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数学必备公式
MBA数学必背公式汇总
则 m1+m2+m3=14。
小技巧:考试时,用 20 以内的质数稍微试一下。
(4)奇数和偶数
整数 Z 奇数 2n+1
偶数 2n
相邻的两个整数必有一奇一偶
①合数一定就是偶数。 (×) ②偶数一定就是合数。 (×)
③质数一定就是奇数。 (×) ④奇数一定就是质数。 (×)
a2
a | a | a
a0 a0
非负性(重点):归纳具有非负性的量
1
1
| a | 0, a2......a2n 0, a 2 ......a 2n 0
a2, a4......a2n 0 ;
1 1
1
a 2 , a 4 .......a 2n 0
6、重要公式
(3)多项式×多项式(2x+3)(3x-4)=6 x2 +x-12
3、乘法公式(重点)
(1) (a b)2 a2 2ab b2
(2) (a b c)2 a2 b2 c2 2ab 2bc 2ac
(a b c)2 a2 b2 c2 2ab 2bc 2ac
左边等号成立的条件: ab 0 且| a || b |
右边等号成立的条件: ab 0
第二章 整式和分式 一、内容提要
1、
整式
单项式:若干字母与数字之积 多项式:若干单项式之和
2、乘法运算
(1)单项式×单项式
2x·3 x2 =6 x3
(2)单项式×多项式
x(2x-3)=2 x2 -3x
正整数 Z (2) 整数Z 0
负整数 Z
MBA数学公式大全
第一章 实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一、实数及其运算⎧⎧⎪⎨⎩⎨⎪⎩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有理数实数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 无理数(即为无限不循环小数)整数还有以下分类:⎧⎨⎩偶数 整数奇数 1⎧⎪⎨⎪⎩正整数质数合数1、自然数 我们把0,1,2,3,叫做自然数,自然数的集合用字母N表示,即{}0,1,2,3,N =,自然数也叫非负整数,除0以外的自然数叫做正整数。
自然数具有下面的性质:(1)自然数n 的后继数(n 的后面与它相邻的数)是1n + (2)两个自然数的和、差的绝对值以及它们的积都是自然数。
2、奇数与偶数当自然数1n 被自然数22(0)n n ≠除,所得商仍是一个自然数时,我们就说自然数1n 能被自然数2n 整除,此时称1n 是2n 的倍数;2n 是1n 的约数。
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都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都是奇数。
偶数都可以表示成2(k k 为整数)的形式;奇数都可以表示成21(k k +为整数)的形式。
3、素数与和数若一个正整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则称这个正整数为素数(或质数)。
若一个正整数有除1和自身以外的约数,则称这个正整数为合数。
正整数可以分为3类:自然数1,素 数与合数。
2是最小的素数,除2以外的素数都是奇数。
大于1的任意自然数都可以表示成若干个素因数连乘积的形式,如:3120235=⨯⨯,我们把这个分解得的算式(如3235⨯⨯)叫做该自然数的素因数分解式。
对于给定的大于1的自然数,它的素因数分解式是唯一的。
4、公约数和公倍数(1)公约数设123,,,,(2)n a a a a n ≥是n 个正整数,若d 是它们中每一个数的约数,则称d 为这n 个整数的公约数(或公因数)。
n 个正整数123,,,,(2)n a a a a n ≥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n 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若n 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则称这n 个正整数互质。
(2)公倍数 设123,,,,(2)n a a a a n ≥是n 个正整数,若a 是它们中每一个数的倍数,则称a 为这n 个正整数的公倍数。
MBA联考 数学常用公式 基础知识重点内容 及总结
目录第一部分算术 (2)一、比和比例 (2)二、指数和对数的性质 (3)第二部分初等代数 (4)一、实数 (4)二、代数式的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5)三、方程与不等式 (5)四、数列 (8)五、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和古典概率 (10)第三部分几何 (13)一、常见平几何图形 (13)二、平面解析几何 (15)第一部分 算术一、比和比例1.比例具有以下性质:(1)bc ad = (2)ac bd = (3)d d c b b a +=+ (4)d dc b b a -=- (5)dc dc b a b a -+=-+(合分比定理) 2.增长率问题设原值为, 变化率为,若上升%p )(现值%1p a +=⇒ 若下降升%p )(现值%1p a -=⇒注意:p%%乙甲甲是乙的=⇔p 3.增减性)0.......(1><++⇒>m b am b m a b a )0.......(10>>++⇒<<m ba mb m a b a本题目可以用: 所有分数, 在分子分母都加上无穷(无穷大的符号无关)时, 极限是1来辅助了解。
助记:二、指数和对数的性质(一)指数 1. 2.3. 4、 5. 6、 7、100=≠a a 时,当 (二)对数)1,0,(log ≠>a a N a 1.对数恒等式2、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3、N M NMa a a log log )(log -= 4、M n M a na log )(log = 5、M nM a nalog 1log =6.换底公式7、1log 01log ==a a a ,第二部分 初等代数一、实数(一)绝对值的性质与运算法则 1. 2. 3. 4.5、)0.........(≠=b ba b a6.(二)绝对值的非负性即负,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非0≥a归纳: 所有非负的变量1.正的偶数次方(根式), 如: 2、负的偶数次方(根式), 如: 3.指数函数考点:若干个非负数之和为0, 则每个非负数必然都为0. (三)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b a b a b a +≤+≤- 时成立且左边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右边等号当且仅当b a ab ab >≤≥00二、代数式的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221()()a b a b a b +-=-、 (平方差公式)2. (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公式 3、 (巧记: 正负正负) 4. (立方差公式)5、ac bc ab c b a c b a 222)(2222+++++=++三、 方程与不等式(一)一元二次方程设一元二次方程为, 则1.判别式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 顶点坐标是。
MBA数学公式大全
MBA 数学公式大全抛物线: y = ax* + bx + c就是 y 等于 ax 的平方加上bx 再加上 ca > 0 时开口向上a < 0 时开口向下c = 0 时抛物线经过原点b = 0 时抛物线对称轴为 y 轴还有顶点式 y = a(x-h)* + k就是 y 等于 a 乘以(x-h)的平方+kh 是顶点坐标的 xk 是顶点坐标的 y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 的正半轴上 ,焦点坐标为 (p/2,0) 准线方程为x=-p/2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 ,故共有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圆:体积=4/3(pi )(r^3)面积=(pi)(r^2)周长=2(pi)r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 -b)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 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椭圆面积公式:S=πab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 T 推导演变而来。
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 高三角函数: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 -cosA)/2) sin(A/2)=- √((1 -cosA)/2)cos(A/2)=√((1+cosA)/2) cos(A/2)= -√((1+cosA)/2)tan(A/2)=√((1 -cosA)/((1+cosA)) tan(A/2)=- √((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ctg(A/2)=- √((1+cosA)/((1 -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某些数列前 n 项和1+2+3+4 +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n+1)/2)^21*2+2*3+3*4+4*5+5*6+6*7+…+n(n+1)=n(n+1)(n+2)/3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 B 是边 a 和边 c 的夹角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乘法与因式分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a+b|≤|a|+|b| |a -b|≤|a|+|b| |a|≤b<=> -b≤a≤b|a- b|≥|a| -|b| - |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 √(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某些数列前 n 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 3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 b 是边a 和边 c 的夹角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s=c*h 斜棱柱侧面积s=c'*h正棱锥侧面积s=1/2c*h' 正棱台侧面积s=1/2(c+c')h'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s=4pi*r2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s=1/2*c*l=pi*r*l弧长公式 l=a*r a 是圆心角的弧度数 r >0 扇形面积公式s=1/2*l*r 锥体体积公式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v=1/3*pi*r2h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 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v=s*h 圆柱体 v=pi*r2h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 (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 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有关系 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最全MBA必备数学公式
最新最全版MBA 必备数学公式①基本公式:(1)222)2a b a ab b ±=±+( (2)33223)33a b a a b ab b ±=±+±( (3)22()()a b a b a b -+=-(4)3322()()a b a b a ab b ±=±+减加(5)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6)2222222222()1[()()()]2a b c ab ac bc a b c ab ac bc a b a c b c +++++=+++++=+++++②指数相关知识:na a a a =⋅⋅⋅⋅(n 个a 相乘) 1nn aa-= nm n m a a = 若a ≥0,则a ±为a 的平方根, 指数基本公式: ③ 对数相关知识:对数表示为log b a (a>0且a ≠1,b>0) , 当a=10时,表示为lgb 为常用对数; 当a=e 时,表示为lnb 为自然对数。
有关公式:Log (MN) =logM+logN log log log m m n n=- log log nmb ba a n m= 换底公式:log 1log log log b b ca a ac b== 单调性:a>1 0<a<1 ④ 有关充分性判断:题型为给出题干P ,条件① 1S ② 2S若1S P ⇒,而2S ≠>P 则题目选A 若1S ≠>P,而2S P ⇒ 则题目选B 若1S P ⇒,而2S P ⇒ 则题目选D 若1S ≠>P,而2S ≠>P 但1212S S P C S S P E+⇒⎧⎨+≠>⎩则题目选则题目选形象表示:① √ ② × (A) ① × ② √ (B) ① × ② × ① ②联(合)立 √ (C) ① √ ② √ (D)① × ② × ① ②联(合)立 × (E) 特点:(1)肯定有答案,无“自检机会”、“准确性高” (2)准确度 解决方案:(1) 自下而上带入题干验证(至少运算两次) (2)自上而下,(关于范围的考题)法宝:特值法,注意只能证“伪”不能证“真” 图像法,尤其试用于几何问题第一章实数(1)自然数:自然数用N 表示(0,1,2-------)(2)0Z +-⎧⎪⎨⎪⎩正整数 Z 整数负整数 Z(3)质数和合数: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质数,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合数为4,最小的质数为2;10以内质数:2、3、5、7;10以内合数4、6、8、9。
MBA数学核心公式
附录三 MBA 数学核心公式一、幂、指、对数的运算公式1、0a ≠时,011;log 0a a == 2、1nn aa−=;nm a = 3、;m n m nm n m n a a aa a a +−⋅=÷=4、log log log mnmna a a +=;/log log log mnm na a a −=5、log log nm b b a a n m=;尤其1log log n b b a a m n ==时,;尤其log log nnb b a a m n ==时, 6、log log log b b ca ac=(换底公式),一般10.c e 取或 二、绝对值1、非负性:即|a | ≥ 0,任何实数a 的绝对值非负。
归纳:所有非负性的变量(1) 正的偶数次方(根式) 112424,,,,0a a a a ≥" (2) 负的偶数次方(根式) 112424,,,,0a a a a−−−−>"2、三角不等式,即|a |-|b |≤|a +b |≤|a |+|b | 左边等号成立的条件:a b ≤0且|a |≥|b |右边等号成立的条件:a b ≥0三、比和比例1、合分比定理:db c a m md b mca d cb a ±±=±±==12、等比定理:a c e a c e ab d f b d f b++==⇒=++ 四、平均值1、当n x x x ,……,,21为n 个正数时,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即12 (01,)n i x x x x i n n…≥…+++>=,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n x x x ……==21。
2、(,0)a b a b +≥> 3、12(0)a a a≥>+五、整式和分式1、乘法公式(1) 222()2a b a ab b ±=±+(2) 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3) 33223()33a b a a b ab b ±=±+± (4) 22()()a b a b a b −=+− (5) 3322()()a b a b a ab b ±=±+∓ 2、除法定理设()f x 除以()p x ,商为()g x ,余式为()r x ,则有()()()()f x g x p x r x =+,且()r x 的次数小于()p x 的次数。
MBA数学公式汇总
MBA数学公式汇总在 MBA 的学习和考试中,数学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掌握一系列关键的数学公式,对于解题和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汇总的一些常见且重要的 MBA 数学公式。
一、算术部分1、加法和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有 n 类办法,在第 1 类办法中有 m1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2 类办法中有 m2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n 类办法中有 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 m1 + m2 +… + mn 种不同的方法。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 n 个步骤,做第 1 步有 m1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2 步有 m2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n 步有 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1 × m2 × … × mn 种不同的方法。
2、排列与组合排列数公式:Anm = n! /(n m)!(n ≥ m)组合数公式:Cnm = n! / m! ×(n m)!3、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n 1)d前 n 项和公式:Sn = n(a1 + an) / 2 = na1 + n(n 1)d / 24、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q^(n 1)前 n 项和公式:当q ≠ 1 时,Sn = a1(1 q^n) /(1 q);当 q = 1 时,Sn = na1二、代数部分1、一元二次方程标准式:ax^2 + bx + c = 0 (a ≠ 0)求根公式:x =b ± √(b^2 4ac) /(2a)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x1 + x2 = b / a,x1 × x2 = c /a2、函数一次函数:y = kx + b (k、b 为常数,k ≠ 0)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 (a ≠ 0)反比例函数:y = k / x (k 为常数,k ≠ 0)3、不等式基本不等式:对于任意正实数 a、b,有 a +b ≥ 2√(ab)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先求出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MBA数学常用公式Word版
MBA 数学常用公式初等数学一、初等代数1.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222)2a b a ab b ±=±+( (2)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3)22()()a b a b a b -=-+ (4)33223)33a b a a b ab b ±=±+±( (5)3322()()a b a b aab b ±=±+ 2. 指数(1)m n m n a a a+⋅= (2)m n m n a a a -÷= (3)()m n mn a a = (4)()m m mab a b = (5)()m m m a a b b = (6)1m m a a-= 3. 对数(log ,0,1a N a a >≠)(1)对数恒等式 log a N N a =,更常用ln N N e =(2)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3)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4)log ()log n a a M n M =(5)1log log a a M n= (6)换底公式log log log b a b M M a =(7)log 10a =,log 1a a =4.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排列 (1)(2)[(1)]m n P n n n n m =--⋅⋅⋅--bbaA C(2)全排列 (1)(2)321!nn P n n n n =--⋅⋅⋅⋅⋅=(3)组合 (1)(2)[(1)]!!!()!m n n n n n m n C m m n m --⋅⋅⋅--==-组合的性质:(1)m n m n n C C -= (2)111m m m n n n C C C ---=+(3)二项式定理 01111n n n n n nn n n n C a C a b L C ab C b ---=++++n (a+b)● 展开式特征:1)11,0,1,...,k n k kk n k T C a b k n -++==通项公式:第项为2)1n +项数:展开总共项3)指数:1100;a n b n −−−→−−−→逐渐减逐渐加的指数:由;的指数:由各项a 与b 的指数之和为n4)展开式的最大系数:212132nn n n C n C +++n 当n 为偶数时,则中间项(第项)系数最大2n+1当n 为奇数时,则中间两项(第和项)系数最大。
MBA数学必备公式(打印版)
MBA联考数学基本概念和必备公式(一)初等数学部分一、绝对值1、非负性:即|a| ≥ 0,任何实数a 的绝对值非负。
归纳:所有非负性的变量(1) 正的偶数次方(根式) 0,,,,412142≥a a a a(2) 负的偶数次方(根式) 112424,,,,0a a a a---->(3) 指数函数 a x(a > 0且a ≠1)>0考点:若干个具有非负性质的数之和等于零时,则每个非负数必然为零。
2、三角不等式,即|a| - |b| ≤ |a + b| ≤ |a| + |b| 左边等号成立的条件:ab ≤ 0且|a| ≥ |b|右边等号成立的条件:ab ≥ 03、 要求会画绝对值图像 二、比和比例1、%(1%)ap a p −−−→+原值增长率现值%)1(%p a p a -−−→−现值下降率原值%%%%p p p p ⋅=⇔=-⇔乙甲,甲是乙的乙乙甲注意:甲比乙大 2、 合分比定理:d b ca m mdb mc ad c b a ±±=±±==1等比定理:.a c e a c e a b d f b d f b++==⇒=++ 3、增减性1>b a b a m b m a <++ (m>0) , 01a b << ba mb m a >++ (m>0) 4、 注意本部分的应用题 三、平均值1、当n x x x ,⋯⋯,,21为n 个正数时,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即),1 0( ·2121n i x x x x nx x x i nn n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n x x x ⋯⋯==21。
2、 2ab b a ≥+⎪⎩⎪⎨⎧>>等号能成立另一端是常数,00b a 3、2(0)a bab ab b a≥>+ ,同号 4、n 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与几何平均值相等时,则这n 个正数相等,且等于算术平均值。
MBA考试数学公式及笔记
4、 分式拆解: a)
n 1 1 = − ( n + 1)! n ! ( n + 1) !
质数:大于 1,且只能被 1 和本身整除的整数 合数:大于 1,可以被 1 和本身及其他数整除的整数 若:质数 P |a*b 则 P |a or P |b ? 三角不等式: |a|-|b|≤ |a ± b|≤ |a|+|b| ( 定理 ) 。
若 abc 等比 则 b2=ac 且 abc 都不为 0 6.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1)排列 (2)全排列
Pnm = n ( n − 1)( n − 2) ⋅⋅⋅ [ n − ( m − 1)] Pnn = n ( n − 1)(n − 2) ⋅⋅⋅ 3 ⋅ 2 ⋅1 = n !
m Cn =
=
+ ≥2
x+1/x>=2
等式 成立 的 条件 : |a|-|b| = |a+b| = |a|+|b| 左边等式成立的条件: ab ≤ 0 且 |a| ≥ |b| 右边等式成立的条件: ab ≥ 0 |a|-|b| = |a-b| = |a|+|b| 左边等式成立的条件: ab ≥ 0 且 |a| ≥ |b| 右边等式成立的条件: ab ≤ 0 合比定理: 如果 a/b=c/d, 那么 (a+b)/b=(c+d)/d ( b 、 d ≠ 0 ) 分比定理: 如果 a/b=c/d 那么 (a-b)/b=(c-d)/d ( b 、 d ≠ 0 ) 合分比定理: 如果 a/b=c/d 那么 ( a+b)/(a-b)= ( c+d)/(c-d) ( b 、 d 、 a-b 、 c-d≠ 0 ) 更比定理: 如果 a/b=c/d 那么 a/c=b/d ( a 、 b 、 c 、 d ≠ 0 等比定理: 如果 a/b=c/d=e/f =a+c+e/b+d+f
MBA数学必备公式(打印版).docx
MBA 联考数学基本概念和必备公式(一)初等数学部分、绝对值1、非负性:即Ial ≥O ,任何实数a的绝对值非负。
归纳:所有非负性的变量1 1(1)正的偶数次方(根式)_2 4 2 o 4a , a , , a , a_O⑵负的偶数次方(根式) 1 1a',a', ,a^,a^* 4O(3)指数函数 a X (a > O且a≠ 1)>O考点:若干个具有非负性质的数之和等于零时,则每个非负数必然为零。
2、三角不等式,即|a| - |b|左边等号成立的条件:右边等号成立的条件:3、要求会画绝对值图像二、比和比例1、增长率p%原值a>现值a(1p%)下降率P%------ '现值a(1 - P%)X1 + X2+ . . . + X n ------------------------------------------ —_n X i X2...X n (X i>0 i =1,... , n)n 、注意本部分的应用题三、平均值1、当x1, x2,……,X n为n个正数时,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即—(m>O) b≤|a + b| ≤|a| + |b| ab ≤O 且|a| ≥|b| ab ≥O注意:甲比乙大p%=甲乙乙 = p%,甲是乙的p% =(乙甲=乙p%合分比定理: a C a 二meb d b 二mdm 1b _d等比定理:a C e a Ce当且仅当X1= X2 = = X n时,等号成立。
[a > O, b a 02、匕兰临』另一端是常数22J等号能成立a b3、a+ b^2 (ab>0), ab同号b a4、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与几何平均值相等时,则这n个正数相等,且等于算术平均值。
四、方程1、判别式(a, b, C ∈R)R O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b2-4ac ::= 0 两个相等的实根J.■■■■. ■■::0 无实根232 _ _ ,X i, X 2是方程ax + bx + C = 0 (a ≠ 0)的两个根,则X 1, X 2是方程2ax + bx + C = 0(a ≠ 0) 的两根4、韦达定理的应用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关于两个根的对称轮换式的数值来: (1) 丄亠卩2x ∣ x 2x 1x 2(2、1 1 (X i X 2)2- 2^2(2丿-2 ∙ -2厂X X 2 (X 1X 2)(3) x 1 -X 2 =J (X I -X 2)2 =耳'(x 1 +x 2)2 -4x 1x 233222(4)X 1 X 2 (X IE)(X I -X 1X 2 X 1 ) =(X 1 X 2)[(X 1X 2) - 3X 1X 2]5、要注意结合图像来快速解题 五、不等式1、提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也可根据二次函数2的图像求解。
MBA数学常用公式【mba加油站】
MBA数学常用公式【mba加油站】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mba综管数学公式
这些公式在MBA综合管理中常用于财务分析、投资决策、成本管理等方面。根据具体的 问题和情境,可能会使用到不同的数学公式。在应用这些公式时,需要确保对公式的理解和 正确的使用。
mba综管数学公式
以下是一些MBA综合管理中常用的数学公式: 1. 利润公式:利润 = 销售收入 - 成本 2. 利润率公式:利润率 = (利润 / 销售收入) * 100% 3. 成本公式:成本 = 固定成本 + 变动成本 4. 成本率公式:成本率 = (成本 / 销售收入) * 100%
mba综管数学公式
最新MBA数学公式集锦必备
M B A数学公式集锦必备MBA 数学常用公式初等数学 一、初等代数1.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222)2a b a ab b ±=±+( (2)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3)22()()a b a b a b -=-+(4)33223)33a b a a b ab b ±=±+±( (5)3322()()a b a b a ab b ±=±+2. 指数(1)m n m n a a a +⋅= (2)m n m n a a a -÷= (3)()m n mn a a = (4)()m m m ab a b =(5)()m m m a a b b = (6)1m m a a-=3. 对数(log ,0,1a N a a >≠)(1)对数恒等式 log a N N a =,更常用ln N N e = (2)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3)log ()log log a a a MM N N=- (4)log ()log n a a M n M =(5)1log log a a M n =(6)换底公式log log log b a b MM a=(7)log 10a =,log 1a a =4.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排列 (1)(2)[(1)]m n P n n n n m =--⋅⋅⋅-- (2)全排列 (1)(2)321!n n P n n n n =--⋅⋅⋅⋅⋅=(3)组合 (1)(2)[(1)]!!!()!m nn n n n m n C m m n m --⋅⋅⋅--==-组合的性质:(1)m n m n n C C -= (2)111m m m n n n C C C ---=+(3)二项式定理01111n n n n n nn n n n C a C a b L C ab C b ---=++++n (a+b) ● 展开式特征:1)11,0,1,...,k n k kk nk T C a b k n -++==通项公式:第项为 2)1n +项数:展开总共项 3)指数:1100;a n b n −−−→−−−→逐渐减逐渐加的指数:由;的指数:由各项a 与b 的指数之和为n4)展开式的最大系数:212132nn n n C n C +++n当n 为偶数时,则中间项(第项)系数最大2n+1当n 为奇数时,则中间两项(第和项)系数最大。
MBA考生必备数学公式大全
MBA备考者需知的数学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 ×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MBA必考150个数学公式
MBA数学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MBA所有数学公式(无密码)
(2) log a( MN) = log a M +log a N
(3)
log
a
(
M N
)
=
log a
M
− loga
N
(4) loga (M n ) = n loga M
(5) loga n M
=
1 n
log
a
M
(6)换底公式: loga
M
=
log b M logb a
(b
>
0,
b
≠ 1)
智力服务于中国,提高企业与个人整体竞争力
(2) a,b ∈R+ ⇒ a + b ≥ ab (当且仅当 a = b 时取“=”号); 2
(3) a3 + b3 + c3 ≥ 3abc(a > 0, b > 0, c >0) ;
(4)柯西不等式: (a2 + b2)(c2 + d 2) ≥ (ac + bd )2,a,b,c,d ∈ R
(5) a − b ≤ a +b ≤ a + b .
a3 ± b3 = (a ± b)(a2 m ab + b2 )
(a + b + c )2 = a2 + b2 + c 2 + 2ab + 2bc + 2ca
2. 乘方开方公式:
(1) am ⋅ an = am+n (a > 0, a ≠1)
(2) am ÷ an = am−n
(3) (am )n = amn
a c
<
b c
智力服务于中国,提高企业与个人整体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loga 1 = 0 , log a a = 1 . ② 对数恒等式 a loga N = N .
3。对数函数 y = loga x(a > 0且a ≠ 1) 的图象:
a >1
0<a <1
5
图 象
3 2.5
2
1.5
11
0.5
Hale Waihona Puke -10-0.5-1
-1.5
-2
-2.5
11
2
3
4
5
6
7
8
3
2.5 2
1.5
注意:
ax2
+
bx
+
c
>
0
对于
x
∈
R
都成立,则
a ∆
> <
0 0
.
ax2
+
bx
+
c
<
0
对于
x
∈
R
都成立,则
a ∆
< <
0 0
.
2.对于高次不等式(重点):一般先因式分解,求出零点, 再用数轴标根法求解,注意重根的情况.
3.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 f (x) ≤ 0 ⇔ f (x)g(x) ≤ 0, g(x) ≠ 0 . g(x)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重点)
6
<1> 代数方法:利用韦达定理. <2> 数形结合: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的特征..
三、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a ≠ 0)的两根为 x1、x2 ,∆ = b2 − 4ac ,则不等式的解的各
种情况如下表:
①
1 + 1 = x1 + x2 . ② x1 x2 x1x2
x12
+
x
2 2
= (x1
+ x2 )2
− 2x1 x2 .
③ x1 − x2 = (x1 − x2 ) 2 = (x1 + x2 ) 2 − 4x1 x2
④ x13 + x23 = (x1 + x2 )( x12 − x1x2 + x22 ) = (x1 + x2 )[(x1 + x2 ) 2 − 3x1 x2 ] .
⑤ 若 d ≠ 0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只能为二次函数;
若 d = 0 ,则为一次函数.如:数列前 n
项和 Sn = 3n2 − n ,此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公差是 6,首项是 2.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 (重点)
1. 在等差数列{an} 中, 若 m + n = p + q ,则 am + an = ap + aq (m, n, p, q ∈ N ∗ ) .
4.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 f (x) > g(x) ⇔ f (x) > g(x) 或 f (x) < −g(x) <2> f (x) < g(x) ⇔ −g(x) < f (x) < g(x) . <3> f (x) > g (x) ⇔ f 2 (x) > g 2 (x) .
5. 无理不等式的解法: 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 6. 指、对数不等式的解法:(重要) 利用函数的增减性等价转化,同时注意对数的底数与真数的限 制条件.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数学必备公 式
1
目录
第一章 算术............................................................2 第二章 整式、分式及其运算..............................................4 第三章 函数、代数方程、不等式..........................................4 第四章 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8 第五章 平面图形.........................................................9 第六章 平面解析几何.....................................................11 第七章 排列组合与概率..................................................13 备考感悟分享:选择华是 事半功倍 联考高分..................................15
x1 + x2
+ ... + xn n
≥
n
x1x2...xn
,
当且仅当 x1 = x2 = …=xn 时,等号成立.
<2> 常用的基本不等式
a + b ≥ ab(a,b ∈ R+ ) , a + b + c ≥ 3 abc (a,b, c ∈ R+ ) . a + b ≥ 2 ( ab > 0 );
推广: an = am +(n − m)d (d为常数, n、m ∈ N ∗ ) .
可变形: d = an − am . n−m
2。等差中项:如果 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与 b 的等差中项,即 A = a + b . 2
3.前 n 项和公式(重点):
Sn
=
(a1
+ an )n 2
2.正整数的分类:
1 正整数 质数(也称素数,只有1和自身两个约数)
合数(有除1和自身以外的约数)
注意:最小的质数 2 为偶数,其余质数均为奇数,两个相邻整数必一奇一偶. 任何一个合数都能分 解为若干个质因数之积. 最小的合数为 4. 1 既不为质数,也不为合数.
2
二、实数的运算
1.乘方运算 负实数的奇次幂为负数,偶次幂为正数.
n a = n a , (n a)m = n am , a np m p = n am . b nb
三、比和比例
<一> 比、比例
增长率p% 原值a→现值a(1+ p%), 下降率p% 原值a→现值a(1− p%) .
甲−乙
甲−乙
甲比乙大p% ⇔
= p%,乙比甲小p % ⇔
= p% ,甲是乙的p% ⇔ 甲 = 乙 ⋅ p% .
第一章 算术
一、实数的概念、性质、分类
1.实数的概念与性质、分类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记为 R .
实数
有理数
正有理数 0 负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负负整分数数
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
无理数
正负无无理理数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自然数(记为 N ):包括 0 及正整数.
注意:有理数一定可写成分数形式,无理数则不能,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2> 因式定理 多项式 F(x) 含有因式 (x − a) ,即 F(x) 被 (x − a) 整除的充要条件是 F (a) = 0 (即
r = 0 ). 三、分式 1.分式定义:若 A , B 表示两个整式 B 中含有字母,且 B ≠ 0 ,则称 A 是分式.
B
2.分式运算:通分和约分运算,注意分母不能为零. 3.分式方程: 可能产生增根,必须验根.
3. 增减性: 当 a > 0,b > 0, m > 0 时
<1> 若 0 < a < 1 ,则 a + m > a .(记住此结论)
b
b+m b
<2> 若 a > 1 , b
则a+m < a. b+m b
四、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
<1> 定理及性质:
当 x1, x2 ,⋅ ⋅⋅, xn 为 n 个正实数时,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即
=
na1
+
(n n −1)d 2
=
d 2
⋅ n2
+
(a1
−
d )n 2
当公差 d
≠
0
时,可将其抽象成关于 n
的二次函数
f
(n)
=
(d )n2 2
+
(a1
−
d )n , 2
其特点:①常数项为零,过零点; ②开口方向由 d 决定;
③二次项系数为 d ; 2
④ 对称轴 x = 1 − a1 (求最值); 2d
b2 − 4ac 2a
∆=b2 − 4ac ≥ 0
.
3.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1>
韦达定理:设 x1, x2 是方 ax2 + bx + c = 0 (a ≠ 0, ∆ ≥ 0)
的两个根,则
x1
+
x2
=
−
b a
,
x1x2
=
c a
.
<2> 韦达定理的扩展及其应用
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关于两个根的对称轮换式的数值.
(a + b + c)2 = a2 + b2 + c2 + 2ab + 2ac + 2bc . (a ± b)3 = a3 ± 3a2b + 3ab2 ± b3 .
2.整式的除法运算
<1> 余数定理 F (x) = a0 xn + a1xn−1 +L + an 除以一次因式 ( x − a) 所得的余数一定是 F (a) . 因为 F(x) = (x − a)g(x) + r ,令 x = a ,必有 F(a)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