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赵公救灾记使用剖析

合集下载

古诗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翻译赏析

古诗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翻译赏析

古诗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翻译赏析“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出自《越州赵公救灾记》,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史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

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

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

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

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越州赵公①救灾记曾巩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医生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修建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可以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且逃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任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不可以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

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弃男女者,令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有上请者,或廉价多辄行。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许多懈,事细巨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

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

公所拊循③,民尤认为得其依归。

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屈纤悉,无不备者。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盖灾沴之行,治世不可以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民病尔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才,则有间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亏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等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选自《唐宋散文八大家精选》,有删省【注】①赵公: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人。

《越州赵公救灾记》赏析

《越州赵公救灾记》赏析

《越州赵公救灾记》赏析作者:曾枣庄曾弢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2014年第03期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吴越大旱,继之以瘟疫,浙西路“死者五十余万人,城郭萧条,田野丘墟”(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曾巩这篇文章详尽记述了越州赵抃救灾的情况。

首段写他的周详考虑以“谨其备”,中间部分详记救灾措施,最后以议论作结,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很能代表曾巩散文的特色。

曾巩作文,“本源六经”(《宋史·曾巩传》),每每不忘宣扬儒道,因而时有迂腐之论。

但儒家思想中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如“民为贵”、“民惟邦本”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在曾巩的思想中,民本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洪范传》、《救灾议》等文中屡有阐述。

这篇文章,虽重在记叙,而不是议论,但其民本主义思想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灾疫之苦,一般情况下,深受其害的只是黎民百姓;关心灾疫,不能不说是关心民生疾苦。

其次,曾巩倾慕赵抃的为人,因为赵抃直言敢谏,“弹劾不避权幸”,素有“铁面御史”之称,而且“平生不治赀业,不畜声伎”,“施德悍贫,盖不可胜数”(《宋史·赵扦传》)。

但作者偏偏选取“赵公救灾”一事为之作记,可见堪称“父母官”的赵扦,更受作者敬佩:如果读完全文,知道作者怎样详细地记叙灾疫之际,赵抃如何事无巨坚细地了解灾情,一一拿出切实可行的救灾措施,立即付诸行动,使“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那就更能感受到自始至终贯串全文的民本主义思想精神。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思想精神指导下任劳任怨的为吏之道。

任劳,是赵抃为了救灾,“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任怨,是在救灾中“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在灾疫横肆的特殊情况下,为了百姓疾苦,敢于打破僵死的陈规惯例,即文中所谓“故事,岁廪突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等,并坦然为之承担责任。

这与千百年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昏官庸吏,不啻天渊之别。

越州赵公救灾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越州赵公①救灾记曾巩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

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

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

是岁尽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

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

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

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国有能吏干臣社稷民众大幸之千古散文名篇《越州赵公救灾记》

国有能吏干臣社稷民众大幸之千古散文名篇《越州赵公救灾记》

国有能吏干臣社稷民众大幸之千古散文名篇《越州赵公救灾记》《越州赵公救灾记》(曾巩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

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

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

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

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保致仕,家于衢。

《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越州赵公救灾记》是一篇文言文章,作者是北宋散文家曾巩。

语文课文赏析和理解《越州赵公救灾记》

语文课文赏析和理解《越州赵公救灾记》

• 作者写旧例(故事)有什么作用?
• 明确:和赵公的做法形成对比,突出 赵公救灾突破常规的做法,说明赵公 不怕承担责任,不惜功名利禄,为救 灾而忘公的品质。
•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 灾未有巨于此也(句式?)。天子东向忧劳, 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 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 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 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 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 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 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 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 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句式?) 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 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越州赵公救灾记
• 曾巩,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散文家,文学 家。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 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 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 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 事。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 理宗时追谥“文定”。

明年(古今义)春,大疫。为(设立) 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定后)。募僧 二人,属(“嘱”委托)以视(照料) 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救疫: (1)忧疾病无归者——为病坊,属人照 顾 (2)忧死无葬者——就地安葬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赵公? 形象:严谨周密、细致深入的工作作风和 忧民爱民的品格。
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
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
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定语后置) 使各书以对,而谨(形作动)其备。
• 第一节,介绍灾前准备,体现了赵公 怎么的人?

赵州赵公救灾记翻译及注释

赵州赵公救灾记翻译及注释

赵州赵公救灾记翻译及注释【原创版】目录1.赵州赵公救灾记的背景和意义2.赵州赵公救灾记的翻译3.赵州赵公救灾记的注释4.总结与展望正文赵州赵公救灾记是一篇关于古代救灾的记述,它详细描绘了赵州知州赵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如何积极组织救灾,最终使百姓免于饥荒的感人故事。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展现出我国古代官员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一、赵州赵公救灾记的背景和意义赵州赵公救灾记发生在我国北宋时期,那时,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困苦。

赵州知州赵公在面对灾情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组织救灾,最终使百姓免于饥荒。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展现了古代官员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对现代社会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二、赵州赵公救灾记的翻译赵州赵公救灾记原文如下:赵州大水,民田尽没。

知州赵公筹赈,不遗余力。

昼则巡村,夜则理事。

虽雨雪风霜,不避艰辛。

亲戚劝其休息,赵公曰:“民饥如此,我能安枕乎?”翻译如下:赵州发生了洪水灾害,百姓的田地都被淹没了。

知州赵公负责组织救灾,竭尽全力。

白天他巡察各个村庄,晚上处理政务。

尽管雨雪风霜,他都不怕艰辛。

有亲戚劝他休息,赵公说:“百姓如此饥荒,我怎能安心休息?”三、赵州赵公救灾记的注释1.赵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赵县。

2.知州:古代地方行政官员,相当于现代的市长。

3.赈:救灾,救济。

4.巡村:巡察各个村庄,了解灾情。

5.理事:处理政务。

6.安枕:安心休息。

四、总结与展望赵州赵公救灾记讲述了古代官员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如何积极组织救灾,关爱百姓的故事。

这种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对现代社会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第1页共1页。

唐宋八大家《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散文鉴赏

唐宋八大家《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散文鉴赏

唐宋八大家《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散文鉴赏唐宋八大家《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散文鉴赏熙宁八年①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②,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③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④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⑤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⑥。

州县史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馀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⑦,当给粟三千石⑧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⑨。

使自十月朔⑩,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不能自食者,有是具{11}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

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馀石,平其价予民。

为粜{12}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13}者自便如受粟{14}。

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15}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

为病坊{16},处{17}疾病之无归者。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18}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

是岁尽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19}。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民不幸罹{20}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

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

公所拊循{21},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所以经营绥辑{22}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23},无不备者。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三第3课越州赵公救灾记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三第3课越州赵公救灾记 Word版含解析

第3课 越州赵公救灾记1.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越州赵公救灾记》2.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越州赵公救灾记》3.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墨池记》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一、字词积累1.字音廪.(lǐn)于官者 僦.(jiù)民 三千石.(dàn) 闭粜.(tiào) 籴.(dí)者 收瘗.(yì) 便.(biàn)宜 罹.(lí)旱疫 拊.(fǔ)循 灾沴.(lì) 有间.(jiàn) 2.通假字①蚤.夜惫心力不少.懈 “蚤”同“早”;“少”同“稍”,稍微 ②乐为之识.其详 “识”同“志”,记载 ③岂弟..之实在于身者 “岂弟”同“恺悌”,和乐平易 3.一词多义(1)被⎩⎪⎨⎪⎧①灾所被.者几乡 动词,覆盖,遭遇②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动词,遭受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介词,表被动④被.发行吟泽畔 动词,披散 (2)受⎩⎪⎨⎪⎧①使受.粟者男女异日 动词,领受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同“授”,传授③徒属皆曰:“敬受.命。

” 动词,遵从(3)具⎩⎪⎨⎪⎧①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名词,措施②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 动词,陈述③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动词,具备④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副词,同“俱” (4)为⎩⎪⎨⎪⎧①不习而有为. 动词,做②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 介词,替③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 动词,设置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介词,与“所”连用,表被动⑤何辞为.语气词,呢 4.词类活用①当廪.于官者几人 名词作动词,供给粮食 ②岁.廪穷人 名词作状语,每年 5.古今异义①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古义:多少。

今义:数学术语。

②故事..,岁廪穷人 古义:旧例。

古诗越州赵公救灾记翻译赏析

古诗越州赵公救灾记翻译赏析

古诗越州赵公救灾记翻译赏析文言文《越州赵公救灾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史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

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

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

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

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保致仕,家于衢。

《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越州赵公救灾记》是一篇文言文章,作者是北宋散文家曾巩。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越州赵公①救灾记曾巩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

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

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

是岁尽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

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

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

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越州赵公救灾记》解析

《越州赵公救灾记》解析

后人。
-:
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 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
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 则有间矣。
大约灾害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 免,却能够预先作防备。百姓遭受灾难
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早作 准备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熟习而 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注意学习,得于 日常经验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
旱灾。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
夫赵公担任越州长官。在百姓未被饥
荒所苦之前,就下发文书询问所属各县:
遭受灾害的有多少乡,能够养活自己的
百姓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
的有多少人,
-:
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 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 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 书以对,而谨其备。
-:
思考一:这一段补充了哪些救灾措施
忧疾病无归者——为病坊,属人照顾 忧死无葬者——就地安葬
灾后防疫,全面周到
思考二:从第二、三段中,我们可 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赵公
严谨周密、细致深入的工作作风和 忧民爱民的品格。
-:
第四段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 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
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阐明 文章主旨的,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 什么呢
对比。 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 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 者,则有间矣。
意图: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 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小结:作者一方面评价了赵公救灾措 施的意义,也是赵公匡世济民、推利天下的 政治理想,同时是曾巩毕生所追求的民本思 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的中心事件是“救灾”,但作者却是从救灾之 前开始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突出赵抃具有怎 样的特点?
• 明确:作用是使救灾的记叙更加完整,也为 后来的官吏救灾提供借鉴。
• 突出赵抃临时从容,严谨精细,具有远 见卓识的特点。
第二段:州县吏录
民之孤老疾弱、不能 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 余人以告。故事,岁 廪穷人,当给粟三千 石而止。公敛富人所 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 得粟四万八千余石, 佐其费。使自十月朔, 人受粟日一升,幼小 半之。忧其众相蹂也, 使受粟者男女异日, 而人受二日之食。忧 其且流亡也,于城市 效野为给粟之所,凡 五十有七,使各以便 受之,而告以去其家 者勿给。
• 事细巨必躬亲(亲自处理) 疫(遭受)
民不幸罹旱
• 民饥馑疾疠lì,死者殆半(染上疫病;将近) 公所拊循(抚慰)
• 所以经营绥辑(用来……;谋划;安抚) 委曲纤悉(周到细密,无微不至)
• 盖灾沴之行(灾气) 无(太平的)
治世不能使之
• 民病而后图之(遭受灾难,名词作动词) 则有间矣(较大差距)

• 忧其且流亡也 (将) 寓于境者(住)
取吏之不在职而

• 有是具也 (措施)
无得闭粜(关店
停止卖粮,指囤积居奇)
• 使籴者自便如受粟(买粮) 明年春(第 二年)
• 处疾病之无归者(安顿) 食(委托)
属以视医药饮
• 不以累其属 (连累) 上;名词作状语)
有上请者(向
• 或便宜,多辄行(对救灾有利;立即,马上) 蚤夜惫心力不少懈(“早”;“稍”稍微)
曾巩为文主张是接近欧阳修的。先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与欧阳 修近似。其次,曾巩文章虽质朴少文,然亦时有摇 曳之姿,纵横开合,有如韩愈。赠序之文,尤有特 点。代表作有《战国策目录序》、《宜黄县学记》、 《墨池记》等。
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县。赵公即赵抃,宋衢州西 安人,字阅道。赵抃居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 由于他曾任殿中侍御史,所以京师中对他有“铁面御 史”之誉。后任右谏议大夫、资政殿大学士,晚年执 越州政务,在越州治绩卓著。特别是在熙宁八年、九 年吴越饥疫兼作之际,赵抃在救灾中表现出卓越的见 识和吏治才能,在朝野中颇负盛名。《宋史·赵抃传》 载:“吴越大饥疫,死者过半。抃尽救荒之术,疗病 埋死,而生者以全。下令修城,使得食其力。”曾巩 曾出任越州通判,也出色地从事过救灾工作。他详录 赵抃救灾业绩,以期总结救灾经验,并盛赞赵抃的吏 才与吏德,以为后人之鉴。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 (今江西南丰)人,汉族,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 的曾巩,就与兄长曾布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 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 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 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 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 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 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 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 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 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 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 追谥“文定”。 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 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
• 1、朗读(1--3) • 2、疏通文意,落实重要的字词句、自译成
通顺的现代汉语。 • 3、研习文本,分析回答问题:
第一段:熙宁八年
夏,吴越大旱。九月, 资政殿大学士、右谏
议大夫七知问越州赵公,
前民之未饥,为书问 属县:灾所被者几乡, 民能自食者有几,当 廪于官者几人,沟防 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 几所,库钱仓廪可发 者几何,富人可募出 粟者几家,僧道士食 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 具存,使各书以对, 而谨其备。
• 完成下列加点字的解释
• 所被者几乡(覆盖) 当廪于官者几人(赈 济、供给粮食;名词作动词)
• 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雇;处) 僧道士食之 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多余;簿籍;实存)
• 故事,岁廪穷人(旧例;每年,名词作状语) 公敛富人所输(交纳)
• 佐其费 (补助,辅助) (拥挤践踏)
忧其众相蹂也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 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 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越州 知州赵公。在百姓遭受饥荒之 前,就下文书询问所属各县: “灾害覆盖的范围的有多少乡, 能够养活自己的百姓有多少户, 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灾民 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 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 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 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家, 和尚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余粮 登记在账簿上的,实存有多 少”,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 并且谨慎地作好准备。
完成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僦民使治之者 ( jiù ) 给其食而任以事 (jǐ) 无得闭粜 (tiào)
使籴者 ( dí) 处疾病之无归者 (chǔ ) 使 在处随收瘗之 (yì)
或便宜 (biàn) 民不幸罹旱疫 (lí) 公所 拊循 (fǔ)
所以经营绥辑 (suí)(jí) 委曲纤悉 (xiān) 灾沴(lì)则有间矣(jiàn) 家于衢(qú)
• 予故采于越(访询) (同“志”记载)
乐为之识其详
• 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退休) 家于衢 (安家,名词作动词)
• 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同“恺悌”, 和乐平易;记载)
• 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救荒的措施政 绩;学习、效法,名词作动词;把……作为)
• 给课文分层并概括层意
• 第一部分(第1段):写灾前准备。
•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救灾措施。

第2段:写“救饥”,是详写。

第3段:写“救疫”,是略写。
• 第三部分(第4-5段):写赵抃救灾中 的品德和救灾措施的意义。
• 第4段:写赵抃在救灾中表现出来的美德。
• 第5段:写评价赵抃救灾措施的意义。
• 第四部分(第6段):交代写作缘由。
研读(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