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第三章

合集下载

第三章_第一节 空间解析几何,李养成(新版),

第三章_第一节 空间解析几何,李养成(新版),

它们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z轴!
x y z a , 例3.1.4 讨论方程组 a 的图像. x y ax
x y z a 解:方程组的图像是球面 a a 与母线平行于z轴的圆柱面 x y 的交线
F x, y, z , G x, y, z
称为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 注: (1)表示同一条曲线的方程不唯一。 (2)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
z
S1 S2
o
C
y
满足方程的点都在曲线上, x试考察方程
第3章 常见的曲面
本章在初步介绍空间图形与方程之间的一般关系 后,对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以及二次曲面(包括椭球 面、单叶双曲面、双叶双曲面、椭圆抛物面和双曲抛 物面)进行讨论.
对于前三种曲面具有明显的几何特征,我们着重从 这些曲面的几何特性来建立它们的方程.
对于五种二次曲面,我们则从曲面的标准方程出 发来讨论它们的几何性质, 描述它们的几何形状.
z
点P 在该圆锥面上
L
cos OP, k cos


OP k OP k
cos

y
x
x y tan z , 整理得二次齐次方程
圆锥面的坐标式方程
习题8(1) 已知圆锥面的顶点为P0 (1, 2,3),轴垂直于 平面 x y z ,半顶角为 ,求这圆锥面的 方程. 解 圆锥面的轴过点 P0 , 方向向量 v 2,2, 1.
特别地,当 C0 是原点时,球面方程为
x2 y2 z 2 R2
表示上(下)球面 .
C0

解析几何第三章

解析几何第三章

M 1 M 2 、 M 1 M 3 不共线
(1)
(2)
(3)
x − x x2 − x1 x3 − x1 y − y1 y2−y1 y3 − y1 = 0 z − z1 z2 − z1 z3 − z1
平面上 任意一点 设 M( x, y, z) 为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 → r r 且 r = OM =( x, y, z), ri = OMi =( xi , yi , zi )(i = 1,2,3)
情形. 类似地可讨论 A = C = 0, B = C = 0 情形
( 4 ) A = B = D = 0,
有z = 0,即xoy面.
例 4 设平面过原点及点( 6,−3, 2) ,且与平面
4 x − y + 2 z = 8 垂直,求此平面方程 垂直,求此平面方程.
解 设平面为 Ax + By + Cz + D = 0, 由平面过原点知 D = 0,
代入体积式
1 1 1 1 1 ∴1 = ⋅ ⋅ ⋅ ⇒t=± , 6 6t t 6t 6
∴ a = ±1,
b = ±6,
c = ±1,
所求平面方程为 6 x + y + 6 z = 6. 或
6 x + y + 6z = −6.
平面的法式方程
z
r n
M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 于一平面, 于一平面,这向量就叫做 法线向量. 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向量式法式 方程
n0 o
M y
→ r → r r − pn0 = n0⋅ r − p = 0 n ⋅
2 、设
→ x r r = ( x, y, z), n0 = (cosα,cos β,cosγ )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3-12.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3-12.

4
一、几何向量的基本概念
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表示: a 或 M1 M 2 以M1为起点, M2为终点的有向线段。 向量的模: 向量的大小. a 或 M 1 M 2
M2
M
1
0 单位向量: 模长为1的向量. a 或
零向量: 模长为0的向量. 0
M1 M 20
a 相等向量: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b 负向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向量. a a a
0 量与数的乘积的规定, a || a || a
9
【例3.1 】
全为零的实数k、l、m使得 k l m 0

证明向量 、、 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不
证明: 充分性
如何证明三个 向量共面呢? 若有不全为0的实数k、l、m ,使得
k l m 0
k l m m
不妨设, m0 则
k l 是以 , 若 0, 0, 由向量加法的定义知, m m 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因此、、共面。 若、、有一个为零, ,这三个向量共面是显然的。
2
本章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 几何向量及其线性运算与分解; 2. n维向量及n维向量空间; 3.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 4. 向量的内积; 5. 几何向量的向量积与混合积; 6. 直线与平面.
3
第三章 向量与向量空间
第一节 几何向量 及其线性运算
几何向量的基本概念 几何向量的线性运算
第三章
向量与向量空间
1
在自然界中,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量,它们既有大小 又有方向。 例如:力、力矩、速度等,这类量称 为向量。

解析几何全册课件(吕林根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解析几何全册课件(吕林根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定理1.2.2 向量的加法满足下面的运算规律:
(1)交换律:
(2)结合律:
(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O
A1
A2
A3
A4
An-1
An
这种求和的方法叫做多边形法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向量减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A
B
C
上一页
返回
例2 试用向量方法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必是平行四边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为直线上的点,
6、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由题意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定理1.5.4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7、其它相关定理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定理1.5.6 已知三个非零向量
,则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
上一页
返回
空间一点在轴上的投影(Projection)
§1.6 向量在轴上的射影

根据题意有
所求方程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根据题意有
化简得所求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4 方程 的图形是怎样的?
根据题意有
图形上不封顶,下封底.

以上方法称为截痕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以上几例表明研究空间曲面有两个基本问题:
线为
的连
的中点
对边
一组
设四面体

e
e
e
AP
e
AD
e
AC
e

解析几何第三章知识点

解析几何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版权所有,侵权必究§3.1 平面的方程1.平面的点位式方程在空间给定了一点M 0与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 ,b 后,通过点M 0且与a ,b 平行的平面π 就惟一被确定. 向量a ,b 叫平面π 的方位向量. 任意两个与π 平行的不共线的向量都可作为平面π 的方位向量.取标架{}321,,;e e e O ,设点M 0的向径0r =0OM ={}000,,z y x ,平面π 上任意一点M 的向径为r =OM = {x ,y ,z }(如图). 点M 在平面π上的充要条件为向量M M 0与向量a ,b 共面. 由于a ,b 不共线,这个共面的条件可以写成M M 0= u a +v b而M M 0= r -r 0,所以上式可写成r = r 0+u a +v b(3.1-1)此方程叫做平面π 的点位式向量参数方程,其中u ,v 为参数.若令a = {1X ,1Y ,1Z },b = {2X ,2Y ,2Z },则由(3.1-1)可得⎪⎩⎪⎨⎧++=++=++=vZ u Z z z v Y u Y y y vX u X x x 210210210 (3.1-2)此方程叫做平面π 的点位式坐标参数方程,其中u ,v 为参数.(3.1-1)式两边与a ×b 作内积,消去参数u ,v 得(r -r 0,a ,b ) = 0(3.1-3)此即222111000Z Y X Z Y X z z y y x x ---=0 (3.1-4)这是π 的点位式普通方程.已知平面π上三非共线点i M (i = 1,2,3). 建立坐标系{O ;e 1, e 2, e 3},设r i = i OM ={i x ,i y ,i z },i = 1,2,3. 对动点M ,设r =OM ={x ,y ,z },取21M M 和31M M 为方位向量,M 1为定点,则平面π的向量参数方程,坐标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依次为r = 1r +u(2r -1r )+v(3r -r 1)(3.1-5) ⎪⎩⎪⎨⎧-+-+=-+-+=-+-+=)()()()()()(131211312113121z z v z z u z z y y v y y u y y x x v x x u x x(3.1-6)131313121212111z z y y x x z z y y x x z z y y x x ---------= 0(3.1-7)(3.1-5),(3.1-6)和(3.1-7)统称为平面的三点式方程.特别地,若i M 是π 与三坐标轴的交点,即1M (a ,0,0),2M (0,b ,0),3M (0,0,c ),其中abc ≠0,则平面π 的方程就是caba z y a x 00---=0 (3.1-8)即1=++czb y a x (3.1-9)此方程叫平面π的截距式方程,其中a ,b ,c 称为π 在三坐标轴上的截距.2.平面的一般方程在空间任一平面都可用其上一点M 0(x 0,y 0,z 0)和两个方位向量a = {1X ,1Y ,1Z },b = {2X ,2Y ,2Z }确定,因而任一平面都可用方程将其方程(3.1-4)表示. 将(3.1-4)展开就可写成Ax +By +Cz +D = 0(3.1-10)其中A =2211Z Y Z Y ,B =2211X Z X Z ,C =2211Y X Y X由于a = {1X ,1Y ,1Z }与b = {2X ,2Y ,2Z }不共线,所以A ,B ,C 不全为零,这说明空间任一平面都可用关于a ,b ,c 的一三元一次方程来表示.反之,任给一三元一次方程(3.1-10),不妨设A ≠0,则(3.1-10)可改写成02=++⎪⎭⎫ ⎝⎛+ACz ABy A D x A即000=--+ACA B zy AD x 它显然表示由点M 0 (-D / A ,0,0)和两个不共线的向量{B ,-A ,0}和{C ,0,-A }所决定的平面. 于是有定理3.1.1 空间中任一平面的方程都可表为一个关于变数x ,y ,z 的三元一次方程;反过来,任一关于变数x ,y ,z 的三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个平面.方程(3.1-10) 称为平面π 的一般方程. 3.平面的法式方程若给定一点M 0和一个非零向量n ,则过M 0且与n 垂直的平面π也被惟一地确定. 称n 为π的法向量. 在空间坐标系{O ;i ,j ,k }下,设0r = 0OM ={x 0,y 0,z 0},n = {A ,B ,C },且平面上任一点M 的向径r =OM ={x ,y ,z },则因总有M M 0⊥n ,有n (r -r 0) = 0(3.1-11) 也就是A (x -x 0)+B (y -y 0)+C (z -z 0) = 0(3.1-12)方程(3.1-11)和(3.1-12)叫平面π 的点法式方程. (3.1-12)中的系数A ,B ,C 有简明的几何意义,它们就是平面π 的一个法向量的分量.特别地,取M 0为自O 向π 所作垂线的垂足,而n 为单位向量. 当平面不过原点时,取n 为与OP 同向的单位向量n 0,当平面过原点时取n 0的正向为垂直与平面的两个方向中的任一个.设|OP | = p ,则OP = p n 0,由点P 和n 0确定的平面的方程为 n 0(r -p n 0) = 0式中r 是平面的动向径. 由于1)(20=n ,上式可写成n 0r -p = 0(3.1-13)此方程叫平面的向量式法式方程.若设r = {x ,y ,z },n 0 = {cos α,cos β,cos γ},则由(3.1-13)得x cos α+y cos β+z cos γ-p = 0(3.1-14)此为平面的坐标法式方程,简称法式方程.平面的坐标法式方程有如下特征:1°一次项系数是单位向量的分量,其平方和等于1; 2°常数项-p ≤0(意味着p ≥ 0). 3°p 是原点到平面的距离. 4.化一般方程为法式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下,若已知π的一般方程为Ax +By +Cz +D = 0,则n = {A ,B ,C }是π的法向量,Ax +By +Cz +D = 0可写为nr +D = 0(3.1-15)与(3.1-13)比较可知,只要以2221||1CB A ++±=±=n λ 去乘(3.1-15)就可得法式方程λAx +λBy +λCz +λD = 0 (3.1-16)其中正负号的选取,当D ≠0时应使(3.1-16)的常数项为负,D =0时可任意选.以上过程称为平面方程的法式化,而将2221CB A ++±=λ叫做法化因子.§3.2 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平面与点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形,就是点在平面上和点不在平面上. 前者的条件是点的坐标满足平面方程. 点不在平面上时,一般要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并用离差反映点在曲面的哪一侧.1.点与平面间的距离定义3.2.1 自点M 0向平面π 引垂线,垂足为Q . 向量0QM 在平面π的单位法向量n 0上的射影叫做M 0与平面π之间的离差,记作δ = 射影n 00QM(3.2-1)显然δ = 射影n 00QM = 0QM ·n 0 =∣0QM ∣cos ∠(0QM ,n 0) =±∣0QM ∣当0QM 与n 0同向时,离差δ > 0;当0QM 与n 0反向时,离差δ < 0. 当且仅当M 0在平面上时,离差δ = 0.显然,离差的绝对值|δ |就是点M 0到平面π 的距离. 定理3.2.1 点M 0与平面(3.1-13)之间的离差为δ = n 0r 0-p (3.2-2)推论1 若平面π 的法式方程为 0cos cos cos =-++p z y x γβα,则),,(0000z y x M 与π间的离差=δp z y x -++γβαcos cos cos 000(3.2-3)推论2 点),,(0000z y x M 与平面Ax +By +Cz +D = 0间的距离为()2220000,CB A DCz By Ax M d +++++=π (3.2-4)2.平面划分空间问题,三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设平面π的一般方程为Ax +By +Cz +D = 0那么,空间任何一点M (x ,y ,z )与平面间的离差为=δp z y x -++γβαcos cos cos = λ (Ax +By +Cz +D )式中λ为平面π的法化因子,由此有Ax +By +Cz +D =δλ1(3.2-5)对于平面π同侧的点,δ 的符号相同;对于在平面π的异侧的点,δ 有不同的符号,而λ一经取定,符号就是固定的. 因此,平面π:Ax +By +Cz +D = 0把空间划分为两部分,对于某一部分的点M (x ,y ,z ) Ax +By +Cz +D > 0;而对于另一部分的点,则有Ax +By +Cz +D < 0,在平面π上的点有Ax +By +Cz +D = 0.§3.3 两平面的相关位置空间两平面的相关位置有3种情形,即相交、平行和重合. 设两平面π1与π2的方程分别是π1: 11110A x B y C z D +++=(1)π2: 22220A x B y C z D +++=(2)则两平面π1与π2相交、平行或是重合,就决定于由方程(1)与(2)构成的方程组是有解还是无解,或无数个解,从而我们可得下面的定理.定理3.3.1 两平面(1)与(2)相交的充要条件是111222::::A B C A B C ≠(3.3-1)平行的充要条件是11112222A B C D A B C D ==≠(3.3-2)重合的充要条件是11112222A B C D A B C D ===(3.3-3)由于两平面π1与π2的法向量分别为11112222{,,},{,,}n A B C n A B C ==,当且仅当n 1不平行于n 2时π1与π2相交,当且仅当n 1∥n 2时π1与π2平行或重合,由此我们同样能得到上面3个条件.下面定义两平面间的夹角.设两平面的法向量间的夹角为θ,称π1与π2的二面角∠(π1,π2) =θ 或π-θ为两平面间的夹角.显然有12cos (,)ππ∠=±cos θ =(3.3-4)定理3.3.2 两平面(1)与(2)垂直的充要条件是0212121=++C C B B A A(3.3-5)例 一平面过两点 1(1,1,1)M 和2(0,1,1)M -且垂直于平面x +y +z = 0,求它的方程.解 设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为n = {A ,B ,C },由于12{01,11,11}{1,0,2}M M =----=--在所求平面上,有12M M n ⊥, 120M M n ⋅=,即20A C --= .又n 垂直于平面x +y +z = 0的法线向量{1,1,1},故有 A +B +C = 0 解方程组20,0,A C A B C --=⎧⎨++=⎩得2,,A CBC =-⎧⎨=⎩ 所求平面的方程为2(1)(1)(1)0C x C y C z --+-+-=,约去非零因子C 得2(1)(1)(1)0x y z --+-+-=,即2x -y -z =0§3.4 空间直线的方程1.由直线上一点与直线的方向所决定的直线方程在空间给定了一点0000(,,)M x y z 与一个非零向量v = {X ,Y ,Z },则过点M 0且平行于向量v 的直线l 就惟一地被确定. 向量v 叫直线l 的方向向量. 显然,任一与直线l 上平行的飞零向量均可作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下面建立直线l 的方程.如图,设M (x ,y ,z ) 是直线l 上任意一点,其对应的向径是r = { x ,y ,z },而0000(,,)M x y z 对应的向径是r 0,则因M M 0//v ,有t ∈R ,M M 0= t v . 即有r -r 0= t v所以得直线l 的点向式向量参数方程r = r 0+t v (3.4-1)以诸相关向量的分量代入上式,得⎪⎪⎭⎫ ⎝⎛+⎪⎪⎭⎫ ⎝⎛=⎪⎪⎭⎫ ⎝⎛Z Y X t z y x z y x 000根据向量加法的性质就得直线l 的点向式坐标参数方程为⎪⎩⎪⎨⎧+=+=+=Ztz z Yt y y Xtx x 000 (3.4-2)消去参数t ,就得直线l 的点向式对称方程为Zz z Y y y X x x 000-=-=- (3.4-3)此方程也叫直线l 的标准方程.今后如无特别说明,在作业和考试时所求得的直线方程的结果都应写成对称式.例1 设直线L 通过空间两点M 1(x 1,y 1,z 1)和M 2(x 2,y 2,z 2),则取M 1为定点,21M M 为方位向量,就得到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为121121121z z z z y y y y x x x x --=--=-- (3.4-4)根据前面的分析和直线的方程(3.4-1),可得到||||||||||00v M M v t =-=r r 这个式子清楚地给出了直线的参数方程(3.4-1)或(3.4-2)中参数的几何意义:参数t 的绝对值等于定点M 0到动点M 之间的距离与方向向量的模的比值,表明线段M 0M 的长度是方向向量v 的长度的 |t | 倍.特别地,若取方向向量为单位向量v 0 = {cos α,cos β,cos γ}则(3.4-1)、(3.4-2)和(3.4-3)就依次变为r = r 0+t v 0(3.4-5)⎪⎩⎪⎨⎧+=+=+=γβαcos cos cos 000t z z t y y t x x (3.4-6)和γβαcos cos cos 000z z y y x x -=-=- (3.4-7)此时因 |v | = 1,t 的绝对值恰好等于l 上两点M 0与M 之间的距离.直线l 的方向向量的方向角α,β,γ cos α,cos β,cos γ 分别叫做直线l 的方向角和方向余弦.由于任意一个与v 平行的非零向量v'都可作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而二者的分量是成比例的,我们一般称X :Y :Z 为直线l 的方向数,用来表示直线l 的方向.2.直线的一般方程空间直线l 可看成两平面π1和π2的交线. 事实上,若两个相交的平面π1和π2的方程分别为π1: 11110A x B y C z D +++= π2: 22220A x B y C z D +++=那么空间直线l 上的任何一点的坐标同时满足这两个平面方程,即应满足方程组111122220,0.A x B y C z D A x B y C z D +++=⎧⎨+++=⎩ (3.4-8)反过来,如果点不在直线l 上,那么它不可能同时在平面π1和π2上,所以它的坐标不满足方程组(3.4-8).因此,l 可用方程组(3.4-8)表示,方程组(3.4-8)叫做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一般说来,过空间一直线的平面有无限多个,所以只要在无限多个平面中任选其中的两个,将它们的方程联立起来,就可得到空间直线的方程.直线的标准方程(3.4-3)是一般方程的特殊形式. 将标准方程化为一般式,得到的是直线的射影式方程.将直线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式,只需在直线上任取一点,然后取构成直线的两个平面的两个法向量的向量积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即可.例1将直线的一般方程10,2340.x y z x y z +++=⎧⎨-++=⎩ 化为对称式和参数方程.解 令y = 0,得这直线上的一点(1,0,-2).两平面的法向量为a = {1,1,1},b = {2,-1,3}因a ×b = {4,-1,-3},取为直线的法向量,即得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为12413x y z -+==--令t z y x =-+=-=-32141,则得所求的参数方程为 14,,23.x t y t z t =+⎧⎪=-⎨⎪=--⎩§3.5 直线与平面的相关位置直线与平面的相关位置有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和直线在平面上3种情形. 设直线l 与平面π 的方程分别为L :000x x y y z z X Y Z ---== (1) π :Ax +By +Cz +D = 0(2)将直线l 的方程改写为参数式⎪⎩⎪⎨⎧+=+=+=tZz z tY y y tX x x 000. (3)将(3)代入(2),整理可得(AX +BY +CZ )t = -(Ax 0+By 0+Cz 0+D )(4)当且仅当AX +BY +CZ ≠0时,(4)有惟一解CZBY AX DCz By t +++++-=000Ax这时直线l 与平面π 有惟一公共点;当且仅当AX +BY +CZ = 0,Ax 0+By 0+Cz 0+D ≠0时,方程(4)无解,直线l 与平面π 没有公共点;当且仅当AX +BY +CZ = 0,Ax 0+By 0+Cz 0+D = 0时,(4)有无数多解,直线l 在平面π 上. 于是有定理3.5.1 关于直线(1)与平面(2)的相互位置,有下面的充要条件: 1)相交: AX +BY +CZ ≠02)平行:AX +BY +CZ = 0,Ax 0+By 0+Cz 0+D ≠03)直线在平面上: AX +BY +CZ = 0,Ax 0+By 0+Cz 0+D = 0以上条件的几何解释:就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v 与平面π 的法向量n 之间关系. 1)表示v 与n 不垂直;2)表示v 与n 垂直且直线l 上的点(x 0,y 0,z 0)不在平面π 上; 3)表示v 与n 垂直且直线l 上的点(x 0,y 0,z 0)在平面π 上. 当直线l 与平面π 相交时,可求它们的交角. 当直线不与平面垂直时,直线与平面的交角ϕ 是指直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构成的锐角;垂直时规定是直角.设v = {X ,Y ,Z }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n = {A ,B ,C }是平面π 的法向量,则令∠(l ,π ) =ϕ,∠(v ,n ) = θ ,就有ϕ=-2πθ 或 ϕ= θ-2π(θ 为锐角) 因而sin ϕ =∣cos θ∣=vn v n ⋅⋅=222222ZY X CB A CZ BY AX ++++++ (3.5-1)§3.6 空间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任给一条直线l 的方程和一点M 0,则l 和M 0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点在直线上和点不在直线上。

《解析几何》课程教案

《解析几何》课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解析几何》课程教案课时安排:共24 课时,每课时45 分钟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解析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解析几何概述1.1 解析几何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坐标系与坐标轴1.3 点、直线、圆的方程第二章:直线方程2.1 直线方程的定义与分类2.2 直线方程的斜率与截距2.3 直线方程的应用第三章:圆的方程3.1 圆的方程定义与性质3.2 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3.3 圆的方程应用第四章:曲线与方程4.1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4.2 常见曲线的方程4.3 曲线与方程的应用第五章:解析几何中的问题解决策略5.1 解析几何问题的类型与解法5.2 图形分析与变换5.3 解析几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解析几何的应用。

3.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利用数形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来直观理解解析几何问题。

三、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程报告:考察学生对实际问题应用解析几何知识的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解析几何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3. 习题库:提供丰富、多样的习题,便于学生课后练习。

4. 参考资料: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论文,拓展知识面。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4 课时:解析几何概述第5-8 课时:直线方程第9-12 课时:圆的方程第13-16 课时:曲线与方程第17-20 课时:解析几何中的问题解决策略第21-24 课时:复习与总结六、教学策略及建议6.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采取分层教学,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提供一定的拓展内容。

解析几何第三章大一知识点

解析几何第三章大一知识点

解析几何第三章大一知识点解析几何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空间中的点、直线、平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在大学数学课程中,解析几何通常是大一学生学习的内容之一。

第三章是解析几何课程中的重要章节,它主要介绍了向量及其运算,直线和平面的方程,以及相关的几何应用。

向量是解析几何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它可以用来表示有方向和大小的物理量。

在向量运算中,我们需要了解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等基本运算法则。

同时,向量还可以表示为坐标的形式,其中向量的起点表示为原点,向量的终点表示为坐标。

在解析几何中,向量的坐标表示形式更加方便进行运算和推导。

直线和平面的方程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内容。

对于直线而言,我们通常使用点斜式、两点式和截距式等形式的方程来表示。

点斜式方程根据直线上的一个已知点和直线的斜率给出;两点式方程则根据直线上的两个已知点给出;而截距式则使用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给出。

对于平面而言,我们则需要通过已知平面上的一点和法向量来确定平面的方程。

这些方程形式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直线和平面的性质和特点。

在解析几何的第三章中,还会涉及到一些几何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性质来研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三角形的中线等几何特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应用向量的知识来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如研究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平面的相交问题等。

除了向量和直线、平面的方程以及几何应用,解析几何的第三章还包括了其他一些重要的内容。

例如,我们需要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和点到平面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对于点到直线的距离而言,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性质和公式来求解;而对于点到平面的距离,则可以应用向量垂直的概念来进行计算。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平面和平面之间的关系,如平行平面和垂直平面等性质。

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解析几何的第三章内容可能会相对抽象和难以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和解析计算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哈工大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哈工大
成立); (4)分配律:(a b) c a c ;b c c (a b) c ;a c b (5)结合律 (ka) b a (kb) k(;a b)
20
例5:证明 (a b)2 (a b)2 a2b2 证:由内积定义知 (a b)2 | a |2 | b |2 c,os2
21
3.2.4 三个向量的混合积
1.定义(混合积)[abc] (a b)是c 个数值.
2.几何意义:[abc] V, 设 a,b不,c 共
面,| a b || a || b | sin(a, b) , S oADB [abc] (a b) c,|当a b为|| c | cos
锐角 时, 右手a,b系,c
1
3.1 几何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3.1.1 几何向量的概念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两种量:数量(标量), 即仅有大小的量,如时间、长度、质量、温 度等. 向量(矢量)即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 向的量,如:力、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 等,仅知道力的大小,不了解它的方向是不 行的. 向量是研究物理学及几何学不可缺少的 工具.
( a) (mb) m(a b)
3.注:((2)1)称a 为b 并数0 不量见积得是因中结ab必果有是个向数0量. , 也a 可b.
( (34) )数量a 积b无c不意满义足. 消去律即 事实上,所以.
a b a c, a 0 b c
15
例2:用向量的数量积,证明恒等式
| a b |2 | a b |2 2 | a |2 2 | b |2
6
二、数乘向量:
为了描述向量的“伸缩”,定义实数与向 量的乘法.
1.定义:k Z, a ,0 则 是ka一个向量,与 共线a ,模 | ka || k || a与|, k 同0 向,a 时与 反向,k 0 . a 0a 0

大连理工大学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第三章书后习题

大连理工大学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第三章书后习题

思考题3-11.对.理由:由==AB CA E 可知,B 和C 都是方阵,进一步可知,B 和C 都是A 的逆矩阵,又因为逆矩阵是唯一的,所以=B C .2.对.理由:因为A 可逆,所以在=AB O 的两边同时左乘1-A ,可得=B O .3.错.错的原因是:AX =YA 中左右两边A 的位置不同.4.错. 改为1-=X CA .5.错.反例,设100010⎡⎤=⎢⎥⎣⎦A ,100100⎡⎤⎢⎥=⎢⎥⎢⎥⎣⎦B ,则AB 可逆,但A 和B 都不可逆。

若增加条件,A B 为方阵,则结论正确。

6. 错.反例,设100100⎡⎤⎢⎥=⎢⎥⎢⎥⎣⎦A ,则T A A 可逆,但T AA 不可逆.。

若增加条件A 为方阵,则结论正确。

7.对。

111()()TT ---==A A A ,1-∴A 也是对称矩阵.8.错。

反例,设100000000⎡⎤⎢⎥=⎢⎥⎢⎥⎣⎦A ,则*=A O ,但≠A O .9.对。

用反证法可以证明。

证:若A 的2n 个元素的余子阵都是奇异矩阵,则A 的所有元素的代数余子式都为0.将A 的行列式按第一行展开,可知0=A ,这与A 是非奇异矩阵矛盾,所以A 的2n 个元素中至少有一个元素的余子阵是非奇异矩阵.10.对。

注:讨论矩阵相乘可交换的问题时,一般要用到11--=AA A A . 11. BAC =E 不正确,BCA =E 正确。

理由:由,,A B C 为方阵及ABC =E 可知,A 可逆,其逆矩阵为BC ,所以BCA =E .同理可证=CAB E .但得不出BAC =E .12.对。

矩阵A 的奇异性由A 是否等于0决定,对三种初等变换分别讨论可知结论正确。

习题3-1 1. 5k ≠且 1.k ≠-2.11221721(1)432(2)210111411------⎡⎤⎡⎤⎢⎥⎢⎥=--=-⎢⎥⎢⎥---⎢⎥⎢⎥⎣⎦⎣⎦A B1111114444530111121004444(3)(4)001311114444001211114444--⎡⎤⎢⎥⎢⎥⎡⎤⎢⎥--⎢⎥--⎢⎥⎢⎥==⎢⎥-⎢⎥⎢⎥--⎢⎥-⎢⎥⎣⎦⎢⎥--⎢⎥⎣⎦C D 3.注:1111,,n -**--===A AA A A A A(1)22521231212562()2()88.9TT -*-*-*-====A B A A B A A B A A B111131343(2)232377.2*-----+=+===A A A A A A A 111113177343(3)(4)4()44128-*------=-=-=-=-A A A A A A A 3313113(4)(1)(2)(1)(2)216⨯---=--=-⋅-=O B A B B A OA 4.注:该题印刷有误,改为求.B 解:由2**=+ABA BA E ,得2(2),21,21**-=-=-=A E BA E A E B A A E B A12124608--=-=-B A EA 5.(1)证: 21()()k --++++E A E A A A21k -=++++E A A A21k k------A A A Ak=-=E A E∴-E A 可逆,且121()k ---=++++E A E A A A(2)证:反证法。

解析几何第三章习题及解答

解析几何第三章习题及解答

第三章 常见曲面习题3.11.证明:如果2220a b c d ++->,那么由方程2222220x y z ax by cz d ++++++=给出的曲面是一球面,求出它的球心坐标和半径。

证明:将方程配方得222222()()()x a y b z c a b c d +++++=++-,由2220a b c d ++->,得到方程表示球心是(,,)a b c ---2.求过三点(3,0,0),(0,2,0),(0,0,1)的圆的方程。

解:空间中的圆可由过三点(3,0,0),(0,2,0),(0,0,1)的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的交线表示,设过该三点的球面方程为2220x y z ax by cz d ++++++=,得到930,420,10a d b d c d ++=⎧⎪++=⎨⎪++=⎩球面方程为22294(1)032d dx y z x y d z d ++++---++=,其中d 任意。

过该三点的平面方程是132x yz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可以为 2226()2(9)3(4)6(1)60,23660x y z d x d y d z d x y z ⎧++-+-+-++=⎨++-=⎩ 其中d 任意。

3.证明曲线24224324,1,(,)1,1t x t t t y t t t t z t t ⎧=⎪++⎪⎪=∈-∞+∞⎨++⎪⎪=⎪++⎩在一球面上,并此球面方程。

证明:因为曲线满足2322222224242422242424()()()111()(1)11tt t x y z t t t t t t t t t t y t t t t++=++++++++=++==++++即22211()24x y z +-+=,所以曲线在一个球面上。

4.适当选取坐标系,求下列轨迹的方程(1)到两定点距离之比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 (2)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 (3)到定平面和定点等距离的点的轨迹。

解析几何尤承业前四章部分习题答案

解析几何尤承业前四章部分习题答案

解析几何(尤承业)前四章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平面几何基础1.证明:若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

证明:设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2的斜率为k2。

若k1=k2,则有k1x+b1=k2x+b2,即(k1-k2)x=b2-b1。

由于k1-k2=0,所以方程化简为0x=b2-b1。

由于任何实数乘以0都等于0,所以此方程有解,即二者平行。

2.已知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2经过点A(a,b)且与l1垂直,求直线l2的方程。

解:由直线l1的斜率为k1,可知l1的斜率为k1的直线上任意一点(x1,y1)与原点(0,0)的斜率为k1,即有y1/x1=k1,即y1=k1x1。

由于直线l2经过点A(a,b)且与l1垂直,所以直线l2的斜率为-1/k1。

设直线l2的方程为y=-1/k1 x + c,代入点A(a,b)可得b=-1/k1*a+c,即c=b+a/k1。

所以直线l2的方程为y=-1/k1 x + b+a/k1。

3.已知直线l1过点A(a,b)和点B(c,d),求直线l1的方程。

解:由于直线l1过点A(a,b)和点B(c,d),所以直线l1的斜率为直线AB的斜率。

设直线l1的方程为y=kx+m,代入点A(a,b)和点B(c,d)可得方程组: b=ka+m d=kc+m将第一个方程乘以k,得到bk=ka^2+km,再用第二个方程减去这个等式,可得d-b = kc-ka^2+km-km,即d-b=k(c-a)。

所以直线l1的方程为y=(d-b)/(c-a)x + (ad-bc)/(c-a)。

第二章:直线与圆1.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ax+b,圆C的圆心为O(h,k),半径为r,求直线l与圆C的交点坐标。

解:设直线l与圆C的交点为点P(x,y),代入直线l的方程可得y=ax+b。

将这个方程代入圆C的方程(x-h)^2+(y-k)^2=r^2中,得到(x-h)^2+(ax+b-k)^2=r^2。

展开后整理得到一个二次方程,即x^2+(a^2+1)x-2ah+(b-k)^2-r^2=0。

解析几何答案-第三章

解析几何答案-第三章

解析几何答案-第三章§ 3.1平面的方程
1.求下列各平面的坐标式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
(1)通过点
和点
且平行于矢量
的平面(2)通过点

且垂直于
坐标面的平面;
(3)已知四点

,。

求通过直线AB且平行于直线CD的平面,并求通过直线AB且与
平面垂直的平面。

解:(1)
,又矢量
平行于所求平面,
故所求的平面方程为:
一般方程为:
(2)由于平面垂直于
面,所以它平行于
轴,即
与所求的平面平行,又
,平行于所求的平面,所以要求的平面的参数方程为:
一般方程为:
,即。

(3)(ⅰ)设平面
通过直线AB,且平行于直线CD:
,。

空间解析几何-第3章-常见的曲面2

空间解析几何-第3章-常见的曲面2
把方程的右边都化成1,则左边有两项正,一项负的, 就表示单叶双曲面. 而左边有两项负,一项正的,就表示 双叶双曲面.
把方程的左边都化成两项正,一项负,则右边是1的就 表示单叶双曲面,而右边是-1的,就表示双叶双曲面.
2°绘图时要注意区分“实轴”和“虚轴”,并且保证对坐 标轴的标注要符合右手系的原则.
1、椭圆抛物面
x2 a2
, 椭圆
z h.
O
结论:单叶双曲面可看作由一
个椭圆的变动(大小位置都改
x
y
变)而产生,该椭圆在变动中,
保持所在平面与xOy 面平行,
且两对顶点分别在两定双曲线
上滑动.
用平行于坐标面的平面截割
z
(2)用y = h 截曲面
x2 Cyh: a2
z2 c2
1
h2 b2

y h.
①当 h b时
截线为双曲线
o
y
用平行于坐标面的平面截割
(2)用y = h 截曲面
x2 Cyh: a2
z2 c2
0,
y h.
③当 h =b 时
截线为直线
(0 , b , 0)
单叶双曲面: x2 y2 z2 1 a2 b2 c2
用y = h 截曲面
①当 h b 时
②当 h b 时
③当 h =b 时
x2 Cyh: a2
x2 Czh: a2
y2 b2
h2 c2
1,
z h.
结论:双叶双曲面可看作由 一个椭圆的变动(大小位置 都改变)而产生,该椭圆在 变动中,保持所在平面与 x
xOy 面平行,且两轴的端点
分别在两定双曲线上滑动.
z
o
y
(2)用 y t截曲面

解析几何第三章坐标变换与二次曲线的分类 ppt课件

解析几何第三章坐标变换与二次曲线的分类 ppt课件

r e3 )
x
y z
x x c11xc12yc13z zyCzyc c2 31 1x x c c2 32 2y y c c2 33 3zz
这就是向量的坐标变换公式。
下面讨论点的坐标变换公式:
设点 M 在 I[O ;e r 1 ,e r 2 ,e r 3 ]和 I [O ;e r 1 ,e r 2 ,e r 3 ]中的坐标 分别为 (x, y, z)和 (x,y,z),并设点O 在 I 中的 坐标为(d1,d2,d3).
对于曲线,将其视为两张曲面的交线,从而曲线的坐标 变换公式可以将两张曲面的坐标变换公式联立得到.
设曲面 S 在坐标系 I 中的一般方程为F(x,y,z)0, 则它在坐标系 I 中的一般方程为:
F ( c 1 1 x c 1 2 y c 1 3 z d 1 , c 2 1 x c 2 2 y c 2 3 z d 2 , c 3 1 x c 3 2 y c 3 3 z d 3 ) 0
c12 c22 c32
c13 cc2 33 3

则称



为从
rrr e1,e2,e3到
er1,er2,er3 的基变换公式。
7
称矩阵
c11 c12 c13
C
c21 c31
c22 c32
c23 c33
为从坐标系 I 到坐标系 I 的过渡矩阵。
从而基变换公式可简写为:
( e r 1 e r 2 e r 3 ) ( e r 1 e r 2 e r 3 ) C
其中 k1,k2,L,kn是实数,
则借用矩阵记号和形式上的矩阵乘法将上式写为:
r
(r1
r2
L
rn
)

空间解析几何第三章

空间解析几何第三章
高等院校本科数学课程
大 学 数 学(一)
—— 空间解析几何
第十讲 平面曲线的方程 空间曲面的方程 空间曲线的方程
脚本编写:
教案制作:
第一节
一、平面曲线与方程:
平面曲线的方程
定义:当平面上取定了标架之后, 定义:当平面上取定了标架之后,如果一个方程与一 条曲线有着关系: 条曲线有着关系: (1)满足方程的(x,y)必是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 )满足方程的 必是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 必是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 (2)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坐标 满足这个方程; )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坐标(x,y)满足这个方程; 满足这个方程 则这个方程称为这条曲线的方程, 则这个方程称为这条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称为 方程的图形。 方程的图形。 y 曲线的方程常表示为: 曲线的方程常表示为: xy=2 F(x,y)=0 或 y=f(x) o x
c
o
x
y
圆心在(1,2, c ),半径为 1 + c
的增大而增大. 图形上不封顶,下封底. 半径随c 的增大而增大 图形上不封顶,下封底.
以上几例表明研究空间曲面有两个基本问题: 以上几例表明研究空间曲面有两个基本问题: 两个基本问题 (1)求曲面方程. 求曲面方程.
(2)已知曲面方程,研究曲面形状. 已知曲面方程,研究曲面形状. 曲面方程
xoz 面上的投影曲线: 面上的投影曲线 投影曲线:
R( y , z ) = 0 x = 0
T ( x , z ) = 0 y = 0
x2 + y2 + z2 = 1 在坐标面上的投影. 例4 求曲线 1 在坐标面上的投影. z = 2
)消去变量z后得 解 (1)消去变量 后得 3 2 2 x +y = , 4 在xOy面上的投影为 面上的投影为

解析几何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三章中医谈方论药第三章答案

解析几何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三章中医谈方论药第三章答案

解析几何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三章中医谈方论药第三章答案中医谈方论药第三章答案第三章单元测试 1以下哪一部书是李克绍先生的学术代表作 ( ) A.《胃肠病漫话》 B.《伤寒论串讲》 C.《伤寒解惑论》 D.《伤寒论语释》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伤寒解惑论》中提出九种治学方法。

( ) A.关于“要理解当时医学上的名词术语” B.关于“读于无字处和语法上的一些问题” C.关于“内容不同的条文要有不同的阅读法” D.关于“要理解寒温之争” 3丁元庆教授认为,《伤寒解惑论》中提出的哪一项既是标准也是方向?( ) A.关于“要和《内经》《本草经》《金匮要略》结合起来”B.关于“要与临床相结合” C.关于“对传统的错误看法要敢破敢立” D.关于“对原文要一分为二” 4以下哪段话是李克绍先生所说:( ) A.“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文疏注。

” B.“能否理论联络实际,在临床医疗中能否灵敏运用,这是检验学习《伤寒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 C.“《伤寒论》言证候不谈病机,述病理而少及生理,出方剂而不言药理” D.“医者书不熟那么理不明,理不明那么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5以下哪段话,是湖北叶发正研究员在《伤寒学术史》中对李克绍先生的评价:( ) A.“他的论著享誉海内外,称得起现代的伤寒著名学家。

”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他对《伤寒论》的研究创当代《伤寒论》注疏之新风,其见解独特、基于临床、前后照应、逻辑严密;他活泼泼地注疏通解了活泼泼的《伤寒论》。

” D.“先生最反对学术上人云亦云,不求甚解,认为这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

先生读书也看前人注解,但决不盲从。

”6以下哪一项,不是丁元庆教授对急性口僻的辨治分析^p :( ) A.口僻发生在面部,表现为口眼歪斜。

面部是足阳明胃经循行之地。

B.阳明炽热内盛,炙灼足阳明人迎脉,形成人迎脉积。

解析几何第三章答案

解析几何第三章答案

第3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3.1平面的方程1.求下列各平面的坐标式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1)通过点)1,1,3(1-M 和点)0,1,1(2-M 且平行于矢量}2,0,1{-的平面(2)通过点)1,5,1(1-M 和)2,2,3(2-M 且垂直于xoy 坐标面的平面;(3)已知四点)3,1,5(A ,)2,6,1(B ,)4,0,5(C )6,0,4(D 。

求通过直线AB 且平行于直线CD 的平面,并求通过直线AB 且与ABC ∆平面垂直的平面。

解: (1) }1,2,2{21--=M M ,又矢量}2,0,1{-平行于所求平面, 故所求的平面方程为:⎪⎩⎪⎨⎧++-=-=--=v u z u y vu x 212123一般方程为:07234=-+-z y x(2)由于平面垂直于xoy 面,所以它平行于z 轴,即}1,0,0{与所求的平面平行,又}3,7,2{21-=M M ,平行于所求的平面,所以要求的平面的参数方程为:⎪⎩⎪⎨⎧+-=+-=+=v u z u y u x 317521 一般方程为:0)5(2)1(7=+--y x ,即01727=--y x 。

(3)(ⅰ)设平面π通过直线AB ,且平行于直线CD : }1,5,4{--=AB ,}2,0,1{-=CD 从而π的参数方程为:⎪⎩⎪⎨⎧+-=+=--=v u z uy vu x 235145 一般方程为:0745910=-++z y x 。

(ⅱ)设平面π'通过直线AB ,且垂直于ABC ∆所在的平面∴}1,5,4{--=AB , }1,1,1{4}4,4,4{}1,1,0{}1,5,4{==-⨯--=⨯AC AB均与π'平行,所以π'的参数式方程为:⎪⎩⎪⎨⎧+-=++=+-=v u z v u y v u x 35145 一般方程为:0232=--+z y x .2.化一般方程为截距式与参数式: 042:=+-+z y x π.解: π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为:)4,0,0(),0,20(),0,0,4(--, 所以,它的截距式方程为:1424=+-+-z y x . 又与所给平面方程平行的矢量为:}4,0,4{},0,2,4{-,∴ 所求平面的参数式方程为:⎪⎩⎪⎨⎧=-=++-=v z uy v u x 24 3.证明矢量},,{Z Y X v =平行与平面0=+++D Cz By Ax 的充要条件为:0=++CZ BY AX . 证明: 不妨设0≠A ,则平面0=+++D Cz By Ax 的参数式方程为:⎪⎪⎩⎪⎪⎨⎧==---=v z uy v A C u A B A D x 故其方位矢量为:}1,0,{},0,1,{ACA B --,从而v 平行于平面0=+++D Cz By Ax 的充要条件为:v ,}1,0,{},0,1,{ACA B --共面⇔01001=--AC A B Z Y X ⇔ 0=++CZ BY AX .4.已知:连接两点),12,0(),5,10,3(z B A -的线段平行于平面0147=--+z y x ,求B 里的坐标z .解: }5,2,3{z AB +-= 而AB 平行于0147=--+z y x 由题3知:0)5(427)3(=+-⨯+⨯-z 从而18=z .§ 3.2 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1.计算下列点和平面间的离差和距离:(1))3,4,2(-M , :π 0322=++-z y x ; (2))3,2,1(-M , :π 0435=++-z y x . 解: 将π的方程法式化,得:01323132=--+-z y x , 故离差为:311332431)2()32()(-=-⨯-⨯+-⨯-=M δ,M 到π的距离.31)(==M d δ(2)类似(1),可求得0354353356355)(=-++-=M δ,M 到π的距离.0)(==M d δ2.求下列各点的坐标:(1)在y 轴上且到平面02222=--+z y 的距离等于4个单位的点;(2)在z 轴上且到点)0,2,1(-M 与到平面09623=-+-z y x 距离相等的点; (3)在x 轴上且到平面01151612=++-z y x 和0122=--+z y x 距离相等的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x0 , y0 ,z0
28
3.举例 (example)
2 x2 y 例1 .求顶点在原点,准线为 2 2 1 b a z c 的锥面方程.
2 2 2 x y a 例2 . 求顶点在原点,准线为 z c 的锥面方程.
2 a x2 y2 2 z2 0 c
z
x a cos t y a sin t z vt
螺旋线
t
o
x A
M

M
y
如果从其他点出发呢?
10
课堂练习:
x a( u v ) 1.求曲面 y b( u v )的一般方程 z uv
x2 y2 2.求曲面 2 2 2 z的参数方程 a b
类似地,
yoz 面上的投影曲线,
R( y , z ) 0 x 0
xoz 面上的投影曲线,
T ( x , z ) 0 y 0
24
例3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
求曲面z 2 - x 2 - y 2 及z x 2 y 2的交线L在xoy平面的投影。
z
L
1
x2 y2 1
5 x y z 1 ( x y z 1)2 9
2 2 2
单叶旋转双曲面
51
例2 设母线
F y, z 0 , : x 0
⑴ 绕 z 轴旋转所得的旋转面方程;
f x 2 y 2 , z 0,


2 2 f ( y , x z )0 ⑵ 绕 y 轴旋转所得的旋转面方程
准线唯一吗?
母线
如何说明一个曲面是柱面? 柱面由一族平行直线生成!
准线
13
柱面举例
z
z
y 2x
2
平面
o
y
o
y
x
抛物柱面
x
y x
14
2.求柱面方程
F1 ( x , y , z ) 0 准线方程 F2 ( x , y , z ) 0 母线方向 V ( X ,Y , Z )
2
2
o
y
17
x
3.特殊情形
a)母线平行于x轴,方程为F(y,z )=0 b)母线平行于y轴,方程为F(x,z )=0 c)母线平行于z轴,方程为 F(x,y)=0
18
双曲柱面
z
x z 2 2 1 a b
2
2
o
y
x 19
z y
抛物柱面
y 2 px
2
o
x
20
思考题解答
方程
x2
x2 y2 4
此时F ( x, y, z ) 0, 称为x, y, z的k次齐次方程.
例.F ( x , y, z ) ax by cz 0
2 a F ( x, y, z ) x 2 y 2 2 z 2 0 c 1 1 2z F ( x, y, z ) tan 0 x yz x y
15
2 2 2 x y z 1 例1 柱面的准线为方程 2 2 2 2x 2 y z 2 而母线的方向数是 1, 0, 1,求柱面的方程
x 2 y 2 z 2 2 xz 1 0
16
z
椭圆柱面
x y 2 1 2 a b
z
M
M1
o
y
x
52
例3 下列曲面是旋转曲面吗?
x y z 2 2 1 2 b b c
y2 x2 z2 2 2 1 2 b c c
2
2
2
y2 z2 2 1 绕z轴旋转 2 将双曲线 : c b x 0 y2 z2 1 将双曲线 : b2 c 2 绕y轴旋转 x 0
第三章 常见曲面
教学目的:掌握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 直纹面
(直角坐标系)
1
3.1
空间曲面与空间曲线的方程
2
一、曲面方程
1.一般方程
如果曲面S 与三元方程F ( x , y , z ) 0 有下述关系:
(1)曲面上的点的坐标 ( x, y, z )满足方程
( 2)满足方程的( x, y, z 是曲面上的点x2 y2 3.求曲面 2 2 1的参数方程 a b
2 2 2 x 3 y 5 z 5 4. 2 是球面曲线吗? 2 2 y 4z 3
11
3.2 柱面和锥面
12
一. 柱面
1.定义 平行于定直线并沿定曲线移动的直线所形成 的曲面称为柱面.
柱面的形成 过程:
31
关于锥面的一个定理:
关于x,y,z的齐次方程总表示 顶点在原点的锥 面.
2 2 2 x y z 如: 2 2 0 2 a b c
所表示的曲面是一个锥面
32
3.3 旋转曲面(circumgyrate cover)
播放 33
生活中见过旋 转曲面吗?
46
47
Ⅰ 母线上点绕轴 l 旋转的轨迹是一个圆,称为旋转面的纬圆或纬线 Ⅱ 以旋转轴 l 为边界的半平面与旋转面的交线称为旋转面的经线 l
分析: M x, y, z 旋转面
平面 M M1形成的纬圆上 = 球
l
X x x1 Y y y1 Z z z1 0 纬圆: 2 2 2 2 2 2 x x y y z z x x y y z z 0 0 0 1 0 1 0 1 0 F1 x1 , y1 , z1 0 母线: F2 x1 , y1 , z1 0
c
o
b
y
用x = n截曲面
x
a
参数方程会求吗?
59
2.单叶双曲面
x2 y2 z2 2 2 2 1 a b c
z
所用截平面 截痕 //xoy面 椭圆 //yoz面 双曲线 //zox面 双曲线
x
o a
y
60
z
3.双叶双曲面
x2 y2 z2 2 2 2 1 a b c
0
x
y
所用截平面 截痕 //xoy面 椭圆 //yoz面 双曲线 //zox面 双曲线
F ( x, y, z ) 0 G ( x , y , z ) 0
特点:
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 方程组; 满足方程组的数组(x,y,z)都 是曲线上点的坐标.
z
S1
S2
o
x
C
y
5
2. 参数方程
x x( t ) y y( t ) z z(t )
tI
M
M0 50
M1

x y z 1 例1 求直线 : 绕直线 2 1 0 得的旋转曲面的方程
l : x y z 旋转所
( x x1 ) ( y y1 ) ( z z1 ) 0 2 2 2 2 2 2 x y z x y z 1 1 1 x y1 z1 1 1 1 0 2
22
5. 投影曲线
空间曲线L在坐标平面的投影
F ( x, y, z ) 0 G ( x , y , z ) 0.
投影柱面 消去z后 H(x,y)=0 投影曲线 H ( x , y ) 0

z 0.
23
空间曲线在xoy 面上的投影曲线
H ( x, y) 0 z 0
2 2 2
2a12 xy 2a13 xz 2a23 yz 2a14 x 2a24 y 2a34 z a44 0
先研究标准方程
57
五种标准方程
x2 y2 z2 2 2 1 2 a b c
如何了解图形的结构?
1.图形的对称性; 2.分布范围; 3.截痕法
x2 y2 z2 2 2 2 1 a b c
M
纬圆
经线和母线 一样吗?

S
经线
48
经线
纬圆(纬线)
49
二、旋转曲面的方程(直角坐标系)
F1 x , y , z 0 : , F x , y, z 0 2
设旋转曲面的母线
旋转轴为直线
l:
x x 0 y y0 z z 0 X Y Z
思考:空间曲线C与参数方程的关系?
6
例1.求以z轴为对称轴,以R为半径的圆柱面方程.
x 2 y 2 R2
z
思考:参数方程呢?
M

o
x
y
7
z
M

v
x
x R cos u y R sin u z v
y
0 u 2 v
o u
( R, u, v )为点M的柱面坐标
·
3
2.参数方程
x f1 ( u, v ) y f 2 ( u, v ) ( u, v ) D z f ( u, v ) 3
( u, v ) D ( x, y, z ) 曲面S上的点
4
二、空间曲线方程
1.一般方程
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 空间曲线C可看作空间两曲面的交线.
y x 1
平面解析几何中
空间解析几何中
平行于 y 轴的直线 平行于 yoz 面的平面 圆心在(0,0) ,
半径为2 的圆
斜率为1的直线
以z 轴为中心轴的圆柱面
平行于 z 轴的平面
21
4.圆柱面
圆柱的几何特征 柱面的常规求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