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件(共25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件(共25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8e7ba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0.png)
通过对比,彰显了正义,让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主旨十分鲜明。
16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写作特色
文章紧紧围绕主旨,大量引用史料,佐证事实的正确性。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史 ➢ “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
料
‘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日本军官举行的杀人比赛
鼓楼医院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正 在医治被日军击伤右腿的14岁儿童
第二部分讲解
1、第二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答:用正面事实列举正义之士用各种形式悼念南京大屠杀 死难的同胞。
2、为什么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 度警惕? 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日本右翼分子的 顽固会阻碍和平的进程,与当前世界环境背道而驰,所以 他们越顽固,就越引起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高度注意。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
初衷(zhōng) 杀戮(lù)
.
.
辱没(rŭ) .
呓语(yì) .
惨绝人寰(huán) .
篡改(cuàn) 抵赖(lài)
.
.
妄图(wàng) .
遁形(dùn) .
铭记(míng) 彰显(zhāng)
.
.
振聋发聩(kuì) .
6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0
国行公祭析作者所举的事例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1)列举世界各地正义人士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各种活动,强调 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2)列举日本右翼分子的种种倒行逆施,批判他们“否认历史”“扭 曲历史”的丑恶言行。 (3)举出南京80年沧桑巨变的事实,用“恐怖之城“与”和平之城 “对比,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
16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写作特色
文章紧紧围绕主旨,大量引用史料,佐证事实的正确性。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史 ➢ “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
料
‘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日本军官举行的杀人比赛
鼓楼医院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正 在医治被日军击伤右腿的14岁儿童
第二部分讲解
1、第二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答:用正面事实列举正义之士用各种形式悼念南京大屠杀 死难的同胞。
2、为什么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 度警惕? 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日本右翼分子的 顽固会阻碍和平的进程,与当前世界环境背道而驰,所以 他们越顽固,就越引起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高度注意。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
初衷(zhōng) 杀戮(lù)
.
.
辱没(rŭ) .
呓语(yì) .
惨绝人寰(huán) .
篡改(cuàn) 抵赖(lài)
.
.
妄图(wàng) .
遁形(dùn) .
铭记(míng) 彰显(zhāng)
.
.
振聋发聩(kuì) .
6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0
国行公祭析作者所举的事例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1)列举世界各地正义人士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各种活动,强调 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2)列举日本右翼分子的种种倒行逆施,批判他们“否认历史”“扭 曲历史”的丑恶言行。 (3)举出南京80年沧桑巨变的事实,用“恐怖之城“与”和平之城 “对比,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15 (共24张PPT)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15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e737b66bec0975f465e2cc.png)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苏州园 林的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 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一、概括园林之美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主
逻 辑 顺 序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图 画 美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重修饰 门窗重图案 色调重配合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2.举例子 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都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 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 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 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摹状貌 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 意的描摹等。
次
总
分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二、精读园林之美
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答案:——“决不讲究对称”。 2.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答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 美术画„„” 3.本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案: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作比较(古代宫殿和苏 州园林)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答案:——“着眼在画意。”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案: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3.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答案:“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有 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PPT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b1b21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a.png)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报道的 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 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作者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并未平均使用笔 力。中路于20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21日夜已渡 完,只用一句话就交待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况, 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
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 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 党军队败退的程度。这句话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 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的是一场 大战,却只用了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作 者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和战斗的情景?
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 称经典。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 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的介绍了渡江的时间、 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人“摧枯拉朽,军无斗 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再读课文,思考: 1.“西起九江(不含)”中的“不含”能否去掉呢? 为什么?
不能去掉,“不含”在这里准确反映了当时九 江不在渡江范围内,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
2.为什么不用“到目前为止”,而用“至发电 时止”?
“到目前为止”交代的 时间不精确,“目前”只表 示在说话的时候。“至发电 时止”的时间交代明确,体 现了新闻语言的撰写了一则全 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 万大军横渡长江》。4月23日晚间,解放军占领了蒋 家王朝巢穴——国民党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城,宣 告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崩溃。
消息
即狭义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 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消息有比较固定 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 “倒金字塔式”结构。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7 (共37张PPT)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7 (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966e305f0e7cd1842536ab.png)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 • 点字词句的意思。 • [能力目标]: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 • 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 [情感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 • 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 的感情。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依据教材与学情特 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读“神品之文”:培养学生多样性诵读,领悟文 章的思想感情。 2、品“月色之美”: 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 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悟“闲人之情”:理解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 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旷达的心境。
自主学习交流
1、作者及相关资料。
2、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
了的词句 3、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
思想感情பைடு நூலகம்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作者简介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 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 医学家、文学家,隐居茅 山。有《陶隐居集》《真 诰》《真灵位业图》《本 草集注》《养性延命录》 等著作流传于世。梁武帝 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 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 “山中宰相”。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记承天寺夜游》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 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 有85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 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 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 的心境。本文语言简练而又极富表现 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 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 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 • 点字词句的意思。 • [能力目标]: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 • 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 [情感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 • 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 的感情。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依据教材与学情特 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读“神品之文”:培养学生多样性诵读,领悟文 章的思想感情。 2、品“月色之美”: 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 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悟“闲人之情”:理解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 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旷达的心境。
自主学习交流
1、作者及相关资料。
2、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
了的词句 3、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
思想感情பைடு நூலகம்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作者简介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 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 医学家、文学家,隐居茅 山。有《陶隐居集》《真 诰》《真灵位业图》《本 草集注》《养性延命录》 等著作流传于世。梁武帝 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 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 “山中宰相”。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记承天寺夜游》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 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 有85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 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 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 的心境。本文语言简练而又极富表现 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 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 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人教版PPT课件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人教版PPT课件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d8aee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3.png)
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 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 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上页
返回
下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六点 三十八分。
“我国的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1. 有悠久的历史; 2. 几乎到处都有;
3.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4.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 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上页
返回
下页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六点 三十八分。
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 有哪些原因?
• 首先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 其次是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的传统; • 再次是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这些原因按什么顺序排列?
• 由主到次。
上页
返回
下页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六点 三十八分。
举江东桥的例子是想说明什么?
• 说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 说明 “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
想不到的办法” 。
上页
返回
下页
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六点 三十八分。
朗读: 概括这一段段意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 规模兴建起各种型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 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 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 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 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 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 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上页
返回
下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六点 三十八分。
“我国的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1. 有悠久的历史; 2. 几乎到处都有;
3.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4.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 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上页
返回
下页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六点 三十八分。
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 有哪些原因?
• 首先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 其次是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的传统; • 再次是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这些原因按什么顺序排列?
• 由主到次。
上页
返回
下页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六点 三十八分。
举江东桥的例子是想说明什么?
• 说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 说明 “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
想不到的办法” 。
上页
返回
下页
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六点 三十八分。
朗读: 概括这一段段意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 规模兴建起各种型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 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 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 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 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 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 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课件(26片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课件(26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1bb11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3.png)
二、新课讲解
读准字音
佃农(diàn ) 仪陇(lǒng ) 劳碌( lù ) 衙门( yá ) 不辍劳作( chuò) 妯娌(zhóu li) 差役(chāi yì)
祖籍( jí ) 溺死( nì ) 私塾( shú ) 横蛮(hèng ) 饱尝(cháng) 和睦( mù ) 迁徙( xĭ )
二、新课讲解
忆。 第二部分(2~15):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
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16~17):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
决心。
二、新课讲解
合作探究——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 “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四、强化训练
3.“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 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 史。”一句话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换位置么? 为什么? 不能。“创造了”是说劳动人民过去创造的历史; “创 造着”是说劳动人民如今仍在继续创造着中国历史,二者 有时态上的差别。
二、新课讲解 朱德同志故居
朱德故居纪念园
二、新课讲解
写作背景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于 1944年2月25日病 逝,享年86岁。3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朱母钟 太夫人传略》。朱德同志深感母亲的养育之恩,写了本 文,并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 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祭。
四、强化训练
体会下列句子的思想感情。 1.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而 中断。这一句感情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 深刻遗憾。 2.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 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对母亲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25 (共17张PPT)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25 (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a8b6fda58da0116c1749ab.png)
汪曾祺(1920—1997),江苏 高邮人,作家。汪曾祺的作品 朴素、淡雅、自然,读来韵味 无穷,带着中国文学特有的书 香之气和江南的泥土芳香。著 作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 花集》 《茱萸集》 , 散文集 《蒲桥集》,文学评论集《晚 翠文谈》等。短篇小说《受戒 》《大淖纪事》是其代表作。
背景材料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背景材料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唐诗五首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唐诗五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e80590ce2f0066f4332237.png)
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 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 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 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 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 抒发了思乡的感慨。
.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在对全诗 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中是如 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
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 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间蒙上了 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传达出诗人内 心的孤寂与苦闷。
.
2.怎样理解本诗的颔联?
“黄鹤”所指甚明,除了“仙鹤” 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一切”之意。 “不复返”更是涵盖了生不逢时、岁 不待人的无尽感伤。
“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诗人 对世事难料的嗟吁叹喟。如果说这个 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了空间的广 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 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 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
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
.
野望
.
作者介绍
字无
王绩(约589—644),
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
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
孝廉,除秘书正字。其诗近而不
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
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其诗多
以酒为题材,嘲讽周孔礼教,流
露出颓废放纵的消极思想,表现
对现实的不满。
.
背景资料
王绩于隋末举孝悌廉洁及第,除秘书正字、扬州六合 县丞。简傲嗜酒,屡被弹劾。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 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 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今属山西万荣)之时。
.
品味赏析
1.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这一角度,赏析《野 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一联。
.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在对全诗 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中是如 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
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 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间蒙上了 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传达出诗人内 心的孤寂与苦闷。
.
2.怎样理解本诗的颔联?
“黄鹤”所指甚明,除了“仙鹤” 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一切”之意。 “不复返”更是涵盖了生不逢时、岁 不待人的无尽感伤。
“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诗人 对世事难料的嗟吁叹喟。如果说这个 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了空间的广 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 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 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
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
.
野望
.
作者介绍
字无
王绩(约589—644),
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
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
孝廉,除秘书正字。其诗近而不
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
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其诗多
以酒为题材,嘲讽周孔礼教,流
露出颓废放纵的消极思想,表现
对现实的不满。
.
背景资料
王绩于隋末举孝悌廉洁及第,除秘书正字、扬州六合 县丞。简傲嗜酒,屡被弹劾。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 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 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今属山西万荣)之时。
.
品味赏析
1.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这一角度,赏析《野 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一联。
《愚公移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愚公移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f5de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b.png)
句段感知
课文讲述的是贫困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 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句段感知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
说明我的想法由来以久。 一元多钱。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
家里的贫穷。
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我”对这本书的渴望程度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
环境描写
空间低矮、四壁潮湿、 环
光线阴暗、酷热难耐、
境 恶
空气污浊、噪音震耳。 劣
突出母亲挣钱的艰辛。 反衬出母亲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血 汗钱让儿子买书的伟大。
句段感知
外貌描写 (16)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 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形象:身体瘦弱 “极其瘦弱”说明长期的贫困生活使母亲身体瘦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在生 活中会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 种各样的困难。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 然的愿望。《愚公移山》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完成的。
读一读
zhí
fǔ
zhū
hè
家境的贫寒
挣钱不易、母亲的辛劳
“掏”“数”两个动词写出了母亲对钱的珍惜。
表现了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和浓浓的爱。
句段感知
语言描写、侧面描写
(30)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 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 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闻两则课件 (共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闻两则课件 (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da98106294dd88d1d26b01.png)
带着问题去阅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 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你所知道 的著名通讯社有哪些?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 和发电时间。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 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 国) 美联社(美国) 塔斯社(俄罗
斯) 路透社(英国) 法新社(法国) 共同社 (日本)
作者对渡江和战斗的情景没有详细写,这体现 了消息的什么特点?试加以分析。
简洁(言简意赅,不到200字,但要素齐全, 结构完整)、明了(叙述层次清楚,分3层)、 生动(用4字句形象再现战斗情景)。
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 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万船齐发、 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 英雄式的战斗
⑵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了体现真实, 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称为“五个W”: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 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 (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 要素”。
(3)准确简洁性。
领读课文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 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 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 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 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 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 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分析课文
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是全文的“眼睛”,分为主标、引标、副标。标题有简洁、概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24 (共29张PPT)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24 (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e31cfead51f01dc281f1a9.png)
5. 支配着罗素一生的三大追求之间有什 么内在的联系?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 追求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 想家拯救人类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爱 情可带来狂喜,解除孤寂,使他看到“圣贤和 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他追求知 识,是为了把自己拥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 类,救民于苦难之中。三种感情是始终围绕着 “对人类的关爱”这一中心的。
2.富有哲理。
• 生命是一个抽象的话题,本文谈对生命的 感悟,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把抽象的 生命展现得生动形象,使文章语言通俗易 懂,鲜明生动,极富哲理。
我什什么而活着
——罗素
课文导入
人活着,为了什么?
• 一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吃饭而
活着。
——莫里哀
• 人如果只靠吃饭活着,那饭就不叫饭,叫饲
合作探究
1. 作者一生的追求是什么? 2. 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3. 作者寻求哪些知识? 4. 罗素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5. 支配着罗素一生的三大追求之间有什么内在
的联系?
1. 作者一生的追求是什么?
对爱情的渴望 作者的三大追求 对知识的追求 (我为什么而活) 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2.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 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用 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它也是强大的、 不朽的。
主旨归纳
通过对生命的感悟,揭示了生命“分开来 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的道理,表达 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 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写作特色
1.层次分明。
• 先谈生命的短暂,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 永久,正面展开;最后高唱生命的赞歌。 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课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56585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2.png)
由此可以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 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整体感知
5、当作者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站立在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 念碑前时,他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和 造型的?
整体感知
14、课文三次提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泽东亲笔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有什么作用?
三次出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样,呼应前文2、4小节,篇末点 题,“又一次瞻仰”的“又”字,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感情的深化,第 二句与第三句呼应第三节所说的建碑意义:“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 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是分别对“象征”和“标志” 的说明和注释。以上是说内容和感情上的照应,这里还有行踪的照 应:开头越过广场──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这里是走下台阶,离开 纪念碑。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整个活动记叙完整,从而使全篇文 章线索分明,重点突出,浑然一体,充分揭示了“人民英雄永垂不 朽”这一主题。
红星、旗帜,是革命者的重要标志。 松柏,自古以来人们就赞美它们不畏风暴严寒,傲视霜雪冰雹,四季常青、 生机勃勃的品性。因此,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革命先 烈们的精神万年长存”。 牡丹,花大色艳,富丽堂皇,是我国的名贵特产花卉,号称“花中之王”“国色 天香”。许多世纪以来,我国人民就把牡丹视为富丽繁荣(高贵)的象征。 荷花,又名莲花,自从宋代周敦颐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后,荷花便赢得 了“花中君子”的美誉,为世人所推崇,并作为虚心正直,不与邪恶势力同流 合污(纯洁)的象征。 菊花,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们喜爱的花卉,古往今来,多少人钦佩赞美它, 菊花以其傲霜和耐寒的品格赢得了美誉。因此,小碑座四周雕刻着的牡丹花、 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韧”。
整体感知
5、当作者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站立在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 念碑前时,他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和 造型的?
整体感知
14、课文三次提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泽东亲笔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有什么作用?
三次出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样,呼应前文2、4小节,篇末点 题,“又一次瞻仰”的“又”字,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感情的深化,第 二句与第三句呼应第三节所说的建碑意义:“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 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是分别对“象征”和“标志” 的说明和注释。以上是说内容和感情上的照应,这里还有行踪的照 应:开头越过广场──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这里是走下台阶,离开 纪念碑。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整个活动记叙完整,从而使全篇文 章线索分明,重点突出,浑然一体,充分揭示了“人民英雄永垂不 朽”这一主题。
红星、旗帜,是革命者的重要标志。 松柏,自古以来人们就赞美它们不畏风暴严寒,傲视霜雪冰雹,四季常青、 生机勃勃的品性。因此,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革命先 烈们的精神万年长存”。 牡丹,花大色艳,富丽堂皇,是我国的名贵特产花卉,号称“花中之王”“国色 天香”。许多世纪以来,我国人民就把牡丹视为富丽繁荣(高贵)的象征。 荷花,又名莲花,自从宋代周敦颐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后,荷花便赢得 了“花中君子”的美誉,为世人所推崇,并作为虚心正直,不与邪恶势力同流 合污(纯洁)的象征。 菊花,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们喜爱的花卉,古往今来,多少人钦佩赞美它, 菊花以其傲霜和耐寒的品格赢得了美誉。因此,小碑座四周雕刻着的牡丹花、 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韧”。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10 (共49张PPT)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10 (共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a66d3dff00bed5b9f31da1.png)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这个 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 安稳了,表露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 “居然”一词加强了句子的幽默感。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3.精读第24---31段,思考: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 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 句话?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目睹印象—— 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 生活俭朴
藤野严九郎
白描
学者形象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 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详)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在东京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所见所闻——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修辞:比喻、反语 所 感—— 厌恶之极, 不屑与之为伍
爱 国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去 仙 台
触发忧国之情 日暮里:
去仙台
爱 国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水户: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学生复述: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 名 信 事 件
看 电 影 事 件
“中国是弱国”与中国是人是“低能儿”之间 根本没有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国人当然是低能 儿”前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强调,这是作 者有意用这种表达方式来揭示日本“爱国青年” 的荒谬逻辑,从而表达作者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 击“也无怪他们疑惑”用反语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 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爱 国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双线结构:
《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b8d9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d.png)
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是这些议题似 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这不是“一 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 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 所做的选择性的探讨。
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 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 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 局。
作品主题
哲学观点
《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 的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 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 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 识、美善和道德。
写作背景
本文是叶圣陶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 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 生活在苏州,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 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后便要求 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 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 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再读课文,结合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合作交流】第一部分(第1段),对苏州园林的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9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一层(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二层(第3—9段),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文体知识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举例 说明的好处是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使比较抽象、 复杂的事理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 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对说明对象有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23 (共29张PPT)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23 (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9357000722192e4536f6a9.png)
白杨树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表现在哪里?
参天耸立 内在气质的不平凡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文章的第6自然段 ,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 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 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 之情。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 不平凡。 2019/1/14
16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2019/1/14 21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学生齐读第7段,分析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 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 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 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 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 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 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 “傲 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 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 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 2019/1/14 22 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白杨礼赞
茅盾
2019/1/14
1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学习目标
1、象征的艺术手法。 2、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3、能指认并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4、了解学习北方抗日军民朴质、坚强、 力求上进的精神。
2019/1/14 2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自学提纲
1、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2、整体感知,本文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 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 句。 3、本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理清本文的 结构层次 4、仔细阅读课文,分析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 在哪几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方面谁详谁略?
我方略,敌方详。
为什么这样安排?
我军英勇善战,已为 事实说明。
议论敌方,是为了分 化敌人,孤立少数, 争取多数
2020/8/20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 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 战,锐不可当;另一 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 定,有很大关系。国 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 希望和平,不想再打 了,听见南京拒绝和 平,都很泄气。战犯 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 湖督战,不起丝毫作 用。
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 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2020/8/20
歼灭 指“全部被消灭”
击溃 指“敌军已完全丧失战斗力”
占领 指夺取土地
控制 指掌握军事要地,获得主动权
封锁
切断
2020/8/20
船只不能自由通行 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渡江区域
课 文
导语:(第1、2两句)渡江概况
(从四个方
战役全局 冲破敌阵
请在文中划出这 则新闻的的六个要 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 的导语和主体。
2020/8/20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020/8/20
第一层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 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
第二层 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 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 城南逃的变化。
2020/8/20
读准下列字的音: 荻(dí)港 锐不可当(dāng) 获(huò)得 当(dàng)真
要塞(sài) 阻塞(sè) 堵塞(sāī)
歼(jiān)灭 阡(qiān)陌 纤(xiān)维
溃(kuì)退 匮(kuì)乏 馈(kuì)赠
2020/8/20
2、请解析下面的词语:
高屋建瓴
——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 势。“瓴”,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
2020/8/20
毛泽东
2020/8/20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2020/8/20
第
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
二
但无“战”可“督”,且全
题
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
“不料”,正显出我军的神
勇。
2020/8/20
句①只是交代我军取得了胜
第 三
利并占领了哪些地区,没有 讲敌军的情况和取胜的程度。
题
句②用“整天激战”概述了
战斗的艰巨,表现我军的英
勇无畏
2020/8/20
战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 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 是汤恩伯到芜湖督战的那一天,东面防线 又被我军突破了。
论
• 请找出本文的议论句,并说说它的 表达效果。
2020/8/20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020/8/20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020/8/20
这段文字在表达方 式上与其它部分有 何不同?
议论
2020/8/20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 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 战,锐不可当;另一 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 定,有很大关系。国 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 希望和平,不想再打 了,听见南京拒绝和 平,都很泄气。战犯 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 湖督战,不起丝毫作 用。
月5日星期三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1:038.5.202011:038.5.202011:0311:03:108.5.202011:038.5.2020
思 考 ❖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 题 新闻的内容。
2020/8/20
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阻遏( è ) 芜湖( wú )
荻港( dí ) 溃退( kuì ) 歼灭( jīan ) 绥靖( suí )( jìng )
瑰宝( guī ) 负隅顽抗( Yú )
高屋建瓴( líng )气势磅礴( páng )( bó )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 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 语言简明准确。
2020/8/20
小结:
•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 ,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 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 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 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 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 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 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 、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 认识水平。
2020/8/20
2020/8/20
•
1、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Mendeleyer, Russian Chemist) 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20.8.58.5.202011:0311:03:10Aug-2011:03
2020/8/20
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真实准确简明 )思考课后第三题。
三、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 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① 我 们 在 所 有 江 淮 河 汉区 域 , 不 仅 是 树 木 , 而且 是 森 林 了 。 不 仅 生 了 根 , 而 且 枝 叶 茂 盛 了。 ② 我 们 在 所 有 江 淮 河 汉区 域 , 不 仅 建 立 了 稳 固的 根 据 地 , 而 且 扩 大 了 根 据 地 。 我 们 的 根 据地 不 仅 巩 固 了 , 而 且 赢得 了 人 民 群 众 衷 心 的 拥 护 。
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 大胜利。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2020/8/20
自古以来,南阳就是战略要地。通过阅读这 一则新闻,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战 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走上了节节 胜利的道路。毛泽东亲自撰写这则新闻,由 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 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 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 完成语文作业本中 第一课的作业。
• 预习《芦花荡》, 扫清字词障碍。
新闻的一般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 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 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 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 新气象。
新闻这种体裁,主要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
2020/8/20
文章开头的内容可否删去?有何作用?
交代通讯社(或报社)名称、发 电地点和时间,有时还写出记者 的姓名,电头表示消息来源可靠、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电头”
2020/8/20
•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
问 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题
讨 •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九江未解放,用语准确
2020/8/20
战线长
所向披靡 无坚不摧 战绩辉煌
战线长 胜利大
时间准确 暗示进展迅速
至发电时止,该路 三十五万人民解放 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2020/8/20
鲜明的感情色彩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褒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贬
2020/8/20
课后练习三
越过
只写出了“经过”
词语赏析
2020/8/20
数量 之多
气势 之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020/8/20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 是实数,还是虚数?
西路军 35万
中路军 30万
东路军 35万
100万
2020/8/20
人数的确切,更体 现了报道的真实、 准确、严密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从一千余华里 的战线上,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西起九江 (不含),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江区域
负隅顽抗 ——垂死挣扎,顽固抵抗。
气势磅礴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阻遏 ——阻止
溃退 悍然
——败退。“溃”,溃 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结 构
面概括)
横渡长江
中路军:中路军首战告捷
主体(:剩余部分) 西路军:西路军所向无敌
东路军:东路军战绩辉煌(重点)
2020/8/20
2020/8/20
毛泽东
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 国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 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 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 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 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 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 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 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 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 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 要打响。 2020/8/20