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铜矿石成分分析

合集下载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矿石中铜含量知识点解说.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矿石中铜含量知识点解说.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矿石中铜含量知识要点一、样品分解
铜矿石样品用盐酸和硝酸混合酸分解,如果含硅酸盐较多,可加入适量的氟化氢铵助溶,一般不用硫酸分解样品,主要是硫酸溶液的粘滞性较大,对测定有影响。

二、分析溶液的酸度
分析溶液应保持一定的酸度,以免形成Cu(OH)2沉淀。

可以在5%~10%的盐酸或硝酸介质中进行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三、仪器测定条件
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灯电流、狭缝宽度、燃烧器头的高度和燃气与助燃气的比例,测定波长选择最灵敏线。

Cu化合物易解离实现原子化,宜用贫然火焰测定,有很高灵敏度。

一般不受其他元素干扰,可用较宽光谱带宽。

四、铜标准溶液
配制铜标准溶液应使用高纯金属铜丝、铜粉或铜片,配成1.0000mg/L的贮备溶液,使用时再进一步稀释到相应的浓度。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Cu、Pb、Zn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Cu、Pb、Zn

化学化工C hemical Engineering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Cu、Pb、Zn吴永曙(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O七队,湖南 怀化 418000)摘 要:在矿石当中中低含量元素测定过程当中,光度法的应用较为普遍。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对矿石元素进行测定过程当中,设备投入的成本非常高,这对该方法的推广应用形成很大阻碍。

原子吸收光谱法这种方法在对矿石元素含量进行测定过程当中,不仅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而且操作起来也十分的方便,因此这一方法在矿石元素测定过程当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成为一种最为重要的矿石元素测定方法,为了促进该方法的应用,提高其应用效果,对该项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结合实践,对矿石当中中Cu、Pb、Zn元素含量测定过程当中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工作,试验材料通过盐酸以及硝酸进行溶解,介质选择5%的硝酸,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同波长来测试矿石当中Cu、Pb、Zn等元素含量,测定过程当中通过空气-乙炔火焰来完成,达到了理想的测试效果,下面结合实践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矿石;含量中图分类号:P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5-0120-2Determination of Cu, Pb and Zn in Ores b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WU Yong-shu(Team 407 of Hunan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ing Bureau,Huaihua 418000,China)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determination of low and medium content elements in ores, photometric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determination of ore element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the cost of equipment investment is very high, which hinders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s not only highly sensitive, but also easy to operate. Therefore, this method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ore elements,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re element determination method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in-depth research on this technology and method. Combined with practice,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u, Pb and Zn in ores. The test materials were dissolved by hydrochloric acid and nitric acid, and 5% nitric acid was selected as medium. Cu, Pb and Zn in ores were test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with different wave lengths In the process of determination, the air acetylene flame is used to complete the determination, and the ideal test effect is achieved. The specif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are carried out in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e.Keywords: spectrometr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ore; content在自然界当中同有着非常广泛的分布,而且保持在0.01%的地壳丰度,测定矿石当中具有较高含量的铜铅锌,一般利用滴定分析法来完成,然而,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测定过程当中,应当首先进行沉淀,并进行洗涤,具有非常繁杂的操作程序,十分的耗时[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原矿中的铜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原矿中的铜
2 、 工作 曲线 绘 制
空气一 乙炔火焰 , 进行吸光度测试 , 逐一测试选择仪器 的灯电流 、 单 色器 通带 、燃气流量 、燃烧器高度 。 本 试 验均 是在 以下条 件下 测定 :空气 压力 0 . 2 2 M p a ,乙炔压 力
O . 0 9 Mp a 。
1 、灯 电 流 的 选 择
m l m) 3 2 4 8 3 O 4 1 4 0 0 6
盐酸 ( 分析纯 ) 硝酸 ( 分析纯 ) 铜 ( 9 9 . 9 9 %)
二 、 铜 标 准 溶 液
准确称取 0 . 1 0 0 0克铜丝 ( 9 9 . 9 9 %) 于2 0 0毫升烧杯中,加入 2 O毫升 硝酸 ( 1 + 1 ) , 加热至溶解完全 , 冷却后移人 1 0 0 0毫升容量瓶中 以水定容 、 摇匀 。此溶液每毫升含铜 1 0 0微克。
3 . 2、加标 回收率试验
流为 3 m A 得 到较高 的灵敏度且有较好 的稳定性 ,因此选择 灯电流为
3 mA.
2 、单 色器通带选择
取两个已测得铜含量的原矿试样 ,加入铜标准溶液,按选定的分析
方法进行测定 ,计算 回收率 ,经实验 ,回收率在 9 5 . 5 0 %~ 9 8 . 0 0 %,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因操作简单 。干扰元素少 ,测得结果
因T A S 一 9 9 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提供空气流量控制,其空气流
量为 固定值 ,通过调节 乙炔流量得到稳定的蓝色氧化性火焰 ,本 方法选
准确 、快速 ,得 到推广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原矿中的铜元素
已被应用于生产实践。采 用王水分解试 样 ,蒸干后在盐酸介 质中于原子
铜 空 心 阴极 灯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质中铜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质中铜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质中铜的含量作者:李兰扣来源:《卷宗》2014年第09期摘要: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矿物质中铜的含量是一种较准确、灵敏度较高的分析方法,采用浓盐酸和浓硝酸分解矿石试样,使样品溶液的浓度为2%.测定时选用铜的次灵敏线(249.2和327.4nm)作为分析线,其它的金属离子不会干扰铜的测定!此法快速、简便、准确,变异系数小于1%,可以测定含铜量0.05%-20%的矿物质。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矿物质;铜1 前言铜是矿物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金属元素,测定铜的含量对冶金、建材、化工、石油、环保、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矿石中常量铜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是比较好的方式。

分析时一般选用铜的最灵敏线324.75nm作为分析线来测,而选用铜的次灵敏线(249.2和327.4nm)则避免了试样中铜含量高时的大倍稀释,也减少了误差,兼顾了含量低时的分析。

下面来对本测定方法作具体分析与讨论。

2 仪器与试剂2.1 所需仪器3 实验方法3.1 实验原理试样经处理,待标准溶液逐一测定后最后测试样,根据绘制的工作曲线及相同条件下测得试液的吸光度,进而计算出原试样中铜的含量。

3.2 实验步骤3.2.1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5000g纯铜粉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浓硝酸溶解后,加50ml去离子水和10 ml 浓盐酸,移入1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成0.5000mg/ml 铜的标准溶液。

3.2.2样品的预处理准确称取矿样0.1---0.12g 于250ml 烧杯中,用水湿润加浓盐酸15ml ,在通风橱中用电热板加热溶解,待硫化氢气体逸出后,加入硝酸5ml ,继续加热蒸发至湿盐状,取下冷却。

在烧杯中再加4ml(1+1)盐酸,25ml 水,加热溶解成可溶性盐类,冷却,最后将烧杯中的溶液完全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上层清液为所用溶液。

3.2.3测定条件铜空心阴极灯电流,6mA吸收线波长,324.7nm单色器通带,0.21mm燃烧器高度2—4 mm3.2.4绘制标准曲线吸取0.5000mg/ml的铜标准溶液0.00、1.00、2.00、3.00、4.00、6.00、8.00、ml分别注入7个50ml容量瓶中,各加2ml(1+1)盐酸,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溶液中每毫升分别含0.00、10.00、20.00、30.00、40.00、60.00、80.00ug的铜。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矿石中的铜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矿石中的铜
参考文献
[1] 刘勇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岩石矿物分析中的应用分析 [J]. 世界有色金 属 ,2019(08):296+298.
[2] 党 丹 萍 . 原 子 荧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金 矿 石 中 砷 的 不 确 定 度 评 定 [J]. 冶 金 管 理 ,2020(01):36-37+39.
器中注入 0.8ml 上述铜处理溶液,分次注入 20ml 饱和硝酸溶液,
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进行加热,边加热边加入 5ml 高氯酸,将加
热时间控制在 2 分钟之内并尽量出现白烟,静置到室温,将溶液
加水稀释到 25ml,再次加热冒烟,静置。在恢复到室温的溶液中
加入 1ml 浓度为 8% 有机含硫化合物,如果有白色固体出现,就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矿石成分 2.1 实验准备
因为银对铜的干扰性较强,所以对含银铜矿石中铜元素的
含量检测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常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含银
铜矿进行检测,需要解决银对铜的干扰这一问题。
在实验瓶中加入 85ml 铜溶液,注入浓度为 8% 的有机含硫
化合物、硝酸溶液以及硫酸铜中性溶液,在 400ml 容量的玻璃容
铜是一种常见的与硫共生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 物 , 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 , 在上述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进行 还原条件就可生成天然铜 [2]。目前 , 在地球内已发现的铜矿物和 含铜矿物种类繁多 , 成分复杂多变 , 所含元素繁多。这给其物化分 析增加了困难。传统方法分析结果的过程麻烦 , 过程中有很多变 量,对结果影响严重 , 分析过程产生的废料比较多且难处理 , 己不 能满足当前挖掘和生产情况。分光光度法一般来讲操作简单,检 测速度快,可以满足矿石成分检测的需求。本文对原子荧光分光 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铜矿成分测定展开讨论。

原子吸收法分析测定金矿原矿石中铜铅锌银

原子吸收法分析测定金矿原矿石中铜铅锌银

原子吸收法分析测定金矿原矿石中铜铅锌银摘要:矿产资源历来为社会各界所重视,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开采量越来越大,资源越来越少,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回收技术的不断成熟,全面分析和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原矿石中多种金属元素是最方便、最科学的方法,但单一测定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浪费了相关试剂。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全面分析测定了金矿原矿石中的铜铅锌银,不仅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测定成本,而且提高了测定效率,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关键词:原矿石;铜铅锌银测定;综合利用;原子吸收1实验部分1.1测定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分析和测定多种元素,在冶金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石金属组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金属组分。

气态中的基态原子数与物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火焰热能将试样转化为气态基态原子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光源发出的特征光谱特征辐射通过样品蒸气时,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吸收,并根据辐射减弱程度求出样品中元素含量。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原矿石中的铜铅锌银进行分析,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分析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铜铅、锌、银四种元素都是金矿原矿中常用的元素,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四种元素,既能保证测量的质量,又能节省试剂和材料。

四种元素的波长各不相同,根据不同元素吸收峰的不同,可以用盐酸、硝酸、高氯酸分解矿石,以硝酸为介质,根据不同元素吸收波长的不同,测定出不同的元素。

1.2测定流程在对金矿中铜铅锌银进行原子吸收联测的过程当中需要准备的仪器:GGX-6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梅特勒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加热板、铜铅锌银空心阴极灯以及乙炔气体等。

试剂:盐酸(ρ=1.18g/mL)分析纯、硝酸(ρ=1.42g/mL)分析纯、高氯酸。

标准物质溶液:购买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钢铁研究总院配制好的铜、铅、锌、银国家标准溶液,规格均为1000ug/mL。

铜矿石分析报告

铜矿石分析报告

铜矿石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为对铜矿石样品进行的分析报告,旨在了解铜矿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矿石的潜在价值。

通过对铜矿石的全面分析,可以为矿石的提炼和加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2. 样品介绍本次分析使用的铜矿石样品选自某铜矿矿山,样品编号为C-001。

样品通过物理选矿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和分散处理,去除了一部分石英、硫化物等杂质。

样品为混合矿石,颜色呈灰黑色,粒度大小均匀,无可见裂缝。

3. 化学成分分析3.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铜矿石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

结果如下:元素含量(%)铜22.5硫18.3矽8.7铁 5.2锌 1.4镍0.9铅0.33.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铜矿石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

结果如下:元素含量(%)铜23.1硫18.9矽9.0铁 5.6锌 1.6镍 1.1铅0.4通过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看出,铜的含量约为22.5%至23.1%之间,是主要的有价元素。

硫的含量较高,约为18.3%至18.9%之间,矽、铁、锌、镍和铅的含量相对较低。

4. 矿石理化性质分析4.1. 密度测定利用气体比重法测定了铜矿石样品的密度为4.2 g/cm³。

4.2. 粒度分析通过激光粒度仪对铜矿石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如下:粒径(μm)百分比<10 1510-100 45100-500 30>500 10从粒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铜矿石的颗粒细小且粒度分布相对均匀。

5. 矿石评估铜矿石中主要含有铜及硫等元素,并且其粒度分布相对均匀,具有较高的品位和综合利用价值。

根据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可以初步评估该铜矿石具备工业价值。

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和加工实验,以确定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可行性。

6. 结论通过对铜矿石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和理化性质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铜矿石样品中主要含有铜、硫等元素,铜的含量约为22.5%至23.1%,硫的含量约为18.3%至18.9%。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矿石物相分析中的铜探讨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矿石物相分析中的铜探讨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矿石物相分析中的铜探讨经过反复进行实践,蒸发干铜矿石样品的浸取滤液水分之后,采取盐酸进行溶解,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例稀释,就能够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来对铜矿石物相分析中的铜进行测定。

对比之前的化学法测定,此种方法不但减少了工艺流程的用时,而且离子干扰比较少,有着较高的测试灵敏度,比较适用于低品位铜矿石的物相分析。

标签:物相分析;铜矿石;原子吸收光谱法根据其矿物组成的不同,可以将铜矿石分为三大类,以氧化铜矿、混合铜矿以及硫化铜矿为主。

基本情况下,铜矿石物相分析只对硫化铜和氧化铜的总量进行测定。

如果矿石中矿物的组成比较复杂,那就要求对自由氧化铜进行分别测定,然后和原生硫化铜、此生硫化铜以及氧化铜相结合。

并且要求所测得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代替之前的化学法的前两项滤液的主要是硫代硫酸钠溶液沉淀,而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则主要是用于次生硫化铜中,待灰化之后再选择使用硝酸对铜进行测定,这样总体下来,完成分析一个样品的时间大概需要两至三天。

部分含量比较低的铜,比如用千分之几的铜进行物相分析,对硝酸灰化之后不可以直接进行测定,还需要采用浓氨法分离后才可以实施测定,部分样品硝酸如果未将酸度控制好,终点极易出现反色的情况,导致滴定出现较高的结果。

经过我们认真的反复实践,在对各部分的铜浸取溶剂分离之后不会发生改变,浸取之后所蒸发的滤液趋向于干燥的状态,再采用盐酸定容之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铜进行测定。

采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可以有效防止一些问题的出现,而且处理后几项后可以将测定工作一次完成,极大程度的缩短了流程,有效地节约了时间。

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铜实施测定,有着较高的灵敏度,而且离子干扰比较少,所受到的介质的干扰也非常小,测试成果不但非常快也比较准确,在低分量的铜和其物相分析测定中较为适用。

1 实验部分1.1 试剂试剂主要包括:①硫酸;②盐酸;③亚硫酸钠;④硫酸;⑤氟化氢铵;⑥硫脲。

1.2 仪器仪器主要包括:①铜空心阴极灯;②Z-2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铜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铜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铜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金属矿石中铜的含量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多金属矿石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多金属矿石中铜含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0.001%-5%铜量。

2.方法提要试料经盐酸、硝酸、硫酸分解,在5%盐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波长324.7mm处,测量铜的吸光度。

3.试剂3.1盐酸(ρ1.19g/ml)3.2硝酸(ρ1.40g/ml)3.3盐酸(1+1)3.4盐酸φ(HCL)=5%3.5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铜(99.99%),置入250ml烧杯中,盖上表皿,沿杯壁加入10ml硝酸(1+1),微热,待全部溶解后,加入10ml硫酸(1+1),蒸至冒三氧化硫白烟,取下冷却。

加水溶解铜盐,用水洗去表皿,冷却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0mg铜。

3.6铜标准溶液移取25ml铜标准贮存溶液(3.5),置于250ml 容量瓶中,用盐酸(3.4)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00μg 铜。

3.7铜标准溶液移取50ml铜标准溶液(3.6),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盐酸(3.4)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20μg铜。

4.仪器4.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带有塞曼效应或连续光谱灯背景校正器)4.2铜单元素空心阴极灯。

4.3在仪器工作最佳条件下,凡达到下列指标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均可使用。

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平均吸光度0.5%。

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分成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85。

5.分析步骤5.1试料含铜量0.001%-5%,称取0.5-0.1g。

5.2空白试验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5.3测定5.3.1将试料(5.1)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15ml盐酸(3.1),盖上表皿,置电热板上加热,以除去大部分硫化氢,加入5ml硝酸(3.2),继续加热至试料分解完全(如有黑色残渣应加入数滴氢氟酸或少量氟化铵助溶),用少量水洗去表皿,蒸发至干。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铜矿石成分探讨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铜矿石成分探讨

称 样 试 样 不 仅 需 要 王 水进 行 溶 解 ,还 要 在 溶 解之 前 进 行 焙 烧. 避 免 出现 分 析 结 果过 低 的现 象 。 实验 证 明 : 硝 酸( 饱 和 氯 酸 钾处理 的) 溶 解试样 . 焙 烧 至 氯 酸 冒烟 ( 2 m i n
原 子 吸 收 光谱 需 要 具 备 以 下 特 点 .才 能 检 j 9 1 1 l 元 素 能 量 的
变化 :
在 拟 定 的 情 况 下 . 虽然 大部 分 并 存 元 素 之 间不 存 在 干扰 1 " 3 题. 但 是 铜 对 银 的 干 扰 比较 明 显 。 在含 银 量 为 1 0 0  ̄ g / mL的 标 准溶 液 中 , 注入 不 同 的硫 酸铜 溶 液 , 发 现 不 同 的硫 酸铜 溶 液 对银 存 在 一 定 的 干 扰 。 因此 ,在 实 验 过 程 中 , 在 含 银 量 为 1 0 0 1 x g / m L的 标 准 溶液 中加 入 0 - 3 g 铜, 保 持 试 样 中 的铜 量 和银
量相 一致 . 抵 消 铜 的影 响 。
( 3 ) 硫 脲 的 用 量
1 . 1选择性强
由于 原 子 的 吸 收 带 宽 比 较 窄 ,所 以检 测 速 度 比较 快 而且 简单 , 甚 至 可 以进 行 自动 检 测 。在 原 子 吸 收 光谱 分 析 过 程 中 , 不 受到 其 他 光 谱 干 扰 。 这 是 由于 光谱 主 线 周 围 的谱 线 比较 窄 ,
衍 生 出很 多 新 的 分析 技 术 , 使 样 品 元 素 的 研 究 更加 清 晰 。 目前 , 原 子 吸 收和 原 子 荧 光 光 谱 分 析 的结 合 , 成 为 我 国 原 子 光 谱 分析 的 主 要 手 段 。 本 文 以 此 为切 入 点 , 研 究 矿 山样 品 中的 银 、 铜、 锌 等 元 素 的化 学 分析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AAS)是基于以下工作原理:由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射出一定强度和一定波长的特征谱线的光,当它通过含有待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气的火焰时,其中部分特征谱线的光被吸收,而未被吸收的光经单色器,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上被检测,根据该特征谱线光强被吸收的程度,即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由于原子吸收分析是测量峰值吸收,因此需要能发射出共振线锐线光作光源,用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能满足这一要求。

例如测定试液中镁时,可用镁元素空心阴极灯作光源,这种元素灯能发射出镁元素各种波长的特征谱线的锐线光 (通常选用其中Mg285.21nm 共振线)。

特征谱线被吸收的程度,可用朗伯-比耳定律表示: o o KLN II lg ==A 式中:A 为吸光度;K 为吸光系数;L 为吸收层厚度即燃烧器的缝长,在实验中为一定值; N 0为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数,由于在火焰温度下待测元素原子蒸气中的基态原子的分布占绝对优势,因此可用N 0代表在火焰吸收层中的原子总数。

当试液原子化效率一定时,待测元素在火焰吸收层中的原子总数与试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c 成证比,因此上式可写作:c K A '=式中K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是一常数,即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遵循比耳定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选择性好、干扰少和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可对七十余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测定误差一般为1%~2%,其不足之处是测定不同元素时,需要更换相应的元素空心阴极灯,给试样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带来不便。

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原子吸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的使用。

2.初步学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量条件的选择方法。

3.初步掌握使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微量元素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发射的被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吸收,由谱线的减弱程度求得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实验四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铜的含量

实验四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铜的含量

实验四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一、目的要求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及操作方法3.学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溶液中的铜离子在火焰温度下变成基态铜原子,由光源(铜空心阴极灯)辐射出的铜原子特征谱线(铜特征共振线波长为324.8nm)在通过原子化系统铜原子蒸汽时被强烈吸收,其吸收的程度与火焰中铜原子蒸汽浓度的关系是符合比耳定律的,即:A=log(1/T)=KNL(其中:A—吸光度,T—透光度,L—铜原子蒸汽的厚度,K—吸光系数,N—单位体积铜原子蒸汽中吸收辐射共振线的基态原子数),铜原子蒸汽浓度N是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成正比的,当测定条件一定时A=KC(C—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K—与测定条件有关的比例系数。

)在既定条件下,测一系列不同铜含量的标准溶液的A值,得A—C的标准曲线,再根据铜未知溶液的吸光度值即可求出未知液中铜的浓度。

三、仪器与药品AA-6300C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空心阴极灯,乙炔钢瓶(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化),空气压缩机,容量瓶,移液管,洗瓶。

铜标准溶液100mg/L储备液,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1.仪器操作条件的设置(计算机操作)在工作站上设置分析条件:如波长,狭缝,标样个数及浓度,样品数等参数。

仪器的工作条件元素(Element)波长(nm)光谱带宽(nm)灯电流(mA)乙炔流量(L/min)燃烧头高度(mm)铜(Cu)324.7 0.7 4.0 1.6 11.02.曲线的绘制在5只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100 mg/L铜标准溶液,以去离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得到0.5mg/L 、1.0mg/L、2.0mg/L、4.0mg/L和6.0mg/L 标液浓度,然后去离子水为空白分别测其A值,得A—C标准曲线。

五、数据处理1、记录实验条件:仪器型号、吸收线波长、狭缝宽度、乙炔流量、空气流量。

2、记录实验结果表铜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未知液的测定将铜待测液在同样条件下测定,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图上查出其浓度。

利用原子吸收法去测定矿样中铜的含量实验

利用原子吸收法去测定矿样中铜的含量实验

原子吸收法测定矿样中铜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2.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矿样中铜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利用锐线光源所发出的所测定元素第一共振线的锐线光,去照射用原子化器将样品中被测组分转变成的原子蒸气,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原子蒸气对光吸收满足朗伯-比耳定律,以标准样品的吸收与被测样品进行对比,确定样品中被测组分的浓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般用于微量组分或痕量组分的分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所使用的锐线光源为空心阴极灯。

所采用的原子化器通常有火焰原子化器和无火焰原子化器两种。

本实验使用石墨炉原子化器实现原子化。

本实验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标准曲线法。

先测定含Cu(SO4)2·5H2O浓度为2,4,6,8,10ppm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作出标准曲线,再根据矿样的溶液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求出样品中铜含量。

仪器、试剂:岛津AA6601F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原子化器、铜空心阴极灯;铜标准溶液;二次蒸馏水。

三、实验内容:1.开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和计算机电源开关,石墨炉(GFA)原子化器电源开关,自动进样器(ASC)电源开关。

双击计算机显示屏上的“AAPC”图标,在弹出的元素周期表中双击要测定的元素符号(Cu)。

在参数选择窗口选择参数项Furnace,单击“Select”按钮。

2.设置测量条件:在“View”菜单上选择“Experiment Conditions”项,弹出测量条件设置窗口。

设置如下条件:Lamp turret number: 1. Lamp current value: 6mA.Analysis line wavelength: 324.8nm. Slit width: 0.5nm.Lamp mode: NO-BGC mode.单击屏幕下方的“Line Search”按钮,仪器开始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即对仪器各部分进行检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铜的含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铜的含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铜的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和低干扰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铜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铜的含量,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土壤重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原子能级跃迁的定量分析方法。

样品中的铜离子在高温烈焰中被激发为原子态,当铜原子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源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导致光强减弱。

通过测量光源通过样品前后的光强,可以确定样品中铜原子的吸光度。

通常,吸光度与铜原子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铜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样品采集与处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用四分法缩分,烘干,研磨,过筛,混匀。

将处理后的土壤样品放入聚乙烯瓶中备用。

2.样品消化称取0.5g土壤样品于50ml锥形瓶中,加入硝酸-氢氟酸-高氯酸(5:2:2)混合酸,摇匀,放置过夜。

次日于电热板上加热消化至溶液清亮,加入2ml硝酸,继续加热消化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2ml高氯酸,继续加热消化至溶液呈无色透明。

冷却后加入2ml硝酸,加热溶解盐类,蒸至近干。

用去离子水将消化液转入1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

同时做试剂空白。

3.仪器参数设置打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为324.7nm,光源电流为3.0mA,燃烧器高度为8mm,空气流量为6.0L/min,乙炔流量为1.5L/min。

4.标准曲线制作分别称取铜标准溶液(1mg/ml)0.0、0.5、1.0、2.0、3.0、4.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硝酸至10ml刻度线,混匀。

得到铜浓度分别为0.0、0.5、1.0、2.0、3.0、4.0mg/L的标准系列溶液。

将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吸入空气-乙炔火焰中燃烧,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铜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样品测定将待测样品吸入空气-乙炔火焰中燃烧,测定吸光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的铜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的铜元素

立志当早,存高远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的铜元素1. 方法提要试样经酸分解后,在5% (体积分数)盐酸溶液中,采用空气一乙炔火焰于波长324. 8nm 处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每毫升溶液中,分别含3mg 钴、铁,2mg 镍、铅、铋、三氧化钨、钼、镉,1mg 锰、镁,0. 8mg 钙,0. 5mg 锑,0. 4mg 钒、铝、氧化钾、氧化钠、二氧化铁,0. 2mg 钡、铬、二氧化硅,0. 1mg 砷,20&micro;g 银,均不干扰铜的测定。

小于10%(体积分数)盐酸、硝酸不影响测定。

大于3 % (体积分数)硫酸对测定有影响。

本法适用子黄铁矿,钴、铬、镍、铅、锌、锡、钨、钼精矿及冶金产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0.01 %~1 %时铜的测定。

2. 仪器、试剂及其配置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备空气乙炔燃烧器、铜空心阴极灯。

采用氧化性蓝色火焰。

铜标准溶液 A 1mg/mL:称取:1.0000g 金属領(99.99%)于200mL 烧杯中,加20mL 硝酸(1 + 1),加热溶解后加硫酸10mL(1+1 ) ,蒸发至冒三氧化硫自烟,冷却后加水溶解盐类,移入1L 容量瓶中,以水定容。

此溶液含铜1mg/mL。

铜标准溶液B:吸取10mL 铜标准溶液A 于1L 容量瓶中,加入50mL 盐酸,以水定容。

此溶液含铜10&micro;g/mL。

工作曲线的绘制:取铜标准溶液 B 分别配制成含铜为0.0&micro;g/mL、0.5&micro;g/mI、1. 0&micro;g/mL、1. 5&micro;g/mL、2. 0&micro;g/mL、2. 5&micro;g/mL 的5%(体积、分数)盐酸溶液的标准系列。

3. 分析步骤。

试验报告 铜原矿和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试验报告 铜原矿和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铜原矿和尾矿化学分析方法铜含量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试验报告1实验部分1.1 仪器及试剂原子吸收光谱仪(耶拿novAA35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附铜空心阴极灯。

1.1.1盐酸,ρ1.19g/mL,分析纯。

1.1.2硝酸,ρ1.42g/mL,分析纯。

1.1.3高氯酸,ρ1.67g/mL,分析纯。

1.1.4氢氟酸,ρ1.17g/mL,分析纯。

1.1.5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铜(w Cu≥99.99%)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硝酸(1+1)50mL低温溶解完全,煮沸驱赶氮的氧化物。

取下,冷至室温,用水洗涤表皿及杯壁,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1mL含1mg铜。

1.1.6铜标准溶液:移取10.00mL铜标准贮存溶液于2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1+19)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1mL含50μg铜。

1.2 分析步骤按表1称取适量样品于3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少量水润湿,加入5mL氢氟酸、10mL盐酸、5mL硝酸、3mL高氯酸,盖上聚四氟乙烯表皿,低温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45min,稍冷,用少许水吹洗表皿及杯壁,继续加热至高氯酸白烟冒尽,取下稍冷。

加入5mL盐酸,用水冲洗杯壁,加热至盐类溶解完全,取下冷至室温后,移入100mL容量瓶,以水稀释至刻度并混匀。

按表1分取溶液于100mL容量瓶、补加盐酸后,以水稀释至刻度并混匀。

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324.8nm 处,测量试液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铜的浓度。

随同做空白实验。

工作曲线:移取0、1.00、2.00、3.00、4.00、5.00mL铜标准溶液(1.1.6)于一组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盐酸,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324.8nm 处,以水调零,测量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系列标准溶液中“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以铜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铜矿石成分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原子光谱分析技术也在不但进步与发展,现阶段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与原子吸收技术在元素微量分析中广泛应用,文章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铜矿石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矿山样品之中的铜、银以及锌等元素。

标签: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铜矿石成分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tomic spectrum analysis technology is not only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and at,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atomic absorption technology are widely used in element microanalysis. In this paper,the composition of copper ore was determin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nd the elements of copper,silver and zinc in mine samples were studied.
Keywords: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spectroscopic analysis;determination;copper ore composition
1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介绍
原子吸收光谱(AtomicAbsorptionSpectroscopy,AAS)是无机元素定量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主要原理是,气态原子能够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利用这一特性,让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各元素定性的依据时原子之中电子有选择性的共振吸收的辐射光。

原子吸收光谱具有两个特点,其中一个特点是具有非常强的选择性,另外一个特点是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

正是这两个特点,原子吸收光谱才能够准确的检测元素能量的变化。

原子吸收光谱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原子的吸收带宽比较窄,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检测速度,让检测过程变得简单,甚至还能够实现自动检测。

另外,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过程之中,其他光谱不会对这个过程造成干扰,这主要是因为是光谱主线周围的谱线比较窄,所以基本不存在发射光谱重叠情况。

原子吸收光谱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因此现阶段检测灵敏度最高的方法就是原子吸收光谱法。

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铜矿石的化学成分
2.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铜矿石中的银元素
在含银量低的矿石检测中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实践研究证明,在铜精矿中检测银的难度较大,因为在检测过程中铜会对银有一定的干扰,所以在铜精矿的检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2.1.1 检测仪器和检测试剂
检测仪器,Z-20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及银空心阴极灯。

检测试剂,100ml标准溶液,100ml二次蒸馏水,其中标准溶液的含银量为100um/ml。

具体参数为:波长为328.1nm,电流为5mA,高燃烧器为6mm,空气流量和乙炔流量分别为6L/min和1.3L/min。

2.1.2 试验方法
在50ml的容量瓶之中注入85ug的银标准溶液,同时在容量瓶之中注入CH4N2O4S、HNO3溶液以及CuSO4溶液,浓度均为8%,之后用乙炔火焰对波长为328.1nm位置的原子吸光值进行检测。

将试样加入400ml的烧杯之中,之后在将20mlKNO3饱和处理过的HNO3注入烧杯之中,并且在低温的情况下对烧杯进行加热,之后再将5ml的HClO4注入其中,再次对烧杯进行加热,加热时间控制在2min之内,加热至起白烟之后将试样取出制冷,对烧杯进行清洗,将取出的试样进行稀释,稀释后的剂量为25ml,之后再次进行加热,并静置冷却,将浓度为8%的CH4N2O4S加入其中,观察是否析出白色固体,如果析出白色固体则加入浓度为20%的FeCL3溶液让白色固体消失,再次静置5min之后,采用50ml的容量瓶收集试样,并且对试样进行干过滤,最后采用相关仪器按照具体要求测定。

2.1.3 结果与讨论
(1)样品溶解
通过试验可知试样溶解铜精矿之中的银,表现形式主要为:氯化银、银合金以及纯银。

试样溶液之中的含银量并不高,所以想要大量称样试样,就需要利用王水进行溶解。

而且在采用王水进行溶解之前还要对试样进行焙烧,这样能够十分有效的防止分析结果过低现象发生。

实验表明,KNO3饱和处理过的的HNO3溶解试样,并且在2min之内将试样焙烧到HClO3冒烟时,没有单质硫析出,而且样品完全分解,检验得到的结果也比较高。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加入了5ml 的HClO4,但是实验结果并没有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在实验过程中加入HClO4银的吸光值并不会受到影响。

(2)铜的干扰
一般来说在拟定的情况之下,大部分并存的元素之间并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问题。

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在拟定的情况下,铜对银的干扰非常明显。

实验表明,将不同的CuSO4溶液注入含银量为100um/ml的标准溶液之中,发现CuSO4溶液会对银产生干扰,但是不同剂量的CuSO4溶液产生的干扰不同。

银受到干扰就会导致实验检测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想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铜对银的干扰。

具体措施为:将0.3g的铜加入含银量为100um/ml的标准溶液之中,以此让试样之中的银含量与铜含量基本保持一致,从而将铜对银的影响抵消,最终有效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