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称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社交称谓语之间存在的差异源于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习俗。

汉英文化语境分属于强语境文化和弱语境文化,不同的文化提示出两种语言交际中人们是如何通过具有社会意义的称谓形式的选用和认可,来确定彼此社会地位和体现各自在社会结构中的关系。

从这个意味上说,语言称谓系统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语言学意义,同时也有了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视称谓。

汉语的社交称谓充分体现了中国宗法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渊源中的等级观念。

宗法社会制度强调家庭观,家庭成员重视亲缘关系,甚至把这种关系延伸到非亲属交往中,如利用拟亲属称谓语表示亲近,加深感情。

宗法社会制度更强调明确的尊卑等级关系:“长幼有序”、“长尊幼卑”。

同时,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说强调男女之区别、贵贱之区别、长幼之区别。

因此,由于这种身份等级制度的影响,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称谓类型,并表现出一种权势取向。

在社交称谓语中,每一种称谓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身份和对方的身份来确定所使用的社会称谓。

这种“长幼之序,亲疏之别”的等级思想主要体现在汉语的职衔称谓和恭敬称谓上。

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社会等级观念在人们的意识中已较以前淡化,但还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消失。

由于基督教和西方哲学的影响,英美文化以个人主义和平等的价值观为核心。

个人主义强调个性、个人价值和权利。

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彼此独立,不强调亲缘关系,甚至对家庭也没有过多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成员之间也没有过多的干涉。

平等观念深深地扎根于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之中,他们崇尚个人奋斗,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争取成功。

因此,由于平等和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西方人偏爱对等式称谓。

如:英语中拟亲属称谓语和职衔称谓语非常有限,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论地位和职位高低,越来越愿意直呼其名:雇员对上司、年轻人对年长者,学生对教授,子女对父母亲等都可直接称呼名字,这也是人际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的标志。

由于不同文化的影响,汉英社交称谓语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样就对学生们具体使用社交称谓语造成了很多障碍。

例如:很多学生用“姓”或“老师”称呼外教,而这在英语中是错误的称谓用法,诸如此类的称谓语用失误还有很多,不了解这些方面,非常容易导致称谓失误,使交际双方产生心理距离,造成损失(贾玉新1997:339[4])。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采取相应文化导入策略,以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失误。

首先有必要系统的传授称谓语知识,辨析英汉社交称谓的差异,使学生对称谓语有正确的认识。

通常情况下,英汉社交称谓语均可分为通称、职衔称谓、拟亲属称谓、恭敬称谓和亲昵称谓等五种形式,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称
通称指在正式场合、郑重关系或陌生人之间广泛使用的称谓语。

通称不严格区分被称呼人的年龄、职业、身份等。

汉语通称包括同志、师傅、先生、太太、女士、小姐等。

“同志”、“师傅”是中性词。

“同志”是不同职业、级别、年龄的人们之间的“等同关系”的标志,也是汉语中使用过的最广泛的一个通称。

“师傅”本为敬称,现已成为通用的礼貌性的称谓。

汉语中的“先生”、“小姐”等称谓语不完全等同于英语中的Mr.、Miss等,因为在解放前“先生”、“小姐”是尊敬称谓语。

汉语通称可单独使用,也可用于姓、全名、名字或职业称谓之后以表示不同程度的关系。

英语中的通称包括Sir,Madam,Mr.,Miss和Ms。

Sir,Madam,Miss专用于称呼陌生人。

Sir用于称呼男性,Madam用于称呼女性,Miss用于称呼未婚或年轻女子。

Mr./Mrs./Miss/Ms.+姓用于称熟人,此时姓不能省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

Mr.是Mister 的缩写,可用于任何年龄的成年男子。

Mrs.是Mistress的缩写,用于已婚女性。

Miss用于未婚和独身女性。

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开展,又出现一个新的称谓:Ms.,它可指任何年龄的成年女子。

此外,Mr.也可与官衔称谓或军衔称谓连用。

例如:DouglasLarson是一名经理,我们可以称呼他:Mr.Manager,rson或Mr.Douglas Larson,但不可说Mr.Douglas。

职衔称谓
职衔称谓包括职业称谓与头衔称谓(田惠刚1997:294)[5]。

职业称谓指与被称呼人的职业有关联的称谓语。

汉语中的职业称谓包括老师、医生、大夫、工程师、经理、教练、护士、律师、记者等等。

这些职业称谓可以通过各种搭配形式用于称谓,如老师就有王老师、小王老师等各种称谓方法。

一些技术性较强的体力劳动职业如司机、厨师、理发师、电工等不用作职业称谓。

英语中常用的职业称谓不多,professor(teacherinuniversity)和doctor是常用的两个职业称谓。

在使用nurse,driver,waiter/waitress,operator,steward/stwardess,conductor,usher,porter等服务性行业的称谓时,一般直接称呼而不使用姓氏。

bishop,pastor,priest和nun也可用作职业称谓语。

头衔称谓是以人们所担任的官衔、职衔、学衔、军衔相称。

汉语头衔称谓非常丰富,上至主席、总理、部长、厅长、省长、司长、司令、军长、师长、院长、校长、工程师、教授,下至厂长、经理、处长、科长、主任、排长、班长、助理、组长等都可用于头衔称谓。

称谓的方式因场合等各种关系的影响而不同,如“厂长”我们就可以有李厂长、老厂长、厂长同志等多种称谓方式。

英语中只有少数职务可用于称谓,如president,ambassador,senator,chairman,governor,mayor,dean,compay director 等,可与姓名或通称连用。

例如:Mr.Mayor,Mr.President,President Roosevelt,Senator Fullbringt,Judge Harley。

在使用职衔称谓和学衔称谓时,汉英头衔称谓有相似之处:汉语只称呼“李教授”,而不称呼“李讲师”、“李助教”;只称呼“李博士”,而不称呼“李硕士”、“李学士”;英语也只自称呼Professor Johnson,而不称呼Lecturer Johnson Assistant Johnson;只称呼Dr.Smith,而不称呼Master Smith Bachelor Smith。

拟亲属称谓
拟亲属称谓语是在交际过程中使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的一种特殊称谓语。

汉语中拟亲属称谓的使用非常普遍。

为了表示礼节、亲近等,人们将亲属称谓广泛用于
非亲属成员,如邻居、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之间。

人们按照性别、年龄、熟悉程度、交际场合、被称呼者的社会特征等的不同称呼对方为:爷爷、奶奶、大爷、大妈、大伯、大娘、大叔、大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小弟、小妹等。

英语的拟亲属称谓语非常有限,只包括uncle,aunt,son,sonny 等词。

Uncle,aunt多用于孩子称呼父母的朋友以表示亲近,可与名字连用,如:Uncle Joe,Aunt Mary;son或sonny用于长者称呼年轻人。

而对陌生人则不太重视区分年龄的大小,只是按照性别的不同以Mr或Miss/Mrs.来称呼。

恭敬称谓
恭敬称谓是社交时说话人对受话人所使用的一种尊敬称谓。

汉语恭敬称谓包括以下形式:老+姓,如“老李”;老+同志或师傅,如“老李同志”,“老李师傅”;姓+老,如“赵老”;姓名+老,如“陈望道老”;名中某字+老,如“圣老”(叶圣陶);姓+名中某字+老,如“陈望老(陈望道)”;名+老人,如“冰心老人”;姓+公,如“茅公”(茅盾);通称形式作敬称;先生、夫人、女士等。

对资深的学者或德高望重的长者使用“先生”,带有特殊敬意;职业称谓作敬称:老师。

英语的恭敬称谓词有:Sir,Lady,Lord等。

Sir是对男性的尊称,一般单独使用。

Lady是对女性的尊敬,一般也单独使用。

Lord(勋爵)一般用来指称侯爵或侯爵以下的贵族,使用格式为Lord+surname,如Lord Carrington。

面称时多用My Lord 或Your Lordship。

亲昵称谓
亲昵称谓指对比较熟悉的人所使用的称谓,以示亲近。

汉语的亲昵称谓很丰富,其中包括:姓+名、姓、名、老+姓、小+姓、昵称、绰号等形式。

亲昵称谓常常用于平辈称呼或长辈称呼晚辈,上级称呼下级,反之则显得不尊重对方。

英语中亲昵称谓的使用方法没有汉语如此丰富,主要有直呼名字,昵称,称呼绰号三种形式。

在针对称谓语的外语教学中,教师还要灵活利用教科书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话或角色扮演,加深称谓语运用的印象;选择有关称谓语的真实书面材料辅助教学;利用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等教学辅助手段介绍称谓语知识;多创造学生与外籍教师接触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运用称谓语。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培养文化意识意味着要公正看待两种文化,既要了解掌握本国文化,也要熟悉并研究西方文化;既要以本国文化为本进行跨文化交际,又要尊重国外文化风俗。

同时可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对两种文化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只有了解了称谓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学生们才会准确合理的使用称谓语。

以此为基础,使学生不但掌握有关称谓语的语言知识,同时也明白怎样在跨文化交际中合理的使用称谓语。

由于不同文化的作用,英汉社交称谓语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底药蕴。

相异的称谓类型对于跨民族语言交际显然是一种文化障碍,很难符合谈话者的交际心理(田惠刚1997:292[5])。

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针对社交称谓积极进行文化导入,让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差异,对于减少和避免文化误解,促进语言文化交流和提高交际质量具有重
要的意义。

1. 亲属称谓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有时大写第一个字母):
1) 较正式的称谓:mother 母亲father 父亲son 儿子uncle 叔叔,伯伯,姨父,舅父aunt 姑母,婶母,伯母,姨母grandfather 爷爷,外公grandmother 奶奶,外婆
2) 较随便的称谓(昵称):mom(my) 妈妈(美) mum(my) 妈妈(英)dad(dy) 爸爸pa 爸爸ma 妈妈auntie/aunty 姑妈,舅妈,阿姨granny 奶奶,外婆grandma 奶奶,外婆grandpa 爷爷,外公
2. 几点注意之处:
1) 对父母的称呼:不同的家庭可能有不同的称呼,但最通常的是用dad,mum/mon;有的家庭用father,mother,但有人认为这样称呼太正式;至于daddy,mummy /mummy,这通常为小孩用语,不过成年人有时也用;另外非正式用语pa,ma也用得很经常。

2) 在亲属称谓中,有些称谓同时也含有社会称谓的功能。

如uncle,aunt,grandpa,grandma 等,它们除表示亲属关系外,还可表示一般意义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妈"等。

3) uncle,aunt(ie),grandpa,grandma 等称谓语,除单独使用表示称呼外,它们有时也可与姓名连用:Uncle David 大卫叔叔Aunt Polly 波莉姑妈Auntie Jane 珍妮阿姨Grandma Peterson 彼特逊大妈4) son 这个词也具有亲属性和社交性两种属性,一方面父母可以直接用son 称呼自己的儿子;另一方面,年长的人也可以称年轻的小男孩为son. 5) 长辈对晚辈的称呼比较随便,通常可以直呼其名(多用昵称),也可用My boy,My girl,My child,My children等称呼语。

3. 使用实例:
Give me some milk, Ma. 妈妈,给我点牛奶。

Can we go now, mum? 妈妈,我们现在可以去吗?
What are you doing, dad? 爸爸,你在做什么?
Good night, Father. 爸爸,晚安。

Hurry home, Mother. 妈妈,快点回家。

Hi! Uncle (Mary). (玛丽)姑妈,你好!
Take me swimming, Uncle (John). (约翰)叔叔,带我去游泳吧。

What's your name, son?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Here's a letter for you, Grandma Margaret. 玛格丽特大妈,这是你的信。

一)、西方文化礼仪之“称谓礼仪”:西方人的姓名排列跟我们刚好相反,前面是名后面是姓氏。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应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

对那些在社会上较有地位的人,如法官(Judge)、教授(Professor)、医生(Doctor)、高级政府官员如参议员(Senator)、军官如将军(General),上尉(Capital)和高级宗教人士如主教(Bishop)等,可将其职业连同姓名一起称呼,如“Doctor Jack”、“Professor White”,也可只称呼其职业名称,如“Mr. Judge”,“Mr. Lawyer”。

相比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

通常只招呼一声“Hello”,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

但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就要讲究礼节了。

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

(二)、西方文化礼仪之“介绍礼仪”:在国际交往场合,如想结识朋友,一般应有第三者介绍。

如当时不具备这种条件而你又确实想认识某人,你可走到他面前做自我介绍,但介绍完后不可先伸手,也不可问对方的名字。

对方若不做自我介绍,你可道声谢离开,这在西方并不算失礼。

用句型“This is ××× and this is xxx….”介绍俩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同性之间,介绍完毕后应先伸手相握,可以说“很高兴认识你(Nice to meet you)”。

不要说“久仰”或“希望以后常联系”之类的话。

有些国家会将“联系”理解为有要相求于他。

(三)、西方文化礼仪之“交谈礼仪”:与人交谈,莫问私事。

在西方,人们的一切行为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人们日常交谈,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

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多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

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去问价钱。

见到别人外出或回来,也不问“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啊”。

在我国,老年人受到尊敬,但在美国,却是“人老珠黄不值钱”。

因此在美国,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

美国人还十分讲究“个人空间”。

俩人谈话时,不可太近,一般50公分以外为宜。

不得已与别人同坐一桌或紧挨别人坐时,最好打个招呼,问一声“我可以坐在这儿吗(May I sit here)?”,得到别人允许后再坐下。

礼貌用语,多多益善。

美国人讲话嘴很甜,他们对好听的话从不吝啬,常令听者心舒意畅。

的确,在美国“Please”、“Thank you”、“I’m sorry”、“Excuse me”之类的话随处可闻。

(四)、西方文化礼仪之“拜访礼仪”:应邀去他人家中做客,务必要准时。

不守时是失礼的。

一般性拜访,可送小礼物,若赴家宴,可再丰厚些。

礼物应交给女主人,并说“我希望你能喜欢(I hope you’ll like it)”等客套话,不要说“小意思,不成敬意”,“东西不好,请笑纳”等中国人送礼时常爱讲的话。

这类话会让外国人觉得你看不起他们。

一般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但遇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

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

此外,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送3个梨也不感到菲薄,不同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

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会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

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

“Oh, how nice! I like it very much.. Thank you!”
在外国人家中,不要对他们的摆设大加评论,也不要随意极力赞赏某件物品,那样会导致主人一定要将你极为赞赏的物品送给你,这多尴尬。

如主人家养有猫,狗等宠物,要对他们友好,外国人十分珍爱宠物的。

美国人办事讲求效率,重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绝不希望有人突然来访。

因此要拜访他们,事前约会是必不可少的。

西方文化礼仪之“禁忌”:
①与外国人初次交谈,不要谈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

②不要问女士的年龄,男士的收入,对方衣饰的价格。

③正规场合,不要穿休闲装,运动装。

④吃饭或娱乐,不要抢着买单,他们喜欢AA制。

⑤不要过于“自谦”。

与日本人交往:初次见面不宜谈工作。

接受礼物要回礼。

与法国人交往:初次见面万勿送礼,有行贿之嫌。

与英国人交往:不要穿戴太随便。

不要随便称呼名字,要加上“Mr.” 等。

与美国人交往:不要在周五或13号约会,不要称呼黑人为“Negro”,应用“Black”。

别忘了问候他们的孩子。

与韩国人交往:不要不守信用。

与德国人交往:要十分注重礼仪,不宜直呼名字,不要谈二次大战。

谈话不要太夸张,他们喜欢一是一,二是二。

与泰国人交往:不要触摸别人的头部。

与印度人交往:主客相见,行“合十礼”。

摇头即同意,点头即不同意。

忌吃牛肉。

喝茶时,将茶倒在盘子里伸出舌头舔饮。

不杀牛,不杀蛇。

第一天到公司上班,You must be nervous.你的心情一定挺紧张。

怎么才能给上级和同事留下a favorable impression(良好印象)呢?西装革履的你看起来很cool,但你还是没有十分的把握。

我们先来听听某家外企公司的新成员Peter King如何得体地处理他工作中的第一天。

Peter: Good Morning. May I introduce myself?My name's Peter King and I'm new here.
Anna: Pleased to meet you. I'm Anna White, the assistant to the Personnel Manager.Welcome to our company.
你看,初次见面好比跳华尔兹,非常简单,就是三步曲:问候——介绍——对方回答。

不过这首华尔兹在不同的场合,步伐也不相同。

在formal正式场合中, 要用:Good morning/afternoon或How do you do,同时要shaking hands“握握手”来显示你的sincerity诚意。

当然不要忘了smile一下,因为微笑是消除隔阂、沟通心灵的最好方法。

而在informal非正式场合中,比如年轻人之间或平时的聚会中,我们就可以relax,放松一下,不单穿着随便,而且只需招手致意,问候语用简单的Hi, or Hello!就可以了。

另外,作为新人,应该主动与同事交往,所以要先作self introduction,除了May I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s Peter King,你还可以说:Let me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s Peter. 或者I'm Peter.
作完了自我介绍,Peter希望Susan能把他介绍给经理或其他人,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Peter: Could you introduce me to the Manager?
Susan: Of course. Mr. King... Mr. White, let me introduce you to Mr. Peter King,the new clerk in your department.
White: How do you do. I'm Alex White. We're going to be working together.
Peter: How do you do. I'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you, Mr. White.
原来他用了句型Could you introduce me to sb.? 这显得很有礼貌。

另外你还可以这样说:
1、I haven't met your Managing Director yet. (我还没有见到你们的总裁。

)
2、I don't know anyone here. You'll have to introduce me.
(这里的人我都不认识。

您得给我作介绍。


如果情况相反,需要你把某人介绍给其他人,下面的句子可以帮你这个忙:
1、Let me introduce you to our Managing Director.(请让我把您介绍给我们的总裁。

);
2、I'll introduce you to our Managing Director , this is Mr. Johnson, our MD.
(我会把你介绍给我们的总裁。

这是约翰生先生,我们的总裁。


最后,请问你知道在初次见面时哪句话是必不可少的吗?对了,是:
Nice to meet you.(见到您很高兴。

)每当对方报上姓名时,你要记得说这句话。

为了加深对方的印象,你可以加上你对对方的赞扬:
I've heard a lot about you. (久闻大名) 。

当然用
Glad to meet you. 或Pleased to meet you. 来替代Nice to meet you.也可以。

得体的介绍和问候会给对方留下美好印象,但是你不能虎头蛇尾呀,告别也要无可挑剔。

常用的告别语有:
1、It was very nice to have met you.
2、It was nice meeting you.
3、Hope to see you again.
嗯,第一课,everything is going well. 一切进行顺利。

你学会了如何作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以及初次见面如何问候。

但是你还要记住,要好好做练习呀!See you tomorrow。

Whether you get into a new company, meeting, group or activity, introducing yourself becomes inevitable. When it comes to introduction to unknown faces, you should feel comfortable and confident in doing so. In addition, you should demonstrate friendliness, so that the people are at ease in interacting with you. You should be watchful as well, because any wrong gesture will be quickly picked up by people and they might even pass incorrect judgments about you, by considering the way you present yourself at the first meeting. If you want to know how to introduce yourself in the best way, go through the following lines.
Introducing Yourself
Look into the eyes of the person, to whom you are going to introduce yourself. Make a brief eye contact. This shows your confidence.
During self-introduction, you should not forget to wear a pleasant smile on your face. This gesture will put the other person at ease. In addition, it will create a good first impression about you. Extend a warm, friendly and firm handshake. Wear a sweet smile while shaking your hands with the other person. Gently squeeze the person's hand with your fingers. Make sure that you do not apply force with your thumb. A good handshake will demonstrate your self confidence.
You can let the other person know your background, in order to start the conversation.
Now, say your name clearly, in a gentle and audible manner. If the person doesn't get your name, be sure to spell it again. Ask for his/her name as well and repeat it, when he/she says it.
Avoid introducing yourself by your nickname. During formal meetings, it is always suggested to introduce yourself by both your first and last names.
Do not introduce yourself with titles, such as Mr. or Mrs. It carries an absolutely over-confident image in the mind of the person, along with the wrong attitude.
Try and encourage positive conversation, rather than gloomy news and politics. Cribbing over things is a big no-no, as it will surpass the good impression you must have left on the person. Tips
If it is a formal introduction over drinks or food, avoid food or drinks that stick to your teeth. Always say ‘nice to meet you’, while bringing an end to the conversation.
Never criticize the person you are meeting for the first time. He/ she will lose interest in meeting you again.
Don’t speak when your mouth is filled with food. It is always advisable to eat food in small chunks, so that you can swallow it up and speak up confidently.
Always talk about your positives in a way that it doesn’t portray you as a person who brags a lot or flaunts himself at all times.
Keep a tissue with you to clean up sweaty hands, before shaking hands.
Keep focus on the person you are meeting and give him/her respect, even if he/she holds a little lower position than you. This will portray you as a person who is grounded and poli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