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饲养管理浅议
奶牛饲养管理的综合措施

奶牛饲养管理的综合措施
1. 合理的饲养密度:根据奶牛的品种、体型和年龄等特点确定合理的饲养密度,避
免过度拥挤导致奶牛身体不适。
2. 饲料营养平衡: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科学配备合适的饲料,确保奶牛
获得充足的营养。
3. 喂养统一管理:制定科学的喂养计划,按时按量地喂养奶牛,避免喂养不足或过
度喂养的问题。
4. 定期体检与防疫:定期请兽医对奶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根据兽医
建议进行防疫措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5. 合理的饮水设施:确保奶牛有充足的清洁饮水,避免水源污染和供水不足导致的
健康问题。
6. 适宜的运动空间:提供适宜大小的运动空间,让奶牛能够进行活动,保持身体的
健康。
7. 干净的牛舍环境:定期清理牛舍,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疾病传播。
8. 温度和湿度控制:确保牛舍内外的温度和湿度在适宜范围内,保持奶牛的舒适。
9. 合理的配种管理:根据奶牛的品种特点和生产需求,确定合适的配种方法和时间,提高奶牛的繁殖效果。
10. 注意奶牛的心理健康:给予奶牛足够的关注和照顾,避免过度压力和惊吓,确保
奶牛的心理健康。
乳用犊牛的培育和饲养管理分析

乳用犊牛的培育和饲养管理分析乳用犊牛的培育和饲养管理是牛场牛奶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乳牛的产奶量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正确的培育和饲养管理可以改善乳用犊牛的生长速度和免疫能力,保证其未来成为高产优质的乳牛。
本文将从乳用犊牛的选择、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乳用犊牛的选择在选择乳用犊牛时,首先要选择来自于高产优良母牛的优质种源。
母牛的产囊体量和泌乳潜力直接影响后代犊牛的产奶量和质量。
同时,母牛的遗传背景、疾病史和品质也是选择优质种源的重要考虑因素。
其次,要根据乳用犊牛的品种、性别和年龄等因素进行选择。
通常来说,纯种的乳用犊牛比杂交种更适合乳牛生产。
此外,雌性犊牛更适合养殖,而雄性犊牛则更适合用于肉牛饲养。
对于年龄较小的乳用犊牛,应选择健康、活泼、外形端正、体型匀称的犊牛作为种犊,这样可以保证其未来的生长发育和产奶能力。
二、饲养管理1.饲料供给:乳用犊牛的饲料主要有乳粉、粗饲料、浓缩饲料和青贮料等。
在犊牛的不同生长阶段,饲料的比例和种类也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0-3月龄的犊牛主要以乳汁或乳粉为主食,3-6月龄的犊牛逐渐添加粗饲料和浓缩饲料,6-12月龄的犊牛则主要以粗饲料和青贮料为主食。
2.饲水管理:充足的饮水对乳用犊牛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要保证犊牛随时有清洁、新鲜的饮水供应,避免水质污染和水温过高或过低造成的消化不良。
3.饲养环境:乳用犊牛的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和温度适宜。
犊舍要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室内卫生。
在冬季要加强保温,防止犊牛受凉。
4.疾病防控:定期对乳用犊牛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定期检查犊牛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5.犊牛护理:定期为犊牛修剪蹄角,清理牛棚。
对于幼崽补充铁剂和维生素的需求,可以通过服用预先制定的时间表来满足。
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度对其施行干扰性操作。
三、结语通过正确的培育和饲养管理,可以提高乳用犊牛的生长速度和产奶能力,保证其未来成为高产优质的乳牛。
奶牛的饲养管理与疾病医疗防治管理知识分析

奶牛的饲养管理与疾病医疗防治管理知识分析奶牛是农民和饲养家畜者最常见的家庭禽畜之一,对于奶牛的饲养和疾病医疗防治管理,是很多家庭农场必须要掌握和了解的知识。
本文将主要探讨奶牛饲养管理和疾病医疗防治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奶牛的饲养管理1. 饲料管理奶牛的饲料管理是关键,农民和饲养家畜者要根据奶牛的身体需要和对于饲料的吸收进行科学的饲料配制。
常见的饲料包括:玉米、草料、牧草、饲料添加剂等。
同时,也需要注意水的供应和饮水量的控制。
2. 环境管理奶牛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其健康,因此,需要保证牛舍的清洁和通风。
牛舍内还需要铺设干净的饲料和睡眠地,保证奶牛的舒适度。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对于奶牛的健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农民和饲养家畜者需要定期进行奶牛牛体体温、皮肤、眼睛、耳朵、牙齿、乳头等方面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矫正疾病。
二、奶牛疾病医疗防治管理1. 牛结核牛结核是一种传染病,可以通过奶汁传播,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一旦发现染病,应立即隔离患病奶牛,采取常规的防疫措施,进行病情的观察和治疗。
2. 奶牛痢疾奶牛痢疾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暴雨天气。
患病奶牛常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病程较长。
如发现奶牛出现此类症状,需及时引入病院进行治疗。
3. 马氏体病马氏体病是一种由马氏体菌感染引起的牛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传染病。
患病奶牛出现无力、身体僵硬、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后,应立即进行治疗。
以上是奶牛饲养管理和疾病医疗防治管理中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农民和饲养家畜者应根据奶牛自身需要,合理制定科学方法管理和防治计划,尽可能减少疾病带给奶牛的伤害和影响。
浅谈奶牛饲养管理技术

饲养 管 理过 程 是 非 常重 要 , 我 们 必须 严 格 控 制
每一 个 过程 , 根 据 气候 , 时间, 环 境 和奶 牛 的生 长程
比较 大 ,对奶 牛要 补充 适 当 的能 量 ,保持 奶 牛 的体
力。 还有 就 是 冬季的饮水更要严格把 关, 注 ̄ , x 4 7 k 源 的
及 时 的消 毒 , 细 菌容 易 随着针 头传 染给 正常 奶牛 。
2综 合管 理
控制 , 对 水温 控制 , 每 时每 刻都要 保 持充 足 的水源 。 牛 舍 的选 择 至关 重要 ,牛舍 是 牛休 息和 生 活 的
要 是 牛舍 的环境 , 如果 环境 不 够 干 净 或者 没 有 进行 及 时清 洁 的话 , 会 给 细 菌 的孳 生 提供 环 境 ; 人 为原 因 主要 是人 T静 脉 接 种感 染 造成 的奶 牛 感染 , 饲养 员在 给 奶 牛注 射疫 苗 的 时候 , 如 果 没有 对 针 头 进行
北 方 牛舍 的建造 , 要 有多 方 面考 虑 , 因为 四季温 差较 大 , 所 以在 建造 牛棚 的 时候 , 就要 考虑 防寒 和避
行全面的消毒 , 生病 概 率 自然 就会 下 降 , 消 毒 处 理
的措 施 有 : 1 ) 保 持 奶 牛 居 住 环 境 的 干净 ; 2 ) 喂 养 奶 牛 用 的 具应 严 格 消 毒 ; 3 )喂 牛 的饲 料要 干净 ; 4 )
暑, 及 时进 行通 风 换 气 , 把有 害 的气 体排 除在 外 , 所
浅议奶牛高产饲养管理技术

季高温、高湿也不利于牛犊 生长发育 。围产期必须精心饲 养, 分娩前两周可逐渐增加精料 , 但最大喂量不得超过体重
的 1 %。干奶期禁 止喂甜菜渣 , 适当减少其他糟 渣类饲料 。 分娩后第 1—2 天应 喂容易消化 的饲料 ,补 喂 4 0—6 g 0 硫
酸钠 , 自由采食 优质饲草 , 当控制食盐 喂量 , 适 不得 以凉水 饮牛。分 娩后 第 3—4天起 , 可逐渐增 喂精料 , 每天增 喂量
良好的饲养管理 , 不但 可以增强奶牛 的体质 , 提高奶牛 的体温调节能力 ,有效地防止或减轻奶牛中暑 和多种疾病
的发生 , 同时还可以大幅度 提高奶牛 的产奶量 。 奶牛场应建造 在地 势高燥 、 光充足 、 采 排水 良好 、 环境
幽静 、 交通方便 、 没有传染病威胁和 三废 污染 、 易于组织 防
兽医卫生制度 , 定期进 行消毒 , 立系统的奶牛病历档案 ; 建
每年定期进行 1 —2次健康检查 , 其中包括 酮病 、 骨营养不
以吃饱不剩为好 。 粗饲料作为搭配 , 少量添加。 精饲料按产 乳量来计算 , 高产奶牛每产 3 公斤 奶 , 喂 1 饲 公斤精料 , 低
产奶牛每产 4公斤奶 , 喂精料 1 饲 公斤 。要定时饲 喂 , 严禁 喂霉变饲料 , 不饮冷水 或脏水 。调整奶牛的配种时间 , 尽量 避开奶牛在夏季分娩产犊。 由于奶牛 的抗热性较差 , 怀孕又 会加重奶牛负担 , 不利于奶牛度夏 , 极易导致 奶牛流产 、 牛 犊孱 弱 、 泌乳量减少 , 还极易引发奶牛 的多种疾病。 同时 , 夏
浅议奶牛高产饲养管理技术
孙
近年来 , 奶牛业在我 国畜牧养殖中投入较高 , 要提高奶 牛产奶的数量 和质量 , 相关 因素很多 , 诸如选择优 良的奶牛 品种 、 合理搭配饲料 、 加强 日常饲养管理等 。采取科学的饲 养管理模式 , 提高养殖效益 , 切实增加农 民收入至关重要 。 现将如何抓好饲养管理技术 ,从 而提高或保持高产奶牛产
浅谈奶牛饲养管理

2 选 择 优 良 的 品 种
选 择 高产 、 质 、 康 的 奶 牛 品 种 。 进 奶 牛 优 健 引
排 出废 物 的 溶 剂 , 调 节 体 温 和 调 节 体 液 电解 质 对 时 , 须先进行 必要的传染病检 疫 , 必 同时 要 突 出 利 平 衡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要 在 奶 牛 日粮 中搭 配 充 足 的 用 优 良品 种 杂 交 奶 牛 。建 立 合 理 牛 群 结 构 ,向 优 维 生 素 , 其 是 维 生 素 A、 生 素 D、 生 素 E, 尤 维 维 并 质 、 构 要 效 益 。 牛 的 父 母 代 对 子 女 遗 传 品质 的 供 给 丰 富 的 常 量 元 素 和 微 量 元 素 。优 质 的 干 草 和 结 影 响 占 7 % ( 中 父 代 占 3 % ) 选 择 优 秀 的遗 传 优 质 的 青 贮 再 加 上 混 合 料 , 奶 牛 高 产 、 产 的前 1 其 9 , 是 稳 力 很 强 的 公 牛 对 其 后 代 品质 的改 良非 常 重 要 。采 提 。增 加 青 绿 料 、 贮 料 的 饲 喂 量 满 足 生 长 和 生 青 用 优 良冻 精 进 行 培 育 ,严 格 人 工 授 精 操 作 规 程 。 产 的 需 要 , 喂 青 饲 料 还 利 于 牛 的 防 暑 降温 。 多 对 人 工 授 精 器 械 严 格 消 毒 处 理 , 精 前 对 外 阴 部 输 清 洗 、 毒 , 精 操 作 避 免 粗 鲁 以 防损 伤 生 殖 道 而 消 输 继 发 感 染 , 液 亦 要 保 证 不 受 污 染 。 初 配 年 龄 控 精 4 预 防 坚 持“ 防为主” 预 的方 针 , 到 防 重 于 治 , 少 做 减 免 , 时 做 好 布 病 、 核 等 病 的 免 疫 工 作 。 牛 乳 同 结 奶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 饲料管理:高产奶牛需要大量的高质量饲料,包括粗饲料和浓饲料。
要保证饲料的充足供应,可以采取合理的种植方法,如合理施肥和科学测土配方施肥,以提高饲料的产量和质量。
又如根据奶牛的不同生理期和产奶量,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和配方,确保奶牛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
还要注意饲喂时间、餐次和饲喂方式的合理安排,减少饲料的浪费。
2. 健康管理:高产奶牛的健康状况对其产奶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保证奶牛的健康,首先要做好防疫工作,定期给奶牛注射疫苗,防止疾病的发生。
要定期给奶牛做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要保持牛棚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清洗牛棚,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还要保证奶牛的饮水和空气质量,确保其得到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 管理技术:高产奶牛需要科学的管理技术,包括繁殖管理、产奶管理和育成管理。
在繁殖管理方面,可以采用人工授精、优良种公牛配种等方法,提高繁殖效益。
在产奶管理方面,要合理安排挤奶间隔和挤奶时间,保证奶牛的产奶量和产奶质量。
在育成管理方面,要注意犊牛的饲养和培育,提高其生长发育水平,为后期高产奶牛的培育和替换奶牛的更新提供保障。
4. 环境管理:高产奶牛需要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条件。
要确保奶牛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避免牛舍的过度拥挤。
牛舍的设计和建筑要合理,保证通风、隔热和抗寒。
牛舍的地面要保持干燥,避免积水和泥泞。
还要保持牛舍的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消毒。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涉及到饲料管理、健康管理、管理技术和环境管理等方面。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才能保证高产奶牛的健康和高效产奶。
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引言: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预防和健康监测等方面,以帮助养殖户有效地管理奶牛,提高养殖效益。
一、饲料管理1. 饲料种类:奶牛的饲料种类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常见的饲料包括青贮料、浓缩饲料和精料等。
青贮料富含纤维和水分,有助于奶牛的消化和排泄功能;浓缩饲料提供丰富的能量和蛋白质;精料则提供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 饲喂方式:合理的饲喂方式可以提高奶牛的饲料利用率。
应根据奶牛的产奶量和体重进行科学配比,并分多次进行饲喂,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同时,饲喂过程中要确保饮水充足,以维持奶牛的水分平衡。
二、环境管理1. 牛舍设计:牛舍的设计应考虑奶牛的舒适性和健康状况。
牛舍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并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奶牛活动。
此外,牛舍内部的卫生状况也需要定期清理和消毒,以防止疾病传播。
2. 床铺管理:牛舍的床铺应保持干燥和清洁。
干燥的床铺有助于预防奶牛的乳房疾病,如乳房炎。
常用的床铺材料包括干草、木屑和沙土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三、疾病预防1. 疫苗接种: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奶牛常见疾病的重要措施。
常见的疫苗包括口蹄疫疫苗、乳房炎疫苗和瘤胃酸中毒疫苗等。
养殖户应根据当地的疫情和兽医建议,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2. 疾病监测: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疾病问题。
常见的监测指标包括体温、食欲、粪便和乳房状况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健康监测1. 产奶监测:定期对奶牛的产奶量进行监测,以评估饲养管理的效果。
可以通过奶量计、奶桶等工具进行测量,记录奶牛的产奶情况,并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2. 营养监测:定期对奶牛的体重和体况进行监测,以评估饲料管理的效果。
可以通过体重计和体况评分等方法进行测量,及时调整饲养方案,确保奶牛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不断增加,奶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奶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对于保证奶制品的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关键要点,帮助养殖者们提高养殖效益。
1.提供适宜的饲料奶牛犊牛的饲料应该具有高能量、高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对于刚出生的犊牛,最好提供新鲜的母乳或替代乳粉。
在犊牛长大后,可以逐渐引入精炼的饲料,如青贮料、浓缩料和精饲料。
饲料的质量和种类对犊牛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养殖者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合理配置饲料。
2.合理的饲养环境奶牛犊牛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养殖者需要提供舒适、干净、温暖和通风良好的环境。
饲养舍应该保持干燥,以防止犊牛患上呼吸道疾病。
此外,养殖者还应定期清理和消毒饲养设施,以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3.科学的喂养计划养殖者需要制定科学的喂养计划,根据犊牛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需求提供足够的饲料。
犊牛的饲养计划应包括喂养次数、喂养量和饲料种类。
在犊牛成长过程中,饲料的种类和比例应逐渐调整,以满足其不同阶段的需求。
4.定期的健康检查定期的健康检查对于保持奶牛犊牛的健康至关重要。
养殖者应该密切观察犊牛的食欲、精神状态和体重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此外,养殖者还应该为犊牛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5.科学的繁殖管理奶牛犊牛的繁殖管理对于养殖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
养殖者应该选择健康、优良的种牛进行配种,掌握配种的最佳时间。
此外,养殖者还应定期进行妊娠检查,及时掌握犊牛的胎儿情况。
6.合理的运输管理在奶牛犊牛的运输过程中,养殖者需要注意保证其安全和舒适。
运输车辆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隔离设施,以减少犊牛的运输压力和疾病风险。
在运输过程中,养殖者还应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确保犊牛的正常生理需求。
7.合理的防疫措施防疫是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
养殖者需要制定科学的防疫计划,包括疫苗接种、驱虫和卫生措施等。
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奶牛的饲养管理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高质量牛奶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于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要点。
1. 饮食管理奶牛的饮食管理对于其健康和牛奶质量至关重要。
奶牛的饮食应该包括足够的草料、饲料和饮水。
它们的食物应该是新鲜的,且保持干燥。
奶牛的食物应该提供足够的营养,以确保它们的身体和产奶量的健康。
2. 卫生管理卫生管理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高质量牛奶的重要因素。
奶牛应该定期清洗和消毒,特别是它们的舍堂、饮水设施和食具。
奶牛的身体也应该保持清洁,以防止疾病和感染。
3. 健康管理奶牛的健康管理是确保它们生产高质量牛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奶牛应该接受定期的体检和检疫,以确保它们没有感染疾病。
如果奶牛生病了,应该及时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播和影响产奶量。
4.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对于奶牛的健康和生产也是非常重要的。
奶牛的舍堂应该保持舒适和干燥,以防止它们生病。
舍堂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和通风,以确保奶牛有足够的空间和新鲜空气。
奶牛的舍堂也应该保持整洁和干净,以防止疾病和感染。
5. 养殖管理奶牛的养殖管理包括繁殖、配种和产犊。
奶牛的繁殖周期应该被监测,以确保它们生产的是高质量的牛奶。
配种也应该通过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健康和高品质的后代。
当牛犊出生时,应该给予适当的护理和营养,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生长。
6. 饲养记录饲养记录是监测奶牛健康和生产的重要依据。
记录应该包括奶牛的产奶量、饮食和疾病历史。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奶牛的饲养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记录还可以用于监测奶牛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
奶牛的饲养管理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高质量牛奶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饮食、卫生、健康、环境和繁殖管理都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高质量牛奶的关键。
同时,饲养记录也是监测奶牛健康和生产的重要依据。
奶牛 饲养管理

奶牛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分群饲养:根据奶牛的品种、体重、胎次、泌乳期和产奶量等因素进行分群饲养,以便于管理。
2. 合理配制日粮:根据奶牛的营养需求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合理配制日粮,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3. 定时饲喂:每天定时饲喂,使奶牛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4. 保证饮水: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保证奶牛随时可以饮用到水。
5. 定期称重:定期称重可以了解奶牛的生长和体重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6. 做好记录:记录每头奶牛的产奶量、饲料消耗量、称重记录等,以便于跟踪和管理。
7. 保持卫生: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
8. 避免应激:在饲养过程中避免惊吓、驱赶等应激因素,以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总之,奶牛的饲养管理需要精细化、科学化,注重营养、卫生、安全等方面,以保证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中小型牛场奶牛的饲养管理

中小型牛场奶牛的饲养管理1. 奶牛的品种选择牛场经营者在确定奶牛的品种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品种适应性、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易于管理等。
常见的奶牛品种有荷斯坦奶牛、黑白花奶牛、红牛、克什米尔等。
荷斯坦奶牛产奶高、稳定,并且较为耐高温,适应性强。
黑白花奶牛产奶量较高,品质好,但是对环境和饲料要求较高。
红牛的适应性强,易于管理,但是产奶量较低。
克什米尔虽然产奶量低,但是对饲料要求较低,适应性较强。
因此,在选择奶牛品种时需要结合自身牛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2. 饲养环境和设备2.1 饲养环境奶牛的饲养环境是影响其产奶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牛棚的通风、采光、温度、湿度和卫生状况等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牛舍要保持干燥、通风、结构合理,气味不臭,避免存在致病因素。
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18℃—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
饲料库房应存放适量的饲料,保持其干燥、卫生。
存储时间过长或过湿容易引起发霉和变质,影响奶牛的食欲和健康状况。
2.2 饲养设备饲养设备的使用对于提高牛场经济效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等具有重要作用。
牛棚应设置牛槽、饮水设备、卫生设施、打草机、挤奶机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自动喂料器、自动挤奶机等设备,进一步提高饲养效率。
3. 饲料管理奶牛的饮食管理直接关系到其健康和产奶量。
饲料的质量和种类对于奶牛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保证奶牛得到优质、平衡、适口性好的饲料。
3.1 常用饲料种类奶牛常见的饲料有粗饲料和精饲料。
粗饲料包括玉米秸秆、豆腐渣、苜蓿、紫花苜蓿等。
精饲料包括玉米、豆粕、糠麸、鱼粉等。
在饲养中,可以根据奶牛的生理状态和需求分配不同的饲料种类。
3.2 饲料搭配比例合理的饲料搭配比例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与质量。
饲料的搭配比例应根据奶牛的品种、生理状态、生产阶段、生长发育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配比。
目前,常用的饲料搭配比例包括54:46、55:45、60:40、65:35等。
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

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随着人们对奶制品需求的增加,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饲养管理1. 饲料供应:奶牛的饲料应保证充足,饲料种类要丰富多样,包括粗饲料和浓饲料。
粗饲料可包括青贮料、干草等,浓饲料可包括玉米、豆饼等。
同时,饲料应保持新鲜,避免霉变。
2. 饮水管理:奶牛每天需要大量的饮水,应确保饮水的清洁和充足。
饮水槽应定期清洗,保持水质清新。
3. 牛舍环境:牛舍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
牛舍的地面应舒适,铺设合适的垫料,以减少奶牛蹄部受伤和疲劳。
4. 定期体检: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包括体温、体重、乳腺等方面的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奶牛的健康。
二、疾病防控1. 疫苗接种:奶牛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疫苗包括口蹄疫、乳房炎等。
2. 卫生防控:保持牛舍的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理牛舍,消毒工具和设备,防止病菌传播。
3. 饲料卫生:饲料的质量对奶牛的健康至关重要。
饲料应保持干燥,避免霉变,防止细菌滋生。
4. 疾病监测:定期对奶牛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患病牛只,防止病菌传播。
5. 饲养条件:奶牛的饲养条件要符合健康需求。
保证奶牛有足够的空间活动,避免过度拥挤和应激。
6. 疫病治疗:一旦发生疫病,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滥用药物。
总结起来,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疾病防控,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能力和免疫力,保障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养殖户要时刻关注奶牛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执法,确保奶牛饲养过程中的合法合规。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疾病防控措施,才能实现奶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奶牛的日常饲养管理原则

奶牛的日常饲养管理原则一、合理饲养合理饲养是奶牛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基础。
合理饲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合理群体搭配,合理安排饲养数量、品种和年龄,以确保奶牛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其次是合理使用饲养场地,保证每头奶牛都有足够的活动和卧躺空间;另外,还要合理安排饲养设备,确保奶牛的饲养环境舒适、卫生。
二、科学喂养科学喂养是保障奶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
科学喂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合理配制饲料,根据奶牛的品种、年龄、生产阶段和环境条件,合理调配不同种类和比例的饲料,确保奶牛摄取到足够的营养;其次是定时定量喂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数量进行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此外,还要确保饮水量充足,保持食槽和饮水器的清洁卫生。
三、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措施。
健康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定期体检,定期检查奶牛的体温、粪便、泌乳情况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疾病问题;其次是定期细菌检测,定期对奶牛的乳房、泌乳系统和泌乳品质进行细菌检测,确保奶牛乳品的安全和卫生;另外,还要加强疫苗接种,按照规定时间和剂量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四、环境控制环境控制是提高奶牛生产效益和保障奶牛健康的重要手段。
环境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合理通风,保持饲养环境的空气流通,避免过热或过冷对奶牛的影响;其次是适宜温度,确保饲养环境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奶牛生产的不利影响;此外,还要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饲养场地,及时清除秽物和垃圾,防止病菌滋生。
综上所述,奶牛的日常饲养管理原则包括合理饲养、科学喂养、健康管理和环境控制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福利。
同时,还能够提高奶牛的屠宰品质,保证奶制品的安全和卫生。
如何加强饲养与管理促进奶牛稳产高产

如何加强饲养与管理促进奶牛稳产高产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奶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门。
奶牛饲养一直是奶业保持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
如何加强饲养与管理促进奶牛稳产高产是每个奶农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奶牛饲养、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奶牛饲养合理配置饲料合理的日粮配置对奶牛稳产高产至关重要。
在制定日粮配方时,应根据不同生产阶段、品种、体重等因素进行个性化配比。
一般来说,由于反刍动物的胃是复杂的发酵体系,粗饲料应占整体饲料比例的60%以上,草料可取用棉子草、苜蓿等高质量饲料。
此外,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也应适当增加,但不得过多,否则会导致奶牛发生消化不良及其他消化道疾病。
加强饲料储存饲料是奶牛生产的基础,饲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
因此,奶牛饲料的储存至关重要。
储存不当会导致饲料受潮、霉变,甚至是饲料质量下降。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储存饲料应注意以下几点:•应选择阴凉、干燥、通风、卫生的储藏地点。
•应选择密封性较好的容器储存,尽量避免饲料直接接触地面。
•玉米、小麦等颗粒饲料储藏时间不宜过长,保证饲料新鲜度。
注重清洁与消毒清洁与消毒是奶牛饲养中的基础工作,必须重视。
牛舍和饲槽都要经常清洗,保持干净卫生。
牛舍地面积水或油浸泡,这样会导致细菌繁殖和疾病的传播。
在清洁后,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可以使用10%过氧化氢溶液、0.1%漂白粉等,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消毒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以达到消毒效果。
日常管理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保持奶牛健康的关键。
定期体检的目的是检查奶牛身体状况,早发现疾病症状,及时治疗,预防疾病的扩散。
体检时要仔细观察奶牛肢体、呼吸、体温等表现,以及检验粪便、尿液、血液等生理指标,做好记录,并按计划进行治疗或调整饲养措施。
疫病防控疾病防控是奶牛饲养管理中必须要注意的重点。
主要的疾病有肺炎、乳腺炎、消化不良、脚膜炎等。
多种疾病的防治方法包括注重饲养环境的卫生,保证奶牛饮水的安全卫生,饲养密度要适当,合理控制运输中的压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等。
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奶牛的生产性能、健康和福利。
以下是奶牛的饲养管理的主要方面:
1. 饲料供应:奶牛的饲料应该充足、均衡,包括粗饲料和浓缩饲料。
粗饲料应该有足够的纤维、水分和矿物质,如青贮、干草、饲草等;浓缩饲料应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能量和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等,如麦麸、玉米、豆粕等。
饲料的质量和种类应适合奶牛的年龄、品种和生产阶段。
2. 饮水管理:奶牛应该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这对于保持健康和产量都很重要。
饮水设施应该方便奶牛喝水,如水槽、自动饮水器等。
3. 环境卫生:奶牛应该生活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
粪便应该及时清理,牛舍、牛栏应该保持通风、换气和温度适宜。
定期消毒牛舍、牛栏也是必要的。
4. 健康管理:奶牛的健康管理牵涉到许多方面,如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定期进行体检等。
5. 影响奶牛产奶的因素:奶牛的产奶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营养、健康、繁殖等。
为了提高产奶量,农民应该注重对这些因素的管理。
例如,提供充足和均衡的饲料,对奶牛的体重、体型进行监测,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奶牛的营养和疾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繁殖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奶牛的饲养管理牵涉到许多方面,包括饲料供应、饮水管理、环境卫生、健康管理和影响产奶的因素等。
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健康和福利。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随着人们对奶制品需求的增加,奶牛饲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
而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对犊牛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因为犊牛是未来奶牛群体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
1. 饲料管理饲料是犊牛生长发育的重要支持,因此饲料管理是犊牛饲养的关键。
首先,需要提供充足的高质量乳酸奶或人工乳作为主要饲料,以满足犊牛的营养需求。
同时,可以逐步引入粗饲料,如青贮料和浸水青草,以促进犊牛的消化系统发育。
2. 饮水管理水是犊牛生长发育的基本需求,因此饮水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犊牛需要干净、新鲜的水源,以满足其日常饮水需求。
水槽应保持清洁,水质应定期检测,确保水源的卫生安全。
3. 环境管理良好的环境管理对犊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犊牛舍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积水和过高的湿度。
舍内的床铺应保持干净,及时更换,以防止细菌和病原体滋生。
此外,舍内的温度和光照也要适宜,以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4. 疾病预防与控制犊牛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因此疾病预防与控制是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方面。
首先,需要定期给犊牛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其免疫力。
同时,要保持舍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另外,及时发现和处理犊牛的疾病问题,如腹泻、呼吸道感染等,以避免疾病的扩散和严重影响。
5. 定期体重监测体重是衡量犊牛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定期体重监测是犊牛饲养管理的必要步骤。
通过定期称重,可以了解犊牛的生长速度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调整饲养方案。
同时,体重监测也是发现犊牛患病或发生其他问题的重要手段。
6. 合理的断奶管理断奶是犊牛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项技术活动。
合理的断奶管理可以确保犊牛平稳过渡到接受固体饲料的阶段。
断奶时应逐渐减少乳量,同时逐渐增加固体饲料的比例,以促进犊牛的消化系统适应新的饲料形式。
7. 行为观察与处理犊牛的行为观察与处理对犊牛的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犊牛的行为表现,可以及时发现犊牛是否有异常情况,如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等。
浅谈奶牛饲养管理技术

S i y a n g t i a n d e1、良种奶牛的选购奶牛品种及个体的优劣决定其一生的产奶量。
我国大多数奶牛场饲养的奶牛为荷斯坦黑白花奶牛,这一品种优于其他奶牛品种,产奶量高,生产性能稳定,是农户选择的对象。
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择标准:要求体格健壮,结构匀称,皮薄而富有弹性,体躯长宽深,背腰平直,尻部长平宽,胸部发育良好,腹大而不下垂,身躯从上面、侧面、后面三个位置观察呈“倒三角”,四肢结实、端正。
乳房大,呈方圆形,向前后延伸,侧看前线超过腰角前缘的垂线,底部呈水平状,底线略高于飞节,乳腺发育充分,乳头大小适中,乳静脉粗大而多弯曲,乳井大而深。
②年龄选择:奶牛年龄不同,产奶量有很大差异。
在产第1股时,一般在2.5岁左右,随着胎次及年龄的增加,产奶量也逐渐增加,到4-7胎(即6-9岁)时,产乳量达到最高峰,周岁后开始下降。
因此,准备养奶牛的农户应选购3-5岁以内的青壮年奶牛。
并应从大型正规的奶牛场购买奶牛。
2、做到六净,即圈舍净、用具净、饲料净、饮水净、空气净、牛体净。
对牛圈、牛舍勤清扫,定期用10%新鲜石灰水或者3%漂白粉等消毒杀菌;对饲草、用具等应勤放在阳光下曝晒;对工作服、医疗器具勤煮沸消毒。
冬季奶牛食枯草较多,而枯草在收贮时易混入杂物,伤害奶牛的肠胃。
因此,在饲喂前应仔细检查饲草,剔除杂物。
还要特别注意奶牛周围环境的卫生情况,每日最好刷拭牛体1~2次,既能除去污物,保持体表清洁,又可促进血液循环,又便于对奶牛的调教。
方法为由前至后,由上到下。
在奶牛的睡床上要经常放些干草使奶牛夜晚睡得舒适,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3、科学的饲养技术3.1饲料要多样搭配。
喂给奶牛的饲料应以青绿多汁饲料为主和优质干草为基础,营养物质不足部分用精料和其他少量添加剂补充。
按干物质来说,青绿多汁饲料可占50%,粗饲料占30%,精饲料占20%。
奶牛的日粮特别在产奶期应力求多样化,至少要两种以上的粗饲料如青干草、稻草或玉米皮等;2~3种多汁料如青贮、胡萝卜、甜菜等及3~4种精料如玉米面、麸皮、豆饼、大麦等组成。
浅析奶牛的饲养管理

浅析奶牛的饲养管理摘要:优质的奶牛,关键在于良种的纯度。
为了生产牛奶而饲养一头母牛,没有一头母牛能够超越它的血统。
其次,母牛必须有充足的营养,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泌乳量,同时还能表现优良的奶牛特征;另外,养殖的条件也要好,春夏秋三个季节都能遮风挡雨,冬天不受寒风和暴风雪的侵袭。
在管理上要做到科学、合理,要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在工作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不要粗暴,避免给奶牛带来机械性的伤害,从而降低乳汁分泌。
关键词:现状;饲料种类;母犊牛饲养1奶牛的品种及我国奶牛品种现状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优良的牛,包括荷斯坦牛,更塞牛,爱尔夏牛等等。
大部分荷斯坦牛都是这类动物的主要特点,它们个头小,皮肤薄,骨骼纤细,血管外露,被毛短而光滑,肌肉不发达,皮下脂肪较少,胸部较大。
2奶牛的饲料种类2.1青绿饲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食用的多种作物的茎叶。
肉质细嫩,多汁,适口性好,消化能力强。
2.2青贮饲料将不同种类的牧草、杂草、玉米秸秆及各类藤本植物粉碎后,放入青贮槽或高塔中,使其与外界隔离,压缩后再进行微生物的发酵。
本发明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特点。
简单的青贮工艺:窑场应选择地势高,干燥,向阳的地方,窖的尺寸及形态要视场地条件而定。
青贮饲料的量与牲畜的饲养量有关。
切碎,踩实,含水量65%-75%,顶部用塑料薄膜盖住,再覆上30-50厘米的泥土,夯实后要时常查看覆盖层是否有开裂或坍塌。
再过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饲养了。
2.3粗饲料而在18%或更高的干物中,则被称作“粗料”。
包括干草、蒿秆、秕谷和一些木质的叶子,以及糟渣等结果表明,青干草作为一种优质的粗饲料具有多种成分均衡、类胡萝卜素和矿物质成分优良等特点。
2.4能量饲料在一定范围内,以其所含的粗纤维和20%以下为宜。
有很多品种,有谷物类,谷类,根茎类等等。
营养特性:谷物中含有较多的淀粉,极少量的粗纤维。
麦麸富含蛋白质、维他命B和维他命E,具有轻腹泻的功效,是牛饲料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剂 不 能 同 时 使 用 。 如 胆 碱 不 能 和 某 些
进生长的效果。
维 生 素 、 钙 、磷 同 时使 用 。 胆 碱 易 溶
于水 ,碱性 很 强 ,对 于 水 溶 性 维 生 素 , 如 维 生 素 C、泛 酸 等 起 破 坏 作 用 。 此 外 ,磷和 钙在 酸 性环 境 中 易被 吸 收 . 而 在碱 性 环境 中则吸 收很 少 。所 以 , 胆 碱 也 不 能 与 钙 粉 、磷 酸 氢 钙 等 一 起 添 加 。 维 生 素 B 不 能 与 青 霉 素 同 时 使 。 用 。 因 维 生 素 B 的水 溶 液 呈 弱 酸 性 . . 会 破 坏 青 霉 素 的功 效 。硫 酸 亚 铁 、氯 化 亚 铁 、 硫 化 亚 铁 不 能 与 维 生 素 A、 维 生 素 D、维 生 素 E 和 维 生 素 B 、维 .
清 洗 乳 房 ,防 止 乳 房 炎 发 生 。 让 牛 每 天 多 晒 太 阳 .适 量 运 动 , 并 每 天 刷 拭 牛体 ,可 提 高奶 牛 产 奶 量 。 4 干 乳期 护 理 及 配种 管 理 于 乳 期 前 后 以 青 粗 饲 料 为 主 ,以 防 牛 太 肥 胖 影 响 配 种 ,注 意 补 充 食 盐 . 钙 和 磷 。干 乳 前 不 能 将 奶 挤 干 , 否 则
() 拌 均 匀 , 添 加 剂 占配 合 饲 料 6搅
的 比 例 很 小 ,如 微 量 元 素 在 日粮 中 的 添 加量 极 小 ,每 吨饲 料 中只有 几 克 . 如 果 搅 拌 不 均 .不 但 起 不 到好 的作 用 .
() 意 添 加 方 式 和 适 用 对 象 。 饲 4注
一
适 应 ,不 能 突 然 换 饲 料 .挤 奶 人 员 等 .
以防母 牛产 生 应 激反 应 而 减 少 泌 乳量 。
3 注 意 卫 生 .加 强 日常 护 理 工作
次 末 受 孕 . 要 在 下 一 个 发 情 期 内及
时补 配 。
挤 奶 人 员 要 身 体 健 康 . 防 止 人 畜 共 患 病 发 生 。挤 奶 前 后 要 清 刷 牛后 躯 ,
看 它 们 之 间 是 否 存 在 拮 抗 作 用 . 如 果
霉 素 、 土 霉 索 同 时 使 用 , 因 碳 酸 钙 属
强 碱 性 ,在 碱 性 环 境 中 ,上 述 维 生 素
( 交 替 使 用 抗 生 素 添 加 剂 ,防 止 8 )
病 原微 生 物 产 生 耐药 性 ,
等 添加 剂 易 被 破 坏 某 些 药 物 添 加 剂 也 不 能 混 合 在 一 起使用 。如 喹乙醇不 能和杆 菌肽 锌 同 时 使 用 。 土 霉 素 不 能 与 青 霉 素 、 链 霉 素 同 时 使 用 。 因 土 霉 素 酸 性 甚 强 ,能 破 坏 青 霉 素 、链 霉 素 的 预 防 疾 病 和 促
大 量 的 饲 料 中 是 不 能 混 合 均 匀 的 ,应 先 将 添 加 剂 混 于 少 量 饲 料 中 ,逐 级 扩
大 .直 到混 合 均 匀 。
水 中饲 喂 ,更 不 能 和 饲 料 一 起 加 热 煮 沸 。用 时 要 按 说 明 书 进 行 。 另 外 , 也
() 购 少 买 、妥 善 保 管 。 饲 料 添 7勤
个 月 以 内 的鸡 ,猪 每 吨饲 料 中添 加 1 ~ 5 5g 0 .鸡 为 每 吨 l — 5 .均 于屠 宰 前 4 02g 周 龄 停 用 :维 生 素 A 的添 加 量 若 高 m 需要量 3 1 4倍 便 会 引 起 肝 脏 损 伤 :过 量 的 胆碱 会 影 响 钙磷 的 吸收 等 。
料 添 加 剂 除 一 些 专 门 用 于 饮 水 的 品 种 外 , 如 速 溶 多 维 素 等 ,绝 大 多 数 只 能
混 于 精 饲 料 中喂 给 .不 能 混 于 湿 料 或
反 而 会 使 动 物 中毒 。生 产 中 一 定 要 引 起 重 视 。若 把 微 量 添 加 剂 直 接 混 合 于
要 注 意 添 加 剂 的使 用 对 象 ,例 如 能 产 生 不 良气 味 的 添 加 剂 , 如 鱼 粉 精 等 ,
不 能用 于 乳 牛 、乳 羊 等 产乳 动物 。
生 素 B 同 时 使 用 。若 同 时 使 用 ,前 者
会 加 速 后 者 的 氧 化 破 坏 过 程 。碳 酸 钙 不 能 与 维 生 素 B 、维 生 素 B 、 维 生 素
C、 维 生 素 K_ 、维 生 素 K 和 泛 酸 、链
() 意 配 伍 禁 忌 。 在 畜 禽 饲 料 中 5注
加一 些 饲 料 添 加剂 . 可起 到 促进 生 长 ,
提 高 肉 、奶 、蛋 产 量 , 降 低 饲 料 消 耗 和 防 病 治 病 等 作 用 。 但 是 ,有 些 饲 料 添 加 剂 不 能 同 时 使 用 。 因 此 , 当 多 种 饲 料 添 加 剂 混 合 使 用 时 ,使 用 前 必 须
饲养 管理
奶 牛饲 养 管理 浅议
郭正 朴 ( 海省都 兰县 热水兽 医站 8 6 0 ) 青 1 1 0
奶 牛 产 后 至 干 乳 .饲 养 管 理 很 重 要 。方 法 得 当 ,可 大 大 提 高 其 产 奶 量 ,
要 点 如 下 1 产 后 护 理
不宜 大量 喂 精饲 料 ,以防产 后 瘫 痪 。
() 时 观 察 被 饲 喂 畜 禽 的 反 应 。 9及
发 现 有 异 常 现 象 应 立 即 停 止 使 用 ,迅 速 查 出原 因并做 好 相 应 的 治疗 。
严 格 遵 守 国 家 的 有 关 法 律 、 法 规 和法 令
有 .必 须 采 取 相 应 的 措 施 , 以免 造 成
浪费 或 产 生不 利 影 响 。 某 些 维 生 素 与 矿 物 质 及 药 物 添 加
21. 0 1 0 2口匾目匿团
8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会 影 响 下 一 次 泌 乳 量 。 干 乳 后 应 时 常
青 干 草 任 其 采 食 ,适 当 添 加 健 胃 剂 ,
增 加 食 欲 ,多 喂 粥 ,胡 萝 h等 青 绿 饲 料 ,可 提 高 产奶 量 。
2 科 学挤 奶 产后挤奶时应用温开水清洗乳 头 .
产 后 应 及 时 消 毒 脐 带 , 清 刷 母 牛 后 躯 并 消 毒 . 防 止 生 殖 系 统 感 染 。 牛 舍 ( ) 要 清 扫 、 消 毒 、勤 换 垫 草 , 圈 保 持 干 燥 、卫 生 、通 风 ,冬 季 保 持 温 暖 。产 后 应 让 犊 牛 及 时 吃 到 初 乳 ,这 不 仅 有 利 于 犊 牛 健 康 . 也 有 利 于 刺 激 母 牛 与 犊 牛 感 情 , 增 加 泌乳 量 。 奶 牛 产 后 应 供 给 温 开 水 .并 适 当 加 入 碘 盐 5 0克 左 右 。饲 喂 红 糖 及 益 母 草 ,促 使 胎 衣 尽 快 排 ,使 母 牛 恢 复 体 质 。 饲 料 以 柔 软 .易 消 化 能 量 饲 料 为 主 ,但
加 剂 不 宜 长 期 保 存 ,保 存 期 一 般 不 超 过 6个 月 ,尤 其 是 维 生 素 制 剂 .其 稳 定 性 较 差 ,即 使 在 低 温 干 燥 的 条 件 下 , 每 月 自然 损 失 也 在 5 1 % 。 因 此 应 随 ~O 用 随 购 ,不 可 积 压 。饲 料 添 加 剂 应 储 存 于 干燥 、低 温 及避 光 处 。
多 按 摩 ,并 让 牛 犊 吃 几 V 奶 , 顶 几 下 I 乳 房 ,然 后 挤 奶 . 动 作 要 温 柔 .一 般 前 天 不 能 将 奶 完 全 挤 净 。 挤 奶 要 分 多 次 ,并 定 时 、定 员 、定 场 地 ,使 牛
观 察 母 牛 ,如 发 情 应 及 时 配 种 .最 好 用 人 丁 授 精 方 式 进 行 ,并 且 在 一 个 发 情 期 内输 精 受 孕 ,防 止 配 种 污 染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