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 强度理论
四大强度理论
四大强度理论
四大强度理论是一种经典的力学理论,由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卢梭于1773年提出。
它是指在一个物体的强度计算中,有四个基本参数:弹性、粘性、剪切和压缩。
这四个参数决定了物体的力学性能。
弹性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恢复原状的能力;粘性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抵抗外力的能力;剪切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变形的能力;压缩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压缩变形的能力。
四大强度理论是研究物体力学性能的基础,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
工程力学中四种强度理论
为了探讨导致材料破坏的规律,对材料破坏或失效进行了假设即为强度理论,简述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
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
σb/s=[σ]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εu=σb/E;ε1=σb/E。
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所以σ1-u(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二、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1、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2、局限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材料力学四大强度理论
材料力学四大强度理论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规律的学科,其中强度理论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而强度理论则是用来描述和预测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破坏规律和强度值的理论体系。
在材料力学中,有四大经典的强度理论,分别是极限强度理论、绝对最大剪应力理论、莫尔-库伊特理论和最大应变能理论。
首先,极限强度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强度理论之一,它是根据材料的屈服条件来描述材料的破坏规律。
极限强度理论认为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只要应力达到了材料的屈服强度,材料就会发生破坏。
这种理论简单直观,易于应用,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忽略了材料在屈服之前的变形过程。
其次,绝对最大剪应力理论是基于材料的最大剪应力来描述材料的破坏规律。
这种理论认为,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只要材料中的最大剪应力达到了材料的抗剪强度,材料就会发生破坏。
这种理论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在一些复杂应力状态下往往难以准确描述材料的破坏规律。
接下来,莫尔-库伊特理论是基于材料的主应力来描述材料的破坏规律。
这种理论认为,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只要材料中的任意一个主应力达到了材料的抗拉强度或抗压强度,材料就会发生破坏。
莫尔-库伊特理论相对于前两种理论来说,更加全面和准确,因为它考虑了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破坏规律。
最后,最大应变能理论是基于材料的应变能来描述材料的破坏规律。
这种理论认为,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只要材料中的应变能达到了材料的抗拉强度或抗压强度,材料就会发生破坏。
最大应变能理论在描述材料的破坏规律时考虑了材料的变形能量,因此在一些复杂应力状态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材料力学中的强度理论是描述和预测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破坏规律和强度值的重要理论体系。
四大强度理论分别是极限强度理论、绝对最大剪应力理论、莫尔-库伊特理论和最大应变能理论,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材料力学强度理论
纵截面裂开,这与第
二强度理论旳论述
基本一致。
例6、填空题
危险点接近于三向均匀受拉旳塑性材
料,应选用 第一 强度理论进行计算,
因为此时材料旳破坏形式
为
脆性断。裂
例8、圆轴直径为d,材料旳弹性模量为E,泊松比为 ,为了测得轴端旳力偶m之值,但只有一枚电阻片。 (1)试设计电阻片粘贴旳位置和方向; (2) 若按照你所定旳位置和方向,已测得线应变为
(一)、有关脆断旳强度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假定:不论材料内各点旳应力状态怎样, 只要有一点旳主应力σ1 到达单向拉伸断裂时旳 极限应力σu,材料即破坏。
在单向拉伸时,极限应力 σu =σb
失效条件可写为 σ1 ≥ σb
第一强度理论强度条件:
1 [ ]
[ ] b
n
第一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
(二)强度校核 先绘出C截面正应力分布图和剪应力分布图。
C截面
a.正应力强度校核(K1)点
max
k1
MC WZ
32 103 237 106
135Mpa 150Mpa
b.剪应力强度校核(K2)点
C截面
max
k2
FS hb
(200
100 103 22.8) 103 7 103
1 , 2 0, 3
第三强度理论旳强度条件为:
1 3 ( ) 2 [ ]
由此得: [ ]
2
剪切强度条件为: [ ]
按第三强度理论可求得: [ ] [ ]
2
第四强度理论旳强度条件为:
1
2
( 1 2 )2
( 2
3)2
( 3
1)2
3 [ ]
输送【机械工程】力学中四种强度理论
为了探讨导致材料破坏的规律,对材料破坏或失效进行了假设即为强度理论,简述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
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
σb/s=[σ]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εu=σb/E;ε1=σb/E。
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所以σ1-u(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二、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1、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2、局限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工程力学》辅导-强度理论
《工程力学》辅导-强度理论01基本概念1.材料破坏(失效)的两种类型(1)屈服失效材料由于出现显著的塑性变形而丧失其正常的工作能力。
(2)断裂失效脆性断裂:无明显的变形下突然断裂;韧性断裂:产生大量塑性变形后断裂。
2.强度理论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材料的失效现象,对强度失效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假说。
各种假说尽管各有差异,但它们都认为:材料的某种失效(屈服或断裂),是由于应力、应变和比能等诸因素中的某一因素引起的。
按照这类假说,无论单向或复杂应力状态,造成失效原因是相同的,即引起失效的因素是相同的。
强度理论就是关于“构件发生强度失效起因”的假说。
根据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破坏时的一些现象与形式进行分析,提出破坏原因的假说,在这些假说的基础上,利用材料在单向应力状态时的试验结果,建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
02四种强度理论(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基本假说:不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最大拉应力是引起材料发生脆性断裂的原因。
破坏条件:强度理论:(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基本假说:不论材料处在什么应力状态,最大拉应变是引起脆性断裂的原因。
破坏条件:强度理论:(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基本假说:不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最大剪应力是材料发生屈服的原因。
屈服条件:强度理论:(4)畸变能密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也称为形状改变比能理论、形状改变能密度理论。
基本假说:不论材料处在什么应力状态,畸变能密度是材料发生屈服的原因。
屈服准则:强度理论:上述四种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写成统一形式称为复杂应力状态的相当应力。
03强度理论的应用1.适用范围(1)一般脆性材料选用第一或第二强度理论;(2)塑性材料选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3)在二向和三向等拉应力时,无论是塑性还是脆性都发生脆性破坏,故选用第一或第二强度理论;(4)在二向和三向等压应力状态时,无论是塑性还是脆性材料都发生塑性破坏,故选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四个强度理论
《强度理论教学》课件
02
最大拉应力理论
理论概述
最大拉应力理论,也称为第一 强度理论,认为材料在最大拉 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破坏。
该理论忽略了其他应力分量对 材料强度的影响,只考虑了最 大拉应力。
该理论适用于脆性材料,如玻 璃、陶瓷等,这些材料的断裂 主要是由于拉应力引起的。
04
能量守恒理论
理论概述
能量守恒理论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 一,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 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
为另一种形式。
这一理论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如热力学、电磁学、光学和力学等。
能量守恒理论是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的 重要基础,为人类认识自然界和解决实
际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04
流动法则描述了材料在受力过 程中应变的发展规律。
流动法则是基于实验观察和理 论分析得到的,描述了材料在 受力过程中应变的分布和演化
。
流动法则对于预测材料的变形 行为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流动法则可以通过实验和数值 模拟进行验证和应用。
屈服准则与流动法则的关系
屈服准则和流动法则是描述材料力学 行为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存在 密切的联系。
为的强度准则。
该理论认为,当材料所受剪应力 达到某一极限值时,材料发生屈
服或断裂。
该极限值即为材料的剪切强度极 限。
应用场景
最大剪应力理论主要应用于分析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 度和稳定性问题,如机械零件的强度分析、结构的稳定性分 析等。
在工程实践中,该理论常用于设计、优化和校核各种机械零 件和结构的承载能力。
源技术等方面。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强度理论是推测强度失效原因的一些假说。
认为材料之所以按某种方式失效,是应力、应变或应变能密度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引起的。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试验证明,这一理论与铸铁、陶瓷、玻璃、岩石和混凝土等脆性材料的拉断试验结果相符,例如由铸铁制成的构件,不论它是在简单拉伸、扭转、二向或三向拉伸的复杂应力状态下,其脆性断裂破坏总是发生在最大拉应力所在的截面上。
但是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其他两个主应力的影响,且对没有拉应力的状态(如单向压缩、三向压缩等)也无法应用(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4)畸变能密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注意:1、对以上四个强度理论的应用,一般说脆性材料如铸铁、混凝土等用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对塑性材料如低碳钢用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
2、脆性材料或塑性材料,在三向拉应力状态下,应该用第一强度理论;在三向压应力状态下,应该用第三强度理论或第四强度理论。
3、第三强度理论概念直观,计算简捷,计算结果偏于保守;第四强度理论着眼于形状改变比能,但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切应力理论。
4、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用强度理论,不单纯是个力学问题,而与有关工程技术部门长期积累的经验及根据这些经验制订的一整套计算方法和许用应力值有关。
第一强度理论--看一下它的强度条件的取得。
在简单拉伸试验中,三个主应力有两个是零,最大主应力就是试件横截面上该点的应力,当这个应力达到材料的极限强度sb时,试件就断裂。
因此,根据此强度理论,通过简单拉伸试验,可知材料的极限应力就是sb。
于是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的破坏条件是s1=sb (a)考虑安全系数以后的强度条件是s1≤[s](1-59)需指出的是:上式中的s1必须为拉应力。
在没有拉应力的三向压缩应力状态下,显然是不能采用第一强度理论来建立强度条件的。
第二强度理论--看看它的强度条件的取得此理论下的脆断破坏条件是e1=ejx =sjx /E (b)由式(1-58)可知,在复杂应力状态下一点处的最大线应变为e1=[s1-m(s2+s3)]/E代入(b)可得[s1-m(s2+s3)]/E =sjx /E 或[s1-m(s2+s3)]=sjx将上式右边的sjx 除以安全系数及得到材料的容许拉应力[s]。
如何理解理论力学中的强度理论?
如何理解理论力学中的强度理论?在理论力学的广袤领域中,强度理论宛如一座坚固的基石,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关键的指导。
然而,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理解强度理论并非易事。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真正理解这一重要的概念呢?要理解强度理论,首先得明白它在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强度理论实际上是用来预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是否会发生失效的准则。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材料往往不是只承受单一方向的简单应力,而是处于多种应力同时作用的复杂状态。
比如,机械零件可能同时受到拉伸、压缩、剪切等多种应力的影响。
这时候,强度理论就派上了用场,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判断材料在这样的复杂应力环境下是否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几种强度理论。
第一个是最大拉应力理论,也称为第一强度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无论材料处于何种复杂应力状态,只要最大拉应力达到材料在简单拉伸试验中的极限拉应力,材料就会发生断裂。
简单来说,就是把复杂应力状态简化为只考虑最大拉应力的作用。
这个理论对于脆性材料,比如铸铁,在拉伸时的失效预测比较准确。
接下来是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也就是第二强度理论。
它指出,无论应力状态如何复杂,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达到材料在简单拉伸试验中的极限伸长线应变,材料就会失效。
这个理论适用于脆性材料在受压时的失效分析。
然后是最大切应力理论,又称第三强度理论。
该理论认为,材料的屈服是由最大切应力引起的。
只要最大切应力达到材料在简单拉伸屈服时的最大切应力值,材料就会发生屈服。
对于塑性材料,这个理论在很多情况下能给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最后是形状改变比能理论,即第四强度理论。
它认为,材料的屈服是由形状改变比能引起的。
当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材料在简单拉伸屈服时的形状改变比能值,材料就会屈服。
这个理论在对塑性材料的屈服预测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
那么,如何在实际中应用这些强度理论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要设计一个承受多种应力的机械零件,首先需要确定零件所承受的应力状态,通过计算得出各个方向的应力大小。
工程力学四大强度理论的基本内容
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
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
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εu=σb/E;ε1=σb/E。
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二、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1)、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局限: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2)、第二理论的应用和局限应用:脆性材料的二向应力状态且压应力很大的情况。
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建立的强度条件公式以及适用的范围
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建立的强度条件公式以及适用的范围
强度理论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其中包括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和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这些理论都有其基本假设和建立的强度条件公式。
最大拉应力理论认为最大拉应力是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主要因素。
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材料就会发生脆性断裂。
按照该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
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会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按照该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最大切应力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
只要最大切应力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材料就会发生屈服破坏。
按照该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形状改变比能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
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会发生屈服破坏。
这些强度理论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局限。
最大拉应力理论适用于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但局限在于未考虑σ2、σ3对材料的影响,无法应用于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
最大伸
长线应变理论适用于脆性材料的二向应力状态且压应力很大的情况,但局限在于只有极少数的脆性材料在某些受力形势下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最大切应力理论适用于材料的屈服失效形势,但局限在于未考虑σ2对材料的影响,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强度理论 》课件
CATALOGUE
目录
强度理论概述强度理论的类型强度理论的计算方法强度理论的应用实例强度理论的未来发展
01
强度理论概述
机械工程
用于飞机、火箭等复杂结构的强度分析。
航空航天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01
02
04
03
用于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失效机制。
用于设计和分析机械零件、结构件等。
总结词
03
强度理论的计算方法
静力计算方法是强度理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结构在静力载荷作用下的响应。
静力计算方法概述
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平衡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来求解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基本原理
适用于分析结构在静力载荷作用建筑结构的强度分析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强度理论的运用,对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受力分析、稳定性评估和抗震性能研究。
总结词
在建筑结构的强度分析中,强度理论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建筑物的梁、柱、板等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受力分析,了解其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和承载能力。同时,结合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地理环境,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抗震性能等进行评估。通过合理的强度分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在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中发生倒塌或损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详细描述
第二强度理论认为,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破坏是由于最大剪应力达到材料屈服极限所引起的。当最大剪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时,材料发生屈服破坏,即丧失了承载能力。
VS
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材料屈服极限时发生屈服破坏。
详细描述
第三强度理论认为,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破坏是由于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材料屈服极限所引起的。当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时,材料发生屈服破坏,即丧失了承载能力。
强度理论课件
第三强度理论考虑了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影响,认为当材料受到的等效应力或等效应变超过其等效 应力或等效应变极限时,材料会发生断裂。这种理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材料,包括脆性和塑性材料。
第四强度理论
总结词
基于形状改变比能或最大剪切应变能,当材料受到的形状改变比能或剪切应变能超过其形状改变比能极限或剪切 应变能极限时,材料发生断裂。
详细描述
第四强度理论考虑了形状改变比能和剪切应变能的影响,认为当材料受到的形状改变比能或剪切应变能超过其形 状改变比能极限或剪切应变能极限时,材料会发生断裂。这种理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材料,包括脆性和塑性材料 。
03
强度理论的计算方法
弹性力学方法
弹性力学是研究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 的学科。在强度理论中,弹性力学方法通过建立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推导出强度准则,用于评估结构在不同外力作用 下的稳定性。
非线性或复杂环境下的应用还存在局限性。
参数确定困难
02
强度理论中的一些参数,如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在
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准确测定。
忽略微观结构影响
03
强度理论通常基于宏观尺度,忽略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缺陷对
强度的影响。
强度理论的发展趋势
多尺度分析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强度理论正朝着多尺度方向发展,以综合考 虑微观、细观和宏观尺度对材料强度的影响。
弹性力学方法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求解微分 方程或积分方程来获得物体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场,进而分析 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有限元方法
有限元方法是数值分析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将连续的物体 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如三角形、四边形等),然后 对每个单元进行求解,最后将所有单元的解组合起来得到 整个物体的解。
力学四个强度理论?
力学中常用的四个强度理论是:
1. 最大剪应力理论(Tresca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假设材料在破坏前,会发生剪应力最大的区域,因此材料的破坏准则基于剪应力达到一定的临界值。
2. 极限强度理论(Rankine理论):极限强度理论认为材料在破坏前,承受的应力应该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因此材料的破坏准则基于主应力或主应力之和。
3. 椭圆形变能理论(Von Mises理论):椭圆形变能理论基于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等效应变能,认为材料在破坏前,应变能密度达到一定的临界值。
4. 梁库伦应力理论(Mohr-Coulomb理论):梁库伦应力理论主要适用于岩石和土壤等非金属材料的破坏,该理论基于材料的摩擦角和抗压强度,判断材料的破坏状态。
这些强度理论都是基于材料的力学性质和破坏机制而提出的,用于进行材料的强度设计和破坏分析。
在具体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强度理论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实际应力状态和设计要求。
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
为了探讨导致材料破坏的规律,对材料破坏或失效进行了假设即为强度理论,简述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
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
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εu=σb/E;ε1=σb/E。
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二、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1)、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局限: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最大畸变能密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最大畸变能密度是引起材料屈服的主要因素。
即认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畸变能密 度达到简单拉伸屈服时的极限值,材料就会发生屈服。
vd vd0
-构件危险点的形状改变比能 d
0-形状改变比能的极限值,由单拉实验测得 d
屈服条件 强度条件
实验表明:对塑性材料,此理论比第三强度理 论更符合试验结果,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危险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或纯剪切应力状态;
(2)材料的许用应力,是通过拉(压)试验或纯剪试验测定 试件在破坏时其横截面上的极限应力,以此极限应力作为强度指 标,除以适当的安全系数而得,即根据相应的试验结果建立的强度 条件.
强度理论:人们根据大量的破坏现象,通过判断推 理、概括,提出了种种关于破坏原因的假说,找出 引起破坏的主要因素,经过实践检验,不断完善, 在一定范围与实际相符合,上升为理论。
1.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最大拉应力是引起材料断裂的主要因素。
即认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拉应力达 到简单拉伸时破坏的极限值,就会发生脆性断裂。
1 0 1-构件危险点的最大拉应力 0-极限拉应力,由单拉实验测得
0 b
1.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断裂条件 强度条件
形状改变 比能
§10- 1 四个强度理论
1.伽利略播下了第一强度理论的种子; 2.马里奥特关于变形过大引起破坏的论述,是第二强度理论 的萌芽; 3.库仑提出了最大切应力理论;
4 .米塞斯最早提出了最大畸变能理论, 。1924年德国的亨
奇从畸变能密度出发对这一准则作了解释 (1) 第一类强度理论—以脆断作为破坏的标志 包括:最大拉应力理论和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2)第 二类强度理论—以出现屈服现象作为破坏的标志 包括:最大切应力理论和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公式推导
M L
F N
O2 O O1
T
O3
O1 N
[σt ] 2
σ1
σ3 2
O2F
[σc ] 2
σ1
2
σ3
O3O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σ1
2
σ3
[σt ] 2
O3O2
σ1
2
σ3
[σc ] 2
M´
[c]
L´ T´ [t]
1
代入 O1N O3O1 O2F O3O2
强度条件
1
[ [
t c
]
]
3
[ t
]
三、 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
关于断裂的强度理论: 最大拉应力理论和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2) 塑性屈服(流动):材料破坏前发生显著的塑性 变形,破坏断面粒子较光滑,且多发生在最大剪应力面 上,例如低碳钢拉、扭,铸铁压。
关于屈服的强度理论: 最大切应力理论和最大畸变能密度理论
最大正应力
最大线应变
引起破坏 的某一共同
因素
最大切应力
第十章 强度理论
§10-1 概述
一、强度理论的概念
1.引言
正应力强度条件
切应力强度条件
轴向拉压
σmax
FN max A
[σ]
弯曲 剪切
σmax
Mmax Wz
[σ]
FS [ ]
A
扭转 弯曲
max max
Tmax [ ]
Wt FS max
S
* z max
Izb
[ ]
上述强度条件具有如下特点
为了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而提出 的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设及计算方法。
材料之所以按某种方式破坏,是应力、应变或应 变能密度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引起的。即无论是简单或复 杂应力状态,引起破坏的原因是相同的,与应力状态无 关。
构件由于强度不足将引发两种失效形式
(1) 脆性断裂:材料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即发生断裂, 断面较粗糙,且多发生在垂直于最大正应力的截面上, 如铸铁受拉、扭,低温脆断等。
1 b
1
b
n
铸铁拉伸
铸铁扭转
缺点: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其它两个主应力的 影响,且对没有拉应力的状态(如单向压缩、 三向压缩等)也无法应用。
2.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
即认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
应变达到简单拉伸时破坏的极限值,就会发生脆性
更接近实际情况。
3. 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最大切应力是引起材料屈服的主要因素。
即认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
达到了简单拉伸屈服时的极限值,材料就会发生屈
服。
max 0
max-构件危险点的最大切应力
max (1 3) / 2
0 -极限切应力,由单向拉伸实验测得
0 s /2
1.适用范围 (1)一般脆性材料选用第一或第二强度理论; (2)塑性材料选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根据材料性质选择强度理论,在多数情况下是合适的。但 是,材料的脆性和塑性不是绝对的。例如低碳钢在单向拉 伸下以屈服的形式失效,但低碳钢制成的螺钉受拉时,螺 纹根部因受应力集中引起三向拉伸,就会出现断裂。
(3)在二向和三向等拉应力时,无论是塑性还是脆性都发生 脆性破坏,故选用第一或第二强度理论; (4)在二向和三向等压应力状态时,无论是塑性还是脆性材 料都发生塑性破坏,故选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
把各种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写成统一形式 σr [ ]
断裂。
1 0
1-构件危险点的最大伸长线应变
0
1 [ 1 ( 2 3 )] / E
-极限伸长线应变,由单向拉伸实验测得
0 b / E
断裂条件
1 E
[
1
(
2
3
)]
b
E
即
1 ( 2 3) b
强度条件
1
( 2
3)
b
n
[ ]
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一拉一压的二向应力状态的脆
性材料的断裂较符合,如铸铁受拉压比第一强度理论
3. 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屈服条件 强度条件
1
3
s
ns
低碳钢拉伸
低碳钢扭转
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塑性材料的屈服破坏能够得到 较为满意的解释。并能解释材料在三向均压下不发生
塑性变形或断裂的事实。 ( max 0)
局限性:
1、未考虑 2 的影响,试验证实最大影响达15%。
2、不能解释三向均拉下可能发生断裂的现象,
§10-3 莫尔强度理论
一、引言
莫尔认为:最大切应力是使 物体破坏的主要因素,但滑移面 上的摩擦力也不可忽略(莫尔 摩擦定律).综合最大切应力及 最大正应力的因素,莫尔得出了 他自己的强度理论.
阿托?莫尔(O.Mohr),1835~1918
二、莫尔强度理论:
任意一点的应力圆若与极限曲线 相接触,则材料即将屈服或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