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简述
中国道教与养生
中国道教与养生中国道教与养生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长生不死,是人类自我意识苏醒以来世代相传的一种理想和追求。
这种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世界各民族的宗教观念和文学艺术中,都有所体现和反映。
道教故乡的华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以贵生著称的华夏民族,历来向往长生。
从先秦时代起,就有不少人在孜孜不倦地探索长生不死之道。
数千年来,华夏先民在养生实践中,创造和发明了种类繁多、功效各异的养生延年之术。
这丰富多彩的养生文化,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卓异智慧。
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有待于我们今天的发掘和利用。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
追求长生不死,修炼成仙是它的基本特征。
道教是一种乐生恶死的宗教。
对于生命的保护和延长以及渴望永生,向来是道教最为关心和探索最多的课题。
道教初创时期,《太平经》等典籍中,就有追求长生不死的意思。
《道藏》的首经《元始无量度人经》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道教认为:“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
(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正因为道教把人的生命看得宝贵,所以主张人应当竭力爱护生命,目的是要延年益寿,长生不死。
道教继承了这一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义和实践之中。
集汉民族不死信仰和养生术大成的道教,确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在执着地追求不死之道。
正是在这种积极态度的支持下,二千年来,无数的道教徒在寻求长生成仙的道路上努力探索,锲而不舍。
道教所行的养生术很多,有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食、辟谷、存思、导引、按摩、房中等等。
大多数养生方法如行之得法,确能收到奇效。
这些已被海内外医家和养生学家所公认。
所以,如果没有道教对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定信仰,没有道教徒长期不懈的养生实践,中国文化遗产中便不可能留下这一大批独特的养生思想和方法的瑰宝。
道教养生不仅在中国养生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个亟待开掘的宝库。
道教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简述一、道教养生学的形成1.长生成仙信仰与道教养生长生成仙的核心信仰是道教养生学形成的直接来源。
道教的道家医学和养生保健术
道教的道家医学和养生保健术道家医学和养生保健术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强调以自然法则为依据,通过调整身心与自然的关系来维护健康和长寿。
本文将从道家医学和养生保健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根本目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道家医学的基本原理道家医学的基本原理源自道家哲学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道家认为,人的身体和自然环境是相互联系的,人体内部的经络和生命活动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变化。
因此,道家医学的基本原理是以养生为主,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身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二、道家医学的常用方法道家医学的常用方法包括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和锻炼疗法等。
药物疗法以中药为主,注重药物的阴阳平衡和五行调和,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机制来治疗疾病。
饮食疗法强调根据自然规律选择适合个体的食物,比如根据四季变化选择食材,坚持五谷杂粮的搭配,以达到滋补身体、预防疾病的效果。
锻炼疗法包括太极、气功等,通过调整呼吸、舒缓身心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三、道家医学的根本目的道家医学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健康和长寿。
道家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和病痛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与自然法则的背离所致。
因此,道家强调以天人合一的观念来调整身心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饮食、锻炼和心态来修正身体的不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在实际运用中,道家医学和养生保健术常常与其他医学理论和疗法相结合,强调“因势利导”,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道家认为,健康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需保持身心的和谐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因此,道家医学注重内外兼修,强调修身养性和修养禅定的方法,以达到身体、心灵和精神的和谐发展。
总结起来,道家医学和养生保健术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顺应自然、调整身心的关系,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在实践中,道家医学常常与其他医学理论和疗法相结合,以达到个体化的治疗效果。
道教养生
道教养生的思想体系及养生术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虽然不属于道教专利,但毫无疑问,道教是提倡养生的集大成者。
道教以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作为修道的最高目标,在追求长生久视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促进了中医养生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道教是世界上唯一将实现长寿(道教称为长生)作为主要修行目的和修行内容的宗教,因此,道教也可以说是养生教。
一、道教养生的思想体系道教的养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甚深,特别是先秦的神仙观念、《周易》阴阳五行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及“天人合一”的思想。
道教在接受这些思想的同时,根据宗教的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加工和思想改建,相继提出了“天人合一”、“法于阴阳”、“以德养生”、等一系列思想命题,从而构建起道教养生的思想体系。
人的生命可以分为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维系着人的正常生命活动。
当今社会,虽科技发展迅猛,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治愈,但愈是经济高度发达,产生的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愈重愈多。
道教的养生之术在当今社会的影响是积极有益的。
“天人合一”是道教的宇宙观,而这基础上的道教养生,追求人的生活同自然的和谐,注重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道教养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求人类自觉适应自然。
道教认为,人体内的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是一致的,二者有着共同的生成、变化和兴衰规律。
人的行为应效仿自然、服从自然、顺应自然而动,不应违背自然、破坏自然,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协调的关系,这样人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才可以保持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也才能使自己延年益寿,颐养天年。
“法”即效法之意。
“法于阴阳”就是要掌握和顺应自然界阴阳四时、日月盈亏、昼夜交替、冷热变化等自然规律,形成于自然规律、环境变化同步和谐生活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饮食、睡眠、娱乐、劳作及喜怒哀乐、爱恨怨忧,都应当与自然保持高度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以德养生。
道教“重命养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长生不死,因为人不仅是自然产物,更是社会的一部分。
《道家文化与养生》课件
瑜伽:拉伸放松, 增强柔韧性
精神养生
静心冥想:通过静心冥想,达到身心合一,精神放松 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四时变化,保持身心健康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音乐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境养生
自然环境:选择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环境优美的地方居住 室内环境:保持室内整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阴暗、嘈杂的环境 饮食环境:选择新鲜、天然、无污染的食物,避免过度加工、添加剂过多的食品 心理环境: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向上,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
道家养生的具 体方法
饮食养生
提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 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矿物 质的食物
道家养生注重饮食清淡,避 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提倡适量饮酒,但不宜过量
提倡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 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运动养生
太极拳:舒缓柔 和,适合老年人
八段锦:简单易 学,适合初学者
气功:呼吸吐纳, 调节身心
道家养生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 传播
道家养生方法在国际市场上的 推广
道家养生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道家养生在国际健康产业中的 地位和影响
道家养生的未来趋势和展望
道家养生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道家养生,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道家养生产品的研发:随着科技的发展,道家养生产品将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道家养生的现 代意义
道家养生对现代人的启示
养生之道:注重身心和谐,追 求健康长寿
饮食养生:提倡清淡饮食,注 重营养均衡
运动养生:提倡适度运动,保 持身体活力
精神养生:提倡心态平和,保 持心情愉悦
道教养生 长生久安
道教养生长生久安*导读:自古以来,人们探讨养生之道的极多,但最早最完善最具有价值的是道教。
道教的养生之法,起源于黄老,历史久远(引自任法融道长道教的养生之道)。
并且作为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一一道教,其道教徒在追求得道成仙,故它乐生、重生和贵术的长期的修道证真的过程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撰写了大量养生著作,形成了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
道教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
从道教发展史上看,道教养生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道教草创至西晋末,为道教养生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此阶段各种养生之术俱已萌芽,尤以守一、内丹、房中、符箓最为系统;东晋至唐末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医道最为发达,外丹、服气、存思、辟谷、调息等功法均盛行于世;唐末以后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诸派渐归内丹一途。
南北朝时刘韶把道教养生之道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最上乘者指先秦时代老子提出的清静无为;中乘者为秦汉方士们主张的神仙服饵;最下乘的是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要求五斗米道徒修持的符篆禁庵(《灭惑论》)。
宋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依修炼的内容分为清净派、炼养派、服食派和符篆派四类。
宋元以后的道教大致分为炼养派(又称丹鼎派),在北方者称全真派和符篆科教派(即正一派)二大派(引自admin道教五种养生之道)。
从而形成完美圆满的道教,道教养生特点是拥有非凡的养生理念和高超的养生道法,叙述如下:*一、非凡的养生理念道家以老子,庄子为其代表人物,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着眼于人本身,追求生命本质的解脱与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重视精神修炼,渴望人生的自由。
其养生理念主要有三:(一)、清静虚无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
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
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二)、顺乎自然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
道教医学思想及养身
三清尊神则是“道”最 初的人格化显现,也 代表了宇宙创生的三 个重要过程(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道德经), 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 和自然诸神
三 清 尊神
月 下 老 人
4、道教文化基本特点 八个字:延年益寿、羽化登仙。 由于中国道教的主要宗旨是长生不老,所以 它特别重视医术。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有: 道教宇宙观,道教人生观,道教哲学,道教 神学,道功道术,斋醮仪范,医学养生,阴 阳风水,命相预测,道场法事,道教武术, 道教音乐等十二个方面。
二、救己济人的道教医学思想
1、什么是道教医学 “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继承和汲取中国传统
医学的成果,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 药学知识和技术。它包括服食、外丹、内丹 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 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医 学和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
2、三则典故看道医文化之影响 “杏林春暖”
张道陵天师。
今天的道士即分属 两大道派。正一派 主要传播于江西、 江苏、上海、福建 等地,其他地区的 道士则大多属于全 真派。
丘处机
3、道教基本教义 道教以《道德经》的 思想为主要教义,倡 导尊道贵德、重生贵 和、抱朴守真、清静 无为、慈俭不争和性 命双修。
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 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无形无象的“道”生育了天地万物。 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 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即玉 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 天尊。
神 医 董 奉
“悬壶济世”
“橘井泉香”
3、道教医学主要思想和成就
(1)面对疾病,重要的是如何为患者解除痛苦。 为了达到除病、健身的目标,道教医学提倡养食与 药疗相结合。 (2)从延年益寿的基本宗旨出发,道教医学特别注 重疾病的预防工作。 (3)人命关天,道教医学把为人治病看做十分严肃 的事情,形成了丰富的医德思想 (4)道教医学对许多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突破 性成就。
道教养生说
道教是植根于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多神宗教,与儒教和佛教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道教的思想渊源,可上溯到黄帝时代,已有四千七百余年的历史。
道教教义的理论基础乃是以春秋时期的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故道教称老子为其教祖。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以“道”为根本,所以称为“道教”。
虽然道教的派别众多,但教义上都以“道”为宗旨。
道教尊奉老子所著五千言的《道德经》一书,为教内的主要经典。
道教主张清静无为,并相信人通过修炼,可以得道成仙。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
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
这种不死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
”李约瑟博士是在中国多年研究道教修炼学的西方学者,他的这个观点是十分精到的。
道教养生学的产生发展同中国古代的这种神仙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道教的神仙思想其核心是认为人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方法达到长生不死、肉体飞升而成为神仙。
庄子曾描述过那个时期人们心目中的神仙形象:“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
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道教养生学就是被认为能使人达到这样一种神仙境界而成为神仙家族成员的。
他们深信凡人通过服食、导引、行气、房中术等修炼方法能成为神仙,达到长生不死,羽化飞升的目的。
西晋著名道士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长生成仙之说。
他认为神仙境界是人人都可达到的,但须通过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修炼,“仙之可学致,如黍稷之可播种得,甚炳然耳。
然未有不耕而获嘉禾,未有不勤而获长生度世也。
”他强调:“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长生之道,道之至也,故古人重之也。
”他充分肯定人在养护生命、长寿长生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坚信人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死。
葛洪认为神仙是由凡人经过修炼而变成的,而神仙的最大特点是长生不死、羽化飞升。
道家五种养生法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刘玉贤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故它乐生、重生和贵术。
在长期的修道证真的过程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撰写了大量养生著作,形成了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
道教养生学,堪称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
从道教发展史上看,道教养生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道教草创至西晋末,为道教养生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此阶段各种养生之术俱已萌芽,尤以守一、内丹、房中、符箓最为系统;东晋至唐末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医道最为发达,外丹、服气、存思、辟谷、调息等功法均盛行于世;唐末以后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诸派渐归内丹一途。
南北朝时刘韶把道教养生之道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最上乘者指先秦时代老子提出的清静无为;中乘者为秦汉方士们主张的神仙服饵;最下乘的是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要求五斗米道徒修持的符篆禁庵(《灭惑论》)。
宋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依修炼的内容分为清净派、炼养派、服食派和符篆派四类。
宋元以后的道教大致分为炼养派(又称丹鼎派,在北方者称全真派)和符篆科教派(即正一派)两大派。
本文总结前贤的创见并结合中医学理沦,将道教养生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浅述之。
一、养神之道道教和道家虽然并不相同,但道教始终以道家尤其是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作为其养生学的理论墓础、方术来源和实践规范。
道家宣扬清静无为、静观玄览、含德抱一、虚心坐忘,追求内心的安宁,主张“道法自然”。
道教继承这种离俗超凡的精神,发展并实践为出世的养神之道,以“清静无为,离境高坐”为其主要特征。
养神之道的上限极难确定.早在《老子》、《庄子》和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专气致柔”的养神之道。
《老子》中“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等论述,原始道典《太平经》中详尽地论述了守一、潜心n}养的方法,认为养神乃一切养生的烤础和前提。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提倡“守其一”之道,主张欲长生不死须恬偷澹泊、涤除嗜欲,必须静寂无为,忘其形骸。
道家养生学概要
道家养生学概要
道家养生学讲求在健康长寿的基础上,并在心理上实现
自我完整。
道家养生提倡和谐,平衡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健康的生活。
它把养生的思想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以增强生命的质量和赋予生命以更多的价值。
养生思想起源于道家,其宗旨是阐述人们如何根据自然
环境保持健康,如何理解大自然和宇宙的规律,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重点以正念,正言,正思考,正妙技,正行,以及有正心正业正言,正缘正修等诸多组成要素,共同维持安康,长寿。
养生包括调节身体功能,提高内调外养的能力,注重生
活的合理安排,加强身、心、精三方面的锻炼。
其中,有效的冥想可以运用心灵疗法实现养生目的,消除身心疲惫,有效减少过度的精力消耗,延长寿命,实现对自身的控制。
道家养生不仅限于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宗旨。
它鼓励
人们通过体会自然万物间的本质,从而提升自己实现自我完整,意识到自身和宇宙之灵的一致性,以实现和谐,自然,以及梦幻般的心灵境界。
并且,只有掌握养生之道,才能了解自我,对抗病毒,保护和谐,支持大自然,实现长寿。
道家养生学的发展阶段1
道家养生学的发展阶段从东汉中期道教气功养生学形成起,其后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明清时期。
第一个时期东汉魏晋南北朝,其间460余年(126-589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东汉三国之际,道教气功养生学初步形成。
许多著名的道教丹师如张陵、魏伯阳、葛玄、左慈、封君达、皇化、葛越等,都生活在这个时期。
道教气功养生学的几部重要著作《老子想尔注》、《老子节解》、《老子河上公注》、《周易参同契》,都成书于此际。
道教气功养生学的重要范畴、术语大多数已经提出,其理论已基本建立。
以导引、行气、守一、胎息、房中、服食等方法为主体的道教气功养生术也相当流行。
所以说,这是道教气功养生学初步形成阶段。
在此以前,彭祖、王乔、赤松子、王方平、阴长生等为其前驱人物。
第二阶段为魏晋南北朝,是道教气功养生学发展的时期。
著名炼养家、理论家有鲍靓、郑思远、许逊、葛洪、鲍姑、魏华存、杨羲、陶弘景、张如珍、寇谦之、由吾道荣、焦广义、王延、周节韦等。
其中葛洪作《抱朴子内篇》,融秦汉以来炼养方术为一体,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养生法;魏华存传《黄庭经》于世,备受后人推崇;陶弘景精于医学、养生之道,著作甚丰,成为这一阶段成绩最高的学者。
其间炼养功法日益增加,并出现了一些治病去疾的功法,有运气布气为他人治病祛疾的例证。
系统的派别虽没有形成,但出现了以符录咒法为特征的天师道和以存思守神为要法的上清派。
问世的几十部内炼著作,亦多为上清派人所撰(图为张陵像)。
第二个时期隋唐五代,约400年(581-960年),可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隋唐时期,是气法到内丹的演变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气功养生学有了更大的发展,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医疗卫生上。
其时三大古典医籍《巢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合秘要》中,都大量收载了气功治病的功法。
同时,内丹之说开始被社会知晓,出现了几十部内丹专著。
重要的有苏元朗《旨道篇》、《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张元德的《丹论诀旨心鉴》,刘知古的《日月玄枢篇》,元阳子的《大还丹金虎白龙论》,罗公远、叶法善的《真龙虎九仙经》,张果的《太上九要心印妙经》等。
关于道教养生
第六章道教养生两千五百年前,老子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开创了道家练养的先河。
道家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少私寡欲”、炼丹术等一系列养生方法。
去追求现世的和超越的人生价值,把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探求的终极目标,表现了道家先哲渴望掌握生命规律、延长寿命的人生价值取向,第一节:道教养生一、什么是道教养生道教养生是指通过修炼道教中一些养生术,来达到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一种养生方法。
常见的道教养生方法包括:众术和修,性命双修,运动养生,清净养生。
二、道教养生的主要内容道教养生的内容,修炼方法包括养生术、房中术、健身术、内丹术、服饵、导引、行气、存思、坐忘、守一等。
1、导引:导引是一种动力健身方法。
它主张通过运动四肢,实现形神统一,以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2、内丹术:通过某些特定的炼养方法,将人体内的精、气、神合炼成“内丹”。
不仅使炼养者健康长寿,甚至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3、守一:“一”指的是道,“虚无”或者“万物之元”的元气。
是维持精神稳定,维持阴阳协调,达到精神活动集中。
4、坐忘:坐忘是炼神的根本大法,是道教养生的一种静功。
忘却自己,不受尘世干扰,进入虚空忘我的境界。
5、服饵:服饵,顾名思义,指的是服用一些特殊的食物和药物,从而过到延年益寿、治疗疾病的功效。
6、房中术:通过房事养生的方法。
房事是一种自然规律,注意有所节制,只有适度,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三、道教养生的指导思想道教养生无论对于疾病治疗还是延长寿命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道教养生以惜精、爱气、养神为主要原则,具体指导思想以下几个方面。
1、“重人贵生”以生为本。
道教养生认为,生命是长寿的资本,只有生命存在,才有资格讲养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老子》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与道、天、地同等。
道家主张“重人贵生”,认为人应该重视躯体和热爱生命,因此炼养身躯以求健康,就成了道家养生和宗教行为的目标。
浅谈道教的养生之道
浅谈道教的养生之道浅谈道教的养生之道道教养生的理论和实践,源起于春秋战国时代,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以后,道教的养生术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道教养生术同中华民族传统的医药卫生科学,有着一定的联系和传承关系。
随着历史的前进与进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道教养生术,在人类社会中正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道教养生目标的实质道教认为,生活在宇宙大自然中的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衡斗争中,是强者,是可以长寿的,是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
老子《道德经》中说:“死而不亡者寿”、“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等论述都是这个意思。
道教的先辈们也不乏通过养生而长寿的人。
道教的长生久视是怎样来的呢?道经指出其中的原因是:“善摄生者,常领慎于忌讳,勤于服食,则百年之内,不惧于夭伤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注意好养生之道,注意好起居饮食,人们普遍都可以活到一百多岁,而不致于中途夭亡,甚至人的寿命“可得一、二百年”。
从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演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延缓衰老,祛病延年,身体健康,有一个比较高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这就是道教养生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就是道教养生目标的实质。
道教以道为根基,热爱生命,重视生命,追求生命是道教精神的根本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教也就是重生的宗教。
道教所作的一切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创造生命的无限美好,追求长生。
道教追求的长生久视和得道成仙,从现实意义上来讲,就是指的是脱离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永断生死梦的一种不生不灭的大罗金仙境界的永生,是一种立足于世俗而不被世俗所羁绊困囿的长生理念,是道教徒走向生命永恒的最高理想。
道教养生的指导思想养生,顾名思义,就是保养、爱护自己的生命,使之健康长寿。
道教养生的指导思想是从人与天地相互对应的角度来考虑养生的'方式、方法和措施,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备有序的养生理论和实践方法。
道教养生指导思想之一,是老子《道德经》中关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尊重客观规律的论述。
道教养生学的出现
道教养生学的出现,并非偶然。
它渊源于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巫教,是先秦神仙家思想、老庄道家炼养学说及秦汉方仙道、黄老道发展的必然结果。
和道教的创立一样,道教养生学的产生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
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基于东汉后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道教养生学的问世则是先秦两汉科学文化发展的结果。
在哲学思想方面,处于社会大变革风云中的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兵家、名家、法家、纵横家、神仙家等,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诸子百家之中,除道家、神仙家对道教气功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最大以外,儒家、墨家、阴阳家亦有相当的影响。
我国古代有“生死有命”的说法。
《孔子家语·本命题》说,“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优于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
故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
人始生而有不具备者五焉,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及生三月,而微煦,然后有见;八月生齿,然后能食;期而生膑,然后能行;三年囟合,然后能言;十有六而精通,然后能化。
阴穷反阳,故阴以阳变;阳穷反阴,故阳以阴化。
是以男子八月生齿,八岁而龀,二八而化;女子七月生齿,七岁而龀,二七而化。
一阴一阳奇偶相配,然后道合化成,性命之端形于此也。
”即把生死的变化归结于阴阳的运动,认为随着阴阳两种原素的不断地消长,人的一生从婴儿、少年、中年,以至老年、死亡,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应该承认,这种观点是不悖科学的。
当然,儒家内对于性命的看法也是有分歧的。
如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尽心》),认为性乃所受于天,故存心养性乃所以事天。
夭寿皆命,对之不存疑虑,惟修身以立命。
立命即肯定自己的性命。
荀子对于命的态度,则讲制而用之。
他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主张制裁天命而利用之。
道家养生文化的特性和主要内容
因人而异
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具体情况来 制定养生方案,避免一刀切的做
法。
内外兼修,形神并举
内外兼修
道家养生文化注重内在的修炼和外在 的调整,认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达到 真正的养生效果。
形神并举
在修炼过程中,既注重形体的锻炼和 保养,又注重精神的调养和升华。通 过形神的相互作用,达到身心健康的 目的。
发展
随着历史的演变,道家养 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 体系和实践方法,包括导 引、服气、炼丹等。
影响
道家养生文化对中国传统 医学、武术、气功等领域 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家养生哲学基础
自然主义
道家养生强调顺应自然规 律,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
阴阳五行
道家养生运用阴阳五行理 论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 现象,并指导养生实践。
道家养生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对现代 人缓解压力、调适心理有积极作用。
道家养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和方法,如气功 、太极拳等,已经被现代医学证实具有一定 的健身和康复作用。
02
道家养生文化特性
自然主义观念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 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倡导回归自然,通过接触大自然来调养身心,达 到养生的目的。
道家养生文化交流
举办道家养生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 同地区、不同流派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
道家养生书籍出版
整理出版历代道家养生名著和现代道 家养生研究成果,满足读者需求。
道家养生旅游开发
利用道家名山、道观等资源,开发道 家养生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体验。
面向未来:道家养生文化创新方向
融合现代科技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道家养生理论和方法 进行科学验证和创新发展。
中医养生学源流
中医养生学源流养生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西汉时期,养生学逐渐形成,这是一个由养形结合养神,由实践提高到理论的过程。
一、养生术的起源1、生活实践上古时期,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养生措施。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吕氏春秋•古乐篇》“昔陶唐之始,阴多涝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
民气郁阏于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古有燧人氏“钻木取火”之传说。
恩格斯说过:“火的发明,有解放人类的意义”。
①烧山打猎,驱赶野兽;②照明、取暖、御寒;③熟食。
火的应用加速了人类的进化。
居住:---有所谓“有巢氏时代”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广东韶关马坝狮子山洞穴→湖北长阳赵家堰洞穴居住环境对人的养生有重要意义从民俗来看,居住条件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的窑洞,南方的吊脚楼等都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而选择的居住方式。
风水学里面的阳宅就是人类选择居住环境的一个理论体系,有其合理的一面。
客家围屋:2、宗教情结上古时期,由于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缺乏,以及氏族社群集体生活,形成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即所谓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
这是最原始的宗教情结。
导引,既是人们劳动收获之余以舞蹈形式宣泄欢乐的情绪,为导引之起源,亦是人们祭祀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
祈祷也是祝由、巫术的源流,对疏导人们的心理有积极的意义。
从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追求灵魂的解脱,重视来世利益的特点来看,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却是重视现世,否认死亡,追求长生不老、现世幸福为要义,与世界三大宗教都鼓励人们追求死后天国的生活,而以冷漠的态度对待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都大相径庭。
3、哲学思想①气、精、神学说古代哲学家认为,气和精是物质的,它们相互转化,为万物之本原;神是精气所表现,也指事物的玄妙变化。
“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知北游》万物都是气变化而生,既然一切有形之物均本于气,故于人也不例外。
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
2023-11-08•唐代道教概述•唐代道教心理养生的思想来源•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方法•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的影响•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的现代意义目录01唐代道教概述发展与兴盛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在唐玄宗时期,由于其大力推崇道教,道教逐渐兴盛,并形成了多个有影响力的道派。
初创阶段唐代道教在其初创阶段,以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和张角的太平道为代表,此时道教尚处于草创阶段,其影响力主要局限于某些地区。
整合与成熟阶段在唐末及五代时期,道教逐渐走向成熟和整合,出现了如吕洞宾等著名的道士,同时道教典籍也得到了整理和编纂,如《道藏》等。
唐代道教的发展历程道教信仰的核心是对“道”的信仰,认为“道”是宇宙间最高的真理和法则。
道教信仰的核心道教神仙崇拜的对象包括三清、四御、星君、真人等,这些神仙被视为道的化身或得道成仙者的象征。
神仙崇拜符咒和斋醮是唐代道教信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画符念咒、设坛祭祷等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和降福。
符咒与斋醮外丹修炼外丹也是唐代道教的修行方式之一,主要是通过炼制丹药,服用后得以延长寿命或治愈疾病。
符咒修炼符咒修炼是唐代道教的另一种修行方式,主要是通过画符念咒等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和降福。
内丹修炼内丹是唐代道教修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强调通过内在的修炼,使精气神得以合一,从而达到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目的。
02唐代道教心理养生的思想来源唐代道教发展鼎盛,道教信仰在当时广为流传,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道教信仰道教信仰与心理养生的关联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修道成仙的信仰,与心理养生有着密切关联。
心理养生道教信仰强调内在的精神修炼和外在的修行实践相结合,心理养生作为内在精神修炼的重要内容,在道教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联分析唐代道教经典中的心理养生思想《道德经》唐代道教经典之一,蕴含丰富的心理养生思想,如“清静无为”、“致虚守静”等。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与《道德经》相辅相成,共同奠定了道教心理养生的理论基础。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健康保健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健康保健道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和宗教信仰体系,其中养生和健康保健一直是道教修行的重要内容。
道家养生注重身心的和谐,追求长寿、健康和内在的平衡。
本文将探讨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健康保健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道教对健康的关注。
一、阴阳平衡道教的核心概念之一是阴阳平衡,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力量构成。
在养生和健康保健中,道教追求身体内外的阴阳平衡,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和行为习惯来实现。
1. 饮食调理:道教饮食主张清淡、素食为主,追求阴阳的平衡。
平时多食用蔬菜、水果、谷物等纯净的食材,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
道教信徒还注重食物的色彩搭配和烹饪方式,倡导绿色、红色和白色食物的搭配,以达到身体内部阴阳的平衡。
2. 作息规律:道教提倡按照自然界的规律来调节作息时间。
早睡早起、遵循自然节律有助于身体的阴阳平衡。
同时,道教注重呼吸调理,推崇深呼吸和自然呼吸的练习,以增强气血循环和身体能量的平衡。
3. 行为修养:道教倡导顺应自然,遵循道德伦理道德准则,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教信徒常常从修心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面来维护内心的平衡,避免情绪的波动和消耗。
二、炼丹术道教修炼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炼丹术,通过内丹炼制和服用来提升身体的健康和延长寿命。
炼丹术认为人体内部有五脏六腑和经络系统,而内丹则是通过炼制和吸收天地之气来提升脏腑的功能和经络的畅通,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炼丹术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精气神的培养,通过丹药的炼制和服用,以及内功的修炼来提升身体的能量和活力。
道教信徒常常利用炼丹术的方法来调理内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三、气功练习道教修炼和养生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气功练习。
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身体姿势和意念来调整和运用身体内部能量的方法。
道教将气功作为修炼的重要手段,通过气功练习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和促进气血循环。
在道教气功练习中,道士会教导一系列的动作、呼吸和冥想练习,以增强气血的流动和身体的能量感应。
道家养生文化
专注于听,而要开始专注听其自然,听之任之。
• 第四步:等念头归一后,此时功夫已渐渐进入混沌 境界,身中是神气合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这 种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无觉的,表面上看起来 和睡着了一样,
• 第五步:在经历了前面几个步骤之后,最后到了 虚的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 到的,不是用意识制造出来的。全部功夫是由后 天返还到先天,所以第五步功夫,应该就先天境 界去体会。
• 第三步 开通奇经八脉
•
法诀
•
开八脉,聚精神,以意领气贯全身,
•
一吸督脉升泥丸,二呼任脉降会阴,
•
三吸带脉至肩窝,四呼阳腧到手心。
•
五吸阴腧胸前定。六呼至带归一根。
•
七吸冲脉到降宫,八呼阳蹻涌泉停。
•
九吸阴蹻升炁穴,十呼还原入窍中。
•
吸呼深长凭意领,水到渠成赖气行。
•
八脉开通身属阳,阴蹻开时百脉通。
道陵字辅汉,是张良的 八世孙,他身长九尺三 寸,浓眉大脸,红顶绿 眼,鼻子高挺,眼睛有 三个角,垂手过膝,有 浓密的胡子,龙行虎步, 十分威武。汉光武进武 十年生于天目山,他母 亲梦见巨人自称是魁星 下降。道教创始人。
老子的道德经
老庄被道教奉为教祖,神 仙;老子被尊为道之化身 “太上老君”,道德经被尊为 道家法典,,
道家养生功功法十三步
• 第一步 收心求静 • 法诀 • 初打坐,练静动,全身内外要放松, • 二目垂帘守祖窍,舌闭天池津自生, • 深细长匀调呼吸,心定念止是正功。 • 身心两忘万籁寂,形神俱妙乐在中。 • 掐子午,除杂念,祖炁修足玄关现。 • 脸似蚁爬丹田暧,口满津液要吞咽。 • 下座拂面舒筋气,浑身上下搓一遍。 • 筑基炼己全赖此,静极而动一阳现。
道医发展史
道医发展史道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很有限,往往将疾病视为神灵的惩罚或恶魔的侵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疾病与自然界的关系,并开始寻找治愈疾病的方法。
道医学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道家学派中,道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长寿和健康。
道医学起初注重修炼身心,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道家认为,人体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健康与自然界的和谐息息相关。
他们通过调整饮食、锻炼身体、养性养生等方法来维持身体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家的观念逐渐融入了其他医学学派中,如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
这些学说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或五行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如何通过调整阴阳平衡和五行调和来治愈疾病。
在道医学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等。
他们在研究中药和针灸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药是道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以天然草药为基础,通过搭配使用来治疗疾病。
而针灸则利用针刺穴位的方法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道医学在中国古代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在其他地区的发展并不如此。
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对西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希波克拉底提出了“治疗要始于自然”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还提出了“四体液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体液的平衡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医学和西方医学的交流与融合也逐渐加深。
东西方医学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
在现代,道医学的理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一些道医学的方法和理论也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总的来说,道医学是一门独特而古老的学科,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通过调整身心、饮食和药物治疗来维持健康。
道医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未来,道医学的研究将继续深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简述史孝进道教养生学是道教徒在追求长生成仙和济世度人信仰目标过程中,通过无数实践积累起的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道教养生学是道教关于长生成仙的系统学说,包含著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养生学模式。
道教养生学来源于道教长生成仙的信仰,建立在道教宇宙观、人天观、身心观的基础之上,与道教的生道合一、重生贵生、天人相应、形神相依、我命在我、以德养生思想有著密切关系。
道教养生学是道教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养生学随著道教理论的丰富发展而渐渐成熟,道教养生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完善对于整个道教的传播发展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今,道教养生科学对于道教发挥社会功能有著重要作用,道教养生学中的许多内容对现代社会仍然有著积极的意义。
道教的养生术是相当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就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养生方法而言,根据陈兵老师的研究,道教养生术有十二类,它们分别是∶炼神类∶坐忘、心斋、守道、定观、存心、观心、守一;气法类∶行气、胎息、闭气、炼气、服气;守窍类∶守一、胎息、存神;存思类∶存思内景、存思外象;内丹类∶独修、合修、先命后性、先性后命、性命双修;动功类∶导引、按摩、叩齿、鸣天鼓、武术;辟谷类∶辟谷服气、辟谷饮水、辟谷服药;服食类∶草木药、金丹、符水;摄养类∶行止坐卧、生活起居、饮食、语言、情绪;道医类∶祝由、内治、外治、药物;房中类∶御女、采战、采补;金丹类∶无机药物金丹、混合药物金丹。
姑不论这样的归纳划分是否妥当,但从上述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的养生术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所涉及的面也很广,从平时的起居饮食到深奥的内丹修炼,几乎无所不包。
这么多养生术的直接目的就是使人祛病延年,长生成仙。
一、道教养生学的形成1.长生成仙信仰与道教养生长生成仙的核心信仰是道教养生学形成的直接来源。
长生成仙信仰由来已久,《山海经》中就有“不死民”的记载;而在养生术的发展及人们在祛病延年方面的探索实践中,出现了如彭祖这样的神奇长寿人物;《道德经》有“长生久视”的理论;《庄子》中则有真人、神人、至人的描述;《淮南子》中有美丽的嫦娥飞升成仙的故事。
道教继承了长生成仙的思想,带给人们这样的信念∶凡人经过现世的修炼能够长生成仙,这反映了人类挣脱天命束缚,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气概,意味著人通过努力,能够延续生命以致长生成仙。
养生术是沟通人神关系的桥梁。
神仙是由凡人修炼而成的,而神仙的最大特点就是长生。
若要长生,首先要长寿,欲长寿必先养生。
这就要采用各种养生方法来祛病健身,使身体和精神保持健康强盛。
这样,道教养生术就成为达到长生成仙的手段,并随著道教的发展演化,形成了博大精深、蕴涵著高度健身疗疾价值的古代人体科学和健身方法体系。
2.重人贵生与道教养生学中国人很早就有重生恶死的心理,《诗经。
秦风,黄鸟》中就这样说∶“被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屈原说∶“汨馀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我与。
”在这样的心理指导下,先民们就想出了抗拒死亡,实现长寿的方法。
《庄子·刻意篇》中说“为寿之人,作熊经鸟伸,吹嘘呼吸,吐故纳新。
”《吕氏春秋·古乐篇》说∶“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洁,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
”这里的作舞即为导引。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先民的贵生长生养生的思想。
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贵生的思想,早有学人作了系统研究。
道教继承了先秦贵生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形成了道教的重人贵生思想。
《道德经》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这里的慈可以解释为爱人、重人,而俭则是用以养生。
道教有静以修身,俭以养生之说。
《老子想尔注》∶“生,道之别体。
”把生提到道的高度来体认。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道教重人贵生的思想,说明道教生命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贵生。
《道德经》又说“出生人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入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这就是说,世界上到处都有危险,生命时刻受到威胁,所以应当防范于未然。
所以要追求“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
追求这种长生久视之道的途径就是养生。
老子认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即身与灵魂合一而不分离,关键在于“谷神不死”,即炼养精神以达到长生的目的。
《太上老君内观经》中说∶“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
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
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
”这就是生道合一,修道需要养生,养生即是修道,修道方能与道合真。
3.天人相应与道教养生学《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又说“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
”天人在本质上是一个相互相用的有机体,天和人都符合于自然无为之道,道同于一。
道教吸收了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吾身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身”,这一思想成为道教身神关系的理论基础,也是道教把养生看作人类追求与自然相和谐、相一致这样一种境界的理论依据。
当一个人身心不调合的时候,就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时候。
而通过倡导“天人和一”,则可通过将个人与自然相融合,使个人忘却忧愁,摆脱烦恼,使身心得以调适,恢复健康,并进而长寿、长生。
道教养生学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论为根据。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道的规律乃是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把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统摄于道的怀抱中,人作为道所化生的产物,只有按照道的法则去行动,与天地自然合一,才是最佳的生存状态。
天与人相应,人身为小宇宙。
神仙居住于天上各处,那么人身各处便也有神仙居住。
《太平经》认为人体内各部位都有神居住,对于有关人身中各部位的神都有明确的记载。
天人相应思想对于后世的养生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道法会元》卷七六《火师汪真君雷霆奥旨序》中说∶“道者,具乎天地之先,混混沌沌,无形无名;法者,出乎天地之后,亘古今而神通变化;人者,生乎天地之间,禀天一之炁,而为万物灵。
故以吾道言之,清明澄澈者,运而行之,则足以通天地、感鬼神、调阴阳、赞化育等。
上语之即丹成道备,朝昆仑,薄蓬莱,亦不难矣。
盖天地一身,一身天地也。
其大丹法本不外乎此。
”这里“天地一身,一身天地”就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
4.道教养生学与形神相依道教的修炼养生方法是建立在对身神关系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要“先明脏腑,次说修行”。
道教养生术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健康、长寿,进而羽化成仙。
要达到此目的,当然要探索和把握人自身的精神和形体关系,这是需要理性认识的。
这样,就形成了对于形和神两者关系的看法。
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道教发展了养生术,并以此作为传播、实践道教贵生重生乐生长生的重要手段。
道教养生学的形神观主要来自道家和医家。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从养生角度提出了“形为神舍”的观点,故而人要守形,“神乃长生”。
医家经典《黄帝内经》则对形神作了明确说明。
在它那里,“形”乃指现实的可感人体;“神”则是可悟而不可见的精神意识。
对于两者关系,《黄帝内经》指出∶神形相依,形为神舍。
道教吸取这些形神思想作为养身基础,《太平经》卷七十一说∶“精神消亡,身即死矣”。
在另一处又指出“独贵自然,形神相守”的思想。
由此要求“守一”。
“守一”即是守形神,只有做到这点,才能长生久视。
西晋时葛洪在《抱朴子》里,提到形是堤,神是水。
“堤坏则水不留”,故而形为神宅,守形为第一要旨;同时要护神,因为神散则命终。
《西升经集注》中又说∶“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
”这里非常明白地讲出了形神合同思想。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篇》中说∶“德之为人,养神之所归诸道,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之谓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养气,养气得其和。
”总的说来,道教讲究形神统一,因此,养生自然因既要修形又要养神。
道教的形神思想受到《黄帝内经》的影响更为直接,这一点可以对照《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黄庭经》等道教早期养生著作与《黄帝内经》来进行分析。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安民章》第三中说∶“怀道抱一,守五神也。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守道》第五十九说∶“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
”这里所说的五神是相对于形而言的,五脏之神就是五脏所藏之神。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成象章第六》中说∶“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
脾藏意,肾藏精与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
”而《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中指出∶“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所谓五脏所藏。
”这就是五脏的神志。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元神、魂、魄、意、志分别藏于五脏之中,并认为人的情志与人体脏腑有著具体的联系,情志等心理因素变化会对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产生直接影响。
《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显然,《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五脏神的观点与《黄帝内经》是一致的。
《太平经》在继承《黄帝内经》的五脏所藏的说法的基础上也有所发展,《太平经》认为人身除头面五脏各有所镇之神外,周身内至精血筋骨,外至肢体百节也无不都有所司之神镇守其间。
周身所镇诸神。
大致为∶精血三真,名无生君,字黄凝子玄,镇我两乳之下源。
骨节二真,名坚玉君,字凝羽珠,镇我太仓之府,五肠之口。
如果神在身体就健康,神不在就会生病。
《太平经》的这种形象化身神系统对于修道者的存想修炼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魏晋时的《黄庭经》流传很广。
上清派的形神观念,五脏六腑神是黄庭经身神系统的核心,《黄庭内景玉经注·致道章第七》中说∶“至道不烦决存真,泥九百节皆有神。
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九,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峭锋字罗干,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
”很显然这里的五脏神是建立在《黄帝内经》脏象说的基础上的。
《黄庭经》在五脏六腑及面部七神的基础上,参照三焦、三管三官三丹田的人体部位概念,将人体身神的范围加以扩大,最终形成三部八景神二十四真的身神系统。
这一身神系统依据的是《黄帝内经》十二官的概念。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用行政官职的概念形象指出五脏六腑的生理分工及其相互协调问题。
《黄帝内经》运用十二官的概念对脏腑功能进行拟人化的描述,不同的官职就有不同的职能使命。
如心为君主之官,强调了心在脏腑系统中的中心作用,“主明则下安”;胆为将军之官,胆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谋略由此而出。
《黄帝内经》的这一思想为上清派所汲取,并从神学的角度发展,成为有名有姓、有服色、职司、僚属的各种神灵,以此刻画人体各部位器官组织的生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