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古代文化常识1--人名称谓课件(共41张PPT)
高中语文 《文言文之文化常识》课件 (27张PPT)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
称谓来代替。 垂髫 (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敝舍、舍弟、舍妹、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
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
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
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
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7
【敬称】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
是一种“恶谥”。
4
一、人的称谓
❖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 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 孟襄阳;
❖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 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 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人为仁公等。
【敬称】(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论语》)。唐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 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 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 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 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 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 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 母。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4)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 全国政务的人。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宰是 主持 的 意思,相是 辅佐 的意思。
(7)“孟襄阳”是用 籍贯 来称呼 孟浩然 的。张九龄是曲 江人,故而人称“ 张曲江 ”。
(8)“王右丞”是用 官职名 来称呼诗人 王维 的。韩愈,晚 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 “ 韩吏部 ”。
(9)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但因昌黎 韩氏为唐代望族,故其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则 因此称他为“ 韩昌黎 ”。
⑤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⑥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⑦再迁为太史令 ⑧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⑨屈原既黜 ⑩上书乞骸骨
授予官职 调动官职 提升官职 降低官职 罢免官职 辞去官职
①②
④⑥
⑦
③⑤⑧
⑨
⑩
地理常识
1.地区名 (1)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地理方位的名词。《鸿门宴》“沛公居山 东时,贪于财货”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 山东”顾名思义,指山的东面,这里“山东”之“山”指 崤山 。
(12)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 布衣 、 庶民 、 黎庶、黎首、黎元、黔首、白丁 等。
(13)不同类型的朋友,称谓也有所不同。贫困而地 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称为 贫贱之交 ,同生死、共患 难的朋友称为 刎颈之交 ,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称 为 布衣之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称为 忘年之交 。
(5)古代为了取得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必须要通过 童试 ,又 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 童生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古代文化知识》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第一组称呼、姓名、称号等(一)谦称、敬称等1.谦称(1)王侯自称,多用“孤”“朕”“寡人”等。
例如: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古代大臣对君的自称,多用“臣”。
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司马迁《鸿门宴》)(3)一般人自称,多用“仆”“愚”“不才”“在下”“鄙人”等。
例如:愚.以为营中之事。
(诸葛亮《出师表》)(4)女子自称,多用“妾”“奴”等。
例如: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并序》)2.敬称(1)称君王。
例如: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诸葛亮《出师表》)再拜献大王..足下。
(司马迁《鸿门宴》)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陈寿《隆中对》)(2)称老师。
例如:夫子..哂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称朋友、尊长,常用的有“君”“子”“公”“大人”等。
例如: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孔雀东南飞并序》)3.贱称例如: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并序》)4.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1)加“从”表示堂房亲属。
例如: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
(《晋书·谢安传》)(2)加“太”表示长一辈。
例如: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班固《苏武传》)(3)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
例如:妪,先大母...婢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二)名、字、号名,一般是幼年时由父母确定,以供长辈呼唤。
字,古时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和字在意义上一般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
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
②“名”和“字”意思相反。
例如:韩愈,字退之。
古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字为“字”,例如:杜甫,字子美。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第二章 古代官制
(一)中央官制
秦朝 三公九卿: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汉朝 三公九卿:基本沿袭秦制。 中朝官制:武帝时期,形成了以尚书令为首的中朝官制,与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制相对。 隋朝 三省六部制: 三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 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
(三)人称姓名
在大多数正式场合,古代中国人会使用以下方式来避免直接称呼他人的姓名:
请插请
插入插
入您入
使用官职、头衔或尊称,如“张大人”、“李将军”。
您的您 的相的
相关相
使用字或号,如“杜甫字子美”、“李白号青莲居士”。
关文关
文本文
使用敬语,如“先生”、“夫子”等。
本内本 内容容
容
请
因此,直称姓名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是受到一定限制的,需要根据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场合来决定是
青年时期: 破瓜之年:指16岁的女子,因“瓜”字可以分解为两个“八”字,即十六。 桃李年华:指20岁左右的女子,桃李盛开象征女子青春美丽。
成年时期: 花信年华:指24岁的女子,花信指花开的信息,比喻女子的黄金年龄。 摽梅之年:指27岁的女子,摽梅是指梅子成熟坠落,比喻女子到了适婚年龄。
中年时期: 半老徐娘:指30至40岁左右的妇女,徐娘是指南朝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后来用来形容中年仍有风 韵的妇女。
(四)年龄称谓
中老年时期: 耳顺:60岁,据《论语》记载,孔子说“六十而耳顺”。 古稀:70岁,杜甫有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 杖朝:80岁,古代8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拄拐杖入朝。 耄耋:80至90岁,耄指80岁,耋指90岁。 期颐:100岁,期颐之年,表示期待百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称谓》课件 (共28张)
姓名、称谓与礼制习惯
暑假里,小林去爸爸的工地玩,爸爸交代见到 了他的工友要打招呼,没礼貌会给他丢脸的。小 林问:“是不是喊工友?”爸爸说:“不是,喊 师傅就行了。”突然,一个女工人进来,小林想 喊师傅,但觉得不妥,改口叫:“师太,你好。” 爸爸提醒道:“人家不是尼姑,也是做工的女汉 子。”小林说:“我错了,那就喊女汉子吧。” 爸爸摇头,小林急忙说:“施主,女施主。”
❖ 2.号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
❖ 3.自号方式有以居住地或居住环境自号:陶潜自号 五柳先生,李白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以旨趣抱负自号,体现了个人的旨趣:杜甫自号少 陵野老,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以生辰年龄、 文学意境、形貌特征自号: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 才子。
❖ 4.别人赠号有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称谪仙 人。有以官职、住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 川有以封爵、谥号为号:诸葛亮称武侯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称谓》课 件 (共28张)
谦敬探由
1.身份地位
“鄙人” 指居于郊野的人,引申为无地位、无文化的鄙俗之人; “臣”“妾”“仆” “奴”和“奴家”(通常是年轻女子)等,用 “贱”、 “小”、“卑”和“下”等词构成谦称。如称妻子为“贱内”,老头自称“小 老”,道士自称“小道”,官员自称“小官”、“卑职”和“下官”,老百姓 在官吏面前自称“小人”和“小民”,等等。 “贵”、“尊”、“大”和“上”等词语。如贵庚、贵恙、贵府、贵报、贵门 和贵弟子,尊师、尊姐、尊姓、尊父和尊著,大名和大作等。
❖ 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 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 贱者有名无氏”。
古代文化常识之一:姓名称谓.ppt
5、嘉礼
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 诞生礼
成年礼 飨燕饮食之礼
诞生礼包括“三朝”、“满月”、
“百日”、“周岁”等。“三朝” 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 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 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 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 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
庙号
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被 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为太 宗、世宗。
号有几种?
武则天 慈禧太后 乾隆皇帝
慈禧的徽号就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 太后”
慈禧在同治元年(1862年)上徽号为“慈禧”。 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十月,因为同治皇帝载淳大婚,慈禧又加 上徽号“端佑”。 同治十二年二月,因为载淳亲政,慈禧的徽号又加上“康颐”二 字。 光绪二年(1876年)七月,因为新的皇帝即位,所以两个太后继 续垂帘听政。慈禧的号上又加了“昭豫庄诚”。 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因为光绪帝大婚并归政,徽号上又 加了“寿恭”二字。 光绪十五年三月,光绪亲政,又加上“钦献”二字。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因为慈禧的六十大寿到了,所以又 加上了“崇熙”二字。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婚姻文化的特点 ①重婚姻不重爱情 男女婚姻从属于家庭家族利益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婚姻文化的特点 ②男权至上,妇女处于绝对从属地位 夫妇伦理原则主要针对妇女.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妇德:贞操、顺静、幽闲、规矩、礼貌;
丧礼
对天灾人祸表达哀吊的礼仪 埋葬制度 古代丧葬制度 居丧制度 丧服制度 等级分明、形式繁缛 丧礼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0
上古女子的姓
❖ 因为姓具有别婚姻的作用,上古贵族妇女的 姓比名更为重要,对于她们的姓必须明确表 明,表明方式有:
❖ 1.尚未成亲的女子,在姓前加上孟(伯)、 仲、叔、季来表示排行,例如孟姜、伯姬、仲姜、
❖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 ❖ 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
❖ 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 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完整版ppt课件
11
氏
❖ 上古时期,有姓,亦有氏。姓是一种族号, 氏是姓的分支。
❖ 《左传·隐公八年》:“因生以赐姓,胙之土 而命之氏”。(胙:zuò,赐 )此言:诸侯可以 依据他的出生地得姓,天子还要分封给他土 地并赐给他“氏”。
济、、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 ❖ 明清以后,按辈谱命名最为盛行。
完整版ppt课件
29
字
❖ “字”只是限于古代成年男女。
❖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 十五笄而字”。
❖ 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 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 名。
❖ 名与字往往有着意义上的联系,常有相辅相成的关 系。
❖ 例如:冉耕,字伯牛。
完整版ppt课件
30
名与字之关系
❖ 同义反复。
❖ 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
❖ 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 元亮、周瑜字公瑾,文天祥字景瑞
❖ 由于词义的变迁,有些同义词我们已经看不出它们 的关系:
❖ 如:颜回字子渊。《说文解字》中:“渊,回水 也。”(回水,旋转的水)回,旋转也。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练习课件33张
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 表决,以多数决定。
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 秀才,即茂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古代文化小常识:
1.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作为尚书的属官, 初任为中令,满一年为尚书郎,满三年为侍郎。之后随着尚书台的权利加大,侍郎日 渐重要。隋唐之时,于京城内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管国家政务。其中, 每部一名之侍郎为辅佐尚书主官之事务实际执行者。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 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特指考中进士,也说“登第”。又如《祭 妹文》中“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龙门,龙门是个地名,又称禹门口。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指出了龙 门之难登,但只要登上龙门,就可以成龙,故有“一登龙门,身声价十倍”之说。 于是,人们就借此来比喻,把因得到名流推荐而得提高声誉的人称为登龙门。 由于唐代科举,很倚赖名流推荐,于是人们又把考上进士称为登龙门。
C.“登第”指登进士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 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二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 称号;三甲若干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人物称谓(共28张PPT)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
情的朋友叫“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
叫“ ”(“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襁褓 孩提 垂髫 齿龀、始龀 黄口 幼学 总角 束发
豆蔻 及笄 加冠、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天命 花甲、耳顺 古稀 耄 耋 期颐
(4)年龄称谓
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指二三岁的儿童 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小孩 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
,由朝廷赐与;还有私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
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高官司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
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
等。
姓名称谓
【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十岁以下 十岁
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指男子十五岁 指女子十三四岁 指女子十五岁
指男子二十岁,表示已经成人 三十岁 四十岁 五十岁 六十岁 七十岁
七八十岁 八九十岁
一百岁
考题链接
1【2015·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答案】D 【解析】“太子”专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
追尊的庙号常用
字。自汉代开始,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
古代文化常识之一:姓名称谓.ppt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
(毛泽东《沁园春· 雪》)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 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 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号。 经纬天地曰文,威强叡德曰武。 好内远礼曰炀,慈仁短折曰怀。
庙号
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 一般被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 嗣君则称为太宗、世宗。
他是谁?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同乡世教弟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谦称
同乡/世教弟/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他是谁?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
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 揭之。 (曾巩《墨池记》)
鹿鼎公?比敕公?
帝戒(吴)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
号有几种?
武则天 慈禧太后 乾隆皇帝
慈禧的徽号就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 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
号有几种?
别号 谥号 庙号 尊号 徽号 年号 绰号
绰号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 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 个绰号,叫做“孔乙己” 。 (鲁迅《孔乙己》)
尊称
渤海吴君彦律,有至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人教版九下《愚公移山》)
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 (苏教版《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
尊对卑称名,自称称名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由,诲汝知之乎?(仲由,字子路) 求,无乃尔是过与?(冉求,字子有)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
名与字同义
屈原,名平,字原。 (广平曰原) 颜回,名回, 字子渊。(渊,回水也) 韩愈,名愈,字退之。 毛泽东,名泽东,字润之。 周瑜,字公瑾。 诸葛瑾,字子瑜。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称谓 课件35张
3.名
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区别的符号,在古代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 命名。
4.字
只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字是成年举行冠笄礼时(男子20岁成人举行 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由来宾中的尊长代取的, 用以表德,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和 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
姓名 寇准
爵号 莱国公
称呼 寇莱公
9.称籍贯
籍贯指祖居、自身出生或家庭久居的地方。
姓名 孟浩然 王安石 康有为
称呼
孟襄阳 王临川 康南海
姓名 张九龄 汤显祖 袁世凯
称呼
张曲江 汤临川 袁项城
姓名 柳宗元 顾炎武
称呼 柳河东 顾亭林
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 的翁同龢hé。
姓名 贾谊 陶渊明 柳宗元
官地 长沙王太傅
彭泽县令 柳州刺史
称呼 贾长沙 陶彭泽 柳柳州
姓名 孔融 韦应物 刘备
官地 北海相 苏州刺史 豫州刺史
称呼 孔北海 韦苏州 刘豫州
8.称爵名
爵名指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常封以爵位,至高为王,下有公、侯、 伯、子、男五个等级。
姓名 左良玉
爵号 宁南侯
称呼 宁南
鲐背之年 90岁。鲐背:比喻年老的人气色衰退,皮肤消瘦,背若鲐鱼。
称谓
白寿 期颐
茶寿
双稀 双庆
释义 99岁。因“百”字去掉上边的一是“白”字,“百”数去一 为九十九而得名。
100岁。
108岁。因“茶”字的草字头即双“十”,相加即“二十”, 中间的“人”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 “八”。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再加上字头的 “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名。
2020年高中语文复习课件: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古代文化常识2--古代官职课件(共32张PPT)
因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指因过失而降级。“放”有流放、放逐义,从色彩上
讲,是贬职。)
9.以下各句说法正确的有几句( B )
返回 课堂训练
√①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
①对
×②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②错(是工部)
×③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所
职权,多表示皇族的信任和恩宠。
D.古代的御史原本是史官,后掌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御史有权弹
劾皇帝的过失。
【答案】D,御史无权弹劾皇帝。
2.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课堂训练
A.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即一切财政事宜,其长官
称尚书,下设副职称侍郎。
B.翰林院学士在唐代是皇帝的秘书、顾问,他们学识渊博,明清时期长
侍卫,唐代是侍郎手下的高级官员。
【答案】B(军机处分设满、汉员,一般由亲王,满汉大学士、 各部尚书、侍郎、总督等官员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4.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课堂训练
A.节度使是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官员,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
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B.大司马是汉代最高一级武官,廷尉是它的副职。太尉是宋代最高一
级武官,《水浒传》中的高俅曾任此职、
C.参军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
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D.都督是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
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答案】B,廷尉是掌管刑法狱讼,掌管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官 员。
2020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3(姓名称谓)
2020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3(姓名称谓)三、姓名、称谓(一)人物姓名称谓1.直称姓名。
①用于自称: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指南录>后序》)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指南录>后序》)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柳敬亭传》)④尊者对卑者称名:求,尔何如?(《论语》)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夫子何哂由也?(《论语》)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①称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送东阳马生序》)②称号: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③称谥号: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左忠毅公逸事》)④称斋号: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3.称官爵。
①称官名: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
②称爵名: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
(《柳敬亭传》)4.称籍贯。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5.兼称。
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6.特殊称谓。
①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上名号、官爵):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②职业+人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庄子·养生主》)③姓+之+人名: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左传·僖公三十年》)④封地+人名: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
(二)谦称、敬称、贱称、特定称1.谦称。
①王侯自称: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对》)②臣子自称: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③一般人自称: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某自幼熟读兵书。
(《失街亭》)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中山狼传》)④女子自称: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并序》)2.敬称。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总1-2:姓名称谓、古代官职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总1-2:姓名称谓、古代官职一、姓名称谓◆■※★●1.基本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
【称绰号】又叫外号或诨名,绰号一般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字”。
绰号有褒有贬,如李白外号“诗仙”,项羽绰号“西楚霸王”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
【称小名】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亲密或侮辱。
如称呼曹操为“阿瞒”。
【称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称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
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
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称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项突破之人名称谓精品课件
称 康有为→康南海;袁世凯→袁项城;
籍 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
贯 荒。”
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
常熟的翁同解。
称籍贯常见考点清单: 1.重点识记柳宗元,出生之地在河东
人名称谓
称 郡 望
韩愈本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 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工部;
苏公
人名称谓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称 官 地
刘备→豫州刺史→刘豫州;贾谊→长沙王太傅→贾长沙; 孔融→北海相→孔北海;陶渊明→彭泽县令→陶彭泽; 骆宾王→临海县丞→骆临海;岑参→嘉州刺史→岑嘉州; 韦应物→苏州刺史→韦苏州;柳宗元→柳州刺史→柳柳州;
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
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近内远礼曰炀
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mǐn)
人名称谓
称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庙 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 号 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 称 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年 号 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因苏氏是赵郡的望族,故他有时自己戏称 “赵郡苏轼”、“苏赵郡”。
孙权→讨虏将军→孙讨虏; 洪承畴→经略→洪经略;
颜真卿→太子太师→颜太师;阮籍→步兵校尉→阮步兵;
称 官 名
嵇康→中散大夫→嵇中散; 王维→尚书右丞→王右丞; 贾谊→长沙王太傅→贾太傅;王羲之→右军将军→王右军; 文天祥→少保→文少保; 刘禹锡→太子宾客→刘宾客; 柳永→屯田员外郎→柳屯田;杜甫→左拾遗→杜拾遗;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 ➢ 2019年(III卷)
近 13
殷纣: 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 酷刑,是有名的暴君。与夏末国君桀并称为“桀纣”。
年
文 武王: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
学
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 文 化
三晋: 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 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常
识
考
察
】
【 ➢ 2020年(I卷)
近 13
主司: 1.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2.科举的主试官。
年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
文
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
学 、
,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 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
化
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后又为古代
常
官的通称,常指地方长官,如京兆尹、河南尹、
识
州尹、县尹等。
考 察
御名: 皇帝的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 字,如御玺、御驾亲征等。
】
【 ➢ 2019年(I卷)
近 13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 以儒、墨、法三家影响最深远。
文
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称为“丁忧”。
化
常 私禄(文义判断): “私”强调个人拥有,与“公”相对;
识
“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后
考 察
也常用以借指仕途。 私禄在此强调是私人财产。
】
【 ➢ 2017年(II卷)
近 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指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19•卷Ⅱ)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B )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解析】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故选C。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
高考指津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试卷 卷Ⅰ 卷Ⅱ 卷Ⅰ 卷Ⅱ 卷Ⅲ 卷Ⅰ 卷Ⅱ 卷Ⅲ
卷Ⅰ
卷Ⅱ 卷Ⅲ 卷Ⅰ 卷Ⅱ 卷Ⅲ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
A
B
登进士第
兵部
名、字
谥号
首相 中宫
建储 陛下
礼部
教坊司
以字行
姻亲、血亲
(2017•卷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解析】“近侍”的官职未必就高,对帝王的影响也不一定大。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
高考指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16•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解析】“有司”是官吏的通称,可译为“有关官员”,例如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 中有言“召有司案图”。
高考指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次 4次
15次 2次
2次
2次 2次 1次
4次
10次 11次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
备考策略①关注教材,注重基础常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②明确类别,建立知识框架
③做题积累,总结具体用法
④对比分析,注意模糊考点
(望,既望/守丧、夺情起复/吏部/改元、建元/迁)
答题策略 关注语境 要锁定该专有名词出现的区域,从语义相关处推断。
关注教材 遇到专有名词时,要尽量关联教材,链接教材语境。
当遇到陌生的文化知识词语时,不妨进行生活常态 关注生活
化、共识性话语的联想。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
(一)学校与科举 3次 (二)山川与地理 4次 (三)天文与历法 0次 (四)政区与官职 15次 (五)节日与习俗 2次 (六)宗法与祭祀 10次 (七)礼仪与风俗 2次 (八)人名与称谓 11次 (九)文集与典籍 2次 (十)另类与其它 7次
高考指津
试卷20Biblioteka 5卷Ⅰ 卷Ⅱ卷Ⅰ2016 卷Ⅱ
卷Ⅲ
卷Ⅰ
2017 卷Ⅱ
卷Ⅲ
2018 2019
卷Ⅰ
卷Ⅱ 卷Ⅲ 卷Ⅰ 卷Ⅱ 卷Ⅲ
A 登进士第
名、字 首相 中宫 礼部 以字行 下车 状元
《三坟》 《五典》
豪右 陵寝 诸子百家 缪公 殷纣
B 兵部 谥号 建储 陛下 教坊司 姻亲、血亲 收考 上元
※阙
顿首 株(连)
(2016•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解析】移疾是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不一定是受到权臣诋 毁。
诏令 汤武 武王
C 庙号 嗣位 有司 吏部 致仕 母忧 车驾 近侍
践阼
茂才 前尹 礼乐 变法 三晋
红色为设误选项;※为多次(2次及以上)考查内容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
D 太子 ※阙 契丹 移疾 ※两京 私禄 ※京师 告老
逊位
※京师 御名 就国 黥 令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学校与科举 (二)山川与地理 (三)天文与历法 (四)政区与官职 (五)节日与习俗 (六)宗法与祭祀 (七)礼仪与风俗 (八)人名与称谓 (九)文集与典籍 (十)另类与其它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
高考指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18•卷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
高考指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16•卷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解析】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宴飨、科举等,掌管土地、户籍的是户部。
(2018•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解析】“京师”两个字分开,“师”没有“国都”的意思。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析】D.“太子”专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
(2015•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解析】C项错在“长子继承”,应为“嫡长子继承”。
立德树人,注重核心价值观考查,贯彻全 面发展的时代理念;
古今融通,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 展;
聚焦能力,注重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 提升;
创设情境,凸显考查“四性”(基础性、 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指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15•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解析】“尹”会意字,左边一撇表示笔,右边是“又”(手),象手拿笔,以表示
治事;本义为治理,是官的通称。“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
“京兆尹”为古代京师的地方长官。都不是“知府”的简称。
(2019•卷I)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解析】“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而且汉代董仲舒倡导“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可知影响最深远的三家应该是“儒、法、道”而非“农”。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下车
收考
状元
上元
《三坟》 《五典》
※阙
豪右
顿首
陵寝
株(连)
诸子百家
诏令
缪公
汤武
殷纣
武王
红色为设误选项 ※为多次(2次及以上)考查内容
C 庙号 嗣位 有司 吏部 致仕 母忧 车驾 近侍
践阼
茂才 前尹 礼乐 变法 三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 太子 ※阙 契丹 移疾 ※两京 私禄 ※京师 告老
逊位
※京师 御名 就国 黥 令尹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
高考指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18•卷Ⅰ)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作为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解析】践祚: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无“用武力打 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