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的分析

合集下载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6-03-02T10:35:06.30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9期作者:吕权刘彦华闫彦情[导读]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医院妇产科米非司酮由于具备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优点,在妇产科领域得到应用广泛。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医院妇产科河北辛集 052360【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43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运用米非司酮治疗不同疾病,采用回顾性研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根据患者病情,服用适量的米非司酮,必要时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治疗后总体疗效良好。

结论米非司酮由于具备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优点,在妇产科领域得到应用广泛。

随着对米非司酮研究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新适应证将被逐渐发现,米非司酮也将在医学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妇科病米非司酮(Ru486)是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研制成功早期用于终止早孕。

随着对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研究,该药在在妇产科的应用日趋广泛,在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异位妊娠等疾病治疗中也有新的突破[1-2]。

笔者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43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43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4.6岁。

1.2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米非司酮临床应用价值。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

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条件是P<0.05。

2.研究结果2.1患者就诊原因分类详细就诊原因见表1,妊娠终止79例患者中,早期妊娠终止36例,中期妊娠终止24例,晚期妊娠终止19例。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疗效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的人工孕激素,常用于妇产科病理情况的治疗中。

它通过影响子宫内膜和宫颈的生理作用,实现了切实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米非司酮在以下几个疾病治疗中的疗效:1. 早孕症状早孕症状是指孕期前3个月出现的不适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乏力等等。

米非司酮可有效缓解这些不适症状。

它通过减少妊娠激素,降低子宫内压力,达到缓解的目的。

因此,它常被用来缓解孕早期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2. 月经失调米非司酮还可以用于月经失调的治疗中。

月经失调是指月经周期异常或者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由于米非司酮可以调节子宫内膜的变化,它已被广泛用于月经失调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月经质量,缩短月经周期,减轻痛经症状。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外部的一种病理情况,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和月经异常。

米非司酮可通过减少子宫内膜的厚度,使得异常的子宫内膜组织退化和脱落。

此外,米非司酮还可以抑制妊娠激素分泌,减轻内膜异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4. 妊娠终止米非司酮还可以用于妊娠终止的治疗中。

它通过在子宫内膜发育的早期阶段,阻止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发育。

这种方法被称为“紧急避孕”,可以在应急情况下避免不想要的妊娠的发生。

由于其安全性高且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生育功能,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米非司酮紧急避孕。

总之,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具有很高的疗效,这种人工合成孕激素为各种妇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式。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米非司酮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妇科病理情况的治疗中。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进展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进展
床试验结果 提示 , 短 期应用黄体酮拮抗 剂 米非 司酮 , 可显 著改善精神病病人 的严 重 抑郁症 状 。 文 献 报 道 使 用 10 m g/日的米 非 司酮给予 5 0 例更年期功 能性子 宫出血 患者 ,连续 口 服 3 个月观察其疗效 ,结果 所 有患 者 均 出 现 闭经 且 , 有 3 6 例 患 者 直 接进入绝经 。 停药后 8 例月经 稀发 ,5 例 恢 复正 常月 经 不 , 良反 应 少 。
米非 司酮 在妇产 科临床应 用进展
宋清霞 2 1500 0 江苏苏州市枫桥人 民医院
用 于 避 孕 :米 非 司 酮 用 于 紧急 避 孕 ,
避 孕 效 果 :单 剂 量 6 0 0 ra g 可 达 1 0 0 % 单 ,
剂量 2 5 m g 有 效 率 为 7 4 %

84 % 。
有报
道 指 出 , 采 用 米 非 司 酮 2 5 ra g + 甲 氨 蝶 呤
明 ,R U4 8 6 可 通 过 抑 制 核 因子 KB ( N F — KB ) ” 0 的活 性 、 降 低 异 位 内膜 生 存 素 、 上
调凋亡 诱 导蛋 白 Fa x 及抑癌基 因 PTE N
基 因水平途 径 诱 导 异 位 内膜 细 胞 的凋亡
而 发挥治疗作用 。 治疗妇科其他疾病 :美国 一 项 小 型 临
提 示 , 米非 司 酮 在 宫 颈 癌 的治 疗 中 尤 , 其
在阻断宿主细胞与 HP V 基 因组 发生整合
的早 期 宫 颈 癌 变 的治疗 中将起 重 要 作用 。
有研究提示 米 非司酮体外对 PR ( + ) 细
胞 有 明 显 抑 制 作 用 。 目前 体 内 外 研 究 发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论文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论文

浅谈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体会中图分类号:r9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24-02米非司酮问世于1985年。

由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合成国产制剂(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早期用于药物流产的同时经大量的实践以后用于妇科和产科。

该药在生殖领域中的功用受人瞩目,它能有效抑制排卵、深解黄体,干扰子宫内膜的发育功能。

诱发宫颈成熟和增加子宫肌细胞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等作用。

是合成国产制剂并作为受体水平节制生育的堕胎药,其与前列腺素序贯用药后流产率超过95%,近年来,米非司酮试用于妇科性激素依赖性疾病。

由于其有效、方便、价廉和较少副作用等优点,而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是妇产科又一突破性进展。

其功绩不亚于40年前口服避孕药的发明,人们把避孕药比喻作抗生素的发明。

近几年非米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引起了临床高度重视,不断研究实践,现将我们对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体会分析如下:1 米非司酮的药物功能是在口服后85%被吸收,生物利用率高达60%,作用无直接关系,也无积累作用1.1 对性轴的作用: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的作用。

可通过促性腺激素间接或直接作用于卵巢。

但因用药剂量和周期不同阶段,或病人间接反应性不同,而其结果变得异常复杂。

其在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2 对子宫的作用1.2.1 对子宫内膜的作用该药可产生,如避孕药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不同,子宫内膜和月经周期不同步作用。

此作用常在用药后2d--3d出现,即使小剂量亦可抑制子宫内膜分泌现象。

故在黄体中晚期用药可使子宫内膜脱落。

出血与月经来潮。

但用量不大,则可出现少量短期出血。

随后黄体消退,再次月经来潮。

而大剂量时,可通过溶黄体作用经期提前。

该药对子宫内膜作用系通过竞争性结果黄体酮受体作用。

同时也可使蜕膜细胞变性,核分裂减少,继而导致绒毛组织变性,绒促性素(hcg)值下降和内源性前列素(pg)分泌增加,使蜕膜坏死出血和脱落。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2)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2)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12月在本院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术前不服用任何药物,直接麻醉进行手术,观察组在术前24 h服用米非司酮150 mg,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扩张例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扩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人工流产综合征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

结论:米非司酮有明显的软化和扩张作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米非司酮;妇产科;临床应用随着医药卫生产业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痛技术在妇产科应用越来越广泛。

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药,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受体,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从而引起蜕膜和绒毛变性,导致出血,阻止胚胎发育[1]。

近年来,米非司酮的应用不仅限于终止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宫颈的软化、扩张,其紧急避孕效果也比较肯定。

为探讨其在妇产科中应用的安全性,现对本院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服用米非司酮的患者的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有停经史,尿妊娠试验阳性,术前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

年龄20~35岁,平均28岁,孕次1~4次,产次0次,孕周7~9周,术前检查尿妊娠试验,白带常规,血、尿常规,心、肝、肾功能及其他相关病史及检查,排除无高血压、心、肺、肾疾病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无妇科炎症,无口服米非司酮禁忌证,无药物过敏史。

将该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孕妇年龄、孕周、术前常规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术前未服用药物,直接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组患者术前24 h口服米非司酮3次,每次50 mg,然后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_0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_0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米非司酮是法国Roussel-Uclaf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期推出的一种抗孕酮的甾体药物,其化学结构中由于第11位苯基基团的特点,在与孕酮竞争受体时占据优势,而成为孕酮拮抗剂,其本身不具备孕酮活性。

米非司酮的研制成功是现代抗生育药物领域的重大成果,对于妇产科临床治疗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在明确米非司酮药理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标签:米非司酮;妇产科;抗孕激素中图分类号R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1-0150-02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酮的甾体药物,属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

米非司酮是现代妇产科临床常用抗孕激素,其中不含有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抗雌激素等,在与孕酮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等相结合时,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约为黄体酮的5倍,对受孕动物各期妊娠均具有较为理想的引产效应,可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

本文就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做出相关探讨,现报告如下。

1药物机理分析米非司酮是现代妇产科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新型合成类固醇药物,其结构类似于炔诺酮,通过与孕酮争夺受体而达到阻滞孕激素活性的效果。

另外,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米非司酮还具有抑制垂体、下丘脑、卵巢轴等功能,且具有抑制排卵、干扰子宫内膜发育等效果。

米非司酮的药物机理主要是可发挥抗孕激素的作用,促进妊娠蜕膜、绒毛等变性,进而影响胚胎的发育,造成子宫收缩,产生宫颈化的作用,促进胚囊蜕膜的排出[1]。

另外,可对丘脑垂体水平产生影响,减少FSH 与LH的指数,促进黄体溶解,起到对抗早孕的作用。

2米非司酮具体的应用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主要涉及到终止早期与晚期妊娠、宫内死胎引产、子宫肌瘤、过期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紧急避孕等。

2.1终止早期妊娠米非司酮作为流产药物已在国内外妇产科临床中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有效性较为理想,对于育龄期妇女以后妊娠的影响不显著。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酮药物,在终止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中的疗效肯定。

近年来,随着对米菲丝绒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妇产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米非司酮在妇产科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米非司酮是炔诺酮的衍生物,属于受体水平抗孕酮激素,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1982年研制成功,其能使蜕膜萎缩、坏死,绒毛组织变性,黄体溶解、胚囊坏死,同时由于妊娠蜕膜坏死,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pg),促进子宫收缩及宫颈软化[1]。

其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米非司酮已经由单纯的抗早孕发展到终止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均获得安全、高效的成功率。

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酮药物,在终止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中的疗效肯定。

近年来,随着对米非司酮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妇产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现就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做一综述,报告如下。

1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米非司酮的分子式为c29h35no2,在11β位上的4-二甲胺苯基和17α位上的丙炔基侧链,17α位上的取代基与孕激素受体(pr)具有较高的结合力,即与抗孕激素作用有关。

孕酮又称妊娠激素,在妊娠中起关键作用。

米非司酮与孕酮受体结合能力为孕酮的3-5倍,酮具有使宫颈组织的胶原纤维发生降解的作用。

应用米非司酮使蜕膜萎缩、坏死,绒毛组织变性,黄体溶解、胚囊坏死。

同时米非司酮还能抑制子宫内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f2a,抑制前列腺素代谢酶,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促进子宫收缩及宫颈软化。

米非司酮的药物动力学特点为吸收快,服药后1h达到高峰;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半衰期为25-30min;无蓄积作用[2]。

小剂量息隐片合并前列腺素类药物,可明显提高其终止早孕效果。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选取260名妇产科患者,其中有106名属于终止妊娠患者,有110名为异位妊娠患者,有44名属于子宫肌瘤患者,上述患者均进行米非司酮治疗,最终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106名终止妊娠患者使用米非司酮后都成功终止,110名异位妊娠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后都得到了成功治愈;44名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米非司酮救治后,瘤体均明心啊减小。

结论: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尤其是对终止妊娠、子宫肌瘤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应用米非司酮是疗效非常好的抗早孕药物,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安全、高效。

由于医学研究越加深入,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也越加广泛,不仅仅用来进行早期避孕,还能够用来治疗异位妊娠以及子宫肌瘤等病症。

本文选取260名妇产科患者,这些患者存在着不同的妇产科病症,都是运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现将具体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选取260名妇产科患者,其中最小年龄是19周岁,最大年龄是56周岁,有106名患者为终止妊娠患者,其中有54名为早期终止妊娠,34名为中期终止妊娠,有18名为晚期种植妊娠者;此外有110名患者为异位妊娠,有44名患者为子宫肌瘤。

2、方法早期终止妊娠:口服米非司酮50 mg、米索前列醇600μg,中期妊娠终止方法采取口服米非司酮,早50 mg,晚25 mg,连用4 d,第5天晨起口服米索前列醇 0.4 mg,1 h 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8 mg。

晚期终止妊娠方法:在引产的同时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0 mg,早、晚各1次,空腹服2 d,第3天行雷佛奴尔100mg经腹羊膜腔注射给药。

异位妊娠的治疗给予米非司酮50 mg/次,2次/d,同时注射甲氨蝶呤60 mg。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米非司酮25 mg 自月经第 5 天开始,隔日1次睡前口服,连服3个月1个疗程。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引言:一、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本次临床研究共选择了50例患有妇产科疾病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月经不调、10例子宫纤维瘤患者。

1.2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

治疗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剂量为5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3个月。

对照组则只接受常规治疗,不使用米非司酮。

1.3研究指标观察指标包括以下几项:月经恢复情况、月经周期、月经失血量、子宫大小及形态变化、疼痛症状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及病情复发情况等。

二、研究结果2.1治疗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比较中,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BMI等因素相似,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1)月经恢复情况治疗组3个月内月经恢复率为96%,对照组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月经周期(3)月经失血量(4)子宫大小及形态变化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子宫大小及形态变化不存在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P>0.05。

(5)疼痛症状缓解情况治疗组疼痛症状减轻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

(6)不良反应与病情复发情况治疗组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有个别患者出现头晕、嗜睡等暂时轻微不适症状,随米非司酮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治疗组总体复发率较低,对照组有两例患者复发。

三、讨论本次研究通过对50例患有妇产科疾病的女性进行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米非司酮治疗可显著缩短月经周期、减少月经失血量、减轻疼痛症状,并对妇产科疾病的治愈和月经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同时,本研究未发现米非司酮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仅有少数患者出现暂时轻微不适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四、结论。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
关键 词 : 米非 司酮 妇 产科 临床 应 用
中图分类号 : 7 42 R 1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2)9 0 1 — 2 17 — 3 12 1 0— 0 7 0
随着我 国医疗卫生事业 的不断发展 ,临床 医学模式 的不 对于确诊 为早期妊娠 的妇女 ,其完全流产率能达到 9 % 3 断转变 , 们对 于临床 治疗的医疗条件也就有 了更 高的要求 , 甚 至是更高。根据 大量 的医学 临床研究表 明, 人 米非司酮是 目前 无痛技术在妇产科得到 了越来越 广泛 的应用 。米非 司酮是 一 抗早 孕药 物中效果 最好 的药物 ,米非司酮用 于终止早期妊娠 种合成类 固醇 , 主要作用 于子宫内膜受体 , 不仅应用于终止早 成 功率高 , 并且操作 安全 、 简单 , 治疗 的过程 中 , 在 疼痛小 , 即 期及 中期妊娠 、死胎引产 ,还广泛地 应用于无痛人工 流产 手 便是 不全流产 , 在米非 司酮 的作用下 , 也会使 清宫手术容易进 术, 同时对于紧急避孕也有着满 意的效果 。 行。对妊娠期在 1 以内的妇女 , 为首选方法 , 4周 成 成功率达到 1用 于 终止 妊 娠 9%以上 。使用 方法 :早晨 口服米 非司酮 2m , h 口服 5 5 g1 后 2 11 . 终止早期妊娠 2mg连续服用 2天 , 5 , 第三天来 院服用米索前列醇。
北方药学 2 1 02年第 9卷第 9 期
1 7
中西药合用治疗 盆腔炎 的临床观察
U 兰( 风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校医院 延安 760) 100
关键 词 : 中西 药 盆 腔 炎
中图分类号 : 7 1 3 R 1.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2)9 0 1 — 1 1 7 — 3 1 2 1 0 — 0 7 0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疗效米非司酮是一种用于妇产科疾病治疗的药物。

它属于一类叫做孕激素受体调节剂的药物,主要通过影响孕激素的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主要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规律以及子宫肌瘤等疾病。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而言,米非司酮可以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的增生和扩散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点是子宫内膜细胞在子宫外异位生长。

这种异常生长会导致月经痛、月经量增多以及不孕等症状。

经过临床试验,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较好。

它可以减少月经痛的程度,减少月经量,缓解盆腔疼痛,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生育能力。

月经不规律是指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异常变化,常见的有闭经、经期延长和经期过多等情况。

米非司酮可以通过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来调整月经周期,并且减少月经量。

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的月经周期会逐渐恢复正常,并且月经量逐渐减少。

对于月经不规律引起的不孕问题,米非司酮还能够通过调整卵巢功能来促进排卵,提高生育机会。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

米非司酮可以通过抑制孕激素对子宫肌瘤的促生长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多项研究表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率达到70%以上。

经过治疗,多数患者的子宫肌瘤大小会减小,症状会明显改善。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乳房胀痛、头痛、恶心、呕吐和肝功能异常等。

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心脏不适、抑郁和情绪不稳等不良反应。

在使用该药物时需要医师指导,严格按照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使用。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它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症状,调整月经不规律,减少月经量,并且有效治疗子宫肌瘤。

由于副作用的存在,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需要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2 7 3 5・
第 2 9卷
2 0 1 6年 1 2月
第 6期
当代 临 床 医性止 刊 子 列 作问 要扰子断 提刺 妊 充 非化 绒疫 胞分 孕 体倍受 De c. 2 01 6
Vo1 . 2 9 N0. 6
米 非 司 酮 在 妇产 科 临 床 的应 用 现 状 及 展 望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9 5 5 9 . 2 0 1 5 -9 5 5 9 ( 2 0 1 6 ) O 6 —2 7 3 5 —0 1
作 为抗 孕激 素类药 物之 一 的米 非 司酮 , 其 抗 孕激 素 疗效, 应 用 于抗 早 孕 、 中期 引产 、 治 疗 子宫 内膜 异 位 症 、 紧急避孕 、 治 疗子宫 肌瘤 、 治 疗异 常 子宫 出血 、 治 疗 异 位 妊 娠等 。文章就 米非 司酮 的临床使 用方法 加 以概 述 。

6经 期 功 能 失 调 性 子 官 出血
围绝 经期 功能失 调性 子宫 出血是 排 卵 , 雌 激 素撤 军 或 突 破 性 出 血 引 起 的 。 米 非 司 酮 使 雌 激 素 水 平 处 在 卯 泡 早期 , 中期 相 对 稳 定 , 可 以避 免 雌 激 素 的 波 动退 出或 突 破性 出血 。米非 司酮对 子宫 内膜 产 生 作用 , 可 延 迟子 宫 内膜生 长 , 延 缓 或 压制 子 宫 内膜 腺 体 活性 , 减 少子 宫 的血液供 应 , 使子宫 的质 量 降低 , 内膜 变 薄 或降 解 , 血 管 减少, 增 加基 质 , 腺 细 胞 的 有 丝 分 裂 减 少 等 。 米 非 司 酮 还 可抑制 L H R H的分泌, 影响 F S H、 L H 分 泌 和释 放 , 压 制 卵泡发 育 , 也可直 接影 响 卵巢 颗 粒 细胞 , 促进 其 死亡 , 增加 闭锁 卵泡数 目, 最终 形成绝 经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7-04-20T15:40:34.0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郑蕾[导读] 米非司酮对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推广使用。

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735211【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疗效和作用。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米非司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3%,显著低于采用非司酮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数为1例(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例,9.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米非司酮对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推广使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临床应用引言米非司酮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1982年研制成功,原代号RU-486,为一种受体水平抗孕酮药物,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达到阻断孕酮作用的目的。

米非司酮研制成功后,起初用于终止早孕,但随着对其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妇产科的应用日趋广泛。

由单纯的抗早孕发展到终止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均获得安全、高效的成功率,此外在紧急避孕方面正在大规模地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

利用其抗孕激素活性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等也获得成功。

现将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收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8例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病例,平均年龄(27.8±1.30)岁,最大年龄35岁,最小年龄16岁;34例为要求终止妊娠,21例为紧急避孕,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别为20和13例。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探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探析

第37卷9722013年第10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 oL37.N o.100cL2013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探析赵艳丽,安凤婷(咸阳市长武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长武713600)摘要:日螗研究并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一03—2012—10间收治的160例人工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在术前24h服用米非司酮,对照组患者在术前则不服用任何药物。

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宫颈有效扩张情况,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并将所锝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毒观察组有效扩张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124.4444,尸<o.01);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8.3455,P<o.01);手术时间观察组小于对照组(t=20.3253,p<0.01)。

结论将米非司酮运用到人工流产手术中,不仅具有软化和扩张宫颈的功效,而且还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

关键词:米非司酮;人工流产术;宫颈扩张;手术时间doi:10.3969/j.i s sn.1004—5775.2013.10.034学科分类代码:320.31中图分类号:R719.3文献标识码:B据相关研究发现,米非司酮能与孕酮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相结合,因此在亲和力方面,其药效将比黄体酮强大,且由于该药物同样具有引产功效,因此在临床中又将其运用到人工流产手术中…。

为了探究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我院做出以下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03~2012—10间收治的160例人工流产孕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年龄均在20~38岁,平均年龄为(25.5±3.5)岁。

孕次为l 一3次,平均孕次为(1.5±0.7)次,孕周为7—10周。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摘要】米非司酮是妇产科临床中常用的孕激素拮抗剂,早期研究证实其可与孕酮受抗体以及糖皮质激素等竞争性结合,可终止早期妊娠。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及药理研究等的不断深入,米菲司酮还用于避孕、引产、抑制子宫肌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此外,米非司酮在预防和治疗肿瘤,如胶质瘤、纤维肉瘤、前列腺瘤、脑膜瘤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了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关键词】妇产科;米非司酮;应用;进展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现代临床医学模式也在不断转变,临床治疗面临更高的挑战,无癌技术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米非司酮是上世纪80年代初研发出的合成类固醇药物,最初用于终止早孕,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逐渐用于终止中期妊娠以及死胎引产等,目前还广泛应用于无痛人流术,在紧急避孕方面也具有较好的效果[1]。

本文综述了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1终止早期妊娠米非司酮最早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对于已确诊的早期妊娠妇女,采用米非司酮的完全流产率可达到93%。

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证实,米非司酮是目前临床抗早孕最有效的药物,其终止早期妊娠的成功率较高,且操作简单、安全,对患者的伤害小,疼痛少,即便不能完全流产,也可促进清宫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关报道显示,米非司酮的用药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顿服法以及分次法。

顿服法为首次清晨8:00口服150mg,用药前后2h禁食禁饮,第4d同一时间服用600ug米索前列醇。

分次法是首次清晨8:00口服25mg,此后改为25mg/12h,连续服用3d,总剂量为150mg,用药前后2h禁食禁饮。

这两种方法的流产成功率、月经恢复情况以及流产后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均无明显的差异,但顿服法的不良反应显著多于分次法,因此临床伤多采用分次法。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米索前列腺醇于阴道放药效果优于口服,且用量较少,对于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轻[2]。

因此推荐服用完150mg米非司酮后,经常规消毒以后于阴道放置400ug米索前列腺醇,2-3h内即可排除,完全流产率可达90%以上。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应用

独服用米索前列醇 , 子宫 收缩功能就相对较差 。 而且只要剂 量在 1 0 g以上就能达到 中止妊娠的效果 。关于这两种药 5m 物用 于终 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 ,以上观点说 明 米索 前列 醇配合米非司酮服用用于终止早期 、中期妊娠 的 效果 明显 ,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医学手段 。 具体用药法为米非
米 非 司酮 治 疗 妇 产 科 疾 病 的 临床 应 用
周 晓桂
( 抚州市临川 区河埠 中心卫生院 , 江西
抚州 ,4 10 340 )
【 摘要 】 米非 司酮 是一 种新型的抗孕激素 , 由法 国 R us -ul 司于 2 世纪先合成 , 由此广泛应用与临床 于 18 os - c公和 中止 妊 娠
11 紧急避孕 :紧急避孕只在没有避孕措施 的情况 下 , . 采 用服药 的方式来防止计划外怀孕的事后避孕方法 。紧急避
孕方法 的研究表 明左炔诺孕酮和米非 司酮 片具有相 同的避 孕效果 , 但相 比之下 米非 司酮可接触性强 , 它可 以通过抑制 卵 泡发育 、排卵或抑制子宫内膜发育及 阻止胚胎种植等 多 个环节来达到紧急避孕的功效。 而且 , 小剂量米非司酮不 可
年首次合成并逐渐广泛应用 于临床 , 取得 良好 的治疗效果 , 目前 已成 为终止早 、 中期妊 娠的主要药物 , 另外在稽 留流产 、 紧急
避孕 、 恶性肿瘤和子宫内膜 异位症等 的治疗 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就米非司酮在 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的研究现状和 使用情况做一综 述。 【 关键词 】 米非 司酮 ; 避孕 ; 终止妊娠 ; 恶性肿瘤 ; 宫颈疾病 -
司 酮 用 药 剂 量 一 般 为 (5 - 20 mg 10- 0 ) ,米 索 的 剂 量 为 - ( . — .6mg 每 (- ) 服药一次 , 01 01 ) 。 3 6 h 2 成功率较高 , 而且妊娠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疗效观察_0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疗效观察_0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疗效观察目的:对用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疗效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方法:选取了2013年至2016年就诊于我科的100名患者参与此次临床试验。

并将其随机分为50人/组。

按照“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米非司酮”的治疗模式。

结果:“试验组-米非司酮”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药物”(P<0.05),且其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常规药物”(P<0.05)。

结论:对妇产科疾病的患者来说,米非司酮治疗优于常规治疗。

标签:妇产科;米非司酮;疗效作为一种常见的甾体类药物,米非司酮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该药在药物流产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与其他的药物相比,米非司酮不仅激素含量为零,而且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

曾有资料显示,米非司酮不仅可以适用于药物流产方面,同时也可以适用于妇产科其他疾病的治疗。

为进一步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至2016年就诊于我科的100名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了2013年至2016年就诊于我科的100名患者参与此次临床试验。

并将其随机分为50人/组。

按照“对照组一常规治疗、试验组一米非司酮”的治疗模式。

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为22~44岁,平均年龄为(30.6±3.3)岁,13人为子宫内膜癌,15人为子宫肌瘤,8人输卵管妊娠,5人为子宫腺肌病,9人为其它的妇产科疾病。

而试验组中,患者的年龄为23~46岁,平均年龄为(30.8±3.1)岁,12人为子宫内膜癌,16人为子宫肌瘤,9人输卵管妊娠,5人为子宫腺肌病,8人为其它的妇产科疾病。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方面的信息,可以看出,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按照“对照组一常规治疗、试验组一米非司酮”的治疗模式。

详细的治疗方法如下:对于患有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输卵管妊娠、子宫腺肌病有患者,可以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变化情况等,给予每日一次、每次5~10毫克、连续4~6个月的米非司酮口服治疗。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对本院妇产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统计米非司酮的使用情况、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在300例妇产科患者共有196例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药物,临床使用率为65.33%,超过60%的妇产科患者将米非司酮应用于紧急避孕、终止妊娠等;在196例使用米非司酮的患者中,共有19例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9%。

其中,恶心、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患者6例,下腹疼痛、乏力、晕眩等不良反应患者13例。

结论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较为常见,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因此,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标签:米非司酮;妇产科;临床;应用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抑制雌性激素的产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激素类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患者子宫的损伤也相对较小,可以有效减轻女性患者的病痛[1]。

为了进一步探究米非司酮在婦产科中的临床应用,本院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本院妇产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49岁,平均年龄(29.16±5.38)岁,其中紧急避孕79例,紧急避孕79例,终止妊娠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子宫肌瘤23例,子宫异常出血17例,恶性肿瘤4例。

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调查。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统计米非司酮的使用情况、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妇产科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的情况分析在300例妇产科患者共有196例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药物,临床使用率为65.33%。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

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210例临床资料,依据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单纯甲氨蝶呤治疗)100例和试验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110例。

结果:试验组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中图分类号 r71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1-0165-01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疾病,其中以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占主要地位,其发生率约为总的异位妊娠发生率的95%左右,其死亡率约占孕产妇总死亡率的近10%,已经逐渐广泛的引起临床重视[1]。

米非司酮在临床妇产科的应用较为广泛,对于其在异位妊娠中的效果也较多[2]。

笔者对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病例的效果情况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12月妇产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210例进行观察,依据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单纯甲氨蝶呤治疗)100例,年龄(29.6±7.6)岁,试验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110例,年龄(30.1±7.2)岁,两组患者均通过辅助检查和临床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并且没有急性破裂风险性,同时进行药物治疗保守治疗,同意参与本项调查,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阴道出血及停经等,通过实验室检查血清中的β-hcg水平有升高,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心电图等各项辅助检查均符合药物治疗标准。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静脉输注甲氨蝶呤(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41412)50~100 mg/次,1次/d,连续治疗3 d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都对异位妊娠病例的血清β-hcg水平进行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的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的200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5岁到45岁之间,其中的183例服用了米非司酮治疗,统计米非司酮的治疗情况并观察米非司酮造成的副作用。

结果:米非司酮主要针对的疾病是子宫相关性的疾病,紧急避孕和终止妊娠。

结论:在妇产科的治疗中,经常会用到米非司酮,米非司酮的特点是效果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随着对米非司酮的研究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领域运用到米非司酮。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疾病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19-02
从药动力学方面来分析,米非司酮的成分是不含有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及抗雌激素活性的,它能和孕酮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很好的结合,具有雌激素依赖型组织增生的作用和对抗氧化的功效。

米非司酮与子宫内膜孕体的结合能力比米非司酮与黄体酮的结合能
力强很多,对孕妇在不同时期的妊娠都有引产效应。

目前终止妊娠最常见的药物是米非司酮。

但是,这种药物在其合适的用量中是无法激发子宫活性,单纯的用米非司酮来终止妊娠,导致的结果是具有非常高的不完全流产率。

米非司酮还具有扩宫作用,根据这种作用,可以运用到产科的临床医学上,如宫颈管发育异常的激光分离、
宫内节育器的放置与取出及宫颈扩张和刮宫术。

目前,米司非酮在产科的临床试验研究已经广泛开展。

根据笔者长期对米非司酮药理性相关资料的查阅,本文就近年来该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情况做出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米非司酮能够软化和扩张子宫颈,所以米非司酮除了在临床上用于抗早孕、催经止孕、胎死宫内引产的药物外,该药物还在妇科手术操作也普遍使用,比如说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和取出手术、取内膜标本手术、宫颈管发育异常的激光分离以及宫颈扩张和刮宫术。

米非司酮的一般吸收率在70%左右。

米非司酮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8%以上,服用米非司酮1.5小时后,血浓度达到最大值,作用可以持续12小时,药效的消除时间在六个小时。

所以整个过程要持续18小时。

一般食用米非司酮30小时后阴道开始出现流血症状,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该症状会持续一到十五天。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的强5倍,对孕妇各期妊娠都会出现引产的效应,可以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

计生用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避孕药,一种是早孕药。

根据米非司酮的服用剂量不同,所得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紧急避孕每次需要服用米非司酮10至25毫克;当药量达到150毫克可终止49天内的妊娠。

只有确诊为宫内妊娠才能使用米非司酮。

1.2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25岁到45岁之间。

1.3方法。

逐一翻阅调查的200例调查对象的病历,对其是否使用米非司酮进行统计,分析是否出现不良的反应。

2结果
2.1米非司酮的使用情况。

共调查200例的患者对象中,有183人使用了米非司酮,使用频率为91.3%,使用米非司酮最多的三种疾病:子宫相关性的疾病,紧急避孕和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的为75例,占据比例为41%;子宫相关疾病的为53例,占据总人数的29%;紧急避孕的为36例,占据总人数的20%,其他的为19例。

2.2安全性的观察。

共调查的200例中183名调查对象服用了米非司酮,在使用的183例患者中,大多数的患者反应正常,只有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表现是恶心、腹泻、下腹疼痛等,其中还有一人出现眩晕,加大药剂的用量,反应越加明显。

3讨论
3.1米非司酮的作用。

米非司酮的化学式为c29h35no2,大量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可以和糖皮质激素的受体结合,在子宫内膜上起的作用是黄酮体的五倍,所以可以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的药物。

服用米非司酮后,身体吸收非常快,服药后的一个小时就达到了高峰期。

由于米非司酮不能引发足够的子宫活性,单用于抗早孕时不完全流产率较高,但能增加子宫对前列激素的敏感性[1,2]。

3.2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3]
3.2.1终止妊娠。

米非司酮可以与子宫内膜的孕酮类受体作用使
子宫收缩,利用这一特点,在临床上可以终止妊娠。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它的结构和炔诺酮相类似,具有抗孕酮、糖皮质醇和轻度抗雄激素特性。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高5倍,因而能和孕酮竞争而与蜕膜的孕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孕酮活性而终止妊娠。

临床医学上终止妊娠的方法是将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共同作用。

这种作用的效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种方法对于患者的副作用小、操作比较简单、成功率比较高[4]。

3.2.2治疗常见的子宫疾病。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子宫疾病,是一种良性的肿瘤,这种肿瘤是雌激素的附属品,米非司酮与体内孕酮受体结合,阻止孕酮产生作用,导致体内孕酮及雌二醇水平下降,研究表明,在缺乏内源性孕酮时,米非司酮可以诱发一种无周期性激素模式,停止排卵,又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从而促使子宫肌瘤缩小,瘤体周围组织疏松,手术时易于剥离,并诱发闭经。

米非司酮的抗雌激素受体作用可以治疗子宫肌瘤。

3.2.3用于紧急避孕。

大量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在月经周期的任何时期都能起到避孕的效果,并且效果非常好。

这一作用流程是,在排卵前使用米非司酮,可以抑制卵泡生长发育,抑制排卵。

3.2.4其他临床上的应用。

米非司酮对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也同样有一定的效果,至于是怎样作用的,目前还不太清楚,仍需要不断地研究。

总之,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效果也得到了大
家的肯定,副作用小,对于米非司酮的研究仍然在不断的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石巧玲.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外妇儿健康,2004,10(4):203
[2]桑芬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作用两种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妇产科杂志,1996,31(10):624-626
[3]王惠群.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1例疗效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2):79-81
[4]徐复旦.服用剂量不同的ru486对妊娠蜕膜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1992,27(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