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推动农业农村全面振兴发展方案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推动农业农村全面振兴发展方案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推动农业农村全面振兴发展方案乡村振兴,关乎国计民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

作为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将以意识流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一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1.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3.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5.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二、具体措施1.推进农业现代化(1)加强科技创新,培育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2)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发展设施农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1)加大农村道路建设投入,提升农村交通条件。

(2)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用水需求。

(3)推进农村能源改革,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

(4)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1)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地域品牌。

(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4)加强农村产业扶贫,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4.促进农民增收(1)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2)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落实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民基本收入。

(4)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5.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1)加强农村文化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

(3)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4)培育农村文化人才,推动农村文化创新发展。

三、组织实施1.建立健全乡村振兴领导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

3.加强政策宣传,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

4.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024年镇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2024年镇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2024年镇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2024年是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年份,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

同时,将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地区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到2024年末,全面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二、重点任务与措施1. 实施农村产业振兴(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的升级。

(2)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和优势,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

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规模化、加工化、品牌化的农业龙头企业。

(3)加强农村土地整治。

推动农村土地整理,提高农田质量和利用率,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同时,加强土地流转和托管经营,提高农田集约化程度。

2. 加强乡村文化振兴(1)推进文化遗产保护。

加大对传统村落、古建筑等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有效利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2)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鼓励农村群众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提高农民收入。

(3)推动文化教育普及。

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教育条件,提高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

3. 实施乡村环境振兴(1)加强农村环境治理。

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2)推进农村生态保护。

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域。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村交通、水电、通信等设施的水平,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4. 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乡村振兴推进实施方案(5篇)

乡村振兴推进实施方案(5篇)

乡村振兴推进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其核心目标在于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进而实现农村全面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双重目标。

当前,作为“十四五”规划的第三个关键年份,____年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因此,制定并实施____年乡村振兴推进实施方案,对于促进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二、总体目标1. 致力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突破,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 显著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

3. 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 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社会治理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氛围。

三、主要任务1. 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农业科技研发与创新投入,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同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与农业龙头企业。

2.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领域的短板问题。

同时,推动农村电商、物流、金融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提升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3. 着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与农村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

同时,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4. 深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大农田水利与水环境治理力度。

鼓励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推动农村生态农业与农业循环经济的蓬勃发展。

5. 加强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提升乡村自治能力与农民自治水平。

加大对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同时,推动农村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农村社会建设。

四、保障措施1. 强化统筹协调机制,设立乡村振兴推进领导小组,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的强大合力。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一、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系乡村振兴是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的战略性任务,其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相关,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系如下:1.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致的。

它们的共同目标是为增强中国农村的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方面的现代化而努力。

2.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互为支撑的。

乡村振兴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持和带动,而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乡村振兴的推动和引领。

3.乡村振兴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

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1.推进农业新技术应用:大力推广新型高效农业种植技术、绿色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大规模农业经营能力,让现代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先进的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道路系统、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加速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农民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需求,让城乡之间的信息畅通无阻。

3.推动土地制度改革: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为核心,实现土地、土地权利、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制度创新,鼓励农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优化配置,提升农业效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4.打造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对农业企业的支持,引导农民走入产业链上游,提高农村产业上游的整体规模和效率。

发展龙头企业能够带动浙江省的整个农业供应链升级,让农村企业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获得更好的自主发展空间。

5.加快农民群体转型:挖掘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民才智开发和农村人力资本配置,培养以农村为基础、兼握现代化技术与管理知识的农业创新人才以及新兴服务业和循环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让新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涌现出来。

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制定乡村振兴计划的详细实施措施和计划

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制定乡村振兴计划的详细实施措施和计划

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制定乡村振兴计划的详细实施措施和计划乡村振兴计划是中国政府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为了确保乡村振兴计划顺利实施,本文将详细说明制定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方案、措施和计划。

一、总体目标乡村振兴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在2035年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到2050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具体而言,我们将在不同阶段制定以下实施措施和计划。

二、发展农业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和农产品供给,我们将加大农田整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增强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鼓励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帮助农民实现规模经营、生产共享。

三、改善农村基础设施1. 提高农村交通条件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硬化率。

发展农村网络,改善农村网络覆盖和网络速度,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

2. 加强农村供水和供电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村供水条件,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推动农村电网建设,提高农村电网的覆盖范围和供电质量。

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 发展农村旅游业利用乡村自然、人文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农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2. 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服务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五、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1.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改革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加强对土地征收过程的监督和问责。

2. 建设农村社会组织支持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培养壮大农民合作社、村民理事会等农村自治组织,提高农民自治能力和组织能力。

六、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1. 资金支持增加农村振兴计划的财政拨款,加大对乡村振兴项目的资金支持。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振兴项目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农村领域。

2024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

2024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

2024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2024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一篇去年以来,我县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科学编制《全县乡村振兴三年工作意见》《某某县乡村振兴五年战略规划(2024 2024年)》和五个振兴《工作方案》,努力打造具有鲁西南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方面:第一,坚持把做强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打开通道,夯实基础。

一是项目招商成效显著。

产业振兴,项目是基础,我县把农业项目招商放在首要位置,全力引进大企业,落地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一批大型企业相继来我县投资三农项目,投资规模、质量水平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今年3月份,我县集中开工乡村振兴项目8个,总投资62.7亿元,业态新、规模大、前景好,致力于打造百亿级新六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的肉鸭产业。

其中,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投资13.5亿元的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项目,实际投资规模名列山东省前三位,力争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样板。

由江苏益客集团投资20亿元的益客产业园项目,围绕肉鸭生态养殖和食品加工两大主业,与我县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有机融合,鼓励引导养殖户发展生态肉鸭养殖,致力于打造全国的肉鸭生产专业县、羽绒加工和食品深加工基地县。

今年4月份,经益客集团研究决定,将迁往江苏10年的集团总部再迁回山东,落户某某,引凤回巢。

二是结构调整加快推进。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

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2万亩,划定粮食功能保护区75万亩、重要农作物保护区3.7万亩。

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余亩,发展专业村37个、专业户2360个,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17处,年产中药材3.5万吨,产值达到14亿余元。

大力发展毛木耳种植,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农产品的经营模式,建设大棚3200个,栽培毛木耳1.08亿袋,年产值过亿元,成为全国毛木耳四大产区之一。

2024年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实施方案范文(通用)

2024年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实施方案范文(通用)

2024年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实施方案范文(通用)一、总体目标2024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改革创新、产业升级、生态发展等措施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风景。

二、政策措施1. 加强财政支持: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民培训等方面。

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流转权分开确权登记制度,创造条件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和经营管理增加收入。

3.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变,提高乡村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4.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其创业就业能力,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

5.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方面,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6. 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提供农民贷款、保险、理财等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创业发展。

7.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农药残留等环境问题的解决,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美丽宜居。

三、产业发展1. 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和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2. 培育农产品品牌: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产业,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品质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4. 创新农村电商模式: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销售平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流通率和附加值。

四、农民收入增加1. 发展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民组建农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 加强农民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加其收入来源。

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10篇

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10篇

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10篇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精选篇1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安排部署,按照某镇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要求,促使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特结合某村实际,制定20_年度工作计划。

一、抓基层组织建设将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为重点,结合20__年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工作,持续进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进一步提升组织力,实现党建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二、抓精准脱贫攻坚进一步完善知识武装,配合扶贫中队长组织中队部成员学_“2.23”及“3.6”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扶贫应知应会知识及相关政策,统筹帮扶责任人等多方力量,详细规范分类记录“8+1类人员”以及档外重点人群数据信息,逐村逐户进行梳理改进,确保我村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三、抓“百镇千村”建设完善村庄规划,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积极推进百镇千村建设。

配合镇委、镇政府以及市旅游部门开展辖区内田野公园旅游创建发展工作,实现农旅产业持续发展。

四、抓“三清两改一建”注重保护乡村自然风貌和乡村传统建设文化,督促指导开展历史存量垃圾整治工作。

每周六发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卫生集中大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农村“村规民约”、“门前三包”制度,清理庭院、房前屋后卫生,严禁在道路上堆物设碍,严禁放养猪、牛、羊、狗、鸡、鸭、鹅等禽畜上路。

同时积极向群众宣传改厕好处与政府补贴措施,打消群众思想顾虑,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出发,把“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来抓。

五、抓乡村特色项目在时间、经济、人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两委干部、村小组长开展广泛调研,协助村委会、村党支部结合某公园旅游发展业态,研究策划适合我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引导农户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增加就业渠道,扩大收入来源。

六、抓精神文明创建进一步宣传解读“_”精神以及_“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精神、海南自贸港建设相关方略,让农民更加了解党的政策。

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策划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策划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策划实施方案一、项目简介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

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有力手段。

本项目以农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为目标,旨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

二、项目背景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乡村产业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目标1.提高农村产业品质和数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2.推广新型种植方式和技术手段,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当地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

四、项目实施4.1 项目筹备1.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当地农产品市场情况。

2.制定乡村振兴专项规划,明确项目实施方向和目标。

3.投资落实和协调各方,确保项目信用和资金支持。

4.建立项目组织结构体系,确保项目管理和实施。

4.2 产业发展1.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2.推广新型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建立新型农业合作社,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发展农村电商平台,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渠道。

4.3 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加强畜牧行业改造、标准化化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

3.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如文化广场和活动室,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4.加强交通和网络建设,方便农民市场交流和技术传递。

4.4 项目效益1.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推广新型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产值。

3.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五、项目预算项目预算市场调研1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规划制定20万元投资落实和协调各方30万元项目组织机构建立15万元农作物种植改善150万元新型农业合作社建设60万元农村电商平台开发5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00万元项目管理和实施100万元项目总预算635万元六、项目风险1.市场销售风险:市场需求及价格波动风险。

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和一体化。

为了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发展。

3.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通过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4. 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田生态修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三、项目策划1. 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制定长远的乡村振兴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2. 发展农村产业: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附加值,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3. 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村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发展的条件。

4. 引进人才支持农村发展:鼓励城市人才到农村投资兴业,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和便利条件。

5. 加强农村教育培训:提供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农村发展。

6.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推动农田生态修复,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实施1. 政府支持:加大政府对乡村振兴项目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

2. 引导资本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振兴项目,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

3.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等渠道,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4. 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机构,负责项目统筹和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5. 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实施的绩效评估机制,对项目成效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五、项目推广1. 推广典型案例:选择乡村振兴项目的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宣传示范效果,吸引更多地区效仿。

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施工方案

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成为各地加快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

本项目旨在通过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收入提高,打造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二、工程内容及施工方案1. 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发展工程:主要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2)农村环境改善工程:包括村庄绿化、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

(3)农民收入提高工程: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社会保障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

(4)乡村治理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2. 施工方案:(1)产业发展工程: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

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等方式,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农村环境改善工程:按照“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要求,开展村庄绿化、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工程。

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农村生活环境。

(3)农民收入提高工程: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社会保障等措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结合产业发展工程,提供就业岗位,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基本生活。

(4)乡村治理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农民法治意识;加强文化建设,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三、项目实施与监管1. 项目实施:本项目由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

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关政策,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中来。

2. 项目监管:建立健全项目监管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规划与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规划与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规划与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战略规划1. 充分调研和分析在制定农业现代化规划之前,需要充分了解乡村现状、资源情况、市场需求等,并分析问题和挑战。

只有全面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2. 确定目标与指标制定农业现代化规划需要明确目标与指标。

例如,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将目标与指标量化,有利于方案的具体实施和评估。

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1. 优化农业结构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培育特色农业产业等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生产力和质量。

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和管理农作物。

3. 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推广。

提高农产品质量对于打开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 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乡村公路、改善农村道路状况,提升农民运输和交通便利性。

2. 建设现代化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加强农田防护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五、发展特色农业产业1. 发展休闲农业利用农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提供农家乐、观光农园等服务。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

2. 培育农产品优势产区根据农产品的特点,培育农产品的优势产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推广,打开市场销售渠道。

六、加强农民培训与教育1.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4.14•【字号】•【施行日期】2021.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及省委十一届十次、十一次全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持供给侧、需求侧协调推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特”“优”战略为引领,扎实推进三大战略、五大出口(商贸)平台、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致力打造全国中部地区乡村振兴样板省,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提供有力支撑.(二)目标任务.2021年,农业“特”“优”战略深入推进,第一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在4695万亩、142.5亿公斤以上,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存栏达到550万头以上.一产增加值增速明显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改革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有机贯通,三大战略、五大出口(商贸)平台、十大产业集群及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取得显著成效,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三)分类指导,统筹推进.依据县域人均 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规模和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等因素,将全省117个县(市、区)划分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统筹政策支持、资金项目、成效考核,分类指导推进.先行示范县,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市辖区或省内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相对较快的31个县(市、区).重点任务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到2025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推进县,即县域经济水平基本处于全省平均或中上水平,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40个县(市、区).重点任务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现代化,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帮扶县,即县域经济发展、产业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总体比较薄弱的46个县(区).重点任务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2025年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平稳过渡、有效衔接.二、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四)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适应目标任务变化,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推动超常规举措向常态化帮扶转变、阶段性攻坚向可持续发展转变,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新政策出台实施前,原有政策一律不能退,力度不能减,确保政策连续性.(五)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运用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加强数据共享对接,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跟踪监测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促进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可融入.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六)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抓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稳步提升光伏产业帮扶实效,增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能力.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培育提升劳务品牌,引导鼓励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创业,提高脱贫人口自身发展能力.在脱贫地区重点建设一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工程,持续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健康服务供给,完善农村老年人和儿童关爱服务,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强脱贫村党组织建设,推进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支持开展县域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结对帮销.(七)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及时给予救助.落实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精准核实保障对象,引导子女履行义务,防止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返贫致贫.三、全面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八)做实做强“三大战略”“五大平台”.遵循自然规律和农业生产规律,在全省范围内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围绕“四高地一先行区”定位,建设有机旱作农业、黄土高原特色作物协同创新、功能农业3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心).与中国农科院共建山西农业基因组研究中心、小杂粮研究中心,发挥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作用.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冷链物流产业园、智慧农机装备园、山西药茶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功能食品加工、花卉蔬菜等“特”“优”产业基地.健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省市两级工作协调机制,发挥神农科技集团市场化建设运营作用,确保“五年成型”目标如期实现.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要坚持草牧结合、农牧循环、生态优先,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种植10万亩,加快大同肉业、朔州奶牛和肉羊、吕梁肉牛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到2025年,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250万亩,创建全国一流现代饲草龙头企业10个、高标准牛羊生态牧场50个、10万亩以上饲草基地10个.区域内肉类总产量、奶类总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40%、70%.“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建设,要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以国际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南果”平台交易中心、临猗国家级苹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出口检疫检验服务功能,引领全省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中粮”平台会展中心、忻州杂粮精深加工园、晋北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杂粮“链仓+”物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举办中国(山西)国际小米(杂粮)节.推动大同陆港“北肉”冷链进出口加工产业园、文水肉牛交易市场等实体工程建设,将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升级为省级活动.推进“东药材”商贸平台实体工程建设,打造华北中药材集散中心.立足吕梁山区特色经济林优势,布局一批提升平台功能的标志性工程,加大林产品品牌扶持力度,打造一批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和驰名商标.(九)做优做大十大产业集群.坚持非均衡化发展战略,以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新兴特色产业集群、未来高新产业集群三类集群分类推进.成立优势集群产业联盟,探索开展企业混改和股份合作试点,组建“集群航母”.“十四五”期间,省级布局建设49个十大产业集群核心区域,市级支持建设45个非核心区域,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领军企业5-10家、超500亿元旗舰企业1-2家.推进涉农企业并购重组,打造1-2家上市公司.狠抓山西药茶品牌、标准、质量提升,建设优质原料标准化基地,培育重点加工企业.(十)创新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园).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推动现有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强镇等园区项目做精做专做特、集中集聚集群,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选择基础好的县开展整建制创建.支持大同市云州区申报国家级产业园.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再创建20个省级产业园,全面铺开市县产业园创建,形成“四级联动”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持续推进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十一)提质提升“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功能.以“两山七河一流域”“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及“五湖”等为主战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优化生态布局、提升农业生态功能,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项目.推动大规模国土绿化彩化财化行动,完成营造林500万亩.推进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做好“五湖”和大泉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开展涉河湖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抓好湿地保护治理,实施一批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水保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25万亩.加强土地、水、森林、草原等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系统治理、整体保护.四、坚决守牢守好农业发展底线(十二)提升稳粮保供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切实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稳定小麦种植面积,推进谷子、高粱、胡麻、藜麦等优势粮油作物发展.落实产粮大县奖补政策,对前20名予以奖补.积极开展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产量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立健全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巩固生猪生产恢复势头,落实好各项支持政策,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确保2021年底产能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鼓励大型养殖企业配套建设屠宰场,推进养殖与屠宰相匹配.继续推动奶业强省建设,加快发展奶业大县,确保奶类总产量突破121万吨.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粮食损耗浪费.(十三)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惩治力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明确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主要用途和管制措施,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在省内调剂,所得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率.鼓励撂荒地、盐碱耕地开发治理.(十四)打好种业翻身仗.编制现代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发展规划.继续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入库工作,启动第三次全省畜禽、水产、微生物种质资源调查,建设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加快杂粮种质创新和分子育种国家实验室创建,开展重大农业生物育种攻关,支持开展杂粮作物和杂交小麦、玉米新品种选育,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宜我省种植的突破性主要作物品种.抓好10个良种繁育基地县、20个畜禽良种扩繁基地、黄河鲤水产苗种繁育基地、20个特色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和南繁基地建设.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主体,支持神农科技集团组建山西种业集团.强化种业市场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建设种业大数据平台.(十五)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巩固并用好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扎实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动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十六)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通过发展民宿、乡村旅游、体验农业、季节租赁等方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农村承包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推进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等资源资产参股到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其他农业项目,提高流转、务工、分红等综合收益.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组织制定药茶生产、黄花种植等职业农民技能评价标准,大规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提升农民技能增收水平.健全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提高补贴政策实效性,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00元左右,年均增长8.8%左右.五、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十七)实施“特”“优”战略构建产业体系.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生产.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为牵引,科学布局粮食、油料、杂粮、中药材、水(干)果、蔬菜、黄花、食用菌、马铃薯、花卉、牛羊、生猪、林草、渔业等特优种养基地.加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建立统一的绿色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瞄准大城市、大省份,继续北上京津冀、东进长三角、南下粤港澳,设立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建立农产品“绿色直通车”,推动我省优质农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中高端.立足资源特色,顺应发展规律,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依托“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等旅游品牌,开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山西美丽休闲乡村”,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八)坚持绿色集约发展提升生产体系.加强有机旱作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加快创建国家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和生产试验区.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把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2021年建设28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地”,推进灌区节水配套与现代化升级改造,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研发引进丘陵山区小型农机和新能源农机等新产品,引进推广一批农业智能机器人和药茶、黄花等特色农业专用机械等新装备,开展薄弱环节农机作业补贴,2021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6%.制定“十四五”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及2021年行动计划,以集中连片欠发达地区和冷凉地区为重点,扩大设施农业规模,新增设施农业5万亩以上,新增露地蔬菜20万亩.坚持不懈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十四五”期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完善人工增雨装备和作业站点建设,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加强“智能网格预报+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实施农村气象监测预警工程,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十九)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经营体系.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再创建10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个家庭农场示范县,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实施农民合作社整县质量提升行动.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认定省级示范联合体60家,打造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的省级示范旗舰联合体1-2家.(二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重构技术推广体系.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推动农业创新平台建设,申报2-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认定10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园区.聚焦“六新”突破,发挥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科创中心建设和产教融合基地申报,建强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平台.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构建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农业科研和教育等单位、涉农企业等社会化服务力量为依托,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现代农技推广体系.大力推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机制,推广农技人员指导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模式.发挥神农科技集团作用,高标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二十一)聚焦全产业链培育服务体系.着力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重点发展面向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服务公司,扩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指导意见,成立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联合会,探索建立农业生产托管金融支持方式,争取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整省试点,2021年全省托管面积达到2300万亩.开展“农业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试点.六、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二十二)统筹编制村庄规划.2021年完成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村庄布局.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到2025年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尽快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加强乡村风貌管控,避免千村一面,不搞大拆大建,严肃查处违规乱建行为.探索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修复保护和活化利用模式,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贯彻落实?山西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管理服务办法(试行)?,严格执行农房建设系列标准,提升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持续抓好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2022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隐患.(二十三)强化农村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进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到2025年基本实现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2021年新改建三个一号旅游公路2000公里.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面推行路长制.加强农村道路桥梁安全隐患排查,落实管养主体责任.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加强中小型水库等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巩固提升50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条件.健全农村水价水费形成机制,建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长效运营机制.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稳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清洁取暖.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提升工程.加快农村千兆光网、5G 网络、移动物联网规划布局与建设.2021年实现行政村4G 网络普遍覆盖,到2025年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5G 网络覆盖.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建设.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加强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建设.(二十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精细化.大力推进“厕所革命”,2021年整村推进改厕30万户,到2025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2021年新开工建设600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完善优化城。

乡镇202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

乡镇202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

乡镇202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1.提升乡镇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2.推进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3.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4.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培育乡村人才。

二、具体措施1.发展特色农业(1)确定主导产业:根据乡镇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确定1-2个主导产业,如优质粮食、特色蔬菜、生态养殖等。

(2)推广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2.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硬化:完善农村道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条件。

(2)供水供电:保障农村供水供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3)通信网络: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实现农村信息现代化。

3.农村改革(1)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2)金融改革:发展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农民融资难题。

(3)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村产权,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4.乡村文化振兴(1)传统文化传承: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教育培训:加强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3)文化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工作重点1.项目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策划和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2.人才引进:吸引和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

3.政策扶持: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四、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乡镇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宣传发动:广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知晓率和参与度。

3.组织实施:按照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4.督导检查:定期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五、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2.落实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投入。

3.完善激励机制:对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农业和农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必须加速现代化进程。

从2018年起,国务院在全国开展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实施方案得到了充分验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一、加强政策制定和顶层设计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时,需要加强政策制定和顶层设计。

这需要在加强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具有前瞻性的政策。

同时,需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慎重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劣势,开展实地调研,听取各地农民的意见和建议,构建和完善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体系。

二、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家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地方政府和农民等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需要制定更多的惠农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另外,需要优化投资结构,根据资源优劣势,合理规划投资内容和方向,在保障农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等其他产业行业的健康发展,打造全面发展的乡村。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引导农民开展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需要鼓励农民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

在技术革新方面,需要加强科研力量,为农民提供更加高效、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推广一些新型农业技术装备,为实践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宏观经济环境和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是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针对农地流转、农产品运输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土地承包制度,推进建立农村产权保护体系,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宜居宜业的乡村社会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产业发展1.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2. 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广绿色有机农业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支持乡村旅游和农家乐业发展,提升乡村产业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 完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2. 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中心,促进农产品流通与营销。

3.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广农业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农民素质提升1. 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能力。

2. 开展农民合作组织培育工作,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和集体经济实力。

3. 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四、农村土地改革1. 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利。

2. 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五、农村环境保护1.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 实施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六、金融支持1.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

2. 发展农村金融合作社,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七、政策支持1. 制定和完善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提供政策扶持和激励措施。

2. 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机会和平台。

以上为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素质提升、农村土地改革、农村环境保护、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旨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同时,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快速发展。

八、组织推进机制1. 设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统筹协调乡村振兴工作。

2. 成立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办公室,专门负责项目管理、政策实施、资金申请等工作,加强统筹和协调。

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新农村建设。

下面是一份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供参考:
一、整体规划
1.明确目标:制定中长期乡村振兴规划,确定目标和任务。

2.分析问题:对当前乡村经济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3.制定方案:根据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方案,明确重点项目和时间节点。

二、重点领域项目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基础设施、水利设施、电力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等。

2.农业产业发展: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品种改良和土壤保护,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休闲农业。

3.农村旅游开发:挖掘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4.人才引进和培养: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加强农业人才培训和创新机制建设。

5.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推广乡村文化艺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三、实施步骤
1.组织领导:成立乡村振兴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和
任务目标。

2.落实资金:确保资金到位,按照方案要求进行使用。

3.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乡村振兴成果,提高社会关注度。

4.加强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以上是一份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的概述和主要内容,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2024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2024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2024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农村人口外流、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农村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二、目标2024年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除农村贫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大幅提升。

2.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通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普及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3.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发展格局。

4.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公共服务。

5.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三、重点任务1.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业现代化,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优化农业结构,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促进农产品的市场化销售。

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要加大对农村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基础设施的普及和提升。

具体措施包括修建农村公路、农村电网、农村饮水工程等,建设农村通信网络,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推进农村居民住房和村庄环境改造,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提供贷款支持,鼓励农民改建或修缮房屋,改善村庄整体环境,并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

4.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公共服务。

乡村振兴项目立项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项目立项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项目立项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乡村面临着人口减少、资源荒缺、农民收入低下等问题。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我们制定了该项目立项实施方案,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

二、项目目标1. 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3.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4. 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能力;5.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 振兴农业产业(1)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2)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加强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3)发展农村旅游业,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

2.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1)加大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交通和生活条件;(2)推动智慧农村建设,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3.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1)建设农村文化服务中心,提供文化教育、艺术活动等服务;(2)激发乡村文化创造力,保护传统文化遗产;(3)组织农民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农民文化生活满足感。

4. 支持农村教育和医疗(1)改善农村学校条件,提升教学质量;(2)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农民医疗服务水平。

5.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1)推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生态化、低碳化发展;(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确定项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2. 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3. 加强组织协调,落实项目资金与资源保障;4.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项目预期成果1.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支柱产业;3.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显著提升;4. 农村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5. 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

乡村振兴衔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衔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衔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摘要:一、引言二、项目背景与目标三、项目内容与实施方案1.产业振兴2.人才振兴3.文化振兴4.生态振兴5.组织振兴四、项目实施步骤五、项目保障措施六、项目预期效果与评估七、结论正文:乡村振兴衔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有效地衔接各类建设项目,形成整体发展格局,成为当前乡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衔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乡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项目背景与目标近年来,我国乡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

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本项目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方面,提出衔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三、项目内容与实施方案1.产业振兴:以现代农业为核心,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具体措施包括推广科技农业、提升农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等。

2.人才振兴: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措施包括实施农村人才培训计划、引导优秀人才回乡创业等。

3.文化振兴: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培育现代文明乡风。

措施包括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举办文化活动等。

4.生态振兴: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措施包括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推广绿色生产方式等。

5.组织振兴: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

措施包括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法治建设等。

四、项目实施步骤1.调查与规划:全面调查乡村现状,明确振兴需求,制定振兴规划。

2.项目申报与审批:根据规划,申报相关项目,争取政策支持。

3.项目实施:按照项目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4.项目监督与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定期评估项目效果。

五、项目保障措施1.政策保障:落实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为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2.资金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充足。

3.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提升项目实施水平。

4.人才保障: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项目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 ********蔬菜大棚建设项目申报单位(盖章):*********实施单位(盖章):*********主管部门(盖章):***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一、基本情况(一)项目概要项目名称: ******蔬菜大棚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实施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项目主管单位: ***县扶贫办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技术依托单位: **县农业局***联系电话: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类别:蔬菜项目建设地点:******申请财政扶贫资金: ***万元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标准大棚55个,肥料补助8.6吨。

项目建设期限: ***个月(二)项目区基本情况****位于********北部,距县城50公里,境内盛产水稻、玉米、红薯、土豆等多种农产品。

全村辖1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75户2516人,其中贫困户325户1180人。

长期以来,****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生活水平落后,2015年末人均纯收入6248元。

****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山地起伏,溪流纵横,海拔在500—800米之间,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5.9℃,无霜期300天左右,具有典型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特征,很适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全村村民以农业、畜牧业、务工和服务业收入等为主。

2019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7245元。

我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分布,是全乡贫困人口较多的村之一,由于受山区自然条件限制,产业发展滞后,农业发展缺乏规模化经营,生产技术与市场信息匮乏,种植业发展技术不成熟。

项目区位于****,该地地势教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稻田成片,区域广阔,农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适宜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

.2、交通状况****的公路交通便利,有***省道和“****”高速公路贯穿而过,全村已实现组组通公路工程。

组组通移动电话。

便利的交通,信息的通畅,为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得产品运输方便,信息灵通,减少成本,从而增加群众的收入。

二、项目实施内容及目标1、实施内容新建标准化大棚55个,补助西洋复合肥8.6吨。

2、完成目标项目的实施涉及了25户贫困农户92人。

在项目实施完成后以其本身的示范发展力度,用示范的作用带动种植业的发展,将推动和影响更多的群众加入到种植业。

三、项目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44万元,申请财政扶贫资金44万元。

(1)大棚建设新建标准化大棚55个:55个×7500元/个=41.25万元。

(大棚按照长30米、款6米、高2.5米每个计算,长度不足30米的,元计算实际面积。

)41.66按照每平方米补助.万元(西洋复合肥,吨×3200/吨=2.75(2)肥料补助:8.6 按照每个大棚500元的标准补助)(二)财政扶贫资金补助环节及标准财政扶贫资金扶持项目补助标准(试行)执行,严格按照**** 物质采购按照政府采购程序由乡政府统一采购。

四、实施技术操作规程)大棚建设要求(1空气清洁无污染,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良、外界隔离条件一是好,生产基地要远离工厂、矿区、医院、城镇,产地的大气质量排灌方便,灌溉用水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

二是土壤土质好,无污清洁,水源条件好、无污染、排灌方便。

三是染;园区要选择土壤耕层深厚、肥沃、通透性能好,土壤中性偏酸、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历年病虫害发生少、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化生产。

(二)大棚建设地选择气候温和,属于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类形。

具有雨量****毫―1200充沛,雨热同季,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量在1100280-260每年为无霜期较长,℃,4300为境内热量条件好,米之间,毫米。

项目区域内无工业污染,地理环境、1180天,常年降雨量水土适合发展蔬菜种植。

五、实施进度安排实施进度包括宣传动员、基础工作准备、资金使用计划、物资采购发放、种苗栽种管护、检查完善验收等工作的时间安排。

2019年4月进行宣传动员,编制方案,落实项目土地。

2019年5月完成招标工作。

2019年6—8月完成大棚配套设备安装。

2019年9 收集好项目的材料整理归档,收集好项目的材料整理归档,完成自查报告,项目总结,申请上级验收。

2019年10 交付合作社及村委监管。

六、实施组织机构成立乡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工作小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发挥和扩大****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1、成立大棚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大棚蔬菜种植项目技术服务小组***、***、***,成员::***组长3、******大棚蔬菜种植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长:***,成员:***、***、***、***、***、***七、产业化经营状况(一)项目实施主体。

***********。

(二)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由***********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向农户租赁土地,每年向土地所有者支付一定的土地租金,而贫困农户可以用土地入股,参加种植,形成利益共同体。

实行“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

合作社每年要履行和贫困户分红责任,不管是否盈利都要执行,运用保底分红方式贫困户年分红比例不低于入股扶贫资金的8%并逐年递增。

八、主要措施(一)技术措施以****农业局为技术依托,同时整合乡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力量,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二)、组织措施为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成立了乡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工作小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

工作领导小组抓好项目监督积及调度;项目实施工作小组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及时抓好项目落实,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要认真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做好技术指导;由乡民生资金督察组,加强对项目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项目实施及资金按时到位,并加强项目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责任,对未履行对未履行职责的责任人要追究责任。

(三)、管护措施成立项目管护领导小组,分管项目的乡领导任组长,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项目设施和设备权属属****人民政府。

项目建设完成并验收后交付项目村管护和使用。

九、项目管理(一)资金管理1.严格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农〔****〕***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农〔****〕***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财农〔***〕***号)、《****财政扶贫项目“先建后补”管号)和《关于改革创新财政专**〕***扶办通〔**理暂行办法》(.项扶贫发展资金管理使用方式的指导意见》(***扶通〔***〕*号)等文件规定,加强资金监管,规范乡级财政报账制,落实专人、专户、专账管理,保障资金专款专用高效使用、安全运行。

(二)物资管理按照项目进度和计划,实行政府统一采购,严把价格和质量关,确保物资供应。

物资保管实行专人管理,集中存放,并做好物资出入库记录。

物资发放必须在核准面积、品种、数量、金额后张榜公布才能发放,不准提前预领。

在特殊情况下可采取现金补助的形式发放。

(三)档案管理明确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全程收集项目相关资料,包括项目规划、申报材料、实施方案、批复文件、技术方案、培训情况、检测材料、物资发放清册、简报、进度报表、阶段总结、竣工总结,验收材料以及项目实施过程图片及影像材料等,并单独装订成册,确保项目档案材料真实、完整符合规范要求。

十、项目预期效益分析(一)扶贫效益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

贫困农户以扶贫补+实行“合作社助、劳动力、土地、生产原材料等形式量化入股进行合作社种植,形成利益共同体。

采取股份分红的方式,合作社与农户自行签订入股合同由乡政府与项目村委共同监督,通过项目的实施,可解决项目区贫困户25户92人实现稳定增收。

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步伐,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蔬菜种植产业的技术水平,通过项目的有效带动,可带动其它村的蔬菜产业的发展,引领***及周边乡镇的蔬菜种植,有效地拓宽市场,能使我乡的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增强了贫困群众对蔬菜种植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提高***经济综合实力。

(二)社会效益一是该项目的实施,可大力推动我乡蔬菜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蔬菜种植的步伐,向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二是通过项缓解就业难的实际,减少留守儿童和孤巢老人的现象发生;三是通过推广适用技术,不仅增收效果明显,而且改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使广大群众开展科技种植,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科技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得到大大提高。

四是由于经济收入的增加提高了人口.素质,生产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得到了更好的改善。

(三)生态效益通过本项目实施,促进冬季高效农业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对净化空气起到一定的作用。

由于农家肥的大量合理施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沼肥的利用,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减少病虫害,农业防治、物资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综合利用,使病虫减少,农药的施用减少,从而减少污染改善环境,增加有益昆虫种类和数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