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专题--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该取向的评价
实质是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及教育进程安排,实质 是从知识本身出发,强调学校教育中向学生传授学科的知识 体系,突出体现在学生手中“教材”的规定内容。 优点——这样把重点放在学科教材上,有利于考虑到各门学 科知识的系统性,使师生明确教与学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教 学工作有据可依。 缺点——(1)只关注教学科目,却忽视了对学生心智发展 、情感陶冶、创造思维、个性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其他课程资 源,以及无处不在的潜课程。 (2)忽视了师生对课程与教学内容开发的积极性 与主动性。因为这样,教师很容易把课程与教学内容当成事 先规定好的东西而被动地传授,并把它当成一项”任务”去 完成而不再赋予其他新的意义与内容;对学生而言,学习内 容是外部力量规定或强加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和标准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与取向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
课程与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 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它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 及相应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指导下,对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 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对有关知识经验的概念、原理、技能、 方法、构成的体系。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1.明确社会的要求 明确社会的要求,就需要把家庭、社区、职业与文化团 体、国家、国际社会的现状及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加以明确。 (1)有关观点: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 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列宁——思想: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 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恩格斯——《反杜林论》:对全部知识领域的三大类划分, 成为课程门类的指导思想 斯宾塞——基于教育为完满生活作准备的学说和知识价值论, 为学科课程作出新的论证




2.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 当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需 求的时候,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就成为课程与教学的主要内容 而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 20世纪以后: 博比特:课程与教学应当对社会的需要作出反应,并通 过研究成人的活动,识别各种社会需要,把它们转化成课程 目标,再进一步把这些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 查特斯和塔巴等人:“活动分析法”课程编制技术 陈鹤琴: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其中“做中学、做中教、 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也反映了这 种取向。
我们的态度: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倾向于比较广义的方式理 解课程内容,所以我们应集百家之长,用辩证的观点考虑与处 理三种取向的关系,把三种取向相互对立起来.或用形而上学 的方法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去看待某种因素或价值,这都 是不可取的。
刘翔进人小学语文教材(案例)


一篇有关刘翔的新闻特写被收人上海市的小学 语文教材。“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 向胜利之线……”课文以饱含感情的文字向学生们介 绍了体育明星刘翔。这篇课文取名《跨越新纪录》 ,讲述了刘翔创造世界纪录的故事,还附上了刘翔 “精彩一跨”的大幅照片。 刘翔进入教科书也引来了各方讨论。一部分人 认为将刘翔的胜利写进教材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另一部分人认为中小学教材中涉及个人的篇 目中的绝大多数主人翁都是“盖棺定论”了的,刘 翔作为尚未完全定型的年轻人,将来随时可能发生 变化,所以不适合写进教材。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






(2)社会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为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编制提供 了具体方法: 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 卡斯韦尔的“社会功能法”以及“青少年需求法”
(3)现代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教育的革新,丰富了课程 与教学内容: 由现代科学技术的革命所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化、通信 媒体的普及和人口的急剧变动等一系列变革,要求培养体力 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差别越来越小,要求职业的流动性与 灵活性更强,在教育制度上表现为教育年限的延长、教育功 能的改变和教育形态的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在课程与教学 内容的设置上强调学问中心,强调自然科学课程与社会科学 课程之间的平衡。



课程与教学内容三种取向的特点
特点
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 课程容 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即学科知 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识 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凌驾于学习者之上 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课程内 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 容 课程是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 即学习 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经验 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 课程内 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容 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台性和整体性,反对过 即学习 于详细的分科 活动 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 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2)“教学先于发展、创造发展”


代表人物: 维果茨基学派——儿童的智力发展与教学之间存在 着复杂的相互关系,但主导的作用在于教学。
维果茨基以发展的文化历史学说为基础,提出了“ 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据此,教学就是给儿童提供 一定的帮助,在儿童面前开拓这个“最近发展区” 。他主张创造出这个领域的教学,就是发展的源泉 。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小组成员:陈金收
刘连厚 刘旭东 张帆 王睿

业:学科教学
本节课知识框架
课程与教学内容 的涵义
课程与教学内容 的取向
课程与教学内容 选择的基本依据
课程与教学内容 选择的基本环节
课程与教学内容 的编排原则
课程与教学内容 选择的标准
【重点】掌握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和标准 【难点】区分课程与教学诸多专家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不同标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当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习者的需要的时 候,学习者的经验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者的经验是 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具体地说是学生对课程与教 学内容的不同的意义建构 。 代表理论: 卢梭——“自然教育论”及相应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 杜威——“进步教育论”及相应的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行的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理论 强调: 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 动的参与者。学生之所以参与,是因为教育环境中某些特征 吸引他,学生是对这些特征作出反应。所以,教师的职责是 要建构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教育情境,以便为每个 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对该取向的评价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来源于当 代社会生活经验,这是对“课程与教学内容即教材”的挑战 。 特点——学习活动的取向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什么上而不是放 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 优点——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特别注意与社会生 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它关注 的不是向学生呈现些什么,而是让学生积极从事各种活动。 缺点——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应该避免仅仅关注学生外显 的活动及表面上的热烈,更要关注学生深层次的学习结构及 全面发展。



不同发展观下的不同教育观和教学观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教学依存于发展” (2)“教学先于发展、创造发展” (3)“外因(或外部条件)通过内因(或内部条件)起 作用”

(1)“教学依存于发展” 把发展视为自然的、自律的自我运动,发展有 它自身的规律性。智力的发展过程是按照自身固有 的内部法则推进的。作为自我运动的发展源泉、原 动力,在运动主体的内部。教学及教育条件下的学 习终究是依存于发展的。 主张者: 格塞尔——他把发展单纯理解为生物学上的成熟, 教学应视其成熟程度而施之。 皮亚杰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犹如消费与生产的关系。





在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课程与教学内容时, 需要确立以下基本观念:
(1)首先,学习者是课程与教学开发的主体,学习者经验 的选择过程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个性差异的过程。 (2)师生是课程与教学的开发与实施者。 (3)树立学习者是知识文化的创造者的观念和学习者创造 着社会生活经验的观念。




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的三种典型的观点 (1) “被动适应论” 涵义:所谓“被动适应论”是指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 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典型代表:博比特和查特斯 代表主张:主张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主要 内容,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为根本宗旨 ,教育在本质上是为有效的成人生活作准备。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取向
1.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科知识 当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科的发展的时候, 学科知识就成为课程与教学的主要内容。 历史上: 我国的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欧洲的 “七艺” ——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 天文、音乐 近现代: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初引进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综上所述,在课程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与开发中, 不得不考虑对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知识与能力 的培养、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联系社会现实与教育 情境的构建、主体意识的提升与情意因素的培养等等。

2.分析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
人们对儿童发展的共识: (1)幼年时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 (2)儿童个性的发展源于成熟与学习 (3)儿童个体的发展遵循着肯定和可预测的范型 (4)儿童个体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在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有 其特征 (5)每个儿童的发展都是自成系统的
(3)“超越论”
主张:认为学校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 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学校课程应主动选择社会生活 经验,并不断批判与超越社会生活经验,而且还应不断地构 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评价:较以往两种理论有更大的进步。“被动适应论” 和“主动适应论”都没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及课程的工具地位 ,只有“超越论”课程与教学内容观的提出,才使学校课程 与教学的主体地位确立起来。


(3)“外因(或外部条件)通过内因(或内部条件)起作用”

本观点发展历程: A.鲁宾斯坦最先提出,是他的“意识与活动统一”的原理和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在心理学中的运用
B.科斯鸠克进一步阐述和发展,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依存于 他所接受的教学,而教学又依存于儿童的发展。 C.艾利康宁的“发展教学说”,主张当教学能够直接实现儿 童在自然发展过程中获得飞跃时,教学才是引起直接发展的 源泉。
对以上三种取向的评价
每一种取向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同时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合理性:不论是“学科知识”、“当代生活经验”还是“学习 者的经验”,它们对人的身心发展都有实用价值。
局限性:三种取向是在不同时代、针对不同的社会要求和对受 教育者的认识而提出并实施的,都带上了社会的烙印,都是不 同的哲学观、教育观、儿童观和课程观在具体实施中的体现, 所以往往都是强调一方的重要性而忽视或轻视另一方的重要性 及作用。

(2)“主动适应论” 主张: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 也是互动、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 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典型代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和社会改造主 义课程理论 代表观点: (1)杜威认为个人与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教育是一个社会的 过程,教育即生活本身,而不是成人生活的被动准备。教育 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使人的特性与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 的问题。 (2)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主张把重视个人经验的课程改造 为重视集体经验、社会经验的课程,把重视个人智能发展的 课程改造为重视集体意志统一的课程,把指向当前社会经验 的课程改造为指向未来社会经验的课程。




3.明确教育学的要求
教育哲学基础是隐含于课程背后的具有巨大影响的理论 基础。 (1)在当代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受到传统的文 科教育、进步主义教育、学科结构论、新行为主义、人本主 义等教育思潮的影响 (2)20世纪是教育思潮纷呈且均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时期, 此时出现的教育思想在强调教育的“人本化”、“系统化” 、“开放化”、“终身化”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学校课 程与教学内容的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