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物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
作者:周杰
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第08期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导入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质量。导入最主要的就是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调动学生的各方面感官,使他们能有一个最佳的心理准备状态,集中精力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导入方法,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整、缜密。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入;兴趣;方法
万事开头难,如何开个好头,对整节课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位教学名家曾经说
过:“课的开始,其课堂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里,就需要我们教师设计好导入,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平淡无味的导入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沉寂。
下面,我结合一些教学的具体实例来谈谈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实验导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实践出真知,做实验是教会学生发现真理的绝妙途径。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学生对实验有着天生的兴趣,物理课上应多展示实验的魅力。通过实验来导入新课,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使课堂教学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1.扣人心弦的实验导入
如在讲九年级第十四章《压强与浮力》的第三节大气压强时,我先提问学生:当将两试管一起倒置时,大试管中的小试管是否会下落呢?根据以往的经验积累,同学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会掉下来啦。接着我演示一遍,同学们观察到,随着大试管中的水徐徐流出,小试管非但不掉下来,反而自动上升到大试管里。学生们个个很惊讶,都被这奇导的现象紧紧地吸引住了,这时,我将话题转向新课,指明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并引出大气压强这一课题。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就对这节课内容感兴趣,而且印象很深刻。再如在序言课上,给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水又重新沸
腾起来,这个实验现象与日常观察到的只有提高温度才能使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起来的现象相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再如在讲九年级第十四章《压强与浮力》的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我问学生将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最用力向下吹气会怎样呢?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即使不去吹,只要一松手,乒乓球就会下落。此时我通过漏斗吹下面的乒乓球,球不仅没有落下,还被吹得贴在漏斗中。再如在八年级物理的序言课上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杯里装满水,用硬纸盖住杯口然后倒置,纸不但不掉下来且水也不会流出来,将玻璃杯再转上几圈,水仍然不掉下来。这些现象完全出乎了学生的意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富有创意的实验导入
现代的科学课程理念指明,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生动直观的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唤起注意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培养探索欲望的源泉。如讲九年级物理的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的第三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我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估计一分钟有多长,其他同学做裁判,看他们谁估计的准确,他们或未到时间或超时就回到座位了,从而引出凭感觉作出判断时间是不准确的,要想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必须进行测量导入新课。再如讲九年级物理的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的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时,我请两名同学进行拉拉力器比赛,看谁拉开的更多,从而引出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讲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力和浮力》第一节压力和压强教学时,我请两名体力有明显差异的学生同时用钉子钻木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体力强的男同学必胜无疑,然而结果正好相反,这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怎么回事呢?原来体力强的男生使用的钉子根本没有尖。怎能获胜呢!这种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消除疲劳,轻松地学习物理,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二、故事导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能唤醒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情趣,很好地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真正意义上的物理教育不止让学生学到单纯的物理知识,而且要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让他们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这一目标。
1.趣闻笑话型的故事导入
如讲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的第一节相对运动时,我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于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从脸旁飞过一个东西,他以为是一只昆虫,用手一抓,结果却是一颗德国造的子弹。学生听完故事之后会觉得很惊奇,强烈的奇心促使学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时我就“趁热打铁”,给学生设疑,飞行员真有那么大的本事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接着引入新课: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物体相对运
动的知识。我说《新民晚报》曾报道一则消息:“上海的雨点鸽在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余天,返回上海市区鸽巢”。信鸽为什么会有这么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呢?由此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效果奇强。
2.物理学史或物理学家的故事导入
物理科学史知识是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之一。物理学家本身就是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典范,他们有着勤奋博学、探究创新的治学态度。在物理学史中蕴含着真实生动、丰富多彩的创设问题情景的素材,值得我们教师用心挖掘,让学生重温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
程,“遭遇”当初的心理冲突。学生不仅可以从中体验到前人的经历、思想,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且在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的重点,同时认识到,探究并不神秘,但探究过程是曲折艰辛的。在讲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时我说,兰米尔在研究灯丝寿命的问题上,采取了如下的思路:提高灯泡内的真空度……应该抽成真空…… 应试试充气……正是与其他科学家相反的思路,这种创新,才有了今天的充气电灯。想别人没想过的,做别人没有做过的,才能在科学探究上取得新的发现。在本节测量小灯泡的实验中你有什么新颖的思路?试着做一做,一定会有新发现。这样开始新课,容易引人入胜,学生能较长时间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再如,再如在讲八年级第九章《电与磁》的第七节磁生电时首先向学生介绍在英国伦敦珍藏着著名的物理学家法拉第的一本科学日记,上面有1821年到1831年的几千个NO字,一直到1831年8月29日才在日记本上记下了Yes,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法拉第从1820年到1831年历时11年的研究“让磁生电”的实验装置的试验结果记录。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就激发了学生对法拉第的无比崇敬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联系实际,不断引进“时代活水”,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是鲜活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有声有色,对学生才会有很强的“亲和力”。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和身边事物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三节蒸发时我提问:为什么游泳后从水中爬上岸会感到冷?在讲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出示一条刚刚洗完的毛巾,问学生如何让毛巾干得更快?再如,讲八年级第五章《电路和电流》的第一节电荷时提问干燥的季节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飞起来;傍晚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同时能听到啪啪的声响是什么原因呢?再如讲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时,我问北方冬季学生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会在毛衣和衣帽上出现白霜,这些白霜是从哪里来的?在气温低于0摄氏度的户外经过较长时间仍能把结冰的衣服晾干,这是为什么?对于这些知识,学生都比较熟悉,但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老师一提,就点燃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物理课堂导入方法还有好多种,以上我仅简单介绍了三种,但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服务于课堂教学,并起到较好的效果,都可以采用,不必强求某一种导入方法。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