住房公共政策
2020/5/15
11
一、公平是人类共同的偏好
公平也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天下为公”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
2020/5/15
12
二、公平的内涵
公平:经济公平和公平感
第二章 现代政府与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干预分配的合理性 第二节 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 第三节 分配不平等的广泛性 第四节 奥肯漏桶:再分配领域中的政府失灵
2020/5/15
2
第一节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干预分配的合理性
一、风险、保险市场失灵与社会保障
风险:不确定性,即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距
公平感的相对性:纵向;横向
2020/5/15
15
有关公平感的理论(一)
美国行为学家劳勒提出了一个工作公平感的综合
模型,初步说明个人分配公平感的人际复杂性。他认
为分配的公平感不是当事人简单地与他人的报酬的一
个简单的比较。人们比照自己应该所得的认识(A)
与实际的所得的认识(B)产生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
保险:借助于大数法则,集合大量的同质风险, 在被保人之间分散风险。
保险市场失灵 :商业保险能力不足 ;信息不 对称 ;风险选择
2020/5/15
3
二、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原因: 保险市场失灵; 人们对风险产生的原因的认识 (个人
风险—社会风险); 工业化、城市化; 老龄化; 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0/5/15
10
第二节 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
效率与公平
对公平的理解:公平既包括客观的公平也包
括人们主观的公平感觉即人们对公平的判断, 客观的公平又有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 平,不同层面的公平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是 不同的,有些是冲突的,有些是一致的,有些 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020/5Leabharlann 15收入差距的分化。由于存在收 入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所以,
收入差距
有效需求不足
资本主义社会一定会出现有效
需要不足。而总有效需要不足
会导致开工不足、失业增加,
进而陷入有效需求不足的恶性 循环。凯恩斯开出的药方是通
经济衰退或危机
过财政政策扩大有效需求。政
府还可以通过建立社会保障转
移支付制度来扩大有效需求。
当A=B时,当事人感到公平; 当A>B时,当事人会因为觉得吃了亏而感到不公平; 当A<B时,当事人可能会因无功受禄而内疚,这也是
一种不公平感的范围。
2020/5/15
16
有关公平感的理论(二)
1965年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论表达了
影响公平感的各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Op / Ip = Or / Ir
2020/5/15
9
六、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社会收入支持制度—人力的投 资
2、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减少由于经济动荡、自 然灾害、疾病、伤残和个人不幸带来的脆弱性, 分散个人和家庭的经济风险,保护人口的生产 和再生产,也就是保护社会人力资源。
3、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 再分配、通过分散风险对促进人口再生产、提 高人口质量和保护人力资源作用是巨大的。
——尼古拉斯·巴尔
2020/5/15
6
中国的政策目标演变:
计划经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高度公平的分配 政策,在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上,天平是向公平 倾斜的 ;
市场经济体制:加重了效率的权重,城乡差别 扩大;高度不公平的状态
2020/5/15
7
四、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与社会保障
1、理论基础:功利主义哲学
过程公平:竞争的规则对于社会成员来 说应该是同一的、一视同仁的,所有的 人都遵循同一规则对与经济活动
2020/5/15
14
分配公平感:指的是人们对组织中资源 或奖励的分配,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的 分配是否公正合理的个人判断和感受。 分配公平感是主观的,它取决于当事人 的价值观、个性、需要、动机等因素。
1、经济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规则公 平)和结果公平
2、公平感:人们对公平的判断和感受
3、结果的公平≠平等或均等,后者指的是收入 分配的量的一致性,而前者带有价值判断,指
的是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基础上的各人贡献 与其收入的一致性。
2020/5/15
13
机会的公平:一个人的成就,应该是他 努力以及才能的结果,而不是由其所拥 有的背景决定
2、社会政策的目标:社会福利最大化 ;
3、社会福利增加的来源:一是国民收入的增 长,一是国民收入的均等分配;
4、社会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路径:政府干预再 分配;
5、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作用有利于社会福 利最大化。
2020/5/15
8
五、有效需求管理与社会保障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结果是
式中O 和I 分别代表有关人的所得和他们的贡献, 而p和 r 分别代表当事人和参照者。所得与贡献的比值 (O / I) 可以称为公平指数。
此方程式中可知: 当等式两边的公平指数相等时,当事人会感觉公平。
5
栏2-1 英国住房公共政策
英国住房公共政策说明了公共政策与政府对市场的评价及伦
理观念的关系:
在1914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由私人市场提供。对于
那些经济上负担得起的家庭而言,这一制度大体上动作良好,但 是对于那些低工资的群体来讲,特别是在大城市中,这一制度所 能带来的只不过是拥挤和肮脏的居住环境。从技术上来讲,住房 市场出现了“市场出清”,但是从公共健康、政府法令的贯彻以 及人道主义的角度,政策的制度者发现这种说法难以站得住脚。 1919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住房及城市计划法》,以法律的形式规 定政府对于改善穷人住宅环境的责任。政府合法地介入了住房市 场,将解决住房问题视为一种社会服务。中央政府提供住房补贴, 地方政府来提供服务。这一政策一直影响到上世纪90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