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汇总
分子的知识点总结

分子的知识点总结一、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由原子或原子团组成的结构,具有独立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化学反应的参与者,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基本单位。
分子的大小可以从简单的氢分子到复杂的蛋白质分子。
二、分子的结构1.分子的组成:分子由原子或原子团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通常包括化学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
2.分子的形状:分子的形状取决于原子之间的键角或键长度,包括线性、角形、三角形、四面体、六角形等,形状不同会影响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三、分子的性质1.物理性质:包括分子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沸点、熔点、电导率等。
2.化学性质:包括分子的化学稳定性、反应性、易溶性等,通常通过化学反应来体现。
四、分子的分类1.按组成原子类型:包括单质分子、化合物分子。
2.按分子结构类型:包括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离子分子等。
3.按原子数目分类:包括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等。
五、分子的剖析和合成1.分子的剖析: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手段将分子分解成原子或原子团的过程。
2.分子的合成: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手段将原子或原子团组合成分子的过程。
六、分子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1.药物:许多药物是由分子组成的,包括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等。
2.材料:许多塑料、橡胶、纤维素等材料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其性质取决于分子的结构。
3.食品: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影响其口感、营养、保存等性质。
4.工业:很多化工产品,如肥料、涂料、制药等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以上是对分子的知识点总结,分子是化学研究和应用的基本单位,深入了解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应用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至关重要。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一、分子的结构1.分子的几何构型分子的几何构型是指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
分子的几何构型直接影响了分子的性质,如形状、极性等。
常见的分子几何构型有线性、平面三角形、四面体、平面四方形等。
以水分子(H2O)为例,它的分子几何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氧原子呈现出sp3杂化,形成两对孤对电子,与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水分子的这种构型使得分子呈现出极性,其中氧原子带负电荷,两个氢原子带正电荷,从而赋予了水分子诸多的性质,如高沸点、强的化学活性等。
2.分子的键的属性分子中的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等方式结合在一起。
不同类型的键对分子的性质具有不同的影响。
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共享一对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使得分子具有稳定的结构,并且能够保持一定的角度和长度。
共价键的强度与键的键能有关,键能越大,共价键越强,分子越稳定。
举例来说,氧气(O2)分子就是由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其键能很高,因此氧气分子稳定且不容易被分解。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
离子键通常形成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离子键的强度较大,分子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
比如氯化钠(NaCl)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具有高熔点(801℃)和高溶解度。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金属键的特点是金属原子中的电子活动,在整个金属中自由流动,形成电子云。
金属键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以及高延展性和可塑性。
二、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的分子结构决定了不同的性质。
1.物理性质分子的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密度、沸点、熔点、溶解度等。
这些性质与分子的结构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以碳酸氢钠(NaHCO3)为例,它的分子结构是一个氢氧根离子(HCO3-)与一个钠离子(Na+)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
由于离子的排列比较紧密,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因此碳酸氢钠的熔点(156℃)和沸点(851℃)都比较高。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知识清单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知识清单一、分子的结构1、共价键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其类型包括σ 键和π 键。
σ 键的电子云沿键轴呈轴对称,头碰头重叠,稳定性较强;π 键的电子云垂直于键轴呈镜面对称,肩并肩重叠,稳定性相对较弱。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方向性指的是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要沿着特定的方向重叠,才能达到最大重叠程度,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饱和性则是指每个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总数是一定的,因为一个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目是有限的。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该理论可以用来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等于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与成键电子对数之和。
根据价层电子对数,可以确定分子的空间构型。
3、杂化轨道理论原子在形成分子时,为了增强成键能力,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原子轨道,即杂化轨道。
常见的杂化类型有 sp、sp²、sp³等。
sp 杂化轨道是直线形的,如 BeCl₂分子;sp²杂化轨道呈平面三角形,例如 BF₃分子;sp³杂化轨道为正四面体结构,如 CH₄分子。
二、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为极性分子,重合的则为非极性分子。
例如,HCl 是极性分子,而 Cl₂是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中存在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中可以存在极性键,也可以只存在非极性键。
2、分子极性的判断可以通过分子的空间构型来判断其极性。
若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则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
还可以根据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综合判断。
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含极性键的分子,如果空间构型对称,也是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三、分子间作用力1、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分子间普遍存在的一种作用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
其作用能一般较小,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有影响。
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归纳】高考化学分子结构与性质考点全归纳【精华】

分子结构与性质[考纲要求]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4.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考点一共价键1.本质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云的重叠)。
2.特征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3.分类分类依据类型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σ键电子云“头碰头”重叠π键电子云“肩并肩”重叠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是否偏移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单键原子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双键原子间有两对共用电子对三键原子间有三对共用电子对特别提醒(1)只有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不大时,才能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当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大于1.7)时,不会形成共用电子对,这时形成离子键。
(2)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4.键参数(1)概念(2)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①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②5.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似,如CO和N2。
深度思考1.根据价键理论分析氮气分子中的成键情况?答案氮原子各自用三个p轨道分别跟另一个氮原子形成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2.试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某些共价键的键长数据如下所示:共价键键长(nm)C—C 0.154C===C 0.134C≡C0.120C—O 0.143C===O 0.122N—N 0.146N===N 0.120N≡N0.110(1)根据表中有关数据,你能推断出影响共价键键长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影响的结果怎样?(2)键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是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它们描述了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性质。
本文将分析和总结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物质的分子结构物质的分子结构是指物质由不同类型的分子组成的方式。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它们以一定的方式排列和组合形成特定的物质。
下面是几个重要的物质分子结构的类型:1. 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通过电静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晶体结构。
例如,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排列而成。
2. 共价晶体:由一种或多种元素通过共价键相连接而形成的晶体结构。
例如,金刚石由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3. 金属晶体:由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结构,其中金属原子以海洋模型分布。
例如,铁、铜等金属的晶体结构。
4. 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晶体结构。
例如,石蜡由长链烷烃分子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而形成。
通过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我们能够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用途。
二、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表现出来的特定特征和行为,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物质性质:1.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特征。
例如,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这是金属的一种化学性质。
2.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特征。
例如,密度、熔点和沸点等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用于鉴别和分类物质。
物质的性质直接与其分子结构相关。
原子种类、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会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三、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性质对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不同的性质,物质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反应: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
通过控制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可以制备新的物质、改变物质的性质以及满足人们对特定材料的需求。
2. 材料科学: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分子和结构知识点总结高中

分子和结构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分子结构1.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粒子。
2. 分子的组成分子的组成为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3. 分子的化学键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相互连接,在结构上构成了不同的化学键。
4. 分子的结构分子的结构包括三维空间构型和构象,三维空间构型是指原子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构象是相同分子的结构在空间中的旋转方式。
二、分子的性质1. 分子的物理性质分子的物理性质包括分子的形状、大小、极性、熔点和沸点等。
2. 分子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化学性质指的是分子参与化学变化的能力,包括分子间的化学反应、分子的稳定性和分子的反应性等。
三、分子的特性1.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量决定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2. 分子中各个原子的排列和构型决定了分子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3. 分子的形状和极性决定了分子的化学反应情况和物理性质。
四、分子的应用1. 化学工业中的分子结构在化学工业中,分子结构的知识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材料制备和药物研发等方面。
2. 生物科学中的分子结构在生物科学中,分子结构的知识被应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医学的发展。
3. 环境保护中的分子结构在环境保护中,分子结构的知识被应用于研究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分子结构和降解方法,以及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
五、分子结构的前沿领域1. 分子设计与合成分子设计与合成是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之一,它以理论化学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验证,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新型分子。
2. 分子纳米科学分子纳米科学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是纳米尺度下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包括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等方面。
3.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肽等生物分子。
物理分子基本知识点总结

物理分子基本知识点总结一、分子的定义和性质1. 分子的定义: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经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粒子。
2. 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大小通常以分子的分子量来衡量,分子量越大,分子的大小越大。
(2)分子的形状:分子的形状由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决定,分子可以是线性的、非线性的、扭曲的等。
(3)分子的运动:分子具有热运动,分子不断的运动、振动和旋转,这是分子热学性质的基础。
(4)分子的能级:分子拥有不同的电子能级,分子的能级结构决定了分子在光谱学和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二、分子的结构1. 分子的化学键:分子内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而形成分子。
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氢键等。
2. 分子的构象:分子的构象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列结构,包括构象异构体、立体异构体等。
3. 分子的对称性:分子的对称性特征对分子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具有对称性的分子通常比较稳定。
4. 分子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分子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三、分子的热学性质1.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具有运动、振动和旋转的热运动,这是分子热学性质的基础。
2. 分子的热容:分子具有热容,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3. 分子的热膨胀:分子在受热时会发生膨胀,热膨胀是物体受热后体积增大的现象。
四、分子的光学性质1. 分子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分子在吸收和发射光谱中表现出特有的能级结构和频谱特征,吸收光谱常用于分子结构的确定和分子的识别。
2. 分子的偏振性:大部分分子对光有选择性的吸收,表现出偏振性。
五、分子的电学性质1. 分子的电荷分布:分子内的原子和原子围绕的电子云分布不均匀,导致分子整体具有偶极矩。
2. 分子的极化性:分子在外电场下会发生极化,具有极化性的分子在电场中表现出特有的性质。
3. 分子的电子能级结构:分子具有一系列的能级,不同的电子能级结构决定了分子在电学性质中的表现。
分子结构与性质(小结)

非极性分子
分子整体呈中性,正负 电荷中心重合,对外不
显电性。
极性分子
分子整体呈电性,正负 电荷中心不重合,对外
显电性。
极性键
由电负性不同的原子形成 的共价键,由于电子的偏 移,使得分子呈电性。
极性与物理性质
分子的极性对其物理性 质有重要影响,如溶解
度、熔沸点等。
分子的空间排列
晶体结构
分子排列与物理性质
环境监测
通过分析环境样品中特定分子的存 在和变化,可以监测环境污染状况 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生态修复
利用分子生态学的原理,可以设计 和实施有效的生态修复方案,促进 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THANKS.
组成单元。
原子和分子的关系:原子是构成 分子的基本单元,分子是由原子
构成的。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是用来描述分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模型,它将分子中的电子云分布和 能量状态与分子轨道联系起来。
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分子中的电子是在整个分子范围内运动的,而不是仅在单个原子 上运动。
分子轨道的类型:根据电子云的对称性,分子轨道可以分为成键轨道、反键轨道和 非键轨道。
• 离子键:离子键是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电导率、 离子迁移数和离子半径等性质。
• 共价键: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决定了分子的稳 定性、化学反应活性等性质。
分子反应动力学
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速率方程描述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常见的反应速率方程有幂函数型、双曲线型 和复杂型等。
电子转移
电子转移是指电子从原子或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或分子的过程,它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关 键步骤。电子转移的类型包括电子得失和电子对转移,分别对应于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 反应。
2024年中考化学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2024年中考化学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在化学的世界里,分子结构与性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即将参加 2024 年中考的同学们来说,掌握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首先,咱们来聊聊什么是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比如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那分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就涉及到原子啦。
原子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分子。
分子的结构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直线型,像二氧化碳分子(CO₂)就是直线型的结构;还有折线型,比如水分子(H₂O)就是呈折线型的。
分子的性质也有不少呢。
分子很小,小到我们用肉眼根本看不到。
而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比如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液体的挥发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从液体表面跑出去变成了气体。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就越剧烈。
咱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来感受一下,在分别装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杯子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会发现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更快,这就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比如说,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小于两者原来体积之和,这就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它们相互穿插,使得总体积变小。
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较大,所以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和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小,就不容易被压缩。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²⁶千克,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²¹个水分子,这足以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有多小了。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结合,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比如说,水电解的时候,水分子会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再两两结合形成氢分子,氧原子两两结合形成氧分子。
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分子的性质。
比如,氧气(O₂)能支持燃烧,而氮气(N₂)一般不支持燃烧,这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分子性质知识点总结

分子性质知识点总结一、分子的结构1.1 分子的定义: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的最小单位。
1.2 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每个分子都有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包括原子之间的排列顺序和共价键的连接方式。
1.3 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大小取决于其组成的原子数量和种类,分子的大小通常以分子量来表示。
分子量是分子中各种原子的质量之和。
二、分子的性质2.1 分子的物理性质2.1.1 极性:分子中如果存在偏向一个方向的电子云密度分布,则称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通常具有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较高的沸点和熔点。
2.1.2 非极性:分子中如果电子云密度均匀分布,则称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通常具有较弱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较低的沸点和熔点。
2.1.3 可溶性:分子在溶剂中是否能溶解,取决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溶剂的性质。
2.1.4 导电性:分子在固态或液态状态下通常不具备导电性,因为分子中的电子被共价键束缚。
2.1.5 熔点和沸点:分子的熔点和沸点取决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的大小。
2.2 分子的化学性质2.2.1 化学反应:分子间的共价键可以在化学反应中被断裂或形成新的共价键。
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通常需要提供活化能。
2.2.2 反应活性:不同种类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一些分子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一些分子则反应较不活跃。
2.2.3 分子的稳定性:稳定的分子通常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不稳定的分子则容易发生分解或反应。
三、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1 静电作用力3.1.1 离子键: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是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通常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之间形成。
3.1.2 极性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极性分子间由于电子云的不均匀分布产生静电作用力,通常由分子之间的偶极矩产生。
3.1.3 非极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非极性分子间由于瞬时诱导极化效应而产生的静电作用力。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 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一、共价键(一)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1、共价键的形成(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的粒子:一般为非金属原子(相同或不相同)或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
(3)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即原子轨道重叠)产生的强烈作用。
2、共价键的特征(1)饱和性: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2)方向性:除s 轨道是球形对称外,其他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
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越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所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如图所示。
(二)共价键类型1、σ键形成由两个原子的s 轨道或p 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类型s-s 型s-p 型p-p 型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做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σ键的强度较大2、π键形成由两个原子的p 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p-p π键特征π键的电子云具有镜面对称性,即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π键不能旋转;不如σ键牢固,较易断裂3、判断σ键、π键的一般规律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σ键——1个σ键、1个π键——1个σ键、2个π键键――→特征电子云呈轴对称键――→特征电子云呈镜面对称二、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一)键能1、概念气态分子中1_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
它通常是298.15K 、100kPa 条件下的标准值,单位是kJ·mol -1。
2、应用(1)判断共价键的稳定性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释放能量越多,所形成的共价键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分子结构与性质完美版

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网络:一、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通常叫做化学键。
例如:水的结构式为,H-O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而H、H之间相互作用非常弱,没有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类型:1.三种化学键的比较: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形成过程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元素典型金属(含NH4+)和典型非金属、含氧酸根非金属金属实例离子化合物,如典型金属氧化物、强碱、大多数盐多原子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等金属※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它是由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所形成的共价键,例如:NH4+的形成在NH4+中,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过程与其它3个N-H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概念意义键长分子中两个成键原子核间距离(米)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形成的分子越稳定键能对于气态双原子分子AB,拆开1molA-B键所需的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强,越牢固,形成的分子越稳定键长、键能决定共价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稳定性: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例如HF、HCl、HBr、HI分子中:X原子半径:F<Cl<Br<IH-X键键长:H-F<H-Cl<H-Br<H-IH-X键键能:HF>HCl>HBr>HIH-X分子稳定性:HF>HCl>HBr>HI判断共价键的极性可以从形成分子的非金属种类来判断。
例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B 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C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吸引力D 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解析:理解化学键、离子键等基本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化学键不存在于分子之间,也不仅是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是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是强烈的相互作用。
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分子结构与性质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加工性质等重要课题,在科学及工程技术等各个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研究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内容有:
(1)结构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技术,对物体的外观和尺寸进行精确测量;利用元素分析,X射线能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分析物体结构中的元素组分及其成分比例,充分解剖物体结构;
(2)环境对结构性质的影响及其机理:一般而言,物质的结构特性主要受温度、压力等外界状况的影响,研究这些外界状况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规律,以及影响过程的机理;
(3)化学过程及其反应机理:研究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反应的机理,研究各种化合物的反应特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性控制一定的化学反应;
(4)物理性质及其机理:研究各种物质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特性性质变化过程的机理;
(6)分子的结构和它的物理性质的关系: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物质结构和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其物理性质的影响,以便充分利用其特点进行材料制备工作。
化学中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化学中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化学是研究物质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领域。
而分子结构与性质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性质的相关知识。
一、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1. 原子: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由核心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外围环绕着电子。
2. 分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
分子可以是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
3.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强有力的相互作用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分子式:用来表示分子组成的化学符号。
例如,H₂O表示水分子,CO₂表示二氧化碳分子。
二、分子间相互作用1. 范德华力:分子之间由于极化而产生的瞬时种间相互作用力。
范德华力是所有分子间相互作用中最弱的一种。
2. 电离力:一种分子中带正电荷的离子与另一种分子中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氢键:氢原子与高电负性原子(如氧、氮等)之间的强作用力。
氢键是分子间相互作用中比较强的一种。
4. 疏水作用:非极性物质(如油)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疏水作用使油与水无法混合。
三、分子性质1. 稳定性: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决定了化合物的存在形式和反应性质。
稳定的分子结构能够抵御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保持不变。
2. 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导致分子具有极性。
极性分子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3. 气体、液体和固体状态:分子结构决定了化合物的物态。
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适中,固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
4. 溶解度:分子结构对溶解度有影响。
极性溶剂可以溶解极性分子,而非极性溶剂只能溶解非极性分子。
五、应用领域1. 药物研发:了解分子结构与性质对药物活性和药物代谢的影响,可以设计更有效的药物。
2. 材料科学: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可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能的新型材料,如高效能量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3. 环境保护:研究分子结构与环境中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处理方法。
知识清单 选修二 分子结构

选修3物质的结构第二讲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一、共价键1.本质: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云的重叠)。
2.特征: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3.分类分类依据类型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键电子云“”重叠键电子云“”重叠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是否偏移键共用电子对键共用电子对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单键原子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双键原子间有两对共用电子对三键原子间有三对共用电子对4.键参数(1)概念(2)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键能越,分子越。
5.配位键(1)孤电子对:分子或离子中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对称孤电子对。
(2)配位键:①配位键的形成:成键原子一方提供,另一方提供形成共价键。
②配位键的表示:常用“→”来表示配位键,箭头指向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如NH +4可表示为,在NH +4中,虽然有一个N—H 键形成过程与其他3个N—H 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3)配合物:如[Cu(NH3)4]SO4:空间构型。
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
配位体有孤电子对,如H2O、NH3、CO、F-、Cl-、CN-等。
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3+、Cu2+、Zn2+、Ag+等。
配体和外界的区别,判断方法:配体与中心原子以键相连,不能参加离子反应。
6.等电子原理相同,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似,如CO和N2。
CO2NO-3SO42-B3N3H6知识点二、分子的立体结构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价层电子对在球面上彼此相距最时,排斥力最小,体系的能量。
(2)孤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键角越。
(3)价层电子对包括:和。
(4)孤电子对的计算方法:。
2.杂化轨道理论(σ键和孤电子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填表,VSEPR模型和分子(离子)立体模型的确定化学式结构式σ键数(周围原子数)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数(周围空间份数)VSEPR模型名称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HClO HCN CH3COOH CH2=CH2 CH≡CH HCHOCO2CS2SO2SO3H2SH2OCH4 NCl3NH3H3O+ClO-3知识点三、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性质1.分子间作用力(1)概念:物质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子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子结构与性质共价键和配位键1.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与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基本特征。
(2)共价键种类根据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可分为σ键和π键。
σ键强度比π键强度大。
(3)键参数①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②键参数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2.配位键及配合物 (1)配位键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2)配位键的表示方法如A →B :A 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 表示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原子。
(3)配位化合物 ①组成:②形成条件:⎩⎨⎧配位体有孤电子对⎩⎨⎧中性分子:如H 2O 、NH 3和CO 等。
离子:如F -、Cl -、CN -等。
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 3+、Cu 2+、Zn 2+、Ag+等。
分子的立体结构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的关键是判断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
a 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 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 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与分子构型:电子对数 σ键电子对数 孤电子对数 电子对空间构型 分子空间构型 实例2 2 0 直线形 直线形 CO 2 33 0 三角形三角形BF 3 2 1 角形 SO 2 440 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CH 4 3 1 三角锥形 NH 3 22V 形 H 2O2.用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杂化类型 杂化轨道数目 杂化轨道间夹角 空间构型 实例sp 2 180° 直线形 BeCl 2 sp 2 3 120° 三角形BF 3sp 34109°28′四面体形 CH 43.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和立体结构,许多性质相似,如N 2与CO ,O 3与SO 2,N 2O 与CO 2、CH 4与NH +4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网络】
1化学键
11、化学键的分类:
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
从电负性角度考虑,电负性相差大的原子间是以
离子键相连,而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是以共价键相连。
【说明】氢键与范德华力是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
22、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
①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②本质: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
③形成条件: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间或非金属原子与金属原
子间易形成共价键。
33、共价键的类型——δ键和π键:
①δ键:δ键是两原子在成键时,电子云采取“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
价键(重叠程度大),这种重叠方式符合能量最低,最稳定;δ键是轴对称的,可以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
②π键:π键是电子云采取“肩并肩”的方式重叠(重叠程度较小),成键的
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互为镜像,不可以
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
共价单键都是δ键,共价双键、叁键中只有一个δ键。
π键不如δ键牢固,比
较容易断裂。
44、共价键的特征:
①饱和性:指每个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是确定的;
②方向性:成键的原子轨道最大程度的重叠,在成键时,要尽可能沿着电子云
密度最大的方向发生重叠。
成键电子云越密集,共价键越强。
(决定了键角)
55、化学键的参数: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或断开1molAB(g)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叫A--B键的键能)。
注意几个点:气态、基态原子,1mol化学键。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
稳定。
②键长:数值约等于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③键角:多原子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决定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分子
的极性。
66、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①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不同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极性键;相同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
非极性键。
分类依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发生偏移为极性键,不发生偏移为非极性键。
极性大小比较:元素的电负性(元素非金属性)差值越大,共用电子对偏移越多,极性越大。
【说明】在极性键中,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强,共用
电子对偏向于该原子,该原子带部分负电荷,化合价表现为负价;共用电子对
偏离的一方带部分正电荷。
②分子的极性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称为非极性分子。
例如:X
2
型双原子分子(如H
2、Cl
2
、Br
2
等)、XY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互相抵消的分
子(如CO
2、CCl
4
等)都属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称为极性分子。
例如XY型双原子分子(如HF、HCl、CO、NO等)、XY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
(如SO
2、H
2
O、NH
3
等)都属极性分子。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看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或看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否中心对称。
【说明】极性键与极性分子、非极性键与非极性分子不存在对应关系。
判断分子极性时注意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键的极性能否抵消。
③分子极性的应用
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2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与化学键相比,是一种较弱的作用力。
①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个数量级。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点、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②氢键: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一般指氮、氧、氟)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大小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约为化学键的十分之几。
【说明】
①物质的熔沸点与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
离子晶体与离子键相关;原子晶体与共价键相关;分子晶体与范德华力、氢键相关。
②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影响熔、沸点:H
2O>H
2
S,HF>HI,NH
3
>PH
3,CH
4
<SiH
4
;
影响溶解性:乙醇易溶于水、NH
3
易溶于水。
影响物质的密度:液态水>冰
3分子的空间构型
11、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对于一个ABn型的共价型分子,中心原子A周围电子对排布的几何形状,主要取决于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成键电子对数+孤对电子数),这些电子对的位置倾向于分离得尽可能远,使它们之间的斥力最小。
22、杂化轨道理论:
同一原子的能量相近的某些原子轨道重新组合成一系列能量相等的新轨道,这一过程叫“杂化”。
【说明】
①经杂化后,轨道数目不变;
②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
③杂化轨道通常用来解释立体结构,不用于判断立体结构。
3、判断分子空间构型;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判断分子极性:
①确定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价电子对数,一般价电子对数=δ键的数目+孤对电子对数;
②价电子对数为4、3、2时,VSEPR模型分别是四面体形、平面三角形、直线形;
③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所连原子数+孤对电子对数;
④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判断分子的极性。
1、手性异构:(指有机分子的手性异构)
①判断: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中心原子,称为手性原子。
一般来说,
分子中有手性原子的分子即为手性分子。
组成相同,分子结构不同,但互为镜像,这两种分子互为异构体。
②应用:光学活性或化学性质。
2、等电子原理: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
质相近。
3、配合物理论
①配位键:电子对给予—接受键(特殊的共价键,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提
供空轨道)。
②配合物: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
形成的化合物。
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
③性质:部分配位化合物有特殊的颜色、部分配位化合物非常稳定。
4、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①内因:相似相溶原理。
②外因: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
度和压强。
③其他因素:
A.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能形成氢键,则溶解度增大,且氢键越强,溶解性越好,如:NH
3。
B.溶质与水发生反应时可增大其溶解度,如:SO
2。
C.结构相似因素:溶质与溶剂在分子结构上有相似性,相似性越大,溶解度越大。
5、无机酸的酸性
①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经验规律:将酸改写成(HO)mROn的形式,n值越大,酸性越强(非羟基氧原子
数越多,酸性越强)。
一般来说,n=0、弱酸;n=1、中强酸;n=2、强酸;n=3、极强酸。
例:H
3
PO
3
二元酸,分子结构是
H
3
PO
4
三元酸,分子结构是
酸性:H
3PO
4
>H
3
PO
3
规律:同主族,从上向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同周期,从左至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元素含氧酸酸性,高价大于低价。
②无氧酸的变化规律
规律:同主族,从上向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酸性增强;
同周期,从左至右,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物酸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