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共交通-02第二章_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结构与特征 对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谢谢观看
与之相结合的,要采取措施设法降低私车利用的可能,如:建立只向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开放的中心区、 限制私人汽车停车区域和停车收费等手段。
经济特性
经济特性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经济特性是指城市公共交通在其规划、建设、运营等过程中所具有或表现出的经济属性。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又是各国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大力倡导的主要方向,关于 其规划、建设等基本内容的研究比较成熟,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经济特性却一直没有被系统地研究过。因此, 为了让公共交通的决策者、运营管理者、以及使用者对其经济内涵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一直以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经济问题都比较突出:公交企业对政府财政补贴依赖性较大;运营票价的制定 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的公交企业把盈利作为第一要务,忽视了公共交通服务性的真谛,服务质量普遍较差,甚 至有的公共汽车乘务员或司机认为“乘不乘公共交通是乘客的自由,服务好坏与乘客无关”;公交企业自主经营的 理念意识不强;决策部门关于重大公共交通项目的建设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近几年来,甚至出现公共交通企业之 间的恶性竞争。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经济特性的透彻分析。
规划
规划
荷兰的电车系统为城市提供了便捷的交通络城市规划可通过创造和利用公共交通系统来对能量消耗产生重大 影响。无论从系统类型还是潜在投资人来看都需要较高的能源使用效率(低或无排放)。虽然规划过程不能显著 影响这个系统,但是我们能通过人口布局影响投资和潜在的成本效率。
在新开发建设中,需要有便利的通道尽可能让居民以步行或自行车行的方式通往各交通站节点。或许需要一 系列不同的系统,以低容量系统嵌入更大的城市交通服务区。便利是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的本质要求,这就意 味着要在现有和未来的交通节点周围进行集中开发,需要有便利的交通换乘点,并与周围开发之间形成良好的连 通。
单元1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技术上需要借鉴铁路运输方式,但经营管理 上需要高度重视其城市运输特征。
(4)安全应急系统的建立。 (5)客运营销问题。 (6)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人才培养问题。
2. 远期问题
(1)轨道交通发展与城市规划“脱节”。 (2)多运营主体条件下的协同问题。 (3)客流的网络叠加效应问题。 (4)在旅客利用方面的问题。 (5)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收益平衡问题。 (6)多种交通模式的整合问题。
• 二、实现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以及实现无缝换乘
1. 形成一个以快速轨道交通为主体,公共汽车、有轨电车为辅的多样化 的综合交通体系 2. 重建非机动化交通与公共交通之间的桥梁
门槛低 意义大 缓解压力
• 三、综合利用改善城市交通的辅助措施 (1)错开上下班时间,实行同线路高峰时间收取的交通费高于 平峰时间。 (2)开通短程公共汽车,亦可起到控制中心城市汽车使用过多 的辅助作用。 (3)大力进行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竞争,提供私人经营 公共交通 (4)实行灵活的公共交通运价。
公 交 总 体 水 平 低
• 因此: • 建设城市和城市间一体化出行体系; • 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体系形成。
向外扩展
内部重组
• 二、城市客运系统模式的选择 • 合理的城市客运系统模式是对城市地区客运系统供需平衡状态 的一种描述,这种描述及各种交通方式在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中 分担的出行比例。 • 1、城市客运系统的模式 • (1)以小汽车为主的模式(美国)
①快速灵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②是一种门到门的出行方式;
③舒适性最好。
• 这些城市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出台鼓励小汽车发展的政策; ②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③基础设施完善,供需矛盾不突出; ④城市布局分散,郊区化特征明显。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构成
我国城市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2000年则达到3.88亿,已经超过了总人口数的30%,到2010年或稍后一些年份,预计将达到6.5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50%左右[1];中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增长迅速,到2000年,我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发展到37个,其中超过200万的超大城市就有14个;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城市加速发展阶段。
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需求对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提出了严峻的要求。
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中心区的高密度开发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使得交通出行总量剧增;随着城市边缘和远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将出现大量新的长距离的出行需求;这就需要扩大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服务范围和能力。
因此,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的首要任务是构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而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选择合理的主导交通工具,也就是,在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与城市发展、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的,影响城市规模、形态、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并代表交通技术发展水平的交通工具。
1.交通工具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城市发展史直接与城市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有关,城市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是由城市发展与交通技术条件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不可能比其交通发展的快。
新技术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首先表现在交通工具的发展,而新型交通工具如果能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满足居民出行的需求,这样的交通工具就可能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主导交通工具。
一般说来,在从城市边缘到市中心去的旅行时间就是居民单程出行可能承受的最大旅行时间,城市的半径往往等于居民在一小时内所能到达的距离。
例如,在罗马,当步行为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时,其城市半径就是4公里;在19世纪的伦敦,出行靠公共马车和有轨马车,城市半径为8公里;到20世纪,当人们利用市郊铁路、地铁或公共汽车出行时,城市半径就达到25公里;而上个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当汽车即使没有普及但至少也十分常见时,城市半径就达到50公里[2]。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和结构及特征一
六 国外古代城市的发展
1 早期的城市
巴比伦城 米列都城 雅典卫城 罗马营寨 庞贝城
2 中世纪的城市
佛罗伦萨 提姆加得 威尼斯 锡耶纳 巴黎
七 国外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
三 城市的形成
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 具有自然优势:耕地肥沃;交通便利;能得到淡水
供应等。 经济发展水平 政治组织
早期城市:农业革命,
出现剩余产品
导致:作为政治中心或
军事中心、文化中心 的城市
现代城市
➢ 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工厂规 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自然环境——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首重因素
(1)城市作为“人居环境”要求良好的外部自然 条件
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丰富的物产,以及良好的地形地
貌和山川河流,是倍受关注的几项主要条件。 (2)自然环境优越的古三河地区是中国最早的城
市密集地区
以所谓的三河地带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因此成为中国最早的城市 密集地区[秦汉以前三河指河内(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 河东(今山西西南部)和河南(黄河以南的华北平原)]。
唐长安 日本(平城京、平安城)
元宋时期的城市
北宋东京(开封) 宋平江府(苏州) 元大都(北京)
明清时期的城市
明清北京 景德镇
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形成的城市
几个帝国主义共同占领的城市——天津、上海 一个帝国主义独立占领的城市——青岛、哈尔滨、旅大、
广州
原来的封建城市的局部变化——北京、成都 由于交通或工业的发展形成的城市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概论
第一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概论1.客运交通划分方式2、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历史轨迹(1)步行、马车时代;(2)早期公共交通时代;(3)汽车化时代;(4)快速轨道交通时代;(5)多模式交通时代。
3、城市客运交通发展趋势(1)客运交通工具在满足需求中发展;(2)客运交通服务水平在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相互竞争中提高;(3)公共交通将在城市客运交通中主导4、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组成从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角度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分为公共交通工具(车辆)、线路网、场站及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系统等主要组成部分。
5、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车辆)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下铁道;出租汽车;轮渡。
6、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系统公交企业的运营调度管理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运营调度计划的制订,二是运营调度计划的执行和监控。
运营调度计划的制订:1发车频率与发车间隔的确定;2时刻表的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自动监控系统(AVM)监测车辆的动态位置;监测车辆的载客量;监测车辆的运行时刻偏离量;根据车辆运营数据和运行计划,辅助选择最佳调度方案;编制并显示各线路的运营图像、运行报表和统计曲线;调度室向运营车辆下达调度指令;建立数据库;与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交换信息。
7、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状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公共汽车、电车占主体,承担了城市80%以上的客运量,进入90年代以后,城市出租汽车发展迅猛,有的城市出租汽车客运量已占公交总运量的30%。
虽然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筹建速度也明显加快,但由于投资巨大,总的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大城市要形成以大中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客运体系,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我国衡量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项目包括候车时间、换乘率、运送速度、满载率等10个指标。
由于公共设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形态等方面原因,我国各城市公共交通的水平差异较大,以运送速度指标为例,高的可达24km/h,低的仅有11km/h。
第二章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
城 市 公 骨架 共 交 通 主体 系 统 的 辅助与补充 层 次 与 分 类
MRT(Mass Rapid Transit)
私人交通: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 准公共交通:单位轿车、单位大客
第二章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
一、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
(一)城市人口密度 (二)城市布局形态 (三)城市经济发展 (四)城市土地资源
注:我国国标(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 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相适应。
(二)城市布局形态
城市布局是指城市的物质实体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 具体表现为人口布局、岗位分布、经济产业布局、土地功 能布局以及交通形式结构等。 纵观世界大城市波兰著名城市规划专家萨伦巴教授将 其概括为11种城市布局模式。
1、客运交通工具在满足需求中发展 2、客运交通服务水平在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相互 竞争中提高 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竞争的焦点是能否提供满足乘客 出行需求的服务水平,这就要求公共交通强化乘客观念以 满足乘客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从而增强 与私人交通竞争的能力。 3、公共交通将在城市客运交通中占主导 从城市的整体利益看,公共交通是一种耗费少、效能 高的交通方式,具有私人交通不可替代的长处。
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
公共交通方式 公共汽车 无轨电车 有轨电车 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运送速度 (KM/H) 16-25 15-20 14-18 20-35 30-40 发车频率 (车次/H) 60-90 50-60 40-60 40-60 20-30 单向客运能力 (千人次/H) 8-12 8-10 10-15 15-30 30-60
同时可参考书P40~44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填空22分简答48分论述题,计算题30分第一章绪论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构成:P1 图 1-1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
2、解决城市客运交通问题需从哪三个层次进行考虑?①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城市功能过度集中,造成交通总需求量超过城市交通需求容量极限,避免城市商务区等局部土地开发强度过度开发,造成城市客运交通问题无法解决,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对人、车、路、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引导和促进工业、商业、居住、文化设施以及人口分布合理布局。
②从交通结构角度,协调各种客运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种交通方式的任务和要求,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系统,合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交通设施。
③通过提高城市路网容量,采取科学化、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措施等,使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构成更加合理,形成更加安全、畅通的客运交通运输网络,以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和费用,在完成预定运输任务的同时获得最优的运输效果,从而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最大作用。
3、城市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可从哪几个因素来体现?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五中战略:强中心战略,完全机动化战略,弱中心战略、低成本战略,限制交通战略)②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工业和服务业(最主要的是交通运输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地域分布特性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和城市经济体系;农业则通过相关的工业和服务业来影响城市辐射区域内的副经济中心或城镇的分布和发展。
四个阶段:低级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点轴发展阶段、网状发展阶段③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客运交通:1、交通设施建设通过改变可达性和外部性利益而影响居民和企业的选址行为;2、交通影响居民和企业选址的同时,也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3、土地利用影响客流分布和交通方式的选择;4、土地利用的状况推动城市交通向更高层次发展④城市经济与城市客运交通: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产生大量的交通需求;城市客运交通的结构、形态、方式和水平必须与客运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并且要不断以更加先进的交通方式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单元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新)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1、国外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
单元1 城市客运交通 系统
伦敦第一条地铁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单元1 城市客运交通 系统
1.2 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单元1 城市客运交通 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1.2 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
单元1 城市客运交通 系统
一.制定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
1、控制私人小汽车使用
– 限制汽车进口,征收汽车出售税,使用燃油税;
– 限制小汽车停放,提高小汽车停车费;
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框架
公共汽车
道路公交
无轨电车
快速公交BRT
有轨电车
公
轨道交通
共
交
通
地铁 轻轨 市郊铁路
城
出租车
市
客
旅游车
运
辅助公交
交
班车
通
系
轮渡
统
其他形式公交
索道
步行
私 人
自行车
交 通
摩托车
小汽车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我国部分城市客运交通结构
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重庆 苏州 杭州 南京
私人交通/% 34.0 24.9 38.4 6.2 16.4 10.4 2.1 9.1
单元1 城市客运交通 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三、综合利用改善城市交通的辅助措施
• (1)错开上下班时间,实行同线路高峰时间收取的交通费高于平峰时 间。
• (2)开通短程公共汽车,亦可起到控制中心城市汽车使用过多的辅助 作用。
• (3)大力进行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竞争,提供私人经营公共交 通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分析
● 【参考文献】
[1]吴明忠.关于 AutoCAD 的制图教学[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4). [2]范 静.关 于 《机 械 制 图 》和 《Auto CAD》教 学 的 思 考[J].内 蒙 古 电 大 学 刊 ,2006 (10). [3]郭朝勇.AutoCAD2004 中文版应用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5. [4]彭辉.高职 CAD / CAM 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EB/OL].2009-09-16.中国职业教 育与成人教育网.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功能上局限于衍生性需求的综合交通系统。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按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地铁、轻轨、公电汽等各个子 系统;按供需关系则包括由各种交通设施、运输工具等组成的供给系 统和由各种流空间上集聚扩散作用所产生的需求系统。 此外还有由规 划、决策、实施等构成的管理系统等等。 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彼此协 调,但同时也受到系统环境如社会经济、政策、生态环境及城市大交通 体系等等的深刻影响,这些系统环境共同构成了公交系统发展的大背 景,从另外一面也映射出公交系统的边界范围,见图 3-2。
城市公共交通(Urban Public Transit)是城市中供公众使用的经济 型、方便型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狭义的公共交通是指在规定 的线路上,按固定的时刻表,以公开的费率为城市公众提供短途客运 服务的系统(Wolfgang,1982 年)。 在国 内 ,长 期 以 来 ,公 共 交 通 系 统 中 主要是常规地面公共交通汽电车,轨道交通仅在北京、上海、天津、广 州有,而且出租车又在客运交通中扮演了多重角色(服务对象具有公 众性、行驶却是自由的)。 因此,在中国(尤其老百姓当中)普遍的印象 是:公共交通就是公交汽电车,而轨道交通、出租车等则是与其相平等 的概念。 本文所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指广义的大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关系可表示为图 1-1。
旅客运输组织_习题集(含答案)
6.在编制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时,应绘制,以确定各次列车车底的需要数。
7.是铁路旅客运输的一项重要业务,不仅为旅客运输行李,而且为社会的小件高附加值物品提供快速便捷的运输服务。
8.是集散旅客、停放车辆,直接为旅客及运输经营者服务的场所。
9.(又称运输契约条款)是国内民航运输法规,由政府制定。
10.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出现在南美国家巴西的库里蒂巴(curitiba),由于该系统具有运营方式简单、建设周期短、可分期分步建设且成本低等待点,目前世界各地许多城市都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并已得到了应用。
61.公路客运车辆乘务工作有哪些特点?
62.试述公路客车乘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作业要求。
63.公路运输计划有哪些种类?
64.公路旅客运输计划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65.试述客运调查的内容、步骤以及调查的方法。
66.确定公路客运班次的因素和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67.评价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68.试述高速公路和旅客运输的特点。
78.港口调度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79.如何提高船舶工作指标?
80.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有哪些特性?
81.试述城市客运交通的影响因素。
82.试述公交运营评价的指标。
83.出租汽车有哪几种营运方式?
四、填空题2
84.交通运输系统按运输对象分为____和____两个子系统。
85.交通行为模型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37.航运企业内部生产活动指标体系应具备哪些特点?
38.试述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意义和作用。
39.公交网络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40.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如何确定?
41.轨道项目建设排序应遵循哪些原则?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绪论 ppt课件
ppt课件
19
ppt课件
8
对外交通与城市兴衰
❖古今中外城市的兴起和发展,除了政治和 军事需要外,与经济活动紧密联系,交通 的方便和发达程度直接促进城市的发展、 功能的发挥、经济的活跃。中国古代城市 常傍水建造,解决了生活生产供水和交通 问题,当自然条件发生变迁或交通条件产 生变化,城市也随之兴衰。
ppt课件
9
古代城市沿河道发展
❖南京、南昌、武汉、重庆、淮阴(古代 “淮、扬、苏、杭”四大名城之一,“南 船北马”水路交通中转站)、泉州(古代 重要远洋出海口岸之一,由于港口被污, 海运业务迁至厦门)、朱仙镇(宋朝重镇, 因贾鲁河淤塞,今沦为一个只有2000人的 村庄)、芜湖、开封…
ppt课件
10
古代城市沿河道发展
❖开封号称“四水贯都”。汴河横穿城的东 西,而且是南北大运河的一段,是城市供 应、商业经济的主要交通线。
ppt课件
16
从“海洋时代”回归“陆地时代”
❖高铁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力,中国在第 四次革命上已经占据先机,这点包括美国 总统奥巴马在内的领袖人物已经看的非常 清楚,由于政治原因,他们很难对中国进 行赶超,因为高铁是公共产品,没有一个 强大的政府是不可能建设成高铁的。
ppt课件
17
从“海洋时代”回归“陆地时代”
LOGO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1
ppt课件
主要内容
单元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专业知识讲座
城市 私人交通/% 公共交通/% 自行车/% 出租车/% 其他/% 合计/% 年份
北京
34.0
38.9
18.1
7.1
1.9
100
2009
上海
24.9
25.1
41.0
9.0
-
100
2004
广州
38.4
40.9
9.2
11.5
-
100
2008
天津
6.2
20.3
65.7
3.3
4.5
100
2006
重庆
16.4
2.城市目标 (3)经济目标 (4)保障出行者的基本交通权利 (5)优化资源配置 (6)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7)引导城市合理布局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3.城市客运系统模式确立的原则
1.1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结构
一、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是指城市中各种不同的 客运交通方式之间的构成及不同交通方式所承担的交 通量比重。
1. 公共交通 2. 私人交通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框架
水源 可减少私家车交通量 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少或减轻交通事故 减少拥堵、 减少停车用地 减轻道路投资压力,无空气、水源、噪音污染 因此各国采取各种措施鼓励自行车的应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二、实现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以及实现无缝换乘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计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 :
作价下书 者与的名 王补城《 江贴市博 ,》公弈 王 共分 镜 交析 著 通视
定角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2.2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层次与 框架
2.2.1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概念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城市公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交 通规划的关系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3章 城市公交系统的交通调查 与需求预测方法
自上而下的有关系 相互协调的关系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城市公交规划的形式
城市交统接运公交(FEED BUS) 线网规划 公交换乘枢纽规划 常规公共交通场站规划、线网规划
1、基本概念 2、四阶段模型 3、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3.1.1 城市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 基础资料调查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2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架设 计
第2章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基本框 架设计
2.1 城市公交交通系统的基本特征 2.1.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概念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XXXX
马拉轨道车线路的出现,使得出行的速度有所提高,成为这一时期的相对 “快速、优质的”的公共交通服务方式。同时在该时期由于马拉轨道线路 一般由城市中心向外发散布设,增加了市中心的可达性,使得城市中心发 展加快,促进了沿线商业活动的发展。
特点:短距离出行占主体,通过步行交通解决;少量长距离 出行由“快速”的马拉公交来解决。
城市布局: 向郊区发展,用地很分散,甚至形成蛙跳式开发,大城市人口不断迁往郊外,市中心衰落。 在郊区,为适应汽车交通的需求,出现了许多以汽车活动为中心的公共建筑,如:汽车可 驶入的银行、快餐店、露天电影场和免费停车的超级市场等。 能源消耗加大,交通公害严重,消耗了全球近1/3的能源。交通的噪声,废气、水污染、震
第三阶段:30年代后,小汽车迅速发展,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特定的 历史条件下,由于有:中东的价廉石油;汽车采用分期付款的"赊购"办法;城市 布局松散;大量复员军人安置在条件较好的郊区居住,需要快速交通工具进城工 作;军工技术转为民用,以及制造技术的改进和驾驶市布局和客运交通方式
小汽车交通带来的变化
运输方式: 客运交通走向个体化,公共交通运量下降,小汽车大量增加,1993年人均拥有小汽车0.63 辆。
出行方式: 工作出行由乘车变为驱车,购物由市区商业中心转到郊区购物中心,无车或无能力驾车者 出行极为不便。
时空观念: 高速公路的完善,使人们在一小时内的活动半径达到了50~85km,对出行三四百公里的行 程习以为常,活动范围增大。
混合 绿色 冲突 冲突 经济 主体 骨干 补充 骨干
用地 交通
逐步 禁止 所有
接驳 接驳 取缔
使用
>20 特色
% 交通
城市客运系统ppt课件
ppt精选版
35
2)沿机、非分隔带布设:
在设站处将分割带适当铺砌,并设置栅 栏和防雨、防晒设施,如下图所示:
这种形式站点
优点:停靠方便,无需使入非机动车道,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没有干扰。
缺点:乘客需穿越非机动车道,此外公交
停靠时占据道路外侧车行道,从而
使道路通行能力下降。
ppt精选版
36
3)港湾式停靠站:
这种布置形式,为改善乘客的候车条件,应对站点 附近人行道进行适当铺砌,设置安全栅栏和防雨、防 晒设施。这种布置形式,便于乘客上下,但对非机动 车行驶干扰较大,同时由于公车靠站,非机动车需绕 行而可能进入非机动车道,给机动车行驶带来干扰, 给非机动车带来一些隐患。为了不过分压缩机动车 道,往返站点应错开布置。
ppt精选版
18
2、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必须符合的原则
1)适应并能促进城市和城市用地布局的发 展; 2)满足一定时期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需要, 并留有余地; 3)与城市其他客运方式相协调; 4)与城市道路系统相协调; 5)运行快捷、使用方便、高效、节能、经 济。
ppt精选版
19
二、预测公共交通客运量
1、无论是搜集资料和处理资料,选择预测 方法还是对预测模型和预测结果的分析和处 理,都需要预测工作者主观的判断和灵活的 处理。既没有统一的格式,也没有固定的方 法,全靠预测工作者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充 分发挥与灵活运用。
4.常规公交缺乏交通政策、交通规划的保护,缺乏 资金投入,车辆老化严重,准点率难以保证;
5.城市近中期内公共交通突出的矛盾是:公交客运 能力的供应与乘客的出行需求的矛盾,在高峰时 代供应远低于需求;从长远看,矛盾将转化为客 运量供求矛盾以及服务质量较低与人们多层次需 求之间的矛盾。尤其后者更为突出,公交方式迫 切需要改革。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论述题库(含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论述题库(含答案)一、判断题1 .城市轨道交通中,限界是可以在线路上看到的用东西分开的空间。
(X)2 .按线路结构的形式进行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有三种:地面线路、地下线路和高架线路。
(V)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限界主要有: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
(X)4 .停车场内专门用于检修列车的线路叫检修线。
(V)5 .按线路结构的形式进行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有二种:地下线路和高架线路。
(×)6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标准轨距采用1435毫米。
(√)7 .标准轨的长度均为25m。
(×)8 .上海地铁采用的钢轨为60kg轨、50kg轨。
(V)9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优先实施的项目。
(X)10 .地铁属于大客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只适合在地下线路运行。
J)11 .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存在:车站的不可移动性、运行路线的固定性,不如其他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灵活和机动等特点。
(V)12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V)13 .出租马车是中世纪时代欧洲城市中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14 .2009年国家颁布的《城市公共交通技术规范》对轨道交通的定义是:"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大运量公共交通。
"(×)15 .2009年国家颁布的《城市公共交通技术规范》对轨道交通的定义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V)16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采用电力牵引、效率高,能够实现大运量运输的要求,因此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V)17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安全、快捷、节能、大运量、全天候、无污染。
(√)18 .独轨、自动导向交通属于钢轮系统。
(X)19 .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属于钢轮系统。
交通工程学-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地T下ex铁t道
新交通系统
城市公共交通 的运输工具
出T租e汽x车t
城市轮渡(lúndù)与索道
快速(kuài sù)有轨电车
分城市公共交通
(gōnggòngq ìchē)
行驶的路线
服务的方式
输送乘客的特征
行驶于城 市街道上的
行驶于城 基本公 辅助公 低速公 市街道外的 共交通 共交通 共交通
方法,但由于变化因素较多,仅适用于短期预测。
平均(píngjūn) 年递增率
计算公式为:
No
X
n
an
Image
1
a0
X ——平均年递增率;
an
——第n年的客运量(如计算1981~1990年平均每年递增率,第n年的客运量为 1990 年客运量);
na0
——基年的客运量(如计算198l~1990年平均每年递增率,为1981年客运量); ——年度(niándù)数(如计算1981~1990年平均每年递增率,n等于10年)。
精品资料
1 概述 2 城市共交通规划 3 公共交通客运能力 4 轻轨交通 5 城市公共交系统通综合评价体系 6 新型公共交通 7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精品资料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要在调查研究城市交通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 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guīmó)、土地利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年限和社 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的资料,合理地确定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预测公共交通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客流的时间分布 和空间分布、布置公共交通线路网络、确定公共交通车种及车辆数、安排 公共交通枢纽以及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用地.
自行车
公共电汽车
快速轨道
精品资料
采取不同交通方式(fāngshì)的适宜出 行距离
城市客运系统重点
城市客运系统重点城市客运系统重点一、第一章1、城市客运系统交通构成(P1图1-1)2、解决城市客运系统的三个层次(1)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和功能的过度集中,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对人、车、路、环境等综合考虑,对设施和人口分布合理布局。
(2)从交通结构角度,协调各种客运交通方式之间关系,形成以公共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网络。
(3)通过提高城市路网容量,采取科学化、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措施,促使城市网络更加合理,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
3、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历程包括以马车为主、以自行车为主、以公共汽车为主、以小汽车为主、以轨道交通为主(前面的都加上主要运输交通工具)、多模式交通时代4、城市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p6(1)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城市人口数量、空间布局和密度影响客运交通设施规模和结构)(2)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客运交通(低级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点轴发展阶段、网状发展阶段)(3)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客运交通(交通设施建设影响居民和企业的选址行为、同时影响土地利用性质和开发强度、土地利用影响客流分布和交通方式的选择、土地利用状况促进城市交通发展)(4)城市经济与城市客运交通(交通的结构、形态、方式、水平与客运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5、城市客运交通发展趋势p13答:一体化交通(城市客运一体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可持续交通(资源、土地占用少、环境污染小)、智能交通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旅行者信息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6、城市客运交通功能定位(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影响因素看一下p15四点) 答:P17图1-7,其中A可以是多人自行车、公共自行车;B可以是电动车;7、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及其类型答: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即研究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在客运交通系统中的地位及各自所占比重的大小。
包括以私人交通为主、以公共交通为主、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并重三种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地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客流的分布和主要的
交通方式 2.混合的用地结构 各类用地在空间上混杂在一起,对居住环境可能有不 利的影响,但在出行上可能是经济的。特别在密度较高 的情况下,有利于公共交通的发展和自行车的使用。 如1950-1970年代中国城市的大部分企业就近建
造附属的住宅区,降低了居民的平均出行距离。
经济发展是影响客运交通最密切相关的
因素,它既是产生交通需求的始点,又是促 进交通供给的动力。 经济与交通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经济 增长对交通工具的要求以及出行的要求均会 发生变化。
四、客运交通发展条件
社会需要是客运交通发展的基本条件 经济因素是客运交通发展的决定条件 布局形态是客运交通发展的活动条件 土地资源是客运交通发展的制约条件 经济原因并不是决定居民是否使用小汽车的唯一 因素,生活习惯、生活观念、汽车市场的发育状况、 政府对小汽车采取的政策、城市道路资源状况等,都 会对选择交通方式产生影响。
2.自行车交通方式特性
二、客运交通方式的功能和特性
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12-15km/h,视 体力和出行距离而变化。 当出行距离小于5km/h时,自行车优于 公共交通。
第二节 客运交通方式与特征
一、客运交通方式与客运系统构成
二、客运交通方式的功能和特性
三、客运交通系统目标
三、客运交通系统目标
各种交通方式应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客运体 系,这个系统具有强大的综合客运能力;在中心城 区,尤其是在中心商业区,应充分利用地下或地上 空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避免地面交通的拥挤;
提供多种交通方式选择,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 的出行需求;既有骨干交通,又有支线和补充交通 ,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统;网络布设合理,覆盖率高 ,各种交通方式便于换乘。
1. 客运交通方式
人们总是通过工作地点、居住区和交通方式 的选择,把用于路途的时间调整在可接受的 范围内。在交通模式的选择上,出行者总是 趋向于使用速度更快的交通工具,这是交通 模式发生转移和出行机动性提高的总趋势。
客流特性对城市客运交通组成结构也会产生 影响
(1)干线交通
产生于郊区到城市核心商业区或是邻近市镇中 心之间的客流,这类出行客流沿着运送走廊穿梭活 动,通常有出行距离大、客流集中的特点。还包含 了在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城市通勤交通以及城市 中主要的购物、娱乐、商务出行交通。 大量客流集中、出行目的多元化是干线交通的 典型特征。如西安南北中轴线和东西中轴线交通。
客流特性对城市客运交通组成结构也会产生 影响
(2)枢纽集散交通
以枢纽为聚集于转换中心,连接居住区、工业 区等客流生成与吸引点的客运交通。 该交通具有出行距离短、客运总量不大但时段 集中的特点,而且具有典型的客运交通方式转 换特征。
2. 客运交通系统结构
3. 公共交通分类方法
3. 公共交通分类方法
0.64 生活 购物 4.73 文娱 体育 0.4 探亲 访友 0.72
看病
0.2
回程
47.78
其它
1.72
比例(%) 15.58 28.23
按照出行目的可以分为:(1)基于家的工作吸 引、基于家的购物吸引、基于家的上学吸引、基 于家的其他吸引;(2)非基于家的全部吸引。
二、居民基本出行特征
2. 出行吸引 出行吸引量的计算公式为:
Aj——j区的出行吸引量; Rc——c类吸引的平均出行率,次/(人ˑ日);
c ——类别,包括用地类型、出行目的;
第二节 客运交通方式与特征 一、客运交通方式与客运系统构成
二、客运交通方式的功能和特性 三、客运交通系统目标
第二节 客运交通方式与特征
一、客运交通方式与客运系统构成 1.客运交通方式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由基础设施和运载工具构 成。 客运系统同时存在多种交通方式(交通模 式)。通常城市客运系统具有公共交通和私 人交通二元结构,为出行者提供各类服务。
Mcj——j小区c类的工作岗位。
二、居民基本出行特征
3. 出行率
出行率是客运系统需求的基本指标,一般表示 为每人每日平均出行次数,也可以表示为年平 均出行次数。 用于计算和预测城市总的客运量的计算公式为 :
二、居民基本出行特征
3. 出行率
出行率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指标,不同人群出行率有 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收入、交 通工具、经济活动、社会生活;
三、客运交通系统目标
三、客运交通系统目标
第三节 居民出行与客流特征
居民出行与客流特征是规划设计客运交通 系统的依据,是客运交通调查的核心目的
一、土地使用与居民出行调查
二、居民基本出行特征 三、出行目的与出行方式 四、居民出行的时间与空间分布
一、土地使用与居民出行调查
1. 土地利用资料 土地利用资料是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 自变量。常用的土地利用资料有分区人口 数(分年龄、家庭规模等)、分区职工岗 位数(分行业)、分区的经济指标(经济 水平)和分区交通工具的类型和数量。 分区是交通分析的最小单位,由规划人员 按需要划定。一般市区范围内分区的规模 不宜超过1万人或1km2。
第三节 居民出行与客流特征
一、土地使用与居民出行调查
二、居民基本出行特征
三、出行目的与出行方式
四、居民出行的时间与空间分布
三、出行目的与出行方式
1.出行方式 出行方式指城市居民出行对各种交通工具 的利用比例,可以反映客运系统的结构和 运行服务水平。
三、出行目的与出行方式
1.出行方式 居民的出行方式与自身所拥有的交通工具、 出行目的密切相关; 同时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交通设施服务水平 密切相关; 城市的交通管理政策也会影响居民的出行方 式选择。
C
3. 公共交通分类方法
第二节 客运交通方式与特征
一、客运交通方式与客运系统构成
二、客运交通方式的功能和特性
三、客运交通系统目标
二、客运交通方式的功能和特性
客运交通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服务能力 、服务质量、便利性和价格。 常用的指标有:运行速度、运载能力;适 宜城市规模、合理服务范围;运行可靠性 、安全性,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以及能源 消耗和环境影响等。
一、土地使用与居民出行调查
2. 居民出行调查 居民出行指标是标定客流预测模型中各参 数的依据。 居民出行调查对象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 口和流动人口,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样本 量大小取决于城市规模和规划要求。调查 常用的方式为上门家访,辅之在工作地点 的调查。
一、土地使用与居民出行调查
一、土地使用与居民出行调查
2.居民出行目的
8类划分法:上班、上学、公务、购物、文化娱乐 、探亲访友、回家(含回程)和其它; 购物、文化娱乐、探亲访友等归结为私人生活; 5类划分法:上班、上学、公务、私人生活、回家
2.居民出行目的
出行目的的分布通常用不同目的的出行量占总出 行量的比例来表示;
出行目的 上班 上学 公务
20-5 30 自行车、 步行
Hale Waihona Puke <5 <30 步行、自 行车
主导交通方式
轨道交通、 公共汽车、 自行车、 公共汽车 自行车 公共汽车
用地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客流的分布和主 要的交通方式 1.单一的用地结构 单一的用地结构指城市各类用地在空间上的分 离,如大部分北美城市集聚了大量工作岗位的中心 商务区(CBD)和制造业集中的工业区,而大量的 居住分布在郊区。 这种城市用地结构导致长距离出行和明显的 “潮汐”交通,不利于客运系统的设计和组织。
上海1986年OD调查的出行次数1.79次/(人ˑ日)
上海1995年OD调查的出行次数1.95次/(人ˑ日)
上海2004年OD调查的出行次数2.21次/(人ˑ日
表2-15 上海交通工具与出行率(1995)
拥有交通工具 平均出行率 公交月票 2.06 自行车 2.29 助力车 2.43 摩托车 2.41 小汽车 2.27
二、城市布局形态
3、以公交和中心城复兴为标志的强核心城市 在中心城区提供集中的公交设施,,中心城复兴 与有轨电车线路更新相融合,来加强中心城区的功能。 4、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协调发展模式 城市和公交相互适应,在调整用地状况的同时调 整公交设施,一方面以公交为主,另一方面公交服务 要适应土地利用。
三、城市经济发展
有出行者出行率
2.33
2.64
2.74
2.67
2.67
表2-16 英国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率变化(1989-1991年)(次/年)
居民特征 城 市 公 共 汽 车 轨 道 交 通 有车家庭的驾车者 有车家庭平均 无车家庭平均 有车家庭的驾车者 有车家庭平均 儿童 0-15 --50 117 --7 男性 16-29 14 58 202 23 34 女性 16-29 29 104 236 37 43 男性 30-59 10 17 173 23 29 女性 30-59 13 53 234 12 13 老人 60岁以上 23 38 166 10 9
二、客运交通方式的功能和特性
1.步行交通方式特性 步行适合于短距离出行,或作为其他出行 方式的辅助方式,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受设 施条件限制较少的交通方式。 步行速度为4-5km/h,适宜出行长度 400-1000m,极少超过5km。 主要的步行交通设施有人行道、人行天桥 与人行地道,包括各类楼梯、电梯。
一、土地使用与居民出行调查
参见课本p31表2-7,上海市中心城常住人口分目的出行 方式结构。
第三节 居民出行与客流特征
一、土地使用与居民出行调查
二、居民基本出行特征
三、出行目的与出行方式 四、居民出行的时间与空间分布
二、居民基本出行特征
1. 出行发生
出行发生可以按照出行目的、职业、地区类型 和交通工具拥有区分。 按照出行目的可分为:(1)基于家的工作出行 、基于家的上学出行、基于家的公务出行、基 于家的其他出行;(2)非基于家的工作出行、 非基于家的上学出行、非基于家的其他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