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民情日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干部民情日记

3月18日下午,阴。

全省“三万”活动动员会召开后,我们立即着手部署安排。我在

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期间,全市5000多名干部就已分赴900多个村

50万农户家中,按要求展开活动,但实际情况怎样?我心里很挂念。“两会”结束回来后,我就直奔咸安区双溪桥镇双溪村。

一、发展集体经济大有可为

下午3点,我们到达第一站——双溪村养鸡小区。在双溪村大屋

吴湾的路边新修了一排崭新的鸡舍。村支书王光元告诉我,这里的8

栋鸡舍,共4000平方米,是由咸宁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40万元援建的。

正在打扫卫生的农民是吴咸柱,他儿子租了两栋鸡舍,租金是8

元一个平方。我问养鸡有没有风险,他回答:“没有,去年一只鸡能

够赚2块钱,这里租金便宜,我儿子想多租都没有位置了。”

鸡舍之所以这么俏,是因为小区依托温氏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由公司提供技术、药品、饲料等,收购后再结算。小区内每

批可饲养肉鸡4-5万只,年可出笼商品鸡15万羽,每只鸡纯利润在

1.5-3元之间。农户养得多,赚得就多。而村委会将鸡舍租给农户饲养,每年可收租金3万多元。

我认为双溪村的这个做法不错。要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就得

想方设法发展集体经济。更重要的这是一种能够复制的成功模式。咸

安的养鸡业就是因为有了龙头企业温氏集团才发展起来的。这种“公

司+农户”的模式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拓宽了农民的增收门路,也

让集体经济有了新的活力。

在养鸡小区,我把自己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提了出来,让咸安区

的领导一起研究:随着养鸡规模的持续扩大,应该引导、协助温氏集

团就近设立加工厂,搞深加工,不但节约运输成本,还能够协助农户

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二、田边地头的交流更融洽

来到双溪五组谭家嘴畈,有一群村民正在播种玉米。我拿起路边

的一把铁锹,一边整地打垄,一边和村民们聊了起来。

村民周云在这里有两亩多地,她把地租给别人种菜,自己来这里

打工。我问:“一天多少钱?”她回答:“70块。”她爱人在做油漆工,她自己开了一个小卖部,闲的时候打打零工,家里还养了两头猪,她

说村里土地少,像她这样做点副业、打点零工的人很多,生活还比较

宽裕。

正说着,包这块地的人来了,他叫董焕新,是大幕乡人。前年他

就到这里承包土地种辣椒。当年我来这里调研就见过他。

打过招呼,我问老董:“辣椒行情怎么样?”他说:“好销得很,

我的辣椒卖到12块一斤。”据他介绍,前年他到这里来包了180多亩地,今年增加到250多亩。一亩地种菜的收入是种粮好几倍。老董说,这里土质跟嘉鱼差不多,他准备先种玉米,到了6月份再种辣椒,还

想试着种点小西红柿。

谈到菜价,大家的话多了起来。一位村民说:“现在的菜好贵,

今年过年我们这里芹菜卖7块钱一斤。”保证蔬菜供应充足和物美价廉,是一个民生问题。我问镇里的党委书记田海湖,镇里有没有精细菜。他说:“现在只有2000多亩。”我对他说,今年全国“两会”,

温总理就提出要搞好大中城市周边的菜篮子建设。这件事应该高度重视。市里下一步要研究扶持周边的乡镇多搞些精细菜,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的蔬菜,让群众吃上放心菜。这样做既能够保证城市的蔬

菜供应,还能够协助农民增收。

众人拾柴火焰高,几块地一会儿就整好了。在田边地头,村民们

没有了平时的拘束,个个有说有笑,充满了活力。在这样的氛围中交

谈沟通,大家像一家人,没有一点隔阂与障碍。

三、走进农户查实情

了解村民的实情,就要摸米缸,看水缸。今天走访了三个农户。

我们首先来到村民张昌德家。一进门,就看到墙体已经破损。张昌德

在镇里打工,妻子周秀丽患了病,留在家里。她的嫂子方细莲过来介绍,50岁的张昌德身体不好,现在周秀丽患有乳腺癌。家里的危房,

因为资金还有缺口,当前无力重建。

像这样的困难群众应该协助!把慰问金交给周秀丽后,我跟区里、

镇里的干部商议,大家都出力,要尽力解决缺口,让他们早日住上新房。

我们又来到村民张昌富家。一坐下,我就问老张,粮食直补这些

惠农政策都落实了没有?他回答都落实了,钱都通过“一折通”打到了

存折上。不光这些政策,连农机补贴他家也享受了。

老张的二儿子前年在福建打工,得了重病医治无效去世,欠下几

万元的债务。老张一家买了一台耕整机、收割机,靠大儿子张宏华搞

机耕服务挣钱还债。我问张宏华有什么困难?他说:“现在党的政策好,买农机补贴了30%。我准备再买一台收割机,多赚点钱,早点把家里的债还清,就是手头的资金还缺一点。”

我赞成张宏华的想法,跟区里同志商议想办法支持他。

村民张昌爱家很有特点,没进院子就听见了音乐声。一进小院,

四处绿树成荫、枝繁叶茂。张昌爱老人今年76岁,原是小学校长,退

休后在家办起农家书屋,他把一间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放了很多书,让村民免费借阅图书。

我问:“有人看书吗?都看些什么书?”他回答:“下雨或者农闲

的时候就有人来。”他告诉我,农民主要喜欢看农技方面的书。他说,

看书的人多了,抹牌赌博的就少了。张昌爱说:“一些爱打牌的人到

我这里来,我就劝他们。”

我对老人说,我们要支持像您这样的农家书屋,相关部门要提供

支持,协助添置更多更好的图书,让书屋发挥更大的作用。

听了我这番话,老人很高兴,还唱起了自己写的一首歌《山歌唱

给党中央》:“我们村里欢乐多!男女老少爱唱歌,唱了一个二个三个

四个五个八个九个十个……唱给党的好领导,家家户户好生活,党的

恩情唱不完!”

动情的歌声,发自心底。我们个个鼓掌叫好,我也更深切地感到

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

四、促膝谈心议发展

在村民张宏祥家外的空地上,我跟村民围坐在一起,我首先跟大

家表态:“今天我们到这里来,就是要听真话,尤其是生产生活中的

实际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请大家即使说。”

随后,大家七嘴八舌打开了话匣子。有的提了村级经济发展建议,有的谈了生活实际困难,我一边听,一边归纳,主要是村里饮水安全、农村垃圾集中清运、改善农村幼儿教育条件等6个问题。

我把大家发言提出的问题记在本子上,双溪村存有的一些问题,

其实在其他的村也不同水准地存有。这些年来,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

变化,但城乡差别依然存有。只有增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动

新型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

的生活。

大家一边说,一边议,不知不觉天就黑了下来。最后,我对乡亲

们说,大家反映的问题,我全都记下来了,能解决的马上解决,暂时

不能解决的我们也要创造条件解决,过段时间,我再来跟大家一起来

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