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耦合信号传输天线的设计与阻抗匹配-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对电感为4μ H、中心频率为7.812MHz的天线阻抗
匹配设计进行仿真,搭建阻抗匹配电路,比较匹配前后天线端测
试信号变化,优化天线阻抗匹配网络。
1.无线耦合传输简介
在一些非接触信号传输场合,如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ty ,RFID) 技术,利用无线耦合信号传输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实 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对象的目的。无线耦 合信号传输通过两个电感线圈的互感耦合实现,原理如图1 所示。
2. 2 天线参数设计 对LC 谐振天线进行阻抗匹配,天线由100 pF 的电容与4 μH 的平面螺 旋电感组成,谐振频率为
天线谐振频率的理论值为7. 94 MHz,示波器测试天线谐振频率为7. 812 MHz,测试结果如图3 所示。
其中4μ H的平面圆形螺旋电感采用环氧树脂基底,结构参数为 n=10,din=21mm,dout=40mm,w=0.5mm,s=0.5mm。 根据式(1)计算电感理论值为3.995μ H,使用Aglient公司的 4284A( LCR 表)仪器测量的电感值为3.995μ H,实际测量与理论 计算基本吻合,说明式(1)是合理的。
Fra Baidu bibliotek
信号发生器发射定频信号,频率为天线谐振频率7.812 MHz,在只有
谐振天线的情况下,匹配前测试电感两端电压17.7 V,匹配后测试电压 23.4 V; 天线与传感器耦合时,匹配前电感两端电压12.5 V,比耦合前
17.7 V 降低5.2 V,匹配后测得电感两端电压为4.2 V,比耦合前23.4 V
在远距离互感耦合情况下,需要增大信号发射天线端能
量,因此需要对信源与发射天线进行阻抗匹配。
本文设计了中心频率为7. 812 MHz 的信号读取天线,并对天线进 行阻抗匹配,使信号发生器发射的信号能以最大功率传输到读取 天线端。
2.天线的设计研究
2. 1 平面螺旋电感设计
无线耦合信号传输通过天线实现, 在此使用由电容与电感组成的LC
RFSIM99计算。
4. 天线阻抗匹配测试
根据ADS 软件阻抗匹配结果,搭建阻抗匹配电路,从天线端串联180
nH 的电感,再并联2. 2 nF 的电容,匹配电容两端接RIGOL DG3061A 信 号发生器,天线两端接RIGOL DS6064 示波器,如图7 所示。
信号发生器首先发射扫频范围为1~50MHz、扫频时间1ms、Vpp为
走,是低阻要想办法抬高。无论在任何位
置,均要向50欧(中点)靠拢。进行匹 配时候,在等阻抗圆以及等电导圆上进行 换算。
串联网络
电容:初始阻抗沿着恒电阻圆逆时针转动 。 电感:沿着恒电阻圆顺时针转动。 并联网络 电容:初始阻抗沿着恒电阻圆顺时针转动 。 电感:沿着恒电阻圆逆时针转动。
以图上B点为例,如何进行阻抗 匹配? B点所在位置为40+50j,先顺着 等电导圆,运动到B1点,再顺 着等阻抗圆,运行到终点(50欧 )。按照上贴的运动规律,电路 先并电容,再串电感。由此完成 阻抗匹配。具体数值可通过
为了保证信号发生器发射的信号能以最大功率传输到天线端,天线与信
号的发射端须达到阻抗匹配,在此建立L 形阻抗匹配网络来实现信号的 最大功率传输,如图4 所示。
图4中,Zin的表达式为
式中: ZC= 1/jωC; Z' = ZL + jωL 。阻抗匹配后Zin与
信号的发射端特性阻抗相等。
在无线耦合信号传输中,当天线与远端测试谐振器互感耦合时,通过天
谐振天线,根据体积面积方面的
要求,将天线中电感设计成平面螺
旋结构,有正方形、六边形、八边
形、圆形等形状如图2所示。
通过式(1) 可以计算出平面螺旋的电感值,其中电感的内径、外径、线
宽、线间距等因素都会影响电感值的大小,在设计时需要对这些影响因
素进行综合考虑。电感计算公式为
式中:μ 为磁导率,真空 磁导率μ 0=4π×10-7; n 为电感线圈匝数,其他 参数如表1所示。
3.天线阻抗匹配设计
3. 1 阻抗匹配原理
阻抗匹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阻抗,这时在负
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无失真的电压传输; 另一种是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
阻抗的共轭值,这时在负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最大功率。如果信源内阻
抗和负载阻抗均为纯阻性,则两种匹配条件等同。常见的阻抗匹配网络 有L 形、π 形、Γ 形。
在天线端首先串联184. 6 nH的电感,再并联2. 17nF的电容,天线端匹配后
S =49. 99 + j×0. 25 Ω,阻抗匹配示意图如图5 ,ADS 仿真结果如图6 。
史密斯圆图红色的代表阻抗圆,蓝色的代 表导纳圆。圆中间水平线是纯阻抗线,如 果有点落在该直线上,表示纯电阻。 该图阻抗匹配计算的基本原则是:是感要 补容,是容要加感,是高阻要想办法往低
5.0V的扫频信号,电路中只有谐振天线时,使用示波器测试谐振天线端电
压情况,天线阻抗未匹配时,谐振信号峰峰值电压17.0 V,阻抗匹配后, 谐振信号峰峰值电压22.7V,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阻抗匹配后电感两端的
电压增大且Q值也相应增大,说明阻抗匹配后天线端接收的信号增强,可
以更方便准确地判断分析天线谐振信号。
无线耦合信号传输天线的设计 和阻抗匹配
李凯丽,梁庭,洪应平,杨芳,秦丽,熊继军 ( 中北大学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电子测试 技术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赵婷 2019年3月1日
天线阻抗匹配测试
结论
摘要
在无法直接接触测量信号的场合,采用无线耦合方式进行信号
传输与测试,对无线耦合信号传输天线进行参数设计,通过ADS
线端信号变化测得远端测试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远端测试谐振器发生变化 时,在阻抗匹配前,互感耦合的信号比较微弱,容易受到震动、温度、外
界电磁等噪声的影响,造成近端测试误差大或无法测量的问题,阻抗匹配
后,互感耦合的能量增大,非接触式测试系统中的测量信号较匹配前稳定 ,不易受外界噪声干扰。
3. 2 天线阻抗匹配过程 首先对电感为4 μH、中心频率为7. 812 MHz 的天线进行阻抗匹配设计, 然后对设计的阻抗匹配进行ADS 软件仿真,天线谐振频率为7. 812 MHz 时,天线端阻抗ZL =1. 7 Ω,为使天线端与信源特性阻抗50 Ω 达到匹配,
匹配设计进行仿真,搭建阻抗匹配电路,比较匹配前后天线端测
试信号变化,优化天线阻抗匹配网络。
1.无线耦合传输简介
在一些非接触信号传输场合,如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ty ,RFID) 技术,利用无线耦合信号传输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实 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对象的目的。无线耦 合信号传输通过两个电感线圈的互感耦合实现,原理如图1 所示。
2. 2 天线参数设计 对LC 谐振天线进行阻抗匹配,天线由100 pF 的电容与4 μH 的平面螺 旋电感组成,谐振频率为
天线谐振频率的理论值为7. 94 MHz,示波器测试天线谐振频率为7. 812 MHz,测试结果如图3 所示。
其中4μ H的平面圆形螺旋电感采用环氧树脂基底,结构参数为 n=10,din=21mm,dout=40mm,w=0.5mm,s=0.5mm。 根据式(1)计算电感理论值为3.995μ H,使用Aglient公司的 4284A( LCR 表)仪器测量的电感值为3.995μ H,实际测量与理论 计算基本吻合,说明式(1)是合理的。
Fra Baidu bibliotek
信号发生器发射定频信号,频率为天线谐振频率7.812 MHz,在只有
谐振天线的情况下,匹配前测试电感两端电压17.7 V,匹配后测试电压 23.4 V; 天线与传感器耦合时,匹配前电感两端电压12.5 V,比耦合前
17.7 V 降低5.2 V,匹配后测得电感两端电压为4.2 V,比耦合前23.4 V
在远距离互感耦合情况下,需要增大信号发射天线端能
量,因此需要对信源与发射天线进行阻抗匹配。
本文设计了中心频率为7. 812 MHz 的信号读取天线,并对天线进 行阻抗匹配,使信号发生器发射的信号能以最大功率传输到读取 天线端。
2.天线的设计研究
2. 1 平面螺旋电感设计
无线耦合信号传输通过天线实现, 在此使用由电容与电感组成的LC
RFSIM99计算。
4. 天线阻抗匹配测试
根据ADS 软件阻抗匹配结果,搭建阻抗匹配电路,从天线端串联180
nH 的电感,再并联2. 2 nF 的电容,匹配电容两端接RIGOL DG3061A 信 号发生器,天线两端接RIGOL DS6064 示波器,如图7 所示。
信号发生器首先发射扫频范围为1~50MHz、扫频时间1ms、Vpp为
走,是低阻要想办法抬高。无论在任何位
置,均要向50欧(中点)靠拢。进行匹 配时候,在等阻抗圆以及等电导圆上进行 换算。
串联网络
电容:初始阻抗沿着恒电阻圆逆时针转动 。 电感:沿着恒电阻圆顺时针转动。 并联网络 电容:初始阻抗沿着恒电阻圆顺时针转动 。 电感:沿着恒电阻圆逆时针转动。
以图上B点为例,如何进行阻抗 匹配? B点所在位置为40+50j,先顺着 等电导圆,运动到B1点,再顺 着等阻抗圆,运行到终点(50欧 )。按照上贴的运动规律,电路 先并电容,再串电感。由此完成 阻抗匹配。具体数值可通过
为了保证信号发生器发射的信号能以最大功率传输到天线端,天线与信
号的发射端须达到阻抗匹配,在此建立L 形阻抗匹配网络来实现信号的 最大功率传输,如图4 所示。
图4中,Zin的表达式为
式中: ZC= 1/jωC; Z' = ZL + jωL 。阻抗匹配后Zin与
信号的发射端特性阻抗相等。
在无线耦合信号传输中,当天线与远端测试谐振器互感耦合时,通过天
谐振天线,根据体积面积方面的
要求,将天线中电感设计成平面螺
旋结构,有正方形、六边形、八边
形、圆形等形状如图2所示。
通过式(1) 可以计算出平面螺旋的电感值,其中电感的内径、外径、线
宽、线间距等因素都会影响电感值的大小,在设计时需要对这些影响因
素进行综合考虑。电感计算公式为
式中:μ 为磁导率,真空 磁导率μ 0=4π×10-7; n 为电感线圈匝数,其他 参数如表1所示。
3.天线阻抗匹配设计
3. 1 阻抗匹配原理
阻抗匹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阻抗,这时在负
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无失真的电压传输; 另一种是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
阻抗的共轭值,这时在负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最大功率。如果信源内阻
抗和负载阻抗均为纯阻性,则两种匹配条件等同。常见的阻抗匹配网络 有L 形、π 形、Γ 形。
在天线端首先串联184. 6 nH的电感,再并联2. 17nF的电容,天线端匹配后
S =49. 99 + j×0. 25 Ω,阻抗匹配示意图如图5 ,ADS 仿真结果如图6 。
史密斯圆图红色的代表阻抗圆,蓝色的代 表导纳圆。圆中间水平线是纯阻抗线,如 果有点落在该直线上,表示纯电阻。 该图阻抗匹配计算的基本原则是:是感要 补容,是容要加感,是高阻要想办法往低
5.0V的扫频信号,电路中只有谐振天线时,使用示波器测试谐振天线端电
压情况,天线阻抗未匹配时,谐振信号峰峰值电压17.0 V,阻抗匹配后, 谐振信号峰峰值电压22.7V,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阻抗匹配后电感两端的
电压增大且Q值也相应增大,说明阻抗匹配后天线端接收的信号增强,可
以更方便准确地判断分析天线谐振信号。
无线耦合信号传输天线的设计 和阻抗匹配
李凯丽,梁庭,洪应平,杨芳,秦丽,熊继军 ( 中北大学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电子测试 技术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赵婷 2019年3月1日
天线阻抗匹配测试
结论
摘要
在无法直接接触测量信号的场合,采用无线耦合方式进行信号
传输与测试,对无线耦合信号传输天线进行参数设计,通过ADS
线端信号变化测得远端测试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远端测试谐振器发生变化 时,在阻抗匹配前,互感耦合的信号比较微弱,容易受到震动、温度、外
界电磁等噪声的影响,造成近端测试误差大或无法测量的问题,阻抗匹配
后,互感耦合的能量增大,非接触式测试系统中的测量信号较匹配前稳定 ,不易受外界噪声干扰。
3. 2 天线阻抗匹配过程 首先对电感为4 μH、中心频率为7. 812 MHz 的天线进行阻抗匹配设计, 然后对设计的阻抗匹配进行ADS 软件仿真,天线谐振频率为7. 812 MHz 时,天线端阻抗ZL =1. 7 Ω,为使天线端与信源特性阻抗50 Ω 达到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