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简易方程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

合集下载

《解简易方程》教案示范及实践反思

《解简易方程》教案示范及实践反思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其中,解简易方程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部分,也是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实现解简易方程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从教案示范及实践反思两个方面,对解简易方程教学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教案示范1、课堂目标(1)了解方程的定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3)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决生活和实际问题。

2、教学重点(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2)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决生活和实际问题。

3、教学难点(1)识别问题中的未知数和条件。

(2)通过转化、变形等方法解决方程。

4、教学设计本次课程的教学设计采用了五彩糖的教学方法,即阐述问课、新知预告、自主思考启示、集体讨论、梳理归纳复习五个环节。

在阐述问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引出解方程的方法。

在新知预告中,通过课堂讨论和PPT展示的方式简介方程的定义、应用和解方程的方法。

在自主思考启示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出示了几个简单的方程,供学生独立思考解题方法。

在集体讨论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解题思路。

在梳理归纳复习环节中,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并进行课后作业布置。

5、教学亮点本次课程的教学亮点体现在五个方面。

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了五彩糖式教学法,使得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和有效。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教师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阐述问课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

案例贯穿全程,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引出相关概念和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教师关注学生思考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及时给予相关的指导和反馈。

二、实践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解简易方程教学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方程的概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对于方程的概念和应用容易存在一些混淆和误解。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解简易方程”在数学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后的一个重要提升,也是学生接触代数学的初步阶段。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等式性质的应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基本技能。

这些内容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1)作用与地位“解简易方程”是小学数学向初中数学过渡的关键环节,它联系着小学阶段的算术运算和初中阶段的代数学习。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四则运算的能力,而本节内容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数字运算过渡到包含未知数的方程运算,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讲解,包括以下小节内容:- 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方程的含义,能识别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

- 等式性质的应用:运用等式性质1和性质2,进行方程两边的同加同减、同乘同除操作。

- 移项:掌握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至方程的一边,将常数项移至另一边。

- 合并同类项:在方程的求解过程中,能够合并同类项,简化方程。

- 求解方程:通过上述步骤,最终求解出方程的解。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方程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识别方程的未知数和已知数。

- 掌握运用等式性质进行方程变形,包括同加同减、同乘同除。

- 学会移项和合并同类项,以简化方程。

- 能够独立解一元一次方程,并验证解的正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能力。

-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面对数学问题的信心。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 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 等式性质在方程变形中的应用。

- 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技巧。

(2)难点- 理解等式性质在方程求解中的作用。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

解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解简易方程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解决各种简单方程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并能够区分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2.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加减运算、乘除运算等解方程的操作;3. 熟悉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能够用求根公式或配方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正确表达和解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方程的定义和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导入、讲解和练习三个环节。

1. 导入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以激发他们对方程问题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先给学生出了一个简单的题目,让他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数加上6等于13,这个数是多少?在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我收集了他们的答案和解题方法,然后帮助他们进行讨论和梳理。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和解答,我引导学生思考到方程的问题,并向他们介绍了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在讲解环节,我向学生介绍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特点,并且详细讲解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部分,我以一个简单的例子为例,详细讲解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我提醒学生要注意方程的等式性质,要通过加减运算、乘除运算等解方程的操作。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部分,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我通过求根公式和配方法两种方法逐步讲解解题的步骤和原理,并与学生一起做了一些练习题。

3. 练习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并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人教版《简易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简易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简易方程》说课稿一、说课背景及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方程的概念是学生从算术向代数思维过渡的重要桥梁。

人教版《简易方程》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设计的课程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建立方程的方法以及解方程的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思维。

二、教学内容与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简易方程的定义、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列方程的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难点在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方程的相关知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演示、动画等,直观展示方程的形成过程和解题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引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平衡秤,引出等式和方程的概念。

-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2. 概念讲解- 清晰定义简易方程,解释方程的组成部分,如未知数、系数等。

- 通过实例说明方程与等式的区别和联系。

3. 列方程的方法- 通过具体问题,教授学生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列出方程。

-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确定未知数和已知条件,进而建立方程。

4. 解方程的技巧- 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实践解方程的过程,加深理解。

5. 应用题讲解- 选取典型的应用题,演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并求解。

- 鼓励学生自主解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6. 课堂小结- 总结方程的概念、列方程的方法和解方程的技巧。

- 强调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数学简易方程的教师教学反思(四篇)

数学简易方程的教师教学反思(四篇)

数学简易方程的教师教学反思本课为人教版第四单元教学内容,本教材解方程方法利用了天平平衡的原理,采用了等式的性质来教学解方程。

形如x±a=b一类的方程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学生很容易解决,形如ax=b与x÷a=b一类的方程,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二学生也很容易解决。

但行如a-x=b 和a÷x=b此类的方程,学生就无从下手了,如果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变形的过程及算理解释比较麻烦。

解决问题时当需要列出形如a-x=b或a÷x=b的方程时,我就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成形如x+b=a或bx=a的方程。

但我觉得回避这两类问题不是很好的方法,否则,我们的教学就会显得片面和狭隘。

如:一共有___人平均分成Х组,每组___人,学生们都不假思索地列出了128÷x=8,但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学生就不会解,但你也不能说这个方程列错了呀。

因此我当有学生列了a-x=b或a÷x=b的方程时,我借机教了利用算术思路解方程(被减数=差+减数,被除数=商___除数)介绍老板教材的解方程的方法。

基础好的孩子就容易接受新的方法,而基础差的孩子就还是无法解答此类问题。

另外教材要求,在学生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时,方程的变形过程应该要写出来,等到熟练以后,再逐步省略。

这样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带来了书写上的繁琐。

因为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每两步才能完成一次方程的变形。

这相对于简单的方程,尚没什么,但对一些稍复杂的方程,其解的过程就显得太繁琐了。

看来教材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简易方程也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不知各位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请不吝赐教!数学简易方程的教师教学反思(二)很多时候,我们大人都喜欢用方程来解题,这固然是因为到了中学大量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方程,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二元一次等等,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方程对解题思路的解放,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时,解题思路常常迂回曲折,而他从根本上让学生脱离了繁琐的思路分析,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思路往往直截了当,降低了思维难度,它让学生从一个简单的思路——找等量关系来解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及求解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小黑板、教案、教材、习题集。

3.学生:预习本课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用简单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出解简单方程的目的和意义。

2. 学习主体
1.第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让学生逐步理解方程是一个等式,并且等号两边的数是相等的。

2.第二步:解简易方程
–老师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正向逆向思维解决问题。

3.第三步:实际问题应用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方程式,然后解方程,从而巩固解方程的方法。

3. 拓展应用
老师组织学生分组做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方程的定义和解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了解方程的基
本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巩固了解方程的技能。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查漏补缺,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掌握较慢,下次需要更多的实例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简易方程》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概念,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材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方程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探究方程的解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在解方程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组成。

2.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难点: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解方程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方程的解法。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方程的解法过程。

4.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方程的重要性。

2.新课讲解:讲解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组成。

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解方程的过程。

3.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方程的概念及组成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3.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练习解答:检查学生解答课堂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5简易方程《解简易方程》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5简易方程《解简易方程》说课稿新人教版
答案:这个数是11。
例题3:解方程2(x - 3) = 14。
答案:x = 11。
例题4:解方程5(x + 2) = 25。
答案:x = -1。
例题5:解方程4x + 3 = 12。
答案:x = 2。
板书设计
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解简易方程
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a.移项
b.合并同类项
c.求解未知数
③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讲解方程解法时,我过于注重解题步骤的讲解,而忽略了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和策略。这导致部分学生在遇到复杂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和策略,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
其次,在课堂管理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过于活跃,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题,我们将进行批改和反馈。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授《解简易方程》这一课时,我首先以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理解方程的意义。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学生们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在互动探究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展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技能训练中,通过例题讲解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了方程知识的应用,提高了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进行互动式教学。
2.课程平台:使用的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及相关辅导资料,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3.信息化资源:网络上的数学教育网站、在线数学教学平台等,用于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

小学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新知识。
板书设计
三、讲解方程
为了便于给出解方程全过程的直观图示,例题中的数据比较小。教材借助三幅天平演示图;展现了解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然后以此为例引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最后,提示还需要检验,并介绍验算过程。
为了便于给出解方程全过程的直观图示,例题中的数据比较小。教材借助三幅天平演示图;展现了解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然后以此为例引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最后,提示还需要检验,并介绍验算过程。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
3.凸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4、加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适当分散难点。
4.加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适当分散难点。
4、加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适当分散难点。
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小学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பைடு நூலக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解简易方程》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五年级数学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17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P67,例1、2、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发展符号意识,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学反思
五、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做一做”安排了两题。第1题是解形如x土a=b的方程,第2题是检验方程的解。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一般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所以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就可以了。

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 、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

3 、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

【教学重点、难点】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教学过程】针对“ 方程的意义”这节课的特点以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课我设计了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上课开始,我借助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天平,天平是平衡的,再引导学生看屏幕进行演示: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50 克的物体,天平不平衡了。

在天平的右边放10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又平衡了,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体的重量相等,用式子表示50+50=100 ,并点明这是一个等式,资料共享平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https://www.)。

表示等号两边的数量相等。

这样,学生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在学生建立等式概念后,我把天平的左边换掉一个重x克的物体,天平发生了倾斜,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体的重量不相等,引导学生用算式50+x>100来表示,及时说明这是一个不等式,表示左边的重量大于右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分数和小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旨在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引入“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让学生初步认识方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接着,教材引导学生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最后,教材通过一系列的实际应用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四则运算、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方程的概念理解不深刻,容易与算式混淆;2. 解方程的方法不够熟练,容易出错;3. 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熟练解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方程的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自主尝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体验解方程的过程。

3.合作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解题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解简易方程》教案

《解简易方程》教案

《解简易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方程的概念,能正确识别等式与方程;2. 学会解简易方程,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理解方程的解法;2. 能够运用所学的解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方程的概念;2. 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难点:1. 对方程解法的理解与应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方程建立与求解。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引出方程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等式与方程的区别,讲解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解方程的方法。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解方程的方法与技巧。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方程能力。

7. 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主要评价内容。

2. 评价标准:能正确识别等式与方程,理解方程的概念(20%)掌握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40%)能够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0%)1. 引导学生思考: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2. 介绍更复杂的方程类型,如多项式方程、分式方程等,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八、教学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讲解方程的概念和解简易方程的方法,第二课时进行案例分析、课堂练习和总结提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方程概念和等式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方程概念和等式的性质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方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方程的理解、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独立解简易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一次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方程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教师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5.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简易方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2《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2《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2《解简易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2《解简易方程》是本册教材中关于方程解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比例、分数等基础知识,本节课将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初步接触方程,理解方程的含义,学会解简易方程。

教材从实际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感受方程的作用,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四则运算、比例、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方程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引导他们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含义,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含义,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方程解法中的逻辑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从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感受方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方程的含义,让学生初步接触方程。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解法。

3.实例讲解:选取具体的实例,讲解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方程的技巧。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优秀7篇)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优秀7篇)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优秀7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为了加深您对于简易方程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7篇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的特点,理解并掌握它的数量关系,会列方程进行解决。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互动当中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会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

分析数量关系。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

一。

准备题。

1.想一想,填一填。

(1).学校科技组有女同学人,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3倍。

男同学有()人;男女同学共有()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人。

(2).校园里栽了棵柳树,栽的松树是柳树的2.5倍。

松树栽了()棵;柳树比松树少栽()棵。

2.解下面的方程。

二。

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引发学生感想。

出示植树造林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

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说说看。

(师板书条件)想一想: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补充板书)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种树面积:种草面积:共12.5亩提问:题中有两个未知数,怎么办?怎样设未知数?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然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在线段图上标出亩和1.5亩。

教师:借助线段图,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后组织交流,汇报解法。

师板书解题过程,进行检验。

3.回顾解题过程,加深对题目的进一步理解,并评价学生的做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三篇)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三篇)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

能过本次活动我课下反思如下:1、在本课开始出示天平,提出“怎样才能使得天平左边只剩下X,而保持天平平衡”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由天平保持平衡的变化规律,推出议程两过保持相等的变换方法,这样的过程做到了“寓知识于游戏,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没为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2、如果我在课前准备一些“小蛋珠”来代替演示砝码,学生会更直观的明白方程保持不变与等式一样的规律了。

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但是也让我感到了许多困惑:1、从教材的编排上,整体难度下降,有意避开了,形如:45-X=___等类型的题目。

把用等式解决的方法单一化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较熟练地利用等式的方法来解方程,但用这样的方法来解方程之后,书本不再出现X前面是减号或除号的方程题了,学生在列方程解实际应用时,我们并不能刻意地强调学生不会列出X在后面的方程,我们更头痛于学生的实际解答能力。

在实际的方程应用中,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很显然这存在着目前的局限性了。

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我们会让他们尝试接受--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再左右换位置,再二边减一个数,真有点麻烦了。

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

2、内容看似少实际教得多。

难度下降后,看起来教师要教的内容变得少了,可以实际上反而是多了。

教师要给他们补充X前面是除号或减号的方程的解法。

要教他们列方程时怎么避免X前面是除号或减号的方程的出现等等。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范文(二)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

能过本次活动我课下反思如下:1、在本课开始出示天平,提出“怎样才能使得天平左边只剩下X,而保持天平平衡”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由天平保持平衡的变化规律,推出议程两过保持相等的变换方法,这样的过程做到了“寓知识于游戏,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没为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解简易方程》教案

《解简易方程》教案

《解简易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求解。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列方程、求解、检验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方程的移项和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引入解方程的内容。

2. 讲解与示范: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示范解题过程。

3. 练习与指导:学生独立练习解方程,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评价其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2. 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实际问题,尝试用方程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变形和求解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引导学生探究解方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十、课程资源:1. 教材:《数学课程标准》及相关教材。

2. 网络资源:有关解方程的案例、教学视频、学习软件等。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解简易方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解简易方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的重要内容。

方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而本节课的学习,又将为后续学习复杂的方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材通过天平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但对于方程这种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可能会感到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同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这为解方程提供了必要的计算基础。

但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错误或步骤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熟练地解简易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等式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最新《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最新《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的四则运算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和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而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

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时都要直接运用。

所以本节课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参照课标确定本节课的目标:(1)敝道解方程的意义和基本思路。

(2)被嵩擞檬量关系式或等式的基本性质对解方程的过程进行语言表述。

(3)被岫跃咛宸匠痰慕夥ㄌ岢鲎约航獯鸬姆桨福并能与同学交流。

(4)被岫懒⒌亟獯鹨弧⒍步方程。

(5)蹦芄谎樗惴匠痰慕獾恼确性。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解方程的两种方法及检验,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确立解方程的一般思路。

二、说教法1.演示操作法借助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观察法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四人合作、交流,自主探寻发现通过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这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三、说学法1、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交流、分析等过程,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2、自主学习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探索过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自主学,学生积极动脑去思考、动口去表达。

通过交流、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四、过程分析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一)复习铺垫巩固方程及等式的性质,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中宁七小胡娟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的四则运算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学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求未知数x)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而今天学习的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

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容时都要直接运用。

所以本节课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容之一。

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参照课标确定本节课的目标:⑴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解和解方程的意义,了解方程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⑵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⑶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根据教材容和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方程的意义及方程解等概念,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从形象的平衡中认识抽象的等量,结合具体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形象思维较好,但抽象思维还需要一个慢慢的训练过程,所以本节课我使用直观演示、观察、比较、启发引导,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一连串的环节中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准备使用天平、挂图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我采用从直观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能力,和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过程分析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1、加强直观操作,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

一开始上课,我就直接通过天平演示,使学生利用平衡这一认知基础去认识等式,理解等式的实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天平平衡关系,从而认识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再出示篮球图,学生在观察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主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篮球个数、单价、总价间的关系,有效地丰富了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等式的比较,让学生自主概括出方程的含义2、结合实例进行比较,渗透集合思想在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的教学中,充分利用黑板上板书的等式和方程,让学生在认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画图,用图来形象直观地表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从而深化学生对方程本质含义的把握,自然地渗透集合思想。

3、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讲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时,我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含义,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概念能力的培养。

4、例讲解讲解例1解方程时,是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解,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可以加深对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学生容易接受。

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说出推想过程,一边板书,一边指出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然后着重讲解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并根据课本上的“注意”强调说明虽然不要求每题都写出检验,但都要口算进行检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巩固练习本节课我准备安排两次巩固练习。

当学生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和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后,我让学生完成第“做一做”,目的是通过判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教学例1后,我让学生分组完成例1后面“做一做”,其目的是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掌握好书写格式以及检验方法。

6、小结小结的目的是强化重点,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三.教具: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粉笔盒一只。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师生共同做个游戏:用手指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能保持平衡,感知平衡。

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2、勤劳聪明的人类根据平衡原理制成了天平,今天我们要借助天平来学习新的知识《解简易方程》。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二) 教学新课1、方程的意义(1) 认识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操作天平:a 、一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另一边放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

请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

(板书:50+50=100 50×2=100)b 、一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粉笔盒,另一边放100克砝码,天平平衡。

粉笔盒的重量不知道,可以怎么表示?你也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板书:x+20=100)c、让学生操作天平,出现不平衡现象,也用式子表示。

(20+x>50等)(3)出示小黑板30+20=50 2x+50>100 80<2x3x=180 100+20<100+50 100+2x=50×3x-18=24 60÷20=3 x÷11=5(4)组织学生观察以上式子。

请同学们观察以上式子,想想能不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标准。

(小组讨论,写下来)按符号的不同分成两大类:(生说师在小黑板作记号)80<2x 2x+50>100 100+20<100+50指出:这些用大于、小于号连成的式子左右两边不相等,就叫做不等式。

谁再来说几个等式?同桌互相说几个等式。

30+20=50 3x=180 100+2x=50×3 x-18=24 60÷20=3指出:这些用等号连接成的表示两边相等的式子都叫等式。

(板书:等式)(5)观察以上等式,你能不能再分分类,也说一说你分类的标准?(同桌讨论)30+20=50 60÷20=33x=180 100+2x=50×3 x-18=24 x÷11=5揭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方程)①说一说什么叫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②再举几个例子,写下来同桌交换检查。

游戏练习: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卡片出示)是用“√”手势表示,不是用“×”手势表示。

6+x=14 3+x 50÷2=256+x>23 51÷a=17 x+y=18(6)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刚才我们是从等式中找出方程的。

这说明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关系,你能画图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生画,请他们黑板展示并同时说说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将书上的图与学生的图做对比,指出:有时可以借助简单明了的图来帮助理解深奥的知识,这也是一种很重要性的学习方法。

2 、教学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出示x+20=100,看了这个方程,你还知道些什么?指出x=80,求x=80的过程在方程这部分知识中都有特定的名称,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出示思考题:①什么叫方程的解?举例说明。

②什么叫解方程?举例说明。

(三)巩固学习我发现3、等式都是方程。

( ) 2)方程都是等式。

( )3)x=3是方程18+x=15的解。

()4)3x=0也是方程。

()5)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6)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也叫方程。

7)36是方程x÷3=12的解。

(四) 全课小结,评价深化3、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2、同学们是怎么学到这些知识?3、以小组为单位自评或互评课堂表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容,设身处地地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教学时,我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得出两种等式:一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让学生比较得出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接着让学生自学得出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最后出示例1让学生观察比较解方程与求未知数X的解题过程有什么异同?让学生了解解方程的步骤。

本节课从课堂效果上来看,不错,因为这个班是我带上来的,课堂习惯比较好,学生的思维清晰,会说。

而在教学时,我考虑这堂课的概念多,“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而且学生容易混淆。

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概念的教学想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新旧知识(求未知数x)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

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重点考虑的是方程意义的教学。

方程意义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能指出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后继的学习和发展,注重知识的渗透,如:近期的“用字母表示数”“用方程解应用题”、远期的解较复杂方程或方程组时用到的“等式的性质”以及“不等式”“集合”知识等。

这次,我在处理教材时,删繁就简,让学生做“分类游戏”:①按自己的标准把下列各式分类:8+9 20+5=25 17-11=6 6+3<11学生在分类中感知“等式”的意义。

②进一步分类探讨:6÷3=2 4×5=20 5>4 x+4=9激疑“x+4=9”归于哪类?能说明理由吗?那么, 2a=18;x=2呢?让学生在分类探索中理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在“分类”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进行分类,在学生“不同标准”的分类中,分析感知“方程的意义”,同时,分类思想也渗透于教学中。

因为我觉得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已不再由教师指令性语言来主宰,把选择分类的权利留给学生,无疑是关注学生个性的表现。

可课堂效果却不是很好,学生课堂的习惯很不好,不敢说,或者是不知如何表述,或者是表述的不准确,课堂比较安静,课后我不断的反思:两个班的教法一个是比较传统的,而另一个是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根据新课标来设计的,为什么反而前者的效果好些呢?我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课堂思维过程的训练有待加强,数学课堂也应该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在说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学会自主探索,学得主动,学得投入。

这堂课上完,还有一个体会就是教学时间不够,知识巩固的时间太少。

有一位听课的教师帮我看了表,方程意义的教学的练习足足用了35分钟。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教学因为练习时间不足,而不到位。

课后我一直想“这35分钟花得是否值得?怎样处理知识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关系?”。

还有方程意义教学时天平的演示,一直是我在演示,学生在看,学生的自主性不够,这是我教学设计时就有的困惑,但如果让分小组学生自己操作,教学时间会更加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