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系统工程课件(完整版)
37
目标树
X
X1 X2 X3
38
目标冲突和利害冲突
• 在目标分析过程中,系统分析人员 经常会发现,许多关键情况往往是由于 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分目标造成的。这有 两种情况:
– 一种是纯属专业性质的,即目标冲突问题; – 另一种是社会性质的,即利害冲突问题。
39
目标冲突
• 例如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所可能强调的 两个目标:
社会经济系统、经营管理系统、军 事指挥系统等等。
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 座沟通的桥梁。
17
2.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 从系统工程的定义可以看出,系统工程
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它包括
自然、社会及工程设计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它是由一般系统论、经济控制论、运筹学
等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发展而形成的。
18
3.系统工程与一般工程比较的特点
传统工程
研究 对象 研究 方法
着眼点 特定的工程 物质 专业知识 局部最优
系统工程
不局限于特定工程物质,也不局 限于物质系统 各种现代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 整体最优
19
4.系统工程与运筹学区别
运筹学:
通常涉及现有系统运营情况,侧重于资 源的最优配臵。
系统工程:
侧重于评价和改进现有系统、设计新系统。
标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使系统达到最优,而方法 论是把设想付诸实现的过程。对于传统方法,它解 决问题的目标往往是单一的,比如设计一个产品或 只强调成本低或只强调性能高,而系统工程对目标 的考虑需要从系统运行的全过程即时间方面以及在 每个阶段中处理问题的特殊思维过程即逻辑方面, 并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即知识方面来综合考虑。
要素的状态变化。 3)层次性。一个系统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而子系统还可以 分解为亚子系统等等,以致最终可分解为要素,这样就可构 成具有特定的空间层次结构。例如一个公司就是由子公司或二 级厂(矿)、车间、工段、班组,以及相应的职能部门构成。各 层次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其特有的功能为统一的 目标而相互协调运行。
目标树
X
X1 X2 X3
38
目标冲突和利害冲突
• 在目标分析过程中,系统分析人员 经常会发现,许多关键情况往往是由于 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分目标造成的。这有 两种情况:
– 一种是纯属专业性质的,即目标冲突问题; – 另一种是社会性质的,即利害冲突问题。
39
目标冲突
• 例如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所可能强调的 两个目标:
社会经济系统、经营管理系统、军 事指挥系统等等。
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 座沟通的桥梁。
17
2.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 从系统工程的定义可以看出,系统工程
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它包括
自然、社会及工程设计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它是由一般系统论、经济控制论、运筹学
等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发展而形成的。
18
3.系统工程与一般工程比较的特点
传统工程
研究 对象 研究 方法
着眼点 特定的工程 物质 专业知识 局部最优
系统工程
不局限于特定工程物质,也不局 限于物质系统 各种现代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 整体最优
19
4.系统工程与运筹学区别
运筹学:
通常涉及现有系统运营情况,侧重于资 源的最优配臵。
系统工程:
侧重于评价和改进现有系统、设计新系统。
标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使系统达到最优,而方法 论是把设想付诸实现的过程。对于传统方法,它解 决问题的目标往往是单一的,比如设计一个产品或 只强调成本低或只强调性能高,而系统工程对目标 的考虑需要从系统运行的全过程即时间方面以及在 每个阶段中处理问题的特殊思维过程即逻辑方面, 并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即知识方面来综合考虑。
要素的状态变化。 3)层次性。一个系统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而子系统还可以 分解为亚子系统等等,以致最终可分解为要素,这样就可构 成具有特定的空间层次结构。例如一个公司就是由子公司或二 级厂(矿)、车间、工段、班组,以及相应的职能部门构成。各 层次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其特有的功能为统一的 目标而相互协调运行。
《系统工程概述》课件
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
01
航空航天领域
涉及复杂系统设计、开发和优化, 如飞机、卫星等。
能源领域
涉及能源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 如核能、太阳能等。
03
02
交通运输领域
涉及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 如城市交通、高速公路等。
制造业领域
涉及生产系统设计、优化和管理, 如生产线、企业资源计划等。
04
02
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
系统动态性原理
总结词
系统动态性原理是指系统的状态和性能会随着时间的 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 测性。
详细描述
系统动态性原理认为系统的状态和性能是随时间变化的 ,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在系统的运 行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对系统的状态和性能产生影响 ,导致系统的输出发生变化。因此,在分析和设计系统 时,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可预测性,了解系 统状态和性能的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系统 。同时,也需要根据系统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系统的结 构和参数,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统相关性原理
要点一
总结词
系统相关性原理强调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和相互作用,这些联系和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的输入、转化 和输出过程实现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系统相关性原理认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关联和相互影响。这些联系和作用是通过输入、转化和 输出过程实现的,即一个组成部分的输入可能是另一个组 成部分的输出,经过一系列的转化过程,最终形成系统的 输出。因此,在分析和设计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组 成部分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系统整体性能 的影响。
总结词
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工程之一
详细描述
安全系统工程PPT课件
• 安全管理信息 • 信息系统 •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13
第九章 安全管理文化
• 安全文化 • 安全管理文化的作用
•14
预祝大家 考试顺利! 过个好年! 分数牛气冲天!
•15
个人观点供管理体 制
• 安全管理体制:体系及主要内容 • 主要安全法规
•8
第六章 安全评价
• 安全评价的定义与目的 • 安全评价原理 •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 安全评价程序
•9
第七章 决策技术和安全决策
• 安全决策 • 安全决策的特殊性 • 安全决策过程与要素 • 安全决策中属性的量化与权重 • 安全决策的主要方法
序 • 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FMEA):概念、方法 • 事件树分析:概念、方法 • 事故树分析:编制方法与组成要素、事故
树化简与定量计算、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
•4
第三章 系统安全管理
分析方法
检查表
预先危险性 分析 危险性与可 操作性研究 故障类型和 影响分析 事故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
因果分析
开发 方案 样 详细 建造 日常 改建 事故 拆 研制 设计 机 设计 投产 运行 扩建 调查 除
•10
第七章 决策技术和安全决策
• 评分法 • 决策树法 • 经济技术评价法 • 模糊决策方法
•11
第七章 决策技术和安全决策
——灰色系统与安全系统 • 安全系统的灰色特征 • 灰色理论在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灰色建模 – 灰色预测 – 灰色决策 – 灰色控制
•12
第八章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 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整分合、反馈、封 闭、等同原则等
– 人本原理:动力、能级、激励原则等 – 责任原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预防原理:偶然损失、因果关系、3E、本
•13
第九章 安全管理文化
• 安全文化 • 安全管理文化的作用
•14
预祝大家 考试顺利! 过个好年! 分数牛气冲天!
•15
个人观点供管理体 制
• 安全管理体制:体系及主要内容 • 主要安全法规
•8
第六章 安全评价
• 安全评价的定义与目的 • 安全评价原理 •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 安全评价程序
•9
第七章 决策技术和安全决策
• 安全决策 • 安全决策的特殊性 • 安全决策过程与要素 • 安全决策中属性的量化与权重 • 安全决策的主要方法
序 • 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FMEA):概念、方法 • 事件树分析:概念、方法 • 事故树分析:编制方法与组成要素、事故
树化简与定量计算、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
•4
第三章 系统安全管理
分析方法
检查表
预先危险性 分析 危险性与可 操作性研究 故障类型和 影响分析 事故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
因果分析
开发 方案 样 详细 建造 日常 改建 事故 拆 研制 设计 机 设计 投产 运行 扩建 调查 除
•10
第七章 决策技术和安全决策
• 评分法 • 决策树法 • 经济技术评价法 • 模糊决策方法
•11
第七章 决策技术和安全决策
——灰色系统与安全系统 • 安全系统的灰色特征 • 灰色理论在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灰色建模 – 灰色预测 – 灰色决策 – 灰色控制
•12
第八章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 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整分合、反馈、封 闭、等同原则等
– 人本原理:动力、能级、激励原则等 – 责任原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预防原理:偶然损失、因果关系、3E、本
系统工程概论PPT课件
系统工程给管理决策者提供了一种处理问题的思路,即以系 统的观念及工程的观念处理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系统工程作为一种科学的系统决策方法论,它是进行各种管 理决策的基本指导思想。
2021/3/14
2021
31
系统观念
系统的观念就是整体最优的观念,它是在人类 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整体观念, 或者称之为全局观念。
系统工程借助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方法,来 处理各种社会系统,将人类在长期开发自然系统 和改造社会系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整体最优化系 统观念应用于其求解问题的全过程之中,从而保 证了所解决问题的全面周到与科学合理。
2021/3/14
2021
27
1、“系统工程”的含义
1978年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系统工程是 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 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门组织管理的技 术”。
2021/3/14
2021
20
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既不能进行物质交换,也不能 进行信息、能量交换。
开放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有信息、物质和能量交互作用 的系统。
系统边界:封闭系统具有刚性不可贯穿的边界;而开放系 统边界具有可渗透性。物理系统和生物系统边界比较容易 确定;社会系统边界确定较困难。
满意性(最优化)。系统工程是实现系统最优化的组织管 理技术,系统工程追求的并不是构成系统的个别部分最优, 而是通过协调系统各部分的关系,使系统整体目标达到最 优。
2021/3/14
2021
34
系统工程的特点
整体性(系统性)。即把研究对象看成一个整体系统,这 个整体系统又是由若干部分(要素和子系统)有机结合而 成的。
关联性(协调性)。协调系统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 之间的关系,可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
系统工程作为一种科学的系统决策方法论,它是进行各种管 理决策的基本指导思想。
2021/3/14
2021
31
系统观念
系统的观念就是整体最优的观念,它是在人类 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整体观念, 或者称之为全局观念。
系统工程借助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方法,来 处理各种社会系统,将人类在长期开发自然系统 和改造社会系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整体最优化系 统观念应用于其求解问题的全过程之中,从而保 证了所解决问题的全面周到与科学合理。
2021/3/14
2021
27
1、“系统工程”的含义
1978年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系统工程是 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 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门组织管理的技 术”。
2021/3/14
2021
20
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既不能进行物质交换,也不能 进行信息、能量交换。
开放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有信息、物质和能量交互作用 的系统。
系统边界:封闭系统具有刚性不可贯穿的边界;而开放系 统边界具有可渗透性。物理系统和生物系统边界比较容易 确定;社会系统边界确定较困难。
满意性(最优化)。系统工程是实现系统最优化的组织管 理技术,系统工程追求的并不是构成系统的个别部分最优, 而是通过协调系统各部分的关系,使系统整体目标达到最 优。
2021/3/14
2021
34
系统工程的特点
整体性(系统性)。即把研究对象看成一个整体系统,这 个整体系统又是由若干部分(要素和子系统)有机结合而 成的。
关联性(协调性)。协调系统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 之间的关系,可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
《系统工程概述》PPT课件
柏 拉 图 的 宇 1.系统地发展了辩证法;
系、系统的结构
宙观
2.宇宙最初由两个三角形发展而来。
、系统的功能、
亚 里 斯 多 德 1.创造了形式逻辑,系统研究了思维规律; 系统的演化等方
的 三 段 论 和 2.提出了三段论和整体论;
面具有丰富而深
整体论
3.提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实体。
刻的研究成果。
精选课件ppt
4
近 现 代 西 方 自 然 科 学 的 系 统 思 想
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 培根的《新 工具论》 笛卡尔的《 方法论》和 《解析几何 学》 马克思的系 统思想
反映系统思 想的其他科 学成果
1.对复杂的天体系统有深刻研究; 2.提出日心说。 1.对科学研究方法有独到研究; 2.提出定性—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 1.将几何学代数化,创立了解析几何; 2.提出了数学—演绎的研究方法; 3.提出了质量、时间、空间三个基本量纲; 4.提出“我思固我在”。 1.提出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 2.提出了辩证法三个规律。 1.取得了人类历 史上 一系 列最 重大 的科 学发 明; 2.创立了物理学 、化 学、 生物 学等 自然 科学 及其分支;
1.将管理对象、 管理过程作为一 个整体进行研 究,促进了人们 对管理系统内组 成要素、要素之 间关系的认识; 2.将理论应用于 管理工程实践, 创造了人类奇 迹; 3.系统论及相关 理论直接出现。
精选课件ppt
6
整体思想和联系思想是科学系统思 想的核心与实质。
精选课件ppt
7
二、系统工程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系统理论包括:
1、老三论(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般系统论、 控制论和信息论。 2、新三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耗散结构理 论、协同论和突变论。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概述ppt课件
阶段
时间
1930
I 1940
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
II
本世纪40年 代
1945
重大事件
美国发展与研究广播 电视 美国实施彩电开发计 划 美国Bell电话公司开 发微波通讯系统 英、美等国的反空袭 等军事行动
美国研制原子弹的 “曼哈顿计划” 美国空军建立兰德 (RAND)公司
重要贡献
正式提出系统方法(Systems approach)的概念。 采用系统方法,并取得巨大成功。
间联系、功能、环境); 提出一个改进方案,并画出改进后的系统
结构图; 对比改进前后的系统结构图,说明结构、
功能、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哪些改变。
28
小组作业
案例研究:
题目见本PPT右边的插 入文件。(提示:更多资料 上网查找)
都江堰成就千年“天府之国”
徜徉在成都繁华的街头,小憩在林间静谧的茶馆,看着人们悠闲的步伐,品味 蜀地从容的生活,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到了天府之国的安逸与富庶。可是谁又能够想 到,岷江这条地上悬江一度成为古蜀国生存的极大障碍: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 就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岷江之患还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以至民 不聊生。战国末期,秦蜀郡守李冰带领当地百姓经过 8 年的努力建成都江堰,从此 以后曾被称为“人或成鱼鳖”的水旱灾严重的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 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一旦出现沉船溢油事故,应急救援费用也很高 海上运输受恶劣天气(风暴)影响
起点和终点都需要建大型油库,
由于海上运输的不确定性,油库储量需要保持10日产量, 油库体积巨大,投资额也巨大
17
案例: 普拉德霍湾油田原油运输 ----方案评价
方案2:管道运输(加热保持原油流动性) 为了保证技术上可行,需要沿途加热原油, 加热站建设费用高(特别在北极冻土地带) 加热站管理复杂,消耗燃料,运行费用高 加热后,输油管里的热量影响周围环境
系统工程概述教学课件PPT
2024/7/25
8
needs.
系统工程
Systems Engineering (Discipline)
Systems Engineering is an engineering discipline whose
responsibility is creating and execut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people, hardware, software, facilities, policies, and
documents; that is, all things required to produce
systems-level results. The results include 12
参考资料
1. 吴祈宗. 系统工程.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 2. 梁迪(主编). 统工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汪应洛(主编). 系统工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编,运筹学[M] (修订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9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SE),是20世纪中期兴起 的一种多学科交叉方法、一门多学科交叉工程学科
是实现“从概念到产品”研发的共性方法(通用方法) 它针对系统整体全寿命周期的问题,旨在运用系统的思
想和方法,对系统的问题进行预测、建模、设计、优化、 决策和评价等,为复杂系统问题提供技术可行、经济最 优的解决方案。 (如最优控制)
This general process of “Idea of systems engineering” was abstracted into the SIMILAR Process.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2020/3/23
11
2、安全生产是企业提高市场准入能力的先导
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当前,发达国家一直努力把包括劳工标准在内的有关内容纳入世界经 济贸易体系中,把安全生产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形成实施上的非关税贸 易壁垒。
加入WTO后,国际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一体化的强烈要求,也使得我 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2020/3/23
安全系统工9 程
引言---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的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1、安全生产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
安全生产作为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 质内涵。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提 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2020/3/23
8
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重 点: 准确理解系统与系统工程、安全与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工程,系 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和人-机-环境系统等基本概念。 难 点: 准确理解系统与系统工程、安全与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工程,系 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和人-机-环境系统等基本概念。
(4)相关性。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 境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特殊关系,通过这些关 系使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发挥其特定功能。即系统的各元素不仅都为 完成某种任务而起作用,而且任一元素的变化也都会影响其他任务的完成。 有些要素彼此关联,有些要素相互排斥,有些要素则互不相干。例如生产 班组管理系统的人员增加或减少,就会影响到设备装置、工时安排的改变。
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第二章 系统安全定性分析 第三章 系统安全定量分析 第四章 系统安全评价 第五章 系统安全预测与决策 第六章 典型事故影响与计算 补充内容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法则等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知识、现代安全科 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为今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基础。
系统工程概论(PPT31页)
9. 工程決策程序
10. 產品從研發到完成,系統工程人員不斷的在做 工程決策。重大的決策,影響時程、功能及成本甚 鉅,為使決策允當,應建立重大決策系統化程序, 以防匆忙疏失。
11. 型態管理
12. 產品系(pǐn xì)統從研發開始,即應開始型態管
理,任何需求變更必須經正式程序,確保需求者與
研發者保持即時(Real Time)的溝通。
XX年度
• 確立系統/分系統基本型 態規格
• 研發策略評估
• 採用有效方案消除不 確定之相關問題
• 確定更精確預算需求
• 修訂研發測試總計劃
• 驗證確定關鍵風險項目
• 平行研發項目擇優定案
• 提報全型開發工作計劃
9
全型開發工作(gōngzuò)內容
第二(dìèr)階段里
程碑
階段資料輸入:
時程 工作項目
8. 設計評估
9. 管理單位按既定目標時程及工作計劃,訂定評估及 檢討工作。對每一關鍵系統、產品組件,階段設計完 成或重要研發程序完成,建立評估制度。
17
第十七页,共31页。
7. 介面整合
8. 大型系統之介面問題,從研發開始即不斷發生, 直到研發完成,計劃管理人員及系統工程人員,不 斷的處理介面問題。因此訂定必要的程序、規範, 可有效降低衝突,提高工作效率。
18
第十八页,共31页。
10. 組織與產品責任分工(fēn gōng)
11. 產品架構與單位組織間之明確定義,是確保成功 之關鍵。不當的組織分工(fēn gōng),造成產品開發 之權責不明,介面混淆不清,造成成本及效率問題。
12. 人員及訓練
13. 大型系統的研發,人力龐大,將需求各式的專業 或專長訓練。早期的需求認定,及早培育,或引進專 家,或舉辦在職訓練,將可縮短研發時間。
系统工程(第1章)-精品资料PPT课件
人口问题的定量研究及应用(始于1978年)、 2000年中国的研究(1983至1985年)、全国和地 区能源规划(始于1980年)、全国人才和教育规 划(始于1983年)、农业系统工程(始于1980 年)、区域发展战略(始于1982年)、投入产出 表的应用(始于60年代和1976年)、军事系统工 程(始于1978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始于 1978年)等。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在系统思想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中具有突 出地位和贡献。 o 古希腊辩证法的奠基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 o 公元前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宇宙大系统” o 西周时期用阴阳二气来解释自然现象,产生“五行”概念 o 我国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o 东汉时期张衡:“浑天说”、“地动仪” o 战国时期都江堰“鱼嘴”岷江分水工程、“飞沙堰”分洪排沙 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和120个附属渠堰工程 o 。。。。。。 o 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存在到演化》:“中国传统 的学术思想是看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和”。
03.11.2020
8
2.科学系统思想的形成
系统概念的实质:
物质世界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
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
—马克思、恩格斯
系统思想在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下得到迅猛 发展:
o 20世纪初,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思想:整体、动态、等级
o 管理学领域
o 20世纪中期,信息论、控制论
1945
03.11.2020
重大工程实践或事件 重要理论与方法贡献
美国发展与研究广播电 正式提出系统方法(Systems
视
approach)的概念
美国实施彩电开发计划 采用系统方法,并取得巨大成功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在系统思想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中具有突 出地位和贡献。 o 古希腊辩证法的奠基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 o 公元前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宇宙大系统” o 西周时期用阴阳二气来解释自然现象,产生“五行”概念 o 我国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o 东汉时期张衡:“浑天说”、“地动仪” o 战国时期都江堰“鱼嘴”岷江分水工程、“飞沙堰”分洪排沙 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和120个附属渠堰工程 o 。。。。。。 o 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存在到演化》:“中国传统 的学术思想是看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和”。
03.11.2020
8
2.科学系统思想的形成
系统概念的实质:
物质世界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
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
—马克思、恩格斯
系统思想在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下得到迅猛 发展:
o 20世纪初,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思想:整体、动态、等级
o 管理学领域
o 20世纪中期,信息论、控制论
1945
03.11.2020
重大工程实践或事件 重要理论与方法贡献
美国发展与研究广播电 正式提出系统方法(Systems
视
approach)的概念
美国实施彩电开发计划 采用系统方法,并取得巨大成功
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评价基准:是衡量可行性方案优劣的指标。
1.3.7
系统分析的步骤
霍尔将系统工程的活动,按时间 顺序分成七个阶段,又把每个阶
段按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分成
七个步骤,同时考虑完成各个阶 段和步骤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组
成一个立体空间结构,即时间维
、逻辑维和知识维,称为系统工 程的三维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体系
于可以接受的水平的状态。危险也是一种状态,指存在引
起人身伤亡、设备破坏或降低完成预定功能能力的状态 。
1.4.1 基本概念
(1)安全与危险
研究表明,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人们对危险的认识程度。一般来说,
当人们进行某项活动时,可能获得的利益越多,所能承受的危险程度越 高。如图1-3所示,处于A处且相对获得的利益较少的人认为是安全的,
1.1.2
1.1.3 1.1.4 1.1.5
1.1.1 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 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 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
贝塔朗菲
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 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而处于B处且获利较多的人也认为是安全的。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曾引用
它的利益与危险关系图来说明人们从事非自愿的活动所获得的利益与 承受的危险之间的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3
图1-4
1.4.1 基本概念
(2)安全标准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主 观的概念。评定状态是否安 全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 标准,通过与定量化的风险 率或危害程度进行比较,判
1.3.7
系统分析的步骤
霍尔将系统工程的活动,按时间 顺序分成七个阶段,又把每个阶
段按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分成
七个步骤,同时考虑完成各个阶 段和步骤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组
成一个立体空间结构,即时间维
、逻辑维和知识维,称为系统工 程的三维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体系
于可以接受的水平的状态。危险也是一种状态,指存在引
起人身伤亡、设备破坏或降低完成预定功能能力的状态 。
1.4.1 基本概念
(1)安全与危险
研究表明,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人们对危险的认识程度。一般来说,
当人们进行某项活动时,可能获得的利益越多,所能承受的危险程度越 高。如图1-3所示,处于A处且相对获得的利益较少的人认为是安全的,
1.1.2
1.1.3 1.1.4 1.1.5
1.1.1 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 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 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
贝塔朗菲
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 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而处于B处且获利较多的人也认为是安全的。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曾引用
它的利益与危险关系图来说明人们从事非自愿的活动所获得的利益与 承受的危险之间的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3
图1-4
1.4.1 基本概念
(2)安全标准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主 观的概念。评定状态是否安 全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 标准,通过与定量化的风险 率或危害程度进行比较,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系统的概念 (4)我国著名科学家、系统工程的倡导者钱学森 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 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 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4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概念 综合各种定义,我们认为:
系统是由若干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 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组 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0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过程
系统思想形成过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否 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迄今为止,这个过程可以大致 地概括为: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形而上 学自然观 →19世纪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十世 纪中期形成的系统观→现代系统理论五个阶段。
11
第一节 系统概述
系统概念中包含有如下几个要点:
15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概念
第一,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相互区 别的元素组成的,单个元素构不成系统;
第二,系统中的各元素相互间具有联系,彼 此独立的各元素不能称其为系统;
第三,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第四,系统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
6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过程
系统思想的萌芽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19世纪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7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过程
现代科学技术对系统思想方法的贡献 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系统思想方法来说,第一个贡 献在于使系统思想定量化,成为一套具有数学理论、 能够定量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科学方法; 第二个贡献在于为定量化系统思想的实际应用提供了 强有力的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这两大贡献都是 在20世纪中期实现的。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概念 “系统”一词由来已久,可以说目前到处都在使 用。但是,在系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初期,其定义不 尽相同,下面列举出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 (1)在韦氏大辞典中,系统一词被解释为:有组 织的和被组织化了的整体;结合着的整体所形成的各 种概念和原理的综合;由有规则、相互作用、相互依 赖的诸要素形成的集合等等。
3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过程
系统概念来源于古代人类社会实践。人类自有生 产活动以来,无不在同自然系统打交道。
我国古代就有许多运用系统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 例子,如:
1. 都江堰水利工程 实例 2. 丁渭主持皇宫修复 实例
4
案例1:都江堰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设计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 程,它包括“鱼嘴”岷江分水工程,“飞沙堰”分洪 排沙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和120个 附属渠堰工程,工程之间的联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形 成一个有机整体,兼有防洪、排沙、灌溉、漂木、行 舟等多种功能,渠道上设置了水尺,根据测得的水位, 多级分水,合理控制分水流量,使汹涌急流的岷江化 害为利,灌溉了成都平原上14个县的几百万亩粮田。 工程完工后,又建立了一套岁修养护制度,每年按规 定淘沙修堤,因此,虽然该工程经历二千多年,至今 仍发挥着效益,该工程堪称我国古代运用系统思想解 决实际问题的典范。
12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概念 (2)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 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 (3)日本工业标准“运筹学术语”中对系统的定 义是:许多组成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标行动 的体系。
13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9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三阶段:19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以及建立 在这些成就基础之上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实验 材料来说明自然界是有内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各 个事物、现象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 约着的);
第四阶段:20世纪中期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为系 统思想提供了定量方法和计算工具;
5
案例2:丁渭主持皇宫修复
北宋年间,汴都(今河南开封)的宫室在遭到火灾以后, 大臣丁渭奉命修建,修建工程的泥土、石料、木材等建筑材料 都需从郊外由旱道运到建筑现场,另外,完工后的建筑废弃物 又要从旱道运出城外。这在当时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和材力的,丁渭根据工程实际,设计出了一套方案,就是在工 地前面的大街上挖取泥土使用,几天以后,大街被挖成了巨沟, 并通过护城河与汴河相通,河水流入沟中,船只可直接由汴河 驶入工地,于是便可从四面八方运来建筑材料,再也不需经过 郊区码头起卸,然后用陆运搬到工地的繁重手续了,在工程将 要结束时,再把废弃的瓦砾、灰土等投入巨河,平土以后,重 新成为大街。这一设计方案由于系统解决了取土、运输、清除 废料和修复街道等多项任务,因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并使工程提前完工。
16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数学模型表示如下:
S(E,R)
(1-1)
式中: S ——代表系统; E ——代表系统中各元素的集合; R ——代表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集。
17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农业系统工程
王福林 主编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一章 系统工程概论
第一节 系统概述 第二节 系统工程概述 第三节 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 第四节 农业系统 第五节 农业系统工程
8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过程
系统思想从经验到哲学到科学,从思维到定性到 定量的发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古代农事、工程、医药、天文方面的实 践成就,以及建立在这些成就之上的古代中国和古希 腊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以抽象的思辨原则来代替 自然现象的客观联系);
第二阶段: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以及由此产生的 形而上学自然观(把自然界看作彼此不相依赖的各个 事物或各个现象的偶然堆积);
14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概念 综合各种定义,我们认为:
系统是由若干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 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组 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0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过程
系统思想形成过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否 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迄今为止,这个过程可以大致 地概括为: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形而上 学自然观 →19世纪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十世 纪中期形成的系统观→现代系统理论五个阶段。
11
第一节 系统概述
系统概念中包含有如下几个要点:
15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概念
第一,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相互区 别的元素组成的,单个元素构不成系统;
第二,系统中的各元素相互间具有联系,彼 此独立的各元素不能称其为系统;
第三,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第四,系统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
6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过程
系统思想的萌芽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19世纪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7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过程
现代科学技术对系统思想方法的贡献 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系统思想方法来说,第一个贡 献在于使系统思想定量化,成为一套具有数学理论、 能够定量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科学方法; 第二个贡献在于为定量化系统思想的实际应用提供了 强有力的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这两大贡献都是 在20世纪中期实现的。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概念 “系统”一词由来已久,可以说目前到处都在使 用。但是,在系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初期,其定义不 尽相同,下面列举出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 (1)在韦氏大辞典中,系统一词被解释为:有组 织的和被组织化了的整体;结合着的整体所形成的各 种概念和原理的综合;由有规则、相互作用、相互依 赖的诸要素形成的集合等等。
3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过程
系统概念来源于古代人类社会实践。人类自有生 产活动以来,无不在同自然系统打交道。
我国古代就有许多运用系统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 例子,如:
1. 都江堰水利工程 实例 2. 丁渭主持皇宫修复 实例
4
案例1:都江堰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设计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 程,它包括“鱼嘴”岷江分水工程,“飞沙堰”分洪 排沙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和120个 附属渠堰工程,工程之间的联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形 成一个有机整体,兼有防洪、排沙、灌溉、漂木、行 舟等多种功能,渠道上设置了水尺,根据测得的水位, 多级分水,合理控制分水流量,使汹涌急流的岷江化 害为利,灌溉了成都平原上14个县的几百万亩粮田。 工程完工后,又建立了一套岁修养护制度,每年按规 定淘沙修堤,因此,虽然该工程经历二千多年,至今 仍发挥着效益,该工程堪称我国古代运用系统思想解 决实际问题的典范。
12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概念 (2)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 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 (3)日本工业标准“运筹学术语”中对系统的定 义是:许多组成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标行动 的体系。
13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9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三阶段:19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以及建立 在这些成就基础之上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实验 材料来说明自然界是有内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各 个事物、现象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 约着的);
第四阶段:20世纪中期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为系 统思想提供了定量方法和计算工具;
5
案例2:丁渭主持皇宫修复
北宋年间,汴都(今河南开封)的宫室在遭到火灾以后, 大臣丁渭奉命修建,修建工程的泥土、石料、木材等建筑材料 都需从郊外由旱道运到建筑现场,另外,完工后的建筑废弃物 又要从旱道运出城外。这在当时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和材力的,丁渭根据工程实际,设计出了一套方案,就是在工 地前面的大街上挖取泥土使用,几天以后,大街被挖成了巨沟, 并通过护城河与汴河相通,河水流入沟中,船只可直接由汴河 驶入工地,于是便可从四面八方运来建筑材料,再也不需经过 郊区码头起卸,然后用陆运搬到工地的繁重手续了,在工程将 要结束时,再把废弃的瓦砾、灰土等投入巨河,平土以后,重 新成为大街。这一设计方案由于系统解决了取土、运输、清除 废料和修复街道等多项任务,因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并使工程提前完工。
16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数学模型表示如下:
S(E,R)
(1-1)
式中: S ——代表系统; E ——代表系统中各元素的集合; R ——代表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集。
17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二、系统的概念、环境、结构与功能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农业系统工程
王福林 主编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一章 系统工程概论
第一节 系统概述 第二节 系统工程概述 第三节 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 第四节 农业系统 第五节 农业系统工程
8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系统思想的形成过程
系统思想从经验到哲学到科学,从思维到定性到 定量的发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古代农事、工程、医药、天文方面的实 践成就,以及建立在这些成就之上的古代中国和古希 腊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以抽象的思辨原则来代替 自然现象的客观联系);
第二阶段: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以及由此产生的 形而上学自然观(把自然界看作彼此不相依赖的各个 事物或各个现象的偶然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