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象牙塔研究翻译_评介BasicsofTranslationStudi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念, 必然会引发人们对文化 转向以来的一些 翻 译理论的重新思考。尽管文学翻译研究或许更富 有趣味、 更具挑战性, 但文学翻译只是所有翻译行 为中很小的一部分。科技、 商业、 娱乐、 媒体等 非 文学领域的翻译更加普遍, 这 些实际的工作占 据 当今翻译的主流。非文学翻译中翻译源文本的消 失 , 改变了以往对 翻译的认识。以往人们总是 认 为非文 学翻译 理论研 究除了 解决如 何译 的问 题 外 , 提不出什么可以超越这个层次、 具有学术价值 的理论来, 本书通过详尽分析 各种非文学翻译 现 象 , 纠正了这个偏见, 提出了很多引人深思的理论 观念。面对丰富的非 文学翻译现象 , 通过系统 性 的思考 , 从翻译实践中提出并验证新的假说, 就可 以为产生原创性翻译理论打下基 础, 同时沟通 翻 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 作者作 为一 名从 西方 看中 国翻译 研 究的 学 者 , 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这就形成了本书的 一个不足之处。作者虽然是为中国读者撰写的这 部著作 , 书中引用的与中国有 关的翻译实例却 实 在太少 , 仅有的几个还都是历史上的翻译个案 , 远 未涉及当前中国的翻译 现实。其次 , 作者虽时 时 提醒要警惕西方中心的翻译理论 , 但本书中大 量 使用的依然是源自印欧语言的翻 译理论, 对时 下 中国学者的翻译研究似乎缺乏了解。另一个欠缺 之处就是作者对翻译研究的各个 方面均有涉及 , 也有独到的一些见解, 但缺乏 一个系统的概念 体 系来把它们统一起来, 其理论 探讨显然还需要 进 一步深入。
2009 年第 1 期 总第 113 期
外语研究 Fo reig n L anguag es Research
2009, Serial
1 113
走出象牙塔研究翻译
评介 B asics of T ranslation Studies
黄德先
(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四川 广汉 618307/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200083)
的固定不变的准绳( ibid. : 88) , 是翻译过程把一个 文本变成了原文 , 这并 没有影响原语文化 中的该 文本 , 因此 , 原文 也就并非一定比 译文好, 或比译 文更权威。原文 可以由多个来源 构成, 翻 译可以 使用以前的译文。现代社会里 , 工业产品 和本地 化手册同步上市, 书籍、 电影、 国际新闻等 全球同 步出现, 欧盟文件有 23 种不同语言的版本 , 这些 翻译现象 使得原 文这 个概 念甚至 不复 存在。因 此, 翻译的本质是 基于原语文化而在目的语中创 作的文本 ( ibid. : 92) 。 可以看 出, 本书十分重视现实 对于翻译研究 的意义。研究的当下性是研究者应该考虑的首要 问题之一 , 翻译研究更需要面对翻译现实, 解释翻 译现象, 为 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提供解决方案。一 些方向的翻译研究主要关注对特定历史现象的梳 理, 其结论或许能解释 翻译史上某类特定 的翻译 现象 , 但有 时却会遮蔽了对翻 译本身的认识。如 某些角度的研究关注如何选择原作及译者在原作 选取中起什么作用 ( Bassnet t 2001: 123) , 对译者 主体性的探讨中也常谈到译者在翻译选材方面所 体现出的主体意识 ( 郭延礼 2002: 98- 102) , 但随 着版权制度及翻译生产机制的 改变, 译者 往往不 再是译作生产的核心, 而只是生产链条上的一环。 现实中不断涌现的一些新的翻 译现象, 无 疑为翻 译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 , 如道勒拉普 在本书 中谈到的翻译的法律地位、 译者的连带责任、 译者 的版权、 译者相应的社会地位等。 翻译研究基础 涉及内容非 常广泛, 为翻译 学提供了很多新的观念。作者谈到了很多其它同 类著作有所忽略的问题 , 除以上介绍的大 多翻译 研究学者采取西方 / 欧洲视 角而忽略其他 地域的 研究以外 , 还谈到如 : 对一些类型的翻译模式重视 不够 , 如摘要式翻译、 配音、 字幕翻译等 ; 翻译所有 权的伦理问题、 已有译文的重复使用问题; 翻译研 的社会维度不仅涉及翻译规范 , 还包括与 传播与 接受翻译的代理人与机构有关的一些问题, 等等。 3. 简评 翻译研究基础 虽名为翻 译研究的入门 书, 所探讨的问题却涉及翻译研究 的许多核心课 题。 本书突破了此前翻译研究过于关注历史现象的樊 篱, 以现实中的翻译现象为研究对象 , 从而使翻译 研究不再高居象牙塔中 , 翻译研究于是变 成了真 正的 对 翻 译 即雅 克 布 逊 所 说的 语 际 翻 译 ( int erlingual t ranslatio n) 的 研究, 而不是那 种把 一切转换行为都看成 翻译 的文化研究。 作者对非文学翻译的分析革新了以往的翻译
参考文献 : [ 1 ] Bassnett, Susan. 2001. T he tr anslatio n turn in cultur al studies [ C] S. Bassnett & A . Lefever e. Constr ucting Cultures : Essay s on L iter ary T r anslation .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2 ] Doller up, Cay. 2007. Basics o f T ranslatio n Studies [ M ] . 上海 : 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 . [ 3 ] 郭延礼 . 2002. 近代外国文 学译介 中的民 族情结 [ J] . 文史哲 ( 2) : 98- 102. [ 4 ] 胡显耀 . 2005. 批判的眼光 看西方 译论 凯伊 道 勒拉普访谈 [ J] . 外语学刊 ( 4) : 95- 99. [ 5 ] 林克难 . 2003. 外国翻译理论之适用性研究 [ J] . 中国 翻译 ( 4) : 44- 46. 收稿日期 : 2008- 03- 04 作者简介 : 黄德先 , 上海 外国语大 学高级 翻译学 院博士 生 , 中国民 航飞 行 学院 外 国语 学 院 副教 授。 研究 方 向 : 翻 译 学。 ( 责任编辑 : 杨晓荣 )
109
中图分类号 : H059 文献标识码 : E 文章编号 : 1005- 7242( 2009) 01- 0108- 02
Basi cs of T ransl at ion St udies, by Cay Dollerup,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丹麦哥 本哈根大学英语系教授、 翻译和辞书 编纂研究中心主任、 Perspect ives 杂志前任主编凯 伊 道勒拉普 ( Cay DoHale Waihona Puke Baiduller up) 近年来活跃在中国 高校讲坛 , 从学术讲座到授课, 广泛接触了国内的 翻译研究者和学习者。道勒拉普教授是一名经验 丰富的翻译家和翻译教师 , 他从职业翻译 语境出 发, 采取现实主义的立场来研究翻译 , 其目的是在 翻译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更有意义的联 系。基于其对 中国的了解而写作的 翻译 研究基 础 ( Basi cs of T r ansl ati on St ud ies , 2007) 一书 , 作 为西方学者专为中国读者而写的第一本翻译研究 著作 , 反思了西方中心观照下的翻译研究, 提出翻 译理论的基础应是实际的翻译 行为, 为走 出象牙 塔来研究翻译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1. 反思翻译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 作者认为, 翻译的许多原则、 观念都发源于印 欧语系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 , 而中国、 印度等国家 的翻译研究并不遵循这些原则。印欧语系语言在 词序、 句法上非常相似 , 即使是最 差的翻译 , 如字 面直译 , 读者 还 是 能 明 白 它 的 意 义。 ( Dollerup 2007: 26) 把印欧语系语言翻译为其他语言, 译者 面临完全不同的问题, 有些翻译观念也并不适用, 如 对等 。此外, 西方 翻译理论以宗教文 本翻译 和精英文学翻译为基础 , 但即使是宗教翻 译也会 随时代而变, 课堂翻译教学、 法庭翻译等也无法实 现完美翻译 , 而且也不存在万 能的译者。万能的 译者完全控制整个交际 , 把原文完美地转 换为译 文, 这种观念使得人们 无法对翻译活动作 进一步 讨论和思考。 ( ibid. : 57) 作者提出 , 能 在特定情 境中把原文意义用目的语传达出来就是充分的翻 译 , 只有用户、 客户、 发送方、 接受方和参 与交际 的人才有权确定翻译是否满足 了这个标准 , 翻译 研 究 者、 翻 译 批 评 者 等 局 外 人 没 有 发 言 权。 108
( ibid. : 60) 作者对西方中心主义主导下的翻译研究进行 了全面的反思, 引发我们重新 思考西方翻译理 论 的适用性问题。现代翻译研究发轫于西方语言间 的翻译 , 研究者大多以理论的普适性为思想基础 , 力图揭示翻译的普遍规律, 而 且西方翻译理论 的 每一条术语的后面都有着一套完整的理论 ( 林 克 难 2003: 44) , 我们却往往忽视了这些理论产生的 背景, 没有注意分析其实质 , 以至于许多理论一到 东方就遭遇 中国难题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 同的语系, 西方译者和研究者 所面临的问题或 许 与中国 译者和 研究者 所要解 决的问 题有 很多 差 异 , 对此 不能 不予以 注意。诚如 道勒 拉普 所说 , 我们应当首先 从英汉对译的实际问题出发逐 渐 建立起自己的理论。这些理论首 先是描述性的 , 然后我们再判断所描述的现象是否能够成为规定 性的理论。 ( 胡显耀 2005: 96) 当 然, 我们也不 能 掉进 西方是普 遍之学, 中国是特殊之学 的思 维 陷阱, 否则中国的翻译研究就 始终难以真正拥 有 自己的声音。 2. 重新思考现实中的翻译 从对现实的观照出 发, 作者提出了一个相 当 宽泛的翻译质量评估标准 , 即三个基本要求: ( 1) 必须是用目标语创作的自足的存 在, 理想状态 为 读起来或听起来应该是流畅的目 标语, 不存在 磕 磕绊绊 ; ( 2) 必须充分地转换原文本的意义; ( 3) 目 标语文本要和原文本有足够多的共同要素和共同 特征, 能够让读者识别出该译 作与此文本而非 彼 文本 有 更密 切 的 关 系。 ( Dollerup 2007: 169 170) 客户、 发送方、 译者、 接受方、 其他译者、 教师、 学者和翻译共同体成员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来评 估翻译。翻译 的质 量评 估很少 有公 用的 评估 指 南 , 大多都是不同 机构自己制定 的。翻译质量 标 准差异很大, 也没有可以普遍 接受的客观评估 标 准。( ibid. : 175) 从这个标准可以看 出, 原文不再是所有讨 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