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综述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综述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自动化技术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了 人工干预和操作风险。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变电站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 发展,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 为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还促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 升级,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04
应用案例与效果分析
实际应用案例
某地区500kV变电站
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远程监控、自动控制等功能,提高 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某城市220kV变电站
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无人值守,降低了运维成本。
某山区110kV变电站
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解决了通信难题。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深入研究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 中的应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加强自动化系统与智能电网的 融合,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和自适应性。
探索自动化技术在新能源并网 、分布式电源接入等方面的应 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 利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 进的自动化技术和理念,推动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 和发展。
目的与意义
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
降低人力成本
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的远 程监控和智能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工干预, 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保障电力系统安全
自动化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设备 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02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演变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正在不断加强,在这样快速的发展形式下,在变电站中,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对变电站为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科学和技术更新迅速,这种发展形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所以当前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代替了传统的系统,成为了目前主要的发展趋势了。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应当全面的分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这样可以使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标签: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分析1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1.1随着自动化技术发展,在变电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当前科学飞速发展,在这样的形式下,变电站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对于未来发展可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未来变电站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已经应用到许多环节了,也发挥了较好的效果和作用。

特别是在电网调度方面,综合自动化技术,已经有效的优化了相关的调度流程,这样使得变电站的运行,更加安全和高效了。

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计算机,有效提高了对电力系统的检测,同时收集了许多相关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并且根据有效分析,更好的实现了变电站的运行。

这样使得电网在运行方面更加的可靠,从而也可以有效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控制,保证了电力的供应,实现了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

1.2在配电网络建设过程中,使系统工作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在配电网络建设过程中,未来使得配电网络和体系更加的完善,使配电站的主站和子站以及光线终端,形成了一个非常系统的三层结构,这样使得这种体系,在通讯运输方面,得到了非常有效的保障,同时也将自动化系统性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优化。

尤其是当前社会,对用电安全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形下,给配电网络的继电器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全面的提高继电器的优化和保护,从而有效的提升了电力供应的质量,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得系统的安全性能进一步增强。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综述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综述

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
1.网络技术 2.防误闭锁技术 3.分散式同期合闸技术 4.时钟同步技术 5.分散式故障录波技术 6.分技术
7.分散式低周减载技术 8.分散式母线保护技术 9.电压无功控制技术 10.保护信息管理技术
1.网络技术 网络层完成信息传递和系统对时等功能 流行两种网络层结构:即双层网和单层网结构
现场总线是面向底层设备的通信网络,解决IED 之间通信的低端应用

以太网最初是应用于上层(管理层)的通信网络 的高端应用

随着工业以太网发展,以太网设备成本下降,正 在走向低端产品,用以太网一统网络世界为时不 远

2.防误闭锁技术
╌何为“五防”:
(1) 防止误分、误合开关 (2) 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刀闸 (3) 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 (4) 防止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开关(隔离刀闸) (5)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大多按电压等级110KV为界划分
110KV及以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典型结构图
监控工作站
GPS 路由器 MODEM
调度
对时总线
总控通信单元 (远动工作站)
总控通信单元 (远动工作站)
RS232/422/485
现场总线
测控装置
保护装置
保护测控装置
第三方智能设备
110KV部分
35KV,10KV部分
110KV及以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典型结构图
国际电工委员会解释为“在变电站内提供包括通信基础 设施在内的自动化系统 (SAS-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The SAS provides Automation in a Substation including the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综述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综述

标准 ” 在工业控制通信上实现了。 随着 未来数字化变 电站快速 发展 的趋势 , I E C 6 1 8 5 0标准按照通信体 l 我 国变 电站 自动化 的发展 系和 功能设备把 变电站 自动 化系统 分成三层 : 问 隔层 、 过 程层 、 变 电站 根据动能将变 电站 二次部分传统分成 四类产 品: 故障录 波、 当地远 层。 间隔层设备是 由每一个间隔的保护 、 控制或监视单元构成; 过程层 设 动和监控、 继 电保护 。变 电站 自动化发展根据 系统模 式出现顺序分成三 备 典范 的 为远 方 I / O、 执行器和智能传感器 ; 变 电站 层 设 备 是 由数 据 库 的 阶段: 计算机 、 远方通信接 口、 操作员工作台等构成等。 ( 1 ) 第 一阶段 : 面 向功能设计的集 中式 R T U加常规的保护模式 2 . 2 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向数字化 、 高集成化 、 标准统一化 的趋 势 8 O年代 以前 , 是用 R T U为基础 的远动装 置和 当地监控 作为代表的。 发 展 这个系统事实上 是增设 R T U装置 ,但是在二次接线和常规 的继 电保护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集成 电路 的快速发展 , 各个大规模类 型的集 成 电 的基础上 , 主要功能是和远方调度通信 实行“ 二遥 ” 或 ‘ 四遥” ( 遥控、 遥 路将会运用在测控装 置和继 电保护上 , 比如 高速数据 的采 集系统 、 可编 测、 遥 调、 遥信) ; 安全 自动 装置的联结及继 电保 护经过硬接点接入 或者 程的逻辑器件 C P L D 、 F P GA 3 2位 C P U、 大容量 的 F l a s h 、 嵌入式实 时操作 串行 口通信的 比较多。这一类 系统被称作为集 中 R T U模 式, 这个模式 当 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D S P等等 。此类新器件的运用将会让测控和保 前仍在一部分老 电站有少量使用 , 这个阶段就是 自动化 的初级阶段。 护装置 的电路板 更加的集成化 , 有更 强的数据存储 、 装 置通信 以及 处理 ( 2 ) 第二阶段: 面向功能设计的分散式测控装置和微机保护模式 能力。把间隔的保护、 控制、 故障录波、 事件记录 以及系统数据处理 的功 在9 O年代的初期 ,广泛应用单元式微机保护程序和面 向功能设计 能, 通过模 块化的设计集在统一 的一个 多功能装置里 面是可行 的, 间接 的分布式微机测控装置 。保护与测控装置还相对来说 比较独立 , 通过通 同站级之 间以及间接间和间接 内部 的通 信可 以使 用统一的 网络即光 纤 信 的管理单元能把许多信息传送 到后 台或者调度段计算机 。主要特 点是 用太 网来实现 。高集成化系统 的快速发展 , 可 以使成本 降低 以及使 系统 根据功 能划分 的安全 自动装置和继 电保护测控装置独立运行 , 通过数据 可靠性加强 , 这样有利于实现运行管理 的统一 。目前 已经在很 多低 压站 通信单元进行信 息的交换 , 应用 了网络技术和现场 总线 。这种 系统 的电 实行 了 。 缆互联仍然比较 多, 推广性的效用不强。 2 _ 3 变 电站 自动数字化 系统的发展趋势 ( 3 ) 第三阶段 : 面 向间隔、 面向对象设计的分层分布式结构模式 ( 1 ) 数字化 , 随着信息化的广泛深入 , 投 向数字化 电网和数字化变 电 9 0年代 中期, 随着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 的快速 发展 , 就采用 了把 间 通信数字化、 隔作为对象 设计保护测控单元 , 使用的系统结构 为分层 分布式 , 形成 真 站 开发研究的 目光越来越 多。电网的数字化包括 四个方面 : 管理数据化 以及决策数字化 。 正的分层分布式 自动化系统 。当前 国内外的主流厂家都使用 了分层分布 信 息数字化 、 ( 2 ) 信 息数字化: 就是指 电网信 息源 的数字 化, 实现测 量信息 、 市场 式的系统结构模式 电压等级在 1 1 0 k V以下的变 电站, 要求一体化的保 控制信息和 管理信息等所有信息从模拟信号转换到数字信号的过 护测控装置、电压等级在 1 1 0 k V以上的保护测控 根据间隔分类设计, 对 信息、 以及对一次 设备、 自动化设备 、 二次保护及 自动装置 和监视 、 采集控 于规模 比较大的超高压变 电站, 为了减 少中间的环节, 防止通信的瓶颈 , 程, 制装备等所有 电网装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电网有超强的时空特性 , 需 要求测控装置直接和监控后台进行通信, 甚至要求监控和保护网络独立 采集和控制装备的二维或三维的时变信息 。信息数字化 的 目的 组 网, 因为采用 了先进 的面向对象设计和 网络通 信技术 , 系统 的扩 展方 要监视、 是信息共享和数据集成 , 主要就是以数字化变 电站为主体。 便和配置灵便 。 ( 3 ) 通信数字化 : 指的就是数字化变 电站 与集控 中心或者 调度 自动 2 变 电站的 自动化 技术发 展趋 向 化主站之间的数字化 。数字化电网监控分析决策需要有畅通、 安全、 快速 2 . 1 I E C 6 1 8 5 0 标 准 的推 广 应 用 的网络环境和准确 、 实时 、 有效运行信息的无 阻塞传递才能进行。 I E C 6 1 8 5 0是 以国际的电工委 员会 T C 5 7制订 的《 变电站通信 网络和 ( 4 ) 决策数字化: 电网数字化的根本 目的是 电网的稳定、 安全 、 优质 、 系统》 为准则 的, 是在网络通信平 台的基 础上变 电站 自动化 系统的唯一 经济的运行 , 一定要具有很强 的分析和决策功 能, 实施稳 定控制 、 经 济调 国际准 则, 也是 国家 电力行业的标准的基本 。I E C 6 1 8 5 0制订 的思路是: 度、 紧急控制的在线闭环 , 达到稳定、 安全、 优质、 经济运行的 目标。 ( 1 ) 互操作性的提高, 工程 实现 的方便性 ; ( 5 ) 管理数据化 : 包括建设设备生产 、 运行等大批基础数据 的各 种运 ( 2 ) 面 向对象 , 就是面向设备: 用系统 , 从 电网的规划 、 运行、 管理 、 维护 、 勘测、 设计等 相关环节 的流程 ( 3 ) 满足应用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 ; 信息化 。电力调度 自动化 的数字化给 电力调 度 的视 角带来 了崭新 的改 ( 4 ) 应对 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 的挑战 。 变, 比如说可视化技术、 遥视技 术、 全球定位系统 ( G P S ) 技术、 虚拟现实技 指导工作 的方 向为: 符合现代科 学技 术水平的通信体 系, 实施 完全 术、 地理信息系统 ( G I S ) 技术 、 遥 感技 术等很 多新兴技术将会深入应用在 的互操作性, 体系下兼容 , 在现代技 术水平 的通信 技术和标准信息平台 , 未来的调度 自动化系统中。 实现开放性的系统通过标 准化的数据交换接 口, 比如这个标准运用到所 3 数字化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发展 中的主要问题 有类型 的分散 式 S C A D A系统 。I E C 6 1 8 5 0不但应用于变 电站通 信, 还应 在三个层次中, 数字化变电站的 自动化系统的研 究正在 自下而上逐 用 于 控 制 中 心 和 变 电 站通 信 。 步发展 。目前研 究的主要 内容集中在过程层方面 , 诸如智能化开关设备、 经过多年 的讨论和酝酿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一种集成化的技术,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对变电站的监控、控制和管理。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成为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技术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已经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

数字化技术使得变电站中的数据可以被数字化处理和存储,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智能化技术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自适应和预测性管理。

网络化技术则使得变电站可以连接到大型电力系统中心,并实现可视化监控和远程控制。

在应用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生产、输送、配送和交易等各个环节。

通过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的各个节点进行监控和控制,提高电力生产和输送的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电力供需的快速调节和交易,为用户提供高效的电力服务。

未来,随着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还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技术,实现对新能源的集成和智能电网的管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保障,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1 -。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变电站作为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关键节点,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和完善,为电力行业带来了诸多变革。

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一)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如今,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在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智能变压器能够实时监测自身的运行状态,包括油温、油位、绕组温度等参数,并通过智能传感器将这些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实现对变压器的智能化控制和保护。

此外,智能断路器具备自动检测故障电流、快速切断故障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故障处理能力。

(二)先进的二次设备二次设备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目前,微机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

这些设备具有高精度的测量、快速的运算处理能力和强大的通信功能,能够实现对变电站内各种电气量的精确测量和控制。

同时,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故障类型和位置,提高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三)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是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的关键。

当前,以太网、光纤通信等高速通信技术在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这些通信技术,变电站内的各种设备能够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为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IEC 61850 标准的推广应用,使得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能够实现无缝通信和互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四)监控与管理系统变电站的监控与管理系统也日益完善。

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变电站内设备的运行状态、电气参数和告警信息,并能够远程控制设备的操作。

同时,管理系统能够对变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设备的维护检修、运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面临的挑战(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量的敏感数据在网络中传输和存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传输过程中的重要载体,通过内部系统的电压转换,将电力定向传输给用户节点,以减少区域电能损耗。

随着各种信息和智能的融合应用,变电站运行维护也呈现出自动化趋势。

在中央集成模块的控制下,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满足区域供电需求。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机构研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的系统。

它不仅可以实现变电站的自动控制和维护,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

同时,它还具有自动诊断功能。

目前,大数据技术与综合自动化技术的融合逐步深化,变电站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般来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系统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技术结构:(1)集中式系统结构集中式结构主要是指对系统内部所有信息的集中处理,所有数据计算都集中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完成所有计算只需要一个CPU。

该系统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稳定性差,计算过程中易受干扰,导致误差增大,精度低。

此外,系统一旦发生故障,维护难度大,直接影响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2)集中式和分布式系统结构集中式和分布式系统结构主要是对变电站运行管理的所有数据进行分类计算,并在系统中安装多台计算机。

不同的计算机计算不同种类的数据,使用多台计算机可以显著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即使高压系统出现故障,也可以在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传输数据,并自动选择最佳传输通道,避免系统故障。

(3)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主要是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分为2-3层,即变电站层、间隔层或其他通信层。

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测量和控制单元与断路器之间的距离很近。

同时,可以直接通过电缆进行通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系统结构还有助于设备维护。

一旦本地设备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系统。

2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变电站改造的重要理念。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1. 知识背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得到了日益提高。

在现代化的电网建设中,变电站的自动化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存在。

这种自动化系统可以帮助变电站实现实时监测、远程监控、故障诊断、智能化操作等功能,并能够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2.1 高压配电自动化随着对电网安全稳定的需求越来越高,高压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了变电站自动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高压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监测、故障诊断、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这种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还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2.2 智能电力管理系统智能电力管理系统是将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管理的新型系统,其目的是通过对电力设施的监测、控制和优化,实现节能减排和效益最大化。

这种系统主要包括电力设施自动化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可以帮助电力运营商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和电力质量监测。

2.3 新能源自动化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的自动化建设和发展也成为了变电站自动化的一个新领域。

新能源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等的监测、控制和优化,可以帮助电力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排放。

2.4 数据安全随着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数据的安全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变电站的自动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设计和实现安全的网络架构和安全策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

3. 总结随着工业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自动化建设趋势不可避免地将会越来越大。

高压配电自动化、智能电力管理系统、新能源自动化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发展将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的主要方向,同时也将为电力系统运营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综述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综述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综述文献综述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综述变电站作为整个电网中的一个节点,在电网中,担负着电能传输、分配任务。

变电站继电保护、监控自动化系统是保证上述任务完成的基础。

在电网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电网各节点,如变电站、发电厂具体实施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因此,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他应确保:检测电网故障,尽快隔离故障部分;采集变电站运行实时信息,对变电站运行进行监视和计量;采集一次设备状态数据,供维护一次设备参考;当地后备控制。

因此,要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高效、实时、可靠,对变电站内设备进行统一监测、管理、协调和控制。

同时,他又必须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有效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优化电网操作,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并为电网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留下空间。

变电站自动化:在变电站内应用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实现变电站运行监测、协调、控制和管理任务,部分代替或取代变电站常规二次系统,减少和代替运行值班人员对变电站运行监视、控制的操作,使变电站更加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变电站自动化包括两个方面:横向综合利用计算机手段将不同厂家的设备连在一起,替代或升级老设备的功能。

纵向综合在变电站层这一级,提供信息、优化、综合处理分析信息和增加新的功能,增强变电站内部、各控制中心间的协调能力。

如借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控制中心可实现对变电站控制和保护系统进行在线诊断和事件分析,或在变电站当地自动化功能协助之下,完成电网故障后自动恢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一般自动化区别关键在于:自动化系统是否作为一个整体执行保护、检测和控制功能。

基于下列情形:日益增加电网复杂性;不断增加的成本-效益压力、市场竞争;技术发展;更高的电网运行标准;向状态检修方向过渡。

促使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不断引进新的技术,为变电站和电网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开拓和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常规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主要由继电保护、就地监控(测量、控制、信号)、远动、故障录波等装援组成。

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和在电力系统的普遍应用,近年来,这些装置都开始采用微机型的,即微机保护、微机监控、微机远动等。

这些微机装置尽管功能不一,但其硬件配置却大体相同,装置所采集的量和要控制的对象许多是共同的。

但由于这些设备分属不同的专业,加上管理体制上的一些原因,在变电站上述各专业的设备出现了功能重复、装置重复配置、互连复杂等问题。

这就迫切需要打破各专业分界的框框,从全局出发来考虑全微机化的变电站二次设备的优化设计,这便提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利用微机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远动装置)经过功能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构成了对变电站执行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综合性自动化系统。

它是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通讯技术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它具有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点。

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变电站保护和监控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现有的常规保护和监控系统渐渐不能满足要求;二是变电站现有的常规保护和监控系统设计本身具有很多缺点和不足。

1.对变电站保护和监控的要求的变化继电保护要求的变化当前的电力系统具有电网规模大、电压等级高和机组容量大的特点。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电网的经济性,电力系统越来越多地运行在其稳定极限附近。

这就要求一旦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能更快地切除故障。

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要求的典型故障切除时间≤30ms,严重故障时要求故障切除时间更短;母线保护要求内部故障切除时间≤10ms,能自动识别母线运行方式并作出相应调整,能在近端外部故障下抗CT饱和并可闭锁;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其关键问题仍是励磁涌流的鉴别。

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综述

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综述

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综述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变电站正经历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

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还为能源管理带来了许多创新。

本文旨在对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进行综述,探究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关键。

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变电站的监测、控制和保护功能的自动化,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运行数据。

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巡检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并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供精准的运行预测和决策支持,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

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通信技术的支持。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变电站与其他电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将更加便捷和快速。

这为变电站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基础。

另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将推动变电站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通过无线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然而,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关键问题。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防止被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其次,技术的成本和投资也是制约因素。

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对投资和盈利进行全面考虑。

此外,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培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要确保他们可以熟练掌握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未来,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将继续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在当今的电力系统中,变电站作为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关键环节,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和完善,为电力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1、智能化的一次设备目前,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在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智能断路器、智能变压器等设备能够实现自我监测、诊断和控制功能。

这些设备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智能模块,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并将其传输至监控系统,从而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掌握和故障的提前预警。

2、先进的二次系统二次系统是变电站自动化的核心部分。

当前,基于微机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的二次系统已经相当成熟。

微机保护装置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快速动作的特点,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力设备和线路。

同时,自动化装置能够实现对变电站的测量、控制、监视和保护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

3、通信技术的应用通信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以太网、光纤通信等高速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变电站内各种设备之间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传输。

此外,IEC 61850 标准的推广应用,为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和优化。

4、监控与管理系统监控与管理系统是变电站运行人员的重要工具。

目前,这些系统具备了强大的功能,包括实时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查询、故障分析与处理、操作票管理等。

同时,图形化的界面和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使得运行人员能够更加直观、便捷地掌握变电站的运行状况。

二、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1、高度集成化未来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朝着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测量、控制、保护等功能的一体化,减少设备之间的接口和连线,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智能化水平的提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及现状发展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及现状发展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及现状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达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我国在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中,对变电站采用了自动化装置技术,实现了无人值守,大大提高了技术水平。

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靠性。

随着智能化集成数字电路和计算机高速网络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势必对已有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

电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整个电网的一、二次设备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提高变电站安全、可靠、稳定运行,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服务的一项措施。

随着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各类保护也需要自检自查,故障录波、事件记录、运行监视和控制管理在电网的技术管理中显现等更强健的功能,因此,发展和完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新趋势。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1.1传统的变电站运行方式20世纪80年代早期,变电站的保护设备还是以晶体管、集成电路为主。

变电站二次设备均按传统方式布置:控制屏实现站内监控,保护屏实现电力设备保护,远动设备实现实时数据采集。

它们各司其职、互不相联。

1.2远动RTU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微处理器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利用微型机构成的远动装置的功能和性能有很大提高,该方式在原常规有人值班变电站的基础上在RTU中增加了遥控、遥调功能,站内仍保留传统的控制屏、指示仪表、光字牌等设备。

所有信号由RTU集中采集,遥控、遥调指令通过RTU装置硬接点输出,由控制电缆引入控制回路,与数字保护不能交换信息,保护动作信号仍需通过继电器接点采集。

采用这种方式使二次设备增加,二次回路更复杂,它适用于已建变电站的自动化改造。

1.3综合自动化方式1.3.1集中式自动化系统。

20世纪90年代数字保护技术(即是微机保护)的广泛应用,使变电站自动化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将智能设备、高级数据采集、多种信息处理方式、图形动态显示、远程控制和监控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的一种
新技术,其在变电站和电力企业的管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工
程的大力推广,“智能化”考虑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中越来越多,变
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以及研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测试、控制和监控三大领域,
主要发展方向有:
一、测试技术
当前,各种高精度、快速、多功能测试技术及仪器的发展和应用,是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一个热点。

这些新技术可以改善测量准确性,以更短
的时间得出测量数据,节省费用,使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更加精细。

如负
荷测量技术应用,可以实现对变电站实时功率的测量;故障测试技术应用,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故障的快速检测;变压器电磁谐振技术,可实现变
压器的快速在线监测;线路电磁谐振技术、地磁谐振技术等,实现线路和
变电站场地超高频电磁信号检测。

二、控制技术
在控制领域,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采用更智能化的方式
控制变电站各种设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及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及发展

4.2 继电保护的现状 目前,国内继电保护的发展已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行业的水 平。在保护的原理方面,国内微机保护的水平很多方面已领先于 国外的同类产品。 在高压及超高压线路保护方面,经多年研究,微机保护的性 能比较完善,可以适应复杂的运行及故障条件。 在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主变 后备保护、线路(馈线)保护、电容器保护等继电保护装置普 遍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技术,即所谓的四合一装置。
三、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向高集成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会在一个阶段向高集成化发展。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最终向数字化发展。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模式
GPS
操作员工作站 1
操作员工作站 2
主机1
主机2
工程师工作站 1 通讯机 1
**** ****
上级调度 通讯机 2
3 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集成化(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发展)
3.2 智能化(各类新算法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应用)
3.3 网络化和同步化(基于网络通讯和GPS的广域测量系统)
4网络安全技术
国家经贸委第30号令《电网与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 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 体 方案》也正在制定中。 拟采取的防护总体策略有: ①分区防护,突出重点②安 全区之间隔离(横向)③网络隔离④纵向防护
2 IEC61850标准的应用
IEC 618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制定的《变电站通信网 络和系统》系列标准,为基于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 统唯一国际标准,也是国家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 IEC61850标准按通信体系及设备功能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分为3层: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 变电站层设备由带数据库的计算机、操作员工作台、远方 通信接口等组成;间隔层设备由每个间隔的控制、保护或监视 单元组成;过程层设备典型的为远方I/O、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 等。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电力行业对智能化需求的增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两个方面探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情况。

我们来了解一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目前,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增加,传统的手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电网的要求。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和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管理,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监测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通过传感器和仪表对变电站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监测系统能够实时获取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帮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

控制系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它通过控制器和执行器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

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对变电站的精确控制。

例如,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变压器的调节和切换,对断路器的控制和保护,对开关的操作等。

这样不仅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还降低了人为操作的风险。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还包括数据管理系统和通信系统。

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通信系统则负责传输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和信息,实现变电站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工作。

尽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涉及到多个子系统的协同工作,如何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协调工作仍然是一个难题。

其次,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应用过程中,如何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黑客攻击和意外故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再次,随着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以适应新的电力系统需求。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概念、系统的主要功能、传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文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的概念、特点及主要技术特征,并且简要论述了IEC67850标准及其特点。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化变电站;IEC61850标准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担负着电能转换和电能重新分配的繁重任务,对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服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开始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实施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可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减少基建投资,并为推广变电站无人值班提供了手段。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电气量测系统(如光电式互感器或电子式互感器)、智能电气设备以及相关通信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正朝着数字化方向迈进。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现在下述6个子系统的功能中:1)监控子系统;2)继电保护子系统;3)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子系统;4)电力系统的低频减负荷控制子系统;5)备用电源自投控制子系统;6)通信子系统。

这部分内容比较丰富,且有许多文献对之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本文不再详述。

2 传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2.1系统结构目前国内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从设计思想分类有以下三种[1]:(1)集中式采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扩展其外围接口电路,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处理运算,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一些自动控制等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作者:俞飞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第15期摘要:文章以变电站为出发点,对综合自动化体系建设准则进行论述,从信息处理技术、自检防护技术、数据库技术三方面,阐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机理,并从数据同步、规划、监控等,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5-0267-02近年来,经济社会体系的完善下,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与效率逐渐加大,随着而来的则是地区内电力能源的消耗加大,如地区内用户对电量的需求量加大,则直接加大地区内电网的工作负担。

变电站作为电力传输过程中的重要载体,经过内部系统的电压转换,将电力定向传输到用户节点处,以降低区域内的电量损耗。

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变电站整体工作趋势也呈现出自动化功能,系统在中央集成模块的操控下,可有效提升整体工作效率,满足区域电力供应的需求。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体系建设准则变电站主要是对电力网络中的电压值进行转换处理,然后通过电流方向、电能调节等,均匀分配到下位用户手中,变电站是由多台变压器共同组建而成的,在内部节点的操控下,组成一个电力网络传输中心,以供区域电力传输。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自动执行某一项工序指令,确保整体工作过程的有序性。

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体系建设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下列几点原则。

第一,中央调度原则。

从自动化系统本身来讲,是以信息处理技术、模块化功能来实现的,为此,在设定系统时,必须运用中央调度,將各项工作设施进行关联,以此来确保整体工作的运行。

中央调度可类比为自动化设备中的PLC控制单元,其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应在各个功能模块的协同作用下,中央调度通过各项指令的下达,令整个工作体系实现有序性、精度性操纵等,以满足设备运行需求。

第二,分散式原则。

变电站在进行电能传输过程时,由于系统本身的自动化操控性质,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将呈现出一定的离散特性,如电力传输配置过程未能经由隔离层实现电能定位传输,则将加大整体工作负担,为此,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令系统呈现出分散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电力系统运行
• 正常运行状态 • 警戒状态 • 紧急状态 • 系统崩溃 • 恢复状态
3.电力系统运行
• 继电保护 • 安全自动装置 •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 电网调度自动化 • 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络
4.电力系统的分层
• 电力自动化系统分两大类 • 信息就地处理系统 • 信息集中处理系统
4.1 信息就地处理系统 • 包括(继电保护、AVC AGC) • 特点(事后,不能事先)
●远方主站监控功能的实现应不依赖于变电 站层设备 ,直采直送,直接遥控
●当地控制优先于远方控制
●间隔层的功能依赖于过程层,但能抗电磁干扰
4.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主要结构体系 大多按电压等级110KV为界划分
110KV及以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典型结构图
监控工作站
调度
GPS
路由器
MODEM
对时总线
总控通信单元 (远动工作站)
• 35~750kV变电站约14000座,每年新增变 电站的数量约为3%
•主要生产厂家: 国外—ABB、SIEMENS、GE 等 国内—南瑞集团、北京四方、许继电气、
国电南自等
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产品比较:
•国外起步较早,几大公司代表国际水平,占领大 部分国际市场,装置有技术优势 •国内起步晚,进步快, 在中低压技术领域,已完全 实现国产化.超高压大多实现国产化 •国内中低压产品已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国内在技术理念上还落后,模仿学习为主,产品工 艺上有差距,关键技术上有点受制于人
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主流: 分层分布式,按对象按间隔设计
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层之间关系:
●变电站层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网络和间隔层 的完好性 ●间隔层功能的实现,特别是继电保护及安 全自动装置的功能的实现不能依赖于变电 站层(包括网络)
系统架构一
系统架构一
变电站所有装置和后台系统实现IEC61850, 所有改动限于通信层面,对变电站现有格局影 响最小。该方案比较稳妥,实现了数字化变电 站中的IEC61850
系统架构二
系统架构二
变电站所有装置的交流采样通过与MU合并单元通信获 得,各种测量与保护装置的交流采样部分全部取消,变电 站二次电缆大为减少,总体设计趋于简单。但该方案在安 全性、可靠性方面将遭遇风险。因为保护装置运算的数据 依附于其它装置和通信网络,一旦故障数据无法送达保护 装置或者延时较长,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4.1信息集中处理系统 • 包括(调度控制系统) • 特点(事前,但实时性差)
4.1 两种系统的关系
• 各有特点、相辅相成 • 以往互相独立,联系较少 • 现在互相渗透
4.2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分层的特点 • 分5层(国调、网调、省调、市调、县调)
• 信息分层采集、逐级传送、命令逐级下达 。
4.2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分层的优点
IEC61850带来什么好处
2.对用户非常有利
①用户可选择最好的产品,不必担忧互联,互换
②能大幅度改善设备集成,减少工程量、现场验 收、运行、监视、诊断和维护等费用,节约大量 时间,增加了自动化系统使用期间的灵活性。
③ 提供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总体要求、系统 和工程管理、一致性测试等
标准制定的主要目的
1.发展第一阶段:(始于80年代初)
RTU 模式+继电保护
In 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an RTU is a device installed at a remote location that collects data, codes the data into a format that is transmittable and transmits the data back to a central station, or master. An RTU also collects information from the master device and implements processes that are directed by the master. RTUs are equipped with input channels for sensing or metering, output channels for control, indication or alarms and a communications port.
3.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相互间的转变 The status of the Power system
4.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分层及作用 The division of the Automation system
1.电能的特点 不易存储 快速性 关系重大
• 2.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 安全可靠 • 电能质量 • 经济性
完整性: 适用对象几乎包容了变电站内所有IED,例如: 常规的测控装置、保护装置、RTU、站级计算机、 可选的同期、VQC装置 未来可能广泛使用的数字式一次设备如PT、CT、开关
61850产生于技术的变迁
• 以往的设计对象是优化 ■ 带宽 ■ 硬件资源(CPU性能、存储需求)
• 今天的趋势
带宽成本 硬件成本
•能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如IEC61850
什么是IEC 61850?
IEC 61850系列标准的全称是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它 规范了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的通信行为和相关 的系统要求 IEC 6185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 (IEC TC57)从1995年开始制订的,目前,IEC61850共14个部份 已经全部通过为国际标准。我国的标准化委员会对61850系列 标准进行了同步的跟踪和翻译工作
计算机监控系统(CSCS)
变电站层
上级调度 控制中心通信层现场总线 Nhomakorabea测
间隔层
控 单

串口/以太网








通过数字通信,将测量、控制、 远传等功能为一体
保护装置
结构特点:
•分散式测控装置(RTU),保护信号多以硬接 点接入 •分层分布式,以太网,现场总线和串口通信 •监控后台(取代传统的模拟盘监控) •面向功能设计
间隔层 测控
保护
测控
保护…. 测控
保护
微机保护
结构特点:
•分散式测控+微机保护装置,通信接入,四 合一保护测控 •分层分布式,以太网,现场总线和串口通信 •监控后台 •面向功能设计 面向对象设计
面向对象(间隔)设计
面向对象的特征
• 对象的唯一性(类的划分必须与具体应用 有关)
• 抽象性(将一致的数据结构抽象为一个类 ,类的划分是主观的,但与应用相关)
集成成本
IEC61850带来什么好处
1.对制造厂非常有利
①可以避免劳民伤财的协议转换工作; ②采用对象建模技术,面向设备建模和自我描述, 采用配置语言,在信息源定义数据和数据属性,传 输采样测量值等技术,在组态、配置和维护工作上, 节省了大量开支; ③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电能质量、同步相 量、设备诊断等)集成到系统中,无缝数据集成和共 享信息节省了大量开支
互操作性
为不同厂家的设备互联提供互操作性,即不同制造 厂家提供的智能设备可交换信息和使用这些信息 执行特定功能
自由配置 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SAS)功能和性能的要 求;可灵活配置,将功能自由分配到装置中,支 持用户集中式(如RTU)和分散式系统的各种要求
长期稳定性
支持未来的技术发展,因为它可兼容主流通讯技 术而发展,并可伴随系统需求而进化
当地监控
串口
上级调度 控制中心
实现遥控,遥测,遥信,遥调
远动终端设备 (RTU)
*** * ** ***
硬接线
保护及其它IED






按功能设计
位 置
量 输
量 输
….




结构特点:
•集中式,保护信号硬接点接入 •面向功能设计 •成本低
2.发展第二阶段: (始于80年代中后期) 监控系统(RTU模式)+继电保护模式
• 继承性(子类自动共享父类的数据结构和 方法)
• 多态性(允许每个对象以自身的方式去响 应消息)
3.第四阶段: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2003年,随着 IEC61850标准的出台)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SAS
国际电工委员会解释为“在变电站内提供包括通信基础 设施在内的自动化系统 (SAS-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The SAS provides Automation in a Substation including the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方案二可以存在一些变化,但对总体架构没有太大影响。 一是不采用电子式互感器,而是采用传统的PT/CT,但其 不接入装置,而是接入MU合并单元。二是采用一次智能 设备,该设备直接提供光纤接口进行分合操作。三是各种 IED设备通信处理能力非常强大,过程层的交换机可以直 接挂接在间隔层与站控层的光纤环网,可以做到彻底的原 始数据共享。
分层分布式(网络)模式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SAS)
上级调度 控制中心
远方控制层
变电站层 (包括网络)
间隔层 (保护,测控,故障录波,IED…)
过程层 (电子PTCT,智能开关)
结构特点:
•全开放式,所有智能电子设备(IED)通信接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