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池上-小池》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池上、小池》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池上、小池》教案教学目标1.认读诗歌《池上、小池》,感受交响音调与快乐的韵律。
2.了解文中描述的池塘和小青蛙,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3.掌握生字词“水边”、“倒映”,并懂得常见汉字“池”、“上”、“小”、“青蛙”等的书写。
4.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叙述小青蛙的欢乐时刻。
5.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教学生诵读诗歌《池上、小池》。
2.难点:体味诗歌的意境,让学生能够感受作者的用心之处。
教学准备1.诗歌《池上、小池》课文;2.CD或录音设备;3.黑板、粉笔;4.幼儿园实物小青蛙;5.学生《池上、小池》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自由活动,为诗歌的诵读做准备。
2.唤起情感,老师用朗朗的音乐声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让他们快乐地听诗歌。
二、学习1.听诵读,播放诵读诗歌的音频,让学生认真聆听,感受作者的用心之处。
2.课文讲解,解释课文中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3.诗歌朗读,老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三、练习1.生字词书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词“水边”、“倒映”等,巩固学习成果。
2.表演,安排小组表演《池上、小池》,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诗歌的意境。
四、总结1.复习,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强调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2.激励,鼓励学生用心体会美好事物,发现生活的乐趣。
课堂作业1.默写,让学生默写课文中的部分片段,巩固诗歌内容。
2.描画,要求学生用画画表现《池上、小池》的场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诗歌《池上、小池》的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感受诗歌的美妙。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多加强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朗读诗歌来发现美好,感悟生活中的美丽景色。
以上就是本节课《池上、小池》的教学设计,希會对您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的读书方式——吟诵。
2、了解吟诵的简单规则:平长仄短、依字行腔。
3、能正确标出平声、仄声、入声的吟诵符号,并按照规则吟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了解吟诵的基本规则,能正确标出平声、仄声、入声的吟诵符号,按照规则吟诵古诗。
教学媒体:课件、吟诵音频、视频教学过程:一、对比朗读,引入吟诵之门1、出示古诗《池上》。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首你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的诗,谁能用你认为最美的声音来读一下。
(点2名同学展示朗读)。
2、师:这两个同学读得真美呀,听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池鲜艳的荷花,还有一个顽皮的小孩,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你们愿意给老师这个机会吗?(师展示吟诵)3、师:你们觉得张老师读的与刚才两位同学读的有什么不同吗?(有停顿、有拖延………)是的,这就是古人读书的方式,今天我们把它叫做——吟诵。
二、寻找钥匙,打开吟诵之门1、了解吟诵的基本规则——依字行腔师: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老师刚刚的读法和我们平时的读法为什么不一样吗?(想)那是因为,在这些普普通通的文字的读音中藏着许多秘密,而老师这里有一把开启声音秘密的钥匙,你们想不想要?这把钥匙的名字叫做“依字行腔”。
(1)什么叫做依字行腔?就是按照字本来的读音来读。
声调向上,就往上读;声调向下,就往下读;声调平的,就平着读;声调拐弯,就拐着弯读。
(2)师:有人说,汉字的声调就是最美的乐谱。
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小朋友都是小小的音乐家。
不信,咱们来试试?(3)出示“春天春阳春水春树”,示范依字行腔,点名展示。
再示范读“凉姜——凉姜中心学校——凉姜中心学校欢迎你”。
(4)名字也可以这样读“李白”“白居易”“张居先”。
同桌之间吟诵名字。
(5)瞧,有了“依字行腔”这把钥匙,是不是能把我们普通的文字变得像歌曲一样美美的。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美美地吟一吟《池上》这首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小池》教案
《小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诗《小池》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古诗。
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这首古诗通过对细流、树荫、水面、小荷、蜻蜓等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的勾画了一幅初夏风景画,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古诗中初步的感受夏天的美丽景色。
[教学目标]1、认识“露”“柔”等生字。
2、培养孩子朗读古诗的兴趣,并使孩子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的朗读使孩子能很好的体会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学过好几首古诗,你们还记吗?谁来给大家背一背。
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
2、板书课题:教师一丝不苟地书写,边写边告知学生:字要写得横平竖直,端端正正才好看。
3、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题目。
“池”是翘舌音。
我们来看看大屏幕,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小池?——“小池”指的是小小的的池塘。
二、介绍作者多媒体出示作者简介。
过渡:了解完作者,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蜻蜓)(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怎么将这些景物描写进诗歌当中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
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好,开始吧,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3、读完了吗?读完以后,请在诗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圈完之后再读几遍,认识这些生字朋友。
4、可以把这首诗通顺的读下来吗?一起来读一读。
5、大家读书多认真啊!生字宝宝也忍不住要和大家交朋友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我们快来拼一拼,读一读,大声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吧。
①“惜”——组个词:爱惜、疼惜、怜惜,怎么记住这个字?小结:用心去疼,用心去爱,这就叫“惜”。
所以旁边是个竖心旁。
②(出示:“阳”、“阴”:这两个字不同在哪?)把“日”换成“月”就是——“阴”。
小结:阳光下亮堂堂,月光下阴森森,熟字换部件,一下记两个。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1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学设计
11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1《古诗两首》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描绘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首古诗描绘的都是诗人于夏天所见之景,前者叙述小娃采莲之事,后者刻画夏日小池之景。
诗歌语言通俗易懂,诗句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将人、事、景描绘的和谐自然,极具风趣,内容贴合本单元人文主题“夏天”。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古诗要读出节奏,并背诵积累。
二、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等5个生字,会写“首”.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撑小艇、采白莲、藏踪迹、浮萍”等词语的意思,初古诗大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含的夏天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丰富古诗积累。
四、教学难点1.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感知夏天的美好。
2.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儿童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五、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播放视频录音,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第11课古诗二首。
(齐读课题)2.今天我从我们班请了一位小老师,来给大家讲解“首”字。
3.谢谢小老师的精彩讲解,“首”是本节课要求会写的字,请看老师范写,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
首: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下面的“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4.你们真会学习,根据我们的评价标准,快拿起笔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写一个。
注意写字时,头正,身直,脚放平,一尺一寸一拳头。
展评:同桌交换,学着老师的样子夸夸同桌的书写。
来看这个同学的书写,点,撇短而小,老师给你一颗星。
第三笔是长横,写得很规范,老师再给你一颗星。
如果你的同桌也做到了,请你给他画上两颗星。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精选3篇)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精选3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篇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池上》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 ;2、能认识古诗中 5 个生字;3、会写 2 个生字:首、采。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 2 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 5 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4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
(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 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1、指名读,纠错正音。
2、齐读易错音。
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学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 古诗咱们能够读准确了,第二场比赛咱们来比比看谁最快地记住古诗中的会认字。
首踪迹浮萍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能把古诗读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1、自由读后,想一想诗句意思。
2、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及时反馈。
重点理解“偷采、不解”4、入情入境想象朗读古诗,思考:古诗里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孩?五、比赛四:比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 ) 现在咱们比比谁能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观。
(一)先学1、生观察二个字在田字格里的结构,位置并书写笔顺。
2、指名说笔顺。
3、齐书空笔顺。
4、指名上台板书会写字,其他学生练写在书上。
5、台下学生观察台上学生板书的。
(二)后教6、指名上台纠正,并说出正确与美观。
7、师生评议(对不对,好不好)。
8、师范写。
9、生再描红书写。
古诗两首:池上、小池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古诗两首:池上、小池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池上》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2、能认识古诗中 5 个生字;3、会写 2 个生字:首、采。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 2 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 5 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4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
(第一次“先学后教”)(一)先学 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 1、指名读,纠错正音。
2、齐读易错音。
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学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古诗咱们能够读准确了,第二场比赛咱们来比比看谁最快地记住古诗中的会认字。
首踪迹浮萍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能把古诗读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1、自由读后,想一想诗句意思。
2、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及时反馈。
重点理解“偷采、不解”4、入情入境想象朗读古诗,思考:古诗里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孩?五、比赛四:比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现在咱们比比谁能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观。
(一)先学1、生观察二个字在田字格里的结构,位置并书写笔顺。
2、指名说笔顺。
3、齐书空笔顺。
4、指名上台板书会写字,其他学生练写在书上。
5、台下学生观察台上学生板书的。
(二)后教6、指名上台纠正,并说出正确与美观。
7、师生评议(对不对,好不好)。
8、师范写。
9、生再描红书写。
10、展示比赛。
六、当堂训练:1、书写 2 个会写字,并组词。
部编新版池上+小池教案
部编新版《池上+小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池上》和《小池》。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比较两首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比较两首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2)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自主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歌文本、图片、音乐等。
2.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诗歌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诗歌《池上》和《小池》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朗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诗歌《池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2)学生自主学习诗歌《小池》,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分析主题和表现手法。
(2)全班交流: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评价。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说明理由。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古诗⼆⾸(池上/⼩池)》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科书分析: 1.课⽂的两⾸古诗,分别是唐代⽩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的《⼩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个可爱的顽童形象;《⼩池》则描绘夏⽇的⼀处由泉眼、流⽔、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景,富有夏天⽣活情趣。
诗歌语⾔浅显易懂,朗朗上⼝,有利于学⽣诵读理解。
2.课⽂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中华传统⽂化的熏陶,⼜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道开”表现得不够,⽽且没有“开”;《⼩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显得“⼩池”不⼩。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由两⾸古诗组成,但⼀篇课⽂相对⽽⾔是⼀个整体,从优化的⾓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前,学⽣已经通过课⽂和语⽂园地,学习了10⾸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是不容易理解,甚⾄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具体情况采⽤不同的策略⽅法进⾏教学。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朗读课⽂,背诵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孩顽⽪、天真的形象以及⼩池夏⽇美景。
3.能正确认读“⾸”等12个⽣字新词,正确读记“泉⽔”等8个词语。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池上小池》教案
古诗两首池上小池授课目的1. 学会本课7 个生字。
认识“首、踪、迹”等12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诵《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授课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 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采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 2 课时。
授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序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快乐吗?说说为什么。
( 学生交流 ) 是啊,老师也特别喜欢夏天,昨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旅游了一番,拍了很多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同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 ( 课件显现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学生交流 ) 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重申“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地址。
②学生试一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抵达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幽默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出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平时。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 ) 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 课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一年级古诗《小池》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一年级古诗《小池》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小池》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三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来到时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的明丽。
教学准备:录音机、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画笔、白纸。
一、接题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本课插图。
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2.板书:,你觉得美吗?3.指导读题。
把课题美美地读一读。
4.春天来了,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就醒来了,想去边看一看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乐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语:姐姐吹了一口气水波一只气球鲜红芦苇睫毛倒映白鹅珍珠(2)你觉得最美的地方是哪儿?选一句读给大家听。
三、诵读课文,体验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一段。
(2)多媒体显示中水波闪动,池塘边的芦苇随风飘动的画面。
(3)像什么?哪儿像?读读课文,想想画面,同桌相互交流。
(4)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读给大家听一听。
相机指导读好“轻轻”、“一闪一闪”、“长长的”等词。
教师通过适时巧妙的评点,如:“多么温柔的春风姑娘”,“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这只大眼睛十分明亮”等,不露痕迹地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春风的温柔,池水的清亮,芦苇的细长,感受的美。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在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些什么呢?多媒体显示:白天和晚上中的倒影。
(1)教师配乐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边听边观看画面。
(2)白天,这只“大眼睛”里能看见什么?晚上呢?(3)你觉得这只“大眼睛”看到的景物美吗?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听。
其余学生闭眼静听,想象画面。
3.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彩的世界倒映在里,把装点得格外漂亮。
让我们拿起书,把的美景看个够吧!四、画画说说,积累内化1.多美呀!让我们拿起彩笔来画一画。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池上小池》人教版(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池上小池》人教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池上小池》这篇课文,使学生能够:1.了解农村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了解小池塘的作用以及小池塘中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3.激发学生的想象,体验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小池塘的作用和小池塘中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2.感受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把握诗人的意图,感受诗的韵味。
2.加深对小池塘生物的认知,理解生物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思路符合启发式教学,学生在感受和学习的过程中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把握小池塘的作用和生物相互依存关系等内容,采用整体与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热身老师带领学生欣赏有关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丽。
回顾上一次的课堂,提问学生:“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到什么?”家长们给我们留了好多有关昆虫的言语,请同学们报一下自己抓到了什么小昆虫。
2.导入老师根据生活经验,向学生展示图片:小池塘中的青蛙、小鱼、小虾、小螃蟹等生物,然后设问:“你知道小池塘中生物之间是如何相互依存的吗?”3.输入展示课文《池上小池》,老师将诗歌分段,让学生响应,共读,让学生体验诗的意境。
4.感悟通过诗歌的渲染,老师引导学生们去感受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在小池塘中的奇妙联系——在小池塘中,虾吃藻,青蛙吃小虾,鱼吃虫和藻。
同时,老师让学生们具体描绘小池塘中的自然生态现象。
例如:“在小池塘里静悄悄地,一条小鱼游到了藻草堆的中心,忙碌地啃咬着里面那些绿色的小叶子……”5.总结老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体验到的感觉,同时解说几个重要的词汇,例如:相互依存、生态学和诗歌等。
6.小结教学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会诵一遍诗歌,可以加深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以及对于诗歌的理解。
在接下来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要多多关注与热爱大自然,珍视小池塘中的生物,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优秀教案(含反思)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优秀教案(含反思)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古诗,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引入话题:夏天到了,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学生交流)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夏天的美景照片,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展示荷塘美景)2.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古诗二首》中的两首诗。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XXX来到荷花池塘,看见了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XXX。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XXX是唐代著名诗人,有“XXX”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设计意图:通过吟诗炼字,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
一)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小池)》教案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小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泉、流、爱、柔、荷、露、角”7个生字。
2.会写“无、树、爱、尖、角”5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小池》,背诵古诗。
4.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所描绘的初夏小池的美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直观演示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初夏小池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景物。
引出古诗《小池》,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美景。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全班齐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识字教学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可以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生字的读音。
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让学生书空。
例如,“泉”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白”,下面是“水”;“爱”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爫”,中间是“冖”,下面是“友”。
用生字组词,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
例如,“泉”可以组成“泉水”“清泉”“温泉”等;“爱”可以组成“爱心”“爱护”“热爱”等。
4.精读古诗,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解释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喜爱之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明小小的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让学生感受初夏小池的生机与活力。
5.朗读指导,体会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诗人对小池美景的赞美之情。
可以采用范读、领读、齐读、配乐读等方式。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古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池上》描绘了乡村儿童偷采白莲的可爱的形象,体会诗中优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以朗读为主,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领悟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理解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
重点:感受诗中儿童天真无邪的形象和朴素的美感。
重点解决: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儿童的形象和诗的意境。
教具:挂图等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激趣。
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有的是从课文中学来的,有的是课后自己学习的,大家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吗?一句两句也行,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
导入。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诗,那就是:(板书)池上。
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人常常临池而立,观察池上独特的风景。
本诗就是描写的他在池边看到动人的画面。
二、感知的诗歌,了解大意。
读。
老师读诗题与作者,以及每句诗的后两个词学生:小娃老师: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教师再次换方法读《池上》在师生互动中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
品。
从反复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可爱师:从哪个字或词中你体会到了?生:“偷”师:“偷”让人觉得讨厌,你读出了可爱,能说说理由吗?生:因为这里的小娃娃也许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私自去采莲,我觉得他很顽皮,很可爱。
师:小娃娃的偷是可以原谅的,不知者不为过,不是不光彩的事,其实算不得什么偷,不同于大人的偷。
这行为可以说是可爱的,理解得很棒,说明你读明白了。
其他同学还能感受到什么吗?生:我能感受到小娃娃非常能干,因为才一个小娃娃竟能撑出小船去采莲,真不简单。
生: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是我去采莲,家长一定又担心我们的安全啦。
师:我听出了你们的羡慕,再读一读诗,读出白己的理解。
生:我读出小娃娃有一点“自作聪明”的我从“不解藏踪迹,浮萍一刀开”我觉得他既然是去偷,为何不知掩藏自己?生:这一句中我觉得很美,小船在湖面上穿行,冲开浮萍,池上划出一道水路,加上手忙脚乱的划船的小娃娃,有趣极了。
部编新版池上小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池上小池》。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池上小池》。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描绘和赞美手法。
(2)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2)生字词卡片。
(3)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2)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景物,引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关注和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池上小池》。
(2)学生跟读并尝试背诵课文。
3. 词语解释与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理解与讨论:(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观察与表达:(1)教师展示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学生尝试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池上小池》并背诵。
2. 选择一个自然景物进行观察,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3. 家长协助学生进行作业的完成,并签名确认。
六、教学延伸1. 艺术活动:邀请学生发挥创意,用绘画或手工艺的方式表现他们心中的“小池”。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学重点: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三、教学难点:①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这就是《池上》。
板书课题3、简介作者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
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解字词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
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背面紫红*,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
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⑶明大意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
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⑴学生练读。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第12课《池上、小池》人教版(部编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句描绘的自然景象相关的主题。
2.朗诵练习:为了学生感受诗句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
-诗句含义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古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可能较难理解,如《小池》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所表现的意境。
-生字词的运用:学生在学习生字词时,不仅要掌握读音和书写,还需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诗歌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情感,并在朗诵时进行准确表达。
举例:在理解《小池》中“树阴照水爱晴柔”一句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晴柔”一词的含义,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句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描述有着很好的想象力。他们在分享成果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也有一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语言组织能力较弱。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口语训练,鼓励他们多读书、多积累、多表达。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在教授古诗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字词和诗句的理解,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池上》、《小池》这两首古诗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认真听讲,对诗句的意境和描绘的自然景象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一些思考:
部编新版池上+小池教案
部编新版《池上+小池》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池上+小池》,了解和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白居易及其《池上》一诗的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池上》一诗的主题和情感。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池上》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新课内容展示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池上》一诗的意象和意境。
掌握《池上》一诗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2 教学内容逐句解析《池上》一诗,让学生理解每个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分析《池上》一诗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美。
2.3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运用图表、示意图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象。
第三章:诗歌鉴赏与分析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分析和评价诗歌。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池上》与《小池》的异同。
3.2 教学内容让学生独立分析《池上》一诗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对比《池上》与《小池》,分析两首诗的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的异同。
3.3 教学方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见解。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
第四章:课堂练习与互动4.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池上》一诗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2 教学内容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默写《池上》一诗,并解释其中的重点词语。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诗人创作《池上》的场景。
4.3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further study.5.2 教学内容回顾《池上》一诗的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和分析。
部编新版池上小池教案
部编新版池上小池教案教学目标:1.能听懂、认读并正确书写书中的字词和句子。
2.能理解课文内容,正确跟读课文,流利表达课文内容。
3.能根据所学课文,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复述。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正确拼写书中的字词。
2.能正确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书中的字词及句子。
2.能较好地进行阅读和复述。
教学准备:教材《池上小池》(部编新版)课本、黑板、粉笔、教具等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适当放松气氛,为新课的展开做好准备。
二、课文学习(30分钟)1.教师首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
2.学生听完后,教师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和结构。
3.教师逐段组织学生跟读课文,并注意纠正学生发音和语调等问题。
4.学生跟读完毕后,教师进行课文的理解性讲解,包括词义的解释、句子的理解、故事情节等。
三、词语学习(20分钟)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将一些重要的生字或词语写在黑板上,并解释其意思。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出这些字词,并进行拼读练习,确保学生能正确读出这些字词。
3.教师提问学生这些字词在课文中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字词。
四、句子学习(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课文中的句子,并对其中的生词和句式进行讲解和分析。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这些句子,并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3.教师提问学生这些句子的意义和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句子的使用技巧。
五、课文复述(2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复述,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正确表达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进行课文复述后,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和引导,帮助学生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六、课后作业(10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准确书写练习书中的字词和句子。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重点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导语: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
2、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3、板书课题,齐读。
3、简介白居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2)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小孩偷采白莲)三、再读古诗,理解诗句。
1、再次自由读诗,试着理解诗句的饿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交流,理解诗意。
3、指名交流,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四、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天真、可爱、顽皮、活泼、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乡村小孩)2、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偷采: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不解:小娃自以为没有人知道,做得很机密,很隐蔽,瞒过了大人,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呢!体会孩子的质朴、纯真、可爱3、教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纯真可爱的乡村小娃的形象。
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4、指导朗读全诗。
读出小娃的顽皮活泼、天真可爱,诗人的喜爱之情。
指名读—指名读—评议——齐读5、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教师:还有哪些古诗也是描写小孩子童真、童心、童趣的,请你搜集整理,并读一读,去体会一下,下节课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池上小池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课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3.汇报交流。
(二)熟读古诗。
1.划节奏读诗。
2.指名汇报,相机大屏显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指名读诗。
4.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5.齐读古诗。
6.趣味诵读。
7.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地读诗,这样多有趣啊!8.师引导: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一个小娃偷采白莲。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小艇:船。
(2)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大家对荷花池和娇嫩的莲蓬的向往之情。
)(3)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机理解“莲蓬”。
课件展示莲蓬:瞧,这就是莲蓬,它长在荷花花瓣中间。
莲蓬里藏着一粒粒的莲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成熟了,甜甜的莲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东西。
)(4)采访式指导朗读。
①小娃欣赏着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来,读出你的高兴。
(被采访的学生读)②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激动。
)来,读出你的激动。
(被采访的学生读)③小结:小娃欣赏着美景,享受着美味,真是惬意又幸福。
请大家一起读出你们此刻的感受。
(学生齐读)4. 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个字?(1)师引导:这么多的白莲是小娃瞒着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2)指导读出紧张、高兴的心情。
(3)是的,偷采了白莲回家的小娃既高兴,又紧张。
(齐读)(4)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5)你有过偷偷地做一些类似的恶作剧的经历吗?(6)小结: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齐读)(7)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认识浮萍。
①导学: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②看,这就是浮萍,它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
(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4)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
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6)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7)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
(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4)指导朗读。
四、感情朗读,背诵全诗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3.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4.小结:其实,像这首诗一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四时田园杂兴》《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课后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
(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4.展评学生写的字。
第二课时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1.(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
)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
(出示配乐课件:夏天情。
)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4.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
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古诗前运用多媒体以背诗说话引入,以诗找景,以图解诗,以景悟情,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教师相机指导:(1)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
本义:泉水。
(2)课件出示“爱”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喜爱。
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一)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
)(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爱晴柔”?(2)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
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甜美,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
)(3)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4)“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
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2.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
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出示课件:满池的荷花的图片及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呢。
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
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