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课件(定稿版).ppt
合集下载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PPT课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7adfddec3a87c24028c4d5.png)
思乡 图
烘 托
抒情
枯藤老树昏鸦, 苍凉
小桥流水人家, 恬静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
夕阳西下,
思
断肠人在.天涯。 乡
对 比 反 衬 断肠
11
诠释
咬文嚼字,破译诗歌内蕴,揭示艺术妙谛。
如: “小桥流水人家” , 他人有家而我独无。
.
12
联想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愁,缘 何而起?“黯然销毁者唯别而已矣。”
“曲”分 类
剧曲 散曲
.
散套
小令
3
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 思是题目。此曲是元 代小令中的名篇。
.
4
听
读
.
5
枯藤老树昏鸦
.
6
小桥流水人家
.
7
古道西风瘦马
.
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Nhomakorabea9
品一品
评一评
《秋思》一文,虽寥寥数语,然字字血, 声声泪,荡气回肠,千百年来不知征服了多 少读者的心。
作家像一高明的摄制,先是“枯藤”、 “老树”、“昏鸦”的组接,继以“小桥流 水人家”的推移,又跟“古道西风瘦马”的 特写,天涯沦落人跃然纸上矣。
天净沙•秋思
.
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号东篱,
元代大都人,是当 时著名的元曲作家, 被人称为“元曲四 大家”之一,更被 时人美誉为“曲状 元”。因为这首小 令,他还被称为 “秋思之祖”。
.
2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 歌形式.
断肠人为何漂泊天涯?请你展开联想, 演绎一段故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课件PPT(共17张PPT)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课件PPT(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242a4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a.png)
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思? 乡——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
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
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
4312.、一、前写、这四景首三句的小句写句令写景子哪景与分几最是别句后写什是一出么写句了关景抒景系的情物??是什哪什这么几么特样句关点写系是?有?抒抒 情什的么语作句用抒?发了什么情样的的?情?
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
象) 凉的意境。
1、背诵默写《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
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炊烟袅袅飘出屋外。
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
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
上。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浪迹天涯图
“断肠”,点睛之笔, 点明全文的感情 基调。
细细品味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令:体制短小,大多数为只曲,每首各自为韵,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首短词。
烘托
写景
抒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荒凉
对比
恬静
对比
凄凉
惆怅
思 乡
《天净沙 秋思》主旨:
《天净沙 秋思》通过托物言志的写作
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 图,真切地表现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 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首1、句背写诵旅默人写眼《通中天所净过见沙。秋对思》比。 ,更能衬托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
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
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
4312.、一、前写、这四景首三句的小句写句令写景子哪景与分几最是别句后写什是一出么写句了关景抒景系的情物??是什哪什这么几么特样句关点写系是?有?抒抒 情什的么语作句用抒?发了什么情样的的?情?
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
象) 凉的意境。
1、背诵默写《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
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炊烟袅袅飘出屋外。
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
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
上。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浪迹天涯图
“断肠”,点睛之笔, 点明全文的感情 基调。
细细品味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令:体制短小,大多数为只曲,每首各自为韵,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首短词。
烘托
写景
抒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荒凉
对比
恬静
对比
凄凉
惆怅
思 乡
《天净沙 秋思》主旨:
《天净沙 秋思》通过托物言志的写作
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 图,真切地表现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 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首1、句背写诵旅默人写眼《通中天所净过见沙。秋对思》比。 ,更能衬托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 秋思 课件(共19张PPT).ppt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 秋思 课件(共19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9ab6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1.png)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元曲,领略一下元曲那醉人的风采。
知识储备
作者简介
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与关汉卿、郑
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
品豪放清逸,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
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杂剧以《汉宫秋》
文本学习
合作学习
1.第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 到怎样的作用? 3.第三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小令中起何作用? 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本学习
合作学习
枯藤老树昏鸦
1.第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渲染了凄凉、萧
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 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 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 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 秋景。
文本学习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描 述 你 读 出 的 画 面
整体感知
示例2: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 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 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 向远方踽踽( jǔ)而行。
天 净 沙
·秋Biblioteka 思马 致远
新课导入
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可以配乐 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 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 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 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有“尾 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 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 句的。句中可以有衬子,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化。
天净沙秋思优秀ppt
![天净沙秋思优秀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5f4e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1.png)
03
艺术手法与审美特点探 讨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意象叠加
通过叠加多个意象,如枯藤、老 树、昏鸦等,营造出凄凉、萧瑟 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 的孤独和哀愁。
情感渗透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到景物之 中,使得景物具有了诗人的主观 色彩,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简练传神,含蓄隽永
言语简练
诗人运用极其简练的语言,仅通过几 个意象的组合,就成功地勾勒出一幅 凄美的秋日黄昏图。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时代背景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马 致远生活在元朝的中晚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繁荣。
文学地位
《天净沙·秋思》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中国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 时,马致远的作品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 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艺术评论
组织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评论和赏析,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和创作水平。
跨学科融合:创新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
01
舞蹈表现
结合音乐和美术元素,编排以《天净沙·秋思》为主题的舞蹈,通过肢
体语言表现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02
戏剧改编
将《天净沙·秋思》改编成戏剧或小品,通过角色扮演和情节设计,生
动展现诗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互相评价
参与者之间互相评价作品 ,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 议,促进彼此的成长和进 步。
学习反思
通过分享交流,反思自己 在知识应用和创意实践中 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天净沙秋思优秀ppt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CONTEN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 秋思》古代诗歌四首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 秋思》古代诗歌四首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ee41b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9.png)
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 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 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
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
诗
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 歌
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秋思
印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 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 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 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与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 “元曲四大家”因为这首小令, 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
主
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成,
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
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
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
誉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定稿版PPT课件
![天净沙秋思定稿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b99ac1581b6bd97e19ea19.png)
思 乡
断肠
昏鸦
枯藤
小桥 流水
人家
西风 老树 瘦马
古道
这首散曲
描绘了一幅绝
主
妙的深秋晚景 图,真切地表
题 现出天涯沦落
人的孤寂愁苦、
思念家乡的感
情。
小结
•前三句写景,但又句句写出了游子的客愁和乡思。“枯藤”一句 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 瑟荒凉的环境,含蓄地表示出了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一幅恬静温馨的画面,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 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 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 • 最后两句,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点出了 时间,并照应了上文的“昏”字。“断肠”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 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
•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子在旅途中的 孤苦寂寞的心情,更能触发游子的思乡 之情。
感情的触发点
抒情句 中心句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
思乡——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 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 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 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 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继诗和词之
后出现的合乐歌唱的诗歌 形式.
杂剧
“曲”分 类
小令
散曲
套数
小令体制短小,只有一只 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首短 词。例如《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曲牌名 秋 思:题目
一读 诵读诗意 意会诗意
1、划分节奏
《天净沙秋思》课件(共13张PPT)
![《天净沙秋思》课件(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8d479c650e52ea54189855.png)
天 净 沙
*
秋
马
思
致
远
作 者
马致远:
简 介
号东篱,元代
著名散曲家。被称为“秋思之祖来自。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朗读 押a 韵
思考问题:
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手法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
霍松林 (《元曲鉴赏辞典》,第235页)
时已深秋,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还
在天涯飘泊。他骑着瘦马,冒着西风,在荒凉 的古道上奔波,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哦!那 纠缠着枯藤的老树上已经有乌鸦栖息,又到黄 昏时候了!一条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桥那面出 现了人家。然而那不是他的家啊!看到小桥流 水人家,便想起自己的家,也很想回家,却怎 么能回得了呢?过了小桥,叩那家的门,骑着 瘦马,冒着西风,忍着饥饿,在那荒凉的古道 上颠簸。太阳已经落山了,他仍然在天涯飘泊 ,飘泊……
你
自学检测二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 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 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 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 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 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 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 不禁悲从心中来,肝肠寸断。
断夕古 肠阳道 人西西 在下风 天,瘦 涯马 。。
·
枯藤 老树 昏鸦 写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天
古道 西风 瘦马
净
沙
秋 思
叙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
景物描写,极力渲染悲 凉气氛,表现游子的惆 怅孤寂之情
*
秋
马
思
致
远
作 者
马致远:
简 介
号东篱,元代
著名散曲家。被称为“秋思之祖来自。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朗读 押a 韵
思考问题:
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手法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
霍松林 (《元曲鉴赏辞典》,第235页)
时已深秋,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还
在天涯飘泊。他骑着瘦马,冒着西风,在荒凉 的古道上奔波,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哦!那 纠缠着枯藤的老树上已经有乌鸦栖息,又到黄 昏时候了!一条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桥那面出 现了人家。然而那不是他的家啊!看到小桥流 水人家,便想起自己的家,也很想回家,却怎 么能回得了呢?过了小桥,叩那家的门,骑着 瘦马,冒着西风,忍着饥饿,在那荒凉的古道 上颠簸。太阳已经落山了,他仍然在天涯飘泊 ,飘泊……
你
自学检测二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 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 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 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 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 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 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 不禁悲从心中来,肝肠寸断。
断夕古 肠阳道 人西西 在下风 天,瘦 涯马 。。
·
枯藤 老树 昏鸦 写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天
古道 西风 瘦马
净
沙
秋 思
叙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
景物描写,极力渲染悲 凉气氛,表现游子的惆 怅孤寂之情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08667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b.png)
体裁介绍
曲是元朝成就最高的文学样式,分为杂剧和散 曲。杂剧属于戏剧,用于演出的作品。散曲分 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小令只有一首曲,套 曲则由若干曲子连缀而成。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与关汉卿、郑 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有曲状元之 称。年轻时有“佐国心,拿云手”之志,热 衷功名,却怀才不遇无法实现,漂泊半生, 终于看透了元朝的阶级统治,知道自己作为 一个汉人是无法再蒙人统治的王朝中出人头 地的,于是退隐山林,过起了“林间友,世 外客”的生活。
道。 ➢⑤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
伤的旅人。 ➢⑥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疏通大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黄 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 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 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 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悲 伤到极点的漂泊人还远在 天边。
在每个单字的名词前都用一个形容 词来修饰,既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 色彩,又减低了意象的密度,从而 在情感的表现与渲染上,造成一种 强大的聚合效应,即“意象的和 弦”。
小桥、流水 、人家——温馨、雅致、宁静、详和
整体感知
5.整体上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读完给人什么感受? 诗歌中原本看似并无关联的九种景物统一在一个画面中, 虽然画面不尽相同,但整体意境十分和谐,都表现了秋景 的悲凉肃杀,漂泊游子的羁旅之思,构成一种苍凉凄苦惆 怅的意境。 冷清、寂寥、孤单、寂寞的感觉。
整体感知
前三句运用了什艺术手法? 意象叠加法,列锦。 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
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 达情感的一种修辞。
天净沙定稿.ppt
![天净沙定稿.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1e50345a8102d276a22f7a.png)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活 动 任 务
1.吟诵,感知作品内容。 2.赏析,品味深远意境。 3.涵泳,体悟丰富意蕴。
一、吟诵,感知诗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一、吟诵,感知诗意
通过诵读,你 感受到了什么?
二、赏析,品味诗境
这种让人“ ” 的愁绪是从哪些景物中流 露出来的呢?
马致远年少时曾 热衷于功名,但元朝 实行民族高压政策, 使他一直郁郁而不得 志,未能实现满腔抱 负。他几乎过着漂泊 无依的生活,困苦潦 倒一生。
三、拓展,浸润诗意
请任选一首,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让作品传达出你的情感。
天净沙 春
山
lán
天净沙 秋
山 日 风, 阑干楼阁帘栊, 院中。 孤雁哀鸿,
断肠
二、赏析,品味诗境
这种让人“ ” 的愁绪是从哪些景物中流 露出来的呢?
断肠
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 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 ——宋 文天祥 《翠玉楼》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隋 杨 广《野 望》
三、探究,触摸诗心
“断肠”探因: 问君何事愁天涯?
资料链接:
日
风,
lóng
阑干楼阁帘栊, 院中。
啼莺舞燕,
桥 水 红。
桥
水
红。
拓展,走向诗意
天净沙 春
春山暖日和苍山残日凄风, 阑干楼阁帘栊, 枯叶黄花院中。 孤雁哀鸿, 断桥寒水落红 。
小桥流水飞红。
马致远
活 动 任 务
1.吟诵,感知作品内容。 2.赏析,品味深远意境。 3.涵泳,体悟丰富意蕴。
一、吟诵,感知诗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一、吟诵,感知诗意
通过诵读,你 感受到了什么?
二、赏析,品味诗境
这种让人“ ” 的愁绪是从哪些景物中流 露出来的呢?
马致远年少时曾 热衷于功名,但元朝 实行民族高压政策, 使他一直郁郁而不得 志,未能实现满腔抱 负。他几乎过着漂泊 无依的生活,困苦潦 倒一生。
三、拓展,浸润诗意
请任选一首,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让作品传达出你的情感。
天净沙 春
山
lán
天净沙 秋
山 日 风, 阑干楼阁帘栊, 院中。 孤雁哀鸿,
断肠
二、赏析,品味诗境
这种让人“ ” 的愁绪是从哪些景物中流 露出来的呢?
断肠
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 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 ——宋 文天祥 《翠玉楼》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隋 杨 广《野 望》
三、探究,触摸诗心
“断肠”探因: 问君何事愁天涯?
资料链接:
日
风,
lóng
阑干楼阁帘栊, 院中。
啼莺舞燕,
桥 水 红。
桥
水
红。
拓展,走向诗意
天净沙 春
春山暖日和苍山残日凄风, 阑干楼阁帘栊, 枯叶黄花院中。 孤雁哀鸿, 断桥寒水落红 。
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秋思》pptx课件(11页)
![《天净沙·秋思》pptx课件(11页)](https://img.taocdn.com/s3/m/5bd33287d1f34693daef3e6f.png)
天 净 沙 秋 思
马致远
·
天净沙 :曲牌名 秋 思 :题 目
“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写
小桥/流水/人家。
景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抒 情
断肠人/在/天涯。
枯 藤 老树 昏 鸦
以乐景衬哀情
夕阳西下, 断肠 人在天涯。
断肠人在天涯。
秋景——秋思—— 乡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枯萎,没有生命力。 老:苍老,光秃秃的。 昏:黄昏时,乌鸦也飞倦
归巢。萧瑟悲凉之感源自 古 道何为“古道”?——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
西 何为“西风”?
风 ——秋风,寒冷 “瘦马”改为骏马可以吗?
瘦
——说明走了很长时间的路,
马
旅途劳顿,精神疲惫
孤独寒冷之感
小桥流水人家
温馨柔美的江南水乡图景
思考:这种氛围是不是与我们刚 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矛 盾了?
马致远
·
天净沙 :曲牌名 秋 思 :题 目
“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写
小桥/流水/人家。
景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抒 情
断肠人/在/天涯。
枯 藤 老树 昏 鸦
以乐景衬哀情
夕阳西下, 断肠 人在天涯。
断肠人在天涯。
秋景——秋思—— 乡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枯萎,没有生命力。 老:苍老,光秃秃的。 昏:黄昏时,乌鸦也飞倦
归巢。萧瑟悲凉之感源自 古 道何为“古道”?——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
西 何为“西风”?
风 ——秋风,寒冷 “瘦马”改为骏马可以吗?
瘦
——说明走了很长时间的路,
马
旅途劳顿,精神疲惫
孤独寒冷之感
小桥流水人家
温馨柔美的江南水乡图景
思考:这种氛围是不是与我们刚 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矛 盾了?
4 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 秋思 课件(共21张PPT).ppt
![4 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 秋思 课件(共21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6e22e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8.png)
寓情于景
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 “枯藤、老树、昏鸦、西 风、瘦马、夕阳”等景物 中,充分表达了漂泊天涯 的孤寂愁苦之情。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 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 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 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 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 术特征。 表达了作者孤寂愁苦、 思念家乡之情。
意象并列 用九种景物并列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 整的画面,没有动词、关联词,给读者 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的想象自由。
为什么马致远的小令似乎更能打动人?
因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情绪、情感特点(惆怅、忧愁、悲苦)鲜明,这 和曲中的一系列富有这类情调而且妙合无痕的事物有着密切关系。其他三首比 较模糊,甚至不统一,如白朴描绘的画面色调与抒发的情感大相径庭。“断肠 人在天涯”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其他三首没有这么醒豁的“诗眼”。而且这一 句使全曲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其他三首基本上或较多地停留在 视觉图景的表层。
原文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
家庭的渴望。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
(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
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 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 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 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 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 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 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 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1张PPT).ppt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1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cb48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8.png)
马致远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其中生字词,正确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正确译讲诗文。(重点)
2、品析重点诗句,体会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重.难点)
了解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掌握诗歌文学常识。
马致远,字 千里,号 东篱 ,元代大都 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 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 有文场曲“状元 ”之称。杂《剧汉宫有秋》 、《青衫泪》
深入学习
理解课文内容,赏析名句,体会作者 思想感情。
1这首小令写了几种景物?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夕阳
这首小令描绘 了一幅绝妙的 深秋晚景图, 真切地表现出 天涯沦落人的 孤寂愁苦之情 。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2 赏析“枯藤老树昏鸦”一句。
“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 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昏 鸦”的出现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悲凉气 氛。
3 “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句为全篇的主旨句、诗眼。
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道出了天 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词为全篇主旨所在, 形象地表现了思乡的程度,是千古传诵的 佳句。
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 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 “秋思之祖”。
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 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 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 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也在羁旅途中, 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 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其中生字词,正确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正确译讲诗文。(重点)
2、品析重点诗句,体会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重.难点)
了解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掌握诗歌文学常识。
马致远,字 千里,号 东篱 ,元代大都 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 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 有文场曲“状元 ”之称。杂《剧汉宫有秋》 、《青衫泪》
深入学习
理解课文内容,赏析名句,体会作者 思想感情。
1这首小令写了几种景物?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夕阳
这首小令描绘 了一幅绝妙的 深秋晚景图, 真切地表现出 天涯沦落人的 孤寂愁苦之情 。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2 赏析“枯藤老树昏鸦”一句。
“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 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昏 鸦”的出现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悲凉气 氛。
3 “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句为全篇的主旨句、诗眼。
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道出了天 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词为全篇主旨所在, 形象地表现了思乡的程度,是千古传诵的 佳句。
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 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 “秋思之祖”。
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 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 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 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也在羁旅途中, 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 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0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f6625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9.png)
2、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 思乡之情
结构概括:
写景
天净沙 · 秋思
抒情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游子思乡 羁
古道 西风 瘦马
旅
之
思
夕阳西下 断肠 天涯
游子之叹
写作特色:
• 有机组合意象,营造苍茫悲凉的意境。
这首小令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特色的意象,有机 组合成一个意象群,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令人动容的意境,对天涯 游子的孤寂和羁旅愁思起到了烘托渲染作用,恰到 好处。
下节 再见
夕
/
阳
/
西
/
下
/
断
/
肠
/
人
/
在
/
天
/
涯
《马丹阳》《黄粱梦》 地位: “元曲四大家”“曲状元”“马神仙”“秋思之祖”
唐诗
唐诗 宋词
唐诗 宋词 元曲
杂剧 散曲
杂剧
套数 小令
天净沙·秋思
[ 元 ] 马致远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 驿道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瘦骨如柴的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古秋风道萧西瑟,风一瘦匹疲马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夕向西阳缓西缓落下下,悲断伤断肠肠人的人在还天漂泊涯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写旅人眼中所见
2、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萧瑟荒凉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写旅人眼中所见
2、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萧瑟荒凉
结构概括:
写景
天净沙 · 秋思
抒情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游子思乡 羁
古道 西风 瘦马
旅
之
思
夕阳西下 断肠 天涯
游子之叹
写作特色:
• 有机组合意象,营造苍茫悲凉的意境。
这首小令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特色的意象,有机 组合成一个意象群,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令人动容的意境,对天涯 游子的孤寂和羁旅愁思起到了烘托渲染作用,恰到 好处。
下节 再见
夕
/
阳
/
西
/
下
/
断
/
肠
/
人
/
在
/
天
/
涯
《马丹阳》《黄粱梦》 地位: “元曲四大家”“曲状元”“马神仙”“秋思之祖”
唐诗
唐诗 宋词
唐诗 宋词 元曲
杂剧 散曲
杂剧
套数 小令
天净沙·秋思
[ 元 ] 马致远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 驿道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瘦骨如柴的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古秋风道萧西瑟,风一瘦匹疲马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夕向西阳缓西缓落下下,悲断伤断肠肠人的人在还天漂泊涯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写旅人眼中所见
2、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萧瑟荒凉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写旅人眼中所见
2、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萧瑟荒凉
《天净沙·秋思》古代诗歌四首PPT精品课件
![《天净沙·秋思》古代诗歌四首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9ffc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6.png)
课文解读
天净沙·秋思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 老驿道(路)
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形容悲伤到极点
画面描述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句解: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 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夕阳早已往西沉 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
梦 境
天净沙·秋思
王湾
作者名片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 一说字千里。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著 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一生著有《汉宫秋》 《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 《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 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并写有小令、 套数200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情势,是一种新的诗体, 包括杂剧和 两部分。 又分 和 。
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 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 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 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 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
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游子之悲
白描勾画 景物烘托
背景链接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 版)。这首小令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马致 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聚散依 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联结在一起。 这首小令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应了当时的时代气氛, 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c5493b172ded630b1cb6d6.png)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秋思之祖” 元·周德清
《中原音韵 》 “寥寥数笔, 深得唐人绝句之妙境”
“纯是天籁” 清·王国维
《 人间词话》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 枯藤老树昏鸦
天 净 沙
·
秋 思
以诗作画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 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 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 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 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 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 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 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 中来,肝肠寸断。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乐景写哀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一倍 增其哀乐。”
《李笠翁曲话》
哀景
乐景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 枯藤老树昏鸦
哀景
“以乐乐景景写写哀哀, 以哀景写乐,一倍 增其哀乐。”
《李笠翁曲话》
巧用名词
眼前呈现出一座_小__桥__ ,桥下小溪潺潺的_流__水__, 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___农__家__小_ 屋,那里有 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__古__道__上,饱尝艰 辛的游子骑着一匹_瘦__马_,向远方踽踽(jǔ )而行。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点明 时间,与“昏”呼应。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九种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背景之下呢?
夕阳西下 时间愈来愈晚,光线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 迟暮苍凉的氛围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ppt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e4286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0.png)
思考探究
《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 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 有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 这首散曲的语言富有特点,基本上是名词的连排(只有
最后一句的“在”例外),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关联看 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这些意象的共同之处在于衰败、 荒凉,缺乏生气、活力,作者由此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
品一品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 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 些景物都是扣着什么来写的?
前者描绘了一幅凄凉深秋晚景图; 后者描绘了温馨恬静的景象; 情。
赏一赏 1.诗人为什么要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
以乐景写哀情, 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和思乡。
元曲 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
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 金元时期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
体,用于写景、叙事、抒情。包括小令和散套两 部分。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大致相 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 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课文中所选的 元曲,就属于这种形式。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
译 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 文 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形容悲伤到极点。Biblioteka 天边,指远离家 乡的地方。
译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文
诗词品读
“枯”“老”“昏”等词营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
色彩之妙:“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几个词,色彩明丽,景色清和,烘托出诗人的愉悦心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境况)
小桥流水人家
对比
(别人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子在旅途中的 孤苦寂寞的心情,更能触发游子的思乡 之情。
感情的触发点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夕 阳 西 下
抒情句
中心句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
思乡——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 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 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 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 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
二读 对比体会情景关系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老树∕昏鸦
•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如改为
“枯藤老树相缠,枝头立定昏鸦”为什么 不如原句好?)
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 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并列在一起,采用 白描手法,着力渲染,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 间,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在深 秋的背景下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继诗和词之后 出现的合乐歌唱的诗歌形 式.
杂剧
“曲”分 类
小令
散曲
套数
小令体制短小,只有一只 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首短 词。例如《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曲牌名 秋 思:题目
一读 诵读诗意 意会诗意
1、划分节奏
2、语速
(慢一些)
(凄凉悲伤)
3、把握感情基调
读一读:
写法:采用对比手法,以乐景写哀 情 ,更能衬托感情的悲伤。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古 何为“瘦马”? 道 西 马为何而瘦? 风 瘦 改为骏马可以吗? 马
同样是古道西风的背景, 一字之差就把诗人因长期飘 零而瘦变成了侠客行走江湖 之俊,意境全变。 瘦字从侧面写出了游子长 期漂泊之苦。
古道西风瘦马
三读 比较探究 反思升华
学习思考
1、写景与抒情是什么系?前三句在写景
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 系?这样写有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写
托烘
景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 温馨 对比 恬静 反衬 凄凉
抒
情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业
将这首小令改写成 一首现代散文
提 示 : 注 意 节 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 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 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 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 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 人还漂泊在天涯。
•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 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因 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思用 的 乡语 情 根 图言 景 据 ”描 , 《 绘发天 一挥净 幅自沙 “己 秋 天的 思 涯想 》 游象 中 子,
当堂检测
1.《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 小令 。天 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散曲的 题目 。 2.《天净沙· 秋思》作者 马致远 ,是元代著 名 杂剧作家 、 散曲家 。他与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天净沙· 秋思》 被称为“ 秋思之祖 ”。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 枯藤、老树、西风 , 最能触发旅 的景象是: 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 体现“思” 人家 字的一句是: 。 断肠人在天涯 4.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与“天涯”
你从“昏”鸦的“昏”字读出 了什么意味?
“昏”鸦的“昏”字,与夕阳西下呼应, “昏鸦”让我们联想到的是黄昏时乌鸦 回巢的画面,这画面,有几许苍凉, 更有几多温馨,令天涯游子触目伤怀: 连乌鸦都回到自己的家了,而我却仍 旧孤独地游走天涯。
小桥 流水 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 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
•这样的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像一幅一幅幽远恬静的水墨画,给人温馨恬淡 之感,让人想家。
小桥流水,似是江南温婉多情的景物, 给人以一种清丽明快的感觉,把这一句 放在曲子中,是不是与整首曲子的愁情 不一致呢?
此句温馨恬静、温暖舒适,让人 想家,与前一句悲凉秋景形成鲜明 对比,更加触发了天涯游子的思乡 之情。
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 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 “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 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 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 净 沙 · 秋 思
马致远
学习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 歌并背诵。 二、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 的景物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曲所展 示的画面。
介绍作者 马致远 号东篱,元代大都 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 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马致远)之一,更被时人美 誉为“曲状元”。因为这首 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
相呼应的是:“________”
中考链接: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天涯游子孤苦寂寞、思念 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 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 以 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用九个景物并列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 氛,表现天涯游子的惆怅思乡之情。 4、“断肠人”指什么样的人? 长期流落异乡,思念故乡的人。
思 乡
断肠
昏鸦
枯藤
小桥 流水 人家 西风 瘦马 老树
古道
主 题
这首散曲 描绘了一幅绝 妙的深秋晚景 图,真切地表 现出天涯沦落 人的孤寂愁苦、 思念家乡的感 情。
小结
•前三句写景,但又句句写出了游子的客愁和乡思。“枯藤”一句 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 瑟荒凉的环境,含蓄地表示出了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一幅恬静温馨的画面,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 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 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 • 最后两句,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点出了 时间,并照应了上文的“昏”字。“断肠”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 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
小桥流水人家
对比
(别人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子在旅途中的 孤苦寂寞的心情,更能触发游子的思乡 之情。
感情的触发点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夕 阳 西 下
抒情句
中心句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
思乡——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 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 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 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 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
二读 对比体会情景关系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老树∕昏鸦
•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如改为
“枯藤老树相缠,枝头立定昏鸦”为什么 不如原句好?)
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 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并列在一起,采用 白描手法,着力渲染,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 间,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在深 秋的背景下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继诗和词之后 出现的合乐歌唱的诗歌形 式.
杂剧
“曲”分 类
小令
散曲
套数
小令体制短小,只有一只 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首短 词。例如《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曲牌名 秋 思:题目
一读 诵读诗意 意会诗意
1、划分节奏
2、语速
(慢一些)
(凄凉悲伤)
3、把握感情基调
读一读:
写法:采用对比手法,以乐景写哀 情 ,更能衬托感情的悲伤。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古 何为“瘦马”? 道 西 马为何而瘦? 风 瘦 改为骏马可以吗? 马
同样是古道西风的背景, 一字之差就把诗人因长期飘 零而瘦变成了侠客行走江湖 之俊,意境全变。 瘦字从侧面写出了游子长 期漂泊之苦。
古道西风瘦马
三读 比较探究 反思升华
学习思考
1、写景与抒情是什么系?前三句在写景
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 系?这样写有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写
托烘
景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 温馨 对比 恬静 反衬 凄凉
抒
情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业
将这首小令改写成 一首现代散文
提 示 : 注 意 节 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 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 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 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 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 人还漂泊在天涯。
•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 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因 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思用 的 乡语 情 根 图言 景 据 ”描 , 《 绘发天 一挥净 幅自沙 “己 秋 天的 思 涯想 》 游象 中 子,
当堂检测
1.《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 小令 。天 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散曲的 题目 。 2.《天净沙· 秋思》作者 马致远 ,是元代著 名 杂剧作家 、 散曲家 。他与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天净沙· 秋思》 被称为“ 秋思之祖 ”。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 枯藤、老树、西风 , 最能触发旅 的景象是: 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 体现“思” 人家 字的一句是: 。 断肠人在天涯 4.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与“天涯”
你从“昏”鸦的“昏”字读出 了什么意味?
“昏”鸦的“昏”字,与夕阳西下呼应, “昏鸦”让我们联想到的是黄昏时乌鸦 回巢的画面,这画面,有几许苍凉, 更有几多温馨,令天涯游子触目伤怀: 连乌鸦都回到自己的家了,而我却仍 旧孤独地游走天涯。
小桥 流水 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 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
•这样的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像一幅一幅幽远恬静的水墨画,给人温馨恬淡 之感,让人想家。
小桥流水,似是江南温婉多情的景物, 给人以一种清丽明快的感觉,把这一句 放在曲子中,是不是与整首曲子的愁情 不一致呢?
此句温馨恬静、温暖舒适,让人 想家,与前一句悲凉秋景形成鲜明 对比,更加触发了天涯游子的思乡 之情。
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 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 “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 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 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 净 沙 · 秋 思
马致远
学习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 歌并背诵。 二、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 的景物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曲所展 示的画面。
介绍作者 马致远 号东篱,元代大都 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 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马致远)之一,更被时人美 誉为“曲状元”。因为这首 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
相呼应的是:“________”
中考链接: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天涯游子孤苦寂寞、思念 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 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 以 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用九个景物并列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 氛,表现天涯游子的惆怅思乡之情。 4、“断肠人”指什么样的人? 长期流落异乡,思念故乡的人。
思 乡
断肠
昏鸦
枯藤
小桥 流水 人家 西风 瘦马 老树
古道
主 题
这首散曲 描绘了一幅绝 妙的深秋晚景 图,真切地表 现出天涯沦落 人的孤寂愁苦、 思念家乡的感 情。
小结
•前三句写景,但又句句写出了游子的客愁和乡思。“枯藤”一句 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 瑟荒凉的环境,含蓄地表示出了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一幅恬静温馨的画面,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 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 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 • 最后两句,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点出了 时间,并照应了上文的“昏”字。“断肠”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 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