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共20页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https://img.taocdn.com/s3/m/005d82a176a20029bc642d4a.png)
开封开封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河南省自贸区三个组成片区之一。
2016年,开封市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人,辖四县五区。
现状中心城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目前已基本形成古城和新区联动发展的城市格局。
一、历史沿革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夏朝、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
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二、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开封古城集宋文化、都城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近代文化为一体,是历史上著名的八朝都会、宋都皇城;是滨临黄河,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水色半城、清秀旖旎的北方水城;是五教并举、民族融合的豫中明珠。
开封市历史文化价值的精髓可概括为“宋都皇城、宋韵水城”,其城市特色突出表现为:“城市格局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北方水城独特、古城风貌浓郁、古风民俗犹存”。
三、重要文物开封市域范围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7处,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22处,市级40处。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于2009年4月21日全面展开,现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它们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盘鼓、大相国寺梵乐、二夹弦、汴绣、汴京灯笼张、麒麟舞、石锁、杞人忧天传说。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8项。
五、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地段开封市规划历史文化街区3处,分别为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马道街历史文化街区、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历史文化风貌区3处,分别为御街中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花井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定巷历史文化风貌区。
1、历史文化街区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至三眼井街一线,西至黑墨胡同一线。
开封历史文化
![开封历史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a7b9f9d6529647d27285282.png)
开封城市介绍开封市,是位于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京"、"汴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城市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市区分布着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开封古称东京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辖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开封新区金明区五区。
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
开封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
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其建设规划思想独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
城内交通水陆兼容畅通无阻。
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市民阶层使其人口达到150余万。
2 地理位置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
家乡开封ppt介绍
![家乡开封ppt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d2c7c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5.png)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家乡开封ppt介绍
目录
• 历史背景 • 文化传承 • 旅游景点 • 经济发展 • 社会生活 • 展望未来
01
历史背景
开封的历史
开封,古称汴州,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着长达2700多年的建 城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称。
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城墙,以水患而命名为“启封”,后汉景帝刘启为避 其名讳而将启封更名为开封,从而揭开了开封历史的第一页。
公园内还有许多古 建筑、文物等,展 示了北宋时期的艺 术和文化。
铁塔是中国现存最 古老的木结构塔之 一,也是中国重要 的历史文化遗产。
04
经济发展
开封的经济发展现状
01
02
03
稳定增长
近年来,开封的经济增长 速度稳定,GDP连续多年 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开封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取得了积极进展,传统产 业得到了升级和转型,新 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未来的发展方向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和转型,加强新兴产业的 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质 量和效益。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 支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 研发和创新,推动科技进 步和人才培养。
深化改革开放
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和 交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 企业落户开封。
宋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大宋开封府
大宋开封府是北宋时期的国家 中央行政机构,曾是包拯、欧 阳修等著名历史人物办公的地 方。
府内有许多古建筑、文物等, 展示了北宋时期的政治、文化 和社会生活。
大宋开封府的建筑风格典雅庄 重,府内的园林、假山、池塘 等景观也极具特色。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第四讲开封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第四讲开封](https://img.taocdn.com/s3/m/d83bb38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f.png)
大相国寺
总结词
佛教圣地,文化传承
详细描述
大相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是佛教信徒的朝圣 地。大相国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承之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公祠
总结词
纪念包公,弘扬廉政
详细描述
包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专祠,建于清朝。包公祠内陈列着包公的生平事迹和相 关文物,是弘扬廉政文化、传承包公精神的重要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深入了解包公的清廉形象和历 史地位。
03
开封的美食与特产
开封灌汤包
总结词
开封灌汤包是开封的特色小吃,以其皮 薄馅嫩、汤汁丰富而著名。
VS
详细描述
开封灌汤包是一道历史悠久的地方美食, 其制作工艺精细,选用优质面粉和新鲜猪 肉,配以多种调料和鲜汤,经过多道工序 制作而成。灌汤包的皮薄如纸,馅料鲜嫩 多汁,汤汁丰富,味道鲜美。在开封,有 许多著名的灌汤包店家,吸引了大量游客 前来品尝。
麻辣花生是开封的特色小吃之一,以其麻辣 香脆、口感独特而著名。
详细描述
麻辣花生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小吃,选用优 质花生米,经过炸制、调味等工序制作而成 。其色泽鲜红,口感麻辣香脆,既有花椒和 辣椒的麻辣味,又有花生的香脆口感。在开 封,麻辣花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小吃,常
常作为下酒菜或零食食用。
桶子鸡
民俗文化
开封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如庙会、灯会、社火等, 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 式和文化传统。
开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开封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 一。
开封的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开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基 地之一。
古城开封ppt
![古城开封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608147e45c3b3567ec8b19.png)
气候环境
• 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 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雨量670毫米,林木覆盖率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最佳旅游时间:9、10月间,此时天气温和,降水量适 中,还能观赏盛开的菊花。开封坐落于广袤的豫东平原之上,境内无 山,河流、湖泊较多,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 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开封的河流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水系。
经济发展
• 开封在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开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猛, 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交通、通讯、商业、旅游业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 就。开封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在保护和 完善老城区的基础上,努力向新兴的现代化城市迈进。位于老城西侧的开封 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平方公里,己初步建成 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区。开封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全市现有工业 企业3580家,形成了以化工、 机械、轻纺、食品、医药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开封地处豫东平原,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水利发达,农副产品资源丰富, 发展农、林、牧、渔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属五县均是全国商品粮和小麦 生产基地,也是全省小麦、棉花、花生、大豆的重要产区。开封商业同古都 悠久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消费性、服务性、集散性。全市共有 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经营网点4万多个,各类市场315个。开封地处内陆与 沿海之间,境内交通、通讯便利。2008年开封全市经济生产总值达到695亿 元。
六朝皇宫---龙亭
记得来看菊花会
• 据1999年统计资料,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4.4%,境内森林覆盖率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噪音平均值为57.2分贝,空气污染综合指数为88.7, 饮用水质达标率大于95%,均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树木以桐树、柳 树、槐树为主。黄河滩区、柳园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众多鸟类的天然 栖息地。农作物以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花生为主。石油、天然 气、地下矿泉水资源储量也比较丰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ppt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030089eff9aef8941e06c6.png)
2.魏惠王迁都至“大梁”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惠王为了避免西面秦国的侵扰,同时图谋 向中原发展,将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迁都仪邑(前364),号 称“大梁”。
大梁:开封(河南开封)
战国三梁
少梁:夏阳(陕西韩城)
南梁:汝县(河南临汝)
战国时期魏国形势图
纵千
•夷门监侯嬴的故事
死秋 侠二 骨壮
香士
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
信
陵 君 窃 符 救 赵
昔 夷 门 遗 址
3.后梁晋汉周为都,柴荣扩城通水路
•后梁开平元年(907),朱温建立梁 朝(史称后梁),定都汴州,称东都。 升汴州为开封府。 •其后,五代时期的后晋,后汉, 后周均以开封作为都城。
•后周第二代皇帝周世宗柴荣( 921-959),在位期间,命人兴修 水利,疏通漕运,先后疏浚了胡卢 河、汴河、五丈河等,使山东和江 淮的粮食、货物都可由水道直达京 城开封。
隋堤烟柳
7.汴水秋声
——霜落秋声起汴河,西风袅袅白频波
共若至尽
—— ·
禹无今道
论水千隋
唐 皮 日 休 《
功 不 较 多 ?
殿 龙 舟 事 ,
里 赖 通 波 。
亡 为 此 河 ,
汴
河
怀
古
》
清明上河图·汴河
8.相国霜钟
——青女飞霜放晓晴,禅宫漏尽巨钟鸣
大
相
国
相国霜钟
寺
三、文化之旅
1.国家编纂,鸿篇巨制
第五节 开封
——千年开封盛于宋
序
• 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 九代帝王。当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 皇城三座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 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 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古人曾这样描述 当年宋都的辉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 京富丽天下无。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 河图》,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 北宋时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一代 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开封简介.doc
![开封简介.doc](https://img.taocdn.com/s3/m/46c19f0503d8ce2f00662355.png)
开封概况开封,简称汴,现为河南省地级市,是我国七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中国版图的中部,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
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
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都会”。
开封与中国的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并称七大古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地理位置开封界于东经113°51′51〃—115°15′42〃,北纬34°11′43〃—35°11′43〃。
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是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
东临商丘地区,西连省会郑州市,南接许昌市、周口地区,北靠黄河,与中原油田隔河相望。
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
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
东距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港口城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开封”的由来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
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
尤其是北宋时期,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
我的家乡开封.ppt
![我的家乡开封.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94064503d8ce2f00662361.png)
开 封 菊 花
开封菊花节原为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 1983年。每年金秋10月举办一届开封菊花花会, 同时命名菊花为开封市市花。1994年,开封市 第十二届菊花花会更名为“中国开封菊花花 会”。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将中
龙 亭
开封龙亭位于古城开封,是国家 AAAA 级旅游 风景区,开封文物古迹的一个代表。其实,这 不是亭,而是建筑在一座高达13米的巨大青砖 台基之上的殿堂。龙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
包公祠
开封包公祠位于开封城西南碧水环抱的包公湖 畔,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 祠堂。传说中的包拯在北宋时期曾任开封府尹,
禹 王 台
禹王台公园位于开封东南隅,占地400余亩。 园内原有一土台,风景幽雅,绿树成荫。相传
街宋 都 御
宋都御街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是为再现 宋代御街风貌,于1988 年建成的一条仿宋商 业街。据史记载:北宋的东京城富丽堂皇,其
Hale Waihona Puke 开封铁塔铁塔公园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城区的东北 隅,是以现存的铁塔(开宝寺塔)而命名的名 胜古迹公园,占地面积51.24公顷,是中国100 家名园之一。铁塔位于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 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始建于公 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是1961年我国首
开 封 府
开封府,包公办公的衙门。开封府为北宋时期 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公扶正祛邪、刚直 不阿、美名传于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
府天 波
天波府,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位于北 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城内西北隅天波门 的金水河旁,故亦名“天波杨府”。因杨家世
开 封 小 吃
开封小吃是指开封地区的系列小吃总称, 包括灌汤包、花生糕等一系列小吃。开封 小吃历经千年、闻名遐迩、长盛不衰。开
古都开封.ppt
![古都开封.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675a780b1c59eef8c7b463.png)
旅游资源
• 1.龙亭公园
位于开封城内西北隅,占地面 积1300多亩。全园包括午门、 玉带桥、朝门、照壁、朝房、 龙亭、北宋、皇宫宸拱门遗址、 碑亭、北门及东门等清朝万寿 宫建筑群体,还有潘杨二湖、 春园、盆景园、号称中原一绝 的植物造型园及长廊水榭等园 林景观。
清明河上园
• 清明上河园
位于开封城西北隅,以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 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 中所描绘的东京开封的 繁华景象,是一座大型 民俗风景游乐园。游人 可换穿宋装,手持宋币, 尽情感受古人的生活习 俗。
地理位置
• 开封界于东经113°51′51″—115°15′42″,北纬 34°11′43″—35°11′43″。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 是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东临商丘地区,西连 省会郑州市,南接许昌市、周口地区,北靠黄河, 与中原油田隔河相望。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 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南北宽约92公里,东 西长约126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港口城 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 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铁塔
• 铁塔 铁塔又名“开宝寺 塔”,坐落在开封城 东北隅铁塔公园内, 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 璃瓦镶嵌,远看酷似 铁色,故称为“铁 塔”。
繁塔
• .繁塔
繁塔位于开封市区东南隅, 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 年)。繁塔为六角九层空 心楼阁式、仿木结构的砖 塔,原高80米,明永乐年 间,将三层以上拆除,后 在三层上建六层尖顶,形 成了现今下粗上尖的塔姿。 繁塔是研究我国建筑、美 术和音乐的宝贵资料
“开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由来
•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 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夏朝 曾在开封一带建都157年,称老丘,商朝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称嚣。 后均废。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 “启拓封疆”之义,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 “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北宋时期,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 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 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 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当时 的繁华景象。这一时期的开封,涌现出了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 的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 的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元代为河南行省治 所。明代为周王府。清代、民国为河南首府。新中国成立后为河南省 会。1954年10月省会迁郑后为省直辖市至今。
历史文化名城开封|豫史
![历史文化名城开封|豫史](https://img.taocdn.com/s3/m/8a1c12e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1.png)
历史文化名城开封|豫史开封位于豫东平原,黄河之滨,陇海铁路横贯,西距郑州仅70公里。
开封是我国历史上一座著名城市,从公元前8世纪建城至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
它曾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与金的都城,号称“七朝故都”,与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等并称我国六大古都。
开封古称大梁,最早见于史籍记载为《史记·楚世家》。
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韩、赵、魏三家联合在大梁战胜楚军,大梁遂为魏国所有。
魏惠王时,将国都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迁至大梁,经数十年营建,成了战国时期的名城。
魏国在大梁历六君,140年,至公元前225年在秦王嬴政发动的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中被秦将王贲攻陷。
王贲攻大梁时,决鸿沟水灌城。
因此,城市建筑和郊外的灌溉系统遭大水和兵火破坏严重闾里丘墟,一片荒凉。
战国时大梁城的位置与现在开封相当,略靠西北。
它当时不仅是魏国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手工业、商业发达,人口繁庶,商贾云集,车马来往,日夜不休。
当时许多军事家、政治家、文人学者,如吴起、韩非、商鞅、李斯、墨翟等,或是魏国人,或在魏国讲过学,大梁的学术文化在当时十分活跃。
自公元前225年遭兵火和洪水浩劫后,大梁由一个诸侯国的名都下降为普通的浚仪县,自西汉至东晋,均无多大变化。
南北朝时,东魏时在此设梁州。
北周时因城临汴水,遂改为汴州。
隋炀帝开运河,疏通汴水,并使之与黄河、淮河相连,汴州因居于运河中心而逐渐兴盛起来,开始成为一方的经常中心和军事重镇。
唐代,东南各地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频繁的南北经济交流主要靠汴下河。
开封系汴河要冲,成为时的水陆大都会。
“安史之乱”以后,黄河中下游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向南流徙,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但北方仍是当时政治角逐的中心,位于大运河中枢的开封,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
到了五代,开封已成为“挖引河汴,南通淮泗,北接滑魏,舟车之所凑集”的北方最大城市。
古城开封ppt共15页文档
![古城开封ppt共15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d18f0392e3f5727a5e962a1.png)
• 据2019年统计资料,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4.4%,境内森林覆盖率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噪音平均值为57.2分贝,空气污染综合指数为88.7, 饮用水质达标率大于95槐树为主。黄河滩区、柳园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众多鸟类的天然 栖息地。农作物以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花生为主。石油、天然 气、地下矿泉水资源储量也比较丰富。
经济发展
• 开封在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开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猛, 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交通、通讯、商业、旅游业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 就。开封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在保护和 完善老城区的基础上,努力向新兴的现代化城市迈进。位于老城西侧的开封 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平方公里,己初步建成 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区。开封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全市现有工业 企业3580家,形成了以化工、 机械、轻纺、食品、医药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开封地处豫东平原,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水利发达,农副产品资源丰富, 发展农、林、牧、渔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属五县均是全国商品粮和小麦 生产基地,也是全省小麦、棉花、花生、大豆的重要产区。开封商业同古都 悠久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消费性、服务性、集散性。全市共有 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经营网点4万多个,各类市场315个。开封地处内陆与 沿海之间,境内交通、通讯便利。2019年开封全市经济生产总值达到695亿 元。
地理位置
开封界于东经113°51′51″—115°15′42″,北纬 34°11′43″—35°11′43″。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是 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海拔69米至78米。东临 商丘市,西连省会郑州市,南接许昌市、周口地 区,北靠黄河,与中原油田隔河相望。总面积 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南 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东距亚欧大 陆桥东端的港口城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 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 心部位。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https://img.taocdn.com/s3/m/a9a93a4b336c1eb91a375de1.png)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开封,简称汴,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都、东京、汴京等。
现为河南省直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开封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
而建城的时间可追溯到夏、商、周,距今已由2700多年。
春秋时期,郑庄公为向中原扩展,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附近筑城,名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
今开封城春秋时期为仪邑,战国时期为大梁,今日之开封市即由大梁之地,启封之名发展演变而来。
开封号称七朝古都。
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在此建都。
特别是北宋,这里历经九帝168年,繁荣兴旺达到鼎盛,风光旖旎,人物荟萃,城郭恢弘,经济发达,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史书曾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北宋东京对关系的盛况。
自元之后,开封为中原省治。
开封,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
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城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秋菊,显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
开封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开封的仿古建筑群风格鲜明多样,宋、元、明、清、民初各个时期特色齐备,除原有的龙亭、铁塔、相国寺等古迹外,新建的宋都御街古朴典雅,再现了北宋京城的风貌。
开封是中国八大古都之—,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形成较早,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集中体现了古城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
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开封介绍PPT课件
![开封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7764bb011ca300a7c3901d.png)
宋朝
公元960年,北宋定都开封,史称东京城,历经 九代帝王168年,形成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 城池相套的宏大城郭。开封城墙作为东京城重要 组成部分(皇城、里城和外城)之一的里城,不断 得到增筑,其规模壮阔,气势雄伟。据史记载: 北宋后期,东京外城周长50里165步,高4丈, 宽5丈9尺,居住人口达150余万。经金、元、明、 清各朝代,开封城几经战火、水患,一代名城逐 渐湮没于历史长河。
开封城城市总体规划
开封古城
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
城市空间 结构
城市性质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 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城市职能
郑(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发展的 大都市圈的重要功能区,面向国际的 文化旅游城市,中原教育培训基地, 中原特色产业及现代制造业基地,全 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服务中心。
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中心城区总体布局结构为带状组团式,形成“一带、两廊、三 片”的空间结构。
“一带”即综合功能带。以郑开大道—大梁路为主轴,串联主 要功能区和居住区,作为国际文化旅游、区域职能发展集聚的核心 功能轴线。
“两廊”即南部工业走廊和北部文化走廊。南部重点布局工业 和仓储物流;北部发展教育、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产业。
城墙风波
为解决由西边进出入开封城墙内,缓解东西主干 道大梁路的交通压力,尤其是景区的交通拥堵问 题,2007年开始,开封市政府计划修建一条穿过 西边北段城墙的主要道路。因为工程涉及穿过现 存的古城墙墙体,因此工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 讨论。当地论坛,甚至出现了“穿墙派”和“保 墙派”。各种民间方案意见层出不穷。最终于 2010年,当地政府制定了道路下沉的穿墙建设方 案,此路(金耀路)于当年完工通车。
开封市历史文化
![开封市历史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fe08e5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f.png)
开封市历史文化北方水城---古都开封【历史沿革】开封是河南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
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
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
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
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
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的世界大都会,而显赫于世。
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
夏朝(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夏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市东约22公里),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157年。
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年至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
战国时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
公元前225年,秦灭魏,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
两汉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
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
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
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
公元907年,后梁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
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
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
北宋开封人口达150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
公元1126年金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
公元1214年金朝迁都开封。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橚为周王驻藩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