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栽培发展简史
食用菌栽培模式共经历了房前屋后的庭院经济、特 种蔬菜生产、成片的集约化和工厂化生产的4大阶段。 前三种栽培模式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密集型强、 产出率低等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本投入的加大, 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逐渐代替传统的栽培方式。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是在工业化发展基础上兴起 的,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已逐渐趋于高效化、机械化、 自动化,具有资源利用率高、人力资本投入小、劳 动密集性低、机械化生产程度高等优势。所以,食 用菌工厂化生产在我国已逐年快速发展起来。
生活史
孢子萌发→ 初生菌丝 → 次生菌丝→生长成熟后 →原基→菇蕾 → 子实体(产生大量孢子)
四、菌种制备技术
菌种的制作是食用菌栽培的前提和重要环节,其优劣 直接关系到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关系到生产的 成败。 优良的菌种应具备高产、优质、纯度高、抗逆性强等 特性,这主要取决于菌株原有的种性及制种水平。 选用优良菌株,掌握好制种技术,严格菌种质量,做 好菌种的保藏工作,是食用菌生产中至关重要的技术 环节。 菌种是指经人工培养,并可供进一步繁殖或栽培使用 的食用菌纯双核菌丝体。常包括供菌丝体生长的基质 在内,共同组成繁殖材料。
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2)
湿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水分控制在60-65%, 培养室湿度控制在60-70%;子实体的发生发育比 菌丝体生长要求更多水分和更高的空气湿度,出 菇阶段保持菇房空气湿度在90%以上。 通风(氧与二氧化碳):食用菌是好气性、异养 生物。菌丝体对二氧化碳具有一定耐受力,不同 菌种的耐受力不同。子实体分化期对二氧化碳敏 感,出现不分化或畸形菇。因此,出菇期应加大 通风供氧,刺激菌盖的生长。
常压蒸汽灭菌灶
市场前景
我国虽然是食用菌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年人均消费量与世 界一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顺应社 会消费群体消费升级的需求,发展空间巨大。 食用菌是一类高蛋白,低脂肪,多疗效,集营养、保健和 味美于一身的天然健康食品。 食用菌还可开发新型保健产品和医药产品,附加值较高。 食用菌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真菌多糖、天然有机锗、 核酸降解物等。按消费群体的需求细化,食用菌产业需求 空间巨大。 随着宣传的跟进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内需拉动的食用菌 产业和产业经济将逐渐形成,食用菌将进入寻常百姓家并 成为餐桌的常客。
生长发育条件
营养类型: 1.腐生菌类:从枯死木本、草本植物中的木质素、纤 维素等来获得营养物质。分为木腐生菌和草腐生菌 两类。 2.共生菌类:必须依靠获得树木供给营养,且双方互 利。松口蘑、牛肝菌和块菌等。 3.兼性寄生菌类:兼有腐生与共生菌的特征,如蜜环菌 与天麻。 4.弱寄生菌类:既能在枯木上腐生,也能在活木上寄生, 但以腐生为主,如黑木耳。
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
温度:都有最适、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一般适宜 温度为20-25 ℃,菌丝体较耐低温,0℃不死亡; 子实体发育的最适温度较菌丝体最适生长温度低 (13-16 ℃ ); 温度类型:子实体分化(出菇)温度划分,高温型 (24 ℃以上,如草菇、灵芝)、中温型(20-24 ℃,茶树菇、木耳、银耳、鸡腿菇)、 低温型 (20℃以下,平菇、金针菇、双孢菇、白灵菇等) 等。 变温结实:在子实体分化形成菇蕾时,需要8-10 ℃的变温刺激。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1)
碳源:提供碳素来源的物质,均为有机碳物质, 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等。
菌种制作培养基的碳源:主要为葡萄糖和蔗糖。 用作栽培种及栽培生产的培养料的碳源:主要有棉 籽壳、段木、木屑、玉米芯、稻草、麦秸等。
氮源: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既可以是有机氮 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和尿素等,也可以为 无机氮,如铵盐、氨水和硝酸盐等。
子实体
形态特征:形状多样,有伞状、漏斗状、舌 状、头状、盘状、耳状等。颜色丰富多彩, 白色、黑色、灰色、褐色、红色、黄色、绿 色等。大小各异,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 形态结构:有菌盖、菌褶(菌管)、菌柄、 菌环、菌托等组成。 孢子:生长在担子上(4或2个),或长在子 囊内(8个),形状、颜色、大小各异。
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前景(1)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迅速发 展,引起国际食用菌界的关注。2005年我国食用 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食用菌产 业已成为我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在规模、产量、品质、安全、 加工、效益等多个方面呈现出增量化趋势。随着 农用土地资源紧缺和食物供给需求矛盾加大,食 用菌成为增补百姓餐桌内容的重要食材。 食用菌产业内部分工细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使 得在食用菌产品深加工方面要求品种新颖、工艺 安全、市场认可度高。
食用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1)
食用菌生产是利用大量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及牲 畜粪便以循环利用方式实现资源节约,是低耗能、 低环境污染和低排放的产业。 我国每年农林业的秸秆、枝杈及酿造工业的副产 品总量估计达到7亿t,其中75%-80%被用于牛羊 的饲料、秸秆还田及农民的燃料等,剩下的20%25%如果被焚烧,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 污染。 食用菌生产过程表明,大型真菌是降解纤维类的 天然生物,能将各种大分子纤维素、半纤维素和 木质素转化为小分子的糖类等营养物质,将植物 通过生物转化纳入能量循环。
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前景(3)
食用菌产业是甘肃省的又一较大的新型特色产 业,目前处于发展壮大期。许多市县把食用菌 产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并且是“菜篮子工 程”、“创汇工程”、“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建新村”等的首选项目,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 成。 甘肃省食用菌产业也存在一些弱点:起步晚, 生产经营分散,自发性和盲目性较严重;市场 品种单一,技术水平低;菌种管理混乱,不少 不合格菌种使农民受损;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
三、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菌丝体:营养结构,存在 于基质的表面或内部,功 能为分解营养基质,吸收、 输送及贮藏养分; 子实体:繁殖结构,产生 孢子,繁殖后代,也是可 供食用的部分。
菌丝体
菌丝体:由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不断分枝、伸长 形成纤细的菌丝,菌丝分枝并交织缠绕在一起形成 菌丝体。 菌丝类型: 1.初生菌丝:由孢子萌发长出的纤细的菌丝,单核 菌丝,无结实能力。 2.次生菌丝:双核菌丝,由单核菌丝经过质配后形 成。 3.三生菌丝:生理成熟后的双核菌丝,可形成子实 体。
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3)
光线:食用菌不进行光合作用,不需要直射光。 在菌丝体阶段,食用菌对光照敏感,黑暗条件 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而子实体分化和发育阶 段,均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刺激,有利于子实体 的形成。光照对菇的颜色有影响。 酸碱度:大多喜欢中性偏酸的环境,pH5-6为宜。 培养料加热灭菌后酸化,生长过程产酸,使酸 度增加,因此,应添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 钾、碳酸钙等缓冲物质。
可用作氮源的物质有玉米粉、麸皮、米糠、油渣、 以及畜禽粪便等。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2)
碳氮比:是食用菌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一 般在营养生长阶段以16-24:1为好,生殖 阶段(子实体形成期)以30-40:1为宜。 水: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水分控制在6065%,出菇阶段保持空气湿度在90%以上。 无机矿物质:P、K、Mg、S、Ca等。添加磷 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钙等。 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缺乏。
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前景(2)
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能提高食用菌产品品 质、解决产品周年均衡供应、拉动食用菌餐桌 经济,从而提升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水平。 目前,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已达246家,与之 相关的设备生产和菌需物资企业200多家,已形 成一定规模。
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 人的重视和支持,是一种朝阳产业。已成 为我国继粮、棉、油、菜、果之后的第Biblioteka Baidu 大种植产业。
制种条件
制种条件主要包括制 种场地、仪器设备和 消毒灭菌的药品等。
二、常用设备
拌料和装料设备 1.拌料设备 可以人工拌料,规模较大时要有拌料机, 拌料效果更好。 2.装料设备 量少时可以人工装料,量多时可用装瓶或 装袋机,装料速度快。 灭菌设备 1.高压蒸汽灭菌设备 灭菌时间短,速度快,灭菌彻底。 但每次灭菌量较少,而且投资大。 2.常压蒸汽灭菌灶 容量大(一次可灭500~1000 kg干 料),投资少,经济实用,常用于栽培种培养基和栽培 料的灭菌。但灭菌所需时间长(10 h以上),效果相对较 差。
二、食用菌产业的特点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 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 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的优 势,同时在资源利用上实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 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它行业争资源的独特产业优势, 是现代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和典型的高效农业生物产业。 食用菌是一箭三雕的产业。一收获食用菌产品;二减少秸秆 的剩余量,降低了污染;三生产了大量有机肥,促进了有机 农业的发展。 发展食用菌生产对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具有 重要意义,是合理利用有机废弃物的有效途径。
食用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
食用菌是大型真菌的杰出代表,利用农作物秸秆以及 牲畜粪便生产食用菌蔬菜,废料可生产有机肥还田, 实现农业生产的大循环。食用菌同传统农业相比,具 有繁殖速度快、生物学效率高的特点。生产食用菌后 的菌糠粗蛋白含量高于10%,其他肥用指标(氮、磷、 钾)也达到或超过人粪尿、猪粪和牛粪,是优质的有机 肥料。可代替农用化肥,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少。 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式循环过 程,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 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物 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食用菌独 特的生长方式形成农业经济中的最佳循环体系。
菌种的类型
主要分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两类。我国的食用菌菌种 通常分三级,即母种、原种、栽培种。 母种 是经选育或分离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 培养物(原始母种)及其继代培养物,以试管为培养 容器和使用单位,易于保藏,也称一级,菌种或试管 种; 原种 是由母种转接到木屑、棉籽皮、麦草、谷粒等 为主的培养基上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 以透明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为容器,也称二级菌种。 栽培种 是由原种转接、扩大到相同或相似培养基上 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直接应用于生产,常以 玻璃瓶、塑料瓶或塑料袋为容器,也称三级菌种。
食用菌栽培技术
主讲人:贠建民 甘肃农业大学 2013,10
提 要
食用菌栽培现状 食用菌产业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菌种制备技术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栽培现状
食用菌是人类可食用的大型真菌,我国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历史 悠久,自然植被的种类繁多,野生菌类资源及用于食用菌人工 栽培的工、农业副产品丰富,具有发展食用菌栽培业极为有利 的条件。 资源种类:可食用的2000多种,我国共发现981种,绝大多数为 担子菌,少数为子囊菌。可人工栽培的92种,通常形成商品化 栽培的50多种。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几年来其 生产发展更快,已成为惠及三农的优势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工作的新亮点。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1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到2571.7 万吨,产值超过1400亿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了13.7%和10%。 其中产量居前8位的食用菌种类依次是:平菇、香菇、木耳、双 孢蘑菇、金针菇、鸡腿菇、滑菇、茶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