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课后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
1、什么是城市社会学?
(1)定义1:城市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念、理论、方法和观点来分析、研究城市和城市社会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社会学中最早产生的学科之一。
(孙明洁)
(2)定义2:城市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城市社会整体出发,以城市社会的构成与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个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唐忠新)
2、城市社会学有哪些传统的研究领域?
城市社会学有自成体系的概念、范畴、理论体系以及系统的方法。以城市整体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系统构成和发展过程来组织其内容体系。
这意味着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从横的方向看是系统的,需要探讨城市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从纵的方向看是动态的,需要研究城市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从系统的角度看,城市社会结构包括区位结构、生态结构、社会(人口、经济、产业)结构、文化结构、社会心理结构。
从动态角度看,应研究城市起源与演变、城市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规划与管理等。3、梳理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发展脉络.
(1)传统城市社会学理论:①人类生态学派,包括古典人类生态学、新正统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研究重点是城市中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城市生态的变化,探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②社区学派,包括城市性理论、社区权力研究、城市社会网研究,研究重点在城市的社会组织、
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③结构-功能学派,包括体系论、互动论、冲突论,研究重点重点是社会的要素、城市结构、子系统功能和整体功能。
(2)新城市社会学理论(上世纪70年代产生):①法国-卡斯泰尔-马克思主义学派(消费社会学);②美国-哈维-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③英国-帕尔-韦伯学派,包括住房阶级理论、城市经理人理论。特点是猛烈抨击人文生态学,认为传统城市社会学提出的城市通过竞争与演替而自动达致社会平衡的观点,无法解释欧美社会普遍出现的城市骚乱;城市社会并非日益整合、有序,而是阶级冲突和种族不平等日益严重。展开一场政府的城市政策究竟服务于谁的利益的争论。
研究兴趣是资本主义的作用、国际经济秩序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财富的积累与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
(3)全球城市研究,包括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重点研究城市中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城市生态的变化,探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列举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方法论:①系统分析法②比较分析法③结构-功能分析法④历史分析法
(2)研究方式与技术:①调查方法与技术:统计调查/实地研究、普查/抽样/个案研究、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②分析方法与技术:统计分析技术
二、城市历史与发展
1、基本概念:城市、城市化、逆城市化、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1)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人口密集、居住在一个比较小的地区,从事非农业职业的人们。城市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密集性(人口数量与密度)、经济性(非农业的经济部门)、社会性(复杂社会活动关系)。(2)城市化:人口从乡村向城镇地区的移动,其结果是人口居住在城市较乡村地区的比例日益增加,城市行为模式与思想方法的传播。城市化有三大特征:第一,人口特征: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第二,景观特征。第三,文化价值观。城乡差别应该有以上三大特点。城市化分为两个过程:人口、景观是第一个过程,文化价值观的改变是第二个过程。
(3)逆城市化: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随着小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发达,市中心人口不仅向近郊流动,而且向远郊甚至乡村迁移原因主要是城市推力(经济活动分散、城市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费用上升)和农村拉力。
(4)反城市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集中化、大型化。国外学者根据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执行的城市政策提出的专业名词。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39%,其中发达国家69%,发展中国家34%;中国1958年15.4% 1980年13.6% 。
(5)过度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导致人口急剧膨胀,超过城市设施、地区资源和周围环境的负荷能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问题。实质是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
2、比较中世纪时中西方城市特点的异同。
从公元5世纪到16世纪,约1100年。各国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美社会学家斯若伯格称为“前工业城市”.
(1)共性:①坐落(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地方);空间布局(城墙环绕、宗教建筑占据城市中心、中心广场);②居民空间分异(从中心广场放射出宽阔道路,两侧居住富人;富人住宅周围一直延伸到城墙地带居住其他人;商人和工匠住在工作地方称为“市”;城墙外居住下等人、妓女、外国人)③城乡关系(城市统治周边农业地区,取得粮食,作为回报保护农民不受侵犯,农民和外国人不是城市的公民).
(2)不同:①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②从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中国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城市则主要是工商业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③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内部矛盾表现为封建社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欧洲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④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对立与欧洲中世纪城乡对立的表现不同。中国更偏向强取豪夺。欧洲更偏向城市对农村通过垄断价格、高利贷等经济剥削,农村对城市政治剥削。
3、简述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受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城市化的初、中期,大量人口、产业资本涌向城市,导致人口规模增加,地域规模扩大,此时以集中为主要特征;当比重达到70%以后,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城市化表现出分散的特点,人口向郊区甚至远郊流动。
(1)集中型城市化阶段(第一次城市转变):包括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2)分散型城市化阶段:郊区化:在特大城市郊区出现的地域职能结构变化的新形式,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迁移,使之成为具有多项城市功能的地域综合体,本质是郊区城市化。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分为三种不同类型:①中心市区衰落,郊区发展迅速:西欧、北美、北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如伦敦、纽约,市中心逐渐成为贫民、下层工人、少数民族集中地。②中心市区停滞,郊区迅速发展:如德国、日本等后期经济起飞的国家。③中心市区与郊区同时发展:如俄罗斯、东欧等国家,华沙、莫斯科。
(3)卫星城(第二次城市转变):当城市人口达到特大城市规模后,便在远郊区县产生诸多中小城镇,它们承担分散和吸纳特大城市人口的任务。在职能上与特大城市相联系,在地域上环绕特大城市分布。一般承担工业、居住、文教职能。卫星城发展三个阶段:①附属型阶段—卧城(如20世纪初伦敦),简单疏散人口。②半独立型阶段——建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复合疏散人口;③独立型阶段——生产、生活功能齐备,居住与工业比例协调,职能完善的独立城市。
(4)逆城市化(第三次城市转变):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随着小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发达,市中心人口不仅向近郊流动,而且向远郊甚至乡村迁移。原因主要是城市推力(经济活动分散、城市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费用上升)和农村拉力。
(5)特殊城市化过程:包括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4、中国城市化有哪些基本特点?
(1)动力特点——政府发动型:城市化及其基础是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动力是政治性和社会性,而不是经济性的,表现为: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强有力的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或发动城市化,客观形成剪刀差。
(2)体制特点——城乡双重性:双重居民身份体制、双重交换体制,导致城乡经济分割、二元社会体制。
(3)结构特点——不协调性:包括全国城市数量与全国总人口之间比例结构\城市系统中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结构、城市地域分布结构以及城市内部功能结构,具体表现在:①城市数量少。2000年,市建制城市663个,平均191万人拥有一城市;日本在1980年时,每38万人有一座;印度1981年每82万有一座。②城市规模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2000年百万以上特大城市40个。③地域分布不平衡,东密西疏。④具有明显“工业型”城市化特点。
(4)进程特点——波浪型: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
5、围绕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理论界有哪些观点?
第一是大城市论,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认为大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根据经济规律,人口、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高度集中,必将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第二是小城镇论,认为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城市规模膨胀,超过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出现了交通拥挤、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