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量增加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模板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早期扩大的相关因素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早期扩大的相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4748d04a7302768f99398b.png)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早期扩大的相关因素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脑出血后神经症状加重密切相关,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因而日益受到重视。
现对我院2004~2008年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0例急性期血肿扩大的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例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并于发病后6小时内经头颅CT检查证实,24~48小时内复查头颅CT确定有无血肿扩大。
其中,男128例,女72例;年龄40~70岁。
以44例急性期出现血肿扩大者为研究组,余156例为对照组。
研究组入院后均有不同程度病情加重的过程,复查头颅CT证实有血肿扩大,对照组病情稳定,无明显加重的过程,且大多逐渐好转,复查头颅CT无血肿扩大。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方法:患者均在就诊时行CT检查,对行保守治疗者在24~72小时复查CT 以评价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情况如病情出现变化,随时行颅脑CT检查。
采用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体积[1]。
急性期血肿扩大的标准:将复查颅脑CT显示的出血量与首诊CT对比,对于初始体积<20ml的血肿,增大超过33%为血肿扩大;初始体积>20ml的血肿,增大超过10%为血肿扩大,在血肿破入脑室时,并不计算脑室内的血肿量。
脑CT显示血肿形态不规则定义为:除肾形、圆形以及椭圆形以外的其他形态均为形态不规则。
血肿密度不均的定义:血肿主体内选取两个面积>10mm区域脑室内部分除外,如CT值相差20Hu以上,即为血肿密度不均。
记录两组患者首次CT检查血肿形态、血肿密度、入院时平均动脉压、有无烦躁症状、6小时内甘露醇应用、凝血功能异常史及有无临床症状加重等。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
结果两组引起血肿扩大的主要因素中CT密度不均、发病后出现烦躁症状及早期甘露醇应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既往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肿形成是一个短暂过程,一般认为20~30分钟,入院后症状加重是由于脑水肿及全身因素所致。
2022《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读书报告
![2022《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6e687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c.png)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高血压病发病率最高,对健康危害最大,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是高血压病多发的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帮助患者选择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改变高血压病患者行为的认识,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并且还可对高血压沾染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本文选取本院患者中的一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个人信息与护理方法1.1 个人信息病例显示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脑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
1.2 护理方法按研究小组制定的健康教育方案进行首诊宣教,发放高血压病健康教育资料,每月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每季度集中讲座及个别指导。
宣教的方法包括:①提问与讨论:教育信息的重要性进行双向沟通,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讨论病人的关注的内容。
②口头讲解:护士通过容易理解的语言,系统解释高血压的原因,并发症,正常范围的波动和高血压的饮食,运动,药物的方法和日常生活笔记等。
③书面指导: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健康手册,发给患者及其家属,重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④工休座谈:利用视听设备,在、诊所、举办研讨会、筛选健康科学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预防知识转移给患者、重点人群健康教育。
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过程很长,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悲观、抑郁、烦躁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此要与患者及其家属、患者的家属密切沟通,同时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共同参与研究,共同对抗疾病,参与集体活动,帮助患者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内心的思想,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动力。
高血压性脑出血模拟案例
![高血压性脑出血模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b40ea2d915f804d2b16c18d.png)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患者,男,65岁,退休工人,因“发现神志不清2小时”急诊入院。
2小时前家人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卧于床上,身周见呕吐物。
伴咖啡色物,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
查体:BP220/130mmHg,P56bpm,R19bpm,SPO2 89%,中度昏迷,瞳孔等大,0.3CM,对光反射消失,两肺呼吸音清,闻及喉鸣音。
心率齐,未及病理杂音,巴氏症(+),头颅CT:左丘脑血肿,溃入脑室,脑干,两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多发陈旧脑梗。
模拟案例检查评分表项目一1.立即上前迎接2.查生命体征,判断病情。
3.即时通知医生,医生即时到诊室。
4.开通绿色通道。
5.根据不同病情,添加检查要点。
用时1分钟,计时1分钟病人到达急诊,分诊护士主动到大门口接诊。
立即测生命体征诊断病情危重程度,对危重病人立即通知急诊科医生及护士。
(护士,急诊医生,实习医生到场)分诊护士:心率58 bpm,R19bpm,血压BP220/130mmHg,。
(一般治疗) 用时2分钟,计时3分钟医生:吸氧,心电监护,患者口角有呕吐物,清理口腔并吸痰。
测血糖。
开通一路静脉通路NS100 iv gtt st!(立即开始心肺等基本查体).用时1分钟,计时4分钟各护士按医嘱执行,并一护士通知患者家属挂号。
挂号窗口拥挤,回急诊。
患者家属:窗口太拥挤,挂不上。
医生:开通绿色通道。
(医生继续查体中,实习医生填写绿色通道申请单,并开始填写急诊病历首页)项目二6.病史采集规范,体检准确7.急诊病历书写符合要求。
8.在进一步检查前与病人或家属知情谈话。
9.留取标本规范,及时送达。
10.与相关科室联系11.对病人进行治疗病史采集用时3分钟,计时7分钟护士:血糖5.6。
BP220/130mmHg,P56bpm,R19bpm,SPO2 89%医生:加大氧气流量到5L. 5%硫酸镁10ML im st!医生:你们几点钟发现病人的,当时患者还有意识吗?有没有抽搐?身边的呕吐物的颜色?性质?有没有大小便失禁?患者家属:我们早上8点发现的,患者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卧于床上,身周见呕吐物。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因素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e571274b73f242336c5fa2.png)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对23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1例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血肿扩大发生于24 h以内者占92.9%;血肿扩大组收缩压较无扩大组高(P<0.01);血肿扩大组出血量高于无扩大组(P<0.01);血肿扩大组死亡率高于无扩大组(P<0.01);血肿扩大组长期酗酒者多于无扩大组(P<0.01)。
结论收缩压、出血部位、血肿体积、长期酗酒史是影响血肿扩大的主要危险因素。
对有血肿扩大危险性的患者,应对危险因素严密监控,采取相应的积极治疗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 major risk factor of the acute stage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for hematoma enlargement. Methods 235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71 cases of hematoma enlargement in patients)and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Hematoma enlargement occurred in 24 h or less accounted for 92.9%;hematoma expanding group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the expansion group(P<0.01),bleeding hematoma enlarge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the expansion group(P<0.01),hematoma expansion group mortality rate were han non-expanding group(P<0.01),hematoma expansion group long-term alcoholics were more than non-expanded group(P<0.01).Conclusion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bleeding,hematoma volume,long-term history of heavy drinking is affecting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hematoma enlargement. Risk of hematoma expansion in patients with risk factors should closely monitor and take appropriate active treatment measures.【Key words】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ematoma enlargement;Systolic blood pressure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超过50%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发病后2 d内死亡[1],死亡病例多发生于急性期其可能的机制与颅内血肿扩大密切相关,早期血肿扩大会迅速加重症状,极易造成死亡。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高危因素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高危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3bcf3ff111f18583d05a8e.png)
C o C 和 C o NAA 比值 上 升 , 著 升 高 。 本 组 1 h/r h/ 显 o例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NAA 降 低 , h C o上 升 ( 图 F , h / r C o 见 ) C oC 和 h/ NAA 比值 上 升 , 于 正 常 脑 组 织 。这 可 能 是 由 于 神 经 元 细 高
N e )a k )( ; r)。 2 0 ur 1 t l Fe 1 () 0 7, 1 2) 9 09 4( : 7 1 . l
[ ] 姜 华 , 支 援 , 东 君 .大 脑 胶 质 瘤 病 [ ] 2 李 张 J .国 际 内科 学 杂 志 ,
2 0 3 6) 3 3 3 5 0 9, 6( : 4 — 4 .
胞 被 异 常 增 生 的 胶 质 细 胞 所 取 代 而 造 成 NAA 降 低 , 及 肿 以
瘤 细胞 增 生 引 起 C o上 升 所 致 。 上 述 比值 的 变 化 也 可 见 h
于低 级 别 的 胶 质 瘤 , 其 恶 性 层 度 较 高 , Ch 因 故 o峰 较 大 脑 胶
sf aino u o t o h e ta n ro ss se [] Aea ict ftr u s ftecnrl ev u ytm J . t i o n
p rdwi o ma ban J. hn e G k ,0 0 2 : 0 31 ae t n r l ri[ ̄ NoS iki e a 2 0 ,8 1 6 h
0 9 6 .
[ ] C sioM , mi K, o kI, o r lt n o oio i l e 5 atl l S t J Kw c C reai f h o my st v n ol esa dg a igo e e rl sr c tma [ ] ANNR, 0 0 2 : l n r dn f rb a t y o s J . c a o 20 , 1 1
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c9399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3.png)
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常旺;崔建忠;王凯杰;田宝钢【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摘要】①目的收集本院诊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临床资料,筛选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旨在为H IC H的防控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②方法收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病例组,120例高血压(无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运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自制式问卷调查(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工作、降压药物服用情况)及相关生化检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和同型半胱氨酸)。
③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方面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女性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性(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未规律服用降血压药物、肥胖、吸烟、饮酒、糖尿病、心脏病、载脂蛋白B、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以及脑微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则是其保护性因素。
④结论男性、肥胖、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高脂血症、嗜烟、嗜酒、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能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危险因素,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载脂蛋白B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体育锻炼为其保护因素。
%Objective To get out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risk fact ors of HIC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by collecting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HICH clinical data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linicaltreatment of HICH .Methods The case group was composed by 120 cases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mposed by 120 cases of hypertension but no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ratio of 1 :1 ,to conduct self -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with the two case groups .The investigation involve(gen der ,age ,medical his‐tory ,smoking ,alcoholconsumption ,exercise ,work ,antihypertensive drug use) ,biochemical tests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polipoprotein B ,and homocysteine) and other test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gender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 >0 0.5);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in the case group of male than female pa‐tien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 0.5) ,in contras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 male and fea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 0.5);Un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Hint :not the law of antihypertensivedrugs ,obesity ,smoking ,alcohol consumption ,dia‐betes ,heartdisease ,apolipoprotein B ,triglycerides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homocysteine is ele‐vated and cerebral microbleeds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owever ,physi‐cal exercise is a protective factor .Conclusion Men ,obesity ,diabete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yper‐lipidemia ,smoking ,alcohol abuse ,elevated homocysteine may be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uther ,not regular use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polipoprotein B and a history of cerebral microbleeds a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n contrast , physical exercises are protective factors .【总页数】4页(P100-103)【作者】常旺;崔建忠;王凯杰;田宝钢【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J], 常旺;崔建忠;王凯杰;田宝钢;2.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J], 杨梦婵3.宜昌地区草酸钙肾结石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J], 袁红纲;董自强;陈晓波;颜克钧;肖建华4.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J], 刘文志;叶逻湾;熊锦科5.不典型症状心绞痛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J], 杜云;岳志杰;李学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护理分析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护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8c4a3faef8941ea66e0555.png)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护理分析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原发性脑实质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重症,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脑出血发病率高,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5%,其致死率高达30%-40%[1]。
脑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意识障碍、言语不清楚、大小便失禁等,其急性期病情发展快、变化迅速、致死致残率高,因此在脑出血急性期,密切监护患者的病情,进行细心、全面、专业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再出血,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意义重大。
我院于2009年6月-2010年10月诊治脑出血患者87例,经积极护理及康复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脑出血患者87例:男67例,女20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5岁;脑桥出血21例,小脑出血14例,丘脑出血25例,脑室出血18例,其他出血8例。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综合护理治疗,包括监测、维持各生命体征,控制血压、颅内压及脑水肿,营养脑细胞及神经细胞,预防再出血,防止并发症等。
经过积极护理、治疗,87例患者中临床治愈17例(20%),好转57例(66%),死亡13例(15%)。
2 护理方法2.1 护理观察要点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在急性期变化迅速,及其不稳,所以护士在护理时,应该严密监测、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1生命体征的变化在护理工作中要按时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主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
因为脑出血患者往往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又会致使呼吸循环和体温中枢的功能异常[2]。
颅内高压的征兆为患者血压逐渐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不规律。
本组有10例患者(11.4%)出现上述症状,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
2.1.2 意识变化意识状态变化可以最早反映脑损伤程度,是判断脑水肿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脑出血患者的意识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如枕骨大孔疝很快进入昏迷,小脑幕切迹疝则表现为躁动、嗜睡、朦胧、昏迷,因此护士在护理时应通过简单对话、试角膜反射、痛觉刺激等方式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力争做到及早发现并处理,预防患者再次脑出血及脑疝的形成,降低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
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及血肿扩大的临床研究
![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及血肿扩大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c2adec3169a4517623a360.png)
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及血肿扩大的临床研究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由于血压急骤升高而引起的出血性脑血管病。
此病致残率、病死率较高, 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 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回顾性调查分析巨鹿地区医院所收治的脑出血患者的病因, 并对治疗高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关键词: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血肿扩大;临床;课题名称:《巨鹿地区出血性脑血管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预后分析》课题编号:20191313许多临床研究显示,患者多半为短暂的病理过程,随着近些年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进行临床诊断后显示患病后早期血肿症状仍然伴有扩大的现象。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共收治自发性脑出血患者90例,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划分年龄的标准, 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
2.病例入选标准:高血压病的诊断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制定的标准:即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 收缩压≥ 140 mmHg(1 mmHg=0.133kPa), 舒张压≥ 90 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 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 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会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证实为高血压脑出血。
血脂分析包括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等的检测。
排除标准:有明确证据显示出血是由于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外伤或肿瘤卒中所致, 并且患者否认高血压病史。
3.方法:详细询问有无高血压病史、高血压家族遗传史、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糖尿病史、肾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是否从事高紧张度工作, 缺乏体力活动及冠心病, 并根据身高和体质量计算。
所有患者均检验血脂、肾功能和空腹血糖, 均行动态血压监测。
按统一表格填写以上内容并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进行比较。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高血压患者首发脑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高血压患者首发脑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f3ec04d5bbfd0a795673f9.png)
高血压患者首发脑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诱发脑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
方法: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0月,需要选取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被临床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符合本次研究标准。
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出血时间、平均出血时间、6~24h出血例数、手术例数以及死亡例数。
结果:该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时间为5h~3w,平均出血时间为31.25±8.67h。
有14例患者在术后6~24h诱发脑出血,占比为43.75%。
经过手术、药物治疗后再次出血例数为26例,占比为81.25%,死亡例数为6例,占比为18.75%。
结论:高血压患者首发脑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为凝血功能障碍、用力排便、脑水肿、血压控制以及年龄等,需要此些因素积极控制,降低脑出血发生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事件;危险因素引言: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生率在逐渐提升,并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三大病症之一。
但据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无良好的生活习惯,未能够严格遵循医嘱,同时在用药方面依从性不高,均会较大程度的提高脑出血时间的发生率。
此外,患者一旦出现首发脑出血后,后期在出血的几率也会提升,对此必须要做好首发出血的防范。
本次研究高血压脑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0月,需要选取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被临床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年龄≥42岁,≤73岁,平均年龄(62.13±2.14)岁,患者男女占比为17例、15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
1.2 方法患者高血压后脑出血诊断方法:高血压患者入院后需要行颅脑CT检查,根据CT结果行临床诊断。
若患者治疗期间出血头痛、恶心以及意识障碍等症状,需要再次行CT检查,如果CT检查结果显示颅脑区域具有≥10ml的血液淤积,可被诊断为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观察和护理论文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观察和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bd561b6c175f0e7cd1373e.png)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2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治愈160例,好转35例,死亡3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2例。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科学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变。
此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并发症多,是死亡率比较高的疾病之一。
因此,护士熟练掌握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认真细致的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处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一直是神经外科护理的重点和难点,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
2009年9月~2011年9月对2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10例,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
其中男120例,女90例;年龄35~78岁,平均53岁;均有高血压病史,伴不同程度的头疼、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等;ct检查:额叶出血68例,颞叶出血59例,基底节区出血82例;出血量30~110ml;发病时间1小时~7天。
危重期的护理以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为主:⑴制动:安慰患者,嘱其保持安静,就地抢救,减少搬动。
取平卧位,头部略高,并偏向一侧,颈部后仰。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防止再度出血。
⑵维持有效地呼吸功能。
清除口鼻腔内异物,舌后坠者用舌钳拉出,吸氧,呼吸不规则时可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
⑶降低颅内压,以20%甘露醇250ml,15~20分钟内快速静滴,配合速尿运用可增强疗效。
⑷降压:血压明显升高者,采用静脉泵入硝普钠控制血压值,半小时后根据血压情况重复使用或用其他药物迅速降低过高血压,减少继续出血。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a0365ce53a580217fcfe9e.png)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目的:探索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在临床上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其护理的方法。
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88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的患者给予个体化优质护理,探索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满意程度。
结果: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55%)显著少于对照组(29.5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63.64%),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个体化优质护理不仅能有效的降低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而且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标签: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临床分析;护理方法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神经外科中比较常见的急症之一为高血压脑出血,而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主要原因为患者的情绪激动等使血压突然升高,其主要的特点为发病较迅速,有较差的预后效果,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等[1-2]。
有效的护理对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有重要意义。
对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给予个体化优质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分析,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特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将88例患者按抛硬币的方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中有44例患者。
试验组中女:14例,男:30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为(53.4±4.3)岁;对照组中女:16例,男:28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为(54.1±4.6)岁。
两组患者入院时通过影像学表明均为高血压脑出血,并且出血量平均在30ml以上。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的区别,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db286cddccda38366baf01.png)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占位病变,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
急性期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畅通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防治并发症。
术后护理中加强生命体征检测,注意呼吸和消化系统的护理。
预防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在脑出血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应注重身体与心理的整体护理。
【关键词】脑出血;发病原因;护理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病情重,病死率高(40%-60%),病残率也高(占生存者的50%-85%)[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脑出血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疾病,所以了解高血压脑病的发病原因与相关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高血压脑出血的原因1.1脑出血多为单独的出血灶血肿挤压周围的脑组织,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组织移位,导致天幕疝、小脑扁桃体疝,前者压迫脑干,使脑干继发出血、坏死,是脑出血常见的致死原因。
出血数月后血肿即有自溶现象,末期可成为囊腔,称为中风囊,腔内可见黄色液体。
2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2.1急性期的护理2.1.1休息与安全病人应卧床休息,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二到四周,抬高床头以减轻脑水肿,瞻望躁动病人加保护性窗栏,必要时给予适当约束,保持环境安静,安全,严格控制探视时间,避免各种刺激,各项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
2.1.2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头偏向一侧或者侧卧位,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吸痰,防止舌根后缀,窒息,误吸等。
3.1.3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饮食,昏迷或有吞咽障碍者,遵医嘱胃管鼻饲。
2.1.4生活护理做好口腔皮肤大小便护理,定时协助更换体位,保持床单整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病后24-48小时,在变换体位时,尽量减少头部摆动幅度,以防加重出血。
15页一例急性脑出血病例分析
![15页一例急性脑出血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c491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2.png)
开展科学研究
鼓励开展脑出血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 究,探索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医疗机构应优化脑出血的诊疗流程, 提高救治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对患者及家属的建议
01
02
03
定期检查
患者及家属应定期进行身 体检查,尤其是高血压、 糖尿病等高危人群,以便 早期发现并治疗脑出血。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脑 出血的风险。
02
迅速诊断
医生应熟练掌握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如CT或MRI ,以便迅速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03
紧急处理
在等待诊断和手术期间,应采取紧急措施,如保持呼吸 道通畅、控制血压和血糖等,以降低患者风险。
对临床的启示
加强健康教育
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脑出血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
完善诊疗流程
误诊情况
由于急性脑出血的多样性,临床上常出现误诊。常见的误诊 疾病包括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等。部分患者因早 期症状不典型或检查不充分,导致误诊为其他非神经系统疾 病,如偏头痛、癫痫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治疗策略与争议
治疗策略
急性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 、预防并发症等措施。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出血量大、病情严重的患者,通过手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 患者生命。
康复治疗
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语 言治疗、心理治疗等措施,旨在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早期进行 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减轻后遗症。
病例总结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观察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da1fed708a1284ac8504383.png)
险 因素 , 对I l 缶 床 治 疗 具 有 较 高 的指 导 意 义 。现 笔 者 以
3 1 1 _ 3l 4.
[ 2 ] 杨 丰建 .经 皮 椎 体 成 形 术 和 经 皮 椎 体 后 凸 成 形 术 治 疗 骨 质 疏 松 性 椎 体 压 缩 骨折 [ J ] .中 国 脊 柱 脊髓 杂 志 ,2 0 1 1 , 2 1 ( 1 ): 5 O . 5 4 . [ 3 ] 陈 富 强 ,马 一 翔 ,沈 珊 安 , 等 .经 皮 球 囊 扩 张 椎 体 成 形 术 中 并 发 症 的预防[ J ] .实 用 骨 科 杂 志 , 2 0 0 9 ,1 5 ( 2 ) : 5 2  ̄3 . [ 4] 白成瑞 , 王 炳 强 ,唐 海 .经 皮 球 囊 扩 张椎 体 成 形 术 后 患 者 生 活 质 量的随访 [ J ] .实 用 骨 科 杂 志 , 2 0 0 8 ,1 4 ( 1 2 ) : 7 0 5 - 7 0 7 .
手术 在局 麻下 进行 , 对 于老 年患 者生 理影 响较 小 , 且 骨
水泥 可迅 速 固化 , 立 即稳 定 骨折 , 恢复椎体承重能力 ,
早E t 下 床恢 复 日常活 动 。从 本 次统计 结果 可 以明显看 出P K P术 不但 可迅 速缓 解患 者 疼痛 , 还 能有 效恢 复椎
体 生理形 态 和脊 柱 承重 能力 , 临床 效果值 得 肯定 。
表 1 手术前后患者 V A S评 分 、 椎 体高度及 C o b b ’ s 角( ±s )
总之 , 通 过 观察 两 种术 式 治 疗 骨 质 疏 松 性 胸腰 椎 压 缩性 骨折 可迅 速 缓解 患 者 疼 痛 , 恢 复 椎 体 生 理 形态 和脊柱 承 重能力 , 但 对 于 患 者 脊 柱生 理 解 剖 位 置 的恢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量增加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量增加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4203d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d.png)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量增加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方敬献;王炎平;杨朴【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年(卷),期】2012(28)23【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量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8例,分别于发病后6小时内及24小时内进行头颅CT 检查,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和非血肿扩大组。
分析两组平均动脉压、首次CT检查出血量及血肿形态、血肿位置、早期渗透性利尿剂使用情况与出血增加的关系。
结果:血肿扩大多发生在6小时以内(85.3%),血肿扩大组平均动脉压141.754-18.69mmHg,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的120.02±17.74mmHg,P〈0.05;血肿扩大组患者躁动不安、血肿形态不规则、破入脑室及外侧裂及早期使用渗透性利尿剂也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P 〈0.05)。
结论:高平均动脉压、首次CT检查血肿体积、患者躁动不安、血肿形态不规则、血肿破入脑室系统、渗透性利尿剂早期使用可能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有关。
【总页数】1页(P26-26)【作者】方敬献;王炎平;杨朴【作者单位】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7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相关文献】1.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量增加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J], 方敬献;王炎平;杨朴2.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继续出血的临床分析 [J], 罗卫;刘晓燕3.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J], 穆新宇4.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J], 农秀芳5.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11例临床分析 [J], 杜天明;林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临床因素分析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临床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08213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7.png)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临床因素分析
杨瑞霞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1(014)005
【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因素.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56例,出现血肿扩大者38例为研究组,未出现血肿扩大的118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烦躁、呕吐症状,收缩压升高,CT血肿形态不规则,长期酗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糖尿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烦躁呕吐症状、收缩压升高、血肿形态不规则、长期酗酒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有一定关系.
【总页数】2页(P69-70)
【作者】杨瑞霞
【作者单位】河南济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济源,45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4
【相关文献】
1.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临床调查 [J], 许峰;朱遂强;唐洲平;康慧聪;胡琦;孟祥武;刘晓艳;王霞;胡华强
2.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多因素分析 [J], 谢康;崔煜;沈龙山;赵宏
3.早期强化降压对超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影响 [J], 柯伟光
4.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董海昆
5.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与预测 [J], 陈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所致小量幕上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
![高血压所致小量幕上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3409e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b.png)
高血压所致小量幕上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王琼涛;王汉平【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2(25)7【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为神经科一种常见病,死残率高,临床个体情况差异较大,治疗上存在较大争议.文中分析高血压所致小量幕上脑出血(supratentorial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THH)早期影响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急诊发病6h内住院并确诊为STHH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其24h内复查CT分为血肿扩大组及未扩大组,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发病早期影响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06例中24h内血肿明显扩大38例(35.85%),其中22例采取急诊手术,无死亡病例.单因素统计结果表明,凝血功能异常、未应用止血剂、应用脱水剂、躁动、血压控制不稳定等因素,与发病早期血肿扩大有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压控制不稳定、应用脱水剂为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治疗措施是否规范对STHH发病早期血肿扩大有重要影响,血压控制达标、及时应用止血剂、保持安静、慎用脱水剂等将有助于稳定病情.%Objective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in neurology, with high rates of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There is much controversy about its treatment because of varied clinical conditions of individual patients. This article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hematoma enlargement ( HE ) in the early stage of small-volume supratentorial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 STHH ). 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106 small-volume STHH patients admitted within 6 h after onset. According to CT re-scan results within 24 h after admission, we divided the patients into HE and non-HE groups, and determined the risk factors of HE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Results Of the 106 patients, 38 ( 35. 85% ) developed HE within 24 h, 22 received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no death occurred.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early occurrence of H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failed haemostatic medication, use of dehydration drugs, unsatisfactory sedation, and ba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 P <0. 05 ).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e risk factors to be ba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use of dehydration drugs ( P < 0. 05 ). Conclusion Therapeutic measures are closely associ- ated with early hematoma enlargement in STHH. Effecti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sedation, timely haemostatic medication, and appropriate use of dehydration drugs may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prevention of hemotoma enlargement.【总页数】4页(P742-745)【作者】王琼涛;王汉平【作者单位】432000,孝感,孝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432000,孝感,孝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相关文献】1.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 [J], 齐智慧2.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杜合宾3.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董海昆4.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莫林春;陈香;陈世景;饶睦川5.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和预后分析 [J], 顾佳炜;刘畅;李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90bafb915f804d2a16c123.png)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6-03-22T15:40:55.670Z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作者:鲁进强贾英杰苟建成宋俊杰[导读]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医院血压升高、发病早期(6h内)使用甘露醇、血肿形态不规则、发病早期的搬动是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医院甘肃嘉峪关 735100)【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观察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方法:将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4例,根据是否存在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和非血肿扩大组,观察早期血压变化、早期是否使用甘露醇、血肿特点、发病时候的搬动与血肿扩大之间的关系。
结果:(1)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比较,血肿扩大组血压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差异显著(P<0.05)。
(2)血肿扩大组(发病6小时内)使用甘露醇占70.8%,非血肿扩大组占53.7%,在甘露醇的使用率方面,血肿扩大组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P<0.01)。
(3)血肿扩大组壳核出血占66.7%,丘脑出血占33.3%;非血肿扩大组壳核出血占64.3%,丘脑出血占22.4%,两组壳核出血的比例差不多,但是丘脑出血两组相比有差异(P<0.05);血肿扩大组中形态不规则占62.5%,非血肿扩大组占34.9%,血肿扩大组血肿形态不规则显著高于非血肿扩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4)发病早期存在搬动的比例方面比较,血肿扩大组为57.1%,显著高于非血肿扩大组的38.0%(P<0.01)。
结论:血压升高、发病早期(6h内)使用甘露醇、血肿形态不规则、发病早期的搬动是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扩大;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21-02脑出血是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急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目前一致认为,早期的血肿扩大是导致患者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导致死亡的关键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量增加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脑出血急性期
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头颅CT的日益普及,脑出血的诊治水平在不断提高,脑出血后血肿扩大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探讨其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2009~2010年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8例,男52例,女46例,年龄37~81岁,平均5766±1090岁,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入院时即行头颅CT检查证实脑出血,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详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入院后1小时记录血压1次至24小时,计算其平均动脉压。
排除标准:①发病6小时后入院患者;②非高血压原因所致脑出血;③病情危重、不能搬动检查或早期外科手术或死亡;④因动脉瘤破裂或血管畸形所致出血;⑤有血液病史。
分组方法:所有患者入院时即行头颅CT检查明确脑出血诊断,CT扫描层厚10mm,计算出血量V1,病情加重患者及时复查头颅CT,病情稳定者24小时后即复查头颅CT,计算出血量V2,依据多田氏公式V=长×宽×层数×∏/6,计算出血量。
出血量增加超过33%视为血肿扩大,依据是否有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两组,血肿扩大组和非血肿扩大组,血肿扩大组34例,年龄38~78岁,平均5812±100岁,非血肿扩大组64例,年龄37~81岁,平均5762±112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研究内容:入院24小时内血压、CT显示出血量、血肿特点(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系统)、入院早期使用甘露醇情况、患者是否躁动与血肿扩大的关系。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血肿扩大发生时间:9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有34例血肿扩大,其中17例(50%)发生在3小时内,12例(353%)发生在3~6小时内,6~12小时4例(118%),12~24小时1例(29%),24小时后无血肿扩大患者。
24小时内血压水平与血肿扩大关系:血肿扩大组平动脉压14175±1869mmHg,非血肿扩大组平均动脉压12002±1774mmHg,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血肿特点:①血肿形态与血肿扩大关系:本组病例中,规则血肿56例(576%),其中血肿扩大组13例(382%),非血肿扩大组43例(672%),不规则血肿42例,其中血肿扩大组21例(618%),非血肿扩大组21例(328%),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②血肿是否破入脑室系统与血肿扩大关系:本组病例中,破入脑室或外侧裂系统40例(408%),血肿扩大组21例(618%),非血肿扩大组19例(297%),未破入脑室或外侧裂系统58例(592%),血肿扩大组13例(382%),非血肿扩大组45例(703%),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③早期使用甘露醇与血肿扩大关系:病后6小时内使用甘露醇62例(633%),血肿扩大组28例(823%),血肿未扩大组30例(47%),未使用甘露醇36例(367%),血肿扩大组6例(176%),血肿未扩大组34例(531%),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④病后躁动与血肿扩大的关系:患者病后有烦躁不安、抽搐、反复恶心、呕吐及剧烈颠簸视为躁动不安,血肿扩大组21例(617%),血肿未扩大组29例(453%),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讨论高血压特别是病后血压持续升高,可能是引起血肿扩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研究显示强化降压治疗可降低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也证实了高血压的作用。
特别是血压持续≥200mmHg,更易使血肿扩大,脑出血患者病前有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梭性动脉瘤形成,一旦血压骤然升高,便可致血管破裂出血。
血肿形态及是否破入脑室系统与血肿扩大相关,本组病例显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高于未破入脑室者,这可能是因为基底节及丘脑临近脑室,顺应性高,组织的支撑力较弱,出血后易破入脑室系统,局部压力梯度增大,压力止血功能下降,出血不易停止。
血肿形态不规则也易发生血肿扩大。
贺娟研究证实类圆形血肿较为稳定[2],预后较好。
本组研究还发现患者存在躁动不安,抽搐等其血肿扩大的机率显著增加,因躁动等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早
期出血部位形成血栓不稳定,易于脱落再次出血。
总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与多种因素相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可能是减少血肿扩大,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28.2贺娟,张国华.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