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食品变质及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1)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
(2)温度升高,酶活性受到影响,达到一定程度会使酶失活
Text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也可用温度系数Q10表示。 例如:新鲜果蔬的呼吸作用是由一系列的酶催化的,温度升高10℃, 呼吸强度要增加到原来的2~4倍。
1.2 害虫和啮齿动物
啮齿动物的危害
直接损耗食品及破坏食品包装;
传播疾病; 粪便和咬食物品的残渣污染食品和贮藏环境,产生异味,影响卫
生,危害人体健康。
防灭措施
建筑物防鼠,利用建筑物本身与外界环境的隔绝性能; 食物防鼠,加强包装,断绝鼠食物来源; 药物及仪器防鼠,利用化学药物的气味或电子仪器的声波,刺激
3.1.3 温度对微生物活动的影响
(1)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 (2)低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3)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
3.2 水分的影响
水分含量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水分溶解可呈味的可溶性物质。
食品含水量的高低影响一系列的物理性质,如比重、比热、热容、 传热系数、粘度、软硬度等。
对果蔬而言,含水量大则细胞饱满且膨压大,产品口感脆嫩;过
花青素与金属的反应。桃、葡萄等含花青素多的食品罐藏时,
与铁、锡反应,由紫红色变褐色。 单宁与金属的反应。富含单宁的果蔬与金属罐反应变色,与铁、
铜容器反应产生紫黑色。
肉类热加工产生的硫化物。与铁、锡反应产生紫黑色、黑色物 质。
2.3 氧化作用
氧化作用是引起食品质量变化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在食品中的氧 化作用,有的需要酶的参与,有的则不需要。 比较重要的有油脂的氧化,酶促褐变,各类营养素的氧化等等。 氧化需要氧的参与,所以抑制氧化作用主要是隔绝氧气。 光线、金属等也往往会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在加工和保藏上,
度失水不仅导致量的损失,且会致使鲜度降低,引起其它各种贮 藏病害的发生。
水分含量还与营养成分的变化(如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淀粉
老化、维生素损失等)、风味物质的变化及外观形态的变化(色 素分解、褐变反应)等有关。
3.2 水分的影响
3.3 光的影响
光线照射也会促进化学反应。如脂肪的氧化、色素的消退、蛋 白质的凝固等反应均会因光线的照射而加速。 一般要求食品避光储藏,或用不透光的材料包装。 紫外线能杀灭微生物,但也会使食品中的脂肪和维生素D发生变 化。
3.1.1
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例:猪肉于-18℃冻藏,取出置室温为22℃环境中,如果在-18~22℃ 范围内,猪肉有关化学反应的Q10=3,则猪肉从冻库到室温化学 反应速度变化的倍数大约为多少 ?
反应倍数 Q10 3[22(18)]/10 81
n
请同学们想想计算结果 说明什么问题?……
3.1.1
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阿雷尼乌斯公式
考虑到其它因素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阿雷尼乌斯解释为:
k Ae
E RT
反应的活化能
绝对温度
气体常数 频率因子
反应速度常数
……结论……
•由于在一般的温度范围内,对某一化学反应,A和E不随温度的变化 而改变,而k和T成指数关系, 即T的微小变化会导致k值较大的改变。 •所以降低食品贮藏环境的温度,就能降低食品中化学反应的速度, 延缓食品的质量变化,延长贮藏寿命
能产毒的霉菌菌株(如产毒的黄曲霉、染色曲霉、玉米赤霉、黄
绿青霉等)污染,还会由于毒素的存在而严重危害人的健康。所 以霉变也是是贮藏中不可忽视的变质现象。
1.1 微生物
酵母引起食品腐败的特点 食品发酵是微生物分泌的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使食品中的糖 (己糖、戊糖)发生不完全氧化的过程。对发酵食品是不可缺少 的工序,但在食品保藏中却是食品的变质现象。 酵母生长需要较为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中 一般不生长;在pH值5.0左右的酸性环境中生长良好。引起发酵
氧化
微生物
酶类
啮齿动物
食 品 腐败变质
温度 光照
昆虫/寄生虫
水分
第二节
食品变质及影响因素
1 生物学因素
2 化学因素
3 物理因素 4 其他因素
1 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
害 虫 啮齿动物
细 菌
微生物
霉 菌
酵 母
影响食品变质的生物学因素
1.1 微生物
细菌引起食品腐败的特点 细菌通常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其种类繁多,生长条件各异, 在加工保藏中需要特别注意。 细菌引起食品腐败的表现: ①食品原有色泽的丧失,产生其它有色物质; ②由于挥发性胺、低级脂肪酸及其酯、羰基化合物和硫化物等使
使用抗氧化剂也是重要的手段。
3 物理因素
温 度
பைடு நூலகம்
水 分

物理因素
3.1 温度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食品贮藏稳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影响食品中 发生的化学反应和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变化,活鲜食品的呼吸作用
和后熟作用,生鲜食品的僵直和软化过程,它还影响微生物的生
长繁殖,影响食品中水分的变化及其它物理变化。

食品产生腐败气味;
③食品组织软化、产气、着生白毛和粘液物质等 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食物中毒。
1.1 微生物
霉菌引起食品腐败的特点 霉菌易在有氧、水分少的干燥环境中生长发育;霉菌能分泌大量 糖酶,可分解利用CHO,所以富含淀粉和糖的食品常有霉变现象, 如:谷类食品、糕点、面包、饼干、淀粉制品、水果(包括干 果)、蔬菜(包括干菜)、茶叶等。 食品霉变营养成分损失,外观颜色改变,而且染有霉味,如果被
时,此酶能加快抗坏血酸的氧化作用。但此酶不耐热, 100℃/1min可失活。
(4)金属离子:金属离子能促进抗坏血酸氧化,一般Cu、Fe
影响较大, Pb次之,Zn、Sn较小; (5)亚硫酸盐溶液处理,可防止褐变。
2.2 非酶作用
食品成分与包装容器反应
高酸原料与金属容器的反应。酸与铁、锡反应产生H2,导致物 理胀罐。
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及产酸的细菌。
常见发酵类型: 酒精发酵、醋酸发酵、乳酸发酵、酪酸发酵
1.2 害虫和龋齿动物
害虫种类
甲虫类
蟑螂类
螨 类
蛾 类
加强仓库和食品本身的清洁卫生管理,消除害虫污染和滋生的环 境条件; 利用某些物理因子杀虫,如高温、低温杀虫,高频加热或微波加 热杀虫,辐射杀虫,气调杀虫; 机械除虫; 药剂杀虫。
鼠类的避忌反应。
灭鼠措施:化学药剂灭鼠,器械灭鼠。
2 化学因素
酶的作用
非酶作用
氧化作用
化学因素
2.1 酶的作用
酶在食品的加工或贮藏过程中会催化各种化学反应,造成食 品色、香、味和质地的变化。 酶的来源:微生物分泌、食品原料自身具有
引起食品质量变化的主要酶类及其作用 酶 多酚氧化酶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甲酯酶 脂氧合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叶绿素酶 酶的作用 催化酚类物质的氧化,褐色聚合物的形成 催化果胶中多聚半乳糖醛酸残基之间的糖苷健 水解,导致组织软化 催化果胶中半乳糖醛酸酯的脱酯作用,可导致组 织硬化 催化脂肪氧化,导致臭味和异味产生 催化抗坏血酸氧化,导致营养素的损失 催化叶绿醇环从叶绿素中移去,导致绿色的丢失
4 其它因素
机械损伤:果蔬在采收、贮运、加工等环节处理不当,会造成 机械损伤,机械损伤不仅使产品外观受影响,还会加速水分损 失,刺激呼吸作用和乙烯产生率,促成腐烂的发生。机械损伤 还使果蔬易受微生物的侵染。
乙烯:乙烯是促进果蔬成熟和衰老的一种植物激素,控制生长、
衰老的进程,对果蔬的作用阈值很低,是影响果蔬贮藏的重要 因素。 外源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兽药残留、农药残留、不安全的添 加剂种类和用量、不安全的包装材料等。
2.2 非酶作用
Vc的作用及防止
Vc属抗氧化剂,对防止褐变有一定作用,但当Vc被氧化时,其 中间产物会引起食品的褐变。
变化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温度:温度升高,加快。 (2)pH值:在碱性条件下,变化速度较快;在pH值2.0-3.5的 范围,褐变与pH值成反比;
(3)抗坏血酸氧化酶:植物组织受到破坏,又与空气接触
2.2 非酶作用
美拉德反应及防止
美拉德反应:凡是由氨基(-NH3)与羰基(>C=O)经缩合、 聚合生成黑色素的反应都称为羰氨反应,又称美拉德反应。 防止措施: 控制食品转化糖的含量; 降低温度:>30℃反应速度快, < 20℃则慢。控制<10℃; 调节食品水分含量:水分在10-15%之间最易褐变。 调节pH值:pH > 3时,褐变随pH值的增加而加快,因此降 低pH值是控制褐变的较好办法。 降低氧含量; 添加亚硫酸盐或酸式亚硫酸盐; 其它:Ca2+可同氨基酸结合生成不溶性化合物,可抑制褐变的 发生,这在土豆等食品加工中已经得到成功的应用;在蛋品 加工中利用发酵的方法耗糖也能抑制褐变。
食品变质及影响因素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节
食品变质及影响因素
食品的变质:新鲜食品常温下存放,由于附着在食品表面的微生 物及食品内所含酶的作用,使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降 低,时间加长,食品会腐败和变质,以致完全不能食用。 引发变质因素:微生物、酶、化学反应 、其它因素(物理因素)

化学反应
酶促反应
微生物活动
3.1.1
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温度系数
1.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度增加2-
4倍。用Q10表示,称为温度系数。
Q10
v(t 10 ) vt
k (t 10 ) kt
2.由于温度对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级数影 响不大,主要影响反应速度常数k,故Q10 又可表示为:
Q10
2.2 非酶作用
焦糖化作用及防止
糖类受高温(150-200℃)影响发生降解作用,降解后产物经过
聚合、缩合而生成粘稠状的黑褐色物质,称为焦糖化作用。
糖类在无水条件下加热,或者在高浓度时以稀酸处理,可发生焦 糖化作用;焦糖化作用在酸、碱条件下均可进行,但在碱性条件 下速度要快的多(pH8时比pH5.9时快10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