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试验研究与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

论文

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及工艺流程的试验研究

王方汉①姚中亮②曹维勤①

摘要: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地处风景区,是典型三下矿山,应用充填采矿已二十余年。为不断提高充填质量,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及工业试验,研究分析了膏体充填技术特性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全尾砂膏体充填工艺流程。新的膏体充填系统具有工艺简便、流程短、稳定性强、运行成本低的特点,适合于在全国中小型以上地下矿山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尾砂、膏体充填、试验研究、工艺流程

1. 概况:

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地处南京东北郊,北靠长江,南邻京沪铁路及沪宁高速公路,西邻南京新生圩外贸港口,沿江东侧有龙潭深水港集装箱码头,矿区有栖霞山铁路货运北站,交通十分便利。矿区处于旅游胜地—栖霞山风景区脚下,与佛教胜地—栖霞寺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舍利塔和千佛岩仅一街之隔。栖霞街居民密集,矿区有河流经过,矿区附近有金陵石化炼油厂、栖霞山化肥厂及江南小野田水泥厂等大型企业,属典型的“三下”矿山。

南京栖霞山矿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现在保有矿石储量一千三百多万吨。矿山现有采选能力为35万吨/年,采用平硐盲竖井开拓,上向水平分层全尾砂胶结充填法采矿。由于处城市风景区,对地表及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矿山没有尾矿库,井下废石不出窿用于空区充填,选矿尾砂全部输送于井下采场进行充填;选矿过程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废水经净化处理后全部回用;矿山已通过了ISO9000标准体系认证,并且在全国矿山中率先通过了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因此,矿山已实现了“零排放”无废开采。

2. 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及存在问题

2.1 现有全尾砂充填工艺流程

矿山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几经改造,现采用的充填工艺流程如图一所示。

选矿全尾砂经300m3中转储砂池后由4PNJ衬胶泵输送到两个分别为800 m3和880m3容积的立式砂仓中,起加速沉降作用的絮凝剂经搅拌后也添加于立式砂仓;然后全尾砂造浆放砂进搅拌桶进行一级、二级搅拌,同时,水泥则由水泥仓底部的双管螺旋给料进入立式搅拌桶。经过两级充分搅拌后的充填料浆采用高扬程离心式渣浆泵加压,通过φ90管道输送到井下采场。

析,影响了充填体的凝固时间和凝固强度。

⑶系统运行工况不稳,增加了生产组织难度。由于全尾砂粘性大,采用高压水造浆,使放砂流量和浓度始终不稳定,由此带来井下漫水多、跑砂多、充填料凝固时间拉长,影响正常采充循环等,使整个井下与地表充填生产组织协调难度加大。

此外,矿山现有充填系统最早是按年采选10万吨矿石量设计的,后来经改造扩建到20万吨/年矿石量的充填能力,实际已挖潜运行到年采选25万吨矿石量的充填能力。而目前矿山已完成35万吨/年采选能力扩建改造,原有的系统也已不能满足改扩后的生产需要。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共同合作进行了膏体充填技术与工艺流程的试验研究工作。

3. 全尾砂膏体充填试验研究

3.1 全尾砂实验室测试与试验

3.1.1 全尾砂充填料性质

通过测定和分析,矿山全尾砂的物理性质、粒级组成及化学成份分别如表1、表2与表3。

表1 全尾砂物理性质

表2 全尾砂粒度分布

表3 全尾砂化学成份分析结果 3.1.2 全尾砂沉降试验

为了了解矿山全尾砂自然沉降特性,我们进行了全尾砂自由沉降试验,试验结果如表4,根据试验结果获得沉降浓度与沉降时间对应曲线关系如图二。

表4 全尾砂自由沉降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全尾砂料浆最大自由沉降浓度

为69.93%,其达到最大沉降浓度所需的时间为6小时左右,说明南京栖霞山矿全尾砂沉降速度比较快。

3.1.3 全尾砂试块强度试验

为了研究全尾砂不同浓度、不同灰砂比与不同龄期对强度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多组试块试验,结果如表5。

表5 全尾砂试块强度试验结果

试验获得同—灰砂比全尾砂充填料

在28天龄期条件下浓度—强度关系曲

线如图三,它表明:相同灰砂比时,试

块同龄期强度随全尾砂浓度提高而提

高,在灰砂比为1:4、1:6与1:8时,当

浓度<62%提高到74后,各龄期强度则

提高到原来的3—5倍。说明,全尾砂充

填料浓度对于提高充填体的强度非常重

要。从表5还可看出,灰砂比为1:8,图三不同配比浓度—抗压强度关系曲线

浓度为74的试块各龄期强度均高于灰砂比为1:4,浓度为66%的试块同龄期强度,说明同等强度要求下提高全尾砂充填料浓度可以大大降低充填水泥成本。

3.1.4 全尾砂流变性能测试

为了了解矿山全尾砂流变特性,我们还进行了塌落度测试,结果见表6

表6 全尾砂塌落度测试结果

3.2全尾砂膏体充填(半)工业试验

通过对全尾砂进行实验室测试和试验数据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全尾砂料浆充填存在的问题,发现进一步提高充填质量的关键是要实现膏体条件下的充填。为了确定适合矿山实际的膏体充填技术工艺与流程,选取合理设计参数,我们又进行了一系列工业试验。

3.2.1 全尾砂陶瓷过滤机脱水试验

考虑到全尾砂脱水配制膏体充填料的可能,我们进行了陶瓷过滤机全尾砂脱水试验。试验采用南京银兴机械设备修造厂生产的陶瓷过滤机,其真空度为0.98MPa。试验获得了全尾砂脱水水份及过滤机脱水能力数据。试验得知,矿浆浓度对全尾砂脱水水份及陶瓷过滤机过滤能力影响很大。

3.2.2 全尾砂膏体压气造浆试验

为了研究选择合理的全尾砂料浆的造浆与制备方式,我们曾先后进行了两次压气造浆试验。一次是利用漏斗进行压气造浆,第二次是利用原卧式粗砂放砂池进行压气造浆。

漏斗压气造浆试验采用自制的总容积1.33m3、上部敞口立方形、下部四边锥形(锥角60°)的漏斗进行全尾砂自然沉降脱水。自现充填站排尾管上取的全尾砂在料斗内经16小时沉降后,先排除上部积水,然后,开启最底部锥体内的压气造浆喷咀,经3—5分钟造浆后即放砂。造浆后放出的全尾砂经取样测定其浓度为70.66~73.77%,平均浓度为72.11%。

卧式砂池全尾砂压气造浆工业试验中砂池容积400m3,池底部装有15排75个造浆喷咀。来自选矿厂的低浓度全尾砂(浓度为25~40%)经泵送到放砂池,经过近24小时自然沉降脱水后,先排除上部积水,然后进行压气造浆,均匀造浆后的全尾砂经取样后浓度结果如表7。

表7 全尾砂砂池压气造浆浓度测定结果

3.2.3 全尾砂膏体充填料环管泵送半工业试验

为了研究全尾砂膏体泵送情况下管道输送阻力及泵压输送特性,确定今后膏体充填工艺设计参数,我们进行了全尾砂膏体充填料环管泵送试验。试验中,进行了两组配料:一组是单一的全尾砂膏体;另一组是水泥—全尾砂膏体,水泥为325#硅酸盐水泥,灰砂比为1:8。试验中采用φ125mm与φ150mm两种管径的钢管,环型敷设,配管总长度194.63m,折算管道总长度295.1m。试验采用HBT70混凝土拖车泵。试验结果如表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