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分)答:当道路上交通密度小时,车辆可自由行驶,平均车速高,交通流量大;随着交通密度增大,交通流量也增加,但车速下降;当交通密度增加到最佳密度时,交通流量达到量大值,即交通流量达到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车辆的行驶形成了车队跟随现象,车速低且均衡;当交通密度继续增大,即超过了最佳密度,交通流量下降,车速明显下降,直到车速接近于零,道路出现阻塞,交通密度达到最大值,即阻塞密度,交通流量等于零。因此,为在安全运输前提下,保证完成道路运输量的要求并使道路运输的效率尽可能提高,在交通运政管理上,就要根据道路交通量、速度和密度状况和变化,宏观调控投入的客、货运力,尤其是在客运线管理上,更重要在运力投放、班次安排等方面加以科学调控,使其运力既与客源、客流相适应,又不要造成线路上交通量过大、交通密度过高,以防影响行车速度、降低运输效率。
3.交通流中各参数间的关系如何,这些特性对汽车运输组织及公路交通运政管理有什么指导作用?(8分)
4.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措施有哪些?(8分)
五、计算题。(共30分)
1.一条双车道(双向)道路,在某一时刻,在500m长的路段内,每条车道中有4辆车,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60km/h,分别计算单车道和双车道上的交通密度以及各自的交通量。(8分)
由A→B平均行车时间
由B→A平均行车时间
A→B方向上平均车速为
B→A方向上平均车速为
3.(12分)解:
(1)计算排队长度
在能畅通行驶的车道里没有阻塞现象,其密度为:
在过渡段,由于该处只能通过1940×2=3880辆/h,而现在却需要通过4600辆/h,故出现拥挤,其密度为:

表明此处出现迫使排队的反向波,其波速为2.58km/h
2.在长1.35km长的一段东西向街道上,用测试车往返12次观测同向和逆向车数的记录结果如下,求该路段的车流量和车速。(10分)
A→B
时间tE
会车数XW
超车数YE
被超车数ZE
12次平均
2.68
120
1.66
1.0
B→A
时间tW
会车数XE
超车数YW
被超车数ZM
12次平均
2.53
92.08
1.0
0.66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考试试题纸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高峰小时交通量
2.行程车速
3.交通流密度
4.基本通行能力
5.交通标志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交通量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
2、OD调查主要包括人的出行OD调查和车辆出行OD调查。()
3.绿信比为一个周期有绿灯显示时长同红灯显示时长之比。()
4.(8分)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的需求,针对我国公路混合交通普遍存在的实际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提高公路尤其是混合交通情况的公路通行能力提出台下具体措施:
(1)将交通量达到一定水平的公路扩、改建成快慢车分道(路)或分车道公路是提高通行能力的最有效措施。
(2)在有一定路面宽度的公路上应设置快慢车分车道线和其他路面标识。
3.描述交通流的三个参数是()、()和()。
4.85%位速度表示(),在交通管理工作中一般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的参考值。
5.交通自动控制信号的三要素是()( )( )
四、简答题。(共30分)
1.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用它作为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有何意义?(7分)
2.什么是交通延误?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7分)
(3)利用硬化路肩等办法增加行车道的有效宽度,对提高通行能力是有效的。
(4)尽量减少村镇、横交路口等横向干扰。
(5)加强交通管理,完善各种交通管理设施。
(6)加强公路路政、管理。
五、计算题。(共30分)
1.(8分)答:由 知
由 知:
2.(10分)解:由A→B方向上车流量
由B→A方向上车流量
该路段车流量
故此处的平均排队长度为:
(2)计算阻塞时间
已知高峰后的车流量 ,表明通行能力已有富裕,排队已开始消散,则排队车辆为:
疏散车辆为:
则排队消散时间ຫໍສະໝຸດ Baidu:
则阻塞时间
1.两重性局限性时空性2.4112辆/日3.交通量速度交通密度
4.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度最大限制车速标准
5.相位绿信比周期
三、简答题。(共30分)
1.(7分)答:第30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将一年中8760小时交通量依大小次序排列,然后计算出每一个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值,即小时交通量系数,以此为纵坐标,以排列次序为横坐绘制出一年中小时交通量曲线图。从图中可以发现从第1到第30位左右的小时交通量减少得比较显著,而从第30位以后,交通量减少得非常缓慢,曲线较为平直。第30位小时交通量是国外经验数值,美国和日本等据此规律选取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这样,使道路设计既满足了99.67%时间性内的交通需求,将交通拥挤时间保持在最低限度,又大大降低了公路建设费用,经济合理。
1.高峰小时交通量是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期间连续1h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2.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3.交通警流密度(又称车流密度)是指在某一时刻,某单位长的路段上一条车道或几条车道内的车辆数。
4.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车辆数。
3.车流在一条6车道的公路上畅通行驶,其速度为v=80km/h,路上有座4车道的桥,每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940辆/h。高峰时车流量为4200辆/h(单向)。在过渡段的车速降至22km/h。这样持续了1.69h。然后车流量减到1956辆/h(单向)。试估桥前的车辆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12分)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2.(7分)答:交通延误是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由于形成的原因和着眼点不同,可分为固定延误、运行延误、停车延误、排队延误和引道延误。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驾驶员自身素质、车辆性能及技术状况、道路及其车流组成情况、交通负荷、转向车比例及其他干扰情况、道路服务水平及交通控制水平、道路交通环境及其他因素等。
4、道路交通污染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几个方面。5、车流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到达的车辆数服从泊松分布。()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道路交通流的基本特征为()、()和()。
2.某地四月份交通量月变系数为0.945,星期四的交通日变系数为1.223,实际观测到该地某道路上的2000年4月13日(星期四)的交通量为3558辆,则此道2000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5.交通标志是指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传递特定住处对交通进行导向、警告、规制或指示的一种交通设施。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2.对3.错改:将“红灯显示时长”改为“周期显示时长”4.对5.错改:适用于车流密度不大,其他外界干扰因素基本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的情况。
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