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热化学与能源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总复习

普通化学总复习

§2—3 化学反应速率
五、反应常数的应用 根据相关公式: k Ae Ea / RT
k2 Ea T2 T1 ln ( ) k1 R T2T1
1、由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求反应的活化能Ea
T1T2 k2 Ea 2.303R lg T2 -T1 k1 750K 650 K 6.0 2、相同浓度变化的条件下,只有时间 t 或温度 T变化引 =2.303 8.314 lg 起的反应速率变化或比值: 750K-650K 0.22
第一章 习 题
P29-30
4-15
第二章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2—1化学反应的方向 一、rGm的意义(反应在标态下进行用rGmθ判断):
1、 rGm表征反应的能量 rGm的大小表示反应所能提供或消耗的最大或最小非
体积功——机械功、电功等。
2、 rGm判断反应的方向
化学反应在等温等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
§2—3 化学反应速率
补充: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反应起始浓度cA,0,经时间 t 后浓度cA,速率常数 k, 则动力学方程为:
cA,0 c kt A,0 ln kt lg cA cA 2.303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
T1/ 2
ln 2 0.693 kA kA
即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无关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
五、热化学定律——盖斯定律 1、盖斯定律:一个反应若在定压或定容下分多步进行
则总定压或定容热等于各分步热的代数和。
2、盖斯定律的应用: 利用已知反应的焓变rHmθ求未知反应的焓变rHmθ 若某一反应是其他几个反应的代数和则其反应焓变 就是其他反应焓变的代数和 例如:反应(4)= 反应(2)×2 + 反应(3)×2 –反应(1) 则 rHmθ(4)= rHmθ(2)×2+rHmθ(3)×2 -rHmθ(1)

普通化学 课件 第一章-热化学

普通化学 课件 第一章-热化学

1.1.1几个基本概念
①实际过程皆为不可逆过程。(可逆仅为抽象的理想)
②可逆过程是在系统近于平衡状态下发生的无限缓慢 的过程。
1.1.1几个基本概念
注意:
化学上的可逆反应与热力学上的可逆过程含义 不同 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一个方 向又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反应。
可逆过程是在系统接近于平衡状态下发生的 无限缓慢的过程。即系统在整个变化中正向推 动力与逆向阻力几乎处于相等的状态。当然它 们又不是真正相等,否则系统就不会发生变化 了。
当需要测定某个热化学过程所放出或吸收的热时,可利 用测定一定组成和质量的某种介质的温度的改变,在利 溶液的质量 用下式求得: q =-csms (T2-T1)= -Cs T (1.容 J K-1
温差K
1.1.2反应热效应的测量 热容 (heat capacity)
3、固体,如果系统中不同种固体达到了分子程度的 均匀混合,就形成了固溶体,一种固溶体就是一个 相;否则系统中含有多少种固体物质,就有多少个 固相。
1.1.1几个基本概念
三、状态与状态函数 1、系统的状态:描述系统各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如: 气态系统,P、V、T、n数值一定则系统状态一定 2、状态函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 例如:系统的质量、组成、温度、压力、体积等。 对于一定量的单组分均匀体系,状态函数 T,p,V 之间有一定量的联系。状态函数之间的定量 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式。 例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表示为:
n B n B ,0

B

B
nB,0和 nB分别代表任一组分B 在起始和 t 时刻的物质的 量。 B是任一组分B的化学计量数。 B对反应物取负 值,对生成物取正值.
1.1.1几个基本概念

大学化学 02 热化学与能源资料

大学化学 02 热化学与能源资料
24
1.2.2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
1. 等容反应热qV与热力学能 在恒容、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 ΔV=0,w =0,w´=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q+w
特点: 1.状态一定,其值一定 2.殊途同归,值变相等 3.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分类: 1. 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 2. 强度性质
4
4. 过程和可逆过程
过程:系统状态发生任何的变化
途径:实现某个过程的具体步骤
• 恒温过程: T1 = T2 = Tex • 恒压过程: p1 = p2 = pex • 恒容过程: V1 = V2
∵ =(0-0.0156)/-1=0.0156mol ∴ qv.m= qV/
= -9.69kJ/0.0156mol = -620kJ.mol-1
16
测量恒压反应热的装置
热量计 1—热量器 2—绝缘架 4—恒温水槽 5—搅拌器
3—金属外套、上有盖 6—水银温度计 7—加热器 17
1.2 反应热与焓
t t1时,
8
1.1.2 热效应及其测量 1. 热效应
化学反应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叫做反应的热 效应,简称反应热。 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与其它能量变化的定量 关系的学科叫做热化学。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2 热效应及其测量
2. 热效应的测量
简单情况:
H2SO4+2NaOH=Na2SO4+H2O-q
q=-c·m·(T2-T1)= -C·△T
封闭系统 只有能量交换
隔离系统 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2
2. 相
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 均匀部分
根据相的概念,系统可分为: ➢单相(均匀)系统 ➢多相(不均匀)系统

普通化学1答案

普通化学1答案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课后部分习题答案1、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⑴ -; ⑵ -; ⑶ +; ⑷ -。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⑴ c; ⑵ d ; ⑶ a ; ⑷ d; ⑸ a ,b ,d ; ⑹ a ,d ; ⑺ d; ⑻ d ;3、填空题⑴ 弹式热量计内吸热介质(通常为水)质量和比热容;⑵ 钢弹组件的总热容C b ;⑶ 反应前后系统的温度。

6、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Fe 2O 3(s ) + 3CO (g )=2Fe (s )+ 3CO 2(g )Δr H m = -27.6kJ ·mo l -1(2)3Fe 2O 3(s ) + CO (g )=2 Fe 3O 4(s )+ CO 2(g )Δr H m = -58.6kJ ·mo l -1(3)Fe 3O 4(s ) + C O (g )=3 Fe O (s )+ CO 2(g )Δr H m = 38.1kJ ·mo l -1 计算下列反应:Fe O (s ) + CO (g )=Fe (s )+ CO 2(g )的Δr H m 。

解:{(1)×3 - [(3)×2 +(2)]}/6得Fe O (s ) + CO (g )=Fe (s )+ CO 2(g )Δr H m =61{3Δr H m (1)-[2Δr H m (3)+ Δr H m (2)]}=-16.7kJ ·mo l -17.已知乙醇(C 2H 5OH )在351K 和101.325K p a 大气压下正常沸点温度(351K )时的蒸发热为39.2K J ∙mo l -1,试估算1 m o l C 2H 5O H (l )在该蒸发过程中的W 体和ΔU 。

解: C 2H 5OH (l )2H 5O H (g ) W 体 =-P ΔV =-Δn R T =-1⨯8.314⨯10-3⨯351=-2.92(K J ∙mo l -1) ΔH m =q p ,m =39.2k J.mo l -1ΔU m =ΔH m + W 体=39.2-2.92=36.3 K J ∙mo l-1 11.计算下列反应的(1)ΔγH θm (298.15K ),(2) ΔγU θm (298.15K )和(3)298.15K 时的体积功W ˊ。

Chapter 3 热化学和能源ppt课件

Chapter 3  热化学和能源ppt课件
1)标准摩尔生成Gibbs函数,ΔfG m表示。 任何指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为零。 规定水合H+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为零。
For a reaction, standard molar Gibbs free energy change: aA(l) + bB(aq) = gG(s) + dD(g)
v = k·cAx·cBy = A exp(Ea/RT)·cAx·cBy 4.反应速率理论、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Chapter 3 溶液化学与水污染
Section 3.1 溶液的通性
1.稀溶液的蒸汽压:p = pA ·(1-xB) = pA·xA
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p = pA - p = pA - pA ·(1-xB) =
3.The Nerest equation of electrode potential
氧化态 + ze- = 还原态
φ
=
φθ+
RT –—– zF
ln
–—aa((氧还–—化原–态态—))––
=
φθ+
2.303RT —–—–—
zF
lg
a(氧化态) –a—(还–—原–态—)–
298.15K
=====
φθ+
Chapter 3 热化学与能源
一. 基本概念 1.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 2.系统、环境、性质、状态函数、过程、热、功、…。 3.热化学方程式。
二.反应热效应的测量
1.测量设备:弹式热量计。 2.q = -{q(H2O)+qb} =…= -{C(H2O)ΔT + Cb·ΔT}= -ΣC·ΔT
∆f Hθm(Products)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ppt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ppt

普通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对化学科学各
分支的基础知识作一整体的介绍,使学生了解
当代化学学科的概貌,能运用化学的理论、观
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化学对人
类社会的作用和贡献。
教学内容
●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热化学,化学反应的方向、程度和速率,水化学, 电化学,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学,有机高分子化
摩尔反应热qm:反应热q与反应进度ξ之比。
单位:J· -1。 mol
qm q
计算上题的摩尔反应热。( qm 的大小与反应方程式的写 法有关吗?) qm(N2H4,l)=M联氨×9.69÷0.5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的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须注明物态、温度、压力、组成等条件。
2.0mol的NH3
若上述合成氨反应写成:(比较前面计算)
1 3 N 2 g H 2 g NH 3 g 2 2
t0
3.0
10.0
0
(mol)
t t1时
2.0
7.0
2.0
(mol)

' 1
n N2
N
2

(2.0 3.0)mol 2.0mol 1/ 2
故反应进度必须对应具体的反应方程式。
1.1.2 反应热的测量
反应热:化学反应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叫做反应
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热化学:对反应热进行精密的测定并研究与其他 能量转化的定量关系的学科。
(1) 水溶液中的反应
在封闭体系中,H2SO4与NaOH在水溶液中发生 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溶液吸收,使水溶 液的温度升高。可用下式表示: q=-cs. ms. (T2-T1)

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

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

q q
Example 2
(系统吸热)= (系统吸热)=
m·cs · ΔT n·cm · ΔT
100.0 J 的热量可使 1mol 铁的温度上升 3.98 K,求铁的cm.
Solution
q 100.0J cm = = n ⋅ ΔT (1mol)(3.98K) = 25.1 J ⋅ mol ⋅ K
−1 −1
(a)
(b)
如下图所示,试管内的物质有几相组成?
因为试管a内的酒精和水互 因为试管a内的酒精和水互 溶,故溶液中任何部分的物理 溶,故溶液中任何部分的物理 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 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 试管b内,煤油和水互不相 试管b内,煤油和水互不相 溶,致使上下两层液体的物理 溶,致使上下两层液体的物理 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不相同, 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不相同, 而且上下层间有明确的界面隔 而且上下层间有明确的界面隔 开,因此上下层液体形成两个 开,因此上下层液体形成两个 相。 但是,如果把液体上方的 相。 但是,如果把液体上方的 空气也考虑进去,则试管a中 空气也考虑进去,则试管a中 有两相:气相和溶液相;试管 有两相:气相和溶液相;试管 b中有三相,分别是水相、煤 b中有三相,分别是水相、煤 油相及液体上方的气相。 油相及液体上方的气相。
3. 状态和状态函数 (state and state function)
状 态: 一定条件下系统存在的形式。 状态函数: 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例如 p,V,T 等。
Attention:
(1) 系统的状态确定,系统的各种性质即所有的状态函数也都 确定,反之亦然。 (2)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系统的状态函数也变化,但不一 定所有的状态函数都变化,如等温、等压过程。 (3) 反过来,当系统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变化,系统的状态一 定发生变化。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

2018/10/3
26
1.1 反应热的测量
体系的某一广度性质,除以另外一个 广度性质,特别是除以体系物质的量 (mol),就转换成了强度性质。 摩尔分数:χ =n1/n 摩尔体积:Vm=V1/n 摩尔焓:Hm=H/n 密度: ρ=m/v

2018/10/3 27
1.1 反应热的测量



引入反应进度的优点 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可用任一 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 所得的值总是相等的。 N2(g) + 3H2(g) = 2NH3(g) 反应前n10/3
45
1.1 反应热的测量
1.1 反应热的测量
2018/10/3
12
1.1 反应热的测量
(3)系统的分类 敞开系统: 系统和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 又有能量交换。 (以热和功的形式 )

2018/10/3
13
1.1 反应热的测量
封闭系统 系统和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但 有能量交换。 封闭系统中 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3
2018/10/3
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实验是本课程不可缺少的一 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课的开设,不仅可以加深、 巩固并扩大学生对所学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训练基本操 作技能;并培养独立操作、观察记录、 分析、归纳、撰写报告等多方面的能 力以及科学工作方法。

2018/10/3 4
普通化学

2018/10/3
33
1.1 反应热的测量

⑧自由膨胀过程(向真空膨胀)
2018/10/3
34
1.1 反应热的测量
5.功和热 热和功是系统变化时与环境之间 交换或传递能量的两种不同形式。 系统和环境之间因温差而传递的能 量称为热。(q) 除热以外,其它各种形式被传递的 能量都称为功。(w)

普通化学习题册答案

普通化学习题册答案

精品文档第1章热化学与能源一、判断题:×)(更多的热量。

物1、热的体比冷的物体含有√)(一2、热是种传递中的能量。

×)(个3、同一体系同一状态可能有多热力学能。

×)(应热。

等4、体系的焓值于恒压反×()于稳5、最定单质的焓值等零。

×)为负值。

(摩的C6、由于CaO分解是吸热,所以它的标准尔生成焓3×)于体系的热量(等体7、系的焓×)(、实验测定得到的反应热数据都是恒压反应热。

8二、计算题:1、某汽缸中有气体1.20L,在97.3 kPa下气体从环境中吸收了800J的热量后,在恒压下体积膨胀到1.50L,试计算系统的内能变化ΔU。

ΔU = q + w = q –pΔV3 -310(1.50 - 1.20) 10×= 800 –97.3×= 770 J、根据ΔHH(298K ) 是多少:的值,计算下列反应的Δmf rm(1)4NH(g)+ 3 O(g)= ΘΘ22N(g)+ 6 HO(g);23224NH(g)+ 3 O = 2N + 6 HO(g)22 32Θ-1ΔH- 46.11 0 0 - 241.818/ kJ·mol mf Θ -1ΔH molkJ·×(- 46.11) = -1266 = 6×(- 241.818)- 4mr (2)CH(g) + HO(g)= CO(g)+ 3 H(g)。

224Θ -1ΔH molkJ206 ·= mr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第2章一、判断题:×)(1、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2、ΔS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3、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加起了主要作用。

×ΘΘ(),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4、因为?G= -RTlnK T ×)(5、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

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
②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无物质、有能 量交换。
③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无物质、无能 量交换。
隔离系统——真正的隔离系统是不存在的。
例如:
(a)
敞开系统
(b)
封闭系统
(c)
孤立系统
(2)相:系统中任何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的均匀部分。
①单相系统:只含有一相,是均匀的。
多相系统:多于一相的系统叫多相系统。
(N2 ) =- ½ , (H2 ) =- 3/2 , (NH3 ) =1
反应进度
反应进度 :描述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
反应进度 定义式为:dξ= B-1dnB (1.5) 反应进度 的SI单位: mol
对于有限的变化 ,有:
= nB/ B
对于化学反应, 当未反应时 =0
因此 =[nB()- nB(0)]/ B
例如:1mol CO2(g) T(K) P(kPa) V(dm3) 状态
298.15 100
24.5 I(始态)
323.15 100
26.5 Ⅱ(终态)
①状态函数的特点: A、状态一定,其值一定,或其值一定,状态一定。
两者之间有对应变,状态改变。
状态函数的变量只与系统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
主要内容
1.1反应热效应的測量 1.1.1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1.1.2反应热效应的測量
1.2反应热效应的理论计算 1.2.1能量守恒定律 1.2.2化学反应热效应与焓 1.2.3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反应热效应的理论计算
本章重点:
了解用弹式热量计测量定容热效应(qv)的原 理及实验计算法。
一般化学反应式: 0 B B
B
B : 物质的化学式 B: B的化学计量数, 量纲为1的量,反应物取负

普通化学习题册答案

普通化学习题册答案

第1章热化学与能源一、判断题: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3、同一体系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

(×)4、体系的焓值等于恒压反应热。

(×)5、最稳定单质的焓值等于零。

(×)6、由于C a C O3分解是吸热的,所以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负值。

(×)7、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8、实验测定得到的反应热数据都是恒压反应热。

(×)二、计算题:1、某汽缸中有气体1.20L,在97.3 kPa下气体从环境中吸收了800J的热量后,在恒压下体积膨胀到1.50L,试计算系统的内能变化ΔU。

ΔU = q + w = q – pΔV= 800 – 97.3×103 ×(1.50 - 1.20) 10-3= 770 J2、根据Δf H mΘ的值,计算下列反应的Δr H mΘ(298K ) 是多少:(1)4NH3(g)+ 3 O2(g)= 2N2(g)+ 6 H2O(g);4NH3(g)+ 3 O2 = 2N2 + 6 H2O(g)Δf H mΘ/ kJ·mol-1- 46.11 0 0 - 241.818Δr H mΘ= 6×(- 241.818)- 4×(- 46.11) = -1266 kJ·mol-1(2)CH4(g) + H2O(g)= CO(g)+ 3 H2(g)。

Δr H mΘ= 206 kJ·mol-1第2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一、判断题:1、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2、ΔS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3、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加起了主要作用。

(√)4、因为∆G TΘ= -RTlnKΘ,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5、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6、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热化学与能源》幻灯片

《热化学与能源》幻灯片
➢单相(均匀)系统 ➢多相(不均匀)系统
相与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
思考:1) 101.325kPa,273.15K(0°C)下,H2O(l), H2O(g)和H2O(s)同时共存时系统中的相数为多少。
2) CaCO3(s)分解为CaO (s)和CO2(g)并达到平衡的系统
中的相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 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系统的 始、末态有关,而与变化的实际途径无关。 以下例子说明:当系统由始态变到终态时,系统的状态函数
压力p和体积V的变化量与途径无关。
系统压力从3pº变为p°
图1.2 状态函数的性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7
广度性质和强度性质
《热化学与能源》幻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学习要求:
➢ 了解定容热效应(qv)的测量原理。熟悉qv的实验 计算 方
法。
➢ 了解状态函数、反应进度、标准状态的概念和热化学定 律。理解等压热效应与反应焓变的关系、等容热效应与热 力学能变的关系。
条件是恒容,后者的反应条件是恒压。用弹式量热计测量的 反应热是定容反应热还是定压反应热?
答:定容反应热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2
1 反响热的实验测量方法
图1.3 弹式量热计
设有n mol物质完全反应,所 放出的热量使弹式量热计与 恒温水浴的温度从T1上升到 T2,弹式量热计与恒温水浴 的热容为Cs(J·K-1), 比热容 为cs(J·K-1kg-1 ),则:

普通化学第1章

普通化学第1章
ΔrHm0 = ΣυBΔfHm0 υB为化学计量系数,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1.2 反应热的理论计算
● 利用燃烧焓
有机物难以从单质直接合成,但易燃烧。有机物的燃烧焓 ΔcHm0 指 1 mol 有机物在标准态下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计算公式:ΔrHm0 = -ΣυBΔcHm0(B)
部分习题答案
1.1几个热力学常用术语
状态函数特点:a 状态一定,其值一定; b 殊途同归,值变相等; c 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例如,下面两种途径得到的300 K的水,其状态是是相同的。
1.1几个热力学常用术语
●过程与途径 过程:系统状态发生的变化 途径:实现过程的具体步骤 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取决于过程的始态与终态,而与过程的途 径无关。 热力学可逆过程:如果系统经过某过程由状态I变到状态II,当 系统沿该过程的逆过程回到原来的状态时对环境产生的一切影响被 消除。 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化的过程,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实 际过程只能无限地趋近于理想过程。 可逆过程是在系统接近于平衡的状态下发生的无限缓慢的过程 ,和平衡密切相关。后续章节中有关热力学增量,只有通过可逆过 程(平衡)才能求得。可逆过程做功最大(反的命题不一定成立)。
石墨 每个碳原子都按平面正三角形方向和其他3个碳原子 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一个六角形平面层。C-C键长为142 pm,在垂直于层的方向上,还有一个价电子以π键(见 第3章)的方式将无数的平面层连结在一起,层间距为 340 pm。层间价电子活动比较自由,石墨的导电性、滑 动性都与此结构状态有关。做铅笔芯的并不是铅而是石 墨,但铅笔这个名词已沿用至今。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 素的单质,由于结构不同,性质差别很大,但在一定的 条件下,石墨可以变为人造金刚石,但变化条件相当苛 刻── 2000℃以上,1500 MPa。

《热化学与能源》课件

《热化学与能源》课件
核能技术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安全问题、核废料处理、资源利用等。
核能技术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核能技术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热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前景展望
高效利用化石燃料
通过热化学方法提高化石燃料的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热化学反应路径的开发
探索新型的热化学反应路径,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环保的能源生产。
现状分析
全球及各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产量和需求量等现状。
问题探讨
能源利用中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能源安全等问题。
发展趋势
挑战分析
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等。
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等。
热化学与化石能源
1
2
3
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但燃烧效率低,污染大。

燃烧效率高,污染较小,但储量有限,开采成本高。
热化学是研究物质在热能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科学,其分类主要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总结词
热化学反应可以实现能量的有效转换和利用,主要通过燃烧、热电、热力循环等方式实现。
详细描述
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热化学反应,通过燃烧燃料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热电是指利用温差实现电能转换的现象,而热力循环则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循环过程,如蒸汽机、燃气轮机等。
热化学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化石燃料、生物质能、核能等。
总结词
化石燃料是当前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通过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可用于发电、供暖等领域。生物质能是利用生物质材料进行燃烧或发酵产生能量,具有可再生性。核能则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具有高效、清洁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4
1.1.1 几个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
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部分物质和空间。 环境: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联系的其它物质和 空间。
开放系统 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封闭系统 只有能量交换 图1.1 系统的分类
隔离系统 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5
注意以下几点:
(热力学中称为压力)是强度性质的物理量。由此可以得出 什么结论? 答:力和面积都是广度性质的物理量。结论是两个广度 性质的物理量的商是一个强度性质的物理量。
推论:摩尔体积(体积除以物质的量)是什么性质的物理量?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13
4.
过程与途径
系统状态发生任何的变化称为过程。 实现一个过程的具体步骤称途径。
8
思考:
(1) 101.325kPa,273.15K(0℃)下,H2O(l), H2O(g) 和H2O(s)同时共存时系统中的相数为多少? (2) CaCO3(s)分解为CaO (s)和CO2(g)并达到平衡的 系统中的相数为多少?
答案: (1)在此条件下,存在3相(气、液、固各一相)。
(2)3相(气体1相,固体2相)。
Lecture 1
教学目标:
• 了解定容热效应(qv)的测量原理。熟悉qv的实验计算方 法。
• 了解状态函数、反应进度、标准状态的概念和热化学定 律。理解等压热效应与反应焓变的关系、等容热效应与 热力学能变的关系。
• 掌握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的近似计算。 • 了解能源的概况、燃料的热值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 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物质和能量交换。 (2) 系统的边界有多种多样。 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假想的。如刚性壁, 活动壁,绝热壁,透热壁,半透壁。 (3) 不同系统有不同的环境,常用热源这一概念描 述。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6
2. 相(phase)
系统中任何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 称为相。根据相的概念,系统可分为: 单相(均匀)系统 多相(不均匀)系统 相与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10
状态函数的性质
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系统 的始、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实际途径无关。 以下例子说明:当系统由始态变到终态时,系统的状态函数 压力p和体积V的变化量与途径无关。
外压从3pº 变为p° 3pº
V T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2
难点:
(1)状态函数的性质。 (2)qp与反应焓变的关系、qV与热力学能变的关系。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3
1.1 反应热的测量

化学反应发生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通常多以 热的形式放出或吸收。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和 化学反应中所发生的能量转换和利用都是能源的 重要课题。 热化学? 研究化学反应中热与其它能量变化的定量关系的 学科。
思考:过程与途径的区别。 设想如果你要把20 ℃的水烧开,要完成“水烧开”这个 过程,你可以有多种具体的“途径”:如可以在水壶中常 压烧;也可以在高压锅中加压烧开再降至常压。
可逆过程: 体系经过某一过程,由状态Ⅰ变到状态Ⅱ之后, 如果通过逆过程能使体系和环境都完全复原,这 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它是在一系列无限接近 平衡条件下进行的过程。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9
3. 状态与状态函数(state and state function)
• 状态是系统一切性质的总和。有平衡态和非平 衡态之分。
如系统的宏观性质都处于定值,则系统为平衡态。 状态变化时,系统的宏观性质也必然发生部分或全部变 化。
• 状态函数: 用于表示系统性质的物理量X 称状态函数,如 气体的压力p、体积V、温度T 等。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1
重点:
(1)热化学基本概念:状态函数,可逆过程,化学计量数, 反应进度,反应热和焓。 (2) 定容热效应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3)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4)定压热效应(qp)与反应焓变的关系、定容热效应(qv)与热 力学能变的关系。
(5)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解:用化学反应通式表示为:
0= - N2 - 3H2 + 2NH3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15
•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与化 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例: N2(g) + 3H2(g)=2NH3(g) v(N2)=-1, v(H2)=-3, v(NH3)=2
1/2N2(g) + 3/2H2(g)=NH3(g) v(N2)=-1/2, v(H2)=-3/2, v(NH3)=1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14
5. 化学计量数
一般用化学反应计量方程表示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 关系, 通式为:
0 B B
B
B 称为B 的化学计量数。 符号规定:反应物: B为负;产物:B为正。
例:应用化学反应通式形式表示下列合成氨的化学反应计 量方程式: N2 + 3H2 =2NH3
图1.2 状态函数的性质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11
状态函数的三个特点:
① 状 态一定,其值一定; ② 殊途同归,值变相等 ; ③ 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广度性质和强度性质
状态函数可分为两类: 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如体积、质量等。
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如温度、压力等。 思考:力和面积是什么性质的物理量?它们的商即压强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16
6.
反应进度
d dnB
反应进度ξ 的定义:
B
nB 为物质B的物质的量,d nB表示微小的变化量。
ξ的单位是摩尔(mol),它与化学计量数的选配有关。
思考:反应进度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吗?
答:有关。如对于反应 N2 + 3H2 = 2NH3 ,当有1mol NH3生成时,反应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7
• 气体物质及其混合物:单相。
• 液体物质: 如相互溶解,则形成一个相(如酒 精与水);如互不相溶,混合时,则形成有明 显界面分开的两个液相(如四氯化碳和水)。 • 固态物质: 较为复杂,它有晶态和非晶态之分, 晶态中又有多种结构,分属不同的相。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化学教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