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唇形科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唇形科

药用植物学唇形科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唇形科
➢本科重要特征
➢多为草本,常含有挥发油而有香气,茎呈四棱形。
➢单叶对生,少数为复叶。
➢花两性,两侧对称,成轮状聚伞花序(轮伞花序),有 的在集成其他复合花序,花萼合生,通常5裂,宿存, 花冠唇形,通常上唇2裂,下唇3裂,少为假单唇形或单 唇形,二强雄蕊,贴生在花冠管上,花药2室,纵裂; 雌蕊子房上位,2心皮,4深裂成假4室,每室含1枚胚珠, 花柱着生于4裂子房隙中央的基部,柱头2浅裂。
泽兰:多年生草本,地下茎横走,先端常膨 大成纺锤状肉质块茎。披针形或长圆状披 针形,长2.5~12cm,宽0.4~4cm,先端 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锐锯,有缘毛, 上面密被刚毛状硬毛,下面脉上被刚毛状 硬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花冠白色, 不明显2唇形,前对雄蕊能育,后对雄蕊退 化为棒状。小坚果倒卵圆状三棱形。花期 6~9月,果期8~10月。全草入药,活血化 瘀,行水消肿 。
半枝莲:耳挖草、牙刷草,多年生草本,株高30-40厘米。
茎下部匍匐生根,上部直立,茎方形、绿色。叶对生,叶 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边缘有波状钝齿,下部叶片较大, 叶柄极短。花小,2朵对生,排列成偏侧的总状花序,顶 生;苞片叶状,向上渐变小,被毛。花萼钟状,外面有短 柔毛,二唇形,上唇具盾片。花冠唇形,蓝紫色,外面密 被柔毛;二强雄蕊;小坚果卵圆形,棕褐色。花期5-6月, 果期6-8月。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化瘀利尿。
➢四枚小坚果。
➢花程式: ↑ K(5)C(5),(5) A 4,2 G(2 茎方形。叶对生。 轮伞花序;花冠二唇形,子房深4裂,花柱着生于4 裂子房的底部。四枚小坚果。
➢约220属,3500种,全球广布,主产地为地中海及中 亚地区。我国约99属,808种,全国均产。国产种类中, 已知药用75属,436种。

药用植物学重点

药用植物学重点

1.细胞壁的组成有几部分?答:①胞间层②初生壁③次生壁2.细胞壁的特化有哪些?答:⑴木质化:是由于细胞壁内增加了木质素。

检识方法:加间苯三酚、HCL→显红色或紫红色。

⑵木栓化:是由于细胞壁中增加了木栓质.加苏丹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⑶角质化:角质在细胞壁内和表面增加。

加苏丹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⑷黏液质化:细胞壁所含果胶质和纤维素变成黏液。

加钌红试液→红色⑸矿质化:细胞壁中增加了硅质、钙质。

3.晶体的类型有哪些?答:①草酸钙结晶a.方晶b.针晶c.簇晶d.沙晶e.柱晶②碳酸钙结晶区别碳酸钙和草酸钙:碳酸钙结晶遇醋酸时放出二氧化碳。

(不属于其中):硫酸钙结晶、橙皮苷、靛蓝4.细胞的组成:细胞壁、原生质体、后含物原生质体):(有生命的物质构成的)5.后含物:非生命物质总称①淀粉②菊糖③蛋白质以糊粉粒贮存④脂肪和油⑤色素⑥晶体6.纹孔:次生壁在加厚的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纹孔的类型(1)单纹孔 (2)具缘纹孔 (3) 半缘纹孔7.胞间连丝:细胞间有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穿过初生壁上微细孔眼彼此联系着,这种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

8.淀粉粒:具有脐点和层纹(淀粉粒有单粒、复粒、半复粒)1.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答:①分生组织②基本组织/薄壁组织/营养组织(分为四类:a.同化组织 b.贮藏组织c.吸收组织 d. 通气组织)③保护组织(分类:依据来源不同分为表皮(初生保护组织)和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④机械组织 (类型: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成分、增厚的部位和增厚的程度,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⑤输导组织(类型:a导管和管胞:输送水分及溶于水中的无机养料,存在于木质部;(自下而上)b.筛管、伴胞和筛胞:输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存在于韧皮部。

(自上而下))⑥分泌组织2.气孔的类型?答:双子叶植物气孔的类型(不直不平环):①平轴式气孔:气孔周围有2个副卫细胞,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②直轴式气孔(:(同上)····垂直③不定式气孔:3~6个副卫细胞,大小基本相等④不等式气孔:3~4个,其中一个明显小⑤环式气孔:小、多、环单子叶植物气孔的类型:哑铃状3.毛茸的类型?答:①腺毛: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来的,有腺头和腺柄之分;腺头具有分泌功能,能分泌挥发油、黏液、树脂等物质。

唇形科(Labiatae)的研究进展

唇形科(Labiatae)的研究进展

唇形科(Labiatae)的研究进展梁莉;茹剑;薛倩;李滨胜【摘要】参阅国内外大量的有关唇形科的研究文献,总结了唇形科植物腺毛的发育形态学及其功能,非腺毛的形态结构及其发育,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唇形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年(卷),期】2012(028)004【总页数】4页(P64-66,70)【关键词】唇形科;腺毛;非腺毛;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者】梁莉;茹剑;薛倩;李滨胜【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唇形科(Labiatae)是一世界性分布的较大的科,全世界约有200余属,3500余种,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和中亚地区.我国有99属,800余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本科植物多为草本或灌木,稀为乔木或藤本,富含多种芳香油,根纤维状或纺锤形,偶有小块根,茎常四棱,叶对生,聚伞花序,四小坚果[1].对于唇形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毛状体的发育形态学,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1 腺毛的发育形态学及其功能大量的研究表明,唇形科植物主要有2种类型的腺毛,即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头状腺毛是由1个基细胞,1个或多个柄细胞,1、2或4个分泌细胞(排列为1层)组成的头部构成,偶见头部为2层分泌细胞,如水棘针(Amethystea coerulea L.)[2];盾状腺毛是由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4、8、12、16、20 或 24 个分泌细胞组成的头部构成[3-18].头状腺毛起源于叶的原表皮细胞,其原始细胞经过1次平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基部的细胞将发育成基细胞,顶端的子细胞继续进行1次平周分裂再形成2个子细胞,他们是发育成柄细胞和分泌细胞的原始细胞.当柄细胞出现后开始液泡化时,分泌细胞的原始细胞不再分裂,从而形成头部为单个分泌细胞的头状腺毛[7-8].郑宝江(2001)等人揭示,水棘针在形成分泌细胞的原始细胞后,进一步发育,并进行2次垂周分裂形成4个细胞的头部,之后,分泌细胞又进行了1次平周分裂,形成由2层共8个分泌细胞所组成的头部[2].盾状腺毛的原始细胞也来源于叶的原表皮细胞,腺毛的原始细胞进行第1次平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位于基部的子细胞将发育成腺毛的基细胞,位于叶表面的子细胞再经过1次平周分裂,形成1个扁平的柄细胞和1个近球状的分泌细胞原始细胞,柄细胞产生后保持分生组织状态,近球状的分泌细胞原始细胞继续进行多次垂周分裂,从而形成由多个横向扩展的分泌细胞构成头部的盾状腺毛[5-6,14].Weker(1993)等认为,只要罗勒(Ocimum basilicum L.)叶的分生区保留着,那么腺毛将不断产生,而在其他区域,当叶生长到3 cm长时腺毛将停止产生[19].闫先喜(2000)等人认为,在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幼叶上存在腺毛发育的不同时期,而在成熟叶上,腺毛已完全发育,无新腺毛发生[8].唇形科植物的腺毛具有分泌功能,主要分泌亲脂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盾状腺毛的分泌物主要是亲脂类物质,而头状腺毛既分泌亲脂类物质,也分泌非纤维素的多糖类物质[7,20-21],如薄荷、白花罗勒等.腺毛分泌的物质可以防止被啃食,防止病原微生物侵袭,吸引授粉者以及促进叶片的生长[22].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的分泌过程均分为3个阶段:腺毛形成期、分泌前期及分泌期.Amelunxen(1964)在对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 L.)的头状腺毛的研究中发现,分泌期细胞中内质网发达,同时产生许多巨型高尔基体及高尔基体小泡,他认为可能存在一个与高尔基体有关的亲水类物质的分泌过程[23].Danilova(1987)等人对通过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腺毛的研究证实了高尔基体及粗面内质网为分泌细胞中的主要细胞器[24].闫先喜(1998)等人对指出在薄荷头状腺毛的头细胞分泌盛期,高尔基体及内质网非常发达,其高尔基体不断产生大量小泡,当这些小泡运动至质膜并与质膜融合后,将内含物分泌至质外体空间内[7].因此,高尔基体很可能是多糖类物质的合成场所.但亲脂类物质的合成位点始终存在争议,但大部分学者认为质体是亲脂类物质的合成场所.郑宝江(2002)等人对罗勒的研究显示,在分泌开始阶段,质体内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黑色嗜锇物质,在分泌期,液泡中还出现了体积较大的黑色嗜锇物质和细胞器残余物,同时,细胞质中也存在许多小的嗜锇颗粒,这些嗜锇物质与质体内嗜锇物质电子致密度一致,从观察结果分析,液泡中和细胞质中的嗜锇物质可能是从质体中释放出来,因此,认为质体可能是脂类物质的合成场所[5].闫先喜(1998)认为薄荷盾状腺毛中的质体可能是脂类物质的最初合成场所[6].2 非腺毛的形态结构及其发育藿香(Agastache rugosa Kuntze.)叶的上、下表皮均分布着非腺毛,下表皮多于上表皮,且叶脉及叶缘处较为密集,单列毛,一般由2-5个细胞构成,从基部至顶端逐渐变尖,表面有瘤点[3,15].胡凤莲(2009)对唇形科 11 种植物的非腺毛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指出有的非腺毛分枝,如薰衣草 (Lavandula pedunculata(Mill.)Cav.);有的不分枝,如紫苏等;有的表面光滑,如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有的表面密被颗粒状突起,如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等[25].冯承浩(2006)等人经研究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enth.)发现非腺毛的发生从第2对叶原基或幼茎上开始,在第2对叶原基、幼叶、成熟叶和具初生结构茎的表皮上,有些细胞体积膨大,细胞质变浓,细胞核变大,之后进行不均等的垂周分裂产生2个大小不等的子细胞,小的子细胞将发育成表皮细胞,大的子细胞逐渐长大成为非腺毛原始细胞,随后非腺毛原始细胞进行平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基部的子细胞进行分化,顶部的子细胞保持分生状态或进行分化,按照同样的过程,依次分裂形成非腺毛的数个子细胞,分裂完毕后,各个子细胞再进行发育,形成引长的非腺毛组成细胞,整个非腺毛组成细胞由基部至顶部呈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顶部细胞顶端呈尖形[12].3 果皮的微形态特征唇形科的果实大多为卵形,偶有卵状三角形,具棱或无棱.郑宝江(2003)等人对唇形科11属12种植物果皮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认为果皮纹饰可分为6个类型:网状纹饰、复合纹饰、鸟巢状纹饰、丝状纹饰、丘状纹饰、条状纹饰[26].4 化学成分唇形科植物主要含有二萜类、黄酮类和甾体类化合物,如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27]、大唇香科科(Teucrium labiosum C.Y.Wu et S. Chow)[28]、筋骨草 (Ajuga ciliate Thunb.)[29]及蓝萼香茶菜(Plectranthus glaucocalyx Maxim.)[30]等.5 药理唇形科植物由于富含多种芳香油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如宝盖草(Slamiumamplexicaule Linn.)为云南民间常用药,具有通经活络,接骨,平肝,消肿,散结等功效[31];罗勒的药用主要是其地上部分,有解热消暑、调气和中、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之效[32].益母草味辛、微苦,性微寒,入心包,肝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利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33]等.6 结束语由于唇形科植物腺毛分泌的芳香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对于唇形科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多侧重于其挥发油的成分及利用等方面,而忽视了植物形态结构的基础研究.唇形科植物腺毛的多样性和形态上的差异在分类学上对鉴定唇形科植物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所以深入地研究腺毛的形态结构,发生、发育类型是很重要的.然而唇形科植物的分类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腺毛上,其根、茎、叶、叶柄、花、果实、种子的形态在不同的类群间也存在差别,如作者注意到某些物种具纺锤状根或小块根,叶脉处有韧皮纤维,花上具柔毛等,因而系统研究唇形科植物的形态结构对这一科的分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中国植物志六十五卷第二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3.[2]郑宝江,张大维,于丽杰.水棘针叶表面腺毛的发育形态学研究.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18(4):98-99.[3]刘孟奇,代丽萍.藿香叶表皮毛的研究.中药与临床,2011,2(2):10-12. [4]黄珊珊,廖景平,吴七根.羽叶薰衣草表皮毛的发育解剖学研究.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14(2):134-140.[5]郑宝江,于丽杰,刑淑清,等.白花罗勒盾状腺毛分泌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植物研究,2002,22(2):176-180.[6]闫先喜,胡正海.薄荷盾状腺毛分泌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西北植物学报,[7]闫先喜,胡正海.薄荷头状腺毛分泌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生命科学研究,1998,2(4):295-304.[8]闫先喜,王晓理,胡正海.薄荷叶两种腺毛的发育解剖学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0,31(2):157-160.[9]贾萍,辛华.地椒叶腺毛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电子显微学报,2011,30(2):166-170.[10]刘孟奇,杨世勇,李寒冰.冬凌草腺毛的形态学及组织化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1):2204-2209.[11]郑宝江,于丽杰,刑淑清.多裂叶荆芥盾状腺毛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的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18(6):89-92.[12]冯承浩,吴鸿,赵晟.广藿香2种表皮毛的发育解剖学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7(1):88-91.[13]朱广龙,赵挺,康冬冬,等.木香薷腺毛形态结构发生发育规律的研究.植物研究,2011,31(5):518-523.[14]于丽杰,崔继哲,张大维,等.细叶益母草叶表面腺毛多样性及发育形态学研究.植物学通报,1999,16(5):602-605.[15]马建忠,房立真,刘孟奇.药用植物藿香叶表皮毛的显微结构研究.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6):97-100.[16]于丽杰,崔继哲,张大维,等.野薄荷叶腺毛的发育形态学研究.植物研究,1997,17(1):75-79.[17]闫先喜,胡正海.紫苏腺毛的形态发生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1998,16(4):294-298.[18]郭凤根,王仕玉.紫苏腺毛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的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 Werker E,et al.Glandular hairs and essential oil in developing leaves of Ocimum basilicum L(Lamiaceae).Ann Bot,1993,71:43-50. [20] Werker E,et al.Structure of glandular hair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ir secreted material in some species of the Labiatae.Israel Journal of Botany,1985,34:31-45.[21] Dudai N,et al.Glandular hairs and essential oils in the leaves and flowers of Majorana syriaca.Israel Journal of Botany,1988,37:11-18. [22]于丽杰.唇形科腺毛发育形态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博士论文,1999. [23] Amelunxen F.Elektronen mikroskopische untersuchungen an den Drusenhaaren von Mentha piperita L.Planta Med,1964,12:121-139. [24] Danilova M F.Ultrastructure of glandular hairs inPerilla ocymoides(Lamiaceae)in con-nection with their possible participation in photoperiodic induction of flowering.Botanicheskii Zhurnal SSSR,1987,72:561-568.[25]胡凤莲.11种唇形科药用植物叶表及腺毛的形态比较.2009,37(20):9467-9469.[26]郑宝江,邢淑清,李艳波,等.唇形科植物果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3):34-35.[27]余群英,张德武,戴胜军.半枝莲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中国现代中药,2011,13(2):25-28.[28]皮科,张前军,牟明月.大唇香科科化学成分研究.鲁东大学学报,2011,27(3):261-262.[29]郭新东,黄志纾,鲍雅丹,等.筋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药,2005,36(5):646-648.[30]杨文华,张健,王剑文.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近况.抗感染药学.2011,8(4):227-230.[31]李学芳,王丽,张晓南,等.宝盖草的生药学研究.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33(2):8-13.[32]陈永林,许欣荣,赵华英,等.山东佩兰—罗勒的生药学研究.山东医药工业.1992,11(1):41-44.[3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推荐下载】粤东地区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

【推荐下载】粤东地区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

粤东地区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粤东地区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唇形科(Labiatae)植物为草本或灌木,极少乔木状。

茎和分枝通常有四棱,表皮内含芳香油。

叶对生或有时轮生,极少互生。

轮状花序有花2至多朵;常几个至多个复合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式、穗状花序式、圆锥花序式或头状花序式;花两性,很少单性,两侧对称,很少辐射对称;萼5或有时4裂,通常二唇形,裂片近等大或不等大;花冠合瓣,冠管筒状或有时卵状,檐部多少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或有时上唇退化成单唇形;雄蕊4,着生冠管内壁,2长2短或近等长,有时其中2枚退化或消失,因而仅有2枚发育雄蕊,花药2室,平行或叉开,纵裂,有时汇合为1室;花盘发达,全缘或分裂;子房上位,由2心皮组成,浅4裂或2全裂,假4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着生于子房裂片间,通常基生,柱头2裂,很少微凹。

小坚果4个或有时退化而仅存1~2个,藏于宿萼的基部[1]。

唇形科植物广泛应用于药用、食用、油用、香料等方面,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因此,对粤东地区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对发掘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促进本地区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粤东地区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 粤东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北回归线横贯本区中部,包括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四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南沿海,太平洋西岸中段,东连福建省,北接梅州市,西邻惠州市,南濒南海。

复杂的地理因素及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区内植物生长较为繁茂,并在植被生态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我们通过对粤东地区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较详细的调查,记录到粤东地区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计有25属,53种(含变种)[2~8],这说明粤东地区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调查结果反映了粤东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区域,其植物多样性的特点。

浙江省唇形科植物新资料

浙江省唇形科植物新资料

浙江省唇形科植物新资料陈征海;马丹丹;李根有;傅晓强【摘要】报道了2012年发现于浙江省仙居县的唇形科(Lamiaceae)鼠尾草属(Salvia L.)一新种——仙居鼠尾草(Salvia xianjuensis Z.H.Chen,G.Y.Li etD.D.Ma).该新种与阿里山鼠尾草(S.hayatae Makino ex Hayata)相近,区别在于仙居鼠尾草花冠外面被腺毛和柔毛,内面在冠筒基部具毛环,上唇直伸,先端凹缺,下唇向下弯折后前伸,中裂片呈向上的弯杓状,侧裂片向内靠拢,能育雄蕊的花药紫色,与后者易于区别.%A new species of Lamiaceae was found in Xianju, Zhejiang province in 2012. It wasSalvia xianjuensis and illustrated.S. xianjuensis resembles S. hayatae, but differs in corolla morphology, glandular hairy or pubescent outside, with a ring of hairs inside, upper lip erect and emarginated, lower lip stretch forward after bend downwards, the central lobe upward flexuous arytenoid, lateral lobes inward closer, the anther is purple.【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36)006【总页数】4页(P83-86)【关键词】仙居鼠尾草;唇形科;鼠尾草属;新种;浙江【作者】陈征海;马丹丹;李根有;傅晓强【作者单位】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诸暨 311800;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诸暨 311800;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3唇形科(Lamiaceae)鼠尾草属(Salvia L.)植物在世界上共有1 000多种[1],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世界性分布的类群,是唇形科中最大的属之一。

大学药用植物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041

大学药用植物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041

大学药用植物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01.[单选题]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中的维管束鞘为( )。

A)薄壁组织B)厚壁组织C)厚角组织D)基本组织答案:B解析:2.[单选题]单子叶植物的茎不能无限加粗,是由于A)维管束分散排列B)机械制造不发达C)木质部不发达D)维管束中没有形成层答案:D解析:3.[单选题]多室复子房具有( )。

A)边缘胎座B)侧膜胎座C)中轴胎座D)特立中央胎座答案:C解析:4.[单选题]特立中央(轴)胎座的子房一定是A)离生心皮B)多心皮多室C)多心皮一室D)单心皮答案:C解析:5.[单选题]吸收表皮是指根尖的哪个区( )A)根冠B)伸长区C)分生区D)成熟区6.[单选题]茯苓的药用部分是A)菌丝B)菌丝体C)菌核D)子实体答案:C解析:7.[单选题]十字花科植物常具有:A)单体雄蕊B)二体雄蕊C)复雄蕊D)四强雄蕊答案:D解析:8.[单选题]一颗大白菜就相当于一个芽,其类型为( )。

A)鳞芽B)侧芽C)裸芽D)并列芽答案:C解析:9.[单选题]被誉为自然界“先锋生物”或“开拓者”的是A)藻类植物B)菌类植物C)地衣植物D)裸子植物答案:C解析:10.[单选题]输导组织中,横壁上有穿孔的属于( )A)管胞B)导管C)筛胞D)伴胞答案:B解析:B)核果C)梨果D)柑果答案:A解析:12.[单选题]地钱属哪类植物A)藻类B)地衣类C)苔藓类D)蕨类答案:C解析:13.[单选题]从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没有固定生长部分的根称( )A)主根B)侧根C)定根D)不定根答案:D解析:14.[单选题]广义的树皮概念及生药学中皮类药材中所指的树皮是指( )A)形成层以外的所有部分B)次生韧皮部以外的所有部分C)皮层以外的所有部分D)周皮答案:A解析:15.[单选题]下列对组织表述正确的是 ( )。

A)周皮和表皮都属于复合组织B)同一类组织一定分布在植物体的同一部位C)薄壁组织属于分化程度较高的一类组织D)导管和纤维都属于分化程度较低的组织答案:A解析:16.[单选题]益母草的花序为( )。

自考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自考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自考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腺鳞:在唇形科植物薄荷等的叶片上,还有一种短柄或无柄的腺毛,其头部通常由6~8个细胞组成,略成扁球形,排列在一个平面上,称为腺鳞保卫细胞:新月形的细胞,成对分布在植物叶气孔周围,控制进出叶子的气体和水分的量。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并执行一定的生理功能的植物体的组成部分侧根:从主根侧面生出的许多支根,侧根又能生出新的次一级侧根,如此多次反复分枝,形成整株植物的根系。

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称。

变态根:有些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其根的形态构造产生变态,而且这些变态性状形成后可以代代遗传,常见的变态根根皮(药材的):指具有次生构造的根中,位于形成层以外的所有部分,一般包括韧皮部和周皮。

根冠:位于根的最先端,呈冠状,由许多短小的薄壁细胞组成。

呼吸根:支根从腐泥中向上生长,挺立在泥外空气中。

水生根:水生植物的根飘浮在水中呈须状。

如浮萍等。

气生根:是生长在空气中不伸入土中的一种变态根,如榕树的枝干上长出许多不定根,可以一直垂入到土壤。

支柱根: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许多不定根,并向下伸入土中,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且此种根的机械组织发达,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如甘蔗、高粱等在接近地面的茎节上所生出的不定根。

肉质直根:由主根以及胚轴的上端等部分膨大形成,上部具有胚轴和节间很短的茎,一株植物只有一个。

在肥大的主根中,薄壁组织细胞内贮存大量养料,可供植物越冬和次年生长之用。

有韧皮部肥大,如胡萝卜;木质部肥大,如萝卜;圆锥状肥大,如白芷、桔梗;圆柱形肥大,如菘蓝、丹参;圆球状肥大,如芜青根。

胚根:种子植物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胚的下部未发育的根。

它的尖端靠近发芽孔,当种子萌发时,胚根一般是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幼苗的主根。

单子叶植物的胚根在植物长大后,会成为植物的主根,生存期短,入土后不久便停止生长,故无明显的主根初生结构(primary structure):植物的胚、茎端或根端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和生长形成的结构。

唇形科药用植物

唇形科药用植物

唇形科药用植物
唇形科药用植物有很多种类,以下列举出部分植物:
1.黄芩属:黄芩是一种常见的唇形科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干燥湿度、冷血止血等功效。

在中药中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湿热黄疸等疾病。

2.荆芥属:荆芥也是一种常见的唇形科药用植物,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等功效。

在中药中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等疾病。

3.藿香属:藿香是一种具有芳香化湿、发表解暑、止呕止泻等功效的唇形科药用植物。

在中药中常用于治疗暑湿感冒、胸闷呕吐、腹痛腹泻等疾病。

4.丹参属:丹参具有活血调经、化瘀止痛、凉血消痈等功效,是一种常见的唇形科药用植物。

在中药中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心绞痛等疾病。

5.薄荷属:薄荷是一种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解毒等功效的唇形科药用植物。

在中药中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疾病。

6.紫苏属:紫苏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等功效,也是一种常见的唇形科药用植物。

在中药中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胎动不安等疾病。

7.香薷属:香薷具有祛风散寒、化湿和中、止咳平喘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伤风感冒、腹痛吐泻、水肿尿少等疾病。

8.荠苧属:荠苧具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晕目眩等疾病。

此外,还有益母草属和夏枯草属等植物也具有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治疗。

这些唇形科药用植物在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有广泛的应用历史和传统,它们对于中医药学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成人教育药用植物学本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药用植物学本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药用植物学(本)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1分)下列属于豆科植物的是()。

A.小茴香B.苦参C.月季D.半夏E.百合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本)参考答案:B2.(1分)金银花是()的花蕾A.红花B.菊花C.藿香D.忍冬E.白花蔓陀罗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本)参考答案:D3.(1分)有“吸收表皮”之称的是()。

A.根的表皮B.茎的表皮C.叶的表皮D,根茎的表皮E.花瓣的表皮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本)参考答案:A4.(1分)有些植物的叶柄基部或全部扩大成鞘状称(),是伞形科典型特征。

A.叶鞘B.叶柄C.托叶D,腋芽E.托叶鞘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本)参考答案:A5.(1分)()是我国名花之一,被誉为“国色天香”,其根皮入药。

A.菊花B,山茶C.红花D.牡丹E.百合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本)参考答案:D6.(1分)中药“莱菔子”的原植物是()。

A.菘蓝B.紫苏C.萝卜D.乌头E.丹参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本)参考答案:C7.(1分)导管次生壁增厚部分呈螺旋状,直径较小,存在于植物器官的幼嫩部分,该导管类型为()。

A.环纹导管8.螺纹导管C.梯纹导管D.网纹导管E.孔纹导管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本)参考答案:B8.(1分)荚果成熟时()。

A.沿一侧腹缝线开裂B.沿背缝线开裂C.沿腹缝线和背缝线开裂D.沿两侧腹缝线开裂E.沿腹缝线或背缝线开裂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本)参考答案:C9.(1分)具有明显抗癌作用的紫杉醇来源于()。

A,松属植物B.银杏属植物C.三尖杉属植物D,红豆杉属植物E,麻黄属植物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本)参考答案:D10.(1分)双子叶植物叶的脉序通常为()。

A.网状脉序B.弧形脉序C.射出脉序D.直出平行脉E.平行脉序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本)参考答案:A11.(1分)药材“板蓝根”的原植物为()。

A,十字花科菘蓝B.马鞭草科大青C.爵床科马蓝D.菊科马兰E.蓼科蓼蓝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本)参考答案:A12.(1分)丹参根的外皮为()A.黄色B.砖红色C.褐色D. 土黄色E.紫色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本)参考答案:B13.(1分)一朵花中的花萼随着果实生长一起增大,而且始终不凋谢,这种花萼称()。

唇形科

唇形科
(1)四轮香族 Hanceoleae
花萼5齿近相等,后齿稍大。花冠裂片近相等,前(中)裂片稍长而扁平。雄蕊4,近等长,下倾于下唇上, 多少伸出;花药2室,室后来贯通。草本(属85)。
(2)山香族 Hyptideae
花萼具相等的5齿,稀3/2式二唇形。花冠前(下)裂片袋形而短,急向外折,基部狭。草本,半灌木或灌木 (属86)。
花两侧对称,稀多少辐射对称,两性,或经过退化而成雌花两性花异株,稀杂性,极稀花为两型而具闭花授 精的花,较稀有大小花或大中小花不同株的现象。
科属分布
本科为一世界性分布的较大的科。全世界有10个亚科,约220余属,3500余种,其中单种属约占三分之一, 寡种属亦约占三分之一。中国有99属800余种。全科中大多数属产亚洲、非洲、欧洲,广布属仅有香科科属 Teucrium Linn.,黄芩属Scutella-ria Linn.,夏枯草属Prunella Linn.,水苏属Stachys Linn.。鼠尾草属 Salvia Linn.,姜味草属Microrneria Benth.及罗勒属Ocimum Linn.等。种数超过100种以上约有鼠尾草属, 山香属Hyptis Jacq.,黄芩属,荆芥属Nepeta Linn.,水苏属,百里香属Thymus Linn.,姜味草属,香茶菜属 Plectranthus L'Her. sensu latissimo,糙苏属Phlomis Linn.及香科科属等10属,其种数约占全科种数三 分之二弱。以上大属及广布属大都以地中海及近东中亚为其近代分布中心。富于特有属及单种属的分布中心在全 世界范围内依次有地中海,近东-中亚,中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热带非洲,非洲南部,澳大利亚,温带北 美,美国加利福尼亚-墨西哥,南美等10个,大多数常具有季节性干旱气候,尤以在所谓“地中海气候”区,本 科植物在植物群落中常占特殊位置,但在较潮湿的热带亚热带山区,尤其是中国西南部和南部拥有较多的原始的 (和马鞭草科、紫草科有若干连系的)属和种,看来本科可能是从这些地区发源而以后在季节性旱化环境中发展 的。本科植物在北极高山地区均极少,在潮湿生境中亦只有较广布的代表。

药用植物学题库及答案

药用植物学题库及答案

药用植物学题库及答案1、异层地衣的藻类细胞排列于()A、髓层中B、上皮层中C、下皮层中D、下皮层与髓层之间E、上皮层与髓层之间答案:E2、根的周皮来源于()A、原形成层B、基本分生组织C、原表皮层D、木栓形成层E、维管形成层答案:D3、五味子、忍冬等的茎属于()A、匍匐茎B、根状茎C、直立茎D、缠绕茎E、平卧茎答案:D4、竹亚科的主干叶称为()A、叶鞘B、秆箨C、小型叶D、变态叶E、普通叶答案:B5、在茎枝的每一茎节上只生一片叶,各叶片交互而生,常沿着茎枝作螺旋状排列,称为()A、互生叶序B、对生叶序C、轮生叶序D、簇生叶序E、其他答案:A6、花序轴膨大内凹成中空囊状体,内壁密生多数无柄单性小花,仅留一小孔与外方相通,如无花果、榕树等称为()A、隐头花序B、葇荑花序C、头状花序D、伞房花序E、球穗花序答案:A7、一般所述的花是指()的花A、孢子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E、隐花植物答案:D8、棕榈叶的脉序为()A、横出平行脉B、弧形脉C、分叉脉序D、直出平行脉E、射出平行脉答案:E9、乌头花中呈盔状的是()A、上萼片B、侧萼片C、中萼片D、花瓣E、唇瓣答案:A10、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结果是()A、产生周皮B、产生异常构造C、植物体短期迅速伸长D、植物体持续伸长E、产生次生维管组织答案:D11、下列哪种属于聚花果()A、莲B、五味子C、八角茴香D、桑葚E、草莓答案:D12、裸子植物属于()A、低等植物B、隐花植物C、孢子植物D、显花植物E、无胚植物答案:D13、 3心皮1子房室的果实为()A、瓠果B、瘦果C、荚果D、角果E、蒴果答案:A14、五加、人参等植物的花轴顶端着生许多花柄近等长的花,排列呈张开的伞状为()A、伞形花序B、聚伞花序C、轮伞花序D、葇荑花序E、伞房花序答案:A15、麦角菌的子囊孢子为()A、多角形B、球形E、卵圆形答案:D16、浆果的食用部分是()A、内果皮内壁上的囊状毛B、花筒与外、中果皮一起发育而来C、胎座与中、内果皮发育而来D、中果皮E、中果皮和内果皮答案:E17、牛膝根的异常构造发生于()A、次生韧皮部薄壁细胞B、韧皮部束外缘的韧皮薄壁细胞C、初生韧皮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D、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E、髓部薄壁细胞答案:B18、子房全部陷入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花萼、花冠和雄蕊着生在子房的上端花托边缘,该子房是()A、子房上位、下位花B、子房上位、周位花C、子房下位、上位花D、子房下位、周位花E、其他答案:C19、槲寄生的寄生根为()A、圆柱根B、半寄生根C、全寄生根D、圆球根E、圆锥根答案:B20、地锦草的茎为()A、平卧茎D、缠绕茎E、攀缘茎答案:B21、羽状复叶的叶轴作一次羽状分枝,每一分枝上又形成羽状复叶,该复叶应为()A、一回羽状复叶B、三回羽状复叶C、三出复叶D、二回羽状复叶E、掌状复叶答案:D22、穗状花序的轴短缩,并具多数大型苞片,整个花序近球状,如忽布、律草的雌花序称为()A、穗状花序B、伞房花序C、葇荑花序D、球穗花序E、头状花序答案:D23、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为()A、聚花果B、聚合果C、闭果D、干果E、单果答案:A24、芍药木质部中具有()A、纤维管胞B、晶鞘纤维C、韧型纤维D、分隔纤维E、嵌晶纤维答案:A25、十字花科植物的()A、雄蕊的花粉粒联合形成花粉块B、雄蕊药隔伸长呈条形C、雄蕊生于花盘周围D、雄蕊基部有蜜腺E、雄蕊着生于花盘基部答案:D26、杜仲枝、叶中的橡胶细胞位于()A、韧皮部中B、木质部中C、形成层中D、表皮中E、皮层中答案:A27、木栓形成层的活动结果是()A、产生周皮B、植物体持续伸长C、产生次生维管组织D、产生异常构造E、植物体短期迅速伸长答案:A28、叶片或托叶变态成刺状,称为()A、叶卷须B、叶刺C、苞片D、鳞叶E、叶状柄答案:B29、酢浆草的叶为()A、掌状复叶B、单身复叶C、掌状三出复叶D、羽状复叶E、羽状三出复叶答案:C30、沉香、降香等的入药部位是茎的()A、早材B、春材C、边材D、心材E、秋材答案:D31、葡萄木质部中具有()A、晶鞘纤维B、纤维管胞C、嵌晶纤维D、韧型纤维E、分隔纤维答案:E32、雄蕊下部细长的柄状部分,其上部生花药是()A、子房B、柱头C、花药D、花柱E、花丝答案:E33、唇形科植物的茎()A、具明显的皮孔B、呈三角形C、中空D、具环状托叶痕E、呈方形答案:E34、丹参的肉质直根肥大为()A、圆球根B、全寄生根C、圆柱根D、圆锥根E、半寄生根答案:C35、在木质茎的径向切面上可见射线的()A、长度和高度B、高度C、高度和宽度D、长度E、长度和宽度答案:A36、禾本科植物的叶失水时卷曲成筒是因为上表皮有()A、毛茸B、传递细胞C、蜡被D、气孔E、运动细胞答案:E37、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总称,为花中最显眼的部分()A、花冠B、花梗C、花托D、雌蕊群E、雄蕊群答案:A38、青霉菌常以产生()进行繁殖A、配子B、游动孢子C、子囊孢子D、担孢子E、分生孢子答案:E39、荚果成熟时()A、沿腹缝线和背缝线开裂B、沿一侧腹缝线开裂C、沿腹缝线或背缝线开裂D、沿两侧腹缝线开裂E、沿背缝线开裂答案:A40、栝楼、葡萄的茎属于()A、攀缘茎B、匍匐茎C、直立茎D、平卧茎E、缠绕茎答案:A41、位于成熟组织之间,分裂时间有限的分生组织是()A、顶端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侧生分生组织E、原分生组织答案:C42、通常无根毛的植物是()A、陆生植物B、气生植物C、攀缘植物D、水生植物E、缠绕植物答案:D43、双受精是()特有的现象A、低等植物B、裸子植物C、隐花植物D、孢子植物E、被子植物答案:E44、 Umbelliferaede子房顶端有盘状或短圆锥状的()A、雄蕊柄B、雌雄蕊柄C、子房柄D、雌蕊柄E、花柱基答案:E45、有“吸收表皮”之称的是()A、茎的表皮B、根茎的表皮C、根的表皮D、叶的表皮E、花瓣的表皮答案:C46、纺织用麻类植物的纤维属于()A、韧皮纤维B、纤维管胞C、髓纤维D、韧型纤维E、木纤维答案:D47、马兜铃茎皮层内侧成环的纤维称()A、分隔纤维B、次生韧皮纤维C、皮层纤维D、初生韧皮纤维E、环管纤维答案:E48、由单雌蕊或复雌蕊的上位或下位子房发育而成,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内果皮不易区分,肥厚肉质,含丰富的浆汁,内含一至多粒种子。

《药用植物学》综合试卷及答案(五)

《药用植物学》综合试卷及答案(五)

《药用植物学》综合试卷及答案(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在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显微构造中,具横向运输和贮藏作用的结构是( )A.射线B.管胞和导管C.筛管和伴胞D.导管2.叶片形状的确定,最主要的依据是( )A.叶端B.叶基C.叶片的长与宽比例及最宽处所在位置D.叶脉3.桃花花托凹陷呈杯状,但不与子房愈合,花被和雌蕊着生在花托上缘的子房周围,称上位子房,这种花称为()A.周位花B.下位花C.上位花D.中位花4.具有茎卷须、单性花、弧果的是下列( )药用植物A.黄陈B.杨楼C.蒲公英D.仙鹤草5.花柄长短不等,下部花柄较长,越向上部花柄越短,各花排在同一平面上为()A.伞房花序B.头状花序C.伞形花序D.复伞形花序6.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土豆——根的变态B.萝卜——茎的变态C.红薯——根的变态D.藕——叶的变态7.下列具叶鞘、复伞形花序、双悬果的一组药用植物是( )A.何首乌,人参B.黄芪,薄荷C.柴胡,百合D.当归,防风8.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其长轴与保卫细胞长轴垂直的气孔类型为( )A.环式B.不定式C.直轴式D.平轴式9.下面哪类植物的有性生殖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A.苔类,藓类,蕨类,裸子植物B.藓类,蕨类,裸子植物C.蕨类,裸子植物D.裸子植物10.草莓的果实属于( )A.聚花果B.聚合果C.核果D.梨果11.宁夏枸杞、白英属于( )药用植物A.茄科B.菊科C.玄参科D.葫芦科12.下列属于桔梗科的一组药用植物是()A.桔梗、三七B.党参、人参C.五加、沙参D.党参、沙参13.蔷薇科中具有上位子房,果实为核果的亚科是( )A.绣线菊亚科B.蔷薇亚科C.苹果亚科D.桃亚科14.以下有关凯氏带的叙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凯氏带是仅在根的内皮层细胞中存在的结构B.凯氏带控制着皮层和维管柱之间的物质运输C.凯氏带是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具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的结构D.如果将内皮层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使其发生质壁分离,凯氏带处的质膜不会与细胞壁分离15.地黄是( )的药用植物A.大戟科B.玄参科C.兰科D.五加科16.苦参、山合欢为( )的药用植物A.豆科B.禾本科C.毛莫科D.唇形科17.花中雄蕊4枚,2长2短,这种雄蕊类型为二强雄蕊,下面( )常为该雄蕊类型。

药用植物学-合瓣花亚纲:马鞭草、唇形科

药用植物学-合瓣花亚纲:马鞭草、唇形科

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Benth.)Briq. ( )
地上部分入药, 地上部分入药,生 用能解表散风,透疹; 用能解表散风,透疹; 炒炭能止血。 炒炭能止血。
紫苏 Perilla frutescena (linn.)Britt. ) 一年生直立草本。 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 绿色或紫色,有毛。 绿色或紫色,有毛。轮伞 花序集成总状花序; 花序集成总状花序;花冠 紫红色。 紫红色。 苏子) 果(苏子)能降 气消痰; 苏叶) 气消痰;叶(苏叶)能解 表散寒,行气和胃, 表散寒,行气和胃,解鱼 蟹毒; 苏梗) 蟹毒;梗(苏梗)能理气 宽中。 宽中。
黄荆 V. negundo L.
黄荆与牡荆的区别是: 黄荆与牡荆的区别是 小叶多全缘或每侧有少数 锯齿, 锯齿,叶下面密生灰白色 绒毛。 绒毛。
以上两种均全草入药。 以上两种均全草入药。根、茎 能祛风解表,清热止咳, 能祛风解表,清热止咳,解毒消 肿;叶、果富含挥发油,有消炎 果富含挥发油, 解毒,止咳平喘之功效。 解毒,止咳平喘之功效。
干燥的地上部分入 药,能祛暑解表,化湿 能祛暑解表, 和中,利气开胃。 和中,利气开胃。
海州香薷
Elshaltzia splendens Nakai ex F.Maekawa 轮伞花序排成假穗 状花序偏向一侧, 状花序偏向一侧,顶 冠红紫色。 生,花 冠红紫色。
全草入药, 全草入药,能 发汗解表, 发汗解表,和中利 湿。
(二)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花瓣多少连合成合 瓣花冠。 瓣花冠。花冠由辐射对 称发展到两侧对称; 称发展到两侧对称;花 的轮数趋向减少。 的轮数趋向减少。 通常无托叶, 通常无托叶,胚珠 只有一层胚被。 只有一层胚被。

黄芩栽培技术

黄芩栽培技术

黄芩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22-01-25T02:36:10.62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9期作者:徐秀国[导读] 药用植物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向阳草坡地、体荒地上。

产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省。

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黑龙江鸡西 158100摘要:黄芩,或中国黄芩,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药用植物,因其治疗特性而在世界各地种植。

黄芩的干燥根在中国被称为秦煌(黄芩)。

《神农本草经》记载,用于治疗苦、寒、肝、肺等疾病。

最近的研究报道了黄芩制剂的药理活性,特别是新型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2019年针对黄芩基因组数据的完成可以极大辅助对于黄芩的研究,在黄芩中,茎和根中存在不同的类黄酮合成通路,也由于这种合成通路的不一致,黄芩的主要入药成分是根部。

黄芩根黄酮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保肝和神经保护作用。

黄芩的基源植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以干燥根入药。

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

关键词:黄芩栽培技术1.生境与分布药用植物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向阳草坡地、体荒地上。

产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省。

2.栽培技术2.1种子采集黄芩花期7月,果熟期8~9月,待果实呈淡棕色时采收,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且极易脱落,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备用。

2.2选地与整地黄芩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适合在气候温暖而略微寒冷的地带生长,选择地势平坦的向阳土地,土壤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砂质土壤为宜。

黄芩为深根植物,3年生根可达40cm以上,因此要求对土地进行深翻,整平细耙,拣净石块和杂物,为黄芩生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2.3种植方式黄芩种植主要采用生产田直播及育苗移栽的生产方式。

黄芩采用春直播方式种植。

春播于5月中旬,按行距30~40cm,开0.6~lcm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3~05cm,播种完轻轻镇压。

大学药用植物学考试(习题卷28)

大学药用植物学考试(习题卷28)

大学药用植物学考试(习题卷28)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不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细胞是( )A)栅栏组织的细胞B)海绵组织的细胞C)叶片的表皮细胞D)叶片表皮上的保卫细胞答案:C解析:2.[单选题]1个胚珠通常能产生( )个胚囊。

A)1B)2C)4D)多答案:A解析:3.[单选题]叶多基生,条形或剑形,基部对折,成两列状套叠。

该特征属于( )植物的主要特征。

A)姜科B)百合科C)鸢尾科D)禾本科答案:C解析:4.[单选题]我们吃绿豆芽、黄豆芽,食用的主要部分是( )。

A)胚根B)胚芽C)下胚轴D)上胚轴答案:C解析:5.[单选题]年轮是哪类植物次生构造特征之A)单子叶植物草质茎B)单子叶植物根状茎C)双子叶植物木质茎D)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答案:C解析:6.[单选题]总状花序与穗状花序的主要区别是( )。

D)总状花序的花序轴总是直立向上,穗状花序的花序轴柔软下垂答案:B解析:7.[单选题]植物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是( )。

A)细胞核B)溶酶体C)线粒体D)核糖体答案:C解析:8.[单选题]_____________具有大的细胞间隙,壁薄。

多存在于水生植物中。

A)通气基本组织B)储存基本组织C)同化基本组织D)吸收基本组织答案:A解析:9.[单选题]丝瓜果实变老难吃是由于( )组织增多的缘故。

A)保护组织B)分泌组织C)机械组织D)通气组织答案:C解析:10.[单选题]凤梨(菠萝)的果实的食用部分主要是( )。

A)果皮B)果皮和种皮C)花被D)花序轴答案:D解析:11.[单选题]在木材的径向纵切面上,年轮呈现( )。

A)垂直平行的带状B)U形的波纹C)同心环状D)偏心形的环状答案:A解析:12.[单选题]下列哪个结构属于茎的硬树皮的成分( )。

A)栓内层B)木栓层C)木栓形成层13.[单选题]植物的开花期是指( )。

A)一朵花开放的时间B)一个花序开放的时间C)一株植物在一个生长季节内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经历的时间D)一株植物一生中从第一次开花开始到最后一次开花结束所经历的时间答案:C解析:14.[单选题]花序下常有总苞的植物是( )A)百合B)蒲公英C)木槿D)桔梗答案:B解析:15.[单选题]以下植物果实属于胞果的是 ( )A)小麦B)米C)藜D)榆树答案:C解析:16.[单选题]玉兰和厚朴的果实是A)聚合瘦果B)聚合蓇葖果C)聚合浆果D)聚合坚果答案:B解析:17.[单选题]具有杯状假种皮的植物是( )A)三尖杉B)红豆杉C)罗汉松D)苏铁答案:B解析:18.[单选题]隐头花序是 的特征之一A)桑科B)胡桃科C)三白草科D)廖科答案:A解析:B)毛状的不定根C)表皮细胞外壁突起伸长形成的D)一种细小的侧根答案:C解析:20.[单选题]双子叶植物茎的皮层中,( )常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唇形科植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唇形科植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唇形科植物在生活中的应用1.引言1.1 概述唇形科植物是一类生长在全球各地的重要植物家族,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人类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唇形科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丰富的化学成分而闻名,受到了植物学家和药学家的广泛关注。

唇形科植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花朵的形态上。

它们的花朵一般都具有一个上唇和一个下唇,形状各异,有的呈喇叭状,有的呈唇型,非常美丽。

与其他植物相比,唇形科植物的花朵更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园艺和花卉产业。

此外,唇形科植物还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许多植物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油和药用成分。

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唇形科植物广泛的药用价值。

许多唇形科植物被用作传统草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如感冒、消化不良、头痛等。

此外,唇形科植物还可以提取出精油,用于香料、化妆品和芳香疗法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愉悦的感受。

除了药用价值,唇形科植物在园艺和食品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一些唇形科植物如薄荷和迷迭香被广泛种植用于调味和烹饪。

它们的独特香气和味道,为食物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同时,唇形科植物还可以作为绿色植物进行室内和室外的美化,为人们营造了一个舒适、清新的环境。

总之,唇形科植物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作为药用植物、调味品还是观赏植物,都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疗法的追求,唇形科植物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需要更多的科研和研究来发掘和利用唇形科植物的潜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唇形科植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引言部分会给出对唇形科植物的概述,并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目的。

然后,正文部分将首先介绍唇形科植物的特点和分类,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植物家族。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着重探讨唇形科植物在药用领域的应用,包括其药用特性、用途和疗效等方面。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唇形科植物的重要性,并展望唇形科植物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