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学习迁移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的性质和种类

《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的性质和种类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和种类人们通常把学习的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个定义既包括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

其中“影响”一词有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两个含义。

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

例如,学习素描会对以后学习油画产生积极影响。

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

例如,后学习汉语拼音会对以前学习的汉字发音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时,称为正迁移。

上述两个例子都属于正迁移。

在技能学习方面,正迁移的实例很多。

例如,棒球选手打高尔夫球,也会打出专业级水平,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等等。

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时,称为负迁移。

负迁移的事例也很多。

中国司机在日本驾驶汽车时,有驾驶习惯的困难。

在中国驾驶汽车是右侧通行,而在日本驾驶汽车则是左侧通行。

这样在中国学习右侧行驶对在日本学习左侧行驶就带来负迁移,即产生干扰学习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把学习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所谓横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的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续学习发生的迁移。

例如,阅读报纸时看到在课堂上学习过的新词汇,就属于横向迁移。

数学课上学习了三角方程式后有效地利用这一公式计算斜面上下滑物体的加速度,也属于横向迁移。

所谓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某种下位能力的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续学习(更高一级的能力学习)发生的迁移。

例如,作为先行学习的加法、减法的学习,对以后更高级的乘法、除法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可见,纵向迁移指的是由简单的技能或知识的学习向复杂的技能或知识学习的迁移。

在学习迁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我们主要考虑的是顺向正迁移。

因为正迁移是促进学习的迁移,对学习和教育有积极意义。

而负迁移对学习造成干扰,是要避免和控制的迁移。

在教学中,我们总是希望先行的学习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帮助和促进作用,所以,在后面介绍的迁移理论中考虑的主要是学习的顺向正迁移。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时学分:51学时,每周3学时编写单位:编写人:审定人:编写时间: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教育心理学是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主要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既要探讨学生如何学习,又要研究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该课程主要阐述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对将来要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社会心理与行为、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等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四、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条件1.专任教师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识,了解相关教学要求,并且熟悉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而且能够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主讲教师必须具备2年以上带学生去幼儿园见习、实习的实践经验。

2.兼职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幼儿园等教育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幼儿园一级以上职称。

(二)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教育心理学》,尚金鹏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应具有校企融合的多家幼儿园可供师生进行考察与实地研究;教材需配备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标准等方便教学。

(四)其它条件教学条件:应配备多媒体、幼儿园仿真实训室、网络教学平台等硬件教学设施。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四章 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四章 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2)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条件及其作用
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a行为的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目标设置
d成败归因
e奖励
f学习监控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影响:
a、影响活动的选择
b、影响努力的程度
c、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d、影响任务的完成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1、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的措施
(1)、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1、掌握习得性无力感、自我效能感
2、知道习得性无力感的避免,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重点:
1、习得性无力感
2、自我效能感
难点:
知道习得性无力感的避免




讲授
使



多媒体
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接上节课内容)
三、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及有关研究
(四)习得性无力感与自我效能感
1、习得性无力感
(1)习得性无力感的概念
习得性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力感产生的历程:
a获得“结果是不可控的”失败体验
b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
c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
d产生无力感
白鼠实验
(2)、习得性无力感的理论
2、自我效能感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d、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
适当的自我归因
e、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f、给学生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监控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迁移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迁移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迁移一.不定项选择题1.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B.认知结构C.媒体D.学习材料特性2.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苛勒C.奥苏伯尔D.贾德3.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4.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称之为()。

A.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5.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B.发展了的心理官能C.经验的概括化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6.学习过程中,先学习的知识对后学习的知识的影响属于()。

A.水平迁移B.正迁移C.顺向迁移D.负迁移7.学生将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会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习的审题态度和方法,这种学习的迁移叫做()。

A.水平迁移B.正迁移C.一般迁移D.负迁移8.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应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9.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A.学习的方法B.学习的定势C.学习的时间D.学习的内容10.()提出类化理论。

A.贾德B.桑代克C.苛勒D.加涅11.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时,受m(a+b)=ma+mb的影响而错误地得到lg(a+b)=lga+lgb,这属于()。

A.水平迁移B.正迁移C.一般迁移D.负迁移12.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这种迁移的理论是()。

A.形式训练的理论B.共同要素的理论C.经验类化的理论D.关系转换的理论13.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理论1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2.命题网络 2.命题网络
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的成分, 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的成分,通过这 些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并组 成命题网络。 成命题网络。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这两个命题中有共同成分“北京” 这两个命题中有共同成分“北京”,通过 它就可以把两个命题联系起来, 它就可以把两个命题联系起来,形成一个 最简单的命题网络 :“2008年奥运会在 年奥运会在 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 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
提出一些挑战学生误解的问题。 提出一些挑战学生误解的问题。
一个物理老师刚刚开始讲惯性。 一个物理老师刚刚开始讲惯性。几个学生断言当把一 个棒球扔到空中以后, 个棒球扔到空中以后,还会有一个力持续作用于它一 直把它往上推,直到这个棒球开始往下掉。老师就问: 直把它往上推,直到这个棒球开始往下掉。老师就问: 当棒球离开掷球者的手以后, “当棒球离开掷球者的手以后,空气中还可能会有什 么力把它往上推呢? 么力把它往上推呢?”
走进课堂走进课堂-帮助概念学习
呈现否定例证—特别是那些“擦边球” 呈现否定例证—特别是那些“擦边球”—以说明 哪些例子不属于这个概念。 哪些例子不属于这个概念。
一个老师在描述什么是哺乳动物的时候, 一个老师在描述什么是哺乳动物的时候,他举了青蛙 和蜥蜴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这些动物不是哺乳动物。 和蜥蜴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这些动物不是哺乳动物。
变式:概念正例的变化 变式 概念正例的变化
变更对象的非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 变更对象的非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变更观察 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属性, 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属性, 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 。

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三、学习的自然展开说
代表:卢梭
观点:学习是潜能的展开。学习的过程 是人固有的自然本性显露的过程,而 不是从外界获得经验。
四、学习的统觉团形成说
代表:赫尔巴特
观点:学习和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统觉 团的形成过程。
第五章 学习的联结理论
第一一、桑节代克的桑经典代实克验的▲ 联结—试误说
二、主要内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 三条学习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3、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
子。
4、受辅者中心疗法 5、教育改革论: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变化
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等。
二、学习理论 1、学习与教学的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积
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 2、学习的类型:有意义学习 3、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1)以学生为中心 (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第二节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观点: ▲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 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识 结构。
一、认识学习观
二、结构教学观▲
三、发现学习▲
学习主要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索新情境的态 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 以解决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
第三节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1)20世纪30年代前,用普心研究中获得 的材料,去解释学校中的实际问题。
(2)30年代后,探讨理论观点 ▲ 维果斯基的“内化说”,“最近发展 区”“中介性学习”
(3)40-50年代,学科心理学得到发展 (4)60年代,注重实际问题,开展儿童发展
实验,发展的自己理论。
三、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必备项)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它是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教学对象为上述专业的本科三年级学生。

该课程的活动主要由课堂讲演、课堂讨论、课例录像分析、课堂观摩以及探究学习等五部分构成。

1。

课程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2。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3。

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等。

4。

课程地位: 专业主干课程5。

总学时:54学时6。

总学分:3学分7。

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二、课程目标(必备项)1.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2.通过学习理论的学习,探讨学习的实质、过程、条件因素以及动力等学习基本问题,为师范生今后指导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这两个与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问题,通过教学心理的探讨,以求提高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他们贯彻实施和灵活运用学习原理和培养教学策略。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一)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主要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3。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趋势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要求: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建立对教育心理学整体框架的认识。

课前学习要求: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重点、难点:1.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结构。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价值。

3.教育心理学的简要发展历程和一般趋势。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程序和主要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思考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哪些主题?2.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教育心理学的可分为哪几个阶段?4.教育心理学当前的主要研究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5.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及所用研究方法.(二)第二章主要内容:1.认知发展与教育2.社会性发展与教育3.多元智能与教育4.不同学习风格与教育5.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要求: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进行案例分析,设计促进发展的教育方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第四章习题

教育心理学考试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学习动机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晚期2.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3.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4.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A.内部动机B.直接动机C.外部动机D.一般动机5.林林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而认真学习,他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6.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A.社会意义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C.个人的前途D.动力来源7.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低级动机D.外部动机8.阿特金森以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的动机。

A.追求利益B.追求刺激C.避免困难D.避免失败9.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B.读书是一种乐趣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0.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

A.格式塔派B.认知派c.联结派D.建构派11.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A.作用B.社会意义C.动力来源D.个人的前途12.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名次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

A.高尚的动机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低级的动机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13.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学习动机是()。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内部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外部动机14.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教育心理学》(莫雷版)教学课件

《教育心理学》(莫雷版)教学课件
• 缺点:费时费力费财,结果受研究 者影响,资料难量化。
• 3、教学经验总结法
•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趋势
–1、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 课题。
–2、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
–3、注意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 法相结合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 一、古代教学与心理学思想的早期结 合
– 40s:
• 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 作用。
–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
• (一)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 (二)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
践作用不大。
• 三、成熟时期(60s—70s)
– 60s:
• 布鲁纳(J.S.Bruner):课程改革运动。
– 70s:
•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 得与保持的进程;
• 理解一:人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 理解二:学生的学习特点
• (三)学生的学习 •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形式,与人类学习有共同之处,又有其
特点: • 第一,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 第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 • 第三,学习中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 第四,是指向未来的学习。
– 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
– 桑代克(Thorndike)(美):
• 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 • 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
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 其测量》
• →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
• 三、发展时期(20s——50s)
– 20s和30s:
• 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 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 加涅:则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 ,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 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迁移-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迁移-PPT课件
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重要因素。为了促 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 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布鲁纳认为,这样的 概念和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他认为:“领会基本的原 理和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训练迁移’的大道。”奥苏 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 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知识,有利 于知识的运用。这种结构必须适合学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
其迁移的效能,学习与教学才能省时省力。否则 迁移效果小,甚至会阻碍迁移的产生。怎样才能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呢?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其标 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 1、结构化 • 结构化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 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 如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只有结构化的教材, 才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重构教材结构,进而构建 合理的心理结构。
7
二、共同要素说
• (一)代表人物: 桑代克、吴伟士 • (二) 主要观点: • 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
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 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 • “共同元素”实质就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 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8
三、经验类化理论
• (一)代表人物: 贾德 • (二)主要观点 • 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
上产生的,即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认知结构是迁移的中介变量。 认知结构是通过累积获得的、按一定层次
组织的、适合当前学习任务的知识体系。
13
• 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 • ①可利用性: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
供利用 • ②可辨别性:学习任务与原有观念的可以辨别的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A.注意B.需要C.动机D.光趣( )2. 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 )3. 小明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 )4.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A.内部动机B.直接动机C.外部动机D.间接动机( )5. 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A.自我实现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 )6. 教师对所有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A.晕轮效应B.有晕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名人效应( )7.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8.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主观估计是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 )9.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韦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 )10. 维钠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易D.身心状态( )11. 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B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 )12. 根据维钠的旧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 )13. 小张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外部动机D.低级动机( )14. 一般来说,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 )15. 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16.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A.安全需要B.尊重的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7.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人物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 )18. 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的学习动机是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内部动机C.远景的间接动机D.外部动机( )19. 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A.高尚的动机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低级的动机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20. 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A.作用B.社会意义C.动力来源D.个人的前途(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执笔:黄煌审核:审定: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英文名称: Educational Psychology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师范类职业课程总学时: 32其中,理论学时: 32实践(实验)学时: 0课程学分: 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师范类专业一、课程地位、目标和任务教育心理学是师范类学生必修的职业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师范类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第一,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第二,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素养,形成现代教育心理观念,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三、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并结合讨论法、练习法等等教学方式教学。

四、学时分配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教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教学内容: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学要求:重点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发展历史,难点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章学习理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各心理学流派的学习理论。

教学内容:学习概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要求:重点是学习的概念、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难点是认知学习理论。

第三章学习动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动机概述、掌握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

教学内容: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

教学要求:重点是学习动机的分类、冲突、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和培养,难点是学习动机理论。

《教育心理学》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研究学习迁移的实践意义主要是在教学中促进学习的迁移,学习迁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教学提供了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这里以前面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阐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一、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概括化原理”表明,两种学习间的迁移部分地是由于两种学习中的共同成分,其中主要是由于共同的原理造成的。

在教学中相似的原理及法则的迁移是最常见的迁移现象。

为促进原理的迁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原理,这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最初给予恰当的学习内容或练习课题,使学生充分掌握以至达到过度学习的程度是十分必要的。

以后,不但要演算基本原理、练习题,也要练习解答复杂的应用题。

如果既能理解又能演算任何一个应用题,这说明学生已明确地理解了基本原理。

教师不要在学生还未充分理解基本原理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应用原理去解决应用问题,这样容易使学生造成混乱,很容易发生负迁移或机械学习。

此外,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

二、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学习迁移的定势说说明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另一有效方法。

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多半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也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传授或暗示的。

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识记和回忆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技巧等。

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如理解知识的最好途径、复习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等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

结合座谈会、报告会等方式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

三、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

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四、五章名词解释、简答题)

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四、五章名词解释、简答题)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3)三、名词解释 (3)学习 (3)经典性条件反射 (3)操作性条件反射 (3)程序教学 (3)有意义学习 (3)观察学习 (3)自我强化 (4)替代性强化 (4)起固定作用的观念 (4)心向 (4)先行组织者 (4)上位学习 (4)并列结合学习 (4)四、简答题 (5)1.阐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5)2.简述加涅按学习水平的分类。

(5)3.学习的理论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5)4.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区别是什么? (5)5.简述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与苛勒的完形—顿悟说的关系。

(5)6.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6)7.简述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同化的三种模式。

(6)8.简述信息加工理论主要观点。

(6)第四章 (7)三、名词解释 (7)学习动机 (7)认知内驱力 (7)学习目标 (7)自我效能 (7)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7)替代性强化 (7)自我强化 (7)四、简答题 (8)1.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8)2.简述奥苏贝尔所指出的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内驱力。

(8)3.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8)4.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8)5.简述韦纳归因理论 (9)第五章 (9)三、名词解释 (9)迁移 (9)正迁移 (9)负迁移 (10)横向迁移 (10)纵向迁移 (10)一般迁移 (10)特殊迁移 (10)同化性迁移 (10)顺应性迁移 (10)重组性迁移 (10)四、简答题 (11)1.迁移在教育上有什么作用? (11)2.相同要素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1)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1)4.简述认知结构说关于迁移的主要观点。

(11)整理者:***********.E.C.11.Psy第三章三、名词解释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专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学习迁移与学前教育指导名词术语1.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所形成的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2.共同要素说: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共同要素。

3.图示:是指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储存方式。

4.产生式迁移: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

5.心向与定式:心向与定式常常指同一现象,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6.类比迁移:是指用熟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去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

问答1.如何理解学习迁移?答: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2)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3) 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2. 如何理解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答:1)知识总是具有使概括化成为可能的形式;2)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前提条件;3)产生迁移的关键是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类化;3. 影响学前儿童学习迁移有哪些主要因素?答: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4. 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学习迁移理论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指导?答:1)合理安排教育教学与活动的内容;2)幼儿园和家庭内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3)提高学前儿童的概括化能力,强调理解;4)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 /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04章 幼儿学习概述资料讲解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04章 幼儿学习概述资料讲解

11
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发展与种类
(二) . 幼儿学习的发展:P109
1. 换位、 2. 辨别换位学习、 3. 概念学习、
4.解决问题学习、
分为:
12
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发展与种类
(二) . 幼儿学习的发展:P109
1. 换位、 2. 辨别换位学习、 3. 概念学习、 4. 解决问题学习、
分为:
5.偶发学习。
2.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理
3.幼儿学习的种类(了解)
解)
(二)幼儿学习的基本活动模式及特点 •
3.幼儿学习动机的发展(理解)
1.操作学习(识记)

4.幼儿学习动机的培养(应用)
2.操作与学习的关系(了解)
(五)迁移与幼儿学习
3.操作学习的运行机制(理解) • 1.学习迁移(识记)
4.操作学习的特点(理解) 5.操作学习的类型(理解) 6.操作学习的指导(应用) 7.幼儿学习的特点(理解) (三)认知发展与幼儿学习
7
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发展与种类
(二) . 幼儿学习的发展:P109 分为: 1.换位、 2.辨别换位学习、 3.概念学习、 4.解决问题学习、 5.偶发学习。
偶然学习——幼儿有时也会得到 一些和所给课题并无直接关系的其他 反映和信息。
8
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发展与种类 (二) . 幼儿学习的发展: 1.换位: 邱纳(M.R.Kuenne)两种刺激条件

2. 操作学习的类型(根据学习的主要目的与学习过程中师
生的互动关系划分)

3. 操作学习的指导(操作学习与言语学习的统一、教育主
体与学习主体的统一)
• 幼儿学习的基本模式:操作学习P117(深入掌握) 操作学习的特点:1、首先,在学习方式,操作学习是以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学习心理+解析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学习心理+解析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心理1.精加工策略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

下列运用了精加工策略的是()A.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时,指导学生把 1421 记成“一事二益”B.政治老师在指导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时,列出结构提纲并留出一些空位,要求学生填补C.英语老师教学生记忆单词时,要求学生必须出声或不出声地重复念单词D.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赏析文章时,要求学生标出一段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子2.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之间的关系可以描绘成()A.倒“U”型曲线B.波浪线C.“U”型曲线D.双曲线3.小李认为一定要用螺丝刀才能拧螺丝,而想不到利用小刀等其他工具,这体现了()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反应定势D.功能固着4.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5.小贺在某次考试中考到了班级第一名,她认为这次能考这么好主要是因为运气好,很多不会做的题目都蒙对了。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的归因。

A.不稳定、外在、不可控B.不稳定、内在、可控C.稳定、外在、可控D.不稳定、外在、可控6.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是苛勒在 1919 年所做的()实验。

A.小鸡觅食B.水下击靶C.老鼠走迷宫D.猫开笼门7.小学五年级的丽丽在学习完分数的乘法之后,当再次遇到分数加减法时,她竟然将分子和分母各自互减。

这里分数乘法运算对分数加减法运算造成的影响是一种()A.低路迁移B.高路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8.学生小明经常上课迟到,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一毛病,遵守学校纪律。

一段时间后,天气变冷,他又开始赖床不起导致上课迟到。

对小明的教育应该培养其()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9.吹拉弹唱属于()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10.班长小博是班里许多同学的偶像,同学们都十分认同小博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良好品德,许多同学还会主动去模仿小博的良好行为,试图与小博在态度和行为上保持一致,这体现了其他同学的态度与品德形成处于()阶段。

教育心理学2部认知领域的学习第4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2部认知领域的学习第4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工心理学的创始人西蒙(H.A.Simon)和纽厄尔(A.Newell)认为,人脑和计算机一样,都是“物理符号系统”,其功能都是操作符号。

计算机之所以具有智能,能完成各种运算和解决问题,乃是由于它贮存了一系列以如果/则(if/then,亦译“如果/那么”)形式编码的规则的缘故。

也就是说,由于人经过学习,其头脑中贮存了一系列以如果/则形式表示的规则。

这种规则称为产生式。

产生式是所谓条件—活动(condition—action)的规则(简作C—A规则)。

C—A规则与行为主义的S—R公式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原则上的区别。

相似之处是每当S出现或条件满足时,便产生反应或活动;不同的是,C—A中的C不是外部刺激,而是信息,即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A也不仅是外显的反应,还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或运算。

正如命题网络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一样,不同作者用于表示产生式的符号也不完全统一。

这里以E.D.加涅(E.D.Gagné)的描述方法为例说明最简单的产生式(简作P)的表示法。

(见表4·1)产生式中的“如果”部分规定行为必须满足的条件,在第一个产生式中有两个条件,在第二个产生式中有三个条件;“则”部分规定应进行的活动,第一个产生式中的活动是“表扬”儿童,第二个产生式中的活动是“识别”与“说”三角形。

表4·1实施强化和鉴别三角形的产生式P1实施强化的产生式:如果目标是要增加儿童的注意行为,且儿童注意时间比以前稍微延长,则对儿童进行表扬。

P2鉴别三角形的产生式:如果已知一个图形是两维的,且该图形有三条边,且三条边是封闭的,则识别此图形为“三角形”,并说“三角形”。

(二)产生式系统简单的产生式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

有些任务需要完成一连串的活动,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

经过练习,简单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统。

这种产生式系统被认为是复杂的技能的心理机制。

如果说,若干命题通过其共同的观念而形成命题网络,那么产生式通过控制流而相互形成联系。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及迁移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及迁移
• 1.序位效应 • 2.闪光灯效应 • 3.莱斯托夫效应
编辑ppt
• 序位效应 • 指在多个项目连续出现的情境下,各项目
因其在序列中的位置不同,而影响到学习 后的记忆。如看完一张榜单,榜首易记, 榜尾也易记,中间人的姓名就不容易记忆, 这就是序位效应。
编辑ppt
• 闪光灯效应 • 指引人震撼的事件,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 多年前,曾有心理学家做出调查,在美国第十
• 核对结果时发现,错误最多的就是同义词, 原因是它们的意码相似所以容易发生混淆。
编辑ppt
• 意义识记 •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 一只鹅和两条蛇在公交车上谈生意是哪个英文
单词? • business • 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
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 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这样的识记效果更 好。
编辑ppt
• 感官记忆重在集中注意 • 人物或事件满足什么条件才更容易引起人
们的注意(无意注意)呢? • (1)熟悉度 • (2)新奇性 • (3)重要性
编辑ppt
• 熟悉度 • 早晨一打开报纸,就发现一朋友的名字,
便立刻引起我的注意。 • Situnivery不认识?当然不会引起注意。 • 再来看university,哦,原来如此!
编辑ppt
例:“识别三角形” 如果: 已知一个图形是平面的, 且该图形有三条边, 且三条边是封闭的, 那么: 此图形为“三角形”, 并说出“三角形”。
编辑ppt
2.产生式系统 多个命题会构成命题网络,多个产生式会构成产生式系 统。 简单的产生式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而许多任务需要完成 一连串的活动,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经过练 习,简单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统。这种产 生式系统是复杂技能的心理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一体化 • 一体化指教材的各构成要素能整合为具有内在联 系的有机整体。只有一体化的教材,才能通过同 化、顺应与重组的相互作用不断构建心理结构。 为此,既要防止教材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割裂、 支离破碎,又要防止相互干扰或机械重复。 • 3.网络化 • 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 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基本经 验的联结点、联结线,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学习 中存在的断裂带及断裂点,也有助于预测以后学 习的发展带、发展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 支撑。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 “为迁移而教”是现代教育流行的颇有吸引力的口号,教 师若能据此把迁移理论应用于教学实际,有力地促进学生 迁移能力的提高,那么学生当下的学习将会对日后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产生更为持久的积极的影响。 • (一)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 根据同化理论,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 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重要因素。为了促 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 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布鲁纳认为,这样的 概念和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他认为:“领会基本的原 理和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训练迁移’的大道。”奥苏 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 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知识,有利 于知识的运用。这种结构必须适合学习者的能力。
2.奥苏贝尔的观点
(1)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 上产生的,即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认知结构是迁移的中介变量。 认知结构是通过累积获得的、按一定层次 组织的、适合当前学习任务的知识体系。
• 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 • ①可利用性: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 供利用 • ②可辨别性:学习任务与原有观念的可以辨别的 程度 • ③稳定性: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 • 促进认知迁移的方法:先行组织者
第四章
• • • • •
学习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三种观点 1、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 对新学习的影响。 • 3、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 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 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
• 理解: • 迁移不仅发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还 体现在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中;不仅表 现为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而且表 现为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影响可 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二、迁移的分类
• (一)根据影响效果划分 • 1、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 积极的促进作用。 • 2、负迁移:指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了另一 种学习。 • 3、零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没有 产生影响
• (二)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划分 • 1、水平迁移(横向迁移):指处于同一概 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学习锐角、 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概念时的相互影 响就是水平迁移。 • 2、垂直迁移(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 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对平行四 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着对菱形的学习。
•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 其迁移的效能,学习与教学才能省时省力。否则 迁移效果小,甚至会阻碍迁移的产生。怎样才能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呢?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其标 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 1、结构化 • 结构化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 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 如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只有结构化的教材, 才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重构教材结构,进而构建 合理的心理结构。
第三节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 • • •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学习任务的相似性 (二)原有认知结构 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 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 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 要的作用。 •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 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
• 实验:水下打靶
• 被试:小学生 • 程序:等能力甲乙两组,射击水中靶子。甲组打靶 前学习光学折射原理;乙组不学。 • 结果:射击水下30厘米靶子时成绩相同;水下10厘 米时则甲组好于乙组。 • 结论:因为经过训练的儿童对不同深度的目标可以 作出更适当的调整,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 特殊情境中去。
• • • •
(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 (四)学习的指导 学习的指导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内容 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其中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 迁移有重要影响。学习态度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反应倾 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 工作。良好的学习态度一经形成,就会促进其它方面态度 的形成。学习方法是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是制约学习效 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方法的实质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一 种认知或解决问题的策略。良好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的指 导和个人实践才能被掌握,指导学生学习,就某种意义上 说,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生会学习、会解决问 题,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会明显学习迁移的定义和种类。 • 2、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 3、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 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教材组织应由浅人深,由易到难, 从已知到未知。 •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 “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 句话启示我们,学习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学科 的具体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即 掌握学习方法的知识与技能。 • 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它可以对后继学习产生一种比 较广泛的一般性迁移。学习方法包括概括的方法、思考的 方法、应用原理的方法、归纳总结的方法、整理知识的方 法和研究探讨的方法,等等。因此,掌握学习方法不仅仅 是知晓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必 要的心智技能,如阅读技能、观察技能、解析技能、构思 技能,等等。
(三)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划分 1、一般 迁移(普遍迁移):将一种学习中 得到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 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如在数学学习中形 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也将影响到化学、物 理的审题活动。 • 2、具体迁移(特殊迁移):某一领域的学 习对另一种学习有直接的、特殊的适应性。 如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eye(眼睛)后 再学习eyeball(眼球)时,即可以产生具 体迁移。
• 2、综合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 • 依据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概念之间、原理之 间、知识的前后连贯与单元纵横之间应体现出内 在的关系和联系。例如,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数学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对这些教材内容加强横 向联系既必要也可能。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 努力探讨观念之间的联系,指出它们的异同,消 除学生认识中表面的或实际存在的不一致之点。
三、迁移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 迁移与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创造性 密切相关 • 认清迁移的实质和规律对教材的选择 和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 的组织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 意义。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 • • • 一、形式训练说 (一)代表人物:沃尔夫(德) (二)主要观点: 1、个体心理的组成部分是各种官能,如注意力、 记忆力、推理等,这些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 训练而得到发展和加强。如果一种官能在某种学 习情境中得到改造,就可在与该官能有关的所有 情境中自动地起作用,从而表现出迁移的效应。 2、训练和改造各种官能,是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训练的项目越困难,官能得到的训练就越多。形 式的训练要比具体内容的学习更重要。
• (三)经验类化理论对教学的意义 1、概括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与教学方 法有密切关系。 2、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 会使教学效果大为悬殊,迁移的效应也 大不相同。 3、教学中应该强调基本原理的教学以及使 学生获得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
四、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一)代表人物:奥苏贝尔、布鲁纳等 – 布鲁纳的观点 – (1) 迁移就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用于新的事例。 – 把适当的编码系统应用于新事 例——正迁移 – 把编码系统错误地应用于新事 例——负迁移 – (2) 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 – 重视一般迁移
• (三)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 • 1、从一般到个别,渐近分化 • 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教材的呈现或课堂教 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 节的顺序,即渐近分化原则。例如,我国小学数 学教材对有关三角形知识的呈现就符合不断分化 的原则:先教一般三角形;在一般三角形中按角 的大小分化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 角形;在锐角三角形中分化出等边三角形;在锐 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分化出等 腰三角形,等等。
二、共同要素说
• (一)代表人物: 桑代克、吴伟士 • (二) 主要观点: • 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 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 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 • “共同元素”实质就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 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三、经验类化理论
• (一)代表人物: 贾德 • (二)主要观点 • 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 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 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学习者的概括水平 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概括说强调了 原理、原则的概括对迁移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