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的辨证与护理
儿童发热标准指南
儿童发热标准指南一、引言发热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能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包括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等。
正确评估和处理儿童发热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可能的并发症和减轻儿童的不适。
本指南旨在提供有关儿童发热的最新信息,帮助家长和医疗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种常见症状。
二、定义和诊断1.定义:发热是指体温高于正常范围,通常以腋下温度超过37.5℃(99.1°F)为标准。
2.诊断:在评估儿童发热时,应考虑其他症状和体征,如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头痛、寒战、乏力等。
此外,了解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旅行史和接触史等也非常重要。
三、分类和鉴别1.分类:根据发热的时间和程度,可以分为短期发热(<7天)和长期发热(≥7天)。
根据体温高低,可以分为低热(37.5-38℃)、中度热(38.1-39℃)和高热(39.1-41℃)。
2.鉴别:鉴别不同类型的发热有助于确定病原体和治疗方案。
例如,长期低热可能是由结核病、风湿热或其他慢性感染引起的;短期高热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四、治疗和建议1.补充水分:儿童发热时,应多饮水以补充体内水分流失,有助于降低体温。
2.合理饮食:给予儿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3.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拭儿童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帮助散热。
避免使用冰水或酒精擦拭,以免引起皮肤刺激或寒战。
4.观察体温变化: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变化,以及时发现高热或低体温。
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5.预防并发症:儿童发热时,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脱水、惊厥等。
如出现相应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治疗。
五、总结与建议本指南提供了关于儿童发热的最新信息,帮助家长和医疗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种常见症状。
在处理儿童发热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合理饮食、物理降温、观察体温变化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
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治疗。
宝宝发烧的几个阶段及护理注意事项
宝宝发烧的几个阶段及护理注意事项发烧主要分为3个时期反复循环,寒战-高热-退热。
苏州iplus孕妇摄影的育婴师cc认为在这三个阶段,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宝宝的身体护理。
寒战期的表现:当经历到发烧的第一阶段会出现全身发抖、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体温介于正常和高烧之间,于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迅速升高等症状,通常寒战期的表现越明显,发烧期体温越高。
寒战期的护理重点:妈妈应该为宝宝采取适当的保暖,特别要注意的是四肢末梢的保暖。
可以在必要时适当服用退烧药物。
在这个时期,补充温热的水分和食物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要给予宝宝与病症战斗的能量。
高热期的表现当经历到发烧的第二阶段时,就会出现全身皮肤发烫、面色红润、呼吸心跳加快、口渴、食欲不振、全身疼痛、倦怠无力,体温居高等症状,是整个发烧期的最高发热点。
高热期的护理重点:妈妈要随时观察宝宝反应,根据舒适度为宝宝减少衣着和盖被。
这个阶段补充水分和食物比上个阶段要更加注意,因为高热期很容易脱水,所以要充分做好预防脱水工作。
必要时用物理方法和药物降温。
但是要注意先后顺序,物理降温最好在使用退烧药物的30分钟后再进行。
退热期的表现当经历到发烧的第三个阶段时,表现为:发烧者大量流汗,体温开始下降,呼吸心跳恢复正常,口渴、食欲不振、全身疼痛、倦怠无力持续存在。
退热期的护理重点:妈妈要根据宝宝的情况,勤擦汗勤换干爽衣物。
因为在退热阶段,宝宝身上已经没有高烧时候的温度了,妈妈们要根据需要适度保暖。
补充水分和食物,预防脱水。
这点是发烧全过程都要注意的点,极为重要。
小贴士:1. 发烧期间,体温时高时低是普遍现象,须待病因消除疾病治愈后,体温调定点恢复到原来的设定,这时体温才能恢复到正常。
2. 体温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严重感染时体温可能不升反降。
苏州iplus孕妇艺术摄影的育婴师cc提醒广大家长以上就是宝宝发烧的处理方法,千万不要干着急,冷静处理。
小儿发热的诊断及治疗个案分析ppt
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单次应用常规剂量的布洛芬,其退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 强且维持时间久,特别是用药后4、6h,但口服对乙酰氨基 酚后体温下降的速度在服药后0.5h比布洛芬更明显。
严重持(Chi)续性高热建议采用退热剂交替使用方法 ① 先用布洛芬10mg/kg, 4h后对乙酰氨基酚(Fen)15mg/kg。 ② 对乙酰氨基酚12.5mg/kg, 4h后布洛芬5mg/kg。
情况不佳者、1~3个月婴幼儿WBC < 5 ×109 ·L - 1或
> 15 ×109 ·L - 1。
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发热的对(Dui)症治疗
• 临床常用的降温措施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物(Wu)理降温 一种是药物降温
• 具体应用哪一种降温方法为好,应该根据患儿的年龄、 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大腿内侧。
注意:①3岁以下不应用;②胸腹部不可擦,以免引起心率减慢
及腹泻;③动作要轻柔,皮肤擦至发红为宜,不要将皮肤擦破。
(4) 冷盐水灌肠:婴幼儿用冷盐水150-300ml,儿童用300-500ml,
冷盐水温度为20℃左右。
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
㈠ 解热镇痛(Tong)抗炎药 ㈡ 肾上腺皮质激素
重复 评 第九页,共二十五页。
实 验室检查 (Shi)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血小板和白细胞
尿常规、大便常规 C-反应(Ying)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血、尿、粪便或痰培养 X胸片 脑脊液检查
脑电图检查
第十页,共二十五页。
腰椎穿刺(Ci)检查尽量争取在抗生素使用之前行腰 椎穿刺(Ci)检查。适用于新生儿、1~3个月婴幼儿一般
小儿发烧护理PPT课件
四、小儿发烧 的常见误区
四、小儿发烧的常见误区
对小儿发烧的恐慌情绪处理 - 避免过度紧张 - 建立正确的态度与认知
四、小儿发烧的常见误区
不恰当的降温措施 - 避免错误使用药物 - 不适当的物理降温方法
四、小儿发烧的常见误区
不合理的就医行为 - 针对不同状况的就医方式 - 避免过度就医或延误就医
不同年龄段小儿发烧的表现特点 - 婴幼儿期 - 学龄前期 - 学龄期
二、小儿发烧 的预防与识别
二、小儿发烧的预防与识别
预防发烧的方法 - 手部卫生 - 室内空气清洁 - 安全用药
二、小儿发烧的预防与识别
识别小儿发烧的常见症状 - 体温升高 - 不舒服、嗜睡等 - 其他伴随症状
三、小儿发烧 的护理方法
小儿发烧护理 PPT课件
目录 一、小儿发烧护理基础知识 二、小儿发烧的预防与识别 三、小儿发烧的护理方法 四、小儿发烧的常见误区
一、小儿发烧 护理基础知识
一、小儿发烧护理基础知识
发烧的定义: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 症状 小儿发烧的常见原因
- 感染性疾病 - 免疫系统问题 - 环境因素等
一、小儿方法
充分休息与睡眠 - 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 定期监测体温
三、小儿发烧的护理方法
注意适当补水 - 喂养水分摄入量 - 使用温和的饮料
三、小儿发烧的护理方法
使用适当的降温方法 - 药物降温 - 物理降温措施
三、小儿发烧的护理方法
注意症状观察与就医时机 - 观察症状变化 - 及时就医的指示
儿童发烧护理工作总结
儿童发烧护理工作总结
儿童发烧是家长们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因为孩子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
在面对儿童发烧时,家长们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孩子能够尽快康复。
以下是对儿童发烧护理工作的总结和建议。
首先,当发现孩子发烧时,家长们不要慌张,要冷静地测量孩子的体温。
通常,儿童的正常体温在36.5°C至37.5°C之间,如果超过37.5°C,就属于发烧。
在
测量体温时,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者耳温枪,但要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当孩子发烧时,家长们要及时给孩子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让孩
子休息。
同时,可以给孩子擦拭温水或者温酒精湿毛巾,以降低体温。
如果孩子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家长们在给孩子服用退烧药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来
使用,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者频率。
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出现过敏或者其他不良反应,要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最后,儿童发烧护理工作需要家长们保持耐心和细心,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护理措施。
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
总的来说,儿童发烧护理工作需要家长们保持冷静、细心和耐心,及时采取正
确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孩子能够尽快康复。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措施,避免孩子受到感染。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发热的处理和常见病症介绍
3
遵医嘱用药
切勿擅自中止治疗或调整药物剂量,以免影响疗效。
4
密切关注
持续关注孩子的病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向医生反馈问题,随时准备就诊。
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关注症状变化
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饮食、睡眠等变化,及时掌握病情发展。
记录病程情况
保持详细的病程记录,有助于医生诊断和评估病情。
保持沟通交流
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根据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
预防措施
勤洗手、适当休息、饮食均衡等有助于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接种疫苗也是很好的预防措施。
下呼吸道感染
咳嗽与痰液
下呼吸道感染常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和痰液增多。咳嗽可能有粘稠痰液随之而来。
发烧与呼吸困难
感染会导致体温升高,同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和疼痛的症状。严重感染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
需要及时就医
下呼吸道感染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尽快就医进行氧疗和其他治疗。及时诊治很关键。
耳鼻喉疾病
耳部感染
如中耳炎、外耳道感染等,常见症状包括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
鼻部疾病
如鼻炎、鼻窦炎等,引起鼻塞、流鼻涕、嗅觉障碍。可能造成颜面疼痛和呼吸困难。
咽喉疾病
如扁桃体炎、喉炎等,症状有咽痛、吞咽困难、发声异常。可能危及呼吸。
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
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痛、发烧、小腹疼痛等。及时诊治很重要,否则可能加重并发并发肾脏损害。
症状表现
发热通常伴有畏寒、出汗、头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处理以防病情恶化。
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病毒会引起身体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体温升高。
小儿发热的护理常规
小儿发热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随症状等。
2、评估患儿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
3、了解患儿相关检查结果。
二、护理措施1、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2、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3、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4、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皮肤。
随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
5、降温处理30分钟后测量体温。
6、补充水分防止脱水,鼓励患儿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软食。
7、做好口腔护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鼓励患儿多饮水。
2、告知患儿穿透气、棉质衣服,寒战时给予保暖。
3、告知患儿及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
四、注意事项1、冰袋降温时注意避免冻伤。
2、发热伴大量出汗者应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3、对原因不明的发热慎用药物降温,以免影响对热型及临床症状的观察。
4、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及早遵医嘱给予降温药物。
5、必要时留取血培养标本。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宽×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
如何正确处理婴儿发热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婴儿发热问题婴儿发热是每个父母都会面临的问题,正确处理婴儿发热问题对于保护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处理婴儿发热问题,包括如何判断婴儿发热的程度、何时需要就医、如何进行家庭护理等。
一、判断婴儿发热的程度婴儿发热的程度可以通过测量体温来判断。
正常的婴儿体温范围在36.5℃至37.5℃之间。
当婴儿的体温超过37.5℃时,可以被认为是发热。
根据体温的高低,可以将婴儿的发热分为三个级别:1. 低热:体温在37.5℃至38℃之间;2. 中度发热:体温在38℃至39℃之间;3. 高热:体温超过39℃。
二、何时需要就医在处理婴儿发热问题时,需要根据婴儿的体温以及其他症状来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以下情况下应该及时就医:1. 婴儿体温超过39℃;2. 婴儿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咳嗽、喉咙红肿等呼吸道症状;3. 婴儿出现持续性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4. 婴儿出现持续性疲倦、无精神、不活跃等全身症状;5. 婴儿出现皮肤疹子、红斑、水泡等皮肤症状;6. 婴儿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神经系统症状。
以上情况可能是婴儿发热的并发症或其他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三、家庭护理方法对于一般的婴儿发热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家庭护理方法:1.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婴儿在闷热的环境中待太久。
2. 着凉:将婴儿的衣物减少一层,避免过多的包裹,以便散热。
3. 适当降温:可以给婴儿用温水擦拭身体,或者用温水浸泡婴儿的手脚,帮助降低体温。
4. 补充水分:婴儿发热时容易出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给婴儿喂水或母乳。
5. 注意饮食:婴儿发热时食欲可能会下降,可以给婴儿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6. 观察症状:定期测量婴儿的体温,观察婴儿的其他症状是否有改善或加重。
以上家庭护理方法只适用于一般的婴儿发热问题,如果婴儿的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预防婴儿发热预防婴儿发热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保持室内卫生:定期清洁室内环境,保持空气清新。
儿童发热的鉴别诊断与护理建议
儿童发热的鉴别诊断与护理建议
儿童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其原因复杂多样。我们将为您提供全面的诊断建议和护理措施,帮助您及时应对并照顾好孩子的健康。
by w k
儿童发热的常见原因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儿童发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包括流感、感冒、手足口病等,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如肺炎、膀胱炎、中耳炎等也可引起儿童发热,通常表现为高热、精神差、食欲下降等。
创伤性疾病
骨折、脑外伤等严重创伤会导致局部组织损害和炎症,引起发热。
急性阑尾炎
阑尾炎导致的炎症反应会引起发热,是儿童常见的外科急症之一。
肿瘤性疾病
恶性肿瘤可能释放炎症因子,使体温升高,常见于淋巴瘤和白血病。
鉴别诊断的重点
全面评估
对儿童发热病因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询问发热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症状变化情况。
3
相关症状
询问发热是否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等其他症状。
4
既往病史
了解患儿之前有无相似症状、是否有慢性基础疾病。
体格检查的关键项目
身高体重测量
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判断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皮肤和淋巴结检查
观察皮肤颜色、湿润度和温度,触诊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
CT扫描
CT扫描可以精准定位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尤其对颅内感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体温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测量部位
腋温、肛温、口温等
2
测量方法
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
3
测量时机
起床后、睡前、发热时
4
注意事项
小儿发热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小儿发热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1.观察体温变化:测量孩子体温,每隔一段时间重复测量,记录体温变化情况。
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儿童对空气质量比成人更敏感。
室内要保持通风,让孩子呼吸清新的空气,避免病菌滋生。
3.适当喂水:发热时,孩子会出汗,身体需要补充水分,但不能过量喝水,以免引起腹泻。
4.避免感染传播:发热可能是病毒感染的表现,家长应妥善处理被感染儿童的用具和垃圾,避免传播给外界。
5.适当休息:发热时,孩子的体力较差,需要适当休息。
建议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活动。
6.观察症状:除了体温,还要观察孩子的症状,如咳嗽、腹泻等。
如果症状明显,可以及时就医。
儿童发热病的处理与监护
遗传性发热病的特点
这类疾病往往源于基因突变,会导致反复发作的高热,需要提高对症状的警惕。
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及时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诊断与筛查方法
可通过基因检测、症状特征分析等手段识别遗传性发热病,并鉴别其具体类型。
预防干预措施
了解病因,规避诱发因素,采取针对性治疗,并给予家属适当的心理辅导。
症状反复
如果孩子的体温反复升高或出现其他反复出现的症状,也需要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出现并发症
如果孩子出现发烧后的并发症,如脱水、抽搐或昏迷等,务必立即送医救治。
医院诊疗的流程与方式
1
病历登记
患儿及家属提供个人信息
2
诊断检查
医生进行体检及必要检查
3
诊断判断
医生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确定诊断
4
治疗方案
医生制定适合的治疗措施
就医指南
指导家长何时就医以及就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护理技能
培养家长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如测量体温、照顾生病儿童等。
儿童发热的社会支持资源
热线咨询
提供24小时健康服务热线,由专业医护人员解答家长关于儿童发热的疑问。
社区支持
在社区医疗机构设立发热门诊,为家庭提供就近的医疗服务。
健康教育
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向家长普及儿童发热的预防和处理知识。
校准与保养
定期检查和校准体温测量设备,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儿童发热的常见表现及处理
发热的症状
儿童发热常见症状包括体温升高、面色潮红、出汗、烦躁不安等。严重时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
体温测量
测量体温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方法,如腋温、肛温或耳温等,并注意测量时间和技巧。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辨证施治与中药推荐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辨证施治与中药推荐冬季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很多孩子在这个时候容易出现发烧和咳嗽的情况。
中医认为,儿童发烧咳嗽通常是由于风寒袭击或者体内热邪所致。
在处理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症状和体质特点来进行辨证施治,并结合中药推荐进行有效治疗。
一、辨证施治1. 风寒袭击型症状表现:发热不高,恶寒畏冷,头痛鼻塞,咳嗽时声音低沉。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药物来祛除风寒,推荐使用破伤风汤。
该汤方由苏子、紫苏子、葱白、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祛除寒邪的作用。
2. 热邪肆虐型症状表现:高热不退,咳嗽喉咽疼痛,大便干燥,舌苔黄腻。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推荐使用银翘散或小柴胡汤。
这些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儿童的发烧咳嗽症状。
3. 热邪郁肺型症状表现:热邪炽盛,咳嗽剧烈,痰多色黄,口渴,纳差。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润肺止咳的中药方剂,推荐使用黄芩汤或清肺饮。
这些方剂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儿童的发烧咳嗽症状。
二、中药推荐1. 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组成,具有辛温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适用于风寒袭击型的发烧咳嗽。
2. 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散由防风、炙甘草、当归、桔梗等组成,能够祛风散寒、解毒利咽。
适用于热邪肆虐型的发烧咳嗽。
3. 清开灵颗粒清开灵颗粒是中药制剂,由野台参、银花、连翘、黄芩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作用。
适用于热邪肆虐型和热邪郁肺型的发烧咳嗽。
4. 杏苏散杏苏散由杏仁、紫苏子、桔梗、生姜等组成,能够散风清热、化痰止咳。
适用于风寒袭击型和热邪肆虐型的发烧咳嗽。
总结:在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治疗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来进行辨证施治。
针对风寒袭击型、热邪肆虐型和热邪郁肺型,可以采用相应的中药推荐进行治疗。
然而,临床上使用中药时应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儿童的安全。
同时,平时注意儿童的保健,增强体质,合理膳食,保持室内通风等,也是预防和减少儿童发烧咳嗽的有效方法。
怎么分辨婴儿发烧原因
怎么分辨婴儿发烧原因作为一名专业的高级育婴师,需要对婴儿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维护,其中发烧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反应,也是家长们最为烦恼的问题之一。
因此,正确快速地分辨婴儿发烧的原因对于科学合理地处理其后续问题以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温环境导致的发烧夏季或是气温高的环境下,室内没有及时通风或是婴儿被蒙上太多的衣物,也有可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育婴师可以建议家长注意室内通风,调节室温,对婴儿的穿着、被盖透气性进行调整,及时给予凉爽的饮食或水果等,以及使用清凉止痒或是清热解毒的药物治疗。
二、感染导致的发烧感染是婴儿发烧比较常见也比较危险的一种情况,可能导致病情不断加重并引起其他并发症。
婴儿患病的部位和类型不同,其发烧情况也有所不同,如:腹泻发烧、咳嗽发烧、感冒发烧等。
这种情况下,育婴师可以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或是就诊,了解病情和病因,并及时治疗;同时,育婴师可以对婴儿进行及时的护理,如饮食、照顾、药物的适量给予等等。
三、出牙导致的发烧在出牙期间婴儿也会出现发烧症状,这时多出现口腔不适疼痛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育婴师可以建议家长给婴儿用手指揉擦牙龈,使用温度适宜的水温毛巾涂擦口腔等方法缓解此类情况对宝宝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判断婴儿发烧的原因时,应该更多的以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变化为标准,尽量减少因为人云亦云或是盲目治疗的情况发生。
同时,如果情况复杂或是症状持续时间长,并且出现了呼吸急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不要因为担心医路漫长而耽误小宝宝的治疗。
另外,作为一名合格的育婴师,还需要注意婴儿在发热时饮食和药物的使用。
给予适当清淡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品的食用(如辣椒、生姜),增加饮水(温水为佳),尤其是婴儿出现呕吐腹泻时,要保证水分和营养的恢复补充,有利于身体恢复。
在药物的治疗中,应该尽量减少药物过多给予,更不要使用未经医生推荐的未知来源药物,以免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随着天气的变化,儿童感冒发烧的情况也逐渐增多。
传统的中医辨证施治在儿童感冒发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阐述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依据和相应的施治方法,探讨中医在儿童感冒发烧中的关键作用。
一、辨证依据在中医中,辨证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而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热象儿童感冒发烧主要以高热为主要表现,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此外,还可以出现面色潮红、口渴、舌苔黄等热象表现。
2. 脉象儿童感冒发烧时,脉象多为浮数而有力,表明热邪较重。
3. 症状儿童感冒发烧还会伴随其他症状,如鼻塞、咳嗽、流涕、痰黄等。
二、辨证施治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儿童感冒发烧的治疗应当根据具体的辨证结果进行相应的施治。
1. 大青龙汤对于具有热象表现明显的儿童感冒发烧,可选用大青龙汤进行治疗。
该方由黄连、黄芩、黄芩、黄苓、半夏等药物组成,可以有效清热解毒,解热退烧。
2. 小柴胡汤对于伴随脉象浮数而有力的儿童感冒发烧,可选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
该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等药物组成,可以升清卫表,解表退烧,调和气机。
3. 麻黄汤对于伴有流涕、咳嗽等症状的儿童感冒发烧,可选用麻黄汤进行治疗。
该方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药物组成,可以宣肺、散寒、止咳平喘。
4. 少阳逆证对于具有面色潮红、口渴等症状的儿童感冒发烧,可选用少阳逆证进行治疗。
该方由黄连、柴胡、生姜等药物组成,可以辟凤散邪,解毒退烧。
5. 清热解毒方如果儿童感冒发烧伴有痰黄等症状,可选用清热解毒方进行治疗。
该方由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药物组成,可以清热解毒,凉血退烧。
三、注意事项在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个体差异每个儿童感冒发烧的症状和辨证可能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治,不能一概而论。
2. 适量用药在使用中药治疗儿童感冒发烧时,要注意用药剂量的合理调配,避免药物过量或过少,以免对儿童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小儿发热诊断标准
小儿发热诊断标准
一、体温测量
小儿发热的诊断主要依据体温测量结果。
当肛温≥38℃或腋温≥37.5℃时,可诊断为发热。
若体温高于该标准,则表明小儿处于发热状态。
二、症状观察
在发热的同时,应注意观察小儿的症状表现,如是否有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有助于判断发热的原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三、病程时间
根据发热的持续时间,可分为短期发热(<2周)、长期发热(2-4周)和慢性发热(>4周)。
不同病程时间的发热可能由不同的病因引起,因此了解病程时间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理反应
小儿发热时,可能伴随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食欲减退等。
这些反应可能与发热引起的机体代谢变化有关。
若出现严重生理反应,应及时就医。
五、季节和气温
不同季节和气温下的发热发病率有一定差异。
例如,夏季高温环境下,小儿容易出现中暑引起的发热;而冬季则容易感染病毒引起感冒发热。
了解季节和气温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综上所述,小儿发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体温测量、症状观察、病程时间、生理反应以及季节和气温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在发现小儿发热时,应密切观察以上各方面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儿童发热的处理》课件
非感染性发热
如风湿热、药物热、甲亢等, 无感染灶,多有其他系统受累 的表现。
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
多有肿瘤相关表现,如淋巴结 肿大、肝脾肿大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
如中暑、脑外伤等,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鉴别诊断。
03
儿童发热的处理方法
物理降温法
温水擦浴
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 管丰富的地方,每次擦拭时间持续10-15分钟,擦拭过程 中要避免着凉。
合理饮食和作息
保证儿童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同 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勤洗手
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和物品后,以减 少病菌的传播。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疫苗接种规定,及时为儿童接种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 生。
家庭护理
监测体温
定期监测儿童的体温, 了解发热的程度和变化
《儿童发热的处理》ppt课件
• 儿童发热概述 • 儿童发热的识别与诊断 • 儿童发热的处理方法 • 儿童发热的预防与护理 • 儿童发热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01
儿童发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童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的高热症状,通常以口腔温度超 过37.5℃、直肠温度超过38℃、 腋温超过37.2℃为标准。
01
02
03
04
提示一:及时就医
如果儿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 困难、严重脱水等症状,应立
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提示二:合理饮食与休息
发热期间,应保证儿童充足的 休息时间,同时注意饮食清淡 易消化,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
物。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小儿发热 中医辨证
•
2.夏季热 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其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 夏季6、7、8月,临床以长期低热、口渴多饮、多尿、汗 闭为特征,秋凉后好转。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急性起病,发热,咽峡炎, 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脾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10%),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即可诊断,EBV特异性 血清学检查,如:EBV的IgM抗体阳性,或动态观察IgG 抗体滴度明显上升可确诊为EBV引起的IM。 4.其它 如乳蛾、肺炎喘嗽亦可出现发热,但乳蛾可见 喉核肿大或红肿疼痛;肺炎喘嗽伴明显咳嗽、喘急、鼻煽 等。
3
• (二)外感风热 • 主证: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微汗出,头 痛,鼻塞,鼻流黄涕或浊涕,喷嚏,咽喉 红肿疼痛,口干而渴,苔薄黄,脉浮数, 指纹红紫。 • 治则:疏风解表,清热宣肺。 • 处方:清天河水,退六腑,推三关,清肺 经,清板门,清大肠,掐总筋,掐揉少商 ,拿风池,肩井,运月斗肘。
• 二、阴虚发热 • 主证: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热,两 颧发红,心烦盗汗,少眠,形体瘦削,口 干唇燥,食欲减退,大便干,小便黄,舌 质红或有裂纹,无苔或苔少,脉细数,指 纹淡紫。 • 治则:滋阴清热。 • 处方:分手阴阳,补肺经,揉二马,清天 河水,水底捞明月,清肝经,揉涌泉。
• 三、脾胃积热 • 主证:发热腹胀,腹痛拒按,嗳腐吞酸, 恶心呕吐,口渴引饮,纳呆便秘,舌苔黄 腻,脉弦滑数。 • 治则:导滞清热。 • 处方:清胃经,推脾经,推五经,清大肠 ,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退六腑,摩腹 ,拿天枢,推下七节骨。
鉴别诊断
• 1.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 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无性别差异,发病多在2岁以 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潜伏期一般5~15天。人类疱疹病 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因。临床特征起病急, 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以上,伴有烦躁、咳嗽、呕吐、 腹泻及咽红,在高热时可出现惊厥;发热3~4天后,在降 温或退热后出现皮疹 ,呈充血性斑疹或斑丘疹,为该病 的特征;颈部及枕后淋巴结轻度肿大;末梢血淋巴细胞明 显增高,可达70%~90%。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主要采取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及退热药,烦躁 及惊厥时可用镇静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小儿发热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小儿发热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引言小儿发热是指儿童体温超过正常范围,表现为体温升高,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通常是由于感染、免疫、药物反应、疾病等因素引起的。
对于小儿发热的护理,既要进行准确的诊断,了解病因,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儿童尽快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小儿发热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以供护士和家长参考。
一、护理诊断1. 疼痛相关于高体温和炎症反应目标减轻儿童因发热引起的疼痛,提高其舒适感。
评估指标:•儿童表达的疼痛程度;•神情和行为的改变;•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变化。
诊断标准:儿童表达疼痛感觉,表情痛苦,出现焦虑、不安、易怒的行为。
2. 液体过少相关于出汗和呼吸增加目标维持儿童正常的液体平衡,保持体内水分的稳定。
评估指标:•儿童的皮肤弹性;•引流量和尿液量的变化;•儿童的精神状态。
诊断标准:儿童皮肤弹性差,出现干嘴、口渴、尿液量减少等症状。
3. 营养不良相关于食欲减退和代谢增加目标提供充足的营养,维持儿童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评估指标:•儿童的体重和身高;•儿童的食欲;•儿童的胃肠功能。
诊断标准:儿童体重和身高增长缓慢,食欲减退,出现厌食、恶心等症状。
二、护理措施1. 疼痛缓解•给予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给儿童使用适当的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以减轻体温升高引起的疼痛。
•体温调控: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以减轻儿童的不适感。
•非药物缓解:使用物理疗法如冷敷或温水浴,可以帮助降低体温,减轻儿童的疼痛感。
2. 液体平衡维持•补充水分:提供充足的清水、果汁、热汤等非刺激性饮品,鼓励儿童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注意饮食:根据儿童的食欲情况,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儿童的食欲,补充体力消耗。
•监测尿液:密切观察儿童的尿液情况,确保尿液量正常,以评估儿童的液体平衡情况。
3. 营养补充•提供高营养食物:为儿童提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类、禽类等,以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促进恢复。
幼儿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幼儿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发烧是幼儿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父母来说,正确的护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幼儿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孩子。
一、观察体温变化当幼儿出现发烧症状时,首先要观察体温的变化。
可以使用体温计测量孩子的体温,通常正常体温范围在36.5℃-37.5℃之间。
如果幼儿的体温超过37.5℃,则可以判断为发烧。
在观察体温变化时,可以记录下每次测量的体温,以便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保持室内环境舒适在幼儿发烧期间,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让幼儿暴露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中,以免加重病情。
另外,要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洁房间,避免细菌滋生。
三、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幼儿发烧时,身体会出现脱水的情况,因此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是必要的。
可以给幼儿多喝水、果汁、汤类食物等,补充体内的水分。
但要注意,不要给幼儿喝太多凉水或冷饮,以免刺激幼儿的喉咙和胃部。
四、合理安排饮食在幼儿发烧期间,饮食的选择也是需要注意的。
可以给幼儿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蔬菜汤等。
避免给幼儿吃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幼儿的不适感。
另外,要注意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身体的抵抗力。
五、注意休息和睡眠幼儿发烧时,身体会感到疲倦和虚弱,因此要注意给幼儿提供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可以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让幼儿躺下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在睡眠方面,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帮助幼儿入睡。
六、及时就医如果幼儿的发烧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呕吐、腹泻、咳嗽等,建议及时就医。
医生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帮助幼儿尽快康复。
七、避免使用退烧药物在幼儿发烧期间,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过度使用退烧药物。
退烧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治愈疾病。
如果幼儿的体温超过39℃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使用退烧药物。
八、注意个人卫生在幼儿发烧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的保持。
小儿(宝宝)发烧,中医怎么治?
小儿(宝宝)发烧,中医怎么治?一、发烧中医机理中医认为,发热与阳明经和太阳经有关。
阳明经是人体经络之一,与胃、脾、大肠相关。
太阳经是人体经络之一,与表层组织和气血相关。
当外邪入侵或体内湿邪郁滞时,会引起阳明与太阳经络的不畅,导致发热。
发热也可能是由热邪侵袭所致。
热邪是一种外邪,可以由病菌、病毒等引起,也可以由体内湿邪转化而来。
当热邪侵入人体,阻滞了正常的气血运行,导致机体温度升高,出现发热症状。
湿热蕴结也是发热的原因之一。
湿热是一种病邪,由体内湿气与热邪相结合而成。
当湿热蕴结于体内时,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引发发热现象。
发热还有可能与阳虚火旺有关。
阳虚指的是人体阳气不足,火旺则代表了炎热的症状。
当阳气不足时,机体阴阳失衡,导致阴寒之地的阴气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引发火旺,出现发热的症状。
小儿身体机能相较成年人而言,发烧危害也更大。
一旦幼儿出现发烧的情况,监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辅助降温,高烧不退者应及时寻求医师的帮助。
二、治疗原则、思路和方药方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小儿发热的具体表现和伴随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这意味着中医师会综合分析病情,包括体温变化、口干舌燥、咳嗽、喉咙红肿等症状,来确定发热的辩证类型。
常见的辩证有热证、寒证、风热证等,医师应当根据辨证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治疗小儿发热过程中,中医常使用温开里解表的方法。
对于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发热,中医通常采用温性药物如麻黄、桂枝等,通过促进汗出解表,达到降温的目的。
而对于热证或热毒引起的高热,中医常采用清热解毒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中药如黄连、连翘、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中医治疗小儿发烧时还注重调理脾胃。
脾胃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心,脾胃功能良好有助于疾病康复。
在治疗小儿发热时,中医会适当调理脾胃,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促进营养吸收和脾胃健康。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小儿发热应该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发烧的辨证与护理小儿发烧后需要辩证处理,不能针对温度想办法降温。
发烧的外因有因食、因寒、因热,除了外因,也有纯粹内因的发烧,即生理性发烧。
经验来说,因伤食(积食)引起的发烧,和因受寒引起的发烧居多。
小儿发烧只要对症处理,两三天内都应能看到好转,如果没好转而且小孩状况不好,应及时就医。
积食发烧积食发烧初期一般肚子烫、手心烫,肚子与后背、手心比手背温差比较大,发烧前有肠胃症状如口臭、大便不通或臭或拉肚子,或见舌苔黄腻,详情见小儿积食辨证与处理。
确诊积食发烧后建议的中成药是四磨汤口服液,并且推拿帮助排便:用点力顺时针揉腹10分钟。
下七节骨10分钟。
揉腹一天可以很多次。
推下七节骨,就是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推命门(肚脐正对面)至尾骨端(长强)成连成的一直线。
位置不需要太准确,关键是用力往下推积食发烧一般是持续低烧,或反复发烧,多早上降温、下午或晚上开始持续升温。
发烧温度高、耳朵两旁很烫的,可能烧3天后出疹。
消食导滞的药不是退烧药,是帮助排积食的,积食排了才会退烧,没排完就会反复烧,所以可推拿帮助排便。
经常有妈妈以为中途退烧是好了,就恢复饮食又吃肉或水果,然后就会烧的更厉害了,所以饮食一定要注意,详见下文。
述:我用了一些推拿发汗还是不出汗评:积食发烧不能发汗,发汗也没用,可能暂时温度降低,但发汗是不对的受寒发烧一般来说小儿排除积食发烧就是受寒发烧。
积食发烧一般没有伴随感冒症状,但也不绝对。
受寒发烧一般伴随感冒症状,即鼻涕鼻塞咳嗽,受寒比较严重的,小孩会有怕冷的表现,比如后背发凉、要多盖或多穿,大点的小孩会自己说冷。
如果小孩发烧怕冷,那一般就是受寒发烧,如果不怕冷反而怕热,就是睡觉不喜欢盖,那可能是积食发烧或温病发烧。
如果一会儿怕冷一会儿怕热,这种情况可用小柴胡颗粒。
受寒发烧容易高烧。
如果确认受寒发烧,则所有帮助祛寒和出汗的事情都可以做,但是不帮助退烧。
如果手脚不凉,晚上时睡觉基本比较安稳,白天时精神比较好,就不用处理。
如果手脚凉就一定想办法弄热,否则可能烧高惊厥,弄热可以捂热,泡脚,小儿推拿可以上三关到出汗并加揉小天心,掐二扇门也可帮助出汗。
发烧可以丁桂儿脐贴贴肚脐以及右脚涌泉帮助祛寒。
泡脚用艾叶煮水调温度合适后泡效果更好。
艾叶煮水泡脚,出微汗有效:去中药房买艾叶(同仁堂买最好),家里有陈艾也可,抓一把,加水煮10分钟,滤出水,加到温水中调合适温度泡脚,泡到微汗。
水温自己尝试,不要把小孩烫着。
对于年龄太小的艾叶煮水泡脚如果不配合,艾叶煮水泡澡也可以。
如果烧高而手脚弄不热,才考虑退烧手法,如清天河水和退六腑。
但不要用退烧药。
温病发烧没有感冒症状发烧,也不是积食,则可能是温病发烧,即因外界的热、或体内的热、或二者相结而发烧。
温病发烧,一般容易高烧。
发烧3天后出疹的比较多,即幼儿急疹。
参见幼儿急疹案例集,其中有误治案例最应该看。
还有多个案例,不用退烧药正常发烧后自然出疹的小孩身体状况改善很多。
春天时,小儿发烧非积食,非受寒,无感冒症状,高烧,幼儿急疹的非常多,对于出疹发烧不处理就是最好的处理。
幼儿急疹出疹后就不会发烧,如果是出麻疹则会还在烧,一般极少见。
小儿发烧后出疹时不能吹风,最好也不要洗澡。
葡萄干煮水当水喝,或葡萄干干吃,可以调补肝肾,有助于出疹发透。
如果高烧,可以用三豆饮,“补中、舒肝、培养土气助木气”黄豆2把,黑豆绿豆各1把。
用水泡发煮2个小时。
或者不泡,高压锅煮半小时后再把豆压烂煮1小时。
煮好后加可冰糖到吃起稍甜。
当水饮用,一天3-4次。
如果扁桃体化脓,也可用小中药炙甘草+桔梗各3-5g熬半小时,高烧加薄荷3克再熬5分钟,得90-150毫升,一天3次,一次30-50毫升。
述:出疹会难受吗?怎么娃又开始烦躁不安呢?昨晚就是这个点(胆经时间)开始的评:出疹是会有烦躁不安的表现,可能不停哭闹、睡不安。
小孩出疹完成后会大变样。
生理性发烧即烧长,中医叫变蒸或蒸变。
1岁7个月内的小儿,每隔32天都会发烧一次,这是自己生长的需要,也是生长规律使然。
变蒸发烧一般是低烧,发烧时没有感冒等其它症状,耳朵凉屁股凉,可能精神欠佳。
一般都是一两天内自己好,有时可能晚上低烧早上退,小孩没什么不舒服,家长根本不知道。
变蒸发烧不是病,要是当病治就坏了。
小儿出生以后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再加三大蒸,一共五百七十六日变蒸完毕。
变是指性情变异,蒸是指身体蒸热。
除了变蒸过快过激等特殊情况,一般无需治疗,两三天会自行缓解。
每经一次情智会大变。
具体安排是。
32天1变,64天2变且蒸;96天3变,128天4变且蒸;160天5变,192天6变且蒸;224天7变,256天8变且蒸;288天9变,320天10变且蒸;64天后384日11大蒸;64天后448日12大蒸;128天后576日13大蒸。
576日即1岁7个月内完成。
可参考学习家长首先应该明白的一件事——发热以及紫极育儿经有说出牙会发烧的,可能就是变蒸,暂时没有记录到案例。
不管什么发烧发烧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尤其出汗情况,但不要灌水。
如果汗多,晚上睡时也可给增加。
喝温开水即可,如果发烧出汗淡糖盐水更好。
发烧是小孩子自己的事情,大人不要做任何假定以及根据自己能否承受来决定给小孩用退烧药。
判断小孩自己能否承受当前的发烧的标准就是:手脚不凉,晚上时睡觉基本比较安稳,白天时精神比较好。
比平时稍微黏人,或白天睡的稍微多些但不是整天都在睡也是正常的。
只要小孩能承受,不处理比帮倒忙好。
常见的帮倒忙是贴冰冰贴、酒精擦拭降温,这些低于体温的东西会引入新的寒邪让发烧好的更慢,即使可能暂时退烧。
小孩能否承受,只要你是淡定的,你就能看出来。
否则你一直胡思乱想,就以为小孩要爪子爪子了。
可学习《小儿发烧处理之高烧惊厥》有备无患。
一般来说,小孩手脚不凉都没事,但惊厥与温度没关系,有烧到42度也没问题的,也有烧到38度就惊厥的。
惊厥与体质有关系。
发烧都要注意饮食清淡饮食,全素,暂停所有水果;面食可以吃,豆类不好消化不吃(药用的三豆饮等例外);母乳可以吃,奶粉最好不吃。
非要吃,就白天吃。
睡前不吃,换米汤或米浆或米粉,可以加糖。
常见问题问:小孩发烧睡了怎么护理?要不要一个晚上不睡守起?答:一般来说没必要这么辛苦,该睡就睡,小孩在身边就行,正常的小孩是不会自己把自己烧晕,而不喊人帮忙的。
如果小孩需要帮忙,一定会哭闹。
其实你自己睡在小孩身边,本来就不可能睡很死,小孩有点情况都会醒来的。
实在放不下,甚至害怕与担心,建议低声放佛乐,与小孩一起听,并抓着小孩手,或其它身体接触。
小孩发烧,如果睡眠安稳,则不用做任何处理,包括测温度、物理降温、用退烧药等等。
高烧时如果小孩有状况,比如全身发抖、说胡话、抽动比较频繁,可以刺血退烧。
最便捷的方案是用嘴用力吸大椎附近,出痧或吸出血都有帮助,这样可以避免惊厥。
问:要不要定时测温度?答:小孩的状态比温度重要,用心去感受小孩的状况,而不是老是去打扰小孩测温度。
其实用嘴唇碰小孩额头测温度是非常准的,可以不用温度计,温度自己心里清楚就好。
定时测温度对自己和家人的压力都会增加。
@杨千栋:一妈妈说小孩发烧,测腋温,一个温度计测得44度,另一个测得45度。
这有可能吗?@游游-2011:看错了吧,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
普通的温度计40度以上刻度是0.1度而不是1度@杨千栋:果然如此。
说看错了,可能急得神志有些乱了,应该是40.4度。
问:什么情况要求助于医生?答:以下几种情况是要关注的:非常烦躁不安,不停哭闹,甚至狂躁到说胡话;手脚凉而温度一直上升;脸色惨白,一点精神都没有;白天整天都昏昏欲睡而晚上又睡不好。
@原始点医学:孩子发烧,总有家长不放心问“度”在哪?找了一个儿科专家写的,以下请就医(中医也可处理):3个月以内的宝宝,发热40℃以上持续24小时,少尿或无尿的宝宝;低热持续4天以上的宝宝;发热引起抽搐的宝宝;剧烈呕吐或吞咽困难的宝宝;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的宝宝;精神差活动低,甚至昏睡的宝宝;热退24小时后又复升高的宝宝。
问:要不要用退烧药?答:有些情况用退烧药后会出汗退烧,但对身体伤害比较大。
一般来说用退烧药只会延长生病的时间,即暂时退烧的时间会被补回来。
国内西医说38.5度以上就要用退烧药是为了规避责任,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一妈妈说“镇上卫生院儿科医生,口碑还挺好,居然说38度就可以吃美林”,成都有听说是38.5度。
意思很明显:医生敢承担的责任越多,这个度数就越高。
就西医来说正确的度数应该是41.7度。
据说美国立法规定39度以下不准用退烧药了,新法令颁布是2012年,是美国部分洲的法令。
崔玉涛2013.7.25的说法仍然是38.5,其实问题不在于这个温度值0.5度的差异,而是只要设定一个温度值,就意味着与中医观念的截然不同。
参考:[转载]幼儿发烧慎用美林问:能否温水擦拭、或洗温水浴?答:相对来说,这是唯一可勉强接受的护理措施。
但这个护理也只是挥发热量,没有对症治疗,只是不会引入新的寒邪。
发烧都要找到原因对症处理,不对症处理不如不处理。
物理降温不一定是对的,比如受寒发烧,本来发烧是要自己想出汗,结果给你一降温,温度老上不去,没法出汗,就没法退烧。
有妈妈反馈积食发烧用温水擦拭没有任何降温效果。
如果自己出汗,或发汗,也只能暂时降温。
如果要用,则温水要稍微热一点儿别太凉,要不然容易又感冒。
可以擦后脖子、腋下、手心、大腿根处、脚心。
问:能否用冰冰贴或酒精擦拭降温?答:不能,都不适合。
小儿发烧是身体自己往外排病邪的过程,如果受寒,发烧就能祛寒。
任何情况只能去帮助小孩去病邪,而不是阻止发烧。
冰冰贴还会延长发烧时间,可能会短暂退烧,但会烧的更高。
@张思莱医师:为什么不建议使用降温的头贴:这是因为这些头贴只能促使额头局部温度下降,这个部位的小血管不足以降低全身的体温。
只是家长的安慰剂。
另外只要不是超高温≥41℃以上为超高热,是不会烧坏孩子的大脑的。
除非你的孩子是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高热。
@原始点医学:关于孩子发烧贴退热贴这一个情况,不知道这个产品为什么会推出市场,就头部一块冰贴就可以解决发烧问题,就一块冰贴就不会烧坏大脑了?真的很可笑,希望各位妈妈不要犯低级错误。
@怪手堂彭一峰: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孩子发起高烧用冰袋一激不就把整个代谢的汗毛孔给激死了吗?虽然是不烧了,但里面的热寒量就全部入体了,无意当中就给孩子加雪上了霜,为什么吃各种西药,孩子的烧就是好不了呢?就是这个原因。
把身体的机能全部控死在体内,无法代谢能好的了吗?一妈妈语:我默默流泪。
曾经我认为这个冰袋是物理降温。
到处宣传发烧不用吃药,看来不是所有外国月亮都圆。
@选择中医__董洪涛:我认为,物理降温非常不可取。
把冰块放在额头或枕部,那是冰住了督脉;放在腋下是冻住心经;放在腹股沟是冰住足太阴、少阴、厥阴;放在足底或手心是冰住手足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