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合集下载

202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七章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02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七章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实验拓展】 (1)实验中,为什么要设计有清水的一组?
提示:有清水的一组作为对照组,与酸雨形成对照实验。 (2)由实验结果推测酸雨如何影响农业的发展。 提示:酸雨会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它使种子发芽率降低,影响植株生长。
【归纳升华】 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注意事项
(1)原则:保证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即单一变量原则。 (2)关键:实验还应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可以避免偶然性。
表1 实验设计表
植物 苯
A箱 无 通入苯
B箱 有 通入苯
C箱 有 不通苯
(4)分析实验数据:4种植物按照吸收苯的能力大小排列为___③__④__①__②____(填序号);
不同植物受苯污染影响程度不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___绿__萝____。
(5)本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能___影__响____生物,生物能___影__响____环
13%
2%
A.实验中可用胚根突破种皮作为种子萌发的标志 B.模拟酸雨是由真实的酸雨与清水混合配制而成的 C.为减小实验误差,每组应用等量的多粒黄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雨水酸性的增强,对黄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大
【知识点二 】 其他环境污染
7.污染已成为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C )
(3)如果用食醋和自来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实
验中与模拟酸雨形成对照的水,应选用___B___。
A.蒸馏水
B.自来水
C.池塘里的水 D.不是酸雨的雨水
(4)你准备以什么现象或数据(要可观察或可测量)来呈现实验结果?__种__子__的__发__芽__率___。

环境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及生物生长的测定

环境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及生物生长的测定

3. 比例计数法
将已知颗粒浓度的样品(例如血液)与待测细胞 细胞浓度的样品混匀后在显微镜下根据二者之间的比 例直接推算待测微生物细胞浓度。
4. 过滤计数法
当样品中菌数很低时,可以将一定体积的湖水、 海水或饮用水等样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滤膜干燥、 染色,并经处理使膜透明,再在显微镜下计算膜上
(或一定面积中)的细菌数。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个体计数
群体重量测定
群体生理指标测定
评价培养条件、营养物质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评价不同的抗菌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杀死)作用的效果; 客观地反映微生物生长的规律;
1、计繁殖数
测定繁殖,一定要一一计算各个体的数目。 单细胞状态的细菌和酵母菌 计算各个体的数目 放线菌和霉菌等丝状生长的微生物 计算其孢子数
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 需要适量的细菌浓度; 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2. 染色后活菌计数法
采用特定的染色技术进行活菌染色,然后用光学显
微镜计数的方法。可分别对活菌和死菌进行计数。 例:美蓝 酵母 活细胞→无色 死细胞→蓝色
细菌经丫啶橙染色后,在紫外光显微镜下可观察 活细胞→橙色荧光 死细胞→绿色荧光
计繁殖数直接法 计繁殖数间接法
link1
计繁殖数直接法
1. 计数板直接计数法
指采用计数板(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
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微生物细胞并进行计数的
方法。 (计算一定容积里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血球计数板法
菌数(个/ml) =5个大方格的平均菌数 ×25(16)×104×稀释 倍数 = 每小方格的平均菌数 ×4×106×稀释倍数
几乎是一个常数,所以测定这种微生物的ATP含量, 即可知其细胞数。 已知细胞数的微生物样品 测定ATP含量 测定未知细胞数的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精品教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精品教案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难点】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2)B、C、D喷洒的“酸雨”浓度由小到大,也就是酸性由弱到强,A、B、C、D组喷洒的次数和数量要一致,以纱布和种子保持潮湿为宜。

5.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6.计算结果:求种子的发芽率
结果预测:BCD均比A的发芽率低,且BCD随浓度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

实验结论: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酸雨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越不利。

【提出问题4】如何才能控制酸雨的产生。

生物:1.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上)

生物:1.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第二节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试一试:
你认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你能将它们分成几类?
非生物因素
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
探究:
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实验目的: 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实验器材: 花以及花盆、水、 实验步骤: 数据记录: 实验结论:
天数 第1天第2天环境条件 光照和水分阳 光
1、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故阳光对植物 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喜光植物
2、光对陆生植物分布的影响
喜阴植物
3、光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春季开花
4、光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秋季开花
动物 鱼背腹颜色、鸟、蛾
温 度
1、分布:广东蜜桔、日本红富士
植物

2、形态:冷则针形叶;热则阔叶。

1、生存范围:—20~500C
1号
2号
3号
4号
光照充足, 遮光,适量 光照充足,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 浇水
不浇水
大量浇水
第3天 第4天
颜色翠绿 叶色趋黄 叶片萎缩 生长良好 生长不良 生长不良
叶片萎缩生 长不良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喜阳植物(向日葵)
阳 光 喜阴植物(三七)
夜行性动物
植 物
动物 2、体形:寒则耳尾小;热则尖嘴
猴腮
3、动物的冬眠、夏眠:蜗牛、蛇。
空气

1、水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沙漠:仅少数动植物
2、举例:
热带雨林:森林茂密, 动植物种类多
我来归纳
• 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 阳光 •水 • 土壤 • 空气 • 温度

生物:1.2.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

生物:1.2.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
位置 纸盒的左半侧 纸盒的右半侧 鼠妇 10 只 10 只 泥土 湿土 湿土 光线 明亮 阴暗 温度 20℃ 30℃
A. 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 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突破要点】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实验条件必 须相同。此实验除温度(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实验 1.实验探究的过程 作出假设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____________→制定计划→实施计 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的设计 (1)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相同 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的实验。 不同 (2)设置实验变量:一组实验只有一种________的条件(研究 条件),即一个变量。
同种生物个体间的相互 一群蚂蚁合作 协作 搬运食物
图 1 -2 -3 为两只苍鹭在冰冻的湖面上争 食,它们是否属于竞争关系呢?
图 1-2-3 提示:不属于,因为它们是同种生物,属于种内斗争。
目标一 对照实验的设计
【突破 1】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 实验设计,但还不完善。下列修改正确的是( C )
3.实例——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 (1)实验变量是________,其他因素(如温度、土壤等)都应 相同。 阴暗 (2)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其适合生活在________ 的环境中。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 (1)非生物因素:包括光、________、水、空气等。 生活 (2)非生物因素剧烈变化的影响:影响生物的__________, 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B.一群蚂蚁一起搬运叶片 D.猎豹追捕羚羊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生物。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B:种间关系 (1)捕食关系:
蜘蛛捕捉蝗虫
猪笼草捕虫
(2)竞争关系:
生物为争夺有 限的生存条件 或生活资源而 相互排斥。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 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的现象。
(4)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互利 关系,双方都能从中得到好处,如果失去 一方,就影响另一方的生存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葵花朵朵向太阳
飞蛾扑火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常考点:
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出现,南橘北枳,桃花 盛开,春天出现藻类植物泛滥————— —温度影响
记下来更好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A:种内关系
(1)种内互助
(2)种内斗争

竞争关系
关 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共生关系 种内斗争关系
生物
适应,影响
种内互助关系 环境
影响
三:探究实验(难点)
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表 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 2、作出假设 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② 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3、制定计划 ①拟定计划;⑦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 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④设计对照组 4、实施计划 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 数据;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5、得出结论 ①描述现象;⑦处理数据;③分析得出结 论 6、表达和交流 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程和结 论并完善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讲课稿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讲课稿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讲课稿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相互依赖的联系。

本节课将围绕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展开讲解,以期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一、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各种生命活动对环境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同时,植物的根系可以保持土壤的结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动物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调节了生态系统中各个层次的物种数量和种群结构。

生物的繁殖、迁徙、竞争和捕食等行为也对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包括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要素。

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影响到极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气候干旱会导致土壤干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环境中的污染物也会对生物产生负面影响,如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会导致鱼类中毒,影响到食物链的正常传递。

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物通过适应环境的变化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适应包括结构适应和行为适应。

结构适应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形态结构的改变来适应环境的需要。

例如,沙漠中的植物具有长而深入的根系,以便吸收更多的水分;动物的毛发颜色和厚度可以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行为适应是指生物通过行为的调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候鸟会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迁徙路线和时间;动物在面对危险时会采取逃避或伪装等行为来保护自己。

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

例如,一个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多种植物、昆虫、鱼类和鸟类,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相互之间存在着协同和互惠的关系,从而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初一生物复习学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初一生物复习学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鲁科版初一生物复习课导学案 05 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班级 姓名 备课人 备课时间 9、21 上课时间 教研组长【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和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 熟记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目标: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重点】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 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自主学习一、影响生物生活得环境因素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 包括( 、 、 、 等,另一类是 。

(1、生物因素是指 。

2、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关系,还有_______关系、______关系等) 自主学习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从________、________开始,再根据自己________和________ 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的答案________。

然后设计________,包括选择________、设计________等。

按照________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结论后,还需要对________________进行反思。

2、实验方案的设计:什么叫对照实验? 在研究________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________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下玻璃板,在盘内形成_______和______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 第7章 第2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3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 第7章  第2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3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探究问题 1]收集当地的雨水,用 pH 试纸测定其 pH,看看是 否是酸雨?如果是酸雨,请分析其成因。
答案:工厂废气的排放,汽车尾气等。
[探究问题 2]你所在地区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为保护环境 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答案:略。
1.环境污染的类型有:
答案: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
1.具有较强酸性的雨水就是 酸雨 ,一般 pH 小于
5.6
。酸雨的形成与排放到空气中的 二氧化硫 有关。
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
用;还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
生长发育 ,甚至造成其 死亡 ;还可以引起水源酸化, 威胁人类的 健康 ;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植 物 死亡 。
答案:提倡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污染零排放, 垃圾分类等。(合理即可)
1.下列气体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是( B )
A.氧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氮气
2.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A )
A.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 B.把回收来的污染物倾倒在江河中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D.以上做法都不正确
A.酸雨——通过净化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B.臭氧层空洞——减少使用氟利昂 C.土地沙漠化——退耕还林还草 D.温室效应——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
二、非选择题 19.实验探究。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 应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近年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等浓度持续上 升,引起温室效应,使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森林植被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答:这说明了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麦 子 的 生 存 受 何 因 素 影 响
?
生 非生物因素 (光、水、温度、

空气、土壤等)

素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
他生物,比如杂草)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 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活动: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条件 方法
实验 预测 实验 结果
温暖潮湿
低温潮湿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
结扎袋口,将实验 中,结扎袋口,将
装置放在温暖环境 实验装置放在低温
里。
环境里。
温暖环境
低温环境
(5-7天后)
九、随堂练习:
1、生态因素包括__和__。
2、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 、 __ 、__等多种因素,你能说出生活中生 物受非生物因素影响的例子吗?
3、生物因素是指______,它包 括___和___的相互影响,你能举出一 些例子吗?
4、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 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 境的适应?
请指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 生物?
生物具有应激性(趋利避害)
(1)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 (2)植物的茎背地生长,根向地生长。 (3)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 (4)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新陈代谢是 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问题:
金鱼、仙人掌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如果把它们的生活环境对调,结果会怎么?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设置对照、控制单一变量)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反思1、2.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周村一中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生物圈的认识,还为后面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奠定了根底。

本节第一次出现实验设计内容,对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力有极大帮助。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的种类;〔2〕能设计“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并能对实验结果进展分析得出结论。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初步学会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并能学着用这一方法去试着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

3.情感目标:形成保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养成认真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并学会与小组同学合作和交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通过探究活动学习探究的一般过程。

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小组合作进展探究的过程。

四.课前准备鼠妇、周围糊有黑纸的培养皿、纸板、镊子五.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答复以下问题引导其得出答案,教师在加以补充、归纳总结。

实验局部以分组讨论为主,制定方案,通过操作得出结论。

引言: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条件发生变化,对生物有无影响?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举例:鱼儿离开水就会死亡。

南方的植物移到北方就容易死亡。

需要光的植物如果放到阴暗处长势就不好。

师:同学们分析出举的例子是受环境中的哪一因素的影响水、温度和光师:同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但注意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分开写,这样便于学生在后面归纳。

〔多数班级的学生举的都是非生物因素的例子,教师也可参与举生物因素的例子〕例如,蜻蜓吃蚊子,蚊子的生存受到影响,那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举例分析。

它们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也就是捕食关系:农田里的小麦都在争夺阳光和地下水,是竞争关系。

同学:蜜蜂采蜜,是合作关系。

师:教师利用板书和同学们共同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二、探究的一般过程非生物因素怎样影响生物的生活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表达和交流
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空气等。
环 境 因

生物因素:
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其它生物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下一页
如果竹子开花 了死了,熊猫 会怎么样呢? 竹子是影响熊 猫生活的生物 因素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牛背鹭
蚂蚁合力搬食物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 什么关系?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 光”为什么呢?
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因素 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请 举例说明?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水、光、空气、温度等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一、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二、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三、制定计划:确定实验探究方案 • 四、实施计划: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
• 五、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 六、表达与交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这个实验我们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实验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用具?
10只鼠妇、盒子、玻璃板(一半遮光)、湿 土 3 、实验时应该给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 境? 明亮和阴暗
4、除了光照外,其他条件是否应该一样? (怎样才能保持一样?) 应该保持一样
5、往木盒放置鼠妇时应放在什么位置? (一定要这样做吗?为什么?) 6、最后明确实验应如何操作?实验过 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放湿土(均匀) (2)放鼠妇(同时) (3)盖玻璃板 (4)观察
1、提出问题
科 学 探 究 方 法 的 一 般 过 程
复习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2、下列那一项不是非生物因素?
A水分 B空气 C真菌 D阳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