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实验2电泳
南医生化实验报告2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即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选择 性扩增一段DNA序列。是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DNA为模板,特定引 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在体外复制DNA的过 程。这种延伸—变性—退火—延伸的循环可以重复多次,使所需要的 DNA片段得到特异性的扩增。具体步骤为:
2
1.82
36.9
3
2.09
31.8
平均值
1.96
34.5
经查阅资料可知:A260/A280即Ratio的数值有以下含义: 当Ratio= 1.8,则表示DNA样品较纯,符合实验要求; 当Ratio>1.9,则表示DNA样品有RNA污染; 当Ratio<1.6,则表示DNA样品有蛋白质或其它杂质的污染。 而本人本次实验所测,Ratio=1.96>1.9,所以本次提取的质粒DNA 有RNA污染。 同时DNA平均浓度为34.5μg/ml,表示本提取的质粒DNA含量较低。
三、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质粒DNA的提取—碱裂解法
样品:菌液 试剂:LB培养基(液体、固体)、溶液 P1(S1)、溶液 P2 (S2)、溶
液 P3(S3)、去蛋白液 PE(W1)、漂洗液 WB(W2)、洗脱液 EB(Eluent) 仪器:恒温培养箱、恒温摇床、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高压灭菌 锅、Eppendorf管、吸附柱、1.5ml收集管、离心管
1μlRNA酶),37℃水浴30min;
j.配胶和灌电泳槽需使用同一批缓冲液。因为pH或离子强度很小的
差别也会在凝胶前部造成紊乱,严重影响DNA片段的电泳。
3.讨论总结
(1)碱法提质粒中溶液I、II、III的作用?
溶液I:由50mmol/L 葡萄糖、25mmol/L Tris·Cl(pH8.0)、10 mmol/L EDTA (pH8.0)和Rnase组成。作用是用葡萄糖悬浮细胞,EDTA鳌 合金属镁离子、钙离子使DNase失活,也为溶菌酶的反应提供较低的离 子强度的环境;
琼脂糖凝胶电泳
电泳缓冲液
凝胶上样缓冲液 (loading buffer)
在0.5X TBE 缓冲液中,溴酚兰相当于 300bpDNA, 二甲苯氰FF 相当于 4000bp DNA。
DNA Marker
溴化乙锭
染料:溴化乙啶(EB),它可嵌入堆积的碱基对之间,在紫外灯下 发荧光,检测DNA的下限可达1-10ng。注意:EB是强诱变剂!
西安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一 实验目的
学习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的原理和方法 鉴定质粒PUC19酶切结果
检测PCR的结果
二 实验原理
一、决定DNA在琼脂糖凝胶中迁移速率的因素
DNA分子的大小 双链DNA分子在凝胶基质迁移的速率与其碱基对数的常用 对数成反比。分子越大,迁移得越慢,因为摩擦阻力越大,也因为大分子通 过凝胶孔径的效率低于较小的分子。
M
1
2
3
4
M
1
2
M
PCR产物的 琼脂糖凝胶电泳
7743bp 6623bp
M : λ - EcoT 14 I Marker 1 : 6,012 bp PCR 产物 2 : 500 bp PCR 产物
925bp
M: λ-EcoT14ⅠMarker
后拔出梳子。然后向槽内加0.5TBE稀释缓冲液至液面刚好没过胶板
表面。
3 、上样:在 DNA 样品混匀 6 上样缓冲液,小心加到凝胶 空中。同时加DNA Marker作为对照。
4、电泳:从负极到正极,80-100V电泳40min。
5、观察:在波长为254nm的紫外透射分析仪下观察DNA电
泳带并估计其分子量大小。
琼脂糖浓度 给定大小的线状DNA片段在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中迁移速率 不同。在DNA电泳迁移率的对数和凝胶浓度之间存在线状相关。
溶胶与电泳实验报告
溶胶与电泳实验报告引言溶胶与电泳是常用的生物分离技术,通过利用不同溶胶和电场作用下,分离带电离子从而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分离与纯化。
本实验旨在探究溶胶和电泳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为后续的生物分离实验提供参考。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所需试剂准备好,包括琼脂糖、TAE缓冲液和DNA样品。
2. 制备溶胶:按照配方将琼脂糖与适量的TAE缓冲液加热溶解,待溶解后静置冷却。
3. 制备DNA样品:从所需材料中提取DNA样品,可以采用常规提取方法。
4. 准备电泳槽:将电泳槽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将制备好的溶胶缓冲液倒入槽中。
5. 样品处理:将提取的DNA样品与适量的样品缓冲液混合,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加热退变。
6. 加样和电泳:将处理好的样品缓冲液混合液利用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加入电泳槽中,确保样品被均匀加载。
7. 设置电泳参数:调整电泳仪的参数,如电压、时间和大小等,启动电泳。
8. 分析与记录:观察电泳过程中带电离子的迁移情况,记录结果。
9. 结束与分析:电泳结束后,关闭电源,取出电泳槽,进行染色或可视化处理,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制备了不同浓度的溶胶,并加入了DNA样品进行电泳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溶胶浓度对电泳效果有重要影响。
溶胶浓度过高会导致DNA分子移动速度变慢,分离效果差;而溶胶浓度过低则会导致DNA分子迁移过快,难以分离。
2. 电场强度对电泳效果有显著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电场强度可以加快DNA分子的迁移速度,提高分离效率。
但如果电场强度过高,则可能导致DNA 分子的断裂或畸变,影响实验结果。
3. DNA片段大小对迁移速度有直接影响,较长的DNA片段迁移速度较慢,较短的DNA片段迁移速度较快。
因此,在分析DNA样品时,我们可以根据迁移速度,初步判断DNA片段的大小。
结论通过溶胶与电泳实验,我们探究了溶胶浓度、电场强度和DNA片段大小对电泳效果的影响。
生化大实验——精选推荐
实验一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叶绿体探索新鲜菠菜叶片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其叶绿体蛋白质提取方法,为深入研究甘蔗叶绿体蛋白质组学奠定基础。
以叶片为材料,通过差速离心法制备粗叶绿体制品,分别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Percoll梯度离心进一步分离纯化完整叶绿体;提取叶绿体蛋白质,并进行电泳分析。
两种密度梯度离心法均可获得纯度和完整率较高的叶绿体,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具有分离时间较短、成本较低,分离的叶绿体完整率、纯度和含量高等特点,并且提取的叶绿体蛋白质电泳条带清晰,蛋白质数量多且较全。
与Pecoll梯度离心法相比,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更适宜于在亚细胞水平上进行甘蔗蛋白质组学研究。
1 实验目的掌握手工制作密度梯度技术,了解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及优缺点。
2 实验原理密度梯度离心就是通过扩散法用相同的缓冲液把梯度介质配成不同浓度的梯度液,采用上铺法(或下铺法)将密度最大的梯度液置于离心管的底部,而把密度最小的梯度液铺在梯度的最上层,然后经之一段时间(最好放在与离心管温度相同的温度下,一般为24小时),让密度梯度溶质扩散,最后形成一种较为平坦的梯级梯度。
然后在密度梯度介质液柱的顶部铺上一层样品溶液,在离心期间,样品中的各种亚细胞组分会按照它们各自的沉降速度,被分成一系列的样品区带离心。
这种离心方法的基本依据是利用样品颗粒或大分子的不同沉降速率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密度梯度的作用在于一方面支撑样品溶液,另一方面用来稳定区带以防离心期间梯度柱中产生的对流对它的破坏。
颗粒在梯度中移动的快慢。
取决于它们的大小、形状、密度和离心力以及梯度介质的密度和黏度。
在含有不同颗粒的混合样品中,各种颗粒的移动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各种颗粒的S值相差很小的情况下也能达到分离目的。
用两种或若干种浓度的蔗糖制成的梯度,在离心条件下,叶绿体和比它沉降系数小的细胞组分聚集到梯度交界处,而沉降系数较大的细胞组分沉到离心管底部。
通过这种方法可粗略的分离叶绿体。
电泳技术(基础医学与医学实验技术)
电泳技术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
电泳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学等领域。
详细描述
电泳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化学和环境科学等 领域。在生物领域,电泳技术用于蛋白质、核酸和糖类 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鉴定。在医学领域,电泳技术用 于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中蛋白质、酶和代谢产物的分 析。在化学领域,电泳技术用于合成高分子聚合物、金 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此外,毛细管电泳 和芯片电泳等新型电泳技术在生命科学和临床诊断等领 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NA电泳
DNA电泳是电泳技术中用于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片段的一种方法。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将DNA片段按照大小进行分离,为基 因克隆、基因诊断和基因组学研究等领域提供基础。
DNA电泳的原理是利用DNA片段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DNA片段在电场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其大小、电荷和构象 等因素。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泳介质和电泳条件,可以实现对DNA片段的精细分离。
电泳技术(基础医学与医学实验技 术)
contents
目录
• 电泳技术概述 • 电泳技术的基本类型 • 电泳技术在基础医学中的应用 • 电泳技术在医学实验技术中的应用 • 电泳技术的优缺点 • 电泳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01 电泳技术概述
电泳技术的定义
总结词
电泳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进行分离的实验技术。
样品损失。
局限性
电泳技术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 生物大分子分离效果不佳,如 蛋白质的分离。
耗时长
电泳技术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分 离,对于某些快速变化的生物 样品,可能无法及时检测。
高压电场影响
电泳过程中需要施加高压电场 ,可能会对生物大分子产生一 定的影响,如引起蛋白质的变
实验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免疫球蛋白
将制备好的凝胶放入电泳槽,加入电泳缓冲液, 拨除梳子。用微量移液器点样。 5、电泳
样品在浓缩胶时,低电压(60~80V,起始电流不超过10~15mA), 进入分离胶后,提高电压(100~200V,电流不超过30mA),当 指示剂溴酚蓝前沿距离胶1~2mm,终止电泳。最好在低温下进行。
6、染色与脱色
2、在一塑料盒里加入少量转膜液,将滤纸与胶浸泡 于其中5-10min;PVDF膜浸入甲醇中2min
3、制备“夹心饼”:(膜可比滤纸稍大,防止短路) 提起滤纸平放在盒盖上,用洁净15ml离心管压走多 余的buffer,以不滴水为宜,平铺在半干转印槽上, 再将湿润的膜(实验室统一剪角标记)放在该层滤纸 上;接下来将已切角的胶平铺在膜上,在最上层再铺 上滤纸并压走多余液体。
四肽链结构
所有Ig的基本单位都是四条肽链的对称结构。两条重 链(H)和两条轻链(L)。
三、试剂与器材
1、30%的丙烯酰胺
2、10%SDS 3、TEMED 4、10%过硫酸铵
5、5xSDS-PAGE电泳缓冲液
6、浓缩胶缓冲液(PH6.8)
6.0 g Tris , 48mL 1mol/L HCl,加水至100ml.
4、转膜:(半干转)(PVDF膜0.22UM) 半干转移中,一般恒流(1-1.5mA/cm2,60-90min),
恒压的话15v 60分钟就可以了。 5、关闭电源,用镊子夹取PVDF膜,转移到塑料盒中,加入
5%脱脂奶粉4℃封闭过夜。 6、弃去封闭液,用TBST洗膜3次,每次5min 7、加入一抗,室温平缓摇动2h; 8、废弃液体用TBST洗膜3次,每次5min; 9、加入二抗,室温下孵育1h; 10、废弃液体用TBST洗膜3次,每次5min; 11、显色 在DAB中显色约10-30min,待蛋白质带的颜色
生物化学实验-电泳
设计好各种记录格式和表格)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测 量的数据。 实验记录要注意有效数字,如吸光度值应为 “0.050”,而不能记成“0.05”。每个结果都要尽可 能重复观测二次以上,即使观测的数据相同或偏差 很大,也都应如实记录,不得涂改。 实验中要详细记录实验条件,如使用的仪器型号、 编号、生产厂等;生物材料的来源、试剂的规格、 试剂的浓度等。
阴离子:Cl-、OH-
示意图(交换树脂表面)
示意图(离子交换过程)
电离基团(磺酸根) 可交换离子(钠离子) 交换离子 不交换离子
示意图
B物质
水分子
A物质
(3)吸附层析
原理:当气体或液体中某组分的分子在运动中碰到一个固体表面 时,分子会贴在固体表面上并停留一定时间然后才离开,此为吸 附现象。
3 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
3.2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格式应为:
⑴ 实验目的; ⑵ 实验原理; ⑶ 仪器、材料和试剂; ⑷ 实验步骤; ⑸ 结果讨论(含数理据处); ⑹ 注意事项; (7)思考题 注意:实验结果的讨论要充分,尽可能多查阅一些有 关的文献和教科书,充分运用己学过的知识和生物化 学原理,进行深入的探讨,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分析 和见解,并欢迎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
原理:被分离物质因分子大小不同,在凝胶中向下移动的
速度不同。 物质进入凝胶柱之后有两种运动方式:垂直向下移动和无定向
的扩散运动。大分子物质直径大无法进入凝胶颗粒内,只能分 布于颗粒间隙中向下移动快,而小分子物质可扩散到凝胶颗粒 内,因此向下移动慢。
凝胶物质:马铃薯淀粉凝胶、琼脂、琼脂糖凝胶、聚丙烯
(2)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三种效应
实验二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ppt
电泳仪由电泳槽和稳压电源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有专门的连 线连接。稳压电源用于调节电压和通电时间。当电泳槽和稳压电 源连接好后,将点好样的醋酸纤维薄膜搭在滤纸桥上,盖上盖子, 通电,调整好电压,进行电泳。注意电泳槽的电极方向,负极应 与醋酸纤维薄膜上的点样原点在同一侧。目前,该电泳仪已改进 为数显式的DYY-6C型。 浸泡:将2×8 cm醋酸纤维薄膜迎着光辨别光泽面和无光泽面。 在无光泽面距短边一端1.5 cm处用铅笔轻轻画一条点样线,将之 置于盛有缓冲液的平皿中,浸泡30 min方可用于点样。 点样:用镊子取出浸透的薄膜,夹在两层粗滤纸内吸干多余的缓 冲液,然后平铺在玻璃板上(无光泽面朝上)。在另一 载玻片 上滴一滴血清,点样器(用盖玻片的一边)在血清上蘸一下(可 来回移动一次),再将点样器轻印在加样线上,使血清渗透到薄 膜内,形成均匀的直线。
4. 经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将血清蛋白按电泳速度分为5条区带, 从正极端依次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及γ 球蛋白,经染色可计算出各蛋白质的百分含量。
三、实验器材
1. DYY-6C型 双稳定时电泳仪和 DYY-Ⅲ型电泳槽,均为北京市六 一仪器厂生产 2. 醋酸纤维薄膜(2 cm×8cm) 3. 培养皿:一排桌子公用5套,包括 平衡、染色各用一套,漂洗用3套。 4. 点样器 5. 滤纸 6. 载玻片 7. 镊子 8. 玻棒
5.染色:
电泳完毕后将薄膜取下, 放在含氨基黑10B染色液的培养 皿中浸泡5 min
6.漂洗:
将薄膜从染色液中取出后移置漂洗液中漂洗数次,直至背 景蓝色脱尽,条带清晰为止,可得到色带清晰的电泳图 谱 。
7.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漂洗完毕后将薄膜取出, 放在滤纸上。将薄膜上的5条色带根据其颜 色深浅、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进行描述、记录在预习本上,并判断 分析其结果。
生化分析实验圆盘电泳27页PPT
2、浓缩胶的制备:
(1)、轻轻倒掉分离胶玻管上端的液体,并用 吸水纸吸去未倒净的液体(但不能触及胶面) 然后先小心用浓缩胶贮液洗涤凝胶表面1-2次, 再小心加入该浓缩胶贮液1.5 cm高。
1. 简述聚丙烯酰胺凝胶聚合的原理,如何调节 凝胶的孔径?
2. 为什么样品会在浓缩胶中被压缩成层? 3. 为什么在样品中加含有少许溴酚蓝的40%蔗
糖溶液?蔗糖及溴酚蓝各有何用途? 4. 上下两槽电泳缓冲液电泳后,能否混合存放?
为什么? 5. 根据实验过程的体会,总结如何做好聚丙烯
酰胺垂直板电泳?哪些是关键步骤? 6. 如何除去凝胶中过量的AP?未反应的单体如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实验六 聚丙烯酰胺凝胶 圆盘电 泳分离蛋白质
样品在两个凝胶柱上以同样的条件电泳,其结果也会不同
2、但是研究工作中还会用到圆盘电泳,例如 测定放射性标记的样品 测定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测定蛋白质分离的最适pH,凝胶浓度; 双向电泳中第一相的分离。
图1 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示意图
(A为正面,B为剖面)
(1)样品胶pH6.9
(2)浓缩胶pH6.9
(2)、随后同样加1.0cm高的蒸馏水层覆盖胶 表面。大约也在20-40分钟后,待浓缩胶出现 乳白色时,表明胶已聚合完毕。
生化实验报告电泳
生化实验报告电泳生化实验报告:电泳引言:生化实验是生物科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其中电泳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
电泳通过电场的作用将带电的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等)在凝胶或液体介质中进行分离和分析。
本报告将介绍电泳的原理、分类和应用,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一、电泳原理电泳是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电泳过程中,带电粒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在凝胶或液体介质中移动。
电泳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因素:电场力和摩擦力。
1.1 电场力电场力是电泳中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
当电场施加在带电粒子上时,粒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移动。
电场力的大小与电荷量和电场强度成正比,与粒子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电泳中通常使用直流电场,以确保粒子在凝胶或液体介质中的移动方向一致。
1.2 摩擦力摩擦力是电泳中的阻力因素,它与带电粒子在介质中的移动速度成正比。
摩擦力的大小与粒子的大小和形状有关,较大的粒子会受到更大的摩擦力。
凝胶或液体介质的性质也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二、电泳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离目标和实验条件,电泳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分类。
2.1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最常见的电泳方法之一,通常用于分离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凝胶电泳中,凝胶作为介质,通过调节凝胶的浓度和孔隙大小,可以实现不同大小的分子的分离。
常见的凝胶电泳包括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 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是利用毛细管作为分离通道的电泳方法。
毛细管具有极小的内径和高表面积,可以实现高效的分离。
毛细管电泳常用于分离离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
2.3 聚合物链反应(PCR)电泳PCR电泳是一种结合了聚合物链反应和凝胶电泳的技术。
PCR电泳用于检测和分离DNA片段,广泛应用于基因检测和疾病诊断等领域。
三、电泳应用电泳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化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
3.1 DNA分析电泳在DNA分析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凝胶电泳,可以将DNA片段按照大小进行分离,从而确定DNA的长度和形态。
生化试验教材实验二: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实验误差分析和注意事项
误差来源
实验误差可能来源于电泳操作、染色操作、读数等方面。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污染,同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 时处理异常情况。
05 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以将血清蛋 白分为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区 带,分离效果良好。
α1球蛋白增加常见于慢性肝炎、 肝硬化或肝癌等疾病。
β球蛋白增加
β球蛋白增加可能与急性感染、 组织损伤或免疫系统疾病等有 关。
白蛋白减少
白蛋白减少可能提示肝功能异 常、营养不良或肾病综合征等。
α2球蛋白增加
α2球蛋白增加可能提示骨髓瘤、 巨球蛋白血症或妊娠等。
γ球蛋白增加
γ球蛋白增加常见于慢性肝炎、 肝硬化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和疾病状态。
通过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 清蛋白质,可以对不同蛋白质成 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有助于临床
诊断和治疗。
02 实验原理
血清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血清蛋白质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混合物,包括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 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电荷和分子量,是电泳分离的基础。
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不同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布情况, 为后续的蛋白质分析和鉴定提供了基础数据。
实验结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本实验所采用的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 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在临床医学中用于检测和诊断某 些疾病,如肝病、肾病等。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基本原理 和操作方法,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
03 实验步骤
基础生化实验-蛋白质电泳
蛋白质电泳结报:实验结果:*Wash=管住层析中洗完之杂蛋白质、Elution=纯化之蛋白质。
Buffer CompositionCompositions(unit:Binding Buffer: Wash Buffer: Elution Buffer mM)Tris-HCl 50 50 50NaCl 300 300 300 Imidazole 10 20 ×EDTA ××20PH 7.5 7.5 7.5问题一:为何电泳胶片要使用上胶和下胶,而不能只使用下胶?为了使样品位在同一个起跑点。
一般来说,上胶为集焦用,acrylamide的浓度会使用比较低一点,约4~5% , 这时候用较低的电压来跑,可以让集焦的效果比较好,如果用高电压的话,可能在还没集焦时就跑到下胶了, 跑到下胶后,主要功能为分离用,因此胶的浓度会提高到12~18%,用较高的电压可以跑得比较快,不然要跑的时间很久,但是也不可以过高,不然会有过热的危险。
问题二:介绍试剂Acrylamide。
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
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图层等。
淀粉类食品在高温(>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
研究表明,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接触丙烯酰胺,饮水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接触途径。
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率先报导,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炸土豆片等中检出丙烯酰胺,而且含量超过饮水中允许最大限量的500多倍。
之后挪威、英国、瑞士和美国等国家也相继报导了类似结果。
此外,人体还可能通过吸烟等途径接触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进入体内又可通过多种途径被人体吸收,其中经消化道吸收最快。
进入人体内的丙烯酰胺约90%被代谢,仅少量以原形经尿液排出。
丙烯酰胺进入体内后,会在体内与DNA上的鸟粪嘌呤结合形成加合物,导致遗传物质损伤和基因突变。
电泳仪的结构原理
电泳仪的结构原理电泳仪是一种生化实验仪器,根据样品中带电的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荷作用力和电阻力的作用,从而移动的原理,将样品进行分离和分析的实验工具。
电泳仪的主要结构包括电源部分、电泳槽部分和检测部分。
一、电源部分电源部分是电泳仪的主要部件,提供所需的电压和电流,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设置调节。
电源部分一般由直流电源、高压电源、电流计等组成。
其中,直流电源可以提供所需的电压与电流,高压电源可以将电源输出的低电压升高,使其达到电泳所需的高电压。
电流计可以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电流变化,保持一个稳定的电流维持电泳的进行。
二、电泳槽部分电泳槽在电泳仪中起到分离和分析样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电泳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水平式和垂直式。
1、水平电泳槽水平电泳槽是由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极组成,平行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调整。
样品通常直接放置在凝胶中并放置在电泳槽中。
优点是可以用于大量样本处理,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实验操作,缺点是需要高功率电源。
2、垂直电泳槽垂直电泳槽是由垂直放置的平行板电极(聚丙烯薄膜)组成,样品通常放置在垂直放置的凝胶中并放置在垂直电泳槽中。
优点是可以分离具有不同电泳性质的样品,比如DNA、RNA或者蛋白质,缺点是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分离。
三、检测部分在电泳仪中,检测部分可以用于检测样品在电泳过程中的移动情况,通常可以使用紫外光检测器、荧光探测器等进行检测。
紫外光检测器通常用于检测DNA和RNA的电泳分离,而荧光检测器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和核酸的电泳分离。
在检测过程中,相应的检测器可以与计算机进行联接,将实验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生成草图或者分析曲线。
总之,电泳仪的结构原理非常简单,通过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荷作用力和电阻力的作用,实现对样品的分离和分析,并可通过检测技术对分离的过程进行检测和统计,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化学和医学等领域。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5)电泳技术
3. 琼脂糖电泳应用
(1) 核苷酸琼脂糖电泳 (2) 血清脂蛋白电泳 (3) EcoR1对λDNA酶解片段分析
(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优点: 可调节孔径大小,机械强度好,无电渗,分辨率高, 用途广。 一、基本原理 浓度 T%=(a+b)/m*100% 交联度 C%=b/(a+b) 聚合过程 AP-TEMED 核黄素-TEMED
2.分类及优点 电泳法可分为自由电泳(无支持体)及区带电泳 (有支持体)两大类。 自由电泳包括Tise-leas式微量电泳、显微电泳、等电 聚焦电泳、等速电泳及密度梯度电泳。 区带电泳则包括滤纸电泳(常压及高压)、薄层电泳 (薄膜及薄板)、凝胶电泳(琼脂、琼脂糖、淀粉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自由电泳法的发展并不迅速,因为其电泳仪构造复 杂、体积庞大,操作要求严格,价格昂贵等。而区带 电泳可用各种类型的物质作支持体,其应用比较广泛。 本节仅对常用的几种区带电泳分别加以叙述。
⒈琼脂糖凝胶电泳
琼脂糖是由琼脂分离制备的链状多糖。其结构单元 是D-半乳糖和3.6-脱水-L-半乳糖。许多琼脂糖链依氢 键及其它力的作用使其互相盘绕形成绳状琼脂糖束, 构成大网孔型凝胶。因此该凝胶适合于免疫复合物、 核酸与核蛋白的分离、鉴定及纯化。在临床生化检验 中常用于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等同 工酶的检测。
第二节 电泳分析常用方法
(一)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形成的纤维素 醋酸酯。由该物质制成的薄膜称为醋酸纤维素薄膜。 这种薄膜对蛋白质样品吸附性小,几乎能完全消除纸 电泳中出现的“拖尾”现象,又因为膜的亲水性比较 小,它所容纳的缓冲液也少,电泳时电流的大部分由 样品传导,所以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 少,5μg的蛋白质可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因此特别适 合于病理情况下微量异常蛋白的检测。 醋酸纤维素膜经过冰醋酸乙醇溶液或其它透明液 处理后可使膜透明化有利于对电泳图谱的光吸收扫描 测定和膜的长期保存。
电泳分析报告
电泳分析报告1. 引言电泳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分析技术,通过电场作用下的物质迁移速率差异来分离和测量样品中的各种成分。
本文旨在对电泳分析的原理、方法、应用以及实验结果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2. 原理电泳分析的原理基于电场的作用,将带电粒子分离并移动至电场方向的不同位置。
根据物质的电荷性质和大小差异,可以实现样品成分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2.1 电泳分离机制在电泳过程中,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根据粒子的电荷性质,可以将电泳分离机制分为两种类型:•高电场强度下,电泳分离机制主要为迁移率差异。
带正电荷的粒子受到正向电场力的作用向阳极迁移,而带负电荷的粒子则受到负向电场力的作用向阴极迁移。
根据不同带电粒子的迁移率差异,可以实现它们之间的分离。
•低电场强度下,电泳分离机制主要为电泳迁移率差异。
此时,电场力对粒子的迁移速度影响较小,主要受到摩擦力的控制。
根据粒子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电荷差异等因素,可以实现粒子之间的分离。
2.2 电泳分析方法根据应用的不同,电泳分析可分为几种主要方法:•凝胶电泳:通过在凝胶介质中进行分析,利用凝胶孔道的大小选择性分离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样品成分。
•毛细管电泳:将样品通过毛细管进行分离和检测,具有高分辨率和快速分离的优势。
•等电聚焦电泳:利用样品在特定pH值下电泳迁移率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离。
•电泳色谱:结合色谱技术和电泳技术,实现对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和定量分析。
3. 实验方法3.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准备样品溶液,并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电解质溶液作为电泳缓冲液。
确保样品溶液的浓度在适当范围内,以保证电泳分离的有效性。
3.2 电泳仪器设置根据实验需要,设置电泳仪器的参数,包括电场强度、电解质缓冲溶液的pH值和温度等。
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并提供稳定的电场。
3.3 电泳分离操作将样品注入电泳槽中,连接电极并加上合适的电场。
控制电泳时间,使样品足够分离,并根据需要调整电泳时间。
完成电泳分离后,将样品从电泳槽中取出,准备进行后续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血清蛋白电泳结果的临床意义:
可能相关疾病 骨髓瘤 肾病综合症 肾炎 肝硬化 急性肝坏死 传染性肝炎 急性感染初期 慢性炎症/感染后期 低球蛋白血症
清蛋白 α1球蛋白
↓
↓
↓*
↑
↓
↑*
α2球蛋白
↑* ↑*
↑ ↑* ↑*
β球蛋白
↑* ↑
γ球蛋白
↑*
↑ ↑* ↑ ↑* ↑* ↑* ↓*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电渗作用:
电渗:在电场作用下液体对固体支持物相对移动的现象。
以纸电泳为例:
正极
-------- ++++++++
负极 表面带负电荷
带正电荷的水层携带粒子向 负极移动
如果样品原本是移向负极的,则泳动的速度加快; 如果样品原本是移向正极的,则泳动的速度减慢。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X越大,u越快。 支持物越短, X越大, u越快。
电场强度越大或支持物越短,电流将随之增加,产热也增 加,影响分离效果。
在进行高压电泳的时候必须用冷却装置,否则可引起蛋 白质等样品发生热变性而无法分离。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4.支持介质: 目前常用的电泳支持物: ①纤维薄膜(玻璃纤维薄膜,醋酸纤维薄膜) ②凝胶(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
实验 思路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有哪些? 本次实验利用了哪个性质? 蛋白质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1.掌握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2.掌握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的原理
和方法; 3.进一步熟悉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分离方法
沉淀法 层析法 电学法
比色 定量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一、电泳的原理
以蛋白质为例:
COO-
H+
Pr
NH2
OH-
pH>pI
COO-
H+
Pr
OH-
NH3+
pH=pI
COOH
Pr
NH3+
pH<pI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电泳速度: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单位电 场强度内粒子运动的速度,以u表示,即
u= V = Q X 6πrη
V—粒子运动的速度 Q—粒子所带电荷 η—介质的粘度
洗液Ⅲ
洗液Ⅱ
洗液Ⅰ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4.定量
(两人的膜条共用)
取试管6支 编号1~6
试管编号 0.4mol/LNaOH
蛋白条带
A 6.0ml 清蛋白
α1 3.0ml α1球蛋白
α2 3.0ml α2球蛋白
β 3.0ml β球蛋白
γ 3.0ml γ球蛋白
0 3.0ml 无蛋白区
充分振荡 脱净染料
三、区带电泳的分类
(一)按支持物的物理性状不同,区带电泳可分为: 1.滤纸及其它纤维(如玻璃纤维、醋酸纤维、聚氯乙烯纤 维薄膜)电泳 2.粉末电泳:如纤维素粉、淀粉电泳; 3.凝胶电泳:如琼脂、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丝线电泳:尼龙丝、人造丝电泳。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二)按支持物的装置形式不同,区带电泳可分为: 1.平板式电泳:支持物水平放置; 2.垂直板式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可做成垂直板式电泳; 3.垂直柱式电泳:聚丙烯酰胺盘状电泳
I越大,电动电势越小,u越小; I越小,电动电势越大,u越大, 但样品易扩散。 离子强度如果过低,缓冲液的缓冲容量小,不易维持pH恒 定 选择离子强度时要两者兼顾,一般离子强度的选择范围 在0.02~0.2之间。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3.电场强度(X)
电场强度:电泳支持物上每厘米的电位降,也称电势梯度。
❖ 缓冲液pH=8.6
❖ pI<pH
血清蛋白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请预测血清蛋白电泳区带图
血清蛋白依次分为清蛋白, 球蛋白的α1、α2、β、γ五个区带
γ
β
α2 α1 清蛋白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2.定量
❖ 膜条经过氨基黑10B染色后显出清晰色带。 ❖ 各色带蛋白质含量与染料结合量基本成正比。 ❖ 可将各色带剪开,分别溶于碱性溶液中。 ❖ 用分光光度法计算各种蛋白质的百分数。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三)按pH 的连续性不同,区带电泳可分为: 1.连续pH 电泳:即整个电泳过程pH 保持不变,如常用 的纸电泳、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等。 2.非连续pH 电泳:缓冲液和电泳支持物间有不同的pH 的电泳,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脉,等电聚焦电泳等。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二)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临床上还可用A/G比来表示清球蛋白的量的关系: 正常人A/G=1.5~2.5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1.准备与点样:
取两条 2.5×8cm
的膜条
充分浸透 在巴比妥 缓冲液中
取出膜条
滤纸吸去 多余的缓
冲液
垂直 点样
点样器下 端粘上薄
层血清
无光面距一 端1.5cm处 作点样线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2.电泳
盐析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
电泳法 等电聚焦 超速离心法
离子交换层析 吸附层析 凝胶过滤(分子筛) 亲和层析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一)电 泳 技 术
(electrophoresis)
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 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电泳技术:指利用电泳现象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 析的技术。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X—电场强度 r—粒子的半径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二、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1.样品本身:
分子带电量: Q越多,u越大; 分子大小: 分子小,r越小,u越大; 分子形状:形状越小,与支持物介质摩擦越小,u越大。
球形分子 > 纤维状分子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2.缓冲溶液:
pH值:(pH-pI)越大,Q越多,u越大 离子强度(I):
放置 膜条
点样面向下 点样端置于阴极
膜条贴 紧滤纸, 拉直膜条
平衡5 分钟
关闭电压:160v Nhomakorabea通
电源
时间:60 min
电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3.染色、脱色
通电 完毕
取出 膜条
浸于染色液 (氨基黑
2min
10B)中
取出 膜条
滤纸吸 干薄膜
直至 5min 浸于漂 5min 浸于漂 5min 浸于漂
漂净
生物化学教研室 朱欣婷
【实验原理】
1.血清中几种主要蛋白组分
血清蛋白质
等电点
分子量
清蛋白
4.64
69,000
α1-球蛋白 α2-球蛋白 β-球蛋白
5.06 5.06 5.12
200,000 300,000 90,000~150,000
γ-球蛋白 6.85~7.3 156,000~950,000
占总蛋白的% 57~72 2~5 4~9 6.5~12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