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分型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断、治疗和随访

(1)新生儿及婴儿期 • 主要依靠低苯丙氨酸奶粉或同时添加母乳喂养 • 对治疗依从性较好,经典型PKU患儿需暂停母乳 或普通婴儿奶粉,给予无Phe特殊奶粉 • 治疗3-7天后血Phe浓度下降接近正常后,逐步添 加少量天然乳品 • 母乳首选(Phe含量为牛乳的1/3),或普通婴儿 奶粉或低Phe辅食 • 轻度PKU根据血Phe浓度按3:1或2:1配置无Phe 特殊奶粉与普通奶粉,根据血Phe浓度调节饮食 配伍。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 断、治疗和随访
概述
• 高苯丙氨酸血症(HPA) • 血苯丙氨酸(Phe)>120umol/l (>2mg/dl)及血Phe与酪氨酸(Tyr)比 值(Phe/ Tyr)>2.0统称为HPA • HPA病因分类 • 1、PAH缺乏症(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 • 2、BH4缺乏症(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临床表现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 • 新生儿期无临床症状,3-4个月后逐渐表现PKU 的临床特点,头发由黑变黄,皮肤颜色浅淡 • 尿液、汗液鼠臭味 • 随着年龄增长,智能发育落后明显 • 小头畸形,婴儿痉挛症或点头样抽搐,可出现行 为、性格、神经认知等异常,如多动、自残、攻 击、自闭症、自卑、忧郁等 • 易被误诊为脑性瘫痪,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需 要依靠生化分析进行病因诊断
BH4缺乏症分类
• BH4代谢途径中5种酶中的一种酶缺乏导致HPA 及神经递质合成障碍。 • 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PTPS)缺乏 • 二氢蝶啶原酶(DHPR)缺乏 • 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GTPCH) • 墨蝶啶还原酶(SR) • 蝶啶-4@-甲醇氨脱水酶(PCD)缺乏 • 我国256例BH4缺乏症患儿中96%为PTPS缺乏, DHPR缺乏占2.4%
高苯丙氨酸血症相关检查方法,及饮食

对可疑的较大儿童进行初筛,特异性差;
尿三氯化铁试验:新鲜尿液5mL中加入
几滴10%FeCl3;
阳性:反应呈蓝绿色
尿2,4-二硝基甲苯试验(DHPH)试验:
阳性:黄色沉淀
阳性结果示往往为时已晚,失去治疗时机
宜
母乳中苯丙氨酸的浓度为360mg/L,天然食物中与之相近的有胡萝卜、白萝卜、藕、大白菜、圆白菜、瓜类、荸荠、橙、桔、桃、杏、苹果、葡萄、樱桃、草莓、菠萝、杨梅、猕猴桃等。
我国大部分地区土豆可以作为该类患儿的主食。
麦淀粉、山药、团粉、土豆粉、粉条、粉皮、凉粉、水果蔬菜、茄子、葱头、柿子、油菜,可用油脂有猪油、牛油、奶油、植物油、芝麻酱,其他蜂蜜、蔗糖、糖果等。
市售PKU专用食品。
含苯丙氨酸少而酪氨酸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有荸荠、藕、南瓜、柿子椒、海棠果、柚子、茯苓等。
忌(少)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往往苯丙氨酸也较多,要少用。
禁奶类及其制品、蛋类、肥瘦肉、干豆及其制品;限米、面。
•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为正常人活性的0~4%
•经典型PKU:PAH活性仅为正常0-4.4%;
•高苯丙氨酸血症:PAH活性为正常1.5%-34.5%;。
高苯丙氨酸血症鉴别诊断,早期发现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

高苯丙氨酸血症鉴别诊断,早期发现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顾强;杨艳玲;秦炯【期刊名称】《中国医刊》【年(卷),期】2006(41)3【摘要】血液苯丙氨酸浓度高于2mg/dl(120μmol/L)称为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
遗传性高苯丙氨酸血症有两大类原因,一类为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hydroxylase,PAH)活性下降或丧失,一类为PAH的辅酶四氯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
)缺乏症。
两类疾病临床表现相似,但诊断与治疗方法不同,早期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既往我国多数高苯丙氨酸血症为临床诊断,因为智力运动损害、惊厥等神经系统异常就诊时才能发现。
【总页数】3页(P21-23)【作者】顾强;杨艳玲;秦炯【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8【相关文献】1.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致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的诊断及1种新突变的发现[J], 何江;杨曦;邹红云;张琼;余伍忠2.儿童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患者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基因突变特点及一种新突变的发现 [J], 瞿宇晋;宋昉;金煜炜;王红3.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J], 刘晓青4.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7例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 [J], 张立琴;何怡峰;宋扬;徐宁;傅平;于双玉5.四氢生物喋呤负荷试验在高苯丙氨酸血症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沈明;赵世萍;贺春;白波;付桂香;李晓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与进展

Key European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henylketonuria
增加蛋白质摄入的方法
逐渐增“2”减“1” 将每日“2”段奶粉摄入总量分成3-4次 溶入适量水中(可加入“1”中),水温在45度 左右 可用各种水果或蔬菜汁 也可拌入饭菜中,但水量用充足
添加辅食
补充母乳及治疗奶粉中营养素的不足 增强消化机能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新生儿期PKU患儿喂养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临床表现
BH4 缺乏症临床表现
Ø具有PKU的临床表现 Ø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不全 Ø嗜睡,表情淡漠 Ø顽固性抽搐 Ø智能障碍 Ø严重小头畸形 ØDHPR缺乏症反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 Ø预后较PKU患儿更差
高苯丙氨酸血症(HPA)诊断
实验室基本检查结果: 1. 血浆苯丙氨酸浓度
>120µmol/L(2mg/dl) 2. 苯丙氨酸/酪氨酸>3
口服BH4前,及后4、8、24小时。 Ø 结果判断: Ø PTPS:口服BH4后4-6小时,血苯丙氨酸浓度降至小于
120μmol/L Ø DHPR:口服BH4后,直至24小时,血苯丙氨酸浓度下降
缓慢。 Ø BH4反应性:口服BH4后,直至24小时,血苯丙氨酸浓
度较0小时时下降大于30%。
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 鉴别诊断
治疗中注意的问题(2)
高苯丙氨酸(苯丙酮尿症)血症PPT课件

基因治疗
针对基因突变导致的苯丙酮尿症, 基因治疗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 目前仍处于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
预防措施
01
02
03
新生儿筛查
通过新生儿筛查程序,及 早发现并干预携带苯丙酮 尿症基因的新生儿,避免 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遗传咨询
为携带苯丙酮尿症基因的 家庭提供遗传咨询,帮助 他们了解疾病风险、遗传 方式及预防措施。
加强患者支持
建立患者互助组织,为患者提供心理、营养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THANKS
感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发病机制
患者体内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蓄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进而影响智力 发育和行为表现。同时,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还可通过其他途径对人体造成 损害。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新生儿期
通常没有症状,但可能通过新生儿筛 查发现。
非经典型PKU
可能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出现症状, 如行为问题、学习困难、多动、癫痫 等。
发病率和危害
发病率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代 谢病,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 有所差异,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危害
苯丙酮尿症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 的危害,包括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 缓、精神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 的生活质量。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或其辅酶的缺陷所致,属于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
风险评估及监测
风险评估
通过基因检测、代谢筛查等手段评估患者风险。
监测手段
定期检测血液中苯丙氨酸水平、观察患者症状变 化等。
预警系统
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高苯丙氨酸血症实验诊断标准

高苯丙氨酸血症实验诊断标准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高苯丙氨酸血症这个事儿的实验诊断标准。
你可别小瞧这个,这就像是一场在微观世界里的侦探游戏呢。
首先啊,咱们得知道啥是高苯丙氨酸血症。
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苯丙氨酸这玩意儿太多了。
那怎么发现它太多了呢?这就得靠实验啦。
最常见的一个实验就是血苯丙氨酸浓度测定。
这就好比给血液里的苯丙氨酸来个大点名。
一般来说,如果新生儿的血苯丙氨酸浓度大于120μmol/L,那就可能有点问题喽。
不过呢,我觉得这也不是绝对的,也许有的宝宝就是天生有点特殊,稍微高一点但也不一定就是患病了呢。
就像我之前认识的一个他家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这个数值就有点临界,把他们一家人吓得够呛,以为孩子得了这病。
结果复查之后发现又正常了,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心情大起大落啊。
还有一个叫做尿蝶呤分析的实验。
这就像是在尿液里找线索。
正常情况下,尿蝶呤的各种成分比例是比较固定的。
要是患了高苯丙氨酸血症,这个比例可能就会乱套。
比如说,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缺乏型的高苯丙氨酸血症,尿中的新蝶呤和生物蝶呤的比例就会出现异常。
这时候就像一个原本和谐的乐队,突然有个乐手跑调了一样。
但是呢,这个实验也有点麻烦,因为影响尿蝶呤比例的因素可能还挺多的。
我想啊,也许饮食、环境啥的都可能掺和一脚,所以得谨慎判断。
另外,四氢生物蝶呤负荷试验也很重要。
这个试验就像是给身体来个小挑战,看看它对四氢生物蝶呤的反应。
如果给患者服用一定量的四氢生物蝶呤后,血苯丙氨酸浓度下降明显,那就可能是四氢生物蝶呤缺乏型的高苯丙氨酸血症。
不过呢,做这个试验的时候可得小心,就像走钢丝一样,剂量要控制好,不然可能会有风险。
我听说曾经有个地方做这个试验的时候,差点就因为剂量没调好出了岔子,还好医生及时发现并调整了。
总之呢,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实验诊断标准就像是一套组合拳,不能单靠一个实验就下结论。
要把这些实验综合起来看,才能更准确地判断是不是真的患了这个病。
就像破案一样,要收集各种各样的证据,不能只看到一点就认定犯人是谁,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今天继续咱们关于高苯丙氨酸血症实验诊断标准的话题。
苯丙酮尿症诊疗指南【2019版】

90. 苯丙酮尿症概述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引起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浓度增高,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苯丙酮尿症是高苯丙氨酸血症的主要类型。
病因和流行病学PAH 基因变异导致PAH 活性降低或缺乏是PKU 的主要病因。
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代谢所需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活性降低或缺乏,使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tyrosine,Tyr),酪氨酸及其他正常代谢产物合成减少,血液中Phe 含量增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同时次要代谢途径增强,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并从尿中大量排出,苯乳酸使患儿的尿液具有特殊的鼠尿臭味。
PAH 缺乏症发病率在不同种族和地区有差异。
爱尔兰约为1/4500,北欧、东亚约为1/10 000,日本约为1/143 000。
我国平均发病率为1/11 800。
根据血Phe 浓度将PAH 缺乏症分为:轻度HPA(120~360μmol/L) 、轻度PKU(360~1200μmol/L)、经典型PKU(≥1200μmol/L)。
临床表现PKU 患儿在新生儿期多无临床症状,出生3~4 个月后逐渐出现典型症状,1 岁时症状明显。
出生数月后因黑色素合成不足,其毛发和虹膜色泽逐渐变浅,为黄色或棕黄色,皮肤白。
由于尿液、汗液含有大量苯乳酸而有鼠尿臭味。
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表现出智能发育迟缓,以认知发育障碍为主、小头畸形、癫痫发作,也可出现行为、性格等异常,如多动、自残、攻击、自闭症、自卑、忧郁等神经系统表现。
婴儿期还常出现呕吐、湿疹等。
辅助检查1.血苯丙氨酸测定(1)荧光定量法:检测干血滤纸片中Phe 浓度,正常血Phe 浓度<120μmol/L (2mg/dl),血Phe 浓度>120 μmol/L 提示高苯丙氨酸血症。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共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共识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或其辅酶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 )缺乏,导致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增高的一组最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
随着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新生儿筛查与预防技术的发展,HPA已成为可治疗、可预防的疾病,为遗传代谢病防治史的典范[1-3]。
我国于1981年开始进行HPA的筛查与治疗研究,33年来,全国筛查率逐步提高[4-6],多数HPA患儿的诊断从临床症状的诊断正在向新生儿无症状的生化和基因诊断转变,HPA 的早期筛查、鉴别诊断及正确治疗逐渐成为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新挑战。
为此,依据卫生部《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7],参考国内外的经验及指南[8-10],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新生儿筛查学组就HPA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提出以下诊治共识。
1. 概述1.1 HPA的定义血Phe 浓度> 120 μmol/L(> 2 mg/dl)及血Phe 与酪氨酸(Tyrosine,Tyr)比值(Phe/Tyr)>2.0统称为HPA[8-10]。
1.2 HPA的病因与分类HPA的病因分为PAH缺乏症和BH4 缺乏症二大类,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9,11]。
PAH缺乏症:患儿因PAH缺乏导致不同程度的HPA(图1)。
通常根据治疗前最高的血Phe浓度或天然蛋白摄入足够情况下血Phe浓度分类。
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血Phe≥1 200 μmol/L;轻度PKU:血Phe 360 ~ 1200 μmoI/L;轻度HPA:血Phe 120 ~ 360 μmoI/L[1,11]。
可治性罕见病—苯丙酮尿症

可治性罕见病—苯丙酮尿症一、疾病概述1.病因高苯丙氨酸血症( 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氨基酸代谢病,随着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新生儿筛查与预防技术的发展,HPA已成为可治疗、可预防的疾病,为遗传代谢病防治史的典范。
血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Phe)浓度>120 Vmol/L,血Phe与酪氨酸( tyrosine,Tyr)比值(Phe/Ty)r>2.0统称为HPA。
HPA的病因分为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症和PAH辅酶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缺乏症两大类[1,2]。
PAH缺乏程度不同导致血Phe浓度不同,通常根据治疗前最高的血Phe浓度,或天然蛋白摄入足够情况下血Phe浓度分类,国内外分类标准不同,国内标准:经典型的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血Phe≥1 200 pmol/L)、轻度PKU(血Phe浓度360~1 200 pmol/L)及轻度HPA(血Phe 浓度120~ 360 µmol/L)[1.3]。
国外学者也提出根据2~5岁时对饮食Phe耐受量进行分类,经典型PKU者Phe耐受量<20 mg/( kg.d),轻度PKU20~50 mg/( kg.d),轻度HPA为>50 mg/(kg.d)C4]。
此外,根据血Phe浓度对BH4反应性分为BH4反应性及BH4无反应性PKU/HPA。
2.发病机制苯丙酮尿症(PKU)是由于肝脏PAH基因突变导致PAH活性降低或丧失,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酪氨酸代谢受阻,血Phe增高通过血脑屏障'脑内Phe浓度增高、神经递质多巴胺及5一羟色胺合成减少,引起脑髓鞘发育不良或脱髓鞘等脑白质病变,导致患儿智能发育障碍;Phe增高可刺激转氨酶发育,旁路代谢增强,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增高,并从尿中大量排出[1](见图1)。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共识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共识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PAH)缺乏或其辅酶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 BH4)缺乏,导致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Phe)增高的一组最常见的氨基酸代病。
随着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新生儿筛查与预防技术的发展,HPA已成为可治疗、可预防的疾病,为遗传代病防治史的典[1,2,3]。
我国于1981年开始进行HPA的筛查与治疗研究,33年来,全国筛查率逐步提高[4,5,6],多数HPA患儿的诊断从临床症状的诊断正在向新生儿无症状的生化和基因诊断转变,HPA的早期筛查、鉴别诊断及正确治疗逐渐成为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新挑战。
为此,依据卫生部《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7],参考国外的经验及指南[8,9,10],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分泌遗传代学组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新生儿筛查学组就HPA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提出以下诊治共识。
[概述]一、HPA的定义血Phe浓度>120 μmol/L(>2 mg/dl)及血Phe与酪氨酸(Tyrosine, Tyr)比值(Phe/Tyr)>2.0统称为HPA [8,9,10]。
二、HPA的病因与分类HPA的病因分为PAH缺乏症和BH4缺乏症二大类,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9,11]。
1.PAH缺乏症:患儿因PAH缺乏导致不同程度的HPA(图1)。
通常根据治疗前最高的血Phe浓度或天然蛋白摄入足够情况下血Phe浓度分类。
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血Phe≥1 200 μmol/L;轻度PKU:血Phe 360~1 200 μmol/L;轻度HPA:血Phe 120~360 μmol/L[1,11]。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断与治疗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人才培训班陈丕亮2018——10——19内容●一、概述●二、临床表现●三、诊断和鉴别诊断●四、治疗●五、随访及监测●六、预后和预防一、概述●高苯丙氨酸血症(HPA)定义:血苯丙氨酸(phe)浓度持续>120μmol/L(>2mg/dl)。
●Phe与酪氨酸(Tyr)比值(phe/tyr)>2.0●病因:1 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症2 四氢生物蝶呤(BH4)缺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苯丙氨酸(Phe)代谢示意图♦蛋白质♦♦苯丙氨酸酪氨酸多巴♦BH4 BH2♦苯乙酸苯丙酮酸对羟苯丙酮酸多巴醌多巴胺♦♦正羟苯乙酸♦苯乳酸尿黑酸黑色素去甲♦肾上腺素♦♦CO2 +H2O♦肾上腺素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分类●根据治疗前最高的血PHE浓度、或天然蛋白摄入足够情况下血PHE浓度。
⏹1经典型PKU:血phe≥1200μmol/L⏹中度PKU:血phe 360∽1200μmol/L⏹轻度HPA:血phe 120∽360μmol/L⏹2国外也有根据对饮食phe耐受性进行分类,但需要标准化饮食,临床实际应用复杂。
⏹3可根据血phe浓度对BH4的治疗反应分为BH4反应性PAH缺乏症及BH4无反应性PAH缺乏症。
BH4缺乏症分类●由于BH4代谢途径中5种酶中的一种酶缺乏导致HPA及神经递质合成障碍⏹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PTPS)缺乏⏹二氢蝶呤还原酶(DHPR)缺乏⏹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GTPCH)⏹墨蝶呤还原酶(SR)⏹蝶呤-4a-甲醇氨脱水酶(PCD)缺乏⏹我国256例BH4缺乏症患者中96%为PTPS缺乏,DHPR缺乏占2.4%发病机制●天然食物中的蛋白质均含有4-5%的phe●Phe在肝脏中PAH的作用下转化成酪氨酸●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可导致HPA,旁路代谢增强,大量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从尿中排除●增高的血phe值通过血脑屏障,导致脑内phe增高、引起脑髓鞘发育不良或脱髓鞘等脑白质异常而导致神经系统损害●BH4是PAH、酪氨酸及色氨酸羟化酶的辅酶,任何一种BH4合成或还原酶缺乏可导致HPA,影响神经递质多巴胺、5-羟色胺的合成障碍,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发病率●各个国家与地区HPA的发病率有所不同⏹我国1985—2011年3500万新生儿筛查资料显示,患病率为1:10397⏹国际资料报道HPA病因中PAH缺乏症占98%,BH4缺乏症约2%⏹2000∽2007年我国新生儿筛查资料显示,HPA中12.9%位BH4缺乏症,以PTPS 缺乏最常见,并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南部地区BH4缺乏症发病率较高,台湾发病率最高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一对隐性基因。
济南市高苯丙氨酸血症发病率调查及其临床表型、生化表型与治疗效果及脑部MRI特征的关系

Part 1
The incidence of
hyperphenylalaninemia(HPA)in
Jinan district
Object:Find the incidence ofhyperphenylalaninemia(HPA)in Jinan through
newborn screening,including the incidence for classical PKUand BH4 deficiency. Methods:Doing assay(BIAl duffng
市高苯丙氨酸血症发病率和全国高苯丙氨酸血症发病率。 结果:济南市共筛查了462726例新生儿,确诊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68例, 发病率l:6805,与全国总发病率1:l 1307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o.01), 其中经典型63例,占HPA的92.65%,BH4缺乏型5例,占HPA的7.35%,
fP<0.05);斑Phe浓液控铺不受组帮控割不稳定组患儿的藏囱质病交评级差辫无 显著性(P>O.05)。对BH4缺麓症患儿,在治疗前未发现神经系统受损症状的患JL 在治疗后脑部白质瘸变评级要低于猩治疗前如现神缀系统受损害患JL的评缀。
结论:派疗后熙有患j‘仍有不爨程度蛉簸自质瘸交。对手经典型PKU惑,b,
无差别,但智力发育有差别。经典型PKU智力发育水平与血苯丙氨酸浓度相关, 浓度的升高或波动较大均能严重影响患儿智力水平。BH4缺乏症患儿治疗效果与 丁|始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部分高苯嚣氨酸蓝症患歹L艟叁蒺瘸变范豳与 临床表型、生化袭型的关系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表型、生化表型(斑苯焉氨酸浓度)离苯霹氨酸血疫患
与国内目前报道的发病率占HPA的11_3%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
HHH 综合征(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诊疗指南【2019版】

49.高苯丙氨酸血症概述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PAH )缺乏或其辅酶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缺乏,导致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增高的一组最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
血Phe浓度>120μmol/L(>2mg/dl)及血Phe与酪氨酸(tyrosine,Tyr)比值(Phe/Tyr)>2.0统称为HPA。
病因和流行病学HPA 的病因分为PAH 缺乏症(又称苯丙酮尿症PKU)和BH4 缺乏症(BH4D)两大类,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PAH 缺乏症是由于PAH 基因发生致病变异,导致PAH 活性下降,Phe 不能转换为Tyr,使得Tyr 及正常代谢产物合成减少,血Phe 浓度增高,最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四氢生物喋呤(BH4)是三个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羟化酶的辅酶。
BH4 代谢途径中任何一种酶的缺陷均可导致BH4D,不仅阻碍Phe 代谢,还会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合成,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
各个国家与地区HPA 的发病率不同。
我国1985—2011 年3500 万新生儿筛查资料显示,发病率为1:10 397。
2000—2007 年我国新生儿筛查资料显示,HPA 中12.9%为BH4D,并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南部地区BH4D 发病率较高。
根据血Phe 浓度将PAH 缺乏症分为:轻度HPA(120~360μmol/L)、轻度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360~1200μmol/L)、经典型PKU(≥ 1200μmol/L)。
临床表现HPA缺乏症患儿在新生儿期多无临床症状,出生3~4个月后逐渐出现典型症状:头发由黑变黄,皮肤颜色浅淡,尿液、汗液鼠臭味。
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表现出智力发育落后、小头畸形、癫痫发作,也可出现行为、性格、神经认知等异常。
苯丙酮尿症

概 论
• 定义、特点及历史 • 发病机制 • 遗传学基础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及治疗
• 预防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典型PKU
• 1)尿三氯化铁试验:绿色为阳性; • 2)尿二硝基苯肼试验:黄色沉淀为阳性。 • 3)血苯丙氨酸(Phe)生化定量:适用于新 生儿 筛查阳性者,典型PKU生后乳类喂养数日血 Phe>1.22mmol/L(20mg/dl),血酪氨酸为正常或 稍低。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 (2)BH4缺乏症
• 1)尿蝶呤分析 :主要用于PKU鉴别诊断。应用高
压液相层析(HPLC)测定尿液中新蝶呤(N)和生物蝶 呤(B)的含量。如6-PTS缺乏,N/B升高,N排出升高。 GTP-CH缺乏,蝶呤总量排出减少。
• 2)BH4负荷试验:口服20mg/(kg.d),3d,血Phe、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概 论
• 定义、特点及历史 • 发病机制 • 遗传学基础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及治疗
• 预防
遗传学基础
PKU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经典型PKU的分子病理基础是PAH基因 突变。导致PAH活性降低或活性丧失所 致。12q22-12q24 BH4型所涉及的三个酶的编码基因均已定 位,任何一个编码基因发生病理突变均可 造成相关酶活性缺陷,致使苯丙氨酸发生 异常积聚。
•
临床表现
• 2、皮肤:
90%数月后出现黑色素不足, 毛发、皮 肤、虹膜色泽变浅, 1/3患儿皮肤干燥,常年患湿疹。
• 3、体味:由于尿液及汗液中排出较多苯乙酸,可有
明显鼠尿臭味。 • 无症状女性患者的孩子 常伴胎儿智力低下,小脑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