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质量;策略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从此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几年来,各高校在培养了大批人才的同时,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成了社会和高校自身关注的问题。近年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对国内不同层次大学的评估和调查表明,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对课程和教学的满意率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和教育行政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重点采取以下策略解决质量问题:

一、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控制招生规模

办学条件的改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必然增加学校在吃住、上课场所、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压力。一些学校办学条件没有根本的改善,但招生的数量却增加很多,由此导致了住宿拥挤,吃饭拥挤,上课拥挤,教学设备严重不足;一些学校的实验设备陈旧落后,图书数量偏少,学生的阅览室、计算机室和语音室或者条件很差,或者根本没有。近年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些院校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但由于资金的来源有限,而招生数量又不断攀升,很多地方高校办学条件与教学基本要求的矛盾仍很突出。因此,解决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必须遵守招生的量力性原则。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每年的招生数量,切忌不顾自己的办学能力而盲目扩大招生。

教育部应根据本科教学评估的结果,对不同高校的招生规模做出最高限定,然后在可能的条件下,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高校本身也可通过银行贷款等途径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

二、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深化课程改革。一些高校不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课程被削弱

培养人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地基打得浅,承重墙薄,房子就不结实。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必然导致学生的基础薄弱,能力差。这样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必然难以飞高走远。当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必然的,甚至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适当增设一些新课程也是必要的,但一些院校盲目设置大量的不系统、不完善的新课程,往往使具有很强迁移性的基础课程被削弱,进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过于重视技术和方法类课程

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技术和方法类的操作性课程,而淡化了基础理论类和思想观念类的课程。具体的技术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更深层次的观念和思想层面的问题,而这些都是需要基础理论课程和方法论的课程来解决的。

3.普遍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

一些高校院系不是从培养目标出发而为学生开设课程,而是从现有教师队伍能为学生开设什么样的的课程出发而设课。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得不到开设,而不需要的课程却开设很多,甚至很多陈旧落后的课程仍在开设,这就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一些院校的教材建设和选择也存在很多问题。国家在很多学科,尤其是各个专业的基础学科都编有水平较高的教材,但有的院校不去选择这些教材,而从经济利益出发,选用一些本校教师为公共课程所编写的教材。由于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自编教材很难保证质量。

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

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师生的思考和学习,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是一种无形的潜在力量,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教师乐教善教,使学生乐学善学。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快速迈进,大学的门槛降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却在下降,尤其是学习的风气远不如从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校只重视盖大楼,轻视培养高水平教师;一些高校只重视学校的创收和福利,轻视学术研究和人的培养;某些高校官本位严重,教师在学校没有地位。这些问题都在削弱甚至破坏着真正的大学精神。

一些高校合并后,在获得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合并前的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其结构和功能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合并后,由于师生原来所处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彼此之间又缺乏了解,对新学校缺乏归属感。尤其在工作或人际交往遇到挫折时,则会产生强烈的怀旧感,甚至抵触情绪。合并后的高校校园文化的整合无疑是个难题。

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加强对学生外在行为的管理,这对于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必要的,然而,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培养人需要和谐的文化氛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学精神的统领。因此,为了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必须呼唤重建大学精神,必须注重对合并后的高校校园

文化的整合,并以大学精神作为核心,加强优良教风和学风的建设。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任何先进的课程都需要教师去讲授,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需要教师去使用。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师的业务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高校教师为了履行职责和完成自己的使命,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提高素质:

1.要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和科学的学生观。培养人不仅要使他们的专业素质提高,更要使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规律,明了大学生的希望和追求,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从而为他们进入社会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的思想和人格影响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的四年,而且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3.不断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系统。在教学中,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不仅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教学的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品格。

4.提高业务水平,走向本专业的前沿。教师没有前沿知识是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如果教师传授的是陈旧的知识,即使教学方法再好,也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5.确立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教师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大学是学生在校培养加工的最后工序,因此,大学教师应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只有确立这一崇高的利益原则,才能在教学内容上决定取舍,明确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才会真正完成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使命。

总之,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的职责和使命。高校的教学质量不高并不是新问题,而是在高校扩招后这一问题更加突出而已。为了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