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学课件(十二五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课件(十二五规划教材)
弱、五迟五软等 。 ❖ ④肝常有余,易引动肝风,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
弓反张。 ❖ ⑤心神怯弱,心火易动、易发惊惕、烦躁惊乱、神志昏
迷。 ❖ ⑥时行疾病较多见,如麻疹、奶麻、丹痧、暑湿、小儿
麻痹症等。
❖ 2 传变迅速
❖ 体现在疾病的寒热虚实相互转化上 -“易虚易实,易 寒易热” 。
❖ 易虚易实指一旦患病,邪气易实,正气易虚。如外感风 邪:感冒-肺炎喘嗽实证-心阳虚衰 -阳气暴脱 ;
➢ 区分口疮、鹅口疮 、麻疹粘膜斑 、痄腮、发颐。
睡中齘(xie)齿,多属胃热、食积或虫积。牙龈溃烂黑
腐为“走马牙疳”。
喉痧、白喉
(5)耳:察耳的外形是判断小儿体质强弱的一个标志。 “肾虚则耳薄”;耳背络脉隐现,耳尖发凉,兼壮热多 泪,常为麻疹之先兆;痄腮表现。
(6)二阴:水疝,狐疝。下焦湿热、尿布皮炎。 4 辨斑疹 5 察二便 :量、形状、颜色、气味。 ❖ 泄泻色淡如注,且多为泡沫,为感受风寒外邪。 ❖ 夏季泄泻,色兼黄绿、气臭,多为暑热熏蒸。 ❖ 小便色深红或呈褐色,为下焦热盛或阴亏内热; ❖ 尿混浊如米泔,为脾胃虚弱,饮食失调; ❖ 小便清长,夜尿频多,为肾气不足,下元不固的表现。
❖ 1 金元四大家 ❖ 2 元代曾世荣《活幼口议》《活幼心书》:对疳
积和惊风的贡献。创琥珀抱龙丸等。 ❖ 3 明代医家 ❖ 薛铠、薛己父子著《保婴撮要》 ❖ 鲁伯嗣著《婴童百问》 ❖ 张介宾《景岳全书》“小儿则”
❖ 万全,字密斋,《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万氏家传幼科 发挥》《万氏秘传片玉心书》等多种 。
① ②互参
❖ 2 望形态
观察病儿的形体和姿势动态等变化,推断疾病性质 。 ❖ ①形体: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 ❖ ②姿势动作:喜俯卧/仰卧、项强肢搐、两手捧腹等。 《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虚实寒热》:肺热,则手摇掐眉目鼻

第一张儿科基础知识

第一张儿科基础知识
3、 本内容
㈠ 唐代以前儿科的概况
⒈ 战国时代孕育着中医儿科学,公元前400多年扁鹊(秦越人)在秦国为小儿医。
⒉ 秦汉时代,儿科尚未形成专业,但对小儿疾病的认识和防治,已有医案的记载。继东汉之后,小儿医学在两晋南北朝时代已有所进展,南朝医药书中有小儿科记载。
⒊ 隋唐时代,太医署内专设少小科。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较详细地阐述了200多个小儿病证的病因病理和证候;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对初生小儿保育护理有专篇论述;王焘《外台秘要》记载儿科用方400首左右。巫方《颅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书中提出小儿为“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
养胎:又名妊娠养胎、胎养。即妊娠期要注意饮食起居,以护养胎儿的方法。
胎教:古人对孕期提出的有关摄养、起居等注意事项,以达到保证孕妇身体健康,预防胎儿发育不良,及防止坠止坠胎、产、难产等目的。同时,古人还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受孕妇情绪和言行所感化,故孕妇的言行必须谨守礼仪、心情保持恬静舒畅,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
⒈ 预防医学对儿科学的影响。我国已建立了儿童预防保健网,广泛开展儿童预防、保健、治疗工作。对儿童时期的传染病,广泛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使各种传染病发病率大大降低,如危害儿童最强的天花已经消灭,麻疹已成了强弩之末的散发性疾病,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也大大降低。
⒉ 在积极开展中医教育的同时,中医儿科学教育,也利得到蓬勃发展,解放后,先后五次编写和修改《中医儿科学》教材。全国各省份的中医学院,中医学校,均开设儿科专业课。此外,一些主要省.市地区举办全国或全省《中医儿科进修班》、《师资班》等各类型班种,提高了在医儿科专业教育。
⒋ 明清儿科医家,对许多传染病,如麻疹、天花、白喉、霍乱、鼠疫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已发明人痘接种办法,对预防天花的流行,作出重大贡献,可以看出,我国的人痘 接种法已有数百年之久,世界免疫学的发展,是由我国古代儿科医学发明人痘接种为开端的。

儿科中医-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儿科中医-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32
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 明确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体质特点 • “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 • “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用药注意点 • 按六气病因论述小儿温病,与叶桂的卫气营血学说相辅相成
33
明清时期痘疹专著
郭子章《博集稀痘方论》(1577年)记载用“稀痘方”;《 三冈识略》(1653年)载有痘衣法
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著《保婴撮要》 20卷,共论证200余种。其中记载了小儿外科、 眼科、耳鼻咽喉科、口齿科、肛肠科、皮肤科、骨 伤科病证70余种,为中医小儿外科学的形成作出 了重大贡献。
26
明代名医万全,字密斋,有《育婴家秘》4 卷、《幼科发挥》2卷、《痘疹心法》23卷、《 片玉心书》5卷、《片玉痘疹》13卷等
张从正善用攻下法治疗热病,为小儿热病运用 “上病下取”法提供了范例;
李杲喜用温补,重视调理脾胃,对后世儿科脾 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朱震亨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 养阴法见长。
24
元代名医曾世荣从医60年,编著《活幼心 书》3卷、《活幼口议》20卷。
其学术特点:
一是对初生儿疾病论述较为全面;
17
⑤方药运用,适应儿科特点。钱乙创立了异 功散、地黄丸、白术散等名方,临床用药以成药 为主,在《小儿药证直诀》135方中,丸剂71方、 散剂45方、膏剂6方、外用7方,汤剂仅6方。
18
学术观点的对立
寒凉派 山东省东平县董汲撰《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总结了用寒凉法治疗麻、痘、斑、疹的经验 私淑钱乙,钱乙为《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写序
40
中医儿科科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在剂型改革方面研制出了一批新剂型 儿科疾病的中医诊疗指南研究

小儿生长发育

小儿生长发育

新生儿 听觉已相当良好,能寻找声源,
辨音量、音调音色、语音和非 语音。
3~4月 头可转向声源,听悦耳声微笑 8月 能确定声源,对语气敏感 3岁 能清楚分辨e和er声
皮肤感觉的发育
触觉
新生儿 眼、口周、口腔、舌尖、手掌、足
底的触觉已非常敏感
2~3岁 可辨别物体的属性 5~6岁 区别体积和重量不同的物体
Raise颅in内tra压cra增nia高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Meningitis
Dehydration
扩大、晚闭
Hypothyroidism
Cleidocranial dysostosis Hydrocephalus
(四) 头围
*用软卷尺自双眉上最突出处,经过枕 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即头围。
*身长低于正常的30%以上——侏儒 症、营养不良等。
体格生长
头与身长比例
(三)囟门
* 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形成的三角形 间隙,前囟是额骨和顶骨之间形成的菱形间 隙。测定以对边中点连线为准。
*正常值:后囟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 (约25%于初生时已闭)。前囟于12~18个 月关闭。
*临床意义:囟门早闭并头围明显小于 正常者,为小头畸形。囟门晚闭及头围大于 正常者,见于脑积水、佝偻病等。囟门凹陷 者,多见于失水。囟门凸出,多为颅内压增 高的疾病,如各种脑炎、脑膜炎等。
年龄 出生
3月
12月 24月
5岁 15岁
实际头围(cm) 增长(cm)
34
40
6/(0~3月)
46
6/(3~12月)
48
2/(1~2岁)
50
2
53~54
3~4

1 儿科学基础(第8版)

1 儿科学基础(第8版)
×:测得值, X :平均值, S D:标准差
积分为正值:生长高于 “参考人群” 积分为负值:生长低于 “参考人群”
2. 界限点(cut-off point)的选择
X±2SD为离差法的范围 P3-P97 为百分位数法范围
3. 测量值的表示 ⑴ 表格
⑵ 生长曲线
4. 体格生长评价的注意事项
⑴ 测量方法:规范、准确 ⑵ 定期纵向观察 ⑶ 选用合适的参考人群值 ⑷ 评价内容包括 ① 发育水平:各种单项指标的综合 ② 通过纵向观察,能及时发现生长偏离→
玩具
单词音节
望镜中人笑
续表
年龄 粗、细动作
语言
适应周围人物的能力与行为
6月 能独坐一会;用手摇
能认识熟人和陌生人;自拉
玩具
衣服;自握足玩
7月 会翻身;自己独坐很久; 能发“爸爸”、 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自握将
玩具从一手换人另一手 “妈妈”等复 饼干吃
但无意识
8月 会爬;会自己坐起来、 重复大人所 注意观察大人的行动;开始
3. 长骨的发育
干骺端骨质融合后,长骨即停止增长 骨龄 :摄左手X线片,了解腕、掌、指骨的发育
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岁数 加1 骨龄落后: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
肾小管性酸中毒 骨龄超前:(真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
增生症
二、牙齿:乳牙(共20只):4~10个月出牙,2.5岁 出齐,乳牙出牙可有反应。出牙顺序见下图
⑵ 智力进一步发育 措施:⑴ 道德品质培养
⑵ 防感染,风湿、肾炎等免疫紊 乱
(六)学龄期 ( school Age)
时间:6~~7岁至12~13岁 特点:⑴ 体格生长渐达成人(生殖系统
除外) ⑵ 近视,龋齿 ⑶ 精神、情绪、行为教育

中医儿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 脾常不足者,脾司火气。儿之初生,所饮食者乳耳,水谷 未入,脾未用事,其气尚弱,故曰不足。不足者,乃谷气 之自然不足也。
❖ 心亦曰有余者,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
❖ 肾主虚者,此父母有生之后,禀气不足之谓也。
❖ 肺亦不足者,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也。
《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
中医儿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弄舌--惊风先兆、病后心气不足、先天愚型
吐舌--心经有热 舔舌--脾经伏热
地图舌
(2)目:黑睛 、眼睑、白睛 、瞳孔改变。
《小儿药证直诀·肾虚》目中白睛多,其颅即解,面色晄
白,此皆难养,纵长不过八八之数,若恣色欲,多不及
四旬而亡。
露睛
中医儿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29/451
中医儿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30/451
2/451
3 《黄帝内经》 (1)提出儿科范围划分--少小科由来 (2)小儿体质特点 (3)关于胎病方面 (4)关于儿科病诊法及预后判断 4 儿科医案早期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西汉
仓公(淳于意)《诊籍》25则医案。《三国志·华 佗传》载华佗以四物女宛丸治疗2岁小儿下利病。 5《伤寒杂病论》未曾专论儿科,但所建立脏腑论杂病、 六经论伤寒辨证论治体系,对后世儿科临证体系建 立影响。
二、变蒸学说
❖ 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其 百骸。
❖ 最早见于西晋王叔和脉经,以后在《诸病源候论》 《千金要方》《小儿药证直诀》都有专门叙述。
中医儿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12/451
第四节 生理及病因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1 含义:
2 历史文件:
《灵枢·逆顺肥瘦》:“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基础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第三节小儿生长发育第四节小儿生理特点第二章儿童保健第一节胎儿期保健第二节初生儿期保健第三节婴儿期保健第四节幼儿期保健第五节学龄前期保健第六节学龄期保健第七节青春期保健第三章儿科临证概要第一节儿科病因特点第二节儿科病理特点第三节儿科诊法概要第四节儿科治法概要第四章初生儿病证第一节胎怯第二节胎黄第三节硬肿症第四节脐部疾患(脐湿、脐疮、脐血、脐突)第五章时令疾病第一节麻疹 [附]奶麻第二节风痧第三节丹痧第四节水痘第五节痄腮第六节顿咳第七节小儿暑温第八节夏季热第六章肺脏病证第一节感冒第二节咳嗽第三节肺炎喘嗽第四节哮喘第七章脾胃病证第一节鹅口疮第二节口疮第三节泄泻第四节厌食第五节食积第六节疳证第八章心肝病证1第一节夜啼第二节汗证第三节紫癜第四节缺铁性贫血第五节病毒性心肌炎第六节儿童多动综合征第七节惊风第八节癫痫第九章肾脏病证第一节小儿水肿第二节遗尿第三节五迟、五软第四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附录] 小儿推拿疗法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基础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原始的医学活动。

据考古学家考证,我国69万年前的“北京人”平均寿命大约只有14岁,因而可以说,人类早期的医学活动中,包括了相当部分的儿童医疗保健内容。

《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

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儿科医生则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儿科学基础(第六版)

儿科学基础(第六版)

㈢ 婴儿期 (Infancy), 乳儿期
时间:从生后28天至滿1周岁 特点:⑴ 生长发育最快
⑵ 营养性疾病多 ⑶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均易感 措施:⑴ 营养食品 ⑵ 预防感染、计划免疫
㈣ 幼儿期 (Toddler’s Age)
时间:1周岁~3周岁 特点:⑴ 生长发育稍慢
⑵ 活动范围增大,智力发育快 ⑶ 创伤、中毒机会增多,易感 措施:⑴ 喂养 ⑵ 预防创伤,中毒;传染病,感
发育,28周形成肺泡 胎儿晚期:28~40周,肌肉发育,脂肪
积累
㈡ 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时间:脐带结扎至足28天
特点:宫内生活→独立个体
措施:帮助适应环境,防治各种新生儿

疾病,降低死亡riod)
时 间:胎儿足28周至生后7天
增生症
二、牙齿:乳牙(共20只):4~10个月出牙,2.5岁 出齐,乳牙出牙可有反应。出牙顺序见下图
恒牙(共32只) : 6岁开始,20~30岁出齐
出牙迟缓:佝偻病、营养不良、甲低、21三体综合征
儿科学 (Pediatrics)
中山大学附二院儿科 方建培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儿科学的任务和范围
儿科学的定义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 学科学
儿科学的任务
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儿科学的范围
涉及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
● 预防儿科学
● 发育儿科学
除外) ⑵ 近视,龋齿 ⑶ 精神、情绪、行为教育
青春期 ( puberty stage)
时间:女11~12岁,男13~14岁开始 特点: ⑴ 生长速度达第二次高峰

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基础

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基础
③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发生和 性格行为的偏离,而且一旦造成损伤,往往影响一生,因此应该特 别注重预防保健工作。
熟知儿科学特点,为往 后学习做好铺垫
儿科学主要特点:
1.解剖 随着体格生长发育的进展,身体各部位 逐渐长大,头、躯干和四肢的比例发生 改变,内脏的位置也随年龄增长而不同, 如肝脏右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 下2cm内,3岁后逐渐抬高,6~7岁后 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触及。在体格检查时 必须熟悉各年龄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规 律,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临床问题。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时期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一、远古至南北朝的萌芽时期
《五十二病方》 《汉书·艺文志》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隋书·经籍志》
“婴儿病痫”,“婴儿瘛”
“妇人婴儿方”19卷
提出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 天致病因素,疾病诊断预后等。
影响儿科辨证体系
2.机能 各系统器官的机能也随年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因此不同年龄儿
童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各自不同,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清和 其他体液的生化检验值等。此外,某年龄阶段的功能不成熟常是疾病 发生的内在因素,如婴幼儿的代谢旺盛,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 是此时期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因此,熟 悉掌握各年龄儿童的机能变化特点是儿科临床工作的基本要求。 3.病理
小儿养护观
首列“少小婴孺方”,分门列儿科病
最早儿科专著,“婴幼儿体属纯阳”, 小儿脉法,惊、痫、巅、疳、痢、火丹 证治
钱乙(儿科鼻祖),首创五脏辨证,小 儿面部望诊,“脏腑柔弱,易虚易实, 易寒易热”,“疳皆脾胃病”,“痧、 痘、惊、疳”四大证,创制新方等

中医儿科学习题及答案

中医儿科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基础同步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史书中明确记载的最早儿科医生为 ( )A .巫方B .扁鹊C .钱乙D .巢元方E .孙思邈2 .相传至今,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为 ( )A .《山海经》B .《诸病源候论》C .《小儿药证直诀》D .《颅囟经》E .《五十二病方》3 .下列哪位医家被誉为“儿科之圣” ( )A .钱乙B .扁鹊C .巢元方D .张仲景E .薛己4 .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在其以下哪一著作中论小儿各科病证 221 种,列医案 1540 则。

( )A .《活幼口议》B .《保婴摄要》C .《育婴秘诀》D .《幼幼新书》E .《幼科发挥》5 .下列哪位医家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 ( )A .吴鞠通B .陈复正C .万全D .薛已E .扁鹊6 .一般将多少岁作为儿童年龄的上限。

( )A . 11 岁B . 17 岁C . 14 岁D . 18 岁E . 9 岁7 .妊娠早期多少周前的胚胎期,从受精卵至基本形成胎儿,最易受到各种病理因素的伤害,造成流产或先天性畸形。

( )A . 4 周B . 8 周C . 12 周D . 16 周E . 6 周8 .幼儿期一般是指 ( )A .自出生至生后 28 天B . 1 周岁至 6 周岁C .出生 28 天后至 l 周岁D . 3 周岁至 7 周岁E . 7 周岁至 10 周岁9 .新生儿的头围一般为 ( )A . 26cmB . 28cmC . 44cmD . 34cmE . 20cm10 .“变蒸学说”最早见于哪本书。

( )A .《脉经》B .《诸病源候沦》C .《颅囟经》D .《温病条辨》E .《山海经》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著作为明代名医万全所著的儿科专著。

( )A .《幼科发挥》 B. 《育婴秘诀》C .《保婴撮要》D .《片玉心书》 E. 《幼科铁镜》2 .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小儿则》提出下列哪些辨证治疗观点。

中医儿科学 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  PPT课件

21
明代儿科世医万全,字密斋,著作颇丰,仅儿科 就有《育婴家秘》4卷、《幼科发挥》2卷、《痘 疹心法》23卷、《片玉心书》5卷、《片玉痘疹》 13卷等。
就儿童养育的不同阶段,倡导“育婴四法”,即 “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
鞠养以慎其疾”,形成了中医儿童保健学的系统 观点。
他善于化裁古方(如六味地黄丸)、研制新方 〔如异功散、泻白散、导赤散、七味白术散等〕, 创134方,其中丸剂70方、散剂45方、膏剂6方、 汤剂6方、外用7方,许多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医师 所习用。
钱乙对中医儿科学体系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因而被誉为“儿科之圣”。
医学课件
16
北宋时期,各地天花、麻疹等时行疾病流行, 山东名医董汲擅用寒凉法治疗,撰写了《小儿 斑疹备急方论》,书中记录了用白虎汤及青黛、 大黄等药物的治疗经验,是为天花、麻疹类专 著之始。
医学课件
23
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著《幼科铁镜》,认为“小 儿病于内,必形于外,外者内之著也”,首重望 诊,主张望形色,审苗窍,从外知内,辨别脏腑 的寒热虚实;他运用“灯火十三燋”治疗脐风、 惊风等证,有其独到之处;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 的应用。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由清代朝廷组织编写, 是书广泛搜集清代以前有关儿科的证治经验,加 以分析归纳编纂,立论精当,条理分明,为了便 于记忆,均以歌括列前,注解立后,颇受初学者 与临床医生的欢迎,内容丰富,方法多效,既适 用于临床,又适用于教学。
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著《保婴撮要》 20卷,论儿科病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除 小儿内科病外,论及小儿外、皮肤、骨伤、眼、 耳鼻咽喉、口齿、肛肠科病证70多种,脏腑、 经络辨证用药,内治、外治、手术兼备,对中 医小儿外科学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 “烧灼法断脐”以预防“脐风”。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第一章儿科学基础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儿科学,是在中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她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汇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形成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中医儿科学,包括中医儿科学基础和各类病证防治,以应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认识儿童的特点,研究防病治病措施,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作为本学科的中心任务。

在历史上,中医儿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现代社会,在相关学科进步的氛围中和国家社会的关心下,中医儿科学在学术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儿童保健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学习中医儿科学,首先有必要了解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熟悉著名儿科学家的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著作。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中医儿科学起源期(远古~隋唐)中医儿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神农尝百草”的远古时代。

据考古学家对发掘出的40多个“北京人”个体的分析统计,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4岁。

因此,可以说,人类早期从偶然发现到有意识应用的原始医学积累,相当部分属于儿科学的范畴。

现存古籍有记载的我国第一位儿科专科医师是扁鹊,时在战国时期,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据医学史家考证,《五十二病方》是现已发现的我国最古医书,成书早于《黄帝内经》。

《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婴儿病间(痫)方”,用雷尾(雷丸)药浴治疗,又记载了“婴儿瘛”的病证。

《黄帝内经》有不少有关小儿的记载。

关于小儿生长发育,《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七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

儿科学练习题

儿科学练习题

儿科学练习题第一章儿科学基础【A型选择题】A1:型题1.关于小儿各年龄分期,正确的是A.围产期:出生后脐带结扎至后7天B.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56天C.婴儿期:出生后至满1周岁之前D.幼儿期:出生后2~3岁之前E.学龄前期:生后4~7岁之前2.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年龄阶段是A.出生~1岁 B.1~3岁C.3~6岁 D.6~8岁E.青春前期3.36个月小儿体重(kg)、身长(cm)、头围(cm)是A.6 kg、50cm、34 cm B.9 kg 、75cm、14 cm C.12kg、85cm、48 cm D. 12 kg、90cm、49 cm E.14 kg、90cm、49 cm4.反映小儿体格发育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A.身长 B. 体重C.头围 D. 胸围E.上臂围5. 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由下到上B. 由细到粗C. 先会画圆,后会画直线D. 由远到近E.先会正面动作,后会反面动作6. 下列关于小儿生发育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B. 各系统器官的发育不平衡C. 婴幼儿期发育最快D. 生长发育有其一般规律E. 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7. 2岁小儿正常体格发育应达到以下指标,哪一项除外A. 体重12kgB. 身长85cmC. 头围46cmD. 牙齿20枚E. 腕部骨化中心3个8. 下列关于小儿平衡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B. 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C. 体液电解质的组成与成人相似D. 每日所需的水及热量均比成人相对多E. 每日水的交换量占细胞外液总量的1/79. 关于小儿疾病的治疗原则,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应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及疾病特点制订治疗方案B. 要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C. 要仔细随访、观察治疗反应和疗效D. 同一疾病用药剂量相同E. 诊治要尽早、全面、仔细、及明10. 小儿药物剂量计算,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按体重计算B. 按体表面积计算C. 按身高计算D. 按年龄计算E. 按成人剂量折算A2.型题1. 婴儿体重4kg,前囟1.5cm×1.5cm,后囟0.2cm,能微笑,头不能竖起,最有可能的月龄是A. 生后15天B. 生后28天内C. 生后1~2个月D. 生后2-3个月E. 生后3~4个月2. 女孩3岁,身高90cm,体重14kg,牙齿20枚,可考虑A. 在正常范围内B. 肥胖C. 身材高大D. 体重、身高略低E. 营养不良3. 1岁小儿,体重8kg,身高70cm,头围40cm,前囟已闭。

儿科学_精品文档

儿科学_精品文档

天性疾病 •新生儿筛查 PKU,
克汀病,髋关节半
脱位等
新生儿死亡率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3至1/2, 第一周新生儿的死亡数约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
婴儿期: (Young Infancy)
从出
生到1周岁之前。
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
迅速 •营养需求
较高 •来自母体
的免疫抗 体逐渐消 失 •开始自己 行走
生理特点 •体格生长相
对减缓 •智能发育迅
速 •活动范围渐
广 •认知危险能
力尚不足 •免疫力仍低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消化紊乱 •意外(创
伤、中毒) •感染、传染

•合理喂养(辅食添 加、断奶)
•儿保门诊定期健康 检查
•预防接种
•合理安排生活日
程,培养卫生习惯
•注意安全,预防意

学龄前期: (Preschool
e)
青春期发育开 始到结束。 (10~20岁)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生殖系统迅 速发育
•体格生长加 •情绪不稳定 •生理、心理卫生知

•甲状腺肿大 识教育
•神经内分泌 •高血压
•加强教育和引导
调节功能不
稳定
受精卵形成 脐带结扎 28天 1周岁
3周岁 入小学(6-7岁) 青春期
开始(10) 结束(20岁)
基础医学方面:
解剖:身体各部分比例,器官大小和 位置等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头、肝 脏、胸腺、脊髓)
机能: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 长而成熟。(胃肠道、肾脏、正常值)
病理: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随年龄 而不同。(巨细胞病毒、肺炎球菌)
免疫:较年长儿和成人差,易被感染, 故预防重要。(IgA.IgG)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一)金元时代儿科成就 1.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 2.曾世荣著《活幼口议》及《活幼心书》 ①详论初生诸疾, 议证论候翔实。 ②首倡急惊风之“四证八候” ,并提出镇惊、截风、退热、 化痰诸法,所立琥珀抱龙丸、镇惊丸等疗惊方,沿用至 今。提出“惊风三发便成痫”以及“瘀血成痫”等创见 性的观点。 ③将小儿病因病机诊治等编成七言四句歌诀,并加以注解, 便于理解记诵 和普及。
1.小儿疾病 ① 《五十二病方》:“婴儿病痫”、“婴儿 瘛”。 ②《内经》:“乳子而病热”、“乳子中风热”、 “胎病”。 2. 小儿医:扁鹊。“小儿医” 是关于儿科分科 的最早记载。 3.儿科辨治体系 ①《黄帝内经》:论述了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 点、先天因素致病,泄泻、喘史等病证的诊 断与预后。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 朝)
(二)明清时代儿科发展 1. 名医辈出,著书立说。 ▲薛铠、薛已父子《保婴撮要》 ①五脏证治为纲,温脾补肾求本,临床 多用益黄散、干姜理中汤、补中益气汤、 地黄丸等。 ②外症兼辨经络,治以内外相合。其 中采用火烧断脐法预防初生儿破伤风, 开创小儿外科之先河。
▲万全《育婴秘诀》《幼科发挥》《片玉心
2.唐代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首列“少小婴孺方”,是最早记载儿科理法方药的专篇。
3.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
①首创“纯阳”理论; ②阐述小儿脉法、囟门诊察法; ③论述了惊、癎、疳、痢、火丹等的证治; ④内服药多采用丸、散剂,共载56方,外 治方达28首 。
(二)宋代的儿科成就
▲专业分科——设小方脉 ▲专科著作 1.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①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 热”。 ②诊断:重视面部望诊,对“面上证”、“目内证”、 痘疹类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记述详细而实用。 ③辨证:首创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 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各脏证有 虚、实、寒、热之分 。 ④治疗:提出五脏虚实补泻法,并注意柔润清养、运 补兼施、攻不伤正,尤其重视调理脾胃。创制异功 散、七味白术散、泻白散等著名方剂。 ⑤钱乙被称为“儿科之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最早有小儿医的时期是:()A. 春秋战国至两汉B. 秦至两汉C. 隋唐D. 唐朝E. 宋朝2. 我国最早记载婴儿病的医书是:()A. 《内经》B. 《千金方》C. 《颅囟经》D.《小儿药证直诀》E.《诸病源候论》3.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最早的小儿医是:()A. 巫方B. 巢元方C. 孙思邈D. 钱乙E. 扁鹊4. 我国什么时候对小儿疾病的认识和防治已有医案记载:()A. 春秋B. 战国C. 秦汉D. 隋唐E. 宋元5. 相传我国第一部儿科著作是:()A. 《小儿药证直诀》B.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C. 《颅囟经》D.《幼幼新书》E.《小儿病源方论》6. 我国最早专篇记载儿科理法方药的著作是:()A. 《小儿药证直诀》B. 《颅囟经》C. 《小儿用药本草》D.《诸病源候论》E.《备急千金要方》7. 首创小儿五脏辨证法则,并对惊风和癫痫作出明确鉴别的医家是:()A. 万全B. 陈飞霞C. 王肯堂D. 钱乙E. 夏禹铸8. 我国第一部论述小儿麻、痘、斑、疹的专著是:()A. 《小儿痘疹方论》B.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C. 《小儿痘疹袖金方论》D.《博集稀痘方论》E.《幼幼新书》9. 小儿痘疹用温补方药的创始人是:()A. 钱乙B. 董汲C. 陈文中D. 刘锡E. 曾世荣10. 汇集宋代以前的儿科学术成就,为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是:()A. 《幼幼新书》B. 《活幼心书》C. 《活幼心法》D.《全幼心鉴》E.《幼科发挥》11. 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撮口与成人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的蓍作是:()A. 《幼幼新书》B.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C. 《活幼心书》D.《小儿病源方论》E.《幼科指南》12. 我国的“人痘接种法”起于:()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E. 清代13. 《幼幼集成》的作者是:()A. 万全B. 王肯堂C. 夏禹铸D. 陈飞霞E. 沈金鳌14.“变蒸学说”最早见于哪本书。

()A.《脉经》B.《诸病源候沦》C.《颅囟经》D.《温病条辨》E.《山海经》15. 首创小儿”纯阳”理论的著作是()A.《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B.《颅囟经》C.《小儿药证直诀》D.《景岳全书?小儿则》E.《温病条辨?解儿难》16.下列哪位医家被誉为“儿科之圣”()A .钱乙B .扁鹊C .巢元方D .张仲景E .薛己17.下列哪位医家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A .吴鞠通B .陈复正C .万全D .薛已E .扁鹊18. 痘疹用温补学派的创始人是()A.钱乙B.董汲C.陈文中D.曾世荣E.张琰(二)多项选择题1. 我国古代儿科四大要证指的是:()A. 麻疹B. 天花C. 水痘D. 惊风E. 疳证2. 明代万全的儿科著作是:()A. 《育婴家秘》B. 《幼科发挥》C. 《片玉心书》D.《保婴摄要》E.《全幼心鉴》3. 钱乙创制的著名方剂是:()A. 异功散B. 七味白术散C. 六味地黄丸D. 扶元散E. 牡蛎散4. 元代医家曾世荣的著作是:()A. 《全幼心鉴》B. 《活幼便览》C. 《活幼口议》D.《活幼心书》E.《活幼心法》5. 关于惊风,钱乙提出的治疗大法是()A. 疗惊必先豁痰B. 急惊用凉泻C. 慢惊用温补D. 治惊首重胃气E. 急惊先当定搐6. 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小儿则》提出下列哪些辨证治疗观点。

( )A.阴常有余B.阴常不足C.阳非有余D.阳常有余E. 脏气清灵7. 关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万全提出的论点是:()A. 纯阳B. 稚阴稚阳C.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D. 肾常虚E. 心常有余,肺常不足8. 下列哪些为宋代儿科专著:()A. 《婴童百问》B. 《小儿药证直诀》C. 《幼幼新书》D.《小儿卫生总微论方》E.《幼科铁镜》9. 陈飞霞在小儿指纹诊法中明确提出的是:()A. 一指定三关B. 浮沉分表里C. 红紫辨寒热D. 淡滞定虚实E. 三关别阴阳二、填空题1.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提出婴幼儿体属______ 的观点,论述了小儿脉法及惊、痫等疾病的证治。

2.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决》归纳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对儿科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

3.清代儿科名家陈复正著《幼幼集成》,倡导______ 诊法。

4.唐代称儿科为_______科,宋代称儿科为_________科。

5.儿科教育始于______代,学制为_____年。

6.我国古代____________法预防天花,比英国人琴纳发明的__________要早,开创了世界自动免疫学的先河。

三、判断题1. 钱乙首创“纯阳”理论,著作是《颅囟经》。

2. 儿科成为独立分科之一是在唐代,称儿科为少小科。

3 明代世医万全,治疗惊风重视邪气与心肝,提出不可妄用辛香与寒凉之剂。

4. 发明用火烧断脐法预防初生儿破伤风的是刘昉,著作是《幼幼新书》。

四、名词解释1.纯阳学说2.脏腑娇嫩,形气未充3.稚阴稚阳五、简答题1. 陈飞霞是如何概括小儿患病后指纹的变化?2. 钱乙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学术成就有哪些?第一章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古代医籍对小儿年龄分期最早记载当推()A.《灵枢/卫气失常》B.《颅囟经》C.《小儿药证直诀》D.《寿世保元/儿科总论》E.《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大小论》2.孕妇遭受不利因素影响,如物理、药物、感染、劳累、营养缺乏等伤害,造成流产、死胎或先天畸型等,最易发生于孕后()周内。

A.8B.12C.16D.20E.243.围生期是指()A.从出生到28天B.孕期28周到生后7天 C.从受孕到分娩 D.生后28天到1周岁E.孕期28周到生后28天4.从生后到28天,称为()A.胎儿期 B.围生期 C.新生儿期D.婴儿期 E.幼儿期5.幼儿期是指()A.从出生到生后28天B.生后28天到满1周岁C.1~3岁D.3~7岁E.7~12岁6.学龄前期是指()A.1~3岁 B.3~7岁C.5~7岁D.3~8岁 E.5~9岁7.学龄期起于A.4周岁B.5周岁C.6周岁D.7周岁E.14周岁8.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E.青春期9.一般将多少岁作为儿童年龄的上限。

( )A.11 岁B.17 岁 C .14 岁 D. 18 岁 E. 9 岁10. 小儿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幼童期 E.儿童期11.小儿年龄阶段划分中,水肿及风湿热痹好发于:( )A.新生儿期 B.幼童期 C.婴儿期 D. 儿童期 E. 幼儿期12. 小儿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幼童期 E.儿童期13.乳牙开始出齐,动作、语言及思维活动发展迅速时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幼童期 E.儿童期(二)多项选择题1. 婴儿期最易发生( )A.顿咳、水痘 B.水肿、风湿热痹 C.意外事故 D. 食积、疳证 E.泄泻、呕吐3. 小儿时行疾病如痄腮、丹痧、水痘、顿咳等,好发于(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幼童期 E. 儿童期4. 幼儿期容易发生( )A.吐泻、疳证 B.水肿、风湿热痹 C. 多种小儿时行疾病 D.龋齿 E.意外事故5. 幼童期容易发生( )A. 丹痧、风痧 B.水肿、风湿热痹 C.吐泻、疳证 D. 意外事故 E. 水痘、痄腮6. 儿童期是( )A.年龄7周岁到12周岁 B. 对各种时行疾病的抗病能力增强 C. 体格发育稳步增长D. 大脑思维、分析能力、体力活动进一步发展,能适应学校、社会环境E. 疾病的种类及表现基本接近成人二、填空题1.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将年龄分为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期。

2. 根据小儿年龄分期,生后30天的小儿应属于______期;4周岁的小儿应属于______期;10周岁的小儿属于____ 期。

3. 幼儿期的年龄段是_________________。

4. 容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减轻的是________期。

5. 容易发生吐泻、疳证等病证的是______ 、_______期。

三、判断题1. 当前国际上将孕期28周到出生后半个月止定为围产期。

2. 从3周岁到7周岁为幼童期。

3. 婴儿期小儿死亡率最高。

4. 水肿及风湿热痹好发于儿童期。

5. 新生儿期小儿体格发育最快。

6. 从1周岁到3周岁为幼儿期。

四、名词解释1. 新生儿期2. 胎儿期第一章第三节小儿生长发育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周岁小儿的体重应为( ) kg。

A.8B.9C.10D.11E.122.按公式计算,3岁小儿的身长应为( ) cm。

A.70B.80C.84D.91E.963.前囟关闭的时间为( ) 个月。

A.2~4B. 4~6C.6~12D.12~18E.18~244.1周岁小儿的头围应为( )cm。

A.33B.46C.48D.50E.545.儿童上下部量相等,中点恰好在耻骨联合上的年龄大约在( )A.初生时B.1岁C.3岁D.6岁E.12岁6.最后一颗恒牙长出的时间一般在( )岁。

A.6B.8C.12D.12~15E.20~30 7.小儿出齐乳牙的时间在( )个月。

A.8~12B.12~18C.18~24D.24~30E.30~36 8.按公式计算,正常5岁小儿的收缩压是( ) mmHg。

A.80B.90C.100D.105E.1109.4~7岁小儿每分钟呼吸次数约为( )A.45~40B.40~35C.35~30D.30~25E.25~2010.新生儿每分钟脉搏次数约为( )A.140~120B.130~110C.120~100D.100~80E.90~7011.正常小儿多少个月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A.3B.4C.5D.8E.1212.正常小儿多少个月时能独立行走( )A.10B.12C.18D.24E.3613.正常小儿几个月会翻身()A.3B.4C.5D.8E.12 14.小儿出生后半年内,其体重每月平均增长:A.500克B.550克C.600克D.650克E.700克15. .患儿,3岁。

有医生认为在变蒸期。

变蒸的时期应在( )日内。

A.32B.64C.128D.320E.57616.患儿20天。

其呼吸:脉搏次数比应该是( )A.1:2B.1:3C.1:4D.1:5E.1:617.新生儿的头围一般为 ( )A . 26cm B. 28cm C. 44cm D.34cm E. 20cm (二)多项选择题1.小儿动作发育的顺序是:( )A.由上到下B.由不协调到协调C.由粗到细D.由远而近E.由高级到低级2.小儿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多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