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班延误的现状原因及治理路径
航空业中的航班延误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航空业中的航班延误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eaf6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c.png)
航空业中的航班延误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一、引言二、航班延误的原因1. 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2. 技术故障和设备维修3. 航空交通管理系统问题4. 航空公司经营策略三、航班延误给旅客和航空公司带来的影响1. 对旅客的影响:时间成本和精神压力2. 对航空公司的影响:声誉损失和经济损失四、改善航班延误问题的解决措施1. 备用飞机和调度安排优化2. 提前预测并快速应对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3. 加强维修保养,提高技术服务质量4. 改进航空交通管理系统,提升流程效率五、结论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航空业已成为人们出行最常选择的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航班延误问题时有发生。
本文将分析导致航班延误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措施。
航班延误的原因航班延误通常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导致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大风、暴雨、雪暴等极端天气会导致机场关闭或限制起降,从而引发航班延误。
技术故障和设备维修也是常见原因之一。
机械故障或设备需要维修时,造成飞机无法按时离港或到达目的地。
另外,航空交通管理系统问题也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航空公司与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之间的协调不当,或者设备故障会对飞行计划产生影响。
除了以上因素外,一些航空公司经营策略也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例如,过度预订以确保座位满员,而没有足够备用飞机应对突发情况。
航班延误给旅客和航空公司带来的影响航班延误不仅对旅客造成诸多不便和困扰,也给航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对旅客而言,航班延误意味着时间成本和精神压力。
旅客可能错过重要会议、商务活动或紧急事务。
长时间滞留在机场还会对个人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对航空公司而言,航班延误同样带来诸多问题。
首先,声誉受损是延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之一。
旅客很可能对延误感到不满并传播不良口碑,导致其他潜在乘客的犹豫和抵触心理。
其次,经济损失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延误引起的费用增加、乘客索赔以及所需退款等都将对航空公司造成财务压力。
《2024年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4869e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e.png)
《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运输作为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日益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
然而,航班延误问题一直困扰着旅客和航空公司,不仅影响旅客的出行计划,还对航空公司的声誉和服务质量构成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的现状、原因及影响,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有效的监管对策。
二、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1. 航班延误普遍存在近年来,国内多个机场的航班延误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在繁忙的出行高峰期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航班延误问题尤为突出。
2. 延误原因多样航班延误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天气原因、机械故障、航班调配问题、安检排队等。
其中,天气因素和航班调配问题成为最主要的延误原因。
3. 影响广泛航班延误不仅给旅客带来时间上的不便和情绪上的困扰,还可能影响到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声誉。
同时,它也可能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增加旅客的交通成本、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等。
三、航班延误原因分析1. 天气因素天气因素是导致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雷暴、大雾、强风等恶劣天气会影响飞机的正常飞行,导致航班无法按时起飞或降落。
2. 航空交通管制航空交通管制是确保空中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
但在高峰时段,航班数量大增,航空交通管制可能导致航班等待时间过长,进而引发延误。
3. 机场运营效率问题机场的运营效率也直接影响航班的正常性。
例如,安检流程、登机口调配等问题都可能成为航班延误的潜在因素。
四、监管对策研究1. 加强天气预警和应对机制建立更加精准的天气预测系统,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帮助航空公司合理安排航班。
同时,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的恶劣天气。
2. 优化航空交通管制流程提高航空交通管制的智能化水平,优化航班调配流程,减少因交通管制导致的航班延误。
3. 提升机场运营效率加强机场安检、登机口等关键环节的运营管理,提高机场整体运营效率。
同时,加强与航空公司的沟通协作,确保航班运行的高效性。
航空业中航班延误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航空业中航班延误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9622c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c.png)
航空业中航班延误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一、航空业中航班延误问题的根源1.1 机场拥堵和空域限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航空旅客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机场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机场管理能力无法满足需求,造成航班延误。
同时,空域限制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部分地区空域受到军事活动或其他原因的限制,导致航班需要绕行或改变飞行路径。
1.2 天气影响天气是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恶劣天气条件会影响飞行安全,例如暴风雨、大雾、雷暴等。
当天气状况无法满足起降条件时,航空公司会选择延误或取消航班,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1.3 航空公司操作及技术问题在一些情况下,航空公司内部操作和技术问题也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例如,维修设备故障、机组人员出现健康问题、登机手续混乱等。
这些问题需要时间来解决,并可能导致航班计划被打乱。
二、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方案2.1 完善机场基础设施和管理为了解决机场拥堵问题,需要加强对机场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
增加跑道数量、停机坪面积和候机楼容量,以提高机场运营效率。
同时,优化航班和航空公司调度安排,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运作,减少延误情况的发生。
2.2 加强空域管理与科技应用改善空域管理是减少航班延误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提高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和技术设备的精度和容量,并强化通讯协调能力,减少航班需绕行或避让其他飞机的次数。
科技应用也可以帮助提前预测天气状况,并及时做出相应安排。
2.3 提升天气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天气信息收集体系,并将其与航班调度系统紧密结合,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这样一来,航空公司可以提前做出合理安排:如暂停起降、转移出发地或目的地等,以尽量避免航班延误情况发生。
2.4 加强航空公司内部管理和协调航空公司需要加强内部管理,确保飞机设备正常运行,严格实施维修计划,提高飞机可靠性。
同时,在人员培训方面投入更多资源,提高机组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外,加强与机场、航空管制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也是减少航班延误的重要措施。
《2024年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7ee5a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2.png)
《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航班延误成为广大乘客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为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航空运输具有时效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其航班的准点与否直接影响着公众出行和经济效益。
鉴于此,本文将对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的现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监管对策。
二、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1. 延误现状及影响因素(1)天气原因:国内各机场普遍受气候条件影响,如强降雨、大雪、大风等天气现象常常导致航班无法准时起飞或降落。
(2)航空公司运营问题:如飞机调配不当、机务维修不足、机组人员配备不足等。
(3)空域管理:由于空域资源有限,航路拥堵,使得部分航班无法及时起降。
(4)旅客行为:旅客值机不及时、不配合安检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2. 航班延误对乘客及社会的影响(1)乘客出行不便:乘客的时间安排被打乱,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经济上的损失。
(2)经济损失:航班延误给航空公司带来额外的成本,如航油费用、机场费用等。
同时,也可能对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产生影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3)社会舆论压力:航班延误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易引发社会舆论压力。
三、监管对策研究1. 完善空域管理:政府应合理规划空域资源,优化航路设置,减少拥堵情况,从而减少航班延误。
2. 加强航空公司管理:加强对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如定期检查飞机的维修保养情况、合理安排机组人员等。
3. 引入先进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对航班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提高航班运行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强化旅客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旅客提前办理值机手续、配合安检等,减少因旅客行为导致的航班延误。
5. 建立完善的赔偿机制:对于因航空公司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应建立完善的赔偿机制,保护乘客的合法权益。
同时,这也将激励航空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6. 加强执法力度:对于违规的航空公司和管理部门进行严肃处理,维护行业秩序和公共利益。
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
![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40613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b.png)
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一、引言航空运输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问题日益突出,给广大旅客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本文旨在研究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的现状,并探讨合理的监管对策,以期提高航空公司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最终提升广大旅客的出行体验。
二、航班延误的现状1. 延误原因多样化航班延误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气因素、人为因素、机械故障和航空管制等。
天气因素无法预测和控制,一旦发生恶劣天气,航班延误不可避免。
人为因素包括乘客迟到、登机手续不全以及安检程序等。
机械故障是导致航班延误的重要因素之一,航空器设备故障导致的延误需要经过维修和检查才能重新起飞。
航空管制方面,空域管理在繁忙的机场和航线上容易导致航班延误。
2. 延误频发且影响广泛根据航空公司的数据统计,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问题普遍存在且情况严重。
部分航班延误时间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严重影响了旅客的行程计划。
而航班延误不仅给旅客带来困扰,也给航空公司带来经济损失和声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航空运输行业的形象和发展。
三、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的监管对策1. 完善机场设施和管理一方面,要加大对机场设施和设备的投入,特别是在繁忙的航空枢纽城市,要加大机场的扩建和更新力度,提高机场的容量和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机场管理的监管,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执行,加强与航空公司和机场经营方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解决延误问题。
2. 加强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航空公司是航班延误的主要责任方,因此,要加强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
首先,航空公司要加强航线规划和飞行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飞机的正常起降和航班的准点运行。
其次,航空公司要加强维护和保养工作,提高飞机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航空公司还应建立信息共享和通讯机制,及时将航班延误情况通知旅客,为旅客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保障。
3. 加强监管机构的职责履行对于航空公司航班延误问题,航空监管机构是关键的监管主体之一。
浅谈我国航班延误原因及对策
![浅谈我国航班延误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6a2511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b.png)
浅谈我国航班延误原因及对策浅谈我国航班延误原因及对策近年来,随着航空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航班延误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航班延误不仅令旅客的出行受到不便,对航空公司和相关产业链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我国航班延误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改善航空运输的准时性和可靠性,提升乘客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1. 天气原因:天气是导致航班延误的常见原因之一。
我国气候多样,尤其在冬季和夏季,恶劣天气现象频繁。
如大风、雨雪、霾等天气不仅影响飞机着陆和起飞的安全性,还会影响机场与航班的正常运营。
2. 空管管理:我国航空交通管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
航空管制人员的交接不及时、指挥不及时、通信不畅等问题,会给航班的起降造成困扰。
此外,航空交通繁忙时,不能灵活应对航班调整,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原因之一。
3. 设备故障:航班延误还可能由于飞机设备故障引起。
飞机的机械故障、电子设备故障等问题,会导致航班计划被迫取消或推迟。
4. 基础设施:我国航空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很多机场的跑道、滑行道等设施老化,不能适应现代化飞机的运行需求,从而造成航班延误。
5. 运力紧张:我国航空市场日益火爆,航班数量得到大幅度增加,但运力却不能跟上。
航班数量增加与航空器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导致航空公司无法有效安排航班计划,加剧了航班延误的风险。
二、我国航班延误的对策1. 提高天气监测与预警能力:加强天气监测技术和预警系统建设,提升对恶劣天气的预测准确性和处理能力。
与气象部门合作,及时沟通天气信息,并根据预警情况灵活调整航班计划,以确保乘客的安全与便利。
2. 加强空管系统建设:加大对航空交通管理的投入,改善空中交通流量控制和航班指挥系统,提高空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应变能力。
优化指挥流程,确保航班的顺利起降,减少延误现象的发生。
3. 提升设备可靠性和维护水平:航空公司应重视飞机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水平,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及时更新老旧设备。
《2024年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335f1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d.png)
《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内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班延误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航班延误不仅影响旅客的出行计划,还可能对航空公司的声誉和服务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的现状,探讨其成因,并研究有效的监管对策,以促进航空业的健康发展。
二、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一)延误概况近年来,国内航班准点率虽然有所提高,但航班延误现象仍普遍存在。
据统计数据显示,因天气、空中交通管制、机械故障等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率仍占一定比例。
其中,天气因素和交通管制因素占比较大,给旅客出行带来不便。
(二)主要成因1. 天气原因:恶劣天气、气象变化是导致航班延误的常见原因。
2. 交通管制:包括空中交通流量控制、军事活动等造成的临时航线调整。
3. 机械故障:飞机维护、检修等过程中的问题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4. 航空公司管理:部分航空公司的服务流程、航班调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原因之一。
三、航班延误对航空公司和旅客的影响(一)对航空公司的影响航班延误会影响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降低旅客满意度,损害航空公司声誉,甚至可能导致经济损失。
(二)对旅客的影响航班延误会给旅客带来时间、金钱等方面的损失,如增加旅客的等待时间和旅行成本,影响旅客的行程安排等。
四、监管对策研究(一)加强天气预警和交通管制信息的共享与协调1. 建立天气预警和交通管制信息的共享平台,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加强与空军、民航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确保信息共享畅通。
(二)提高航空公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1. 加强对航空公司的监管和培训,提高其服务流程和航班调度的规范性。
2. 鼓励航空公司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航班准点率。
3. 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旅客的投诉和问题。
(三)加强飞机维护和检修工作1. 严格遵守飞机维护和检修的规定和标准,确保飞机处于良好状态。
2. 加强对飞机维护和检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责任心。
《2024年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f5685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2.png)
《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航空运输作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方式,其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航班延误问题频发,不仅给旅客带来诸多不便,也影响了航空公司的声誉和服务质量。
因此,对航班延误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相应的服务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就我国航班延误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服务应对策略。
二、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1. 天气原因天气因素是导致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雷暴、台风、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条件,会对飞机的起降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航班无法正常起飞或降落。
此外,能见度低、风力过大等气象条件也会对航班造成一定影响。
2. 航空交通管制航空交通管制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措施,但也会对航班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如空中交通拥堵、飞行计划调整、军事活动等,都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3. 机场保障能力不足机场保障能力不足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重要原因。
如机场设备故障、安检排队时间过长、地面交通拥堵等,都会影响航班的正常运行。
4. 航空公司原因航空公司原因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因素之一。
如飞机维修保养、机组人员调配等,都可能影响航班的正常运行。
此外,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问题也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三、服务应对策略研究1. 完善天气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天气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为航班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优化航空交通管制优化航空交通管制流程,提高空中交通管理效率。
通过科学调度,减少飞行计划调整和军事活动对航班的影响。
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航空交通管理部门合作,共同应对航空交通拥堵问题。
3. 提高机场保障能力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备维护和安检效率。
优化地面交通组织,减少拥堵现象。
同时,加强与航空公司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机场整体服务水平。
4. 提升航空公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航空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飞机维修保养和机组人员调配的效率。
《2024年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bb8d5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3.png)
《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航班量大幅增加。
然而,航班延误问题也日益突出,给旅客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航班延误的主要成因,并探讨相应的服务应对策略,以提高我国航空服务水平。
二、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1. 天气原因天气因素是导致航班延误的常见原因。
如遇雷暴、台风、大雾等恶劣天气,飞机无法正常起飞和降落,从而导致航班延误。
2. 航空交通流量控制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日益增大。
为确保飞行安全,航空公司需按照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指令进行飞行,这可能导致部分航班出现延误。
3. 机组人员和飞机调配问题机组人员的排班、飞机的维护和调配等问题也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例如,飞行员或机组人员疲劳、飞机维护不当等都可能影响航班的正常运行。
4. 旅客因素部分旅客因个人原因(如迟到、证件不全等)导致办理登机手续时间延长,也可能引发航班延误。
此外,旅客的行李托运、安检等环节的拥堵也可能对航班正常起降造成影响。
三、服务应对策略研究1. 提高天气预警和应对能力航空公司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能保障航班的正常运行。
2. 优化空中交通管制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与航空公司的沟通与协调,优化飞行路线和航班调度,减少因交通流量控制导致的航班延误。
3. 加强机组人员和飞机维护管理航空公司应合理安排机组人员的排班,确保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休息时间充足。
同时,加强飞机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飞机处于良好状态。
4. 提高旅客服务质量航空公司应加强旅客服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在办理登机手续、行李托运、安检等环节,优化流程,减少旅客等待时间。
同时,提供及时、准确的航班信息查询服务,帮助旅客合理安排行程。
5.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航空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对旅客的投诉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
航空业中的航班延误问题及改进方案
![航空业中的航班延误问题及改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9025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2.png)
航空业中的航班延误问题及改进方案近年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出行的需求增加,使得航空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航班延误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旅客和航空公司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航空业中的航班延误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一、航班延误问题分析1.1 机场运营不足航班延误常常与机场运营不足有关。
随着旅客数量的激增,很多机场面临跑道容量不足、停机位紧缺等问题,导致航班调度困难。
此外,天气恶劣条件下的飞行限制也会增加飞行时刻表上的不确定性。
1.2 航空交通管制限制另一个导致航班延误的因素是航空交通管制限制。
当天气恶化或特殊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可能会对一些区域或者整个领域进行封闭或限制,这会导致飞机无法正常起降和飞行,进而造成航班延误。
1.3 航空公司内部管理问题航空公司的内部管理也是航班延误问题的原因之一。
例如,缺乏高效的调度系统、不合理的机组安排和维修计划等都可能影响正常航班的运营。
此外,航空公司运营网络覆盖范围广泛,一次延误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更多航班受到影响。
二、改进方案2.1 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解决机场运营不足带来的航班延误问题,需要加大对机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扩建跑道和停机位,改善机场地面交通系统,并提升天气监测预警系统能力,以及引入新技术来提高飞行时刻表上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2.2 优化航空交通管制体系为了减少由于天气恶劣或特殊事件导致的限制而造成的航班延误,需要优化现有航空交通管制体系。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来预测和及时应对飞行管制局限制情况,并与相关部门共享信息以便更好地协调和优化飞行计划。
2.3 强化航空公司内部管理航空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调度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合理安排机组成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以及改进维修计划的安排。
同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制定应急响应计划,以便在出现延误情况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2.4 提供旅客信息透明度为了减少对旅客造成的不便和困扰,航空公司应增加对旅客的信息透明度。
航空公司如何应对航班延误
![航空公司如何应对航班延误](https://img.taocdn.com/s3/m/6862a82731b765ce050814d4.png)
航空公司如何应对航班延误一、我国航班延误的现状航班延误是指在班期时刻表公布的离站时间后15分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5分钟)仍未起飞的航班,或者是在班期时刻表公布的到达时间未打开舱门的航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以飞机作为交通工具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航空公司自身以及天气、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等原因使得航班延误情况越发普遍地发生。
由航班延误引发的纠纷频频发生,而且愈演愈烈。
二、造成延误的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主要有航空公司自身、天气、空中交通管制、旅客等原因。
发生航班延误时,航空公司负责人纷纷把延误症结指向空域紧张,而由中国民航局发布的《201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却清晰地表明:因航空公司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高达40%以上。
具体统计数据如下表:航空公司方面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主要分为:一是机械故障原因,即承运航班因机械故障无法完成正常承运任务;二是航班调配原因,即承运航班由于执飞其他航线任务而无法按时执飞本航线任务;三是机组商务原因,即执飞航班的机组或商务由于自身的原因无法按时执行该次航班的任务。
三、航班延误给航空公司带来的损失由航班延误导致的航空公司损失主要包括显性损失和隐性损失两部分。
1、显性损失:航空公司的显性损失是指看得到的可以计量的损失,主要包括航班地面延误损失、空中延误损失和由于航班长时间延误而导致的旅客食宿等费用以及临时调配飞机的费用。
地面延误损失指旅客登机后,由于跑道或空域繁忙,航班无法起飞,在地面等待而发生的成本。
空中延误损失指航班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流量管制、机场终端区盘旋等待、绕飞雷雨等原因导致的实际飞行时间超出计划飞行时间而发生的成本。
调机、食宿、经济补偿等费用指旅客办完值机手续领取登机牌后,由于航班延误或飞机发生故障等原因造成旅客短时间无法登机,需解决旅客食宿和调配飞机、经济补偿等问题而发生的成本。
此外,飞机作为航空公司的主要生产工具,除了要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外还要为航空公司创造利润。
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
![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23152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2.png)
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引言:国内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旅游和商务出行领域的蓬勃发展,然而,随着航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航班延误问题也日渐突出,给旅客和航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便。
为了解决航班延误问题,国家加大了航空监管力度,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
一、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1. 航空市场激烈竞争随着航空市场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进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航空公司为了争取更多的乘客,不得不增加航班频次和开通新线路,导致运力供不应求,航班延误问题愈发突出。
2. 基础设施短板航空交通依赖于复杂的基础设施系统,如机场、空管、机场设施等。
然而,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场滑行道、停机位等航空交通设施的配套不完善,导致了航班延误的频发。
3. 天气因素天气状况是航班延误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突变、大风、大雾、台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会导致航班延误,尤其是在航空枢纽地区。
二、航班延误监管对策1. 提高机场设施和空中交通管理能力国家应适时增加机场建设和改扩建投资,提高机场设施的规模和质量。
同时,加强空中交通管理,提高空管系统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飞行区域的承载能力。
2. 完善机场管理制度加强对机场管理的规范和监管,建立健全机场管理责任制,明确各方责任,依法查处违规行为,促进机场管理规范化。
3. 加强天气预警系统建设国家应加大对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投入,提高气象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通过提前预警,航空公司能够做出合理的调度安排,减少航班延误。
4. 加强航空公司内部管理航空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航班调度与运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航班延误原因的分析和反馈,在业务运营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航空公司与机场、空管等相关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共同应对航班延误问题。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合作机制,及时提供准确的航班动态信息和应急响应措施,提高航班延误处理的效率。
《2024年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65e0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f.png)
《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运输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然而,航班延误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航空公司和旅客的难题。
航班延误不仅影响了旅客的出行计划,还对航空公司的声誉和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航班延误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应的服务应对策略,对于提高航空服务质量、保障旅客权益和促进航空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1. 天气原因天气原因是导致航班延误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遇雷暴、台风、大雪等极端天气,飞机无法正常起降,从而导致航班延误。
此外,雾霾、低能见度等天气状况也会对航班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2. 航空交通管制航空交通管制是航班延误的另一重要原因。
由于空中交通繁忙,航线拥堵,航空公司需要等待空中交通调度指令,从而导致航班延误。
此外,突发事件如军事演习、特殊飞行活动等也会对航班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3. 航空公司原因航空公司自身原因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重要因素。
如飞机维护不当、机组人员配备不足、航班计划安排不合理等都会导致航班延误。
此外,航空公司服务质量不高、航班信息更新不及时等也会影响旅客的出行体验。
4. 旅客原因虽然旅客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相对较少,但仍不能忽视。
如旅客未按规定的登机时间前抵达登机口、行李托运不及时等行为,都会对航班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三、服务应对策略研究1. 强化天气和交通管制的应对措施航空公司应加强对天气和交通管制的监控和预警,及时掌握航班动态信息。
同时,应制定应对恶劣天气的预案和措施,如备降机场的选择、紧急救援计划的制定等,以减少天气和交通管制对航班正常运行的影响。
2. 提高航空公司自身管理水平航空公司应加强飞机维护、机组人员培训和管理、航班计划安排等方面的管理,确保飞机和机组人员的状态良好,航班计划合理。
同时,应提高服务质量,及时更新航班信息,为旅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3. 加强与旅客的沟通与互动航空公司应加强与旅客的沟通与互动,及时向旅客传递航班动态信息,解答旅客疑问,提供帮助和支持。
《2024年航班延误的服务补救研究》范文
![《2024年航班延误的服务补救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3d873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3.png)
《航班延误的服务补救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班延误问题逐渐成为旅客和航空公司关注的焦点。
航班延误不仅影响旅客的出行计划,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经济损失、心理压力等。
因此,如何有效进行航班延误的服务补救成为航空公司服务质量改进的重要一环。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航班延误的成因及服务补救措施的有效性。
二、航班延误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1 航班延误的现状在全球化时代,航班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航班延误现象屡见不鲜,给旅客带来了诸多不便。
据统计数据显示,航班正点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既影响了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也影响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2.2 航班延误的原因航班延误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天气、机械故障、航空管制等。
其中,天气因素是最为常见的延误原因。
此外,航空公司管理问题、航空交通流量等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重要原因。
三、服务补救的概念及重要性3.1 服务补救的概念服务补救是指企业在服务过程中出现失误时,为恢复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在航空业中,服务补救主要体现在航班延误后的补救措施。
3.2 服务补救的重要性服务补救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高旅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旅客的不满情绪。
其次,通过有效的服务补救措施,航空公司可以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竞争力。
最后,通过及时有效的服务补救,航空公司可以减少因航班延误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
四、服务补救措施的有效性分析4.1 主动沟通与信息透明化航空公司应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旅客传递航班动态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航空公司应主动与旅客进行沟通,解释航班延误的原因,并诚恳地道歉。
这有助于降低旅客的不满情绪,提高旅客对航空公司的信任度。
4.2 提供补偿措施航空公司应根据航班延误的时间和原因,为旅客提供相应的补偿措施。
补偿措施可以包括提供餐食、住宿、改签或退票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旅客减轻因航班延误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
当前国内航班延误问题与对策
![当前国内航班延误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9fd3d7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6.png)
当前国内航班延误问题与对策标题一:国内航班延误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航班延误问题是影响国内航空运输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对国内航班延误现状的梳理和分析,结合相关数据,深入挖掘其本质与原因。
从国内航班延误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天气、机场基础设施以及航空公司运营管理等方面分析,梳理影响国内航班延误问题的深层因素,为后续问题解决提供思路与依据。
本文发现,国内航班延误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天气原因和机场基础设施原因是主要的外部因素,而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也是影响航班延误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天气因素方面,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的冬季,本文发现天气波动、雾霾天气等均会对飞行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
而在机场基础设施方面,机场跑道、停机位、登机口、安检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备程度,以及机场航线规划的合理性,都会对航班延误问题造成较大的影响。
同时,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也是影响航班准点率的重要因素。
在引进机型、航线组织、维修保养等方面,航空公司应该加强管理规范,提高质量水平,以提高航班准点率。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航班延误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全面考虑,综合运用相关技术和手段,提高航班正常运行率和准点率,促进国内航空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标题二:国内航班延误带来的财务损失航班延误问题不仅对乘客造成不便,而且直接影响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
本文通过对国内航班延误问题带来的财务损失的分析,全面揭示其影响与机制。
在分析影响之前,本文先对航空公司的财务运营情况进行简要梳理,包括主要财务指标、行业平均水平以及分析工具等内容。
然后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梳理,以及结合本文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航空公司每延误1小时带来的逐日财务损失,以及延误原因与航班损失的对应关系。
本文发现,国内航班延误对航空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航班收入和成本方面。
由于航班延误导致部分乘客取消行程或者投诉要求退款,造成航班收入减少;同时,航空公司在延误期间还需要支付乘客住宿、餐饮和机组人员薪酬等成本,加重航空公司的经济负担。
《2024年航班延误的服务补救研究》范文
![《2024年航班延误的服务补救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7c1b4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6.png)
《航班延误的服务补救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班延误成为旅客出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航班延误不仅给旅客带来不便,还可能影响航空公司的声誉和服务质量。
因此,对航班延误的服务补救进行研究,对于提升航空公司的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航班延误的现状、原因以及有效的服务补救措施。
二、航班延误的现状与原因1. 现状:航班延误现象在国内外航空业中普遍存在,其影响因素繁多,包括天气、机械故障、航空公司运营问题等。
2. 原因分析:(1)天气原因:如雷暴、大风、能见度低等自然气象条件可能导致航班无法正常起飞或降落。
(2)机械故障:飞机维护不当或部件老化等原因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3)航空公司运营问题:如航班调度不合理、人员配置不足等也是造成航班延误的常见原因。
三、服务补救的重要性服务补救是指企业在服务过程中出现失误时,为挽回顾客的损失和不满所采取的措施。
在航班延误的情况下,有效的服务补救措施可以帮助航空公司减少顾客的抱怨和投诉,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服务补救还可以帮助航空公司发现和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服务质量。
四、航班延误的服务补救措施1. 及时通知与信息透明:航空公司应通过多种渠道及时通知旅客航班延误信息,包括官方网站、手机短信、电话等。
同时,应提供详细的延误原因和预计恢复时间,以便旅客做出合理安排。
2. 提供食宿安排:对于长时间延误的航班,航空公司应负责为旅客提供食宿安排,确保旅客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3. 情感关怀与心理安抚:航空公司应关注旅客的心理需求,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旅客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安抚,帮助旅客缓解焦虑和不满情绪。
4. 提供改签与退票便利:航空公司应简化改签和退票流程,为旅客提供便利的改签和退票服务,减少旅客的损失。
5. 补偿措施:根据延误时间和旅客的实际情况,航空公司可以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如提供代金券、免费升级舱位、提供免费机票等。
6. 后期跟进与反馈收集:航空公司应对已采取的服务补救措施进行后期跟进,收集旅客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2024年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23667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6.png)
《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运输作为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其需求量日益增长。
然而,航班延误问题在国内航空公司中屡见不鲜,给旅客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和损失。
本文旨在分析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的现状,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以期为改善航空运输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二、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状1. 延误频发:近年来,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现象频发,不仅影响了旅客的出行计划,也影响了航空公司的声誉和服务质量。
2. 原因多样:航班延误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天气、航空管制、机械故障、旅客原因等。
其中,由天气和航空管制引起的延误占据较大比例。
3. 旅客投诉增多:航班延误导致旅客投诉量增加,对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三、航班延误成因分析1. 天气原因:天气是导致航班延误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遇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雪、大雾等,飞机无法正常起飞和降落。
2. 航空管制:航空管制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重要原因。
包括空中交通拥堵、航线调整等都会导致航班无法按时起飞和降落。
3. 机械故障:飞机机械故障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常见原因。
飞机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对预防机械故障至关重要。
4. 旅客原因:部分旅客因个人原因(如迟到、证件不全等)也会导致航班延误。
四、监管对策研究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航空运输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航班延误问题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提高违规成本。
2. 强化航空公司责任:航空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包括加强飞机维护和检修工作,提高机组人员的业务水平,优化航班调度等。
3. 引入先进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航班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4. 加强信息披露:航空公司应加强与旅客的信息沟通,及时发布航班动态,让旅客了解航班情况。
同时,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回应和处理旅客的投诉和建议。
《2024年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afbba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c.png)
《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航空业的飞速发展,航班量日益增加,但航班延误问题也愈发突出。
航班延误不仅给旅客带来诸多不便,也影响了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声誉。
因此,对我国航班延误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相应的服务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1. 天气原因天气因素是导致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遇恶劣天气、大风、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为确保飞行安全,航空公司往往会选择推迟或取消航班。
2. 航空交通管制航空交通管制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重要因素。
当空中交通繁忙时,管制部门会对航班进行流量控制,以保障空中交通安全。
这种控制可能会使得某些航班的起飞和降落时间被推迟。
3. 机务原因机务原因也是航班延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包括飞机维护、检修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者因为飞机零部件故障等需要更换或修理的情况,都可能导致航班延误。
4. 旅客因素旅客因素也不容忽视。
如旅客迟到、未按照规定办理登机手续等行为,都会影响航班的正常起飞和降落时间。
三、服务应对策略研究1. 提前做好天气预报和交通管制预警航空公司应与气象部门、空管部门等保持密切联系,提前做好天气预报和交通管制预警工作,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航班计划。
2. 优化航班计划制定航空公司应基于实际飞行情况和市场需要,合理制定航班计划。
同时,应加强与其他航空公司的协调和沟通,避免因空中交通拥堵导致的航班延误。
3. 加强飞机维护和检修工作航空公司应加强对飞机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飞机处于良好状态。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故障,应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零部件,以减少因机务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
4. 提高旅客服务质量航空公司应提高旅客服务质量,如加强与旅客的沟通与互动、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等。
在航班延误时,航空公司应主动向旅客解释原因并积极解决问题,以维护航空公司的形象和声誉。
5. 完善应急预案航空公司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航班延误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我国航班延误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我国航班延误的现状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74e1a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2.png)
我国航班延误的现状及应对措施我国航班延误的现状及应对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旅行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航班延误问题也日益突出,给人们出行带来了种种困扰。
本文将探讨我国航班延误的现状,并分析可能的应对措施。
我国航班延误的现状可以用“频繁”两个字来形容。
根据民航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航班延误率为23.14%,远高于国际标准。
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有诸多,主要包括天气原因、机场管理不当、航空公司运营问题和航空交通管制等。
比如,恶劣的天气条件,如风雨暴雪,往往会导致航班取消或延误。
此外,一些机场的设施滞后、管理不善,令航班无法按时起降。
航空公司运营问题主要体现在航班调度、机组人员和飞机维修等方面。
最后,航空交通管制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导致飞机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航班延误的困扰,应当采取综合性的解决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机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机场的运营水平。
特别是一些区域性机场,应该注重更新换代以适应航空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航空公司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航班调度和运营效率。
例如,改进航班计划,合理安排航线和起降时间,以减少航班延误的概率。
此外,航空公司还应制定灵活的应急措施,对于出现的延误情况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
同时,加大对飞行员和机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其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持续提高。
再次,航空交通管制部门应加快改革步伐,提升交通管制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借鉴国外先进的航空交通管制经验,加强协同配合,提高信息通信技术在航空交通管制中的应用水平,以提高航班起降的效率,并减少延误情况的发生。
此外,应当加强航班延误的信息公开,增强旅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政府和航空公司应该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和准确地向旅客通报航班延误的原因和预计延误时间。
同时,针对延误情况,需要提供合理的补偿和安置措施,以减轻旅客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我国航班延误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航空公司和航空交通管制部门的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问题重述1、统计国内国际航班延误数据,进行合理处理,验证结论是否合理。
2、分析国内航班延误的真实原因3、提出航空公司及乘客应对航班延误的策略(如航空公司的预定票策略,乘客购航空延误保险或恰当选择出行方式等)二、问题分析2.1问题一的分析问题一要求统计国内国际航班延误数据,进行合理处理。
首先,我们查阅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的网页和一些主要统计部门的相关信息,对比分析国外与国内统计的差距,利用模型对比分析,说明差距的合理性。
并得到关于年度航班延误的一些统计指标,并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利用MATLAB软件做出各种统计指标的散点图,对航班延误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2.2问题二的分析问题二要求我们分析航班延误的真实原因。
显然,航班延误是当前国际民航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也是顾客对航空服务质量不满意的主要内容。
根据收集得到的数据,我们发现,导致航班延误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航空公司自身的原因,涉及到航空公司自身的相关运行管理;另外一方面是非航空公司自身因素,即空管流量控制,恶劣天气,军事活动等非航空公司自身因素。
为了问题分析的方便,考虑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处理,并且,有效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得出航班延误的真实原因。
2.3问题三的分析问题三要求提出航空公司及乘客应对航班延误的策略(如航空公司的预定票策略,乘客购买航空延误保险或恰当选择出行方式等),我们通过分析历年我国航班延误率初步得出我国延误的大致水平,然后从航班延误成本和航班延误时长两个点入手,构造动态规划模型,最后为航空公司提供了一种合理的管理措施,即在延误时长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满足延误成本最小的建议。
同时我们通过分析航班延误率和延误时长的发展规律,给乘坐飞机的乘客提出了几种合理的意见,如周六航班延误时间较长且延误的可能性更大,对于此种风险厌恶系数较大的乘客不建议在周六出行等。
三、问题假设1、假设收集到的数据真实可靠;2、假设航班延误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四、符号定义与说明i 飞机的指示 j航班的下标 fa 执行航班f 的飞机,fa替换航班f 的飞机 i T 可用飞机的就绪时间集合'j T最早延误航班之后的航班按原计划到达时间集合 F 最早延误航班之后的航班集合 A 最早延误航班之后可用的飞机集合 lm A能够在m 机场维修的机型为I 的飞机集合 Z当天备用飞机和修复飞机的集合fij X 时间对i 到j 的航班fy取消航班f 的标志,1为取消,0为不取消 f P旅客的失望溢出成本v 乘客数w该航班上的平均票价ijP ij PI 时刻就绪的飞机执行j 时刻的航班及后续航班的延误成本j b X1表示当天有可用飞机b指派给航班f ,0表示没有b fc 把航班f 指派给备用飞机的成本fn航班f 在时间对i 和j 之间经过的机场数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问题一的分析与处理航班延误是指航班降落时间比计划降落时间(航班时刻表上的时间)延迟30分钟以上或航班取消的情况。
目前,首都机场每天航班起降量超过1600架次,繁忙程度位列全球第二。
如果按照空域资源等约束条件来看,属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据中国民航网统计航班数正常航班数不正常航班数正常率时间20081530443 1254258 276185 81.95% 20091613786 1331955 281831 82.54% 20101528208 1274090 254140 83.37% 20111759438 1437036 322601 81.68% 20122010652 1617150 403511 80.43%根据民航局官方数据,2012年全国航班正常率为80.43%,其中主要航空公司正常率为75.69%。
但美国FlightStats网站最新公布的一份全球航班情况报告显示,在被调查亚洲航空公司中,晚点最为严重的10家航空公司中有8家是内地公司。
另外该网站6月份的统计报告中,北京、上海的两大机场在全球35个主要国际机场中准点率垫底。
其中,上海浦东机场倒数第二,准点率仅为28.72%,延误45分钟以上的航班达到34.22%;北京首都机场准点率只有18.3%。
航班晚点45分钟以上的航班达到42%。
美国航空数据网站FlightStats最近发布一份2013年6月份的全球航班情况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机场与航空公司在航班准时性方面表现最差。
如下图6-10:FlightStats对全球35个主要国际机场航班延误和取消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在亚洲机场名单里,北京和上海排名垫底。
报告显示,6月共22019个航班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其中仅18.3%航班准点,42%航班至少延误45分钟。
北京机场1月表现也最差,仅29%航班准时离港。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排名居倒数第二,排名较六个月前保持不变,但航班准时率从38.9%跌至24%。
航班误点严重的问题并不仅见於北京和上海。
Flightstats调查的内地省会城市机场,包括广州丶昆明丶南京丶成都丶长沙以及乌鲁木齐,航班准时率均未达到50%。
我们注意到是美国的网站,采用的算法自然是美国的算法,这些数据的对比显然不一样,这是因为统计的方法不一样。
于是我们查看国内外航班延误统计方法。
国内外的统计办法2.1美国2.1.1统计部门美国的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由美国交通部(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下属的统计部门(BTS,Bureau of Transportation Statistics)负责。
每月初,美国交通部(DOT)通过《航空旅游消费者报告》(Air Travel Consumer Report)向公众发布统计结果。
2.1.2统计标准BTS同时统计航班的离港准点率(Departure on time performance)和到港准点率(Arrival on time performance)。
航班如果在计算机订座系统(CRS)显示的计划时间后15分钟内离(到)港,则该航班统计为离(到)港正常。
这里的离(到)港时间是指航班的撤(挡)轮挡时间,不是离地(落地)时间。
2.1.3统计范围美国航班正常的统计范围为航班量占国内定期航班总量1%以上的14家主要航空公司,在航班量占国内定期航班总量1%以上的29个大型机场之间的定期国内航班正常情况,不包括国际航班以及其他性质的飞行。
国外将在计划时刻后15分钟内撤(挡)轮挡的航班判定为离(到)港正常,航班正常的时间裕度为15分钟。
我国2013年版的统计办法将在计划时刻前后5分钟内撤轮挡或不晚于计划时刻挡轮挡的航班判定为正常,时间裕度为5分钟,且将提前5分钟以上撤轮挡的航班判定为不正常,要求更为严格。
3.2民航2013年版航班正常统计办法2013年民航局开展航班延误专项治理,并在行业内发布了2013年版的航班正常统计办法。
新办法的正常统计标准相比2012年变化较大,不再以航班的起飞、落地时间作为航班正常的判定标准,而是以航班的挡/撤轮档时间作为判定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航班即判定为正常航班:(1)航班时刻管理部门批准的离港时间前后5分钟之内撤轮挡,且按航班运行正向进程起飞,不发生滑回、中断起飞、返航、备降等特殊情况;(2)不晚于航班时刻管理部门批准的到港时间挡轮挡。
不正常原因方面,各类航班不正常原因分为天气、航空公司、航班时刻安排、军事活动、空管、机场、联检、油料、离港系统、旅客、公共安全共11大类。
相比2012年版的方法,不正常原因删除了流量大类,增加了航班时刻安排大类,类别总数维持不变。
新增航班时刻安排大类考虑到我国日益紧张的机场时刻资源对航班正常性的影响,总体上能够反映客观的运行情况。
从国内外航班延误统计来看,无论是美国的航班延误统计还是其他国家航班延误统计,其结果必定有差别,因为统计方法不一样。
为此我们对航班延误模型作对比分析,其结果的差距在合理的差别内。
日常生活中航班延误不仅影响着乘客的心情,也影响着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所以我们一般使用准点率来衡量承运人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
准点率,又称正点率、航班正常率,是指航空旅客运输部门在执行运输计划时,航班实际出发时间与计划出发时间的较为一致的航班数量与全部航班数量的比率。
下表1-1是我国2008年至2013年的年度航班延误统计情况,可以看出航班的正常率普遍高于80%,而这一数据明显高于43家国际主要航空公司的航班平均准点率76.54%[1]:表1-1年度航班延误统计情况别时间航班数正常航班数不正常航班数正常率航空公司原因流量原因天气原因其他2008 1530443125425827618581.95%11771157570 75797 251072009 1613786133195528183182.54%12637458741 79937 167782010 15282081274092541483.37%11684258516 59398 193842011 1759438143703632260181.68%13592172544 75676 384602012 201065216171540351180.43%16382110561178802 552782013 2204141861193430584.441284293911 61255 59458初步分析可以得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飞机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越来越普遍,而需求的增加势必引起供给的增加,但是航班数的增加,所带来的航班延误也同比小幅上升,而且居高不下,这确实需要航空公司的进一步合理规划。
图1.1 06-11年我国航班变化情况从表7可知,航班的延误主要有以下原因:1.航空公司的运行管理2.流量控制3.恶劣天气影响4.军事活动影响5.机场保障其中军事活动和机场保障所造成的航班延误概率较小,为方便分析,我们将这两类归为其他原因。
下图1.2为四种原因的变化趋势图,为更好地观察变化,我们取半年为一个观测点,时间范围为2006-2007年。
用airlines航空公司原因,用flow表示流量控制,用weather表示天气原因,用other表示其他原因,纵坐标表示四种原因的所造成的延误数。
图1.2 各航班延误原因的变化趋势图观察上图可以看出,由于航空公司自身原因所造成的延误在过去几年一直都是维持在6000(件/半年)以上,且教稳定,而在2010年的时候波动较大。
流量管制则在10年以前稳定在30000(件/半年)左右,且10年变化波动突然上升。
天气原因则在4000(件/半年)波动,其他原因也一直维持在较少的次数。
从上图1.2我们可以看出过去几年航班延误的各种原因的变化情况,为了进一步看出各中原因所占的比重,我们通过加总计算过去几年各种原因下航班延误发生次数的和,再计算其百分比,画出其饼状图,如下图1.3所示:图1.3 各航班延误原因占比图由上图可以看出在航班延误原因中由于航空公司自身原因所造成的原因占最大的比重,占48%,而天气原因和流量管制所造成的航班延误则差不多,约为25%,其他原因所占的比重比较小,占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