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报告、函的区别
关于公文函的分类及格式介绍
![关于公文函的分类及格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d940b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a.png)
关于公文函的分类及格式介绍公文函是指行政机关或组织机构在日常工作中,为了传达公务、交流信息、签发命令、通知通告等目的而起草并发出的文件。
为了方便管理和阅读,公文函按照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本文将对公文函的分类及格式进行介绍。
一、公文函的分类1. 内部公文函内部公文函主要用于机关、单位内部的文件交流,包括部门之间的文件往来、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的通知、会议纪要等。
内部公文函的形式相对灵活,常见的格式有通知、通告、请示、报告、函等。
2. 对外公文函对外公文函是指机关、单位与外部组织、个人进行文件交流的文书,涉及外事、对外经济合作、国际交流等方面。
对外公文函的格式一般较为严谨,常见的格式有函件、报告、请示、通知等。
3. 公文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所发的文件,有关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内外发表意见、进行公告通告等。
公文通常按照固定的格式和国家法定用纸使用,常见的格式有公告、公报、指示、决议等。
4. 函件函件是指个人或单位之间进行书面交流时所使用的文件。
函件的格式相对简洁,包括称谓、收信日期、正文、署名等。
常见的函件有呈函、致函、致谢函、邀请函等。
5. 请示报告请示报告是指下级机关或个人向上级机关请示决策、报告情况的文件。
请示报告的格式一般较为严谨,需要遵循一定的层次和逻辑顺序,以便上级机关能够清晰地了解请示事项。
常见的格式有请示报告、情况报告、工作总结报告等。
二、公文函的格式介绍1. 首部首部是公文函的开头部分,包括不同级别的行文格式、发文机关全称、文号等内容。
发文机关全称一般要在文件上方居中位置,文号要右对齐。
首部还可以注明文件种类、编号、密级等信息。
2. 标题标题是公文函的概括性名称,要简明扼要地反映文件的主题和内容。
标题一般置于文号下方,居中书写,字体要醒目,便于读者迅速获取文档信息。
3. 正文正文是公文函的主体部分,是详细阐述事实、表达意见、传达决策等内容的部分。
正文要求语句通顺、段落分明、逻辑清晰。
公文中请示,报告,函的区别【公文“请示”与“请批函”的比较】
![公文中请示,报告,函的区别【公文“请示”与“请批函”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2b04fe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0.png)
公文中请示,报告,函的区别【公文“请示”与“请批函”的比较】摘要。
“请示”、“函”是各级单位、组织行政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公文。
两个文种尽管适用范围相同,但因行文关系不一致,因此在处理事务、受理机关、行文语气与行文格式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以“请示”与“请批函”的关系为例,通过辨析二者使用上的差异,以便我们在工作中更好选用“批复”与“审批事项的函”、“报告”与“提出建议的函”,提高行政公文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请示;请批函;比较“请示”与“函”是各级单位、组织行政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公文。
“请批函”是“函”的一种,它是以函的形式请求批准与审批事项。
“请批函”又分请求批准的函与批准回复的函。
“请示”与“请批函”的联系在于二者有相同的适用范围。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版)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与答复问题、请求审批与答复审批事项”。
“请示”与“请批函”在适用范围的相同点就是:请求批准事项;但不一致的是:“请示”是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行文,在行文关系上属上行文;“请批函”是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或者职能单位行文,从行文关系上看多数为平行文。
“请示”与“请批函”的关系在13种公文中具有代表性。
由于行文关系不一致,同样是审批事项,有隶属关系的单位,用“批复”;没有隶属关系的单位,用“函”;同样是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有隶属关系的单位,用“报告”,没有隶属关系的单位,用“函”。
与“请示”同“请批函”的关系一样,“批复”与“审批事项的函”、“报告”与“提出建议的函”之间,也由于行文关系不一致,在处理事务、受理机关、行文语气与行文格式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因此,本文将以“请示”与“请批函”的关系为例,辨析二者使用上的不一致,以便我们在制发公文的过程中,恰当选用文种,正确使用格式。
一、处理事务比较根据行政管理中“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隶属关系决定了公文的受理机关,因此,“请示”与“请批函”中处理事务的性质是不一致的。
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https://img.taocdn.com/s3/m/f5fbcbb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9.png)
为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经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对 xx进行全局通报批评,下岗x个月, 执行下岗工资,期间 照 常上班并完成本职工作。
希望全局干部职工引以为戒,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增 强法制观念,提高遵守局规局纪的自觉性,在今后的工作 中踏踏实实,敬业爱岗,团结一心,尽职尽责,勤奋工作, 推动我局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1)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不可多头主送。 (2)开头(导语):背景介绍,根据式、叙述式. (3)主体:
总结式(成绩、经验、作法、体会、安排); 反思式(情况、原因、教训、补救措施); 指导式(系统完整的方法措施要求) (4)结语:由单向性的特点所决定,报告结尾不 可出现期望对方答复的语句,如“以上报告是 否妥当,请批示” A、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特此报告、以上报告 请审阅; B、建议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 执行。
第二节 请示 批复 请示
一、概念、适用情况。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复。
上行文
二、特点。
❖ (1)期复性(双向性):发出请示意味着 将得到一份批复,与批复对应。
❖ (2)单一性:一事一文,多事多文。不可 将不同的几件事项集中在一份请示中,这 样会使上级无法在单一性的批复中答复。
❖ (3)必要性:不能动辄请示,不可将职责 全部推卸给上级。
以上认识是否妥当,请迅速指示。 ××省财政厅
××年×月×日
关于对执行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请示
❖ 国务院: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经济合同法》),将于今年 7月1日起施行。为保证经济合同法如期顺利实施,最近国务 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会同国家经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等单位共同研究了执行经济合同法 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对执行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现择要报告如下: ❖ (1)关于经济合同法施行以后,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和省、 市、自治区人民政府过去颁发的有关经济合同方面的法规的 效力问题。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建国以来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问题的决议》精神,凡经济 合同法施行前颁发的有关经济合同方面的法规,除同经济合 同法相抵触者应当修订或废止外,其余均继续有效。
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请示、申请、报告等的区别
![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请示、申请、报告等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a5ae47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01.png)
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请示、申请、报告等的区别一、通告通告是一种给予他人提前通知的书面或口头声明,用于传达重要信息、安排事务或公开通知[1]。
它通常由组织、企业、学校、政府机构或个人发布,具有正式性、目标性、公开性、及时性和一致性等特点[1]。
通告主要用于发布命令和指示、通知和警示、庆祝和表彰、招聘和求助等方面[1]。
二、通报通报主要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指示精神或情况,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2]。
它具有内容的真实性、目的的晓谕性和教育性等特点[2]。
通报适用于行政机关、党务机关及人大使用,其目的是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2]。
三、公告公告是一种公开宣布或传达特定信息的文本形式[3]。
它具有公开性、官方性、高效性、通知性、时间性、标准化和简明扼要等特点[3]。
公告通常由官方机构、组织或个人发布,如政府部门、学校、公司等,以确保信息的公平和透明性[3]。
四、决定决定是指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4]。
决定表现了领导机关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安排的决策,集中体现了领导机关的指挥意志、处置意图和政治倾向[4]。
五、函函是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5]。
它具有沟通性、灵活性和单一性的特点[5]。
函在行文方向上灵活,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还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包括向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行文[5]。
六、请示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请示某项工作问题、明确某项政策、审核批准某事项时使用的文种[6]。
它具有针对性、单一性、回复性和特定性等特点[6]。
请示主要用于下级机关在自身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或处理的事项时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6]。
七、申请申请是指个体或组织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或请求的行为[7]。
请示报告函意见等公文的区别
![请示报告函意见等公文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90311aafc4ffe473268ab1b.png)
请示,报告,函,意见等公文的区别篇一:通知、公告、函、请示、报告等公文的区别通知、公告、函、、报告等公文的区别一、通知是要求下级机关、组织或人员办理或周知的事项;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时所使用的一种公文。
按照使用性质,通知可分为三大类:1、是用于要求下级办理或周知事项的指示性通知,如(工作、学习安排通知,会议通知等);2、是用于批转文件和颁发、印发、转发文件的批示性通知;3、是用于任免干部的任免性通知。
二、通报是党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好坏典型事例以及具有典范、知道、教育、警戒意义的事件通知所属下级单位的公文文种。
通知和通报的区别1、内容范围不同。
2、目的要求不同。
3、表现方式不同。
三、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所使用的一种公文。
特点:1、法规性 2、政策性 3、广泛性 4、使用的普遍性种类:1、制约性通告2、知照性通告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一)函主要三种类型:1、商洽谈2、询问答复函3、请批、批准函(二)函主要三个特点1、适用范围广泛,使用灵活方便。
2、行文方向具有多向性。
3、短小精悍。
函与请示的区别函:主要用于平级单位之间、不相隶属单位之间以及有业务上的主管和被主管关系的单位之间的工作往来。
请示:则用于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下级机关用请示向上级机关行文请求指示批准重要事项。
五、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一)类别:1、呈报报告2、呈转报告3、回复报告六、请示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
(必须在事前写。
请示中不能附带报告的内容,只能一事一文。
)与报告比较,请示的突出特点1、行文内容的请求性。
2、行文目的的求复性。
3、行文时机的超前性。
4、请求事项的单一性。
七、申请是单位或个人因某种需要向有关部门、组织、团体提出书面申请的专用文书。
请示、报告、函、意见等易混淆文种区分方法
![请示、报告、函、意见等易混淆文种区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b8950cf121dd36a22d824a.png)
请示、报告、函、意见等易混淆文种区分方法是XX最新发布的《请示、报告、函、意见等易混淆文种区分方法》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
请示、报告、函、意见、通知、通告等都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在撰写公文时要特别注意、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请示、报告八区别请示,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极易混淆,主要有以下8点不同:一是作用不同。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
“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
“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
“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
“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
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
“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
“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文种区别
![文种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d6ef516227916888486d7c2.png)
一、请示与报告。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
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
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作用不同。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
‚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
‚请示‛一文一事;‚报告‛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
‚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
‚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
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
‚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
‚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二、请示与函‚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
‚函‛可分为商函、询答函、请批函(请求批准函、审批函)。
‚函‛在公文往来中使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相隶属的同系统部门之间询问和答复工作;二是请求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批准有关事项,不能用‚请示‛或‚报告‛,应使用‚请求批准函‛。
在公文撰写中,容易出现‚请求批准函‛误认为就是‚请示‛或‚报告‛文种,在与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时使用‚请示‛或‚报告‛是欠妥的。
函、通知、公告、请示、报告等公文的区别
![函、通知、公告、请示、报告等公文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6e3cdee2d15abe23482f4df3.png)
函、通知、公告、请示、报告等公文的区别函、通知、公告、请示、报告等的区别函、通知、公告、请示、报告等的区别函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
函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1简介函作为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
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
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2特点沟通性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所不具备的特点。
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
函是平行,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
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
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单一性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3作用“函”有下列三方面的作用:相互商洽工作。
如调动干部,联系参观、学习,联系业务,邀请参观指导……。
询问和答复问题。
如天津市民政局向民政部门询问的“关于机关离休干部病故抚恤问题”的问题以及民政部对此问题的答复,都是用“函”的形式。
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如《民政部关于请安排每年生产三百辆火葬运尸专用车的函》就是为向国家计划委员会请求批准而发的。
函,从广义上讲,就是信件。
请示与函的区别
![请示与函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98b62007cd184254b3535af.png)
请示与函(请求批准函)
这里的函专指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函。
请示和请求批准函都可用于请求批准,但使用时有严格的区别。
1.类型不同。
请示是上行文,函是平行文。
2.主送机关不同。
请示是向有领导、指导关系的上级机关行文;而函是向同一系统平行的和不相隶属的业务主管机关行文。
3.内容范围不同。
请示既可用于请求批准,又可用于请求指示。
函主要用于请求批准涉及业务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4. 受文机关复文方式不同。
请示的受文机关以批复表明是否批准或作出指示。
函的受文机关只能用函(审批函)表明是否批准或作出答复。
了解了上述区别,要注意不要把请求批准函误用为请示、报告。
【最新文档】通知、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请示、申请、报告等的定义及特点-范文模板 (3页)
![【最新文档】通知、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请示、申请、报告等的定义及特点-范文模板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7a8d7358e2bd960590c677d3.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通知、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请示、申请、报告等的定义及特点一、通知是要求下级机关、组织或人员办理或周知的事项;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时所使用的一种公文。
按照使用性质,通知可分为三大类:1、是用于要求下级办理或周知事项的指示性通知,如(工作、学习安排通知,会议通知等);2、是用于批转文件和颁发、印发、转发文件的批示性通知;3、是用于任免干部的任免性通知。
二、通报是党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好坏典型事例以及具有典范、知道、教育、警戒意义的事件通知所属下级单位的公文文种。
{通知和通报的区别}1、内容范围不同。
2、目的要求不同。
3、表现方式不同。
三、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所使用的一种公文。
特点:1、法规性 2、政策性 3、广泛性 4、使用的普遍性种类:1、制约性通告2、知照性通告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一)函主要三种类型:1、商洽谈2、询问答复函3、请批、批准函(二)函主要三个特点1、适用范围广泛,使用灵活方便。
2、行文方向具有多向性。
3、短小精悍。
函与请示的区别函:主要用于平级单位之间、不相隶属单位之间以及有业务上的主管和被主管关系的单位之间的工作往来。
请示:则用于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下级机关用请示向上级机关行文请求指示批准重要事项。
五、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一)类别:1、呈报报告2、呈转报告3、回复报告六、请示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
(必须在事前写。
请示中不能附带报告的内容,只能一事一文。
)[与报告比较,请示的突出特点]1、行文内容的请求性。
2、行文目的的求复性。
公文写作(报告、请示、批复、函)
![公文写作(报告、请示、批复、函)](https://img.taocdn.com/s3/m/ba12a927af45b307e8719784.png)
用叙述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 三、沟通性:下情上传
报告的分类
一、根据性质
:综合报告、专题报
告 二、根据要求分:呈报报告,呈转 报告 三、根据内容分:工作报告、情况 报告、答复报告、报送报告、建议 报告
按内容划分的几种报告
一、工作报告。
是向上级机关或重要会议汇报工作情况的报
告。它主要用以总结工作,反映某一阶段、 某个方面贯彻落实政策、法令、批示的情况。 如雅安市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计划生育工作报告》
请示能否得到上级机关的同意和批准,关键在于理由是否充分,是否言 之有理,是否时间紧迫,所以必须要用心写,抓住问题实质。
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 请求什么事,请上级具体办什么和怎么办都要写的清除明白, 让上级机关明了,弄清要求,给予,迅速批复。 结尾: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 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 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请示的格式和写法
请示一般由标题、签发人、主送机
关、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组成 首部:标题、签发人、主送机关 正文 尾部:发文机关和日期组成
首部
标题:
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 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县人民政府关于××××××的 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XX县撤县设 市的请示》。
一般情况下,要求在右下方署上机关单
位或主要负责人姓名。之后,于其下写 日期,并加盖单位公章或主要负责人印 章。
例文一:工作报告
雅安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3月26日在雅安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雅安市人民政府市长 傅志康
简述报告、请示与函的异同
![简述报告、请示与函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62a997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2.png)
简述报告、请示与函的异同
一、主送对象不同
请示与报告都是上行文,函的主送对象是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
二、内容不同
请示是用于请求上级指示或批准自己无力解决或按规定必须上级批准才能实施的事项。
报告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答复上级的询问或反映情况,不包含请求事项。
函用于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之间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平行部门之间请求批准某项职能事项。
三、行文语气不同
请示和报告是上行文,因此要更加尊敬上级机关,语气上更加谦卑;而函是平行文,语气上更显相互尊重。
四、答复方式不同
请示:上级机关应以批复或答复的方式及时回复收到的请示,递交请示的下级机关只有收到上级的批复或答复后才能实施该项工作。
报告:上级机关收到报告后视情况回复,对于主要是了解情况的报告,可以不必答复。
函:收到函的单位应以复函(批准函)等形式及时回复对方。
公文写作(报告、请示、批复、函)
![公文写作(报告、请示、批复、函)](https://img.taocdn.com/s3/m/871eadee195f312b3169a53e.png)
请示的格式和写法
请示一般由标题、签发人、主送机 关、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组成
首部:标题、签发人、主送机关 正文 尾部:发文机关和日期组成
首部
标题:
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 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县人民政府关于××××××的 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XX县撤县设 市的请示》。
五、报送报告(递送报告)
是以报告的形式,向上级呈报其他 文件、物件的说明性公文。
报告的格式和写法
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 发文机关和日期组成
首部:标题、主送机关 正文 尾部:发文机关、日期组成
首部
标题
报告的标题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发文机关、 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矿山整顿工作 情况的报告》;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 《政府工作报告》。
2、行文时限不同,请示必须事前行文。 3、表述要求不同。
例文一:请求批准性请示
XX市XX区交通大队 关 于XX路禁止4吨以上汽车的请示
X交〔19XX〕X号
XXX市公安局: 我辖区内主要马路XX路面狭窄(仅6米),近年来,马路两侧商店、
摊档日渐增多,行人拥挤,往往占用马路行走,造成与自行车和汽车争 道以致交通经常堵塞,引发交通事故多起。为了保证附近单位及行人的 安全,拟从5月1日起禁止4吨以上汽车在XX路通行。上述车辆可绕道附 近的XX路行驶。如无不当,请予批准为盼。
准。所以请示的行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呈批性
请示是有针对性的上行文,上级机关对呈报的请示事项,无 论同意与否,都必须给予明确的“批复”回文。
单一性
“一文一事”“一事一请”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即使需 要同时送其他机关,也只能用抄送形式。
请示、报告、函,傻傻分不清?速度看区别
![请示、报告、函,傻傻分不清?速度看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0560cd4a1c7aa00b52acb40.png)
请示、报告、函,傻傻分不清?速度看区别请示VS报告“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
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
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作用不同。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
“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
“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
“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
“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
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
“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
“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请示VS函“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
“函”可分为商函、询答函、请批函(请求批准函、审批函)。
“函”在公文往来中使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相隶属的同系统部门之间询问和答复工作;二是请求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批准有关事项,不能用“请示”或“报告”,应使用“请求批准函”。
请示报告、请示函怎么写请示与申请的区别
![请示报告、请示函怎么写请示与申请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91f4407b14e852459fb57a5.png)
请示报告、请示函怎么写?请示与申请的区别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请示报告。
这是向上级请示的一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但很多人不会写请示报告。
下面就带您了解一下请示报告怎么写。
请示的适用范围: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凡分机关或单位,无权解决和无力解决的事项都应该向上级机关或单位请示以获得上级机关的指示、批准和帮助,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困难。
请示的特点:1、呈请性2、期复性请示的种类1、请求指示2、请求批准3、请求批转请示格式:一、标题:请示的标题通常用完全式标题。
例如:“关于xxx的xx请示”注意:标题的事由部分不能出现请求类的词语,如“申请”“要求”“请求”等用语。
二、主送机关:只能写一个,如“人力资源处”;忌多头请示,如“人力资源处、行政管理处”。
需要多头送的应当用抄送的形式,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三、请示的理由(原因):常用的开头方式有:1、原因目的根据式:例如:“鉴于(由于)……为了……根据……”2、原因目的式:例如“由于……为了……”请示理由之后,一般用“为此”,“现就XX问题请示如下”或“特作如下请示”,“特请示或恳求......”语句过渡,引出请示事项。
四、请示的事项:内容应写的明白、具体、恰当、切实、可行。
(应坚持一事一请示的原则)五、结语:一般写成“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特此请示,望批复”等。
六、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
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
以下分享两篇范文以供参考范文一:关于购置无线麦克及扩音设备的请示信息化部:控股公司总部10楼会议室是总部最大的会议室,主要用于召开人员较多的培训和相关会议。
最近一段时间通过使用发现,10楼会议室因较为空旷,若不使用扩音设备,讲课或发言人声音显得较小,会议效果难以保证,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因此为提高会议效果,拟请信息化于3月底前购进一套无线扩音设备(无线麦克和相关扩音设备)投入使用,费用约500元。
【最新2018】平级部门,报告,请示,函-实用word文档 (10页)
![【最新2018】平级部门,报告,请示,函-实用word文档 (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7bb03d34e87101f69f31952c.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平级部门,报告,请示,函篇一:通知、公告、函、请示、报告等公文的区别通知、公告、函、、报告等公文的区别一、通知是要求下级机关、组织或人员办理或周知的事项;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时所使用的一种公文。
按照使用性质,通知可分为三大类:1、是用于要求下级办理或周知事项的指示性通知,如(工作、学习安排通知,会议通知等);2、是用于批转文件和颁发、印发、转发文件的批示性通知;3、是用于任免干部的任免性通知。
二、通报是党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好坏典型事例以及具有典范、知道、教育、警戒意义的事件通知所属下级单位的公文文种。
通知和通报的区别1、内容范围不同。
2、目的要求不同。
3、表现方式不同。
三、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所使用的一种公文。
特点:1、法规性 2、政策性 3、广泛性 4、使用的普遍性种类:1、制约性通告2、知照性通告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一)函主要三种类型:1、商洽谈2、询问答复函3、请批、批准函(二)函主要三个特点1、适用范围广泛,使用灵活方便。
2、行文方向具有多向性。
3、短小精悍。
函与请示的区别函:主要用于平级单位之间、不相隶属单位之间以及有业务上的主管和被主管关系的单位之间的工作往来。
请示:则用于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下级机关用请示向上级机关行文请求指示批准重要事项。
五、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一)类别:1、呈报报告2、呈转报告3、回复报告六、请示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
(必须在事前写。
请示中不能附带报告的内容,只能一事一文。
)与报告比较,请示的突出特点1、行文内容的请求性。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fdca3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c.png)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一、定义
1.请示:是指在处理事务时,向上级或相关部门请求指示、意见或许
可的行为。
请示的目的是为了让上级或相关部门同意、指导或决定相关事宜。
请示一般是在处理重要事务或需要得到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
2.报告:是对工作情况、研究成果、执行情况等内容进行汇报。
报告
的目的是向上级或相关部门通报工作进展、成果和情况,以便上级了解并作出决策或指导。
二、主要区别
1.表述方式:
–请示更侧重于请求与征求,属于一种征询和请求指示的行为;
报告则是将工作情况或成果进行陈述和汇报。
2.目的不同:
–请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上级或相关部门的指导、同意或授权,以便继续或完成相关事务;报告的目的是向上级汇报当前工作进展或状
况,以供评估、决策或指导。
3.内容差异:
–请示通常包含请求、征求意见、说明原因等内容;报告则包括工作进展、成果、问题与解决方法等内容。
三、应用场景
•请示:在需要获得上级或相关部门授权、指导的情况下进行,请示,如需调整决策、获取资源支持等。
•报告:在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取得一定成果后,向上级进行报告,让上级了解工作情况、成果和问题。
四、举例说明
•请示案例:员工甲需要加班加点完成一个重要项目,但需要超时工作,便向领导请示是否能延期交付。
•报告案例:团队经理在完成一轮市场调研后,向部门汇报市场趋势及竞争情况。
五、总结
请示与报告虽然都是向上级汇报、征求意见的行为,但请示更侧重于请求指导
与授权,报告更注重于向上级通报工作情况和成果。
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区分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可以更有效地与上级进行沟通和决策。
通知、报告、请示、批复、函
![通知、报告、请示、批复、函](https://img.taocdn.com/s3/m/11dcd1c1a58da0116d17490b.png)
四是负责军队粮油计划供应管理,指导、监 督做好灾区、水库移民,缺粮贫困地区的粮食 供应;五是负责粮食收购许可证资格审核发放 工作;六是负责对历史遗留“老粮、老人、老 帐”三老问题和粮食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 作;七是负责对托管企业的国有资产的保值、 增值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留失。
(一)我局2006年正常性业务开支费用共 50。71万元,其中:办公费用2.25万元、水 电费4.70万元、邮电费6.41万元(含数字政 府宽频费2.40万元)、车辆费用13.16万元( 超期公务车二辆的汽油、保险、维修费用) 、印刷费0.57万元、业务招待费9.83万元、 书报费1.50万元、旅差费4.43万元、会议费 0.85万元、培训费0.21万元、其他费用6.80 万元。而财政预算定额拨给我局业务费20万 元,加上我局06年1-12月物业出租的“非转 经”收入15万元,全年业务费缺口资金15。 71万元。
其主要职责是:一是负责建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健全地方粮食安全 预警和应急机制以及粮食工作政府负责制的落实; 二是负责全市粮食总量平衡,调剂余缺和粮食市场 流通的监督管理,协同有关部门规范粮食市场
流通秩序;三是负责中央、省、地方三级储 备粮仓储、运输、基建的管理,执行国家粮 油质量标准和粮油检测制度,指导和检查储 备粮油的保管,储存安全和储备粮油的收购 、轮换工作,确保粮食安全;
公文
《尚书》:典、谟、训、诰、誓、命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 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 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 恐!且吾所以还军灞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耳。” 《入关告谕》
上行文:下级向上级行文(请示、报告) 下行文:上级向下级行文(批复、通知) 平行文: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行文(函) 泛行文:需要广泛告知的公文:公告、通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请示)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17430
请示、报告、函的区别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quest, report and letter
请示、报告、函的区别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
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
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作用不同。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
“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
“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
“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
“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
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
“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
“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请示VS函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
“函”可分为商函、询答函、请批函(请求批准函、审批函)。
“函”在公文往来中使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相隶属的同系统部门之间询问和答复工作;二是请求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批准有关事项,不能用“请示”或“报告”,应使用“请求批准函”。
在公文撰写中,容易出现“请求批准函”误认为就是“请示”或“报告”文种,在与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时使用“请示”或“报告”,是欠妥的。
“请示”与“请求批准函”有严格的区别,主要有:
一是类型不同。
“请示”是上行文;“请求批准函”是平行文。
二是主送机关不同。
“请示”的主送机关是具有领导、指导关系的上级;“请求批准函”的主送机关是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单位。
三是内容范围不同。
“请示”是请求批准、指示;“请求批准函”是请求批准某项职能事项。
四是行文语气不同。
“请示”的用语应尊敬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函”应互相尊重。
五是办复方式不同。
“请示”的事项由上级机关批复下级机关;“请求批准函”的有关批准事项由受文单位复函(审批函)。
报告VS总结
“报告”是上行文,其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
“总结”不是公文文种,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将工作总结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在带有工作总结性的公文标题中用“某某单位20xx 年XX工作总结”等,这样的标题是不对的。
其实,工作总结就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可直接使用“报告”文种,主送上级机关(可多头主送),抄送有关机关。
如将上述公文标题改为“某某单位关于20xx年XX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样就比较规范了。
意见建议VS
“意见”是对重要的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文种。
可用于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作为平行文,
提出的意见供受文单位参考;作为下行文,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
这里着重谈谈作为下行文的“意见”文种。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往往将“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某某单位20xx年XX工作打算”或“工作安排”、“工作计划”等,都是欠妥的。
“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不是公文文种。
可直接使用下行文的意见文种,规范的标题应为“某某单位关于20xx年XX工作的意见”。
通告VS通知
“通告”是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种,其主送对象是不确定的。
如:“某某单位关于XX的通告”。
“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