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地理《季风气候显著》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fb931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05.png)
3.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气候类型和季风气候的影响。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气候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方法目标: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讨论、实践操作等,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3)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5.教学拓展:
(1)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气象观测、气候研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季风气候的形成原理、影响范围及其对我国农业、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2.难点:理解气候类型与季风气候的关系,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的设想:
(1)运用生动案例,如夏季暴雨、干旱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
b.季风气候对水资源有何影响?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东西干湿的差异》优质课件 (共37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东西干湿的差异》优质课件 (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6bc3b71ed9ad51f11df22a.png)
1600
地区。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发现规律
一、我国降水的分布
我国年降水800量分布的40总0 趋势是:
400
哈尔滨
从东南沿海20500向西北200内陆递减。
50
800
800
200
上海
400 800
1600
1600 1600
1600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地理探索
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新疆的托克逊,年平
均降水量仅5.9毫米
我国的建筑形式、饮食习惯、民 俗风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哪些地方湿润?哪些地方干燥呢?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吐鲁番 5.5mm 1600mm
降水量
广州
我国的干湿地区
460mm
800 400 200 50
漠河 400
哈尔滨
200
55500mm 石家庄 800
800
200
上海
400
降水量800
1600
400 200
哈尔滨
读图回答
50
1.年降水量
800
800
200
上海
400 800
1600
1600 1600
广州
1600
1600毫米以上的 地区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 地区。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地理探索
800 400 200 50
400 200
哈尔滨
读图回答
200 400
50
800
秦岭 800 淮河 上海
400 800
兰州 (城市)
1600
1600 1600
1600
拉萨 (城市)
新人教版地理课件八年级上第二章_中国的自然环境_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新人教版地理课件八年级上第二章_中国的自然环境_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https://img.taocdn.com/s3/m/9091a105f12d2af90242e67e.png)
低气压
东部南部的海洋 东南、西南 暖热湿润 东南部沿海地区
源地
风向 性质 首先影响
对气候的 影响
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气温 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 差异加大;活动异常时,带 布,活动异常时,易发生 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 水旱灾害 天气
2、哪些地方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很少呢? 3、划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 ? 4、学校所在的地区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5、季风区的降水和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活动1) 6、活动2
根据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 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特殊的高原气候 区
(4)温度带的划分:活动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 主要指标。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 个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作物:青稞和小麦)
温度带 寒温带 范围 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 北部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 麦、大麦、马铃薯
例题1、关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曾母暗沙 B、漠河由于纬度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D、等温线基本与纬线平行且排列较密
C
1、夏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A、北方白昼时间长于南方 B、北方地势高,南方地势低 C、北方降水比南方少,晴天比南方多 D、北方受夏季风影响比南方显著 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悬殊,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低 ②南方白天时间比北 方长 ③北方比南方更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④由于 山地对南下冬季风的削弱作用,使影响南方冬季风 的势力没有北方强烈 [ ] A、①② B、①③④ D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兼跨中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省区是:[ ] CD A、山东 B、山西 C、陕西 D、甘肃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df055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c.png)
3.课后作业布置
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的气候现象,如气温、降水、风向等,分析这些现象与季风气候的关系。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季风气候现象有一定的感知,但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和系统归纳。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观察、分析身边的气候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情感态度方面,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把握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我国气候的多样性特点,了解季风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我国分布情况。
2.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方法,能准确判断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3.理解季风形成的原因,分析季风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4.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观察和分析气候数据,提高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季风气候的成因、特点及其对我国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
2.难点:理解季风气候形成机制;掌握气候类型划分方法;分析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8dd16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4.png)
a.你认为季风气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b.季风气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
c.针对季风气候的特点,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为人类造福?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案例,并回答相关问题:
案例一:某地处季风区,近年来夏季降水量逐年减少,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案例二:某地位于非季风区,但近年来却频繁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问题:
a.分析案例中季风气候对当地造成的影响。
b.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5.家长参与作业:请同学们与家长共同探讨以下问题,并记录下讨论内容:
a.季风气候对家庭生活有哪些影响?
b.家长小时候是如何应对季风气候的?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一张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标注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并在图中简要说明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季风气候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的资料,整理成一份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季风气候对农业、水资源、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应对季风气候灾害的措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景观图片,如北国的雪景、南国的椰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我国会有如此丰富的气候景观?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今天我们将学习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季风?季风是如何形成的?季风气候对我国有哪些影响?
4.设计课堂提问、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教后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教后反思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7cee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5.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教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以及季风气候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季风气候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位置,提出问题:“我国的地理位置对其气候有何影响?”2.讲解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1)展示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2)讲解我国气候的四大特点: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明显、高原气候独特、气候复杂多样。
3.讲解季风气候的特点(1)展示季风气候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季风气候的分布。
(2)讲解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4.案例分析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季风气候为例,分析季风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5.课堂小结四、教后反思1.课堂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和季风气候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
2.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气候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教学感悟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五、教学延伸1.课后作业(1)熟记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2.课外拓展(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当地的气候特点。
3.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我国气候特点,让家长了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观念,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地理上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教案2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教案2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cf061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b.png)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Ⅰ教案一、教材分析: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它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区域地理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以下知识点:1、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概念2、影响世界气温、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3、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和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3课时)1 / 7八、板书设计: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2、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九、课后反思:Ⅱ、学案1、学生课内必需的材料(1)冬至日下列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概况地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漠河53°29′N 13°4′7时30分北京39°54′N 26°40′9时12分广州23°8′N 43°25′10时43分地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漠河53°29′N 59°58′16时55分北京39°54′N 73°32′15时1分广州23°8′N 89°41′13时35分2、反馈练习练一练:①海南省哈尔滨②华北平原寒温带一年三熟寒温带上海③珠江三角洲中温带一年两熟中温带乌鲁木齐④塔里木盆地暖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武汉⑤内蒙古高原东部亚热带两年三熟亚热带兰州⑥青藏高原西北部热带热带北京⑦黑龙江省最北部高原气候区高原气候区昆明⑧内蒙古高原西部拉萨3 / 7八、板书设计: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二、降水的东西差异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40636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7.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描述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能够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和实例,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气候多样性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在我国的分布。
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回顾我国气候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重点介绍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在我国的分布。
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图片、图表等直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
3. 结合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教材: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辅助材料:气候类型分布图、季风气候示意图、相关实例资料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课件七、教学进度安排课时:2课时(90分钟)第一课时: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第二课时: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八、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八年级地理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
![八年级地理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https://img.taocdn.com/s3/m/4b6384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7.png)
目录
CONTENTS
• 季风气候的概述 • 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 我国季风气候的显著表现 • 我国季风气候的多样性 • 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
01
季风气候的概述
季风气候的定义
01
季风气候是指受季风影响,一年 中随季节变化而出现明显降水、 温度变化的气候类型。
02
季风气候的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特点是全年 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降 水集中在夏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特点是四季 分明、降水集中在夏季。
干旱和半干旱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亚地区,特点是降水较 少、温差较大。
地形地貌的影响
季风气候的形成也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例如,在东 亚地区,由于其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脉、高原、平 原、盆地等地形交错分布,这使得季风气候的形成更 加复杂。在南亚地区,由于其地形地貌相对单一,主 要是平原和高原等地形,因此季风气候的形成相对较 为简单。
地形地貌对季风气候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例如, 在东亚地区,由于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夏季时,来自 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到山脉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形成了 地形雨;冬季时,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受到地形地貌的 阻挡和抬升作用,形成了冷空气锋面和降水。在南亚地 区,由于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夏季时,来自印度洋的 西南季风受到山脉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形成了地形雨; 冬季时,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作用,西伯利亚冷空 气无法南下影响南亚地区于 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农业灾害风险
季风气候易导致洪涝、干旱等自 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威胁。
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课件地理八年级上册
![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课件地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a5792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4.png)
季风与锋面降水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空气空气气气
暖暖暖空暖空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北方
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
特征之二:季风气候显著
季 风 气 候
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濒临世 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性质差异巨大。
季风来源
西伯利亚和蒙古
印度洋
太平洋
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冬季风
西伯利亚 和蒙古
偏北风 寒冷干燥夏季风太Fra bibliotek洋印度洋
东南风
西南风
温暖湿润
能带来丰富降水的是 夏 季风
归纳
畜牧业
小麦、水稻
季风气候—— 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 纬度要高得多
季风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
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 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 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 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但夏 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 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 水波动大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灾 害和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常使工农业生产乃 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9—10月)
9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注9—意1观0月察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夏
季
风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三课时《季风气候显著》教学反思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三课时《季风气候显著》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81caf64376baf1ffd4fad28.png)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三课时《季风气候显著》教学反思>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三课时《季风气候显著》教学反思上饶县清水中学卢国盛“季风气候“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一个重点和难点,季风气候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
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内容“我国气温与降水“的总结与深化,为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对于学好以后内容知至关重要。
从这节课来看,我觉得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这节课开始,我通过播放了自然灾害视频,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时,我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38图2.19、图2.20,列表比较冬季风与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特点及影响。
培养了学生读图比较能力。
三、小组讨论: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以什么山脉为界?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降水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3个问题的讨论分析,对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有了深刻理解。
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了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接着,利用课件演示动画“锋面雨形成过程“,并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39材料“锋面雨“,结合图2.22,完成锋面雨是怎么样形成的?梅雨和伏旱发生在什么时间,是怎么样形成的?利用课件演示动画,形象生动,有利于突破难点。
五、在探讨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其影响时,我进行了生活对接,让学生思考季风气候给上饶带来的影响。
——联系家乡实际,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引导学生亲身感受分析季风气候带来的影响,课堂效果较好。
六、最后,进行了课堂的进一步延伸。
季风活动正常的时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能带来好处。
那么,如果季风活动不正常,会出现怎样的事情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式思维。
总之,本课时学生参与面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获。
《中国的自然环境-季风气候显著》初中地理课教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季风气候显著》初中地理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fc32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2.png)
课程名称:中国的自然环境-季风气候显著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季风气候的地理分布。
掌握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了解季风气候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地图、图片或图片幻灯片,用于展示中国的季风气候分布情况。
图表或图示,用于说明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地图、图片和图表。
课堂教具和学习材料。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地图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哪些地区具有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和其他气候类型有何不同?
季风气候(15分钟):
使用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季风气候的地理分布,包括季风影响的地区。
解释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包括地势、气流和海洋影响等因素。
季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5分钟):
讨论季风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降雨季节性变化、季风气候下的农业生产和植被分布。
使用图表或图示展示季风地区的降雨量和气温数据,分析其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交互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参与交互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季风气候的理解和观点,以及季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总结(5分钟):
总结课程要点,强调季风气候在中国的显著性和对农业等领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关注季风气候的影响。
作业: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季风地区的城市或地区,研究该地区的季风特点和季节性气候变化,并分析季风对当地的农业、植被或自然环境的影响。
评估:
评估可以基于学生对课程要点的理解、参与讨论的贡献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拓展阅读: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拓展阅读: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https://img.taocdn.com/s3/m/659f300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7a.png)
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南北气温的差异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受纬度的影响我国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南北年均温相差较大;受海拔影响青藏高原等海拔高处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
1月均温等温线除山地外大致与纬线平行,最低值出现在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30℃),台湾岛南部和海南岛南部则在20℃以上。
平均向北每增加1度纬度,气温递降1.5℃,与全球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偏低14~18℃,华南沿海则偏低5℃左右。
这主要由于冬季受大陆季风影响的缘故。
7月气温分布,全国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地7月均温低于20℃外,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0~28℃。
东部平均每l度纬度温差仅为0.2℃。
漠河与西沙的温差仅为10℃左右。
闭塞的盆地及内陆低洼地区出现高温中心。
吐鲁番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火洲”,7月均温达32.8℃。
青藏高原西北部七月均温在8℃以下。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东西干湿的差异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与夏季风的关系最为密切。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与夏季风影响所及的界线相当。
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相平行。
我国东南沿海和滇、藏南部,年降水量在1600mm以上,其中一些山地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台湾省高山地区达3000~4000mm。
秦岭一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少于800mm,但东北的长白山区可达800~1000mm。
我国西北地区除山地外,年降水量大多在400mm以下。
大兴安岭西部、内蒙古高原为200~400mm,西北内陆除新疆西北部达400 mm外,大多不足200mm,是我国少雨地区。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许多地区在20mm 以下,成为干旱中心。
青藏高原上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
从东南部的3000mm 以上到西北部减少到200mm以下。
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八年级地理上册 2.2.3 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课件 (新版)湘教版公开课教案课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 2.2.3 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课件 (新版)湘教版公开课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228c5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7e.png)
【预习提示】 1.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冬、夏季风的源地、 风向、性质各是什么?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什么? 3.气候大陆性与海洋性有什么区别? 4.为什么我国多气象灾害? 5.我国有哪些主要气象灾害?它们分别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哪 些影响?
一、季风气候显著 1.读图、描图:
答案:略
2.总结季风的特点及影响: (1)季风的概况。
分类 源地
冬季风 _亚__洲__大__陆__内__部__
风向 性质
①_偏__北__风__ _寒__冷__干__燥__
夏季风
海洋
太平洋 ②_东__南__风__
印度洋 ③_西__南__风__
偏南风 温__暖__湿__润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骄傲受自益满,是满我招们损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
亲手挖掘的。 —— 老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
明。 —— 屈原
1、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2、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3谦虚使人进步, 4、人应有一技之长,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6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7艺无止境
(2)梅雨异常对江淮地区的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危害? 答案:①雨期长:会出现洪涝和低温灾害,严重影响夏、秋农业收 成。 ②雨期过短:会出现干旱,严重影响夏种和春播作物生长。 (3)请分析我国北方、西北地区春季易发生沙尘暴的自然和人 为原因。 答案:①自然原因: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植被稀少,沙质土壤较多, 春季气候干燥而且多大风天气。 ②人为原因:人们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漠面 积扩大。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气候多样季风显著](https://img.taocdn.com/s3/m/a3b46d5df524ccbff02184ad.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知识框架知识点汇总1、南北气温的差异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依据:农业生产的实际;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
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P33中的图2.15)文章摘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小节的知识点总结,中国属于“金砖四国”之一,主要知识点包括中国的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中国的气候特点及其影响等。
中考知识扩展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1月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7月夏季气温特点及原因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文章摘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小节的知识点总结,中国属于“金砖四国”之一,主要知识点包括中国的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中国的气候特点及其影响等。
2、东西干湿的'差异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P36中的图2.17)3、我国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d68f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7.png)
教案编辑专员: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我国气候类型的多样性,掌握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式,培养学生从地理现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我国气候特点的情感。
教学重点: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材、地图、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我国气候的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气候特点,你们知道我国气候的多样性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我国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2. 讲解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课堂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气候类型、季风特点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成绩等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气候多样性和季风显著性的认识程度。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六、课堂活动:模拟季风现象(10分钟)1. 教师准备模拟季风现象的材料,如风扇、气球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模拟材料进行实验。
3.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并记录季风现象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2节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2节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https://img.taocdn.com/s3/m/349df80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7.png)
最 冷
我国冬夏气 温分布特点有哪 些?
最热
冬季南北温差大, 约为50℃,南高北低。
夏季南北温差不大, 约12℃ ,南北普遍高温。
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冬季:(1)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太阳直 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另一方面北 方昼长较南方短。(2)冬季风南下,对北方影响比 南方大,加剧了北方的寒冷。
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非季风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读图回答
季风区和非季风 区大致以 大兴安岭 、
阴 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为界。
我国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 多集中夏秋季节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广州、 武汉、 北京 、 哈尔滨 。 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 4、5、6、7、8、9 月,武汉为 __3_、__4_、__5_、___6_、__7_、__8月,北京为 7、8 月,哈尔滨为 7、8 月。
窑洞: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 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 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 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这种窑洞节 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简单,冬暖 夏凉,经济适用。
干栏式住宅:主要分布在 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区,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 的住宅形式。干栏是用竹、木 等构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 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 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 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 兽侵扰。
降水的不同对民居的影响
蒙古包:过游牧生活的蒙 古族的住房形式,便于装卸运 输的可移动的帐篷。平面多圆 形,用木枝条编成可开可合的 木栅做壁体的骨架,用时展开, 搬运时合拢。小型的毡帐直径 为4~6米,内部无支撑,大型 的则需在内部立2~4根柱子支 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夏)季
降水(年际)变化
大
中国东南沿海距海近, 西北内陆距海远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 偏南风,冬季劲吹来 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 北风
有的年份夏季风强, 有的年份夏季风弱
参考课本P40阅读
1.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成因) 2.议一议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优缺点。 (从农业、生活等方面进行思考)
冬季风和夏季风是不是只停留在界限两侧?
季风与锋面降水
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空气空气气气
暖暖暖空暖空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北方
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读图回答
印度 洋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主要来自___亚__欧大
陆内部的___西__北季
太
风。
平 洋
读图回答
太
平
洋
印度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既有来自_____ 洋太的平_____季东南风, 也有来自______ 洋印的度_____季西风南。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亚洲大陆内部 海洋
读图回答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难以受到夏季风影
印度洋
太 响的主要原因是 平 _远__离__海__洋__和__山_脉___
洋
_阻__挡__。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非季风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地理图册P13
季风区和非季 风区大致以 _大__兴__安___岭 、 _阴__山、_贺__兰_ 山、巴__颜__喀__拉__ 山、冈__底___斯_ 山为界。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9—10月)
9-10月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小结
学以致用 暑假
国庆
▪ 叶老师打算去北京探亲。
中国降水
年际时
空分布规 律
(1)读下图,将图中括号内的内容填写完整。
空间分布 规律
时间分配 规律
年降水量自(东南) 向(西北)递减
降水(季节)分配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4—5月)
4-5月
4-5月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锋带面雨推带推移移规律规六月份律(6—7月)
6-7月
6-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锋带面雨推带推移移规律规七八律月份(7—8月)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7-8月
伏旱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松柏中学 叶冰洁
2.2 季风气候显著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
凉州词
【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阅读课本P40,思考下列问 题。
1 什么是季风?
2 什么是季风气候?
3
季风气候是怎么形 成的?
季风气候显著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从源地、风向、性质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
夏季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得当,使农作物生长旺盛!
洪涝灾害 1998.6.22南平市特大洪灾
重庆2006特大旱灾
寒潮
兴利除弊 持续发展
玉门关
松柏中学 叶冰洁
风向
偏北风
偏南风
特点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对气温 和湿度 的影响
降温、减湿 增温、增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读P40图2-30回答
季风区是指受
非季风区
夏季பைடு நூலகம்影响明 显的区域。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 √ 明辨是非
季风区就是 只受季风影 响的区域, 非季风区没 有受到季风 的影响。
季风区是指 受到夏季风 影响的区域 ,非季风区 是指夏季风 难以达到的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