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是指在城市园林中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布局和组织,以创造出美观、富有生态价值的绿化景观。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和方法。
一、生态适应性原则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是指植物对于生存环境的适应程度。
在城市环境中,植物的生态适应性非常重要,要选择能够耐受污染、耐旱、耐盐碱等恶劣环境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二、景观效果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需要考虑到植物的景观效果,使其能够与周围的建筑环境和城市风貌相协调。
要根据不同的绿化区域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用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进行组合,形成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景观效果。
三、季节变化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季节变化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季节对于绿化景观的美观度有很大影响。
为了保持四季景观的连贯性和变化性,应选择具有不同季节花期和整体颜色协调的植物进行配置。
四、功能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需求。
根据绿化区域的具体功能要求,选择具有防尘、净化空气、保护水土、防风固土等功能的植物进行配置。
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性和经济效益,选择既具有功能性又美观可观的植物进行配置。
六、生态多样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要注重生态多样性,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组合,增加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吸引不同类型的动物和昆虫,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及养护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及养护管理摘要:园林景观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整体环境,提高生活环境的宜居性。
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园林植物配置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工作人员要结合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习性优化配置各类植物,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此外需要开展植物养护管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存活率,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绿植绿化美化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养护管理1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1.1优先选择本地树种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为提高整体园林的观赏性,引入其它地区树种,但是新树种在配置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外地树种具有较高的价格和运输成本,提高了整体园林工程的成本,增加了承建单位的经济压力;此外在栽种外地树种的过程中可能会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从而降低树种存活率。
因此在配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过程中,需要优先配置本地树种,利用本地树种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存活率。
1.2注重植物多样性配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过程中,因为不同植物存在竞争和共生的复杂关系,不同植物形成植物群落,因此在配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配置多样性的植物,不同植物发挥出不同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小型生态体系。
保障植物群落的完整性还有利于控制病虫害,优化植物自我调节能力,保障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
1.3注重季节变化南北方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因此增加了南北植物的差异性,例如北方地区主要是种植落叶树,而南方地区主要是种植常青树。
因此在配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当地气候特点,分析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存活情况和生长情况,争取城市园林在四季可以呈现出不同景观。
1.4经济性原则一般园林工程规模比较大,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建设园林,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工作占据园林建设成本的较大比例,在配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过程中,园林工作人员需要考虑植物成本,不能过于重视园林景观而选择高成本植物,不利于控制整体建设成本。
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
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城市园林建设和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城市景观。
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满足人们的观赏、休闲、运动等多种需求。
下面介绍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
1. 根据功能选植物城市园林的功能有很多,常见的有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固沙、保持水源等。
针对不同的功能,应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植物。
如美化城市环境,宜选择较为美观、色彩丰富的花卉;净化空气,应选择对环境有净化作用的植物。
2. 适应性强的植物更适合城市城市的气候和环境都与自然环境有很大不同,一些植物可能难以在城市中生长。
因此,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
一些适应性强的植物可以适应城市中的空气污染、干旱、高温等环境。
常见的适应性强的植物有梧桐、杨树等。
3. 种植比例要合理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的种植比例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植物种类适宜种植的比例是不同的。
在城市街道绿化中,一般以树木为主,以草坪、花境为辅;在城市公园绿化中,可以根据需要搭配不同的植物种类,既要考虑景观美化,也要考虑游客的休闲需要。
4. 选择不同季节开花、有色、有香植物城市园林的美化主要依赖于植物。
随着季节不同,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也有所不同。
为了让城市园林始终保持美丽,应选择不同季节开花、有色、有香植物进行配置。
这样可以确保在一年中不同季节都能看到美丽的植物,让城市整体环境更为宜人。
5. 植物配置要合理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也非常重要。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起到点缀景色、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作用。
在配置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的高度、树形、叶色等特点进行合理搭配,使整体效果更加美观。
城市园林建设和改造植物配置原则是多方面的。
只有选择适合城市环境的植物,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比例配置,并在不同季节选择开花、有色、有香植物进行配置,才能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城市园林。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的环境,还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之地。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绿化的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在实际的城市园林绿化中,我们也常常会发现一些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城市绿化的效果,还可能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对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
一、存在的问题1. 单一植物物种过多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某些区域种植的植物物种过于单一,这不仅降低了绿化的美观性,还缺乏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帮助。
单一植物物种过多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容易造成病虫害的大面积传播,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绿化效果。
2. 植物种植不合理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有些地方可能会出现植物种植不合理的情况,比如在干燥地区种植喜阴的植物,或者在阴湿地区种植喜阳的植物。
这样的种植不合理不仅影响了植物的生长,还可能导致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3. 植物配置缺乏设计感在一些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可能存在着缺乏设计感的问题,这导致整体绿化效果欠佳,并且无法展现出城市园林绿化的魅力和氛围。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由于地域原因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植物配置缺乏多样性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植物种类过于单一,不仅使得整体绿化效果变得单调乏味,还可能影响到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建议1. 多样化植物配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样化植物配置的对策。
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的植物物种,既可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美观性,又可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科学地进行植物配置。
这样可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状况,避免浪费水资源,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体绿化效果。
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邓佩琪(广州市花木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75)摘要: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是决定园林造景效果、绿化效果的关键,对提高城市整体美观度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给市民带来良好是审美体验,还具有净化城市空气环境的作用。
为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效果,在探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配置;城市园林工程;园林绿化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24-0112-030引言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通过对城市绿化、园林景观的建设理念、风格特征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别是在各地旅游业逐渐兴起的背景下,怎样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突出城市文化主题、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已经成为各地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植物作为城市园林绿化造景的核心要素,怎样选择、采用兼具生态、景观、美学效能的植物品种,怎样合理对植物进行组合配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1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1.1提高城市美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不同植物相互交织共同形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城市园林绿化本身是通过人工造景的方式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在城市内部开展园林绿化工程,通过植物的科学配置,在高楼大厦之间实现自然景观再现,营造和谐、优美的景观效果,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增添城市生机和发展活力。
1.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园林绿化中合理配置植物,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能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给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空气环境[1]。
且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能有效降低高浓度二氧化碳引发的热岛效应,有效调节城市内部温度,给市民带来良好居住感受,为人们营造良好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
植物除了能净化空气外,还能降低噪声,具有遮阳、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作用,能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条件。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一座优美的城市需要树木、花草的簇拥,这不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善。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对于城市园林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从原则与方法两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1.生态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是生态原则,这是因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应当尽量遵循自然规律,结合城市的地形、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促进土壤的固化和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2.景观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二原则是景观原则,即要结合城市的风貌、历史文化等特色,选取具有观赏价值和景观效果的植物种类。
植物的配置要考虑到四季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得城市园林的景色在整个年份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
3.功能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三原则是功能原则,即要根据城市的用地功能和人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种类。
比如在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可以选择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而在学校、医院等场所,则可以选择一些清新怡人的植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4.多样性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四原则是多样性原则,即要注重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多样性的植被结构,提高城市绿地的生物多样性。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植物疾病传播的风险,还可以为城市中的鸟类、昆虫等提供更丰富的栖息地。
5.健康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五原则是健康原则,即要选择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植物种类。
一些植物可能会引发过敏或者产生有害气体,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选择健康无害的植物种类,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
1.调查研究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状况、土壤特点等情况,为植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养护管理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18关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养护管理◎张艳摘要:针对园林植物配置原则,例如因地制宜原则、合理搭配原则等,进行有效分析,并简单介绍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植被配置与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具体的植物配置与养护管理要点,充分体现出植物自身的美学价值,有效美化环境等,取得较好效果,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养护城市园林景观植物,能够有效地帮助园林设计师配置和选择合适的室外景观植物,提升园林的艺术水平和绿地质量,营造出生态和谐的生态氛围,使园林景观植物逐渐成为提升国民生活品质,促进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枢纽。
一、园林植物配置要点(一)结合季节特性合理选择绿化植物根据园林工程造景特点能够得知,要想更好地增强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效果,在绿化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根据季节特性,优化植物配置,打造气候舒适的春季、迅速成荫的夏季、硕果累累的秋季、丰富多彩的冬季等自然景观,能够让游客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通过根据季节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绿化植物,不仅能够提升园林工程的综合观赏价值,而且可以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实际观赏需求。
(二)将不同层次的绿化植物有效组合在选择绿化植物种类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师需要根据各类绿化植物的形态特点,加强植物配置,并遵守因地制宜的配置原则,根据园林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与气候环境,尽可能选择本地植物,从而更好地发挥各类绿化植物的观赏价值。
通过将不同层次的绿化植物有效结合,并采取分层配置,可以明显提升绿化植物的观赏价值,使园林绿化植物色彩与层次更为丰富,为广大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
二、宜兴市丁蜀镇青龙山公园景石节点花境植物配置分析在花境的设计过程中,一、二年生植物使用次数较多,导致花境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所涉及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就会很多,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地进行维护,一旦维护出现问题,较容易导致花境中的植物死亡。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绿化带中选择和布置适合景观效果、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还能使城市更具生机和活力。
下面将从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和分析两方面进行探讨。
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 适应环境: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包括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性等。
根据城市的气候和地理特点,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以确保其能够良好生长。
2. 美观与实用兼顾:植物选择应注重美观性,植物的花朵、叶子和枝干等特征都能对景观起到装点作用。
还要考虑植物的实用性,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植物,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气。
3. 多样性和长春性:在植物配置上,要尽量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
还要考虑植物的长春性,选择那些能长时间保持绿化效果的植物,减少频繁更换植物的成本和工作量。
4. 抗污染和易维护:城市道路上的植物容易受到车辆尾气和压力的污染,因此选择一些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
还要考虑植物的易维护性,选择那些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的植物,便于养护和管理。
通过对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的提升。
植物的选择应注重颜色搭配和层次感,可以选用颜色鲜艳的花卉或具有华丽色彩的宿根植物,增加景观的亮点,使城市更加美丽。
2. 缓解交通压力: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还可以缓解交通压力。
适当选择树种等大型植物,可以起到隔音、净化空气和降低温度的作用,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舒适的环境。
3.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植物的绿色和芬芳气息可以缓解压力、舒缓心情,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在植物配置上,还可以考虑种植一些果树或观赏果树,为居民提供新鲜水果或美丽的景观。
4.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绿化环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更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的环境污染等。
而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城市园林绿化更加宜人,也可以增加植物的生长空间,从而提升植物的生长质量。
那么,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原则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要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分条件等自然环境条件,保持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常绿树种,如榕树、柳树等,这样可以保持整年绿色,美化城市环境。
而在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耐寒的树种,如松树、梧桐树等,这样可以在寒冷的冬季中也能保持一定的绿化景观。
2.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植物种类,可以适应城市环境的特点,如耐污染,耐干旱,耐盐碱等。
这样可以增加植物的生存率,减少城市园林绿化的维护成本。
比如在城市马路两侧的绿化带中,可以选择一些耐污染的树种,如槐树、杨树等,这样可以在城市交通污染较大的地方也能保持一定的植物生长。
观赏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比如在城市公园的景观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花草景观植物,如月季、牡丹等,这样可以在春夏季节为市民提供美丽的观赏景观。
多样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可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植物配置,这样可以形成层次丰富,多样性的绿化景观。
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方法1. 结合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结合景观设计的原则,根据绿化带的功能定位和周边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 引言1.1 植物配置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不同植物种类,并合理搭配它们的种植位置,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品质和环境效益。
良好的植物配置可以打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增加城市绿化的美观性和吸引力,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出宜人的环境。
不同种类植物的搭配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让人们在绿化环境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美好。
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还可以促进城市园林的生态平衡和多样性。
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种类,可以为城市生态系统引入不同的物种,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为城市环境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持土壤稳定等,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植物配置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绿化的美观和生态效益,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时,要重视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合理搭配种植位置,打造出健康、美丽、生态友好的城市绿化环境。
【字数:245】1.2 存在的问题引发的思考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工作中,人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存在的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思考和反思。
过度集中种植同一种植物会导致城市园林绿化的单一化和缺乏变化,降低了整体景观的品质和吸引力。
这种单一化的植物配置不仅影响了城市绿化的美观性,也容易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抗风险性的降低。
过度集中种植同一种植物还容易导致疾病和虫害的传播,增加了园林绿化的管理成本和难度。
植物种植不合理也会导致病虫害频发的问题。
如果城市园林中种植的植物种类过多且不搭配合理,容易造成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使得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加快,给城市园林带来更多的隐患和困扰。
缺乏生态多样性也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度。
而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在实际的植物配置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们来谈谈问题。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单一化:部分城市园林绿化过于追求规整和整齐,导致植物配置单一化,大面积种植相同品种的植物,缺乏丰富多样的植物品种,使整体绿化效果缺乏变化和生机。
2. 抗逆性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考虑到维护成本和工作难度,往往会选择一些抗逆性较差的植物品种,这样虽然可以减少后期管理成本,但也容易使整体植物配置显得单一和缺乏生机。
3. 茂密度不匹配: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模,导致植物茂密度不匹配,有的地方过于茂密,有的地方则显得稀疏,整体视觉效果不佳。
4. 季节性不足: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只注重植物的观赏效果,却忽视了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整体绿化景观缺乏季节性的变化和丰富性。
以上所述即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从多样化植物配置、提升植物抗逆性、合理植物茂密度和增强植物季节性这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我们应该在植物配置中注重多样化。
多样化的植物配置可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多样性和美感,让人们在欣赏城市景观时更加愉悦。
在植物选择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和环境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以确保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美观性。
在城市园林绿化项目中,可以引入一些当地的特色植物,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一些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让整体的绿化景观更加多姿多彩。
我们需要提升植物的抗逆性。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我们应该选择那些抗逆性强的植物种类,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整体绿化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除了抗逆性,还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规模,尽量选择那些生长比较快、秀丽的植物,以减少绿化周期和提高绿化效果。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
(4)、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大于株距。
(5)、环植: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
(6)、带状种植:用多行树木种植或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三)植物配置艺术手法
三、均衡的原则:这是植物配置时的一种布局方法。
植物配置时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景观就显得稳定、顺眼。如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置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如门前两旁配置对称的两株桂花;楼前配置等距离、左右对称的南洋杉、龙爪槐等;陵墓前、主路两侧配置对称的松或柏等。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一条蜿蜒曲折的园路两旁,路右侧若种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则邻近的左侧须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丛的花灌木,以求均衡。
植物配置首先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相配的协调性。经过在绿化工程中的工作实践总结了植物配置在不同地方应注意的掌握要点。
1、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避免遮蔽司机的视线。绿岛上自然式配置树丛、孤植树,在开敞的绿化空间中,更能显示出树形自然形态,与道路绿化带形成不同的景观。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2、广场绿化应配合广场的主要功能,市政广场应该是大色块、大尺度的植物配置,显示宏大的气势,而休闲广场则应有具体的空间划分,再进行植物配置,使广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广场绿地布置和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植物是绿化的核心元素,合理的植物配置对于城市园林绿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原则植物配置的原则是指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应当遵循的准则和规定。
在制定植物配置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 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当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生长条件的植物,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形成独特的城市生态景观。
2. 美学性原则美学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重要原则。
植物的配置应当考虑到景观的整体效果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使得植物的选择和布局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城市园林绿化的美感,提升城市景观品位。
3. 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必要原则。
植物的配置应当尽可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比如提供遮阳、净化空气,增加观赏性等功能,并且能够为城市提供各种生态服务。
4. 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追求目标。
植物的配置应当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避免出现大规模单一种类植物的配置,以充分体现城市园林绿化的丰富多彩。
二、方法植物配置的方法是指在实际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技巧。
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能够确保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植物配置方法:1. 分区配置分区配置是指根据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植物配置,比如居住区、商业区、交通干道等,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植物的选择和布局。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可以以景观花灌木为主,商业区的植物配置可以注重观赏性和热带植物,交通干道的植物配置可以以耐旱、抗污染的植物为主。
2. 植物组合植物组合是指将具有相似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要求的植物进行组合配置,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是影响园林绿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进行分析,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植物配置1.植物配置的原则植物配置是指在园林绿化中,按照一定的布局和设计原则,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合理搭配,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多样性原则:尽量选择多样性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季节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考虑不同植物的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园林四季有景,春夏有绿,秋冬有花。
生态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尽量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美观性原则:植物配置应该以美观为目标,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打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巧妙的布局和组合,以下是一些植物配置的技巧:色彩搭配:选择具有搭配效果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叶色、花色、果实等,形成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增加园林景观的艺术感。
高矮错落:在植物配置中,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矮形态,合理进行错落布局,形成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树荫效果:对于园林中的大型乔木,可以根据其树冠形状和树干高度,选择不同位置进行配置,以形成树荫效果,为园林增加舒适感和遮阳保湿效果。
整体协调:植物配置应该考虑园林的整体风格和特点,力求整体协调,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布局,影响园林的整体美观性。
二、树种选择1.树种选择的考虑因素树种选择是园林绿化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选对树种可以为园林增添生机、提升景观品质。
在进行树种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气候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考虑树种的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点,以确保树种的生长健康。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的整体美观度和舒适度。
在园林绿化的规划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和树种,使其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和观赏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问题。
一、植物配置1.地面植物配置地面植物是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园林的整体景观效果。
在选择地面植物时,需要考虑它们的生长习性、观赏价值以及生态功能。
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合适的地面植物。
在潮湿的地区可以选择耐阴湿的植物,而在干燥的地区则需要选择耐旱的植物。
要根据植物的观赏价值进行选择,比如可以选择具有鲜艳花色和丰富层次感的植物,以提升园林的整体美观度。
地面植物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吸收废气、净化环境的植物,从而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2.攀援植物配置攀援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起到遮荫、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在选择攀援植物时,需要考虑它们的生长形态、攀附方式以及观赏价值。
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攀援植物。
在选择攀援植物时,需要考虑它们的攀附方式,有的植物是需要借助支架来攀附的,有的植物可以自己攀附在墙壁或树木上。
攀援植物还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比如可以选择一些花色鲜艳、叶形美观的攀援植物,以提升园林的整体观赏效果。
需要选择生长速度适中的地被植物,太快生长的地被植物容易形成杂草丛生的景观,而生长速度太慢的地被植物又容易被其他植物遮挡,影响整体美观度。
需要选择适应性强的地被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
地被植物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比如可以选择叶色艳丽、花期长的地被植物,使园林绿化更具观赏性。
二、树种选择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乔木树种,比如在潮湿的地区可以选择耐阴湿的树种,而在干燥的地区则需要选择耐旱的树种。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 引言1.1 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增加绿色空间,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化更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园林绿化可以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让人们远离车水马龙的城市喧嚣,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绿化植被的种植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环境噪音,改善空气质量,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维护市民的健康。
城市园林绿化也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构建,可以促进城市内部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链的平衡,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正文2.1 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其中主要问题包括:第一,单一植物种类过多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目前一些城市园林中存在大量使用同一种植物,导致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降低,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一旦发生疫病,其破坏性将会更大。
第二,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和规划性。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往往出现随意植被、无序配置的现象,不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相互关系,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相互竞争等问题。
缺乏对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应性的植物选择。
一些城市园林中引入的外来植物并不适合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导致生长困难,容易引发生态环境失衡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植物配置上进行科学规划和选择。
要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和景观要求,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要遵循生态学原则,在植物配置上考虑植物的相互关系和生长特性,避免单一植物种类过多的情况。
要注重对植物的养护和管理,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在植物配置上要注重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种类,避免引入外来植物带来的问题。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城市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中通过种植绿色植物,布置花坛和树木等来美化环境、增加人们的精神愉悦感。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常常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绿化效果,还可能对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植物配置问题,并提出对策。
第一个问题是植物的单一性。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经常可以看到大片种植同一种类或者同一品种的植物,导致整个绿化区域显得单调乏味。
这样的植物配置不仅缺乏变化,而且容易造成植物种群的单一性,增加了病虫害的传播风险。
解决该问题的对策是选择多样性的植物进行配置,通过选择不同颜色、形态、习性的植物,增加绿化的层次感和丰富性,同时也能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第二个问题是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同。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一些植物的生长周期较短,而一些植物的生长周期较长。
这样就可能导致在绿化区域中出现植物死亡或者不景气的情况,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
解决该问题的对策是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选择生长周期相对稳定的植物,并且要有定期更替的计划。
通过合理的种植和养护管理,让绿化区域保持长期美观。
第三个问题是植物的抗逆性不强。
城市环境中,植物要经历各种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人为干扰,例如高温、干旱、污染等,这些都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压力。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的植物进行配置,以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
对策包括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本地植物,提高园林土壤的改良水平,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等。
第四个问题是植物的可塑性不强。
城市园林绿化中,有时需要根据场地的特殊要求进行植物配置调整,例如修剪造型、保密性、遮阳等。
一些植物的可塑性较差,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对策是选择具有较强可塑性的植物进行配置,并加强对植物的修剪管理。
通过修剪和培养让植物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并满足不同场地的需求。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的效果和成败。
在实际的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着不少问题,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分析当前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1. 单一化问题在一些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过于单一化,常见的情况是只选择了少量品种的植物进行种植,导致整体植被单调,缺乏变化和层次感。
这种单一化的植物配置不仅影响了园林绿化的美感,也降低了植物的生态功能,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2. 乱植乱建问题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由于缺乏规划和设计的统一性,导致了植物配置的乱植乱建现象较为普遍。
一些地方盲目进行植物引种,导致了原生植被的破坏和外来物种的侵入,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利影响。
3. 抗逆性不足问题城市园林绿化中,常常出现植物配置抗逆性不足的情况。
在城市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环境复杂的地方,植物所面临的生存压力极大。
而一些抗逆性不足的植物配置使得植物在面对自然灾害、疾病害虫等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导致了园林绿化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对策1. 多样化植物配置为了解决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单一化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植物配置时注重多样性,选择不同品种的植物进行种植,充分利用植物的色彩、形态、纹理等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植物配置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增强园林的观赏性和生态性。
2. 科学规划为了解决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乱植乱建问题,我们需要在园林绿化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加强对植物配置的科学研究和规划。
在规划设计中,要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优先选择当地原生植物进行配置,保护和传承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抗逆性,选择抗寒、耐旱、耐盐碱等性能优良的植物进行种植,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源、调节气候等多方面的作用。
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绿地的观赏价值、生态环境和功能效益。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倡导多样性、多层次的植被配置。
在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中,应当根据植物的生态特征,选取适宜的植物种类,建立多样性丰富的植物群落,以保障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2. 观赏性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尊重植物的观赏特性,注重植物的花色、叶色、树形、花期、果实等视觉特点,使城市绿地成为人们休闲游憩、赏景观赏的理想场所。
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同时注重不同季节的景观变化,以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品质。
适用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应当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的植物种类。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同,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应当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确保其生长良好、适应性强。
这样既可以降低园林绿化的维护难度,又能够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生存率。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兼顾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观赏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性。
可以选择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水源保护、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植物种类,以增加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
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还要考虑植物的民生价值。
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利用的经济作物或者药用植物,以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提升城市绿地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
1. 根据用地用途进行植物配置不同的城市绿地用地用途不同,可以根据绿地的功能性要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
在居民小区的绿化带中可以选择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植物,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学校的操场周围可以选择一些适宜运动的草坪植物;在工业园区的绿化带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防尘、净化空气功能的植物等。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着缺乏生态多样性、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种植过于单一以及管理不当导致疏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多样性种植、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科学合理配置植物以及加强管理与维护等对策。
合理的植物配置对城市园林绿化至关重要,科学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植物配置问题。
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持续改善和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事关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品质,因此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公众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生态多样性、气候条件、管理、多样性种植、适应性强、科学合理、维护、结论、城市环境、生态保护。
1. 引言1.1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绿化的质量和效果。
目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着一些植物配置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着缺乏生态多样性的问题。
种植过于单一的植物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影响植物间的相互作用,降低生物多样性。
有些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接着,种植过于单一的植物会使整个绿化区域缺乏变化,缺乏美感和趣味性。
管理不当也会导致植物配置问题,如果管理与维护不到位,会造成绿化区域的疏漏和荒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应该推广多样性种植,将不同种类的植物结合起来,增加生态多样性。
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确保它们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考虑到它们的生长特性和相互关系。
加强管理与维护工作,定期检查、修剪和养护植物,确保绿化区域的整洁和美观。
合理的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才能有效地解决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城市绿化的品质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中的功能和要求以及如何达到既绿化又美化的效果。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plant disposition in the city landscape and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how to achieve greening and beautifying effect keywords: urban greening; plant configuration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自然风景区、古迹胜地,大小公园,居民区、工矿区绿地,机关、医院、剧场、宾馆等专门建筑所属的绿地和林荫道,是组成城市园林绿地总体规划的重要成分。
在这些园林绿地中,构成它的物质题材虽然多种多样,有山石、水体、建筑、植物和有关的设备与设施等等,但植物题材则是任何一类园林所不可缺少的。
植物题材是园林绿地的主体,也是区别于其它城市规划项目的主要标志。
在园林绿地中应用的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为基础,根据规划方案,给以科学地、有机地、合理搭配,栽植成各种类型的植物群落,使它达到既绿化又美化的理想效果,这种对植物的人为组合,一般称之为“植物配置”。
它在园林绿地中的功能是:
创造不同景观,增添诗情画意,丰富园林景色。
分割空间,从而使园林绿地具有多样化的意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游憩胜境。
适应某些建筑物造型上的需要,或弥补其造型、设施方面的不足,达到隐蔽、填充、隔离、防风、防尘和防雪等效果。
影响一定范围内的小气候和环境,如增加湿度、降低温度、阻截尘土和噪声以及某些有害气体,以改善人们活动区域的卫生条件。
在天然环境中保持水土,维护植物种间生态的均衡,使它更好地服务于以上各项功能。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掌握植物的生态特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要充分考虑植物的耐性和抗性。
植物的生长、与水分、温度、光照及其它环境因素息息相关,以致在植物生存的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各种植物对上述环境因子不同的适应范围和极限的遗传性。
由于对水分的需要量不同,一般深根性植物比浅根性植物耐旱,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耐旱,本地植物比外来品种耐旱。
因此,山坡地宜多配置深根性、本地区的木本植物,湖岸溪旁可多植浅根性植物,浇灌条件差的宜植耐旱植物。
由于对光的需要不同,一般生长在林下者、或下部侧枝生长繁茂者、叶色浓密质厚较耐荫,耐荫树种可与阳性树种混交配置成树群或片林。
孤植或树丛宜用阳性树种。
建筑物南面宜植阳性树木和喜阳光温暖的花卉,建筑物北面须植耐荫植物。
同样,由于各种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各有其一定限度,耐寒力弱的宜种在建筑物南面背风向阳处。
工矿区,宜配置抗烟尘和抗有害气体较强的树种。
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
植物按其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幼年、青年、成年和老年几个时期。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植物的竞争能力和自身的表现如形态、习性等都不尽相同,一般木本植物定植后,要求尽可能地相对稳定,因此,在配置中必须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的时间和株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和优势,加以合理的搭配,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掌握植物的观赏特性,达到美化效果。
植物的形状、颜色和姿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更换、生长环境的特点不同而千变万化。
这就为组成优美的构图和植物景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条件,只有充分掌握每种植物的观赏特性,才能更好地运用它。
人们往往是通过对植株的整体欣赏产生的综合性观感,比如树木(乔木和灌木),它的各个部分,如树形、树干、枝、叶、花和果,一方面相互关连,相互映衬,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又各有其观赏特性。
(1)树形,即植株的外形。
尽管每株树都不完全相同,但根据每个树种独特的主干、分枝和树冠发育的自然规律,仍然可以将树形大致归纳成几类,其主干明显者为乔木,言主干不明显而丛生者为灌木。
乔木的树形主干直立有中央领导干的有塔形、圆锥形、倒卵圆形、圆柱形、风致形等。
中央领导干不明显,或主干直立至一定高度即分枝者,树冠有卵圆形、圆头形、平顶伞形、垂枝形等。
灌木多直立主干,呈丛生状,树冠有圆球形、卵形、垂枝形、匍匐形、攀援形等。
树木除上述各种天然生长的公款形以外,对枝叶密集和不定芽萌发力强的树种,可采用修剪整形(人工造型)技术,
将树冠修整成人们所需要的若干形态,如高大的悬铃木,种植在道路、广场的边缘,可修剪成张开的杯状;枝叶密集的小叶黄杨、女贞、松柏等,可修剪成球形、立方形、梯形;种成绿篱的树种,可修剪成圆弧形、立方形等。
进行人工造型的修剪,落叶树种以冬季12月至1月间为好,常绿树以雨季的7、8月间最为适宜。
(2)树干、树枝形状结构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如有的主干直立,有的弯曲;有的树枝挺拔,有的细软,倒挂;有的树皮纹理粗糙、斑剥脱落,有的则是纹理细腻,紧密贴体;有的树皮色深呈黑褐色,有的色浅呈现粉绿或灰白。
在植物配置中,注重枝干的特点,可创造出许多不同的优美景观。
(3)树木叶片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和着生在枝上的疏密程度等组成整个树冠的外形,显示出不同的景观,给人以各种感受。
叶形、叶片大者如毛白杨、梓树、泡桐、梧桐、悬铃木等,外观粗犷有力,遇风雨则发出特殊音响,与松树的枝叶为风吹动所发出的松涛一样富有情趣。
叶片小者如柳、槐等,外观纤巧柔和,又可与外观粗犷的叶处配置形成对比变化。
叶形奇特的如银杏的蝶形叶,七叶树的放射状叶,黄栌的团扇形叶,梧桐的掌形叶,槲树的葫芦形叶等,无论孤植或各树种分别群植,皆可作观赏衬景。
利用叶色的变化配置植物,更是在园林取得季节美的重要手法。
叶色变化明显而诱人的莫过于秋色。
北方的十月是秋色着力渲染各种树叶的时期。
秋叶为黄色的有银杏、加杨、柳树、白蜡、板栗、青桐、桦树等;褐黄色叶的有大果榆;橙黄色叶色的有黑杨、栾树;红叶的有
元宝枫、鸡爪槭、野漆、山楂、梨树、杜梨、柿、槲树、黄栌、地锦、小檗等。
(4)花。
有些树木具有明显而美观的花,在植物配置中常被当作主景。
如用同一观花树种配置成树群,有壮丽的花海一样的效果;如以同一花期的数种树木配置在一起,可构成繁花似锦、璀璨夺目的景观;用多种观花品种、按不同花期配置成树丛,能够获得从春到秋开花连绵不断的景色。
(5)果实。
在具有美观果实的树种中,除栽培果树以外,最常用于园林布置的有,银杏、木瓜、柿树,它们具有黄色或橙色果实;结红色果实的有山楂、海棠、金银木、枸杞等;结蓝色或紫色果实的有葡萄、石榴等。
一般观果树种配置的植物群落,在秋季和初冬有显著的观赏效果。
第三、尽可能地满足园林绿地功能上的需要。
这是实现园林总体效果的重要因素。
为此,需要设计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以适应上述目的。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构图方面要根据园林绿地的规划布局,采用不同的配置形式。
同一绿地中,往往是多种配置形式综合地运用。
一般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应以自然的配置形式为主,在整形式园林绿地中,应结合建筑、广场、园路用规则式的植物配置;在草坪上、树林中和绿地边缘,它们可运用自然式的树丛、树群、片林等形式。
整形式配置对同一局部地区,同一功能的树木,它的株行距、大
小、树形都要统一,排列要有顺序。
自然式配置要求树木之间距离不尽相等,要疏密有致,同一树群或树丛中的同一树种,规格大小要参差不等,位置也不宜在同一直线上。
在立面构成上,林层应丰富深远,树冠色调应浓淡清晰,树冠轮廓曲折变化有韵律。
无论植物配置采用何种形式,如树丛、树群或成片林等,其设计的体量、尺度要与园林绿地的规模和局部范围的比例相适应。
例如在小规模的绿地中,就不宜设计大型茎干群片林。
在每一树丛、树群中,所选用树种的种类和数量要比例适当,应以彼此间协调,美观为标准。
要用对比和过渡的手法增强构图效果,对比在植物配置中运用的范围较广,如在同一绿地的局部中,孤植与树丛两种配置形式的对比,在树丛中圆柱形树冠与球形或风致形树冠混植,都能形成强烈的树形对照。
又如常绿树与落叶树,叶色深的与叶色浅的树交相种植,能够增强色调的对比。
过渡在植物配置中也常被运用,如在同一视线范围内,使树木由大乔木过渡到中乔木,再到小乔木,而后到灌木、小灌木或花丛,再与草坪相连,采用这种连续过渡的手法,不仅使树木有连续性,而且能增加绿化的层次,使景观有深度。
再如有的地方采用大乔木与灌木相连,然后使中乔木再与小灌木相连,采用这种跳跃式的过渡手法,会使绿化层次更加变化多姿。
通过植物配置的合理运用,使得我们城市各个园林成为家外的另
一处温馨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