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圳城中村外来人口安置问题的调查报告终

合集下载

城中村流动人口居住偏好研究——以深圳为例

城中村流动人口居住偏好研究——以深圳为例

城中村流动⼈⼝居住偏好研究——以深圳为例城中村流动⼈⼝居住偏好研究——以深圳为例邰浩【摘要】城中村流动⼈⼝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鲜有⼈关注其居住⽅⾯的诉求。

在城中村改造中,流动⼈⼝往往⾯临着失去住所的困境。

本⽂通过对深圳市5个典型城中村进⾏问卷调查,⽤AHP法分析了城中村流动⼈⼝的居住偏好,并对其进⾏了分层统计。

研究发现:城中村流动⼈⼝在择居时较关注房屋租⾦、交通便捷度、与就业地间距离、社会关系四项因素,对软硬件环境不太关⼼;不同属性的流动⼈⼝的居住偏好存在分层差异。

最后基于研究成果对城中村的改造提出了“构建3+1利益协调机制、分期改造与分级改造结合、联合开发与廉租房建设结合、空间改造与功能置换结合”四项建议。

研究成果对填补当前流动⼈⼝居住研究的空缺和城中村改造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城中村;流动⼈⼝;居住偏好;分层;改造建议1.引⾔流动⼈⼝[1]是指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情况下,到户⼝所在地以外的地⽅从事务⼯、经商等经济活动的⼈群。

2010年第六次全国⼈⼝普查数据显⽰,我国跨市辖区的流动⼈⼝为2.21亿⼈,⽐2000年增长了82.89%①。

以流动⼈⼝最为集中的深圳为例,2009年深圳市常住⼈⼝为891.23万,其中流动⼈⼝达645.27万,占全市总⼈⼝的72.4%②,且主要集中在城中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益加快,将会有更多的流动⼈⼝涌⼊城市。

给城市发展带来巨⼤活⼒的同时,流动⼈⼝的安置与管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前,城中村流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取得了⼀些初步的成果:Liu X L和Gilley 认为,城中村解决了流动⼈⼝在城市的基本⽣存问题,为农村剩余劳动⼒找到了出路,在⼀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差距[2-3]。

邓⾦杰等研究发现,流动⼈⼝由于收⼊偏低且不满⾜政府廉租房的申请条件,倾向于选择租⾦便宜、交通⽅便、⽣活成本低的城中村[4]。

闫⼩培提出,现有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往往形成“开发商——政府——村民”三⽅的利益博弈[5],流动⼈⼝的利益被长期排除在外。

城中村村民与外来居民关系调查报告

城中村村民与外来居民关系调查报告

城中村村民与外来居民关系调查报告班级:公管类1004姓名:***城中村村民与外来居民关系——以八里村为例一、 背景:城中村是对内城中的一种低租金社区的称呼。

该社区是外来移民 首次或第二次的落脚点,具有移民文化特征。

城中村积聚了城中村村民和外来居民,他们之间进行日常交往无可避免。

为了进一步了解城中村村民与外来居民关系,改善和促进其发展,我们对八里村的的村民和外来居民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城中村村民和外来居民的日常交往情况,以及其交 往过程存在的障碍,从而得知目前城中村村民与外来居民关系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其关系,促进其和谐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 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是以八里村的城中村村民和外来居民为调查 对象。

八里村位于西安市南板块,小寨商业圈核心地带,东起芙蓉街,西至长安南路,南起昌明路,北至大雁塔。

因其位于商业圈,外来居民较多,城中村村民与外来居民交往多,所以该地城中村村民与外来居民关系具有代表性,对该地的村民和外来居民进行调查能更真实地反映目前城中村村民与外来居民的关系状况。

调查方法: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调查法相结合,以问卷法为主。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了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份,其中城中村村民20人,外来居民30人。

对城中村村民和外来居民分别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

四、 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一: 1、您是?城中村村民 外来居民身份类型城中村村民40%60%2、您的年龄介于?18岁以下 19岁至30岁 31岁至50岁 50岁以上年龄层分布18岁以下10%19至30岁30%31至50岁30%30%3、您在城中村居住时间是? 半年以下 半年以上居住时间半年以下20%80%4、您在城中村居住的原因是? 家庭 工作 学习 其他居住原因40%10%其他从图一中可看到,我们此次调查中,调查对象外来居民比城中村村民多,原因主要是,该区位于商业区中,外来居民在此地租房居住生活的较多,而城中村村民较少。

外来人口排查工作总结汇报

外来人口排查工作总结汇报

外来人口排查工作总结汇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给城市的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有效管理外来人口,各地纷纷开展外来人口排查工作,以确保城市的安全和秩序。

在此,我将对外来人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对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登记。

通过走访、问卷
调查等方式,我们了解了外来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点等基本信息。

这为我们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针对外来人口的不同需求,我们
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外来人口的监管,严格落实居住登记制度,确保外来人口的合法居留和就业。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对外来人口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发放
宣传资料等方式,我们向外来人口宣传了城市的法律法规、社会秩序等相关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了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通过
与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的密切合作,我们共同推进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形成了工作合力,提高了管理效率。

总的来说,外来人口排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要看到,外来人口管理
工作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信息不完整、管理不规范等。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措施,确保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城市的管理和社会的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深圳城中村外来人口安置问题的调查报告(终)

关于深圳城中村外来人口安置问题的调查报告(终)

摘要在十三五规划中,深圳政府提出将在五年内改造300+城镇村,总投资将超过20亿人民币。

这将成为深圳城中村改造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最彻底的改造。

这次大规模改造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议论的焦点。

不过,大多人都关注于城中村村民、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博弈,却很少把焦点放在这次改造最大的关系者——外来人口。

我们想用这篇调查报告引起社会对外来人口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处境的关注。

本文运用了网络问卷调查与岗厦村的定点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城中村内外来人口的职业分布、收入情况、租房意愿和最大接受租金进行调查。

另外,我们通过结合他们的基本状况以及改造后大致的租金范围,来分析改造后外来人口的安置情况(他们何去何从)。

因为大部分外来人口(特别是白石洲和岗厦村)从事第三产业,他们的离开会对整个深圳造成物价的上升与生产力的下降,还会引申出一些社会问题。

最后我们会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减少城中村大改对整个社会的波动。

在本次调研的重点对象岗厦村里,有大约6万外来流动人口,约占城中村总人数的98%。

他们分布在各个职业,各个岗位,是深圳这个新型城市主要的生产力与创造力。

虽然他们要挤在二三十平米的出租屋里,但是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城市里努力拼搏。

城中村既包含着外来打工人的梦想与追求,也表达着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无奈。

改造后的高房租会让一些低收入的外来人口对融入城市望而却步。

如果外来人口的处境得不到改善,外来人口问题会演变成社会矛盾,因为租金的大幅度上涨会引起他们的心里不平衡,幸福指数下降,以及报复社会的扭曲心理。

城市建设的时候他们做出了贡献,所以改革不能抛弃他们。

我们意识到了改造后外来人口安置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想通过这篇调查报告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外来人口、租金上涨、安置问题Investigation report on placement of migrant population after reconstruction of Town villageAbstractRecently, the Shenzhen government proposed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to transform over 300 Town Village within 5 years, and the total investment would be over 2 billion RMB. This will become the largest and most thorough transformation of Town Village in the history of Shenzhen. This large-scale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of community. Although most people put their focus on the game between Villager (the household in Village), government and developer, I pay close attention on the largest participants—transient population. Through this research paper, we want to cause society’s concern to the situation change of transient people within the transformation.This survey use Internet questionnaire and sampling survey to investigate the job, income, rent wiliness and rent acceptance range of transient people. In addition, through combination of their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scope of renting price after transformation, we can analyze the relocation of these people. Because most floating people (especially in Town Village) engage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their departure will cause the increase of price and decrease of productivity, even some social problems. Finally, we give our own solution to reduce the change of village to social fluctuation.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re is approximately 60 thousand of transient population in the GangXia Town Village—the key object in this research. Distributing in many areas and posts, they are the largest productivity and creativity of the new city Shenzhen. Although they have to live in just 20-square-meter inadequate flats, they work hard in the posts for their value and dream in this changed city. So Town Village not only contains the dream and aspiration of transient people, but also represents their exhaustion and resignation.Low-income people will shrink back at the sight of high rent price afterreconstruction, when they attempt to integrate into society. If government cannot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his people, this will cause the mental problem of them, such as the mental imbalance, decrease in happiness index even society revenge. We recognize the severity of settlement problem of migrant population, so we want to solve this social problem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Keywords: transformation, migrant people, renting price, placement引言城中村是中国高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包围城市的产物,既在城市的中心,却不能很好的与城市接轨。

城中村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城中村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城中村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摘要】城中村流动人口数量多、素质低、就业不稳定、收入少、流动性大,城中村流动人口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

城中村流动人口的生活环境差、安全隐患多,加之我国对城中村流动人口的管理缺位。

因此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各方面要高度重视城中村流动人口问题,加强对城中村流动人口的管理,逐步改善城中村流动人口的生活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加快廉租公寓建设,为城中村流动人口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城中村流动人口基本情况主要问题对策建议山西省太原市现有151个城中村,人口约25万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城中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集聚在城中村的流动人口也在迅速膨胀,成为影响城中村发展的一个因素。

笔者参与的课题组于2009年对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村流动人口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拟对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太原市小店区坞城村位于太原市南部,靠近城市中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道路交汇贯通,周边高校林立,科研单位聚集,有山西大学、山西省委党校、山西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等,是典型的城中村。

坞城村全村登记人口为2413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的外来流动人口,在该村长期或短期居住。

1.城中村流动人口的规模影响城中村流动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有城中村的地理位置、周遍环境及村内出租房的情况。

一般来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环境好、村内出租房数量多且质量好的城中村,能吸引来较多的流动人口。

太原市小店区坞城村现有500多户居民家庭,90%以上的居民家庭有3-5层的楼房出租。

课题组调查的几户家庭,每户有出租房屋15-28间,平均是21间,每间平均居住外来流动人口1.8人,按此比例计算,该村居住外来流动人口近3万人,几乎是当地村民人数的近10倍。

关于深圳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深圳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调查报告姓名曾燕霞学号200830200236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年级08级调查报告题目关于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成绩:年月日关于深圳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目的: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状况调查调查时间:2010年2月22至23日调查地点:深圳市龙岗工业区汇佳购物广场服装部调查对象:深圳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实施调查人:曾燕霞根据学校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本人进行了一项针对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状况的调查。

目的是调查外来人口密集的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于生活方面的一些基本状况,了解他们工作环境、待遇与生活中的吃、住问题。

“农民工”是中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有现象,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状况、工资收入、劳动环境等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一社会“准阶层”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我们在制度安排、社会公平、劳动保障、社会和谐诸方面出台新政策,更好地保护外来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在调查之前,我做了一份逻辑比较紧密的调查问卷,在2010年2月22至23日对汇佳购物广场服装部给所有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与口头询问路人的方法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几乎所有员工没有太多积蓄;住宿条件也比较艰苦;大多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法制意识薄弱等问题突出。

有的年轻外来务工人员太注重金钱与物质方面的需求,而忽视了文化素质与专业技术的培养与掌握。

深圳市龙岗区有较好的地理优势,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大力发展经济,形成现在深圳的大工业区。

其经济相对繁荣!并且现在也着力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等。

但也暴露出了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制约了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

在工业区经常出现的脏乱差问题还是很难完全解决,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文化教育缺乏,法制观念薄弱。

外来人口排查工作总结报告

外来人口排查工作总结报告

一、工作背景为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我局在辖区内开展了外来人口排查工作。

现将本次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目标1. 全面掌握辖区内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 加强对外来人口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 提高外来人口的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三、工作措施1. 成立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我局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

2. 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

针对外来人口排查工作,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排查范围、时间节点、工作步骤和具体要求。

3. 深入基层,全面摸排。

民警深入辖区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出租房屋等场所,对外来人口进行登记、核实身份信息,了解其来意、从事行业、居住时间等情况。

4.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在排查过程中,民警向外来人口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知识,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5. 及时上报,更新信息。

对排查出的外来人口信息,及时上报至上级公安机关,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完整。

四、工作成效1. 全面掌握了辖区内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2. 发现并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有效预防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 外来人口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提高,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奠定了基础。

4. 提升了公安机关的形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外来人口流动性较大,排查难度较大。

改进措施: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排查效率。

2. 部分外来人口对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知识了解不足。

改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外来人口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3. 部分民警在排查过程中存在工作不细致、不全面的问题。

改进措施:加强对民警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广东外来工生存情况的调查报告(深圳)

广东外来工生存情况的调查报告(深圳)

广东外来工生存情况的调查报告(深圳)第一篇:广东外来工生存情况的调查报告(深圳)深圳龙岗横岗工业区的调查报告By广药学生当前,深圳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已成为目前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

富士康集团接连发生的跳楼视件引发外界质疑中国数百万工厂劳工的工作环境。

知情人士称,富士康管理机制的“半军视化”、管理层级的“壁垒化”和“把人当作机器”的刚性管理手段,“对员工造成的心理压力乃至伤害是明显的”,客观上也是导致员工因个人问题选择自杀的一大诱因。

而工时长、待遇低、高压力,在富士康已经是常态。

对员工非法打骂及限制人身自由;又指富士康违反劳动法,超时加班,并实行半军视化管理,方法粗暴;更迫新员工签订不公平的条款,限制员工自由,管理人员可随意扣罚员工工资。

根据警方介入而知,这些跳楼人员全是外省人,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广东,期望有高的收入,但由于现实的压力,他们选择了轻生。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结束他们年轻的生命?而广东外来工的生存情况又是如何?为此,我们利用暑假对深圳龙岗横岗工业区近百名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外来工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放调查问卷共100份,实收95份,有效94份。

在这次调查被访问的人员中女性占了45%,男性占了55%。

年龄分布不均衡,16至25岁的有46人,26至35岁的有29人,36岁以上的人有19人。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外来工们对自己的生活还有不满意之处,内容大致可分为:(一)、周末假日周末是每一个人都期待的日子,因为在周末,可以放下工作轻松的玩。

但对于很多外来工来说,周末都不是一个假日,他们必须按照平时的步伐去上班。

我们通过整理问卷,发现只有18%的人周末有一天的假日,而53%的人没有一天的假日,他们只有在月底转班时有一天假。

一位女工人悄悄向我们透露:在工厂为了赶货的时候,他们连一个晚上的假都没有,甚至为了赶货还要加班加通宵。

而且他们一日上班上十二三个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么长上班时间在夏季和秋季 1 是常有的事情。

外来人口排查工作总结报告

外来人口排查工作总结报告

外来人口排查工作总结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给城市管理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外来人口,各地政府纷纷开展外来人口排查工作。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对外来人口排查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对外来人口排查工作的成绩进行了总结。

通过排查工作,我们深入了解了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人数、职业、居住地点等,为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排查工作也有助于发现外来人口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为社会治安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我们对外来人口排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外来人口存在信息不真实、隐瞒身份等情况,给排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排查工作的范围和深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外来人口可能会被漏查。

此外,排查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负担。

最后,我们提出了改进外来人口排查工作的建议。

首先,应加强对外来人口的信息采集和核实工作,确保排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高排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同时,也可以加强与社区、物业等单位的合作,共同参与排查工作,提高排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度。

最后,地方政府可以适当增加对外来人口排查工作的投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外来人口排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外来人口排查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希望各地政府能够重视外来人口排查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做出更大的贡献。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主要困境及分析调查报告——以深圳为例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主要困境及分析调查报告——以深圳为例

在 火车站候车室内 ,访谈的对象选 取了五位在火 车室里 休息等待 的打工
者。 二 、深圳 目前流动人 口及其社 会保障的状况
1 深 圳 流 动 人 口现 状 .
20 0 9年末 ,深圳市 常住人 1 8 1 3万 人 ,比上 年末 增加 1 .4 2 9 .2 1 4 0
万 人 , 长 1 % 。其中户籍人 口2 1 5 增 .6 4 .4 万人 ,占常住人 V 比重 2 . I 7 1 ;非户籍 人 口6 9 8万人 ,占比重 7 .9 。 % 4 .7 2 %
— —

以深 圳 为 例
张 蓁
北京 10 7 ) 0 8 2
( 国人 民 大 学社 会 与人 口学 院 中
摘 要 :三十年前 ,深圳还是个南方小城 镇。但 自从 邓小平在 地图画 了圈后 ,深圳市便成为 了改革开放的前 沿阵地。流动人 口作为深 圳的 中坚力量 ,为深圳的繁荣富强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在工作和生活等社会保障方面并没有享受到和户籍人 口同样 的待遇 。因此 , 本文主要从深圳社会保障的现状作为 出发点 ,试图探 讨如 何能更好完善流动人 口的社 会保障制度并给 出相 关建议 。
2 深 圳 的社 会 保 障 政 策 .
深圳 是我国大中城市中社会保 障体系比较完备 的城市之一 。养 老保 险从 1 9 9 7年开始 ,并经过多次修改后 ,于 20 06年 l 2月 8日发布并实施 修 订的 《 ( 深圳 经济 特 区企业 员 工社 会养 老 保 险条 例 ) 实施 规定 》 。 19 年正式颁布实施 《 96 深圳经济特区失业保险条例 》 ,失业保 险的条件 有 :( )在法定 劳动年龄之 内具有劳动 能力 ; ( )在特 区连续工 作 一 二 年以上 ;( 三)失业后按照规定进行 登记并有 求职意 向。工伤保 险从 19 94年 5月 1日开始实行 ,并仍在不断地 完善 。《 深圳 市社会 医疗保 险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背景。

咱都知道,现在这社会啊,人就像小蜜蜂一样到处跑。

为啥呢?为了生活呗,为了寻找更好的机会。

这流动人口啊,就像一股流动的力量,在各个城市之间穿梭,对社会的影响那可老大了。

所以我就想啊,去好好调查调查这流动人口到底是个啥情况。

二、调查目的。

我就想搞清楚这些流动人口都从哪来,到哪去,为啥流动,在新地方过得咋样。

这就好比是给一群到处旅行的小蚂蚁画个路线图,看看它们的轨迹和背后的故事。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我呢,就在城市里找那些看起来像流动人口的朋友聊天。

比如说在街边的小摊位上,跟那些卖小吃的大哥大姐唠;在工地附近,和那些建筑工人叔叔们谈;还在一些城中村里,跟那些租房子住的年轻打工仔、打工妹聊聊。

我就像个好奇的小孩,拉着他们问东问西,当然啦,都是很友好的那种哦。

除了聊天,我还在一些打工者聚集的地方发了些简单的小问卷,就想多收集点信息。

四、调查结果。

# (一)来源地。

我发现啊,这些流动人口那是来自五湖四海。

很多是从比较偏远的农村或者一些小县城来的。

像来自四川、河南、安徽等地的朋友就特别多。

他们说啊,老家虽然好,但是机会太少了,种地赚不了多少钱,只能出来闯闯。

# (二)流动目的地。

那他们都去哪儿呢?大城市呗!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就像大磁石一样,把他们都吸引过去了。

为啥呢?因为这些大城市工作机会多啊,工资可能也会高一些。

有个大哥就跟我说:“在老家,一个月拼死拼活也就赚个千把块,在这大城市,运气好的话,一个月能有好几千呢。

”# (三)流动原因。

说到为啥要流动,那理由可真是五花八门。

最主要的当然是经济原因啦,为了赚钱养家糊口。

但是也有一些年轻人是为了开阔眼界,想看看大城市的繁华。

有个年轻的妹子就跟我说:“我在电视上看到大城市那么漂亮,就想来看看,顺便找个能让自己变时尚的工作。

”还有一些人呢,是跟着亲戚朋友一起来的,大家互相有个照应。

# (四)生活状况。

1. 居住条件。

这居住条件可真是参差不齐。

深圳外来工的生存状况调查

深圳外来工的生存状况调查



企业欠薪依旧存在
权益保护还不到位 女工权益继续受损 子女教育缺口不小



就业欠薪



部分企业、行业还存在着严重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 问题。 据统计,2003年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15584家,涉及 劳动者239.98万人;发现1507家欠薪案件,涉及员工 22.3万人,涉及金额2.15亿元;全市受理信访举报信 件4351件,处罚存在违法行为的用人单位955家,罚 款金额460.71万元。 拖欠和克扣工资及超时加班的问题比较集中和突出的 行业主要有建筑行业、加工行业、餐饮服务业和劳动 密集型行业。
卓有成效的做法

建立了建筑企业信用体系

及时公布和查处违法企业欠薪行为,出台了工资支 付条例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工资发放 行为,完善劳动法律监督员制度 推行企业拖欠工资情况申报制度,所有企业必须按 企业职工人数按期交纳一定数额的欠薪保障基金

建立了欠薪保障制度: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指导和检查,严厉查处侵 犯女工权益的案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对于同在深圳打工的夫妻,提倡工厂提供廉价 的固定房间供其团聚使用。 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专题讲座、法律心理 咨询等途径,对外来工进行法律、卫生、保健、 婚姻家庭、现代文明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提高 她们的综合素质



发挥各级工会在维护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立法,制订了与《劳动法》 相配套的《劳动合同法》、《工会保障法》和 《工资法》等法律 、、、、、、
谢谢!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权益保护


关于深圳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调查

关于深圳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调查

关于深圳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调查摘要:深圳违法建筑清查工作暨城中村改造动员大会所部署的“城中村改造”,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深圳的城市环境管理行动进入攻坚阶段。

为此,深圳市出台《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的决定》和《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这些文件强调:违建必拆,城中村必改造。

“城中村改造”以“拆迁补偿问题”尤为突出。

关键词:城中村;拆迁补偿;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是关注城中村居民的权益,把城中村拆迁补偿问题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基础上,并为有关领导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调查内容包括城中村居民对补偿的满意程度、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了解程度、居民在城中村改造中所关注的问题、对城中村改造工程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

调查地点为深圳市福田村、罗湖村、上沙村、下沙村等城中村。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一、特区城中村基本情况广州市有着138个城中村,杭州市有101个城中村,武汉市有147个城中村。

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深圳这样有这么多的城中村:特区内共有173个自然村,约10数万栋的农民房,大部分高达5-8层,有不少超过10层,面积总量逾1亿平方米。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深圳市政府决定向城中村开刀。

向城中村开刀,就意味着城中村村民的利益将会受到影响,如何赔偿安置拆迁后的村民,将会是城中村改造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关于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问题我们做了为时接近两个月的社会调查。

调查采取了设计问卷的形式,共送出问卷130份,回收问卷118份,有效问卷共105份回收率达到91%.城中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收取租金(图1.1)图1.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在拆迁补偿问题上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到城中村居民的收入,这更加凸显出了拆迁补偿在城中村改造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再分析一下城中村村民关于拆迁补偿问题最关心的问题(图1.2)图1.2经我们调查小组分析得出: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安置补偿的标准”,而比例中第二的“房屋拆迁后的生活来源”也是关系到金钱问题,可见“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养老保险等问题是未来比较遥远的事情,并不是城中村居民所关心的重点,而重点是眼前的收入问题,政府只有在物质赔偿上满足居民的需要才能够不引起居民的不满。

深圳城中村现状调查与可持续改造研究

深圳城中村现状调查与可持续改造研究

深圳城中村现状调查与可持续改造研究深圳城中村现状调查与可持续改造研究引言: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和窗口,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城市化速度和发展规模令人瞩目。

然而,长期以来,深圳也面临着城中村问题。

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土地资源有限,城市规划与发展不断推进,导致城中村的出现。

本文旨在调查深圳城中村的现状,并探讨可持续改造的研究。

第一部分:深圳城中村的现状1. 定义与特点城中村一般是指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和城市之间出现的半农半城的地区,其特点是基础设施简陋、居住环境恶劣、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备等。

2. 数量和分布截至目前,深圳约有500多个城中村,分布在各个区域,如龙华、宝安、南山等。

其中,龙华区的城中村最多,约有150多个。

3. 人口与社会问题城中村居民多以外来务工人员和低收入人群为主,人口密度高,居住条件差,极易造成社会问题,如犯罪、酗酒等。

第二部分: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1. 土地资源紧缺深圳作为发展快速的城市,土地资源有限。

城中村的存在导致土地利用不合理,浪费了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

2. 城市形象提升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与美观度。

对于国内外游客和外来人口来说,城中村的存在会给城市留下不好的印象。

3. 居住环境改善由于城中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恶劣,住户生活品质低下。

改造城中村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第三部分:可持续改造的研究1. 空间规划与建设通过城中村的空间规划与建设,合理规划居住空间与公共设施,提高居住品质,使居民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居住环境。

2.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城中村周边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3. 社会融入与培训为城中村居民提供培训机会,提升其就业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4. 法律法规支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保障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并解决相关争议。

结论:深圳城中村的现状调查表明,城中村问题在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深圳市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提纲)一、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现状(一)深圳市城市流动人口的组成(二)深圳市城市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三)深圳市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二、当前深圳市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相对滞后(二)管理法规不完善,部门合作不协调(三)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保障存在薄弱环节(四)政策执行不到位三、加强深圳市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建议(一)更新观念,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二)统一管理,加强协作沟通(三)加大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力度(四)提高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水平深圳市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黄育贤内容提要:随着深圳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外来人口流向深圳成为深圳市城市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在加快深圳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极大地挑战了深圳市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因此,加强对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的研究,探索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在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建设性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深圳市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分析了深圳市城市流动人口的特点,并概括了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现阶段的做法、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有“移民城市”之称的深圳,吸引着大批建设者们来此逐梦。

大量流动人口来到深圳,租房而居,流动性强,他们为深圳的快速城市化做出了贡献,有力支撑了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与优化调整,但流动人口也对公共设施提供、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挑战,给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目前,深圳市传统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需要,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上的缺点,推动人口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深圳城中村现状调查与可持续改造研究

深圳城中村现状调查与可持续改造研究

深圳城中村现状调查与可持续改造研究深圳城中村现状调查与可持续改造研究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以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成果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经济特区的标志性城市,深圳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涌入。

然而,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深圳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如何应对城中村的存在和发展。

一、深圳城中村的定义和现状1.1 城中村的定义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在城市中非法占据土地建设的居住点。

1.2 深圳城中村的规模和分布深圳的城中村数量众多,约有数百个。

这些城中村几乎遍布深圳各个区域,尤其集中在经济特区早期建设的地方。

1.3 深圳城中村的社会特征深圳城中村的居民主要由农民工和其他低收入群体组成。

他们一般是来自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了就业而聚集在城市中心。

二、深圳城中村的问题与挑战2.1 私人拆迁困境由于城中村大多为非法建设,拆迁问题一直困扰着深圳市政府。

私人拆迁往往面临诸多难题,包括协商难度、赔偿争议等。

2.2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由于城中村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法律地位,深圳城中村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居民面临着供水不足、交通堵塞、医疗和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2.3 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城中村的建设和管理不规范,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例如垃圾积聚、排污不畅等。

三、深圳城中村改造的现状和成就3.1 建设和改造规划为了解决城中村问题,深圳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城中村改造规划和政策,努力改善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这些规划包括拆迁重建、公共服务配套、环境整治等。

3.2 典型城中村改造案例深圳成功完成了一些城中村改造项目,如福田区石厦村的改造和罗湖区深南村的改造。

这些项目通过集体建设的方式提供了更好的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3.3 居民参与和社会各界合作深圳城中村改造项目重视居民参与和社会各界合作,使改造过程更加顺利。

在一些项目中,居民帮助规划和设计改造方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四、深圳城中村可持续改造的挑战与前景4.1 持续的资源和财政投入深圳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财政投入。

关于深圳市人口流动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深圳市人口流动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调查报告

目录一、深圳市人口流动概况(一)分区人口及密度 (1)(二)租赁、购房比例 (1)(三)其他基本特征 (2)二、采访对象分析(一)、学生类 (2)(二)社会人员类 (3)三、总结与分析(一)流动人口对深圳的影响 (3)(二)流动人口给深圳带来的挑战 (4)(三)建议 (5)四、参考文献 (5)五、附录 (6)正文一、深圳市人口流动的大致情况(一)、分区人口及密度:深圳市包括六个直辖区和四个新区。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2019年的统计年鉴。

深圳市全市土地面积 1 997.47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302.66万人。

常住户籍人口454.70万人,常住非户籍人口847.97万人。

人口密度6 484人/平方公里。

可以看出,深圳市人口密度大,只有全国五千分之一的土地,却容纳了百分之一的人口。

除了福田、罗湖、南山这几个中心区外,其他区的常住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

这里要说到的还有深圳市统计局的监测标准,无论有无户籍,是起码在深圳市每年居住半年以上,才归为常住人口。

这样所统计的流动人口相对稳定。

还可以看出比较中心,先发展的几个区的人口密度都在平均水平以上。

(二)、租赁、购房比例根据出租屋信息系统最新显示,2017年全市流动人口中租赁房屋的人口为11323019人,占比87.04%.而自购房人数占比为5.80%,其余人为单位内部房。

所以可以看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流动人口都以租房居住为主。

且因常住非户籍人口占比大,所以可以认为,来深建设者多以租房居住为主。

且租房的比例还在上升,这与新一代的价值观还有房价高等因素有关联。

(三)其他基本特征1、人口倒挂严重。

根据深圳市现在的人口流动现状,首先可以看出的是以上提到的人口倒挂严重这一特点,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这与当地人口老龄化严重或缺乏劳动力有关,那么深圳的情况应该是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大量外来劳动力迁入。

而在2010年前,深圳有独特的“关内”“关外”政策。

城中村”问题调研报告

城中村”问题调研报告

城中村”问题调研报告城中村问题调研报告(上)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困扰和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城中村”问题。

城中村,顾名思义,是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一类村庄。

这些村庄原本是农村地区,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岂止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鉴于其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前往这些村庄寻找生活和工作机会,因此形成了一个以外来人员为主的特殊社区。

然而,城中村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方面,由于原本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村庄内的交通、水电、照明等问题长期存在。

另一方面,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使得城中村的人口密度过高,住房供应不足,居住条件恶劣。

这些问题给城中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和不便。

城中村的存在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由于城中村属于村级组织,而城市管理主要围绕城市单位进行,导致了村庄的交通、环境治理等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此外,由于村庄的特殊地理位置,城中村也成为了城市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一些社会问题也在此处容易滋生。

为了解决城中村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重要一环。

针对交通、供水、供电等问题,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城中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改善居住环境也是关键。

可以通过加大住房建设的力度,提供更多的安全、卫生、舒适的住房供应,满足城中村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除此之外,加强社会管理也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关键。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为城中村居民提供更多的教育、就业、医疗等支持。

同时,加强对城中村社区的管理和监督,加大治安维护的力度,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城中村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解决城中村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城中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为城市化进程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十三五规划中,政府提出将在五年改造300+城镇村,总投资将超过20亿人民币。

这将成为城中村改造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最彻底的改造。

这次大规模改造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议论的焦点。

不过,大多人都关注于城中村村民、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博弈,却很少把焦点放在这次改造最大的关系者——外来人口。

我们想用这篇调查报告引起社会对外来人口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处境的关注。

本文运用了网络问卷调查与岗厦村的定点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城中村外来人口的职业分布、收入情况、租房意愿和最大接受租金进行调查。

另外,我们通过结合他们的基本状况以及改造后大致的租金围,来分析改造后外来人口的安置情况(他们何去何从)。

因为大部分外来人口(特别是白石洲和岗厦村)从事第三产业,他们的离开会对整个造成物价的上升与生产力的下降,还会引申出一些社会问题。

最后我们会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减少城中村大改对整个社会的波动。

在本次调研的重点对象岗厦村里,有大约6万外来流动人口,约占城中村总人数的98%。

他们分布在各个职业,各个岗位,是这个新型城市主要的生产力与创造力。

虽然他们要挤在二三十平米的出租屋里,但是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城市里努力拼搏。

城中村既包含着外来打工人的梦想与追求,也表达着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无奈。

改造后的高房租会让一些低收入的外来人口对融入城市望而却步。

如果外来人口的处境得不到改善,外来人口问题会演变成社会矛盾,因为租金的大幅度上涨会引起他们的心里不平衡,幸福指数下降,以及报复社会的扭曲心理。

城市建设的时候他们做出了贡献,所以改革不能抛弃他们。

我们意识到了改造后外来人口安置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想通过这篇调查报告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外来人口、租金上涨、安置问题Investigation report on placement of migrant population after reconstruction of Town villageAbstractRecently, the Shenzhen government proposed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to transform over 300 Town Village within 5 years, and the total investment would be over 2 billion RMB. This will become the largest and most thorough transformation of Town Village in the history of Shenzhen. This large-scale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of community. Although most people put their focus on the game between Villager (the household in Village), government and developer, I pay close attention on the largest participants—transient population. Through this research paper, we want to cause society’s concern to the situation change of transient people within the transformation.This survey use Internet questionnaire and sampling survey to investigate the job, income, rent wiliness and rent acceptance range of transient people. In addition, through combination of their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scope of renting price after transformation, we can analyze the relocation of these people. Because most floating people (especially in Town Village) engage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their departure will cause the increase of price and decrease of productivity, even some social problems. Finally, we give our own solution to reduce the change of village to social fluctuation.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re is approximately 60 thousand of transient population in the GangXia Town Village—the key object in this research. Distributing in many areas and posts, they are the largest productivity and creativity of the new city Shenzhen. Although they have to live in just 20-square-meter inadequate flats, they work hard in the posts for their value and dream in this changed city. So Town Village not only contains the dream and aspiration of transient people, but also represents their exhaustion and resignation.Low-income people will shrink back at the sight of high rent price after reconstruction, when they attempt to integrate into society. If government cannot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his people, this will cause the mental problem of them, such as the mental imbalance, decrease in happiness index even society revenge. We recognize the severity of settlement problem of migrant population, so we want to solve this social problem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Keywords: transformation, migrant people, renting price, placement 引言城中村是中国高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包围城市的产物,既在城市的中心,却不能很好的与城市接轨。

在政府眼中,城中村就像“毒瘤”一样,需要进行改造来获得更大的土地使用效率。

(特别是在,土地资源极度稀缺)可是,在外来人口眼中,城中村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整个城市最廉价的出租屋。

如果将城中村改造,虽然房屋质量以及环境变好,但是房租势必会上涨,这些人将何去何从?在本文中,我们将以故事叙述和数据分析论证的方式,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的探讨。

关于城中村改造后外来人口安置问题的调查报告在白石洲的深处,某个两店之间不起眼的夹缝中,有一家店面只有2〜3平米的裁缝店。

里面的设很简单,一放在店面外面的桌子(里面放不下),还有一稍小的、放置着缝纫机的小桌,以及一把椅子。

这里的主人,是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十分安静的中年女子。

由于我们要去修补裤子,便找到了她。

在她修补的时候,我们顺便聊起天来。

这不聊还好,一聊便被其中的疾苦深深地震撼了。

通过聊天得知,她也是住在白石洲里,从家里赶到店里也就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她来的时间并不太长,两三年左右。

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上大专,小的则已经上了高中。

她来这里主要是赚钱养孩子,赚得他们的学费,顺便照顾下孩子们。

当我们无意中问起她每月大概能挣多少钱的时候,她脸上突然浮现出了一种令人印象极其深刻的、痛苦以及无奈,完美的掺杂在了一起的神色。

她的话也随之多了起来。

“我若只做裁缝,哪里能活得下来”、“所以我找了份兼职,每月能挣1700多,每天累到死,(两份工作)加在一起好的时候可以挣三四千”。

因为有两个孩子,所以她租了一个“大”房子,“有十三米”她说“每月的房租1200左右,而且每年还在涨!”,“那如果房租要大涨了,您最多能接受多少钱?”我们继续问道,因为想起了城中村马上要改造所将要引发的租金大涨问题。

“涨…”她低声喃喃道,“一千二三吧,再高真的没法活了......”本来我们想告诉她这城中村马上就要大改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房租的大涨,但是,看着她茫然又无奈的神情,我们默默地把这个沉重的话题转移到了别处:每月能存下来多少钱。

本来想缓和一下气氛,谁知这个问题仿佛更是戳到了她的痛处,她立刻说道:“存钱?这我都没想过。

我平时都还没吃什么,就没钱了。

这生活没啥盼头,还是专心供孩子吧......”她还感叹地说:“每年都带孩子回老家,一回就要七八千块,所以啊,辛苦奋斗了一年的钱到此就全部花没了,甚至还会欠些钱。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家。

根据这件事情,我们仅了解了目前城中村人民生活情况的冰山一角。

我们愧疚地发现,原来我们竟然对自己国家的民情还不了解。

我们一致地认为,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义务了解民情,并为它的改善或多或少的做出贡献。

所以我们自己编排出了一份调查问卷,目的是:调查城中村人民的基本情况,以及改造以后租金上涨对人们的生活情况和安置问题造成的影响,并呼吁社会各界的关注。

数据分析(基本状况)本次调查是以走访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在岗厦村、白石洲收集了81份调查问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