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可行性

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可行性

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可行性
宛军
【期刊名称】《医疗装备》
【年(卷),期】2017(030)012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医院治疗的疑似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冠脉造影金标准检测结果作为依据,对入选患者应用心脏彩超进行临床诊断.分析心脏彩超应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可行性.结果以临床冠脉造影检测结果作为依据,82例中,阳性78例,阴性4例;心脏彩超灵敏度为93.6%(73/78),特异度为75.0%(3/4),准确度为92.7%(76/82). 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彩超诊断效果理想,临床诊断准确度相对较高,利于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科学的检测依据,价值较高.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宛军
【作者单位】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四川广安 638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的意义 [J], 孙炎华; 林如明; 赖兆新; 任强; 苏中州
2.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观察 [J], 尹乐芬
3.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可行性 [J], 张春娟
4.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观察 [J], 尹乐芬
5.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可行性 [J], 魏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评价

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评价
2019 年 12 月 30 日 第 28 卷第 Z2 期
Vol.28,
No.Z2,
December 30,
2019
·交流·
China Pharmaceuticals
doi:10. 3969/j. issn. 1006 - 4931. 2019. Z2. 213
·临床医学·
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评价
21(4):
497-498.
[6]BEAN E ,CUTNER A ,SARIDOGAN E ,et al.Hemoperitoneum as a
precursor of deep pelvic endometriosis: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和预后的关键。超声为临床中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首选
方法,具有经济、便捷、重复性好、无辐射等优点[6]。超声通过
放射超声波观察盆腔内情况,由于盆腔内解剖结构较复杂,
超声影像可受到病灶部位以外其他组织影响,可出现误诊、
漏诊。因此,临床提高超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有重
要临床意义。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经阴道超声在妇科疾病中的诊断
变化[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12):
1761-1762.
[3]任
丽,刘
玥,王凌翔,等 . 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
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J]. 中国性科学,
2018,
27(12):
102-104.
[4]周
敏,曾俊怡,王丽珍,等 . 经阴道超声精准定位报告在深部浸润
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55期2992013,3(1):15-19.[2] 孙刚庆,牛智祥.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2):38-40,52.[3] 祁克信,张宏霞,周煜奇,等.MRI与C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5):804-805.[4] 李小庆,周智鹏,何松青,等.磁共振成像对比剂Gd-EOB-DTPA动态增强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11):815-820.[5] 王军,潘阿善,翁晓海,等.CT和MRI不同强化方式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意义[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4):290-293.[6] 李英丽,吴秀蓉.混合型肝癌的CT和MRI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8):701-704.·医学影像·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苑淑静(河北省元氏县中医院,河北 元氏 051130)摘要:目的观察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心脏彩超诊断方法。

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经过彩超诊断后,对照组在LAD、LVDD以及LVEF分别为:(21.4±8.1)mm、(48.3±9.1)mm、(67.7±10.6)%;研究组在LAD、LVDD以及LVEF分别为(48.7±9.4)mm、(53.4±9.3)mm、(38.1±12.0)%,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 周摄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           周摄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周摄发表时间:2019-06-21T15:20:39.7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作者:周摄[导读]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 411400【摘要】目的:研究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随机挑选100例进入医院体检的病患,其中50例为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剩下的50例为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病患(研究组),对入选的100例病患均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各指标的差异情况。

结果:经检查结果来看,研究组病患的LAD值、LVDd值与E/Ea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患,而研究组病患的LVEF值则比对照组低,心脏彩超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或正相关。

结论: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脏彩超;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心力衰竭在临床中属于一类常见疾病,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较多,比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心瓣膜等,此类疾病的病发群体以老年病患为主。

致使病患出现心力衰竭的因素通常不止一种,而是由两种及以上的疾病造成病患心脏功能受损,从而引发慢性心力衰竭。

在对多病因心力衰竭病患实施检查的过程中,心脏彩超可以将病患的血液流动、心脏结构等动态显示出来,对病患的心脏做出最为直观的检测与诊断。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挑选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进入我院体检的100例病患进行研究,病患以疾病情况分为两小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男性29例,女性21例,本组病患的年龄为50-79岁,平均年龄(65.12±4.66)岁;研究组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男性28例,女性22例,本组病患的年龄为51-78岁,平均年龄(65.78±4.50)岁。

对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展开研究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对照组与研究组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两组均给予彩色多普照勒超声检查,仪器为飞利浦IE33,将探头频率设定为2-5MHz,比较两组病患的LVEF值、LAD值、LVDd值与E/Ea峰值。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
【 关 键 词 】 多病 因慢 性 心 力 衰 竭 ; 心 脏 彩 超 中图分类号 : R 5 4 1 . 6 ; R 4 4 5 .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9 0 1 1 ( 2 0 1 4 ) 0 1 ~ 0 0 6 4 — 0 4
Ana l y s i s o f t h e c l i ni c a l a ppl i c a t i o n o f e c h0 c a r di 0 g r a ph y i n t he d i a g n o s i s o f c hr on i c he a r t f a i l u r e du e t o mu l t i pl e e t i o l o g i e s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Me di c a l On c o l o g y,A{ { t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He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Ba o di n g 0 7 1 0 0 0 ,P. R. Ch i n a 3 . De p a r t me n t o f Ul t r a s o u n d,Th e S e c o n d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He b e i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1 1 3 0,P
医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 0 1 4年 第 2 4卷第 1 期 J Me d I ma g i n g Vo 1 . 2 4 No . 1 2 0 1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超声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超声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超声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吴太宇;代敏涛【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33)8【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2月至2016年1月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舒张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收缩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检查的健康人9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超声诊断分析.结果:舒张组和收缩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高于对照组(P<0.05);舒张组、收缩组、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0.63±0.07)、(0.30±0.08)和(0.66±0.09),心脏指数分别为(3.09±1.09)、(2.23±0.46)、(3.33±0.91),收缩组与舒张组和对照组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能有效鉴别诊断病因状况,反映心脏形态和功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总页数】2页(P48-49)【作者】吴太宇;代敏涛【作者单位】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遵义 553002;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遵义 55300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J], 公丽霞2.超声心动图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J], 刘少中; 黄泳航; 文鼎华3.超声心动图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J], 刘少中; 黄泳航; 文鼎华4.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J], 公丽霞5.心脏彩超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 [J], 张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罗静罗静,,聂云聂云,,张春艳贵州省纳雍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贵州纳雍 553300摘要 目的 分析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彩超进行临床应用的价值。

方法 为便于临床研究的顺利进行,本文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贵州省纳雍县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应用心脏彩超进行临床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数据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对比,研究组的平均左房内径(left atrium diameter , LAD )和左室舒张末径均(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 LVDD )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研究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 LVEF )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心功能分级为Ⅲ级者的心脏彩超LAD 值、LVDD 值大于心功能分级为Ⅰ级与Ⅱ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Ⅲ级者的LVEF 小于心功能分级为Ⅰ级与Ⅱ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根据指标数值变化趋势发现,LAD 值、LVDD 值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 =0.862、0.721,P <0.05);而LVEF 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 =-0.95,P <0.05)。

结论 经心脏彩超检查诊断发现,健康者和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LAD 、LVDD 和LVEF 等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心功能分级与LAD 、LVDD 和LVEF 等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脏彩超;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图分类号 R445.1;R 541541..6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7.05Analysi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ardiac Colo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Multiple EtiologiesLUO Jing, NIE Yun, ZHANG Chunyan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Nay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Nayong, Guizhou Province, 553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ardiac color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multiple eti‐ologies. Method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clin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extracted 50 case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etiologies who attended Nay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Guizhou Province during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asthe research group. Another 50 health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ti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application of cardiac color ultrasound,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the average left atrial diameter (LAD)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DD)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but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of the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cardiac ultrasound LAD and LVDD values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function class Ⅲ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function class Ⅰ and Ⅱ,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LVEF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function class Ⅲ was smaller than those with cardiac function class Ⅰ and Ⅱ, the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ccording to the trend of the index values, it was found that LAD and LVDD valu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ardiac function class (r =0.862, 0.721, P <0.05). And LVEF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ardiac function grading (r =* 论著 *收稿日期:2023-05-06;修回日期:2023-05-26作者简介:罗静(1976-),女,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为超声心电专业。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赵荟荟;王瑞雪;储笑非;余玲红【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24(34)2【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选取80例CHF患者资料,依据患者随访结束时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57例与病死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心脏超声表现特征及各项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并分析心脏超声指标对CHF预后的评估价值。

结果病死组患者合并室壁运动异常、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的患者比例均大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治疗前LVESD、LAD、LVD大于存活组,LVEF小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LVESD、LAD、LVD、LVEF均与CHF 患者预后有关。

基于上述指标构建CHF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发现,LVESD、LAD、LVD较大,LVEF较小的患者,预后病死风险越大,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内部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的拟合反映良好。

经ROC曲线检验整体模型的评估价值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良好的鉴别能力(AUC=0.957)。

结论 CHF患者治疗前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与预后有关,基于心脏超声指标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准确评估CHF患者的预后病死风险。

【总页数】4页(P150-153)【作者】赵荟荟;王瑞雪;储笑非;余玲红【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人民医院普通内科;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安徽省临泉县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R445.1【相关文献】1.心脏彩超联合胱抑素C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年预后的评估价值2.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评估价值3.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评估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4.心脏彩超联合血清白蛋白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5.心脏彩超检查联合血清BNP、ALB、CysC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作用及左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

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作用及左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

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作用及左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王蕊【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实施心脏彩超诊断的作用及多病因心力衰竭实施左室诊断的价值.方法取本科室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16年1月-2017年12月)设为心衰组,另取同期门诊7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健康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测,分析总结检测结果.结果心衰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心衰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心衰组患者中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患者(P<0.05).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心脏彩超可有效辅助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但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因此不能用左室射血分数单一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期刊名称】《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8(007)002【总页数】2页(P207-208)【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左室诊断【作者】王蕊【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彩超室,江苏徐州 221003【正文语种】中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呈现持续性心力衰竭状态,以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为主要特点,常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体液潴留等症状,严重时将导致心功能失代偿,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加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诊治,及早控制患者心肌重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重点,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较为复杂,诊断难度较大[1]。

目前超声检查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运用逐渐增多,该检查方式具有无创性、简单、快捷、诊断费用低的特点。

本科室在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运用了心脏彩超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进行病例筛选,本科室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设为心衰组,取门诊7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健康组。

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慢性心力衰竭(CHF)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中的一大难题。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从而引起循环淤血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病理生理过程。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心脏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心脏彩超作为重要的非创伤性检测手段,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围绕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 提供心脏结构功能信息心脏彩超能够提供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包括心腔大小、室壁运动情况、心瓣膜功能等,这些信息对于患者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心脏各部位的运动情况,了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情况,判断心脏扩张和收缩功能的异常程度,为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2. 判断心脏瓣膜功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脏瓣膜功能异常是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而心脏彩超能够清晰地显示心脏瓣膜的开闭情况,分析瓣膜的狭窄和关闭不全程度,对于及时发现和评估心脏瓣膜的功能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有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狭窄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需要及时的外科手术干预,而心脏彩超检查可以提供准确的瓣膜功能信息,为外科干预提供必要的参考。

3. 评估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脏彩超检查可通过多种参数对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行客观评估,包括射血分数(EF)、心脏舒张功能指标(E/A比值、e'波速度等)等。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预后评估和治疗效果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医生可以对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心脏功能的改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调整。

目前,心脏彩超已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心脏彩超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定性的诊断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

心脏彩超检查联合血清BNP、ALB、CysC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心脏彩超检查联合血清BNP、ALB、CysC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心脏彩超检查联合血清BNP、ALB、CysC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单位所在省市:云南省昆明市单位邮编:650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采取心脏彩超检查联合血清BNP、ALB、CysC对于评估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9年0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对病人的预后进行评估,记录并对比两组病人的预后。

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中采取心脏彩超检查联合血清BNP、ALB、CysC评估预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心脏彩超;血清BNP;血清ALB;血清CysC;慢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是指人体心输出量无法给予机体日常代谢满足的一种综合性心脏病,发病原因主要是机体长时间心脏损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导致心脏收缩能力出现持续性减弱。

有数据显示我国70岁以上老年人该病发病率可达10%,而其引发的致死率高达50%。

寻找特异性标志物用以评估慢性心衰预后对于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心脏彩超指标中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是评测心脏收缩功能的主要指标,可反映慢性心衰患者病情程度,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内径既往常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

胱抑素C是一种反映肾小球过滤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有学者指出其用于评估、预测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价值。

B型钠尿肽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是用于反映患者心室压力和容量的指标,当机体心室压力和心肌细胞发生变化后,其表达会显著升高[1]。

血清白蛋白是人体血清总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其主要作用是维持机体渗透压、转移血液内各种物质,研究证实其可作为评估心血管疾病预后的标志物。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中采取心脏彩超联合血清BNP、ALB、CysC用于评估病人预后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应用

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年8月第20卷第8期 MMJC,Aug 2018,Vol 20,No.8 92DOI:10.3969/j.issn.1672-9463.2018.08.030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应用刘慧心肌梗死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治疗多选择重建冠脉灌注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最突出,但术后部分患者依旧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

但对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有效的慢性心衰检测非常必要,根据检测结果制订有效的干预策略,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最大程度改善。

心脏同步性是维持心脏功能正常的重要因素,心脏同步性可以使血流动力学保持在最佳状态,确保心脏工作处于有序状态[1]。

部分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心室收缩不同步情况,需要接受心脏同步治疗;而心脏运动同步的慢性心衰患者则无需心脏同步性治疗,所以必须开展心脏同步性检测,准确判断心脏运动是否同步。

本研究旨在分析心脏彩超应用于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28±5.36)岁,心肌梗死部位:前壁26例,下壁19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48.59±5.14)岁;心肌梗死部位:前壁24例,下壁21例。

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2]:①年龄20~80岁;②左室射血分数≤0.35,左室舒张末内径≥55mm;③预计生存期>6个月,适宜介入治疗;④QRS时限≥120ms,窦性心律伴有心脏不同步;⑤心电图示至少2个标准肢体导联ST段抬高≥1mm,心肌酶学检查CK、CK-MB峰值超过正常上限2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持续≥30min,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 乔丽霞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 乔丽霞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乔丽霞发表时间:2017-08-09T14:04:53.6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5期作者:乔丽霞[导读] 采用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指标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病症时并不具有特异性,其不具备单一确诊指标价值,但仍可将其作为一项可信监测指标。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山东德州 253500)【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心脏彩超测量,依据左心射血分数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左心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对照组(22例)左心射血分数正常,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左心射血分数变化情况。

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组间对比,其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左心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在组内对比方面,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左心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采用心脏彩超诊断不具有特异性,无法充当单一确诊标准,但可将之作为一项可信监测指标。

【关键词】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彩超;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080-02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是因身体出现疾病而造成心肌收缩能力下降,进而致使由心脏所搏出的血液难以达到静脉回流及人体组织正常代谢的需求[1]。

高血压、内分泌系统疾病、冠状动脉硬化亦或是其他有关慢性肺脏病症均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心脏彩超是一种无任何副作用的检查方式,通过探头监测可在监视屏幕上清晰的观察到心脏的各结构分布、搏动状态以及血液流动情况。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探究多病因心力衰竭的病症特点,本次研究就以我院所收治的74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将具体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心脏彩超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彩超可以清晰显示心脏的大小、结构和形态,能够检测到心脏梗死、瓣膜病变和心肌病等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

彩超还能够评估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包括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心肌纤维功能和心室壁运动情况。

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和严重程度,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心脏彩超能够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瓣膜功能。

心脏瓣膜病变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而彩超可以准确地评估瓣膜的形态和功能。

通过评估瓣膜的开闭情况和反流程度,可以确定瓣膜病变的程度和类型,为患者的治疗和手术干预提供指导。

心脏彩超还能够评估心脏血流动力学,包括心室充盈压力和心肌收缩力等参数。

通过彩超检测患者的心室充盈压力和血流速度,可以评估心脏的前负荷和后负荷状态,判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心肌收缩力评估能够反映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评估其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和预后。

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彩超可以清晰地评估心脏的结构、功能和瓣膜情况,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彩超还可以评估心脏血流动力学,判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心肌收缩功能。

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心脏彩超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彩超检查结果可能受到操作者经验和设备性能的影响。

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彩超检查和解读结果。

彩超检查不能直接评估心脏血管病变和冠状动脉狭窄等情况,需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彩超检查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能力有限,不能替代胸片或者肺功能检查。

诊断心力衰竭中心脏彩超作用分析

诊断心力衰竭中心脏彩超作用分析

诊断心力衰竭中心脏彩超作用分析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供应身体各个部分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出现疲劳、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心脏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显像技术,可以对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

下面将对心力衰竭中心脏彩超的作用和分析进行论述。

首先,心脏彩超可以提供心脏结构的详细信息。

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可以观察心脏的壁运动情况、室间隔和心室尺寸等重要结构的异常。

这对于评估心脏功能状态非常重要,能够判断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是否存在问题。

例如,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伴有心室壁运动异常,心脏彩超可以直观地显示心室壁运动的不协调和缺损情况,帮助确定心脏病变的程度和类型。

其次,心脏彩超还可以评估心脏瓣膜功能。

心脏衰竭常常伴随心脏瓣膜的异常,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等。

彩超可以清楚地显示瓣膜的开闭情况,评估瓣膜叶片的活动度和狭窄程度。

通过测量血液回流的速度和压力梯度,可以精确地评估瓣膜的功能状态,并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同时,心脏彩超还可以测量心脏功能指标。

通过测量心脏各个腔室的血液容量、收缩和舒张功能等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估心脏的整体功能状态。

例如,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彩超的体积测量方法得到。

LVEF的值越低,说明心脏收缩功能越差。

这对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心脏彩超还可以检测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通过观察心脏血流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可以判断心室充盈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例如,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伴有肺淤血和周围水肿,可以通过彩超观察到左心室血流速度减慢和舒张末期血流反流现象。

这些改变可以协助医生对心脏功能的评估,并指导相应的治疗策略的选择。

总之,心脏彩超作为一种无创、可重复、可靠的检查方法,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供心脏结构的详细信息、评估心脏瓣膜功能、测量心脏功能指标和检测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

心脏彩超检查在不同心功能分级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心脏彩超检查在不同心功能分级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心脏彩超检查在不同心功能分级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作者:陈秋艳黄娟平邱文芳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4年第19期【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超检查在不同心功能分级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另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试验组对象分为试验1组(Ⅱ级,n=25)、试验2组(Ⅲ级,n=32)及试验3组(Ⅳ级,n=23)。

比較试验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并分析以上参数与NYHA 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结果:试验组LVESD、LVED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LVEF、RS均低于对照组,LS、CS均高于对照组,E/A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1组LVESD、LVEDD均显著小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LVEF、RS均显著高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LS、CS均低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E/A大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LVESD、LVEDD均显著小于试验3组,LVEF、RS均显著高于试验3组,LS、CS均低于试验3组,E/A大于试验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man结果显示:LVESD、LVEDD、LS、CS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s=0.432、0.473、0.501、0.536,P<0.05);LVEF、E/A、RS与NYHA分级呈负相关(rs=-0.461、-0.531、-0.426,P<0.05)。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价值分析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价值分析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7-05-05T13:46:31.2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作者:孙继国1 孙权鑫2 [导读] 采用心脏彩超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时,左室射血分数缺乏特异性。

邳州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江苏徐州邳州 221300;南京医科大康达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2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0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左心射血分数正常值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降低,157例)和对照组(正常,143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心脏彩超检查,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心脏彩超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时,左室射血分数缺乏特异性,不能将其当成单一的确诊指标,但是可以将左室射血分数当成临床疗效的检测指标。

【关键词】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多病因心力衰竭是临床中的复杂综合症候群,在对其进行诊断时存在一定的难度[1]。

心脏彩超是现阶段临床中唯一一种可以对心脏瓣膜病变进行直观显示的诊断仪器,是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的常用方式。

心脏彩超检查能对心脏瓣膜病变情况进行直观显示,能为分析和探讨多病因心力衰竭的特点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价值,现做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0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部患者均经过心电图、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证实,病程≥1周。

心脏彩超在老年多病因心衰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心脏彩超在老年多病因心衰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心脏彩超在老年多病因心衰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6-05-26T15:37:44.707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作者:曹显兴[导读] 结论:心脏彩超LVEF对MHFE患者的临床与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指标。

曹显兴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人民医院广西东兴 538100【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MHFE)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思路。

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MHF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56例)与异常组(44例),两组患者经相同的常规治疗后再次进行LVEF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前,正常组的LVEF水平为(63.52±5.28)%,下降组为(32.55±4.17)%,正常组明显高于下降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正常组的LVEF水平为(61.16±5.35)%,无明显变化,下降组的LVEF水平为(52.53±5.15)%,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仍明显低于正常组治疗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明显低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脏彩超LVEF对MHFE患者的临床与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老年多病因心衰【中图分类号】R33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56-01MHFE是指老年患者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疾病所致心脏功能损害,而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MHFE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出现明显的上升,80岁以上MHFE发病率约为60岁以下人群的10倍[1],而且致残率与致死率也相当高。

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5例,定为实验组,35例非慢性心力衰竭的其它心脏疾病患者,定为对照组。

结果:经对比,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实验组(33.57±10.28)%,对照组为(64.59±11.36)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径(LVDD):实验组(54.27±10.38)mm,,对照组(42.29±9,48)mm,,实验组左室舒张末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左房内径(56.72±10.73)mm,对照组左房内径(34.27±9.53)mm,实验组左房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心脏彩超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出患者的左室射血、左室舒张末径与左房内径异常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予以推广。

【关键词】心脏彩超;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多病因心力衰竭的原因多种多样,其基本病因主要包括冠心病、瓣膜病、扩张性肌病以及其他的常见病因,如肾先天性心脏病等[1]。

较少被忽略的病因有心包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退等,另外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引起慢性心力衰竭[2]。

在发病人群上偏于老年化,本文主要研究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56.28±4.02岁),定为实验组,非慢性心力衰竭的其它心脏疾病患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56.27±4.78岁),定为对照组。

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衰时的临床价值

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衰时的临床价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89期159·医学影像·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衰时的临床价值王宏春(吉林省洮南市中医医院 彩超室,吉林 洮南 137100)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衰时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衰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

经射血分数将患者分为LVEF异常组、LVEF正常组,分别为47例、23例,观察两组心脏彩超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价值、临床疗效。

结果 LVEF为(38.1±11.4)%,明显低于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两组LVEF变化比较,LVEF异常组变化比较明显,差异显著,P<0.05。

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经心脏彩超诊断,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关键词:心脏彩超;慢性心衰;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541.8+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9.1440 引言慢性心力衰竭,为身体病症所致心肌收缩能力减弱的病症,进而使得心脏搏出血液不能满足静脉回流需求、机体组织代谢需求[1]。

彩超,为心脏病症诊断的主要方式,为无创检查方法,可将心脏波动和结构、血液流动情况反应出来,且可充分的观察到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

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心衰患者,探究其通过心脏彩超诊断的价值,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按照LVEF分数划分为LVEF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为23例、47例。

LVEF正常组男16例,女7例;年龄46~80岁,平均(63.2±4.6)岁。

按照心功能分级NYHA划分,其中I级、II级各11例、12例;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分别为:6例、8例、4例、5例。

LVEF 异常组男34例,女13例;年龄48~82岁,平均(65.4±4.7)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9T11:31:59.5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作者:肖萍
[导读] 在采用心脏彩超对多病因心力衰竭的患者测量其左室射血分数对诊断无特异性,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客观的评价作用,可以作为治疗评价的指标。

肖萍新疆巴楚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8438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超声科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确诊为左心衰竭且LVEF低于正常范围的44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的左心衰竭且LVEF在正常范围的23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impson法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然后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值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比LVEF,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LVEF值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LVEF值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采用心脏彩超对多病因心力衰竭的患者测量其左室射血分数对诊断无特异性,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客观的评价作用,可以作为治疗评价的指标。

【关键词】心脏彩超;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自身的收缩力减低导致静脉回流的血液不能量充分排出,导致静脉血液淤积而动脉系统的血液灌注不足,而不能满足机体各组织代谢所需。

临床上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有许多,如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等。

对于老年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往往其病因多为两种及两种以上因素引起,从而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症候群。

心脏彩超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能够清晰显示心脏及其瓣膜的结构,同时可以显示心脏的血流及搏出量情况。

本文为评价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效果及临床意义进行了相关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选取我院超声科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确诊为左心衰竭且LVEF低于正常范围的44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的左心衰竭且LVEF在正常范围的23患者作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入院后经相关病史询问及相关检查均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

所有患者按照NYHA 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在Ⅰ级-Ⅱ级。

伴有高血压41例、冠心病患者32例、心瓣膜病患者19例、心肌病患者9例;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4岁-80岁,平均年龄为(65±
2.3)岁。

对照组:男14例,女9例,年龄42岁-81岁,平均年龄为(64±2.1)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类型上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IE33心脏彩超仪,探头设置频率在2-4MHz。

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探头放于心尖搏动处,使心尖四腔能够充分显示。

观察各左右房室的内径、厚度及运动情况,观察各瓣膜结构及血流情况。

采用Simpson法测量两组患者的LVEF,并保存图片。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0.0 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使用(±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以a=0.05为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前、后LVEF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比LVEF,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LVEF值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LVEF值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前、后LVEF对比[(±s)%]
注:a与观察组对比P<0.05;b与治疗前相比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心力衰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左心衰竭,单纯的右心衰竭是比较少见的[1]。

由于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生率明显升高,由此导致的慢性左心衰竭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症状为活动后气短,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等,其主要原因为组织血容量的灌注不足、肺水肿等病理改变[2、3]。

随着左心力衰竭疾病的进展,最终可导致右心力衰竭而致全心衰。

临床上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首先要结合病史、查体,然后需进行相关的检查。

心脏彩超能够明确判断心脏各腔的大小、室壁厚度及心脏的血流情况。

同时还能够明确是否伴有心脏瓣膜的病变[4]。

本研究显示,在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LVEF为(61.48±10.14)%,观察组患者的LVEF为(41.22±10.31)%,经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前对照组的LVEF为(61.48±10.14)%,治疗后为(62.28±9.11)%,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观察组LVEF为(41.22±10.31)%,治疗后为(55.24±6.69)%,经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收缩性左心衰心脏彩超结果示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LVEF≤40%。

舒张性心衰其超声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与正常相比变化不大,而舒张功能障碍出现异常。

心脏彩超能够定量分析充心力衰竭患者室壁局部与整体的舒缩功能情况,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客观的评价作用,但对多病因心力衰竭的患者测量其左室射血分数对诊断无特异性,可以作为治疗评价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刘斌,张彤迪.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01:64-67.
[2]高玉琴,曾瑞清,周正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多病因性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06:446-447.
[3]张艳芬.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03:77-78.
[4]梁淑贤.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作用及左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5,09:159-161.作者简介:
肖萍,性别:女,出生年月:1965.04,籍贯:湖北,学历:大专,职称:超声副主任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